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雙十中學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雙十中學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雙十中學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雙十中學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雙十中學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雙十中學中考化學模擬精編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種不同的元素。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原子序數:Y>XB.核外電子數:Y>XC.Y和Z一定處于同一周期D.X和Z的最外層電子數一定相同2.化學學習者常用化學思維去認識和理解世界。下列選項錯誤的是A.變化與守恒:依據砂糖灼燒后得到黑色物質,可推測砂糖中含有碳元素B.模型與推理:魚類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水中溶有氧氣C.宏觀與微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原因是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D.探究與創新:探究氧化銅是否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只需設計實驗證明氧化銅能否改變反應速率即可3.用含雜質(雜質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的鐵10g與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后,濾去雜質,所得溶液的質量為55.4g,則雜質的質量為()A.4.6 B.4.4g C.2.8g D.5.6g4.賴氨酸是人體必備的氨基酸之一,能促進人體發育、增強免疫功能。其化學式為C6H14N2O2,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賴氨酸是由分子構成的有機化合物B.賴氨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C.一個賴氨酸分子中含有24個原子核D.賴氨酸分子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36:7:14:165.下列生活物品中,用有機合成材料制作的是()A.不銹鋼鍋 B.木桶C.塑料盆 D.紫砂壺6.下列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證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B.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C.相關反應可表示為2H2O2H2↑+O2↑D.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沒變但物質種類發生了改變7.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從該圖中獲取的相關信息中錯誤的是()A.該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應有3個電子層B.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是12C.鎂為金屬元素D.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是24.31g8.小明同學歸納總結了初中所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并用“H2SO4+X→鹽+Y”這種表達式進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觀點錯誤的是()選項X的物質類別觀點描述A金屬若X為Cu,則反應能夠發生B金屬氧化物若X為MgO,則Y為H2OC堿若X為NaOH,則鹽為Na2SO4D鹽若X為BaCl2,則生成白色沉淀A.A B.B C.C D.D9.冰片可用于醫藥、制香精等,其化學式為C10H18O,有關冰片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氧化物 B.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0:18:1C.由碳、氫、氧原子構成 D.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低10.下列關于材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有的半導體對光比較敏感,可以用來制造光敏電阻B.超導材料在低于臨界溫度時電阻為零,未來可用于遠距離輸電C.棉的吸水性和透氣性比滌綸更好D.羊毛、滌綸、腈綸都屬于合成纖維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2018年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可實時動態地反饋我國空氣質量狀況。(1)下列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____(填標號)。A氬氣B二氧化硫CPM2.5D二氧化碳(2)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氣,屬于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們燃燒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應合理利用與開發。(3)如圖是某地收集的雨水水樣每隔5分鐘測得的pH數據,則該雨水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4)利用催化劑可有效消除室內裝修材料釋放的甲醛(HCHO),其反應微觀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標號)。A屬于置換反應B可緩解甲醛帶來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C甲醛屬于有機化合物D圖中有3種氧化物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和食療價值,大蒜新素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大蒜新素化學式為(C6H10S3)。請根據大蒜新素的化學式計算:大蒜新素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__。大蒜新素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質量比為多少?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為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某化學社團設計了如下實驗:取3段光亮無銹的細鐵絲,繞成螺旋狀,放入3支干燥潔凈的試管底部,裝置如圖所示,進行下列實驗,實驗要保證有足夠長的時間來觀察現象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填名稱)發生反應的結果。當鐵絲足量,時間足夠長,實驗③進入試管內的水的體積約占試管體積的______________。該實驗創新之處在于:可根據鐵絲表面的鐵銹和________兩種現象來判斷鐵絲反應進行的情況。14.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甲烷的燃燒_____;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_____;金屬鋁和硫酸銅溶液反應_____。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小鵬與小明做完酸、堿、鹽相關性質驗證的實驗后,很感興趣地把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混合在一起,看到有大量氣泡生成。他們對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很好奇,請你與他們一起進行探究。[提出問題]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設]猜想①:Na2SO4、Na2CO3;猜想②:Na2SO4、Na2CO3、NaOH;猜想③:Na2SO4、H2SO4、Na2CO3;猜想④:Na2SO4、H2SO4;猜想⑤:Na2SO4。上述猜想中,你認為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填序號)。[實驗探究](1)小鵬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無色酚酞,發現溶液顏色無變化。據此,他認為猜想⑤是正確的。你認為他的結論是_____(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2)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銅粉末的試管中加入適量該溶液,振蕩,溶液變藍。[實驗結論]根據上述實驗探究,你認為猜想_____(填序號)是正確的;[拓展應用]工廠和實驗室的酸性廢水必須處理至中性再排放,這樣做的意義是_____(答一點即可)。16.(1)冬天,北方菜農常在地客中保存蔬菜,小剛同學在學習化學知識后,知道蔬菜在一定條件下發酵生成氣體,其成分可能含有CO2、CH4等,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可能造成死亡。于是他和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如圖裝置對自家久未開啟的菜窖內的氣體成分進行了探究。①若裝置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樣品中含有_____;②裝置B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③裝置C的作用是_____;④E處觀察到干燥冷燒杯內壁有水珠出現,待火焰熄滅后,把燒杯迅速倒轉過來,立刻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蕩,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樣品中含有_____。⑤小強觀察上述實驗裝置發現:裝置A和裝置C完全相同,他認為可以取消裝置C,你是否認同,理由是_____⑥根據上述實驗探究結果,氣體樣品中含有CO2,由于二氧化碳_____,所以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應先敞開菜窖通風。某同學取一定濃度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終未見渾濁。為了弄清原因,他設計以下方案,進行探究、驗證,請你幫他補充完整以下內容。問題猜想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原因一:石灰水已完全變質取少量未通入CO2的澄清石灰水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_____試劑。溶液_____色猜想正確原因二:產生的CO2中帶有HCl氣體__________猜想正確請寫出驗證原因二的化學方程式_____。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D【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橫行叫做同一周期,同一縱列叫做同一族。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序數從左到右依次增大。在同一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數從上到下依次增大。【詳解】A、通過分析可知,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排序為:Z>Y>X。A正確;B、通過分析可知,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排序為:Z>Y>X。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所以三種元素的核外電子數排序為:Z>Y>X。B正確;C、通過圖像分析可知,Y和Z兩種元素在同一行,屬于同一周期。C正確;D、X和Z雖然是同一族的元素,但是二者的最外層電子數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若X是He元素,則Z是Ne元素。He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Ne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若X是Ne元素,則Z是Ar元素,二者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D錯誤。故選D。2、D【解析】

A、依據砂糖灼燒后得到黑色物質,可推測砂糖中含有碳元素,正確;

B、魚類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水中溶有氧氣,正確;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原因是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正確;

D、探究氧化銅是否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不能只需設計實驗證明氧化銅能否改變反應速率即可,還要必須滿足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錯誤;

故選:D。【點睛】題難度不大,掌握氧氣的性質、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催化劑的特征(一變二不變)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3、B【解析】

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詳解】設鐵的質量為x則雜質的質量為故選B。4、D【解析】

分析賴氨酸化學式C6H14N2O2,解答有關化學式的計算,選擇不正確的。【詳解】A、賴氨酸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它是由分子構成的有機化合物,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依據化學式C6H14N2O2可計算賴氨酸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氫元素占的比例最小,所以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一個賴氨酸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每個原子有一個原子核,所以一個賴氨酸分子中含有24個原子核,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賴氨酸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物質是由元素組成,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5、C【解析】試題分析:有機合成材料必須具備三個特征:人工合成、有機物、高分子.A、不銹鋼鍋是用鐵合金制成的,屬于金屬材料,故選項錯誤.B、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屬于天然材料,故選項錯誤.C、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屬于合成材料,故選項正確.D、紫砂壺是紫砂陶土燒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選項錯誤.故選C.考點:材料的分類6、B【解析】

A.電解水實驗證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此選項正確;B.電解水實驗,正氧負氫,氫二氧一,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此選項錯誤;C.電解水實驗反應可表示為:,此選項正確;D.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沒變,但物質種類發生了改變,此選項正確。故選B。7、D【解析】試題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1、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數,2、表示元素符號,3、表示元素名稱,4、表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是12,質子數也為12,所以原子結構示意圖有3個電子層,正確,B、該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數是12=核外電子數是12,正確,C、鎂帶“金”字旁,所以屬于金屬元素,正確,D、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31,而實際質量很小,錯誤,故選D考點:元素周期表8、A【解析】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的后面,故不能與稀硫酸反應,錯誤;B、鎂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正確;C、氫氧化鈉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正確;D、氯化鋇能與稀硫酸與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正確。故選A。9、D【解析】

A、冰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選項A不正確;B、冰片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12×10):(1×18):(16×1)=60:9:8,故選項B不正確;C、冰片由冰片分子構成的,故選項C不正確;D、冰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故選項D正確。故選:D。10、D【解析】

A.根據材料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B.根據超導材料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C.根據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的特點來分析;D.根據材料的分類來分析。【詳解】A.有的半導體對光比較敏感,可以用來制造光敏電阻,正確;B.超導材料在低于臨界溫度時電阻為零,未來可用于遠距離輸電,正確;C.棉屬于天然纖維,滌綸屬于人造纖維,棉的吸水性和透氣性比滌綸更好,正確;D.羊毛屬于天然纖維,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有關材料分類和應用知識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能夠掌握有關材料的分類以及性質的基礎知識,題目難度不大。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BC石油不可再生能源是BC【解析】

(1)空氣污染物有:顆粒物、細顆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選擇BC。(2)化石燃料為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3)pH<5.6的雨水,稱為酸雨,從圖中數據來看,該雨水為酸雨。(4)從微觀示意圖中,可以得到HCHO+O2CO2+H2O,生成物沒有單質,不屬于置換反應;該反應可以把甲醛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可緩解甲醛帶來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HCHO由三種元素組成,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只有CO2和H2O兩種物質為氧化物。正確的是BC。【點睛】空氣質量日報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顆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1783∶4【解析】

(1)大蒜新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6+1×10+32×3=178;(2)大蒜新素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質量比為:12×6∶32×3=3∶4。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水、氧氣五分之一試管內液面上升【解析】

(1)對比實驗①②③,可知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水、氧氣發生反應的結果;(2)因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因此足夠長時間后,實驗③進入試管內的水的體積約占試管體積的五分之一;(3)該實驗創新之處在于:可根據鐵絲表面的鐵銹和試管內液面上升兩種現象來判斷鐵絲反應進行的情況。14、CH4+2O2CO2+2H2O2H2O22H2O+O2↑【解析】

(1)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為水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2H2O+O2↑;(3)鋁比銅活潑,鋁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鋁,反應的方程式為2Al+3CuSO4=Al2(SO4)3+3Cu。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②③不合理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呈無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顏色無變化,無法判斷溶液呈中性還是呈酸性,因此僅憑該實驗無法確定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只有Na2SO4④防止水體污染(或防止酸性廢水腐蝕金屬排水管)【解析】

實驗過程中把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混合在一起,稀硫酸先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沒有氣泡生成;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完,稀硫酸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就會看到有大量氣泡生成。本題中實驗現象是看到有大量氣泡生成,說明氫氧化鈉已經反應完,稀硫酸和碳酸鈉已經發生反應,但碳酸鈉可能反應完,可能有剩余,稀硫酸也是可能反應完,可能有剩余。因為稀硫酸和碳酸鈉能發生反應,所以不可能同時存在。【詳解】[猜想假設]根據分析,反應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可能含有Na2CO3,也可能含有H2SO4,但Na2CO3和H2SO4不能同時存在。因此猜想合理的是:①④⑤,不合理的是:②③。猜想②不合理的原因是:因為實驗中看到有大量氣泡生成,說明氫氧化鈉溶液已經反應完,不可能存在氫氧化鈉;猜想③不合理的原因是:H2SO4和Na2CO3兩種物質之間要發生反應,不可能同時存在。[實驗探究](1)小鵬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無色酚酞,發現溶液顏色無變化。據此,他認為猜想⑤是正確的,這個結論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呈無色,所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顏色無變化,無法判斷溶液一定呈中性,該溶液也可能呈酸性,猜想④⑤滴加酚酞現象相同。[實驗結論]氧化銅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銅粉末的試管中加入適量該溶液,振蕩,溶液變藍,說明溶液中含有硫酸,因此根據上述實驗探究,猜想④是正確的。[拓展應用]酸性廢水直接排放會污染水資源;如果排水管是金屬的比如鑄鐵管,酸性廢水還會腐蝕水管。因此工廠和實驗室的酸性廢水必須處理至中性再排放,這樣做的意義是:防止水體污染(或防止酸性廢水腐蝕金屬排水管)。【點睛】本題的解題關鍵是把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混合在一起的反應先后順序分析清楚。16、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檢驗二氧化碳是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