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大綱_第1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大綱_第2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大綱_第3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大綱_第4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大綱課程代碼:11060100200學時:32(講授24學時,實踐8學時)學分:2適用專業:全校專業先修課程:無本課程地位、性質和任務地位:《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在大學生通識課程體系具有重要地位,可使全校本科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尋求幸福人生的途徑,從而培養學生作為心理健康自我輔導者,提升解決實際心理健康問題的素質,為學生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奠定基礎。性質:本課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課程。任務:本課程通過課堂教學、觀看影片、專題討論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與情緒,正確地面對大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戀愛問題,并且能夠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設計心理健康發展方案或尋求專業幫助改善心理健康狀況,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健全人格,發展自身潛能。二、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一)目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課”是適應大學生自我成長的迫切需要而開設的,旨在使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含課程思政),增強心理調適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優化心理素質,增強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促進全面發展。(二)任務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調適的能力;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熱愛生命,善待他人,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幫助學生樹立出現心理問題時的求助意識,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三)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要求1:初步了解科學心理學的意義;掌握心理健康的含義、標準及其影響因素;掌握促進人際交往的途徑、心理效應,掌握處理和異性關系的方法;端正心理疾病及其患者的污名態度,增進心理疾病治療及愈后的信心。了解心理求助的影響因素、心理助人的基本原則、注意事項;掌握在生活中對于危機具有敏感性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必要時能夠爭取資源自助與助人的渠道;掌握探尋生命意義的路徑。要求2:培養從科學的視角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意義,學會分析人際關系動機的方法。建立獲得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常識性知識和對心理求助與助人的積極態度,樹立健康的生命觀。要求3:提升應對心理困擾的能力,強化自身應對心理相關問題的能力和動機,減少對心理問題的偏見及消極態度,建立積極的心理健康觀念。(四)課程目標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課程目標支撐的畢業要求支撐的畢業要求指標點課程目標1、掌握心理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1.1掌握心理學基本概念和理論,具有相關學科的知識基礎目標1: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掌握心理健康調整的基本原理、工作內容與流程。課程目標2具備心理學實踐應用能力2.1具備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人力資源管理應用能力目標2:培養學生評估自身與他人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培養學生設計與實施心理健康自我調整的能力;培養學生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預防、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生命、不斷完善健全人格的能力。三、課程學時分配、教學要求及主要內容(一)課程學時分配一覽表章節主要內容總學時學時分配講授實踐/實驗其他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概述22二大學新生適應22三大學生人格211四大學生自我意識22五大學生情緒調節431六大學生學習調適431七大學生人際溝通431八大學生戀愛22九大學生壓力應對22十大學生挫折面對211十一職業生涯規劃211十二大學生網絡心理22十三大學生生命教育和積極心理學211總學時32248課程教學要求及主要內容第一章大學生心理健康概述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心理健康定義;了解心理健康標準;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及途徑,完善自我心理。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心理健康定義;了解心理健康標準;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及途徑,完善自我心理。課程思政: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教學內容:第一節心理與心理健康第二節大學生心理發展第三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表現與判斷第四節大學生心理異常與心理咨詢第二章大學新生適應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大學新生適應的常見的心理問題;學會運用心理健康知識應對適應問題。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大學新生適應的常見的心理問題;學會運用心理健康知識應對適應問題。課程思政: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讓學生認識到大學新生適應階段遇到的心理問題是普遍且正常的,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挑戰。教學內容:適應概述大學生適應的心理特點與問題大學生心理調適的方法第三章大學生人格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人格、氣質、性格的概念;了解人格基本理論;掌握健全人格的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人格、氣質、性格的概念;了解人格基本理論;掌握健全人格的方法。課程思政:了解不同的人格觀點,引導從多角度認識自己的人格。教學內容:人格概述人格理論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第四章大學生自我意識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自我意識結構;了解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特點;掌握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完善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自我意識結構;了解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特點;掌握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完善方法。課程思政:了解自我意識,引導學生樹立引導樹立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自我意識教學內容:自我意識概述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偏差與培養第五章大學生情緒調節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大學生情緒特點;掌握大學生常見的不良情緒及調節方法;學會培養積極情緒。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大學生情緒特點;掌握大學生常見的不良情緒及調節方法;學會培養積極情緒。課程思政:幫助學生識別、體驗、宣泄、表達情緒,用辯證的角度看待情緒問題教學內容:情緒概述大學生情緒的特點與調節大學生積極情緒的培養第六章大學生學習調適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大學生學習的特點;了解學習的理論;掌握大學生學習調適的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大學生學習的特點;了解學習的理論;掌握大學生學習調適的方法。課程思政: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倡導終身學習教學內容:學習概述大學生學習的特點大學生學習的調適第七章大學生人際溝通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大學生人際關系特點和意義;掌握大學生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大學生人際關系特點和意義;掌握大學生人際溝通的方法和技巧。課程思政:人際溝通的重要性,倡導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學內容:人際溝通概述大學生人際溝通的理論基礎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第八章大學生戀愛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大學生戀愛的特點;了解戀愛理論;培養正確的戀愛觀。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大學生戀愛的特點;了解戀愛理論;培養正確的戀愛觀。課程思政: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愛情與友情、愛情與個人發展的關系,引導學生理性對待愛情,平衡好愛情與學業、友情、個人發展的關系,促進自身全面發展。教學內容:戀愛概述大學生戀愛大學生性心理第九章大學生壓力應對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大學生常見的壓力;掌握的壓力應對的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大學生常見的壓力;掌握的壓力應對的方法。課程思政:培養學生積極應對困難,砥礪前行的勇氣和擔當;在管理壓力和應對挫折的時候,應該樹立更大的視野,更寬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將壓力轉換為動力,視挫折為人生的歷練。教學內容:壓力概述大學生常見的壓力大學生壓力的應對第十章大學生挫折面對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挫折的含定義及理論;了解大學生常見的挫折;掌握應對挫折的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挫折的含定義及理論;了解大學生常見的挫折;掌握應對挫折的方法。課程思政:培養學生積極應對困難,砥礪前行的勇氣和擔當;在管理壓力和應對挫折的時候,應該樹立更大的視野,更寬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將壓力轉換為動力,視挫折為人生的歷練。教學內容:挫折概述大學生常見的挫折大學生挫折的應對第十一章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掌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制訂;學會調節就業心理。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掌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制訂;學會調節就業心理。課程思政:通過綜合客觀的分析自我的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分析支持與限制自己發展的家庭、學校、專業和職業環境,學會運用決策分析制定短期學業與職業規劃的方法,自覺喚醒安身立命的個體使命意識,建立家國情懷,增強個體的責任和擔當意識教學內容:職業生涯規劃概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就業心理第十二章大學生網絡心理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大學生網絡心理;掌握網絡成癮的解決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大學生網絡心理;掌握網絡成癮的解決方法。課程思政:引導學生認識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促進自身發展,又要警惕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樹立正確的網絡觀,理性看待網絡世界。教學內容:網絡心理概述網絡成癮及應對方法第十三章大學生生命教育和積極心理學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生命的意義;掌握生命危機的應對方式;學會提升生命的幸福感。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生命的意義;掌握生命危機的應對方式;學會提升生命的幸福感。課程思政:引導學生思考生與死的生命課題,并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命中的失落與痛苦,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熱愛每個人獨特的生命,防止和減少自我傷害和自殺;教育學生熱愛生命教學內容:生命教育概述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預防大學生幸福感的提升四、教材與學習資源教材:陳妮婭,鄭美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參考書目:陳妮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4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連榕,張本鈺.大學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伯格.陳會昌,等,譯.人格心理學[M].6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樊富珉,費俊峰.大學生心理健康十六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葛思華.大學生積極心理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鄭雪.心理學[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桑愛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發展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何少穎.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柯曉揚,張玲.心靈的成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許國彬,陳國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茍增強,高穎,趙曉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白亞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楊雪花,鄭愛明.自我探索與成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21.孫小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白冬青,王曉茜,包興敏.心理學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范紅霞,劉麗,王衛平,羅小蘭.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與心理培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彭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3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1.馬瑩,黃晞建.大學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賈楠,喬凱平,心理與成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1.鄭日昌,田寶偉,彭永新.大學生心理健康——自主與自助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劉敏.心靈領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21.黃希庭,湯永隆.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鄭雪.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22.周莉,劉海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李宏瀚.心理學——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劉釗泉,胡偉堅.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堂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李西彩,馬雅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鄧先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桑志芹.大學生心理健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五、課程實踐環節基本要求通過案例進行教育,用各種發生在學生身上或身邊的事,設置教育情境,讓學生自教或互教,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案例,并相互討論當事人的過錯或過失,教師及時加以正確引導。通過心理測試、心理素拓等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六、教學方法的原則性建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采用課堂講授、小組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