2023年人音版音樂小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_第1頁
2023年人音版音樂小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_第2頁
2023年人音版音樂小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_第3頁
2023年人音版音樂小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_第4頁
2023年人音版音樂小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音版音樂小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第一課春天來了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嘀哩嘀哩》、《春曉》,演唱《大樹媽媽》、《郊游》表達對大自

然的熱愛之情。

2.能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

3.認識“0”并能準確地拍擊帶有“0”的節奏。

4.能在學會歌曲后,跟著老師準確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大樹媽媽》、《郊游》。

【核心素養】

能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

【教學難點】按音高唱唱名。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嘀哩嘀哩》、《春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創設情景、聆聽歌曲

1.老師引導學生齊聲朗讀《春曉》

2.導入:同學們都非常熟悉這首古詩,能告訴老師這首古詩描寫的是什么季

節嗎?學生很自然地揭題

3.教師板書《春》,“聽,春雷響了,好多躲在洞穴里過冬的小動物也醒來了,

紛紛跑出來跟我們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動物最先出現在我們面前?”學生根

據自己的喜好說幾個動物的名字

4.你能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動作或聲音嗎?(學生模仿青蛙、蛇、小燕

子、兔子……)

5.看到這么美的春天,小動物會說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對春天說

1

一句什么呢?(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氣真新鮮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

天)

6.小動物睡了一個冬天,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時候到處尋找春天,我們

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小動物找一找,好嗎?

7.播放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現歌詞內容嗎?

8.設計提問:a、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生)

9.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桃花開了、柳樹發芽了、小草綠了、燕子

飛回來了……)

10.春天除了這些,還有好多美景,你能用:“這里有……這里有……還有

那……”來描繪一下春天別的景色嗎?

例如:這里有藍天,這里有綠草、還有那嘩啦啦的小河水……

11.分組活動

聽《滴哩滴哩》音樂自由地舞蹈、歌唱。

三、課堂小結:

看的出同學們都很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這些都需要我們每

個人的保護才會有的,我希望同學們都行動起來,去愛護、保護大自然,去爭做

“綠色小標兵”,讓我們的校園,祖國,世界變的更美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大樹媽媽》、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表演《大樹媽媽》

1.在完整地聆聽歌曲的基礎上,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2.引導學生看課本上方的四幅圖理解歌曲。

3.通過對小樹的討論“你為小樹做了什么?“加深對愛護樹木,保護綠色的

認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編創與活動

1.認識"”(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休止一拍,“”休止半拍),不告訴名稱,

2

只讓學生通過節奏拍擊,掌握時值。

2.準確地拍擊歌曲的節奏。

3.使學生有興趣地掌握“0”準確休止的時值。

4.在演唱歌曲時,唱的輕松自然,不要因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現而使旋律的

演唱變得生硬,以致破壞了歌曲的整體效果。

三、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郊游》、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表演《郊游》

1.完整地聆聽歌曲,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拍擊節奏、讀歌詞等活

動,積極地聽,感受音高,為準確地演唱歌曲做好聽覺上的準備,達到輕松地學

會歌曲。2.為什么云效游?心情是怎樣的?每人用一句話說說自己效游時的發

現等,啟發學生帶著情感表現歌曲的內容。3.分個組創編動作,完整地邊唱邊表

演歌曲。

二、編創與活動

1.課前準備沙子、豆子、餅干盒、飲料盒等物品,分小組將自己的設想實現。

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鼓勵學生創新。

2.確定節奏型,隨著歌曲的演唱,敲擊自制的樂潛。

三、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第二課難忘的歌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兒童團放哨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演唱《共產兒童團歌》、《賣報歌》了解共產兒童團曾在革命史時期發揮的作

用,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并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用打擊樂器合適的力度為歌曲伴奏.

3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用合適的力度為歌曲伴奏。

【核心素養】指導學生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兒童團放哨歌》、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聆聽《兒童團放哨歌》

1.革命戰爭時期的兒童團員不但機智、勇敢,而且他們樂觀堅定,他們也像

我們一樣愛唱歌,聽!他們又在開始歌唱了!

2.播放歌曲《兒童團放哨歌》,學生聆聽歌曲。

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知道兒童團都做過哪些事?

3.拓展延情:

你知道嗎?為了紀念這些發生在兒童團員們身上的難忘情景我們的音樂家

們寫了許許多多的歌曲。你知道哪些?

三、課堂小結:

難忘的旋律,難忘的情懷,兒童團員們的颯爽英姿在這許許多多歌曲中體現,

在我們小朋友的歌聲中得以體現,我們似乎又見到了那一個個小英雄。我們生活

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滿,我們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學習,好好努力,

為身邊的朋友,為家,為校,為社會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共產兒童團歌》、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學生在《兒童團放哨歌》聲中進入教室。

二、表演《共產兒童團歌》

1.導入新課

4

2.大家看這是什么?(紅星,五角星)

3.你們都在哪里見過它?你能講述一個紅星的故事嗎?

(介紹歷史背景)

4.當你聽到這首歌時心里有什么感受?

(激動等)

5.在那個年代連兒童也自發的組織起來和敵人做斗爭。你們想和兒童團員一

樣和敵人做斗爭嗎?

(學習歌曲中的節奏)

6.學唱歌曲

a、學會用聽覺盡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聽歌曲中學會歌曲。

用手擊節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記住歌曲的

旋律。

b、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注意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c、跟琴小聲熟悉歌曲,對準歌詞,尤其是一音多字處。

三、編創與活動

歌曲是4/4拍,要注意突出強拍,第一拍要強,第三拍次之。

四、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同學們,兒童團是革命戰爭時期的少年兒童組織,那么這個組織發展到今天

是什么組織?

1.學生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歌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唱出了哪些內容?

2.復聽歌曲。

提示:歌曲中對少先隊員提出了哪些要求?那么作為今天的少先隊員我們應

該焦樣做呢?

3.再次復聽,學生輕聲合著音樂唱一唱)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表演《賣報歌》、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表演《賣報歌》

5

導入課題:

同學們看過電影《報童》嗎?解放前有許多孤兒,他們的生活無依無靠,有

很多孩子當起了報童,風里雨里沿街叫賣,吃不飽、睡不好,過著悲慘的生活,

有的報童還積極為中國的解放做出了許多貢獻。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一首新歌《賣

報歌》。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這首歌的情緒是怎樣的?它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簡要敘述。

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將不會的字注音)o

3.隨琴輕聲跟唱,認真填詞。

4.分小組討論歌曲的情感。

提示:說說歌曲給你的感受。

三、編創與活動,聽辨音高的練習:

1.教師唱唱名,讓學生聽并辨認是哪一個小報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說出來,

是第幾個?并模唱出來。

2.讓幾名學生分別唱出,讓學生排出順序,并說出同學的名字。

(這種方法既可以聽辨音高,同時也可以聽辨人聲的音色,為將來聽辨樂器

的音色打基礎)。

四、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第三課童趣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表演,體驗與本課主題“童趣”相關的音樂內容。感受表現不

同的音樂情緒。

2.能在音樂實踐中編創適當的歌詞。

3.能準確地按節奏拍擊,邊唱歌邊做拍手游戲。

【教學重點】學唱《打花巴掌》《蝸牛與黃鵬鳥》

【教學難點】感受音樂情緒

6

【核心素養】能準確地按節奏拍擊,邊唱歌為做拍手游戲。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聆聽《玩具交響曲》

2.聆聽《出發》。

【教學過程】

一、聆聽《玩具交響曲》

1.導入

“小朋友們有沒有自己喜歡的玩具?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

關于玩具的歌”

2.引導學生體會活潑有趣快樂的音樂情緒。

3.復聽樂曲,試著讓學生說出音樂中有哪些恃殊的聲音,在

到樂曲中模仿小鳥的聲音用手勢表示出來。

4.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二、聆聽《出發》

1導入

看到小狗拉著雪橇你想到什么?2初聽音樂

提示:音樂中描繪的小朋友是怎么出發的?

你仿佛聽到什么?

3復聽時,學生隨樂曲進行表演。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打花巴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學習新課《打花巴掌》

1.出示節奏:

7

XXXXXIXXXIX.XXXIX

2.學生自由討論后讀出節奏。

3.學唱《打花巴掌》

a、導入

“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拍手游?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

游戲時還能拍出各種各樣的鮮花,你們聽聽”[出示《打花巴掌》音樂]

b、提問:他們都拍出什么花?

C、通過聽唱法學唱歌曲。

d、歌曲基本學會后做拍手游戲。

學生聽音樂《打花巴掌》,教師提示這首歌的兒歌部分兩人

一組互相擊掌。兒歌部分即興表演。

e、分組創作新歌詞,相互演唱、評議。

4.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1)、請學生聽音樂《打花巴掌》歌曲部分,邊聽邊討論(4

組分別拿一件樂器)怎樣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部分伴奏。

(2)、4個組分別月四件打擊樂器伴奏后再合奏。

三、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鵬鳥》。

2.學習節奏OxOxOxxII為歌曲伴奏。

3.創編活動。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小朋友們有沒有看見過蝸牛,同學們見過黃鵬鳥嗎?

下面老師要給同學們講一個發生在蝸牛和黃鵬鳥之間的故事:冬冬家門前有

一棵葡萄樹,春天葡萄樹剛長出嫩綠的葉芽,一只蝸牛背著它那重重的殼就開始

從樹低下慢慢的往上爬,這時正好被站在樹枝上的兩只黃鵬鳥看見了,它們倆在

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蝸牛,“蝸牛兄弟,葡萄成熟還早著呢,你這么急著就想吃葡

萄了!哈哈……”蝸牛抬頭看了看黃鵬鳥說:“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

8

萄架上的時候,葡萄不就成熟羅!”黃鵬鳥聽了搖搖頭飛走了。

二、學唱歌曲

有位叔叔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蝸牛與黃鵬鳥》

讓我們來聽聽。

1、聽唱,要求同學們帶上表情來聽唱(從學生中找出一個表情好的同學做

示范。)

2、跟老師的琴唱,從學生的聲音、音準、吐字、表情等方面出發,使學生

能得到提高。

3、讓同學們站起來聲情并茂的演唱一次,同學們也可隨著音樂做律動。

三、學習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1.老師這里有兩個節奏型

(1):0X0x|oXXII

(2):XXXXXIXXXXXII

2.老師示范拍節奏

3.練習節奏

聽歌曲為歌曲伴奏兩遍

四、創編活動

這首歌曲不但內容有趣,旋律輕快、活潑,而且也是一幅非常

美麗的畫面,同學們能不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這首歌。比如,喜歡表演的

同學們可以為這首歌曲設計舞蹈動作,或者邀上你的兒個朋友,一起來創編這首

歌曲的情境,如有的可以扮葡萄樹,有的可以扮黃鵬鳥,還可以扮蝸牛,進行表

演,你如果有別的想法也可以。

1、鼓勵他們活動,盡可能讓大家都參與活動,

2、對學生進行指導,

3.學生展

五、德育滲透

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你能從蝸牛和黃鵬鳥身上

分別學到一些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

六、課堂小結:

今天很高興聽到同學們美妙動聽的歌聲,看到你們精彩的表演

9

和非常富有創意的繪畫,同時,通過學唱歌曲使我們懂得了不能象黃鶴鳥那

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

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教學反思】

第四課快樂的舞蹈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樂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編創適

當的動作合著節拍表演。培養動作的協調性。

2.認唱la、si,借助聽琴感受其音高。

【教學重點】聆曠音樂,通過編創表演培養學生動作的協調性。

【教學難點】1.感受歌曲音樂的快樂及舞蹈咤。

2.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核心素養】聆曠音樂,通過編創表演培養學生動作的協調性。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學過程】

一、聆聽《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聽樂曲。

提示:樂曲是什么音樂情緒?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適合你做

什么動作?

2.復聽樂曲再次體驗"

3.再次復聽,請學生隨著音樂自由動作。

誰知道這段音樂叫什么名字?請一位同學來告訴我們

二、表演《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1.反復聆聽歌曲錄音、范唱增強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

復聆聽中,教師可提示學生拍節拍、打節奏跟著音樂體驗、感受并說出歌曲

的情緒。

10

2.教師的范唱可將速度稍放慢一些,讓學生聽清歌詞。提示學生:歌中都唱

出了什么?小聲默唱,有感情地讀歌詞,小聲填唱歌詞。

3.歌中的附點音符要通過跟唱、模唱歌曲順帶學習,教師準確范唱,使學生

能準確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時,可讓學生分小組編創表演動作,每組可編一段歌詞,

用接龍的方式演唱,并表演動作。

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邊唱邊跳,看誰唱得認真跳得也好。

三、集體舞

第一段第1.2小節:左腳起,一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兩步,雙手在左側拍

兩下,第八拍腳不動,拉起手。

第3.4小節:右腳起,動作同第1.2小節,方向相反。

第5小節:雙手叉腰,第一拍左腳側跟點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腳

做相反動作。第6.7小節:動作同第5小節。

第8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拍兩下手。

第二段:

動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為跺腳。

第三段:弱起小節全體向左轉體90度(橫排隊形變成豎排隊形)。

第1.2小節:左腳起,向前走五步,停兩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學左肩兩下。

第八拍全體左后轉體180度。

第3.4小節:動作同第1.2小節,只是第八由向左轉體90度,全體又變成

橫排隊形。

第5.6.7小節:做躥趾跳步。第7小節動作同第5小節。

第8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全體學生向雙側平伸,拍左、右兩

功同學的肩膀(見圖)。

第四段:弱起小節,橫排單數學生向左轉體90度,雙數學生向右轉體90

度,二人相對。

第1.2小節:相對的二人同時挽起對方的左臂,先出左腳成逆時針方向走五

步,站到對方的位置上,停兩步,握兩下手。

第3.4小節:相對的二人同時挽起對方的右臂,出右腳成順時針方向走五步,

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停兩步,握兩下手。

11

第5.6.7小節:做一趾跳步。

第8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握兩下手。

注意:在每一樂句的弱起小節處停止行走,然后在強拍處準確起步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編創與活動、表演《哈里啰》、聆聽《霍拉舞曲》。

【教學過程】

一、表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聽,感受歌曲的情緒、旋律。

提示:聽著歌曲拍手的方式拍擊節奏,在實踐中體驗。

2.按節奏讀歌詞。

3.聽著音樂填唱歌詞。

4.討論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歌曲。

5.編創動作表演歌曲,分小組編創,分別表演給大家看。

二、編創與活動

1.認識la、si唱名

2.結合鍵盤彈奏音高,讓學生感受、模唱。

3.結合歌曲,讓學生模唱歌譜,找出歌中有幾處la和si,使

學生將對la和si的認識溶入音樂實踐活動中。

三、聆聽《霍拉舞曲》

1.初聽樂曲。

提示:樂曲給你怎樣的感受?

2.復聽,要求學生每人用一張白紙用線條為樂曲畫“心電圖”,

要能看出音樂的變化、停頓、高低,看哪一個同學找準了樂曲的“脈”,對

音樂體會得深刻。

3.再次復聽,全體學生用手指動作劃動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12

第五課獸王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

一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課歌曲。并有感情地進行表演。

【教學重點】能夠準確的把握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并將它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用自制打擊樂嘗試編創有情景的打擊樂合奏。

【核心素養】能夠準確的把握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并將它表現出來。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兩只老虎》、聆聽《獅王進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動物說話》自由律動,使學生在平等輕松、自由的

氣氛下進入音樂課堂。

二、演唱《兩只老虎》:

1.老師引導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兩只老虎》第一聲部

2.分聲部按節奏朗讀歌詞

3.兩聲部配合按節奏朗讀歌詞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兩聲部的配合

5.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分別幫助兩聲部穩定節奏、音準

6.歌曲處理:有趣地

7.隨伴奏模仿老虎的動作特點,邊唱邊表演

三、聆聽《獅王進行曲》:

1.初聽樂曲《獅王進行曲》,老師在獅吼時,適當加以引導,讓學生體會樂

曲所描繪的森林之王的音調是怎樣的。

2.復聽樂曲,讓孩子認真聆聽,獅子吼叫的次數。

3.再次復聽樂曲,學生隨樂曲表演。

四、課堂小結:

13

今天我們見到了兩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來,同學們非常喜歡他們,動

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朋友呢?對,我們應該關心、愛護

我們的動物朋友們,與它們和諧相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貓虎歌》;聆聽《老虎磨牙》;

用自制打擊樂跟著樂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兩只老虎》自由律動、演唱。

二、表演《貓虎歌》:

1.故事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講一個關于《森林之王老虎學藝》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非常有意思,我們把它變成一首歌來唱一唱,好嗎?”3.用聽唱法

進行歌曲教學。

讓學生自由發揮,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節,進行小小表演唱,讓每一個孩子

參與到表演中來,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及與他人的合作意識。

三、聆聽、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愛的一只小貓,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師還有一位老虎朋友沒有請出

來呢,你聽,他來了!”

1.初聽樂曲《老虎磨牙》

你們聽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初步感知音樂形象)。

2.復聽樂曲

3.用自制打擊樂器跟著樂曲《老虎磨牙》表演

分組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參與合適,隨樂曲擊打自制的樂器參與到樂曲的表

現中來。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課后,請大家自由組合,模仿一個場景,

用你們自制的打擊樂器,來表現演奏它,下節課我們看看哪一組的同學表演的最

精彩。

14

【教學反思】

第六課愉快的勞動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表演本課歌曲,理解本課主題“愉快的勞動”,明白勞動光榮

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2.能用學過的唱名填寫并準確演唱,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3.認識和節奏,能準確地讀拍。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核心素養】能用學過的唱名填寫并準確演唱,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可的

音高關系。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小漁簍》;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勞動最光榮》進入音樂課堂。

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同學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勞動有

關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養孩子們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的音

樂記憶力,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多多積累好聽的音樂。)

二、表演《小漁簍》,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海邊孩子勞動的歌曲,大家想聽嗎?

1.完整初聽歌曲,讓學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特點、

及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輕聲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4.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給予及時糾正。

15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三、編創與活動:

“同學們的歌聲太動聽了,瞧!海邊的小朋友給大家送禮物來了」

1.劃分小組進行討論。

2.每小組討論、填寫唱名形成旋律。

3.每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寫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組演唱的準確、流暢,旋律好聽,便將哪一組選為優勝組。

(也許有些小組編寫的并不流暢,老師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因為只要每個

孩子都動腦參與進來了,就是最大的收獲。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隨音樂《小漁簍》邊唱邊律動進入音樂課堂。

(可以借此鞏固復習歌曲《小漁簍》)

二、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用海邊小朋友送來的禮物創編出了那么多好聽的旋律,

有一位小姑娘可著急了,她說她也有一首好聽的歌要送給大家,你們聽,她唱著

歌來了

1.完整地聆聽歌曲,老師引導孩子輕輕合著音樂拍手。

“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聽呀,歌中都唱了些葉么內容?我們一起動聽功用動

作來表演,好嗎?”

2.復聽歌曲,邊聽邊做動作表演。

3.分組聽音樂表演,看哪一組表演的好。

(讓學生自由發揮,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到表演中來,培養他們的自我表現能

力)。

三、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人

16

1.完整地聆聽歌曲。

“你們聽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聽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用你手中

的彩筆畫一畫?!?/p>

2.復聽歌曲。讓孩子隨著音樂在紙上畫線條,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畫?

3.再次復聽。讓學生拍手輕輕合著音樂,老師啟發學生輕輕隨著歌聲哼唱,

看看能記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編創與活動:

1.讓學生隨著音樂將《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陽出來喜洋洋》在紙上畫出

對比線條,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畫?

2.讓學生將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應喜歡的色彩圖畫到課本上。

五、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采山》;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音樂《采山》進教室,讓學生初步感知音樂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課導入:談話(有關山里的知識包括民族風情、山里的物產、山里的景色

等等都會激發起孩子的興趣)。

“同學們好,很高興跟大家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首先,老師帶同學們

到美麗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請你告訴老師你都聽到、看到了什么"我

們今天就學習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學唱。(用聽唱法教學)

2.找出自己演唱覺得困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

3.設計表演動作,邊演唱邊表演。

4.分組選小小表演家來臺上表演,其他學生演唱。

5.跟著老師拍擊歌曲的節奏。出示歌譜中提煉出的節奏。

6.跟著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現的地方。

三、編創與活動:

17

“同學們快看,老師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小磬菇,我們一起來克服困難,把他

們采摘回去,好嗎?”

1.讓學生將蘑菇上的節奏拍一拍。

2.分小組組合節奏,按著課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組合四拍,然后將一組幾個

人組合的節奏連起來讀拍,形成一條節奏長龍,一個人接著一個人,讀一讀,拍

一拍自己組合的節奏。

3.每人選擇一種打擊樂器,分組用打擊樂器一人接著一人來表現本組所編的

節奏。

四、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第七課小音樂家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學習表現歌曲的不同音樂情緒。

2.能用圖形或線條表示自己聽到的音樂。

3.能用七個唱名編唱旋律,并能準確地演唱。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不同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用七個唱名編唱旋律。

【核心素養】能用圖形或線條表示自己聽到的音樂。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音樂小屋》;聆聽《單簧管波爾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在《音樂小屋》的優美樂曲中進入音樂教室。

二、表演《音樂小屋》

1.出示多媒體: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個有趣的地方,(漂亮的音樂小屋),這個小屋可不是

一般的小屋,它可神奇了,你聽,它在唱歌呢?。ㄒ槐樾蕾p)

2.音樂小屋唱了些什么?

18

3.音樂小屋里有好聽的音樂,它歡迎你也歡迎我,歡迎我們大家一起去唱歌,

去跳舞。請同學們隨音樂輕輕拍手,讓我們帶著我們的快樂一起走進音樂小屋。

(師范唱)

4.帶領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5.音樂小屋里有你的快樂也有我的快樂,讓我們隨音樂一起來輕輕試唱一遍,

找一找,你還有哪一句不太會唱。

6.根據學生情況,解決難點句。(重點解決一字多音的地方)

7.引導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8.學生討論:帶著什么樣的情感演唱這首歌曲?哪些地方應該唱的弱一些,

哪些地方應該唱的強一些?

9.分組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10.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樂游戲:三線跳拐子

1.打開音樂書39頁,讓學生觀看三條線上標記好misolla三個唱名的位

置。要求學生邊唱邊用手指在三條線上跳舞,感受三個音在線、間的位置。

2.生輕聲隨教師唱歌譜的唱名。

四、聆聽《單簧管波爾卡》

1.完整地聆聽全曲。

提示:聽了這首樂曲,你想要做什么?

2.教師簡介波爾卡舞是歐洲民間的一種舞蹈,樂曲歡快、流暢。

3.再聽樂曲,將自己的感受用圖形或線條畫下來。

提示:相同的音樂應該怎樣表示。

4.讓學生小結這首樂曲的三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簫》;編創與活動;聆聽《青蛙音樂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生隨歌曲《音樂小屋》邊唱邊律動進入音樂課堂。

二、導入新課

19

1(簫,又名洞簫,吹奏樂器。這種單管豎吹的簫,早在漢代陶俑中已出現。

漢代以前,橫吹豎吹的單管樂謂統稱為笛或途,所稱簫者是排簫。唐宋時期的尺

八、簫管和豎篷,則是明清時期以至現代簫的前身。為區別橫吹之笛.,明代將豎

吹之邃稱為簫。

現代簫用紫竹、黃枯竹或白竹制作,上端留有竹節,下端和管內去節中空。

上端邊沿開吹口,管身中部開六個按音孔,前面五個后面一個,后面下方開出音

孔兩個,用以調音,其下開助音孔兩個,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飄穗。不

設膜孔。

常見的簫有紫竹洞簫、九節簫和黑漆九節簫C紫竹洞簫,管身較粗,節數不

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獨奏或合奏;九節簫,管身上有九個節并刻各種紐案

或文字雕飾,有的在下端鑲骨圈;黑漆九節簫,管身外涂黑漆。這兩種九節簫,

發音淳厚、音色優美,多用于地方戲曲伴奏。

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善于表現樂句悠長、細膩、典雅的樂曲。適于獨奏、

重奏,還用于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器樂合奏及越劇伴奏。琴簫合奏也是常見的

演奏形式之一。)

2.簫是人們極喜歡的樂器之一,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聽一首好聽的歌,名字

就叫《簫》

三、學唱歌曲《簫》

1.完整聆聽歌曲、隨著歌聲輕輕拍手,感受節拍、旋律。

提示:歌中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聽教師范唱。

3.學生輕聲哼唱。

4.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5.在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組編創動作,邊唱邊表演。

四、創編與活動:

1.看課本43頁,隨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學生分組用這幾個音來創編旋律。

a、各組的創編由教師一一彈奏出來,全體學生共同演唱。

b.請同學們為簫寫一首小曲子,然后請各組來表演。

20

五、聆聽《青蛙音樂會》

1.靜靜地聆聽全曲。提示:你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2.復聽音樂。

提示:說一說音樂有什么變化?請隨音樂用動作表現出來。簡短地敘述你聽

到的音樂會。

3.再聽音樂,跟著哼唱你喜歡的旋律,背唱一兩句給同學聽。

六、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第八課靜靜的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表演本課歌(樂)曲,體會音樂所表現的〃靜〃,能用有感情的

聲音演唱。

2能用顏色和線條表現并區別自己聽到的音樂。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區別聽到的音樂。

【核心素養】能用有感情的聲音演唱。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天鵝》、表演《小小搖籃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聆聽《天鵝》

1.提問導入

天上飛的有哪些動物?既可在天上飛又能在水里游的動物又有哪些?誰愿

意說說自己心中天鵝的形象?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道去一個很美的地方欣

賞天鵝、感受天鵝

2.初聽: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乘著音樂的翅膀進行想像并思考三個問題:樂曲是用哪

21

些樂器演奏的?(大提琴獨奏,鋼琴伴奏)各種樂器表現的是什么形象?透過音

樂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

3.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引導,鼓勵孩子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感想。

三、學習歌曲《小小搖籃曲》:

1.老師請同學們聽一首歌曲,你能不能猜出這首歌曲應該在什么時候唱?

2.學生回答后,教師緊接著問為什么是晚上唱的,這樣的歌曲,應該用什么

樣的情緒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

3.讓我們再來欣賞這首歌曲。引導孩子們或輕輕拍手,或輕輕晃動身體,或

閉上眼睛,用不同的方式來體會歌曲甜美、寧靜的音樂情緒。

4隨琴模唱旋律。

5.朗讀歌詞。提示學生有感情、輕聲地朗讀。進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現。

6.聽琴填唱歌詞,有感情地輕聲演唱全曲。雖然是輕聲演唱,但每個字詞都

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節第一拍要有強的內在力量,使歌聲更有表現力。

7.編創動作邊唱邊

四、編創活動:

1.分組試奏自帶的鐵絲、紙盒、杯子等物品,引導學生分辨哪些物體發出的

聲音清脆。

2.動腦筋想一想,敲哪幾件物品可以為歌曲伴奏,小組討論如何來為歌曲伴

奏。

五、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月亮河邊的孩子》、表演《月光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聆聽《月亮河邊的孩子》:

1.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優美的歌曲《月亮河邊的孩子》。歌曲里的月亮河直

的是條河嗎?月亮河邊的孩子們在做什么?

2.復聽歌曲。提示: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擊,是拍手、拍腿,還是拍手、拍

腿,拍腿?讓學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22

3.再聽歌曲

三、表演《月光光》

1.月亮總是和靜和美連在一起的。請同學們聽聽這首歌曲《月光光》。

提示:這首歌曲是“靜”的嗎?為什么?

讓學生分析,月光下原本是“靜的”,但是人們夜晚納涼,興沖沖地夸贊家

鄉,而客觀的“靜”被打破了,

晚變得熱鬧了。讓學生理解歌曲的內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靜靜的”

主題的不同含義。

2.聽琴模唱,學生再輕聲跟唱。

3.有感情地讀歌詞,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準備。

4.用聽唱法很快學會歌曲。

5.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音樂游戲:

1.教師輕唱misolla三個音,學生要手指五線譜上迅速的找出來。

2.在游戲中加入re音,邊在手指五線譜上找出各音的位置,邊隨琴唱。

3.讓學生按規律在線譜是加入fasi兩個音。繼續進行游戲。

4.隨琴唱,比一比,誰唱的準,

5.隨老師輕唱《月光光》的歌譜。

五、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第九課飛呀飛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內容的聆聽和表演,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飛”的形象。滲透熱愛

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

2.能演唱并準確唱出四個唱名的歌。

3.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3

【教學難點】感受音樂形象、編創簡單音樂旋律。

【核心素養】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蜜蜂》;表演《小蜜蜂》;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猜個迷語,誰如果猜對了,老師就獎勵他,大

家有信心猜對嗎?

2.教師談話:不過老師的迷語可不一般,老師不用嘴巴說,老師要用音樂的

方式來播放給大家,你們要認真聽,聽音樂中表現的是什么小動物。

三、聆聽音樂《蜜蜂》

1.播放《蜜蜂》、讓學生初聽音樂。

2.教師問:有猜出來的同學嗎?

3.樂曲表現的正是一群小蜜蜂,在空中盤旋起伏,漫天飛舞的小蜜蜂。

4.那讓我們再仔細聆聽一遍樂曲??纯醋髡呤窃鯓颖憩F小蜜蜂在空中習翔的,

同學們還可以跟著音樂像小蜜蜂一樣的習翔。(復聽音樂)

四、表演《小蜜蜂》

1.對于小蜜蜂你還了解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揮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小蜜蜂》。

3.讓學生完整聆聽。

4.用聽唱法學會歌曲,指導學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分音符處的每個

字都要交待清楚。還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統一5.歌曲學會后,引導小組內成員為

歌曲創編簡單的動作,再跟老師一起有感情地邊唱邊表演。

五、拓展

1.教師談話:小蜜蜂多可愛呀,正如大家說的,它勤勞,善良,美麗是我們

24

的好朋友。像這樣的小動物你還知道多少呢?

2.小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3.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特別好,我們不僅學會了歌曲小蜜蜂,還認識了很多我

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懂得了要熱愛我們的大自然,保護身邊的小動物,相信我

們的世界會越來越美的,最后讓我們再唱起來,跳起來吧,播放歌曲《小蜜蜂》

教師和學生一起表演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小烏鴉愛媽媽》;聆聽《蝴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1.故事導入

一天,一只小烏鴉從遠處飛來,落在開滿野花的路邊,它既不吵鬧,也不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