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原卷版)_第1頁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原卷版)_第2頁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原卷版)_第3頁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原卷版)_第4頁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階段學業質量監測八年級物理(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人發出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圖乙:蝙蝠利用次聲波來確定目標的位置C.圖丙:吹笛子時,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D.圖丁:從無人機傳出的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2.下列關于生活現象的解釋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噪聲監測儀既可以監測噪聲強弱,又可以防止噪聲的產生B.圖乙: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C.圖丙:隔音墻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D.圖丁: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3.下列關于生活中物態變化及其吸放熱情況,對應正確的是()A.春天,在溫暖陽光里冰化成水——熔化放熱B.夏天,人出汗后吹風扇感覺涼快——蒸發吸熱C.秋天,早晨草葉上出現露珠——液化吸熱D.冬天,窗戶內側出現冰花——凝固放熱4.如圖所示。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某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物質的熔點為90℃B.在10~20min過程中,該物質既不吸熱也不放熱C.該物質屬于晶體,它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D.在35~40min過程中,該物質的狀態完全是液態5.如圖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用水浴法做“冰熔化”和“碘升華”的實驗,已知標準大氣壓下冰和碘的熔點分別是0℃和113.5℃,對比兩實驗有以下判斷:(1)兩實驗采用水浴法最主要的目的相同;(2)冰和碘都經歷了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這兩個判斷()A.只有(1)正確 B.只有(2)正確C.(1)、(2)都正確 D.(1)、(2)都錯誤6.以下是某同學對自身情況的估測,其中不合理的是()A.眨一次眼的時間約為6s B.體溫約為36.8℃C.身高約為1.7m D.步行速度約為1.1m/s7.如圖所示,一只水鳥站在水中覓食,下列現象與圖中兩個“影”形成原理不相同的是()A.鏡中的小貓 B.樹蔭下的光斑C.古代的日晷 D.“彎折”的筷子8.如圖所示,在學完光的直線傳播后,小明用自制的簡易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隨著蠟燭燃燒變短,屏上燭焰正立的像會上移B.遮住小孔上半部分,屏上燭焰的像的下半部分將缺失C.若改變小孔的形狀,薄膜上燭焰的像的形狀也隨之改變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會變大變暗9.如圖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發出一束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個光斑A,已知入射光與水面的夾角為40°,S'是光源經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射角的大小為40°B.當水面降低時,反射角將變小,光斑A將向左移動C.當入射光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光斑將向左移動D.當水面升高時,S'到水面的距離將變小10.如圖所示為小李用照相機拍攝的石拱橋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相機鏡頭焦距為f,拍攝時鏡頭到橋的距離要小于2fB.橋的倒影看起來比較暗,是由于有部分光折射進入了水中C.若小李想把石拱橋拍得更大一些,可以將相機鏡頭靠近石拱橋,同時鏡頭向后縮D.若小李想把石拱橋拍得更大一些,可以換一個焦距更小的凸透鏡,同時鏡頭向后縮11.小紅坐在列車甲中,先后觀察到另一輛列車乙的運動情況如圖(1)、(2)所示,請根據圖中所示情景判斷,下列情況可能發生的是()①甲和乙均相對于站臺運動,且方向相反,甲的速度大于乙②甲和乙均相對于站臺運動,且方向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③甲相對于站臺靜止,乙相對于站臺運動④甲相對于站臺運動,乙相對于站臺靜止A.只有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兩輛汽車A、B在平直路面上運動時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甲所示,初始時兩車的運動方向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0~t1內,兩車速度B.在0~70s內,兩車平均速度的大小C.在0~70s內,A車與B車通過的路程相等D.在t2~t3內,以A車為參照物,B車向西運動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5分)13.小霞練習使用刻度尺、秒表測量長度和時間。(1)小霞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某課本的長度,四次讀數分別是26.98cm、26.01cm、26.00cm、26.02cm。該課本的長度應為________cm。(2)小霞用如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測量時細銅絲緊密纏繞,圖中L=_________cm,該細銅絲的直徑是__________cm(結果保留兩位小數)。(3)小霞用秒表測量同學跑800m所用的時間如圖乙所示,秒表顯示的時間是__________s。14.下列是物理中聲現象的相關實驗,請補充完整。(1)如圖甲,敲響音叉后,用懸吊著的乒乓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乒乓球會被彈起,這個實驗說明正在發聲的物體在________;(2)如圖乙,打開音響播放樂曲,將一支點燃蠟燭放在音響前。會看到燭焰在晃動,此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3)如圖丙,小明先將衣架懸掛在細繩的中央,當同伴用鉛筆輕輕敲擊衣架時,他聽到了輕微的聲音;他將細繩兩端分別繞在兩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雙耳,當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擊衣架時,小明聽到較大的聲音,據此你能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圖丁,不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不同的力度撥動鋼尺,觀察鋼尺的振動情況,同時聽鋼尺發出的聲音,是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15.冬天下大雪時,小華看到護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鹽,他了解到道路結冰會對行車安全造成危害,撒鹽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華不禁產生了疑問,在相同的氣溫下,為什么撒了鹽后的冰就會熔化呢?(1)小華回家后進行了探究,他從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塊,分別放入甲乙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段時間(如圖1)。當兩罐內___________時,用溫度計分別測出罐內混合物的溫度(示數如圖2),乙罐中混合物的溫度為___________,對比甲罐溫度小華得出相同的氣溫下撒了鹽后的冰會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小華還發現,一只罐外壁出現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現的是小水珠,出現白霜的是_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罐。16.課堂上,教室里的多媒體屏幕上多彩的畫面是由____________三種色光混合而成;有時黑板因“反光”而使某個角度的同學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這是由于光發生了____________;午后陽光通過課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帶,這是光的____________現象。以上這些現象都和光有關,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17.如圖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氣界面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由圖可知,入射角為____________度,折射角為___________度,界面_____________(選填“AB上”、“AB下”、“CD左”或“CD右”)側是空氣。18.小芳先在紙上畫了一個小于凸透鏡大小的圓環。如圖所示,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其下方距透鏡10cm處的白紙上的光斑恰好與圓環重合,這個現象表明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___作用;當將該凸透鏡靠近白紙垂直移動6cm時,此時白紙上的光斑再次與圓環重合,此過程中光斑的大小__________(選填“先變小后變大”或“先變大后變小”),通過計算可以得到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__cm。19.在“比較紙錐下落快慢”的活動中:(1)將如圖甲所示的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各裁去一個扇形,做成如圖A、B所示的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應選擇圖_________中所示的位置(選填“乙”或“丙”),將兩個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2)小明要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他用頻閃相機拍下某一紙錐下落的過程,他用刻度尺測量照片中的紙錐間隔長度,如圖丁所示。①能反映出該紙錐下落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是_______(填字母);②已知該頻閃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與實際物體的尺寸大小之比為1∶5,則紙錐在E點的實際下落速度是________m/s。三、解答題(本題共9小題,共51分.解答27、28題時應有公式和解題過程)20.根據要求作圖,保留作圖痕跡。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21.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中,在圖乙中畫出光通過玻璃磚的折射光線。22.如圖所示,兩條入射光線(或延長線)分別過凹透鏡的光心O和焦點F,分別畫出經過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23.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按規范要求,調節鐵圈2的高度時,___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點燃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前,水_________(選填“發生”或“不發生”)汽化;(2)當水溫升到92℃時,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部分數據記錄如下表,分析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_____℃。時間/min00.511.522.533.544.5…溫度t溫/℃92939495969798989898…(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將水的質量減少,重復(2)的實驗,請在圖乙中大致畫出“溫度—時間”的關系圖像__________;(4)用如圖丙所示的紙杯代替圖甲中的燒杯,去掉陶土網,用酒精燈加熱,水也能沸騰,這是因為水的_______低于紙的燃點,用紙杯燒水的過程中,出現下列_________(填字母)現象時,就可以判斷水一定沸騰了。A.水面出現白氣B.水中出現氣泡,氣泡上升過程中體積不斷減小,甚至消失C.水中出現大量氣泡,氣泡上升,體積不斷增大,至液面破裂24.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再將茶色玻璃板豎直立在白紙上。(1)實驗時,利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_________;(2)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豎直地立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看到它跟蠟燭A的像__________,說明平面鏡所成像和物大小相等;(3)實驗時,為確定平面鏡成實像還是虛像,需在___________(選填“A”或“B”)位置豎直放一個光屏,并用眼睛像如圖__________(選填“a”、“b”、“c”或“d”)中所示來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4)如圖丙所示,玻璃板原來沿直線BC豎直放置,若實驗中將玻璃板沿某一點順時針方向轉過一定角度θ(θ<90°)后,蠟燭A成的像移動到點A1處,已知圖中方格均為邊長相等的正方形,則θ=__________;(5)若圖丁中貓的頭部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MN截成兩半,將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離,則貓的頭部通過左、右兩半面鏡子_______(填字母)。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25.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時,小李進行了以下實驗。(1)如圖甲所示,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要在白色硬紙板上同時觀察到反射光和入射光,需要將其________放置在平面鏡上;實驗時多次改變入射角大小進行實驗,然后得出結論;(2)如圖乙所示,將紙板繞ON向后折,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此時反射光_______(選填“存在”或“不存在”);(3)為了進一步確定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小李將紙板沿PQ剪開,將紙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圖丙所示,發現在紙板右側的__________(選填“上部”或“下部”)會看到反射光;(4)若將紙板整體向后傾斜(如圖丁),此時反射光________(填字母);A.仍在紙板上呈現B.被紙板擋住C.在紙板前方(5)本實驗中關于法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法線是真實存在的一條光線B.法線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并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C.法線有助于確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在同一個平面D.法線始終和鏡面垂直26.為探究光的折射規律,小明讓入射光從玻璃射向空氣。得到如下表格:入射角i0°10°20°30°40°41.8°50°折射角r0°15.2°30.9°48.6°81°90°

(1)根據表格,他發現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圖中的圖線________(選填“a”或“b”)反映了上述實驗中的兩角關系;(2)小明發現,當入射角i≥__________°時,折射光消失,反射光會變得更亮,請教老師后,他知道此時發生的現象叫做“全反射”。根據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原理可以判斷:如果光從空氣射向玻璃,滿足一定角度條件時、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發生全反射現象。27.某實驗小組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操作如下:(1)實驗前,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確測出凸透鏡的焦距f,當物距u<f時,燭焰成_________像(選填“正立實”、“正立虛”、“倒立實”或“倒立虛”,下同);當u=f時,不能觀察到燭焰的像;當u>f時,燭焰成_________像。小組成員分析得出:像的虛實由____________的大小關系決定。(3)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于圖甲所示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______(填序號)。①5cm②7.5cm③8cm④15cm(4)小組成員小明將自己所戴眼鏡放在圖甲中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現光屏成像不清晰,他僅將蠟燭向左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又出現清晰的像,則小明戴的是____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5)若小明僅將圖甲中的凸透鏡換成焦距相同、直徑較小的凸透鏡,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相比會變_______(填序號)。①小②大③暗④亮⑤不完整(6)如圖乙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變,讓蠟燭和凸透鏡分別以4cm/s和2cm/s的速度,同時沿光具座勻速向左運動,經過2.5s,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28.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玻璃管中氣泡運動規律的實驗裝置.(1)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