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文化常識題單選題100道及答案_第1頁
文言文古文化常識題單選題100道及答案_第2頁
文言文古文化常識題單選題100道及答案_第3頁
文言文古文化常識題單選題100道及答案_第4頁
文言文古文化常識題單選題100道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古文化常識題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1.下列對“社稷”的解釋,正確的是()

A.指土地和莊稼

B.指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

C.指國家

D.指谷米和谷倉

答案:C

2.“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

A.十五歲

B.十八歲

C.二十歲

D.二十五歲

答案:C

3.下列哪個稱呼不屬于對對方母親的尊稱?()

A.令堂

B.令尊

C.萱堂

D.慈親

答案:B

4.“汗青”在古代文化中常指代什么?()

A.史冊

B.書信

C.汗水

D.青春

答案:A

5.“花甲”指的是多少歲?()

A.五十歲

B.六十歲

C.七十歲

D.八十歲

答案:B

6.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名被稱為什么?()

A.榜眼

B.探花

C.狀元

D.會元

答案:C

7.“桑梓”在古代常用來指代什么?()

A.故鄉(xiāng)

B.學(xué)校

C.官場

D.朝廷

答案:A

8.下列哪一個是古代對老師的尊稱?()

A.足下

B.閣下

C.夫子

D.摩下

答案:C

9.“及笄”是指女子多少歲?()

A.十二歲

B.十三歲

C.十四歲

D.十五歲

答案:D

10.古代“避諱”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下列關(guān)于避諱的說法錯誤的是(

A.避諱是為了表示對帝王、尊長等的尊敬

B.避諱只在書寫時需要注意

C.避諱有國諱、家諱等不同類型

D.避諱在古代社會非常嚴(yán)格

答案:B

11.“左遷”在古代官職變動中表示()

A.升職

B.降職

C.平調(diào)

D.退休

答案:B

12.下列哪個節(jié)日與古代的寒食節(jié)有關(guān)?()

A.清明節(jié)

B.端午節(jié)

C.中秋節(jié)

D.重陽節(jié)

答案:A

13.“望”在古代紀(jì)日法中一般指的是()

A,每月初一

B.每月十五

C.每月最后一天

D.每月初三

答案:B

14.古代“九州”是中國的別稱,下列不屬于“九州”之一的是()

A.冀州

B.青州

C.杭州

D,揚(yáng)州

答案:C

15.“鼎”在古代文化中有多種象征意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象征權(quán)力

B,象征財富

C.象征和平

D.象征昌盛

答案:C

16.下列對“宗廟”的解釋,正確的是()

A.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B.是古代祭祀祖先的場所

C.是古代官員辦公的地方

D.是古代百姓集會的地方

答案:B

17.“五岳”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下列哪座山不屬于“五岳”?()

A.黃山

B.衡山

C.恒山

D.嵩山

答案:A

18.古代“五常

A.仁、義、禮、

B.溫、良、恭、

忠、孝、悌、

C.書

D.禮、樂、射、

答案:A

19.“黃發(fā)垂髻”分別指代()

A,老人和兒童

B.青年和老人

C.婦女和兒童

D.男子和婦女

答案:A

20.古代書信結(jié)尾常用的禮貌用語“敬呈”一般用于()

A.平輩之間

B.長輩對晚輩

C.晚輩對長輩

D.朋友之間

答案:C

21.“江左”在古代一般指的是()

A.長江以西地區(qū)

B.長江以東地區(qū)

C.長江南岸地區(qū)

D.長江北岸地區(qū)

答案:B

22.下列哪個成語與古代的戰(zhàn)爭故事無關(guān)?()

A.破釜沉舟

B.時薪嘗膽

C.畫蛇添足

D.草木皆兵

答案:C

23.“七竅”在古代文化中具體指的是()

A.兩眼、兩耳、兩鼻孔、口

B.兩眼、兩耳、兩鼻孔、舌

C.兩眼、兩耳、兩鼻孔、喉

D.兩眼、兩耳、兩鼻孔、鼻

答案:A

24.古代“六藝”中,與體育鍛煉有關(guān)的是()

A.禮

B.樂

C.射

D.書

答案:C

25.“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xué)的重要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山南水北為陰

B.山北水南為陰

C.山南水北為陽

D.山北水南為陽

答案:B

26.下列哪個詞語不是古代對朋友的稱謂?()

A.同窗

B.閣下

C.娘子

D.知己

答案:C

27.“三更”在古代計時法中大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

A.19-21點

B.21-23點

C.23-1點

D.1-3點

答案:C

28.古代“九州”中面積最大的是()

A.豫州

B.冀州

C.揚(yáng)州

D.荊州

答案:B

29.“謚號”是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根據(jù)其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下

列謚號中表示褒義的是()

A.厲

B.靈

C.文

D.煬

答案:C

30.“豆蔻年華”一般用來形容女子多少歲?()

A.十三四歲

B.十五六歲

C.十七八歲

D.二十歲左右

答案:A

31.下列關(guān)于古代禮儀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古代男子行冠禮表示成年

B.古代女子行笄禮表示成年

C.古代見面時行稽首禮是最隆重的禮節(jié)

D.古代坐姿中,“箕踞”是一種恭敬的坐姿

答案:D

32.“請纓”在古代文化中常用來表示()

A.主動請求擔(dān)任某項任務(wù)

B.向別人求助

C.表示投降

D.表示拒絕

答案:A

33)

AB.土

c信

D鬼

答案:A

34.“桑麻”在古代詩歌中常用來指代()

A.農(nóng)事

B.戰(zhàn)爭

C.愛情

D.離別

答案:A

35.下列哪個不是古代官職名稱?()

A.丞相

B.尚書

C.掌柜

D.御史

答案:C

36.“嬋娟”在古代詩詞中常用來指代()

A.月鳧

B.太陽

C.星星

D.云彩

答案:A

37.古代“八股文”的格式包括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

A.束股

B,散股

C.合股

D.結(jié)股

答案:A

38.“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中的“章甫”是指()

A.衣服

B.帽子

C.鞋子

D.腰帶

答案:B

39.下列對“寡人”的解釋,正確的是()

A.古代君主的自稱

B.古代平民的自稱

C.古代士人的自稱

D.古代商人的自稱

答案:A

40.“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出自()

A.《論語》

B.《孟子》

C.《大學(xué)》

D.《中庸》

答案:A

41.古代“三綱”指的是()

A.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B.仁為禮綱,義為行綱,智為學(xué)綱

C.天為地綱,地為人綱,人為物綱

D.禮為德綱,樂為心綱,書為智綱

答案:A

42.“麾下”在古代是對什么人的尊稱?()

A.將領(lǐng)

B.帝王

C.老師

D.長輩

答案:A

43.下列哪個不是古代的紀(jì)年法?()

A.干支紀(jì)年法

B.年號紀(jì)年法

C.生肖紀(jì)年法

D.公元紀(jì)年法

答案:D

4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中的“烽火”在古代是用來()

A.傳遞信件

B.傳遞軍情

C.照明

D.祭祀

答案:B

45.“黔首”是古代對什么人的稱呼?()

A.貴族

B.平民

C.官員

D.士兵

答案:B

46.古代“七略”是中國最早的圖書分類目錄,它將圖書分為七大類,下列不屬于“七略”

分類的是()

A.六藝略

B.諸子略

C.小說略

D.詩賦略

答案:C

47.“下車”在古代常用來表示官員()

A.上任

B.離任

C.升職

D.降職

答案:A

48.下列關(guān)于古代服飾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古代的“冠”是貴族男子戴的帽子

B.古代的“服色”有嚴(yán)格的等級規(guī)定

C.古代的“袍”是一種短衣

D.古代的“裳”是指下衣

答案:C

49.“歲寒三友”在古代文化中通常指的是()

A,松、竹、梅

B.梅、蘭、竹

C.菊、竹、梅

D.松、菊、梅

答案:A

50.“鼎鐺玉石,金塊珠礫”中的“鼎鐺”意思是()

A.把鼎當(dāng)作鐺

B.把鐺當(dāng)作鼎

C.用鼎煮鐺

D.用鐺煮鼎

答案:A

51.下列哪個成語與古代音樂有關(guān)?()

A.高山流水

B.刻舟求劍

C.掩耳盜鈴

D.守株待兔

答案:A

52.“陛下”在古代是對誰的尊稱?()

A.皇帝

B.皇后

C.太子

D.諸侯

答案:A

53.古代科舉考試中的“鄉(xiāng)試”一般在()舉行。

A.京城

B.省城

C.縣城

D.鄉(xiāng)村

答案:B

54.“桃李”在古代常用來比喻()

學(xué)生

朋友

敵人

親人

答案:A

55.下列對“齋戒”的解釋,正確的是()

A.古代祭祀或舉行重大活動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以示虔誠

B.古代官員在處理政務(wù)前的一種儀式

C.古代百姓在節(jié)日前的一種準(zhǔn)備活動

D.古代士人在讀書前的一種靜心方式

答案:A

56.“鴻雁”在古代詩詞中常用來象征()

A.游子

B.愛情

C.書信

D.戰(zhàn)爭

答案:C

57.古代“四象”指的是()

A.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B,麒麟、鳳凰、龍、龜

C.乾、坤、巽、艮

D.春、夏、秋、冬

答案:A

58.“束發(fā)”一般指男子多少歲?()

A.十五歲

B.十六歲

C.十七歲

D.十八歲

答案:A

59.下列哪個不是古代的刑罰?()

A.薪刑

B.笞刑

C.罰款

D.凌遲

答案:c

60.“東床”在古代常用來指代()

A.女婿

B.兒子

C.侄子

D.外甥

答案:A

61.古代“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

A.儒教、佛教、道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

C.儒教、基督教、道教

D.佛教、道教、伊斯蘭教

答案:A

62.“弄璋之喜”一般用來祝賀人家()

A.生男孩

B.生女孩

C.喬遷新居

D.新婚之喜

答案:A

63.下列關(guān)于古代建筑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古代宮殿建筑一般遵循嚴(yán)格的中軸線對稱布局

B.古代的“虎殿頂”是等級最高的屋頂形式

C.古代的“歇山頂”常用于普通民居

D.古代建筑中的“斗拱”具有裝飾和結(jié)構(gòu)雙重作用

答案:C

64.“冠冕堂皇”中的“冠冕”在古代指的是()

A.帽子

B.禮服

C.官職

D.地位

答案:A

65.古代“六部”中掌管禮儀、祭祀等事務(wù)的是()

A.吏部

B.禮部

C.戶部

D.工部

答案:B

66.“羽扇綸巾”在古代常用來形容()

A.文人雅士

B.武將

C.商人

D.農(nóng)民

答案:A

67.下列哪個詞語與古代的婚姻制度無關(guān)?()

納采

A.問

B名

c試

D迎

簾兼

C

()

關(guān)?

地方有

的哪個

古代

事與

的故

夢”

粱美

.“黃

68

A.邯

B.長

C.洛

D,揚(yáng)

:A

答案

()

序是

”的順

相生

“五行

古代

69.

土生金

土,

火生

火,

木生

木,

水生

水,

金生

A.

土生水

土,

火生

火,

木生

木,

金生

金,

水生

B.

水生木

水,

金生

金,

土生

土,

火生

火,

木生

C.

,金生

生金

水,水

土生

土,

木生

木,

火生

D.

:A

答案

()

子的

容女

來形

常用

詞中

代詩

在古

蔻”

.“豆

70

A.容

態(tài)

B.姿

C.年

D.性

:C

答案

是(

確的

,正

解釋

”的

對“朕

下列

71.

的自稱

代皇帝

A.古

員的自

古代官

B.

姓的自

古代百

C.

的自稱

代士人

D.古

:A

答案

()

指的是

在古代

家”

鼎之

.“鐘

72

困之家

A.貧

富貴之

B.

書香門

C.

將之家

D.武

:B

答案

()

的是

”指

三牲

代“

.古

73

、豬

、羊

A,牛

、鵝

、鴨

B.雞

牛、

馬、

C.

、雞

、豬

D,狗

:A

答案

代(

來指

常用

古代

”在

“杏林

74.

學(xué)界

A.醫(yī)

教育界

B.

學(xué)界

C.文

D.商業(yè)界

答案:A

75.古代“八卦”中,代表天的是()

A.乾

B.坤

C.震

D.巽

答案:A

76.“不惑之年”指的是()

A.三十歲

B.四十歲

C.五十歲

D.六十歲

答案:B

77.下列關(guān)于古代節(jié)日習(xí)俗的說法,錯誤的是()

A.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是為了驅(qū)邪避災(zāi)

B.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jì)念屈原

C.中秋節(jié)賞月是為了祈求團(tuán)圓

D.重陽節(jié)登高是為了觀賞風(fēng)景

答案:D

78.“社稷壇”在古代是用來祭祀()

A.天地

B.祖先

C.土地神和谷神

D.河神

答案:C

79.“杏林春暖”這個成語與哪位古代名醫(yī)有關(guān)?()

A.扁鵲

B.華佗

C.董奉

D.張仲景

答案:C

80.“巾幗英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