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3詩詞三首 同步練習語言基礎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3詩詞三首 同步練習語言基礎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3詩詞三首 同步練習語言基礎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3詩詞三首 同步練習語言基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詞三首同步練習一、語言基礎1.下列加點字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A.參拜 參考 參量 參賽作品B.結拜 領結 結實 張燈結彩C.累次 累犯 累年 果實累累D.行署 行當 行伍 字里行間解析:A.都讀cān;B.結實讀jiē,其余音jié;C.果實累累讀léi,其余音lěi;D.行署讀xínɡ,其余音hánɡ答案:A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誣告 甘敗下風 服役 相輔相成B.貿然 真知灼見 就范 變本加厲C.氣慨 鋌而走險 斑白 精神煥發D.真相 不足掛齒 渡假 盛氣凌人解析:A.“敗”應為“拜”;C.“慨”應為“概”;D.“渡”應為“度”。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1)小平同志來到特區,走到群眾中間,親切地__________他們的生活情況。(2)他的演出很成功,這其中也有__________師的一份功勞。(3)接到群眾檢舉后,有關部門開始對王某進行__________。A.詢問化裝偵查 B.過問化裝偵察C.過問化妝偵察 D.詢問化妝偵查解析:“過問”指參與其事,參加意見,表示關心。只有“化妝師”,沒有“化裝師”。“偵查”指為確證犯罪事實而進行調查。答案:D4.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有些中學生的作文喜歡穿鞋戴帽,給人的感覺是無病呻吟,面目可憎。B.明智的家長教育孩子應是循循善誘,耳提面命,而不是依靠棍棒。C.劉曉慶偷逃稅案在去年傳得沸沸揚揚,有人認為純屬謠傳,現在看來不是空穴來風。D.老張在機關干了20多年,下崗后,他想下海經商,朋友們認為他未必能左右逢源。答案:C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在一篇報道里,趙小東說,擁有同樣的陽光、空氣、水以及一切有益的東西,未必都能長成參天大樹。B.據歐洲媒體報道,美國已經拒絕了伊拉克提出的可以讓美國中央情報局派員參與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查工作。C.將于20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屬于綜合性博覽會,每五年舉辦一次,每次會期6個月。D.我們堅信,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奔小康這個宏偉藍圖,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實現。解析:A.“陽光、空氣、水”和“一切有益的東西”是包含關系,不能并列;B.缺賓語中心語,在“工作”后加“的建議”;D.“藍圖”與實現“搭配不當。答案:C二、古詩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初為司徒侯霸所辟,舉高第,累遷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孫丹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為當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殺道行人,置尸舍內,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殺之。丹宗族親黨三十余人,操兵詣府,稱冤叫號。宣以丹前附王莽,慮交通海賊,乃悉收系劇獄,使門下書佐水丘岑盡殺之。青州(牧)以其多濫,奏宣考岑,宣坐征詣廷尉。在獄,晨夜諷誦,無憂色。及當出刑,官屬具饌送之,宣乃厲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況死乎!”升車而去。時同刑九人,次應及宣,光武馳使騎特原宣刑,且令還獄。遣使者詰宣多殺無辜。宣具以狀對,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殺臣活岑。使者以聞,有詔左轉宣懷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隸校尉。外戚陰氏為郡都尉,宣輕慢之,坐免。后特征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奴仆)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敕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京師號為“臥虎”。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詔遣使者臨視,唯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斛、敝車一乘。帝傷之,曰:“董宣廉潔,死乃知之!”以宣嘗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拜子并為郎中,后官至齊相。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初為司徒侯霸所辟 辟:授予官職B.流血被面 被:覆蓋C.大言數主之失 數:屢次D.使宣叩頭謝主 謝:感謝解析:A.辟:征召。C.數:數落。D.謝:謝罪。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宣以丹前附王莽,慮交通海賊B.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C.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D.后特征為洛陽令解析:A.交通:勾結。B.搏擊:打擊。D.特征:專門調任。答案:C8.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丹乃令其子殺道行人,置尸舍內,以塞其咎丹乃令其子殺道行人,置尸舍內,以塞其咎良乃入,具告沛公光武馳使騎特原宣刑,且令還獄光武馳使騎特原宣刑,且令還獄否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因敕強項令出相如因敕強項令出相如因持璧卻立……解析:B.暫且;將要。A.于是,就;C.把;D.于是,便。答案:B9.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董宣不畏權貴的一組是()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殺之②在獄,晨夜諷誦,無憂色③外戚陰氏為郡都尉,宣輕慢之,坐免④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⑤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⑥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A.①④⑥ B.②④⑤C.①④⑤ D.③④⑥解析:權貴意為居高位、掌大權的人。可排除①。答案:D.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董宣敢于打擊豪強,不惜以身殉法,是一位不畏強暴、執法如山、廉潔自守的清官。B.董宣對犯法者決不姑息,而對百姓十分關愛,對下屬多加體恤。C.董宣認為如果國君縱容自己的家奴殺害安分守己的平民,就不能治理好天下。D.面對國君的考驗,董宣泰然自若,威武不屈,視死如歸,決不低頭,世稱“強項令”。解析:B.“對百姓十分關愛”文中沒有;C.“自己的家奴”錯;D.國君并非考驗董宣,“世稱”也不對,應為國君所封。答案:A參考譯文董宣字少平,是陳留郡圉縣人。當初被司徒侯霸征召,因政績卓越而被推舉為優等。多次提升后擔任北海相。到任后,任命世家大族公孫丹為五官掾。公孫丹新建了住宅,可占卜的人認為搬進這所新住宅,家中就會死人。公孫丹于是讓他的兒子殺死了過路的行人,想借以消滅災禍。董宣知道這件事后,當即逮捕公孫丹父子并處以死刑。公孫丹宗族親黨三十多人,帶著兵器到了官府,稱冤喊叫。董宣認為公孫丹以前投靠王莽,還試圖勾結海盜,就把這些人全部關押進劇縣的監獄,讓手下主管文書的小吏水丘岑把他們全部殺掉。青州(牧)認為他殺人過多,彈劾董宣并審問水丘岑,董宣被傳到廷尉處受審。在監獄中,董宣從早到晚誦讀,沒有一點憂慮的神色。待到被押出受刑的時候,屬官準備好飯食,董宣就疾言厲色地說:“我董宣一輩子沒有吃過別人的東西,何況就要死了呢!”登車而去。當時一同受刑的共有九人,第二個就輪到董宣,光武帝派自己的侍從赦免董宣的罪,暫且把他押回監獄。派遣的使者責問董宣濫殺無辜。董宣將全部情況告訴了使者,聲言水丘岑是按他的意思做的,罪行不應該由他來承擔,希望能殺了自己而保全水丘岑。使者聽了以后,宣布詔書,將董宣貶為懷縣的縣令,下令青州牧不要再追究水丘岑的罪責。水丘岑后來做到司隸校尉的職務。姓陰的外戚擔任郡國都尉之職,董宣很輕視、怠慢他,為此被罷了官。后來董宣被特地指名征召為洛陽縣令。當時湖陽公主的家奴大白天殺人,然后就藏在公主家里,小吏不能抓到他。等到公主出行時,就讓殺人的家奴作車夫陪乘,董宣專門在夏門亭等他,就攔住公主的車,拉住駕車的馬,用刀畫地為界,不準車輛前進,大聲數落公主的過失,董宣就呵斥那個家奴下車,趁機殺死了他。公主立刻回到皇宮把情況告訴了皇帝,皇帝大怒,召見董宣,想要將他鞭撻至死。董宣磕頭說:“我請求說一句話然后再死。”皇帝說:“想說什么?”董宣說:“陛下圣明,興復漢室;如果國君縱容家奴殺害安分守己的百姓,那還憑什么治理好天下?我不需鞭打,請允許我自殺。”當即用頭猛撞柱子,血流滿面。皇帝讓小太監挾持他,讓董宣磕頭向公主道歉,董宣不聽,小太監強迫使他磕頭,董宣兩手撐在地上,始終不肯低下頭。公主對國君說:“你當平民百姓時,收留隱藏逃亡和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門抓人;現在做了皇帝,威力難道不能施加到一個縣令身上嗎?”皇帝笑著說:“天子和平民百姓不一樣啊。”于是封董宣為“強項令”(硬脖子縣令),讓他離開,并賞賜三十萬錢。董宣把錢全部分給了各個小吏。從那以后打擊地方惡霸,地方惡霸沒有不嚇得發抖的。京城人稱他為“臥虎”。董宣擔任洛陽令共五年。終年七十四歲,死在官任上。國君下詔書派遣使者前往吊唁,只見粗布被子蓋住董宣的尸體,妻子兒女相對而哭,只有幾斛大麥、一輛舊車。國君對此很悲傷,他說:“董宣這么廉潔,他死后我才知道。”因為董宣曾經做過太守一級的官職,就賞賜艾綬,按大夫禮的規格埋葬他,并授予董宣的兒子董并郎中的職位,后來董并官做到齊相。(二)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11.(1)“夕陽西下幾時回?”一句寓情于景,請簡要分析此句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參考答案:抒發了詞人惜傷春時的惆悵和寂寞,嘆惋年華將逝的情思。(見解析(3))(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看似寫實,其實實中有虛,有情有理。請問是什么情,什么理?參考答案:出句寫詞人對“花落去”而終竟無力挽轉的嘆惋,對句借“燕歸來”抒寫因美好事物歸來而欣慰。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興衰,無往不復。(見解析(3))(3)“小園香徑獨徘徊”與詞中的哪一句相呼應?為什么?參考答案:呼應的句子:無可奈何花落去。因為“無可奈何”傷春惆悵寂寞而“獨徘徊”。解析:(1)先從把握全詞入手,本詞抒寫的是傷春、好景不常的愁懷,又暗寓相思離別之情。“夕陽”句是詞人由前兩句而引發的從心底涌出的感嘆,抓住關鍵短語“夕陽西下”(喻一切都已過去)和“幾時回”(作“何時可再回”解),詞人的感情就不難把握了。(2)仔細品味“無可奈何”“似曾相識”和“花落”“燕歸”幾個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