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附屬中學2025高考模擬試卷_第1頁
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附屬中學2025高考模擬試卷_第2頁
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附屬中學2025高考模擬試卷_第3頁
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附屬中學2025高考模擬試卷_第4頁
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附屬中學2025高考模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高考模擬試卷卷面分值:150分,答題時間:150分鐘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閱讀(70分)(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關系到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的傳承,較有形遺產而言,如指間沙,稍有不慎,就會流失于指縫。因此,搶救和保護這些遺產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必須面對的一項重大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珍貴的族群記憶,它是古老民族、社區(qū)、群落承繼的文化記憶和知識結晶,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維護著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與物質文化遺產一道共同承載著人類社會的文明,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展現。民間社火、歌舞雜技、各地花燈習俗、傳統(tǒng)手藝·…這些民間絕活卻隨著時代的變遷走向了衰落。剪紙花、扎花燈、關中的花饃……也淡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20世紀90年代初期,團結瑤族鄉(xiāng)還有80多種民間藝術,至今只剩下10多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在工業(yè)社會不可能保持;具有隱士心態(tài)的生活方式,在當代也與現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是不相適應的。李清照在《永遇樂》寫道:“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辛棄疾在《青玉案》描繪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同樣是元宵,當代已不同于古代滿城燈火,載歌載舞、盡情狂歡的景象。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同樣是春節(jié),家家門前貼對聯(lián)放鞭炮的古風也不多見了。水是生命之源,因而才有傣族的潑水節(jié),隆重而歡快;對火崇拜,才有彝族、納西族、哈尼族、基諾族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jié)”的火把節(jié),等等。因此,發(fā)展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永續(xù)傳承和法律保護、鞏固本土文化的文化主體性、加強文化認同等都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問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文化是“以文化人”和“以德育人”的最重要的途徑。對一個民族來說,重視自己的民族精神并以優(yōu)秀文化來培育自己的人民和青年,就是強化民族的團結、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選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有刪減)材料二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縱貫北京老城南北、全長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如何體現中國傳統(tǒng)都城規(guī)劃理論以及“中”“和”哲學思想?申遺背后有怎樣的故事……為此,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文本團隊負責人呂舟。記者:在世界遺產層面上,“北京中軸線”體現了什么樣的價值?呂舟:“北京中軸線”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基于“北京中軸線”作為世界遺產所應具有的價值標準的闡述。其中,尤其是關于列入世界遺產的對象應當是“能為延續(xù)至今或業(yè)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tǒng)提供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的標準。“北京中軸線”的核心價值在于其通過建筑群和城市空間表達了中華文明的核心精神和審美意識的持續(xù)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13世紀“北京中軸線”始建時對于公元前1000年周代城市制度的表達,也體現在15、16世紀“北京中軸線”成形的過程和18世紀的不斷完善,更體現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天安門廣場建筑群的規(guī)劃設計和功能定位,以及21世紀初開始對“北京中軸線”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北京中軸線”是在已有的1223處世界遺產中,是“為延續(xù)至今的文明提供了獨特見證”這一標準具有典型性的實例。在世界遺產標準中,關于“為延續(xù)至今的文明提供了獨特見證”的表述最早出現于1996年,是當年世界遺產回應如何反映不同的文明發(fā)展狀況的結果,但長期以來在世界遺產的評審中,遺產依然被傳統(tǒng)的歷史分期所局限,沒有出現突破這種歷史分期,特別鮮有是將古代遺產與當代城市形態(tài)融為一體的遺產項目。從這個層面,“北京中軸線”響應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明的多樣特征,特別是當代文明與歷史延續(xù)關系的表達。記者:“北京中軸線”申遺歷時12年,回顧整個申遺過程,主要面臨的挑戰(zhàn)是什么?呂舟:“北京中軸線”申遺的挑戰(zhàn),主要體現在古今交融而產生的復雜性上。當然也包括了如何處理作為“北京中軸線”組成部分的已有世界遺產地,如故宮、天壇、萬寧橋各自已被《世界遺產名錄》所闡釋的價值與“北京中軸線”價值的關系上。以及由于“北京中軸線”位于北京這樣一個國際大都市的核心區(qū)域所帶來的保護、管理的復雜性。“北京中軸線”位于首都的中心區(qū),與當代的現實生活密切融合,你是無法把它切開的。比如,前門大街是商業(yè)活動區(qū),地安門外大街也是商業(yè)活動區(qū)等,它們跟老百姓的生活融在一起,這也是復雜性的體現。“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是無數人努力的結果,凝結了無數人的心血。(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有刪減)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民族智慧和精神,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與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承載人類文明,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展現。B.“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基于其對中華文明核心精神和審美意識持續(xù)影響的表達,且是將古代與當代融合、見證文明延續(xù)的典型實例。C.民間社火、歌舞雜技等民間絕活隨著時代變遷走向衰落,是因為它們不再符合當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D.從李清照、辛棄疾對元宵以及王安石對春節(jié)的描寫中能看出,當代節(jié)日景象與古代相比,在形式和氛圍上有了變化。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只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就能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人類文明的發(fā)展。B.“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后,其組成部分的已有世界遺產地如故宮、天壇等的價值會得到重新闡釋。C.隨著社會發(fā)展,那些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然會逐漸消失。D.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需要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3、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論據支撐材料一觀點的是()(3分)A.某社區(qū)組織開展傳統(tǒng)刺繡技藝學習活動,吸引眾多居民參與,傳承古老技藝。B.某城市將古老的城墻拆除,改建為現代化的交通樞紐,以緩解交通壓力。C.某學校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邀請民間藝人授課,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D.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和支持民間藝人傳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剪紙藝術。請根據材料二,概括“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的價值。(4分)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我們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應采取哪些措施。(6分)(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趙樹理同志二三事汪曾祺趙樹理同志身高而瘦。面長鼻直,額頭很高。眉細而微彎,眼狹長,與人相對,特別是傾聽別人說話時,眼角常若含笑。聽到什么有趣的事,也會咕咕地笑出聲來。有時他自己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也會咕咕地笑起來。趙樹理是個非常富于幽默感的人。他的幽默是農民式的幽默,聰明,精細而含蓄,不是存心逗樂,也不帶尖刻傷人的芒刺,溫和而有善意。他只是隨時覺得生活很好玩,某人某事很有意思,可發(fā)一笑,不禁莞爾。他的幽默感在他的作品里和他的臉上隨時可見。趙樹理走路比較快,總好像在側著身子往前走,像是穿行在熱鬧的集市的人叢中,怕碰著別人,給別人讓路。趙樹理同志是我見到過的最沒有架子的作家,①一個讓人感到親切的、嫵媚的作家。樹理同志衣著樸素,一年四季,總是一身藍卡嘰布的制服。但是他有一件很豪華的“行頭”,一件水獺皮領子、禮服呢面的狐皮大衣。他身體不好,怕冷,冬天出門就穿起這件大衣來。那是剛“進城”的時候買的。那時這樣的大衣很便宜,拍賣行里總掛著幾件。奇怪的是他下鄉(xiāng)體驗生活,回到上黨農村,也是穿了這件大衣去。那時作家下鄉(xiāng),總得穿得像個農民,至少像個村干部,哪有穿了水獺領子狐皮大衣下去的?可是家鄉(xiāng)的農民并不因為這件大衣就和他疏遠隔閡起來,趙樹理還是他們的“老趙”,老老少少,還是跟他無話不談。看來,能否接近農民,不在衣裳。但是敢于穿了狐皮大衣而不怕農民見外的,恐怕也只有趙樹理同志一人而已。②——他根本就沒有考慮穿什么衣服“下去”的問題。他吃得很隨便。③家眷未到之前,他每天出去“打游擊”。他總是吃最小的飯館。這種小飯館只有幾個菜。最貴的菜是小碗壇子肉,最便宜的菜是“炒和菜蓋被窩”——菠菜炒粉條,上面蓋一層薄薄的攤雞蛋。樹理同志常吃的菜便是炒和菜蓋被窩。他工作得很晚,每天十點多鐘要出去吃夜宵。和霞公府相平行的一個胡同里有一溜賣夜宵的攤子。樹理同志往長板凳上一坐,要一碗餛飩,兩個燒餅夾豬頭肉,喝二兩酒,自得其樂。喝了酒,不即回宿舍,坐在傳達室,用兩個指頭當鼓箭,在一張三屜桌子打鼓。如果有外人來,看到一個長長臉的中年人,在那里如醉如癡地打鼓,絕不會想到這就是作家趙樹理。趙樹理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農村才子。王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樹理同志曾在一個集上一個人唱了一臺戲:口念鑼經過門,手腳并用作身段,還誤不了唱。這是可信的。我就親眼見過樹理同志在市文聯(lián)內部晚會上表演過起霸。見過高盛麟、孫毓起霸的同志,對他的上黨起霸不是那么欣賞,他還是口念鑼經,一絲不茍地起了一趟“全霸”,并不是比劃兩下就算完事。雖是逢場作戲,但是也像他寫小說、編刊物一樣地認真。趙樹理同志很能喝酒,而且善于劃拳。他的劃拳是一絕:兩只手同時用,一會兒出右手,一會兒出左手。老舍先生那幾年每年要請兩次客,把市文聯(lián)的同志約去喝酒。一次是秋天,菊花盛開的時候,賞菊;一次是臘月二十三,那天是老舍先生的生日。酒、菜,都很豐盛而有北京特點。老舍先生豪飲,而且劃拳極精。老舍先生劃拳打通關,很少輸的時候。劃拳是個斗心眼的事,要捉摸對方的拳路,判定他會出什么拳。年輕人斗不過他,常常是第一個“倆好”就把小伙子“一板打死”。對趙樹理,他可沒有辦法,樹理同志這種左右開弓的拳法,他大概還沒有見過,很不適應,結果往往敗北。趙樹理同志講話很“隨便”。那一陣很多人把中國農村說得過于美好,文藝作品尤多粉飾,他很有意見。他經常回家鄉(xiāng),回來總要做一次報告,說說農村見聞。他認為農村還是很窮,日子過得很艱難。他戲稱他戴的一塊表為“五驢表”,說這塊表的錢在農村可以買五頭毛驢。——那時候誰家能買五頭毛驢,算是了不起的富戶了。他的這些話是不合時宜的,后來挨了批評,以后說話就謹慎一點了。趙樹理同志擔任《說說唱唱》的副主編,不是掛一個名,他每期都親自看稿,改稿。常常到了快該發(fā)稿的日期,還沒有合用的稿子,他就把經過初、二審的稿子抱到屋里去,一篇一篇地看,差一點的,就丟在一邊,弄得滿室狼藉。忽然發(fā)現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即交編輯部發(fā)出。他把這種編輯方法叫做“絕處逢生法”。有時實在沒有較好的稿子,就由編委之一自己動手寫一篇。有一次沒有像樣的稿子,大概是康濯同志說:“老趙,你自己搞一篇!”老趙于是關起門來炮制。《登記》(即《羅漢錢》)就是在這種等米下鍋的情況下急就出來的。趙樹理同志的稿子寫得很干凈清楚,幾乎不改一個字。他對文字有“潔癖”,容不得一個看了不舒服的字。有一個時候,有人愛用“妳”字。有的編輯也喜歡把作者原來用的“你”改“妳”。樹理同志為此極為生氣。兩個人對面說話,本無需標明對方是不是女性。世界語言中第二人稱代名詞也極少分性別的。“妳”字讀“奶”,不讀“你”。有一次樹理同志在他的原稿第一頁頁邊寫了幾句話:“編輯、排版、校對同志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得改為‘妳’字,否則要負法律責任。”樹理同志的字寫得很好。他寫稿一般都用紅格直行的稿紙,鋼筆。字體略長,如其人,看得出是歐字、柳字的底子。他平常不大用毛筆。他的毛筆字我只見過一幅,字極瀟灑,而有功力。是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見到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剛成立,負責“宮務”的同志請十幾位作家用宣紙毛筆題詞,嵌以鏡框,掛在會議室里。也請樹理同志寫了一幅。樹理同志寫了六句李有才體的通俗詩:④古來數誰大,皇帝老祖宗。今天數誰大,勞動眾弟兄。還是這座廟,換了主人翁!(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篇對趙樹理外貌和神態(tài)的描寫,生動展現了他的形象特點,其中“眼角常若含笑”等細節(jié)體現出他的溫和與幽默。B.趙樹理穿著豪華的狐皮大衣下鄉(xiāng)卻仍能與農民親密無間,這表明他與農民的親近不在于外在服飾,而在于內在情感。C.作者描寫趙樹理在傳達室打鼓的場景,運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出他生活中隨性、不拘小節(jié)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豐滿。D.文中趙樹理對文字十分較真,就連“你”字的寫法他也會糾結,這體現了他對文字規(guī)范的不滿,認為規(guī)范寫法阻礙文化的發(fā)展。7、對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中“親切”體現出趙樹理沒有架子,為人和善,“嫵媚”通常用來形容女子姿態(tài)美好,此處說趙樹理外貌具有女性般的柔美,展現出他獨特的外在形象。B.句子②中“下去”指他只是想趕緊完成任務,而不是考慮穿什么衣服去工作,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塑造了趙樹理專注務實,隨性自然的形象特點。C.句子③中說明趙樹理生活不規(guī)律,生活很簡單,對于外在條件的要求不高,一點小酒,簡單的飲食就可以讓他知足,體現了他身上具備一些的農民本色。D.句子④中“古來”與“今天”的時間對比,凸顯社會主導力量的巨大轉變;“換了主人翁”意味著就的統(tǒng)治階層被推翻,勞動人民當家作主。8、趙樹理的“農民式幽默”在文中有哪些具體表現?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紅樓夢》中對賈寶玉出場前“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這是“抑”;但隨著情節(jié)推進,展現出他對封建禮教的叛逆、對女性的尊重等閃光點,此為“揚”。汪曾祺《趙樹理同志二三事》中欲揚先抑手法是怎樣運用的,請結合文本分析。(6分)(三)閱讀Ⅲ(3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本題共5小題,20分)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謂矣。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絕筋,終身不可以相及也。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后,

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致,是無它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圣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之謂也。君子之求利也略,其遠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①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君子貧窮而志廣,隆仁也;富貴而體恭,殺勢也;安燕而血氣不衰,柬理②也;勞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書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欲也。(節(jié)選自《荀子?修身》)[注]①安燕,安逸。燕,通“晏”安。②柬理,謂生活合理而不務驕惰。柬,擇。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故跬步A而不休B跛鱉C千里D累土E而不輟F丘山G崇成。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人役于物”,與《伶官傳序》中“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中的“于”用法相同。B.及,比得上,趕得上,與《師說》中“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的“及”意思不同。C.“厭”堵塞,與《燭之武退秦師》中“夫晉,何厭之有”的“厭”用法不相同。D.“邇”近,與《論語?陽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的“邇”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窮”與“不窮”是相互依存,提醒人們要認識到自身力量,能量,資源的有限性,要懂得取舍和知足,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B.作者認為只要有明確的目標,即使能力有限,也能像跛鱉一樣到達目的地,而能力強的人若沒有目標,也會像六驥不致一樣一事無成。C.怒不過奪,喜不過與”可以看作是個人層面的自我約束,而“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是魏征期望唐太宗在治理國家時遵循的原則,二者本質相通,都追求賞罰公正。D.文章綜合運用了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如將君子與小人對待外物的態(tài)度進行對比,將不遵循師法的人比作盲者辨色、聾者辨聲,使說理更加生動透徹。。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2)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14.根據材料,說說在荀子認為達到“修身”應包含哪些內容。(3分)(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浪淘沙·過七里瀧現代·夏承燾①萬象掛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搖夢過江城。可惜層樓無鐵笛,負我詩成。

杯酒勸長庚,高詠誰聽?此間無地著浮名②。一雁不飛鐘未動,只有灘聲。[注]①夏承燾(1900-1986),詞學家,畢生致力于詞學研究和教學。本詞作于1927年。②50年后的1977年,夏承燾將當年的“當頭河漢任縱橫”改為“此間無地著浮名”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掛”字極為精妙,將萬物“客觀存在”這一抽象意味較強的狀態(tài)換以更具體可感“倒掛在天空中”,為詞增添了生氣。B.“可惜層樓無鐵笛,負我詩成”的慨嘆,“可惜”“負我”兩詞可明顯看出詩人在詩作落成后心中的舒暢與得意,也可見詞人胸中才氣與心中豪氣。C.有酒卻要勸天上星辰來喝,詠唱卻無人傾聽,加之上片的詩成無鐵笛,詞人心中的寂寞之情油然而生。D.作者在晚年將原詞“當頭河漢任縱橫”改為“此間無地著浮名”,是作者對功名的渴盼之情,是本詞的畫龍點睛之筆。本詞結尾有“詞盡意不盡”之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6分)(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可以看出,荀子尤其強調學的重要性,與孔子所倡導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略有不同。(2)屈原在《離騷》(節(jié)選)中寫時間更替很快的句子是“,”,表明了詩人自己非常焦慮,擔心沒有機會把自己的才能奉獻給楚國。(3)“顏”的本義是指兩眉之間,后引申為額頭,又引申為面部。古詩中常有描寫容顏和頭發(fā)的變化來表達時光的流逝,感慨人生的短暫,世事的變遷等,你知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二、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人類是否會被AI代替”這一問題引發(fā)熱議,成為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存在之問。DeepSeek的發(fā)展可謂是①,它以強大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在智能領域中異軍突起。從日常對話的答疑解惑,到復雜學術問題的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