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點49
社會歷史的主體知識點47社會歷史的本質知識點48社會歷史的發展PARTONE知識點47社會歷史的本質教材知識萃取(1)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人類歷史是由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構成的歷史,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注意: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具有雙重性,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教材知識萃取(1)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人類歷史是由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構成的歷史,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注意: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具有雙重性,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教材知識萃取1、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人類歷史是由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構成的歷史,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注意: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具有雙重性,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教材素材變式1.[必修4P58閱讀與思考變式]恩格斯強調,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馬克思強調,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下列說法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C①勞動生成了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②人類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③勞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④實踐是推動社會發展變革的決定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實踐生成了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①說法錯誤。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是人類特有的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這表明人類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②符合題意。恩格斯認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離不開勞動,這強調了勞動對社會的重要性,勞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③符合題意。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變革的決定力量,④說法錯誤。2.[鏈接必修4P59教材知識]《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道:“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一定的個人,發生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經驗的觀察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根據經驗來揭示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同生產的聯系,而不應當帶有任何神秘色彩和思辨的色彩。”這段話(
)CA.反對用思辨的觀點解釋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形而上學的觀點B.主張從經驗出發去揭示社會結構的變化,是歷史唯心主義觀點C.從物質實踐出發去解釋社會歷史的發展,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D.認為一定的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解析】A由“應當根據經驗來揭示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同生產的聯系”可知,材料強調要從物質資料生產的實踐出發揭示社會結構的變化,這里體現了聯系的觀點,不屬于形而上學×B材料強調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對社會結構的作用,屬于歷史唯物主義而非歷史唯心主義×C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一定的個人,發生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這表明人類進行的相關生產活動,構成了社會生活的政治、經濟等領域,即實踐生成了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形成了全部社會關系,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該觀點屬于歷史唯物主義√D材料未涉及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3.[必修4P59相關鏈接變式]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度十大流行語有:黨的二十大、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端穩中國飯碗、數字經濟、太空會師、一起向未來、電子榨菜、俄烏沖突等。這些詞語是對2022年社會生活的生動詮釋。這表明(
)D①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如影隨形②社會存在決定于社會意識③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④流行語的產生都有其物質性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2022年度十大流行語(【點撥】社會意識)是對2022年社會生活(社會存在)的生動詮釋,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其產生有其物質性原因,這表明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③④符合題意。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與社會存在并不是如影隨形,①說法錯誤。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不是決定于社會意識,②說法錯誤。4.[必修4P60閱讀與思考變式]哲學史上有一種“奇怪”的現象,無論中國還是西方,早就有了關于自然界的豐富的唯物主義思想,但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總體上說來并沒有貫徹到社會歷史研究領域中去。造成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有(
)C①自然界的規律是外化的,社會發展規律是深藏的②以往哲學多認為社會歷史由人的主觀意志決定③以往哲學多忽視了人們思想動機背后的物質原因④以往哲學家沒能擺脫歷史條件和實踐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自然界的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分別是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歷史中抽象出來的,①中“自然界的規律是外化的”說法錯誤。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人們可以運用唯物主義解釋自然界,但不能運用唯物主義解釋人類社會,這是因為以往哲學多認為社會歷史是由人的主觀意志決定的,忽視了人們思想動機背后的物質原因,②③符合題意。任何時代的哲學家都不能擺脫歷史條件和實踐水平的限制,④說法錯誤。5.[鏈接必修4P61教材知識]“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哢春聲。”“二八誰家女,臨河洗舊妝。水流紅粉盡,風送綺羅香。”千百年前,古人把一醉方休的酣暢、初遇難離的情思,鐫刻在長沙窯瓷生坯上,用釉涂、拿火烤,流傳至今,讓今人得以思接千載,情通古今。這從側面表明(
)C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能影響社會存在的發展②社會意識的存在和發生作用離不開具體的物質形態③古人借助詩詞創造性反映存在,肆意揮灑萬千情愫④情真意切的詩詞是對作者現實境遇的如實反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古人把一醉方休的酣暢、初遇難離的情思,鐫刻在瓷器上,流傳至今,這強調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表明社會意識的存在和發生作用離不開具體的物質形態,②符合題意。意識具有能動創造性,古人借助詩詞創造性反映存在,肆意揮灑萬千情愫,③符合題意。材料強調古人通過將詩詞鐫刻在瓷器上表達內心情感,表明意識具有能動創造性,能反映客觀存在,并未涉及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影響社會存在的發展,①不符合題意。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反映,但不一定是如實反映,④排除。6.[必修4P62相關鏈接變式]千百年來,“風”一直是詩人筆下的經典話題。以下兩首詩秋風引#b#(唐)劉禹錫#b#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b#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軍城早秋#b#(唐)嚴武#b#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b#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①證明了“風”是藏于各種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②源自詩人的生活,詩境中蘊含了詩人的生活實踐③體現了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直接創造者④表明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解析】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詩人借風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風”本身并不是一種規律,①說法錯誤。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詩是詩人的生活實踐在意識層面的反映,②符合題意。詩屬于精神財富而非物質財富,③不選。材料中的兩位詩人都以“風”為詩來反映自己的生活實踐,但兩首詩的內容和風格均不相同,這表明不同詩人表達方式不同,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④符合題意。7.[鏈接必修4P62教材知識,2023廣東卷]20世紀80年代,自行車是我國居民出行最常見的代步工具。近年來,隨著綠色低碳出行觀念的普及,多地出現騎行熱,憑借健身、時尚、科技等新元素,沉寂多年的自行車再次引發民眾的消費熱潮。這一現象說明(
)B①人的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選擇性②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決定生活面貌③事物的發展是間斷性和飛躍性的統一④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隨著綠色低碳出行觀念的普及和人們追求健身、時尚的理念,自行車的消費熱潮被再次引發,這說明人的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選擇性,①符合題意。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屬于意識范疇,不能決定人們的生活面貌,②說法錯誤。事物的發展是連續性與間斷性、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③說法錯誤。受綠色低碳出行觀念(【體現】社會意識)的影響,沉寂多年的自行車再次引發民眾的消費熱潮,(社會存在)這表明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④符合題意。8.[鏈接必修4P60—62教材知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的重大時代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建黨百年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的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躍升,指明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新圖景,開辟了管黨治黨、興黨強黨的新境界。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進一步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請結合材料,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此加以說明。(8分)【答案】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2分)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2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科學地回答了時代課題,是新時代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重要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2分)是新時代的行動指南,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指導意義。(2分)因此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進一步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題思路】該設問屬于說明類設問,知識范圍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設問指向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進一步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明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屬于先進的社會意識,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實際屬于社會存在,然后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這兩個角度回答即可。知識點48社會歷史的發展教材知識萃取1、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基本矛盾: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2、社會歷史發展總趨勢①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②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通過階級斗爭實現;在社會主義社會,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教材素材變式1.[必修4P62閱讀與思考2變式]《管子·牧民》中指出,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孔子主張先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這些觀點的合理之處在于(
)B①正確回答了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②巧妙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③意識到了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④敏銳地看到了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意思是,百姓的糧食充足,才會懂得禮儀,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才會知道榮譽和恥辱。孔子主張要先使人民富起來,然后才能教化他們。材料中的觀點都強調了物質的重要作用,承認了物質(即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意識到了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①③符合題意。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題干中的觀點沒有揭示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未體現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④不符合題意。2.[必修4P63閱讀與思考1變式]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沒有蒸汽機和珍妮走錠精紡機就不能消滅奴隸制;沒有改良的農業就不能消滅農奴制;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證的時候,人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這告訴我們(
)D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會推動社會更替②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進而決定產品如何分配③生產工具的革新為社會形態的更替創造必要條件④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發展和前行的基礎條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沒有蒸汽機和珍妮走錠精紡機和改良的農業,就不能消滅奴隸制和農奴制,這表明生產工具的革新為社會形態的更替創造必要條件,③符合題意。從“蒸汽機和珍妮走錠精紡機”“改良的農業”“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證”等關鍵詞可知,材料強調的是物質資料生產的重要性,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發展和前行的基礎條件,④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強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也沒有涉及產品分配的問題,①②不符合題意。3.[鏈接必修4P63教材知識]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的鄉村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社會綜合改造運動,影響較大的有以梁漱溟為代表的“鄉建派”,以晏陽初為代表的“平民教育派”等。1931年,梁漱溟來到山東鄒平展開鄉村建設實驗,試圖找到一條政教合一的新型農村模式,最終以失敗告終。鄉村建設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有(
)A①缺乏先進科學理論的指導②生產關系超越生產力發展狀況③民族資產階級的無情剝削和壓榨④主張階級斗爭反對階級調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梁漱溟先生設想的新型農村模式不適合當時我國的國情,不是科學的理論,鄉村建設實驗沒有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①符合題意。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積貧積弱,生產力落后,政教合一的新型農村模式下的生產關系超越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②符合題意。鄉村建設實驗中并沒有體現民族資產階級的剝削,③排除。當時中國的鄉村建設實驗失敗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水平,與階級斗爭無關,④排除。4.高頻易錯:混淆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鏈接必修4P64教材知識]2023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就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到2025年,我國將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來說,這體現了(
)D①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物質決定意識,要一切從實際出發③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④上層建筑的調整要適應經濟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這體現了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③符合題意。為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教育部就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這屬于上層建筑的調整,表明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④符合題意。材料不涉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①不符合題意。設問限定是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物質決定意識屬于唯物論,不屬于歷史唯物主義范疇,②不符合題意。易混辨析區分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區分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關鍵是要把握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的內涵,如所有制結構調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而行政、社會、文化教育等管理制度體制的改革,法律法規的完善,思想觀念的解放等屬于上層建筑的變革。5.[鏈接必修4P64教材知識]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一直是關系社會穩定、家庭幸福的大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健全,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不斷完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清晰明確,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等機制不斷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覆蓋全體老年人。由此可見(
)B①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②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③上層建筑的變革總是落后于經濟基礎的變革
④調整和完善上層建筑要遵循社會歷史發展規律【解析】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黨和政府明確提出《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尊重和維護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①正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屬于上層建筑范疇,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就是要求上層建筑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④正確。材料強調我國通過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來實現和發展人民群眾的利益,強調的是為了人民群眾,而不是依靠人民群眾,②不選。上層建筑的變革可能先于、也可能落后于經濟基礎的變革,③說法錯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必修4P64閱讀與思考變式]根據馬克思對人類社會形態的劃分(如下圖),結合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B①原始社會以后的人類社會進入了奴隸社會時期②計算機、原子能、空間技術屬于生產關系范疇③不斷進步的生產力是任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④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原始社會解體以后,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時期,金屬工具開始廣泛使用,①符合題意。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關系,計算機、原子能、空間技術屬于生產力范疇而非生產關系范疇,②說法錯誤。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階級斗爭,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改革,③說法錯誤。從原始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④符合題意。7.[鏈接必修4P65教材知識]2023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深化國家機構改革,是向高效和穩步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的又一步,旨在繼續使政府機構的配置和運行符合發展需要,符合中國人民的現實需求。國務院機構改革(
)C①旨在使生產關系更好地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②有利于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③說明調整經濟基礎可以鞏固和發展上層建筑④是通過改革解決現階段社會基本矛盾的體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深化國家機構改革,旨在繼續使政府機構的配置和運行符合發展需要,符合中國人民的現實需求,這是通過改革解決現階段社會基本矛盾的體現,有利于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②④入選。國務院機構改革是調整上層建筑以鞏固和發展經濟基礎的需要,沒有涉及調整生產關系,①不符合題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要調整上層建筑以適應經濟基礎,③說法錯誤。8.[鏈接必修4P63—64教材知識]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藝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文藝創作質量明顯提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重大主題雕塑工程等各門類藝術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文藝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持續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蔚然成風,“到人民中去”“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等文藝惠民活動豐富多彩,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滿足感不斷提升。對外文化藝術交流深入開展,2016年至2021年,僅中國文聯及各全國文藝家協會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項目達480個,舉辦主題展演244項,中華文化影響力感召力持續擴大。新時代文藝事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嶄新氣象,對增強人民精神力量、鼓舞民族奮斗激情發揮了重要作用。結合材料,運用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知識,分析新時代我國文藝事業發展的原因及意義。(12分)【答案】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2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3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文藝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分)新時代我國文藝事業的發展對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鼓舞人民奮斗激情發揮了重要作用。(3分)【解題思路】本題以新時代我國文藝事業的發展為背景,要求調用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知識(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分析新時代我國文藝事業發展的原因及意義。具體解題思路如下:材料關鍵信息知識角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藝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文藝創作質量明顯提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新時代文藝事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嶄新氣象,為增強人民精神力量、鼓舞民族奮斗激情發揮了重要作用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知識點49社會歷史的主體教材知識萃取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地位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的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群眾觀點基本內容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地位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群眾路線基本內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地位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2、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內容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地位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作用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并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要求堅持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讓人民來評判各項工作;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地位: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的作用原理內容方法論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①廣大勞動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他們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推動物質生產發展的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①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②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③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進步和發展教材素材變式1.[必修4P66閱讀與思考變式]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指出:每個人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杰出人物只有順應歷史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意愿,才能起到推動社會前進的積極作用。由此可知(
)B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②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相同的③杰出人物順應時勢,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④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作用要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每個人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社會的前進發展需要順應人民群眾的意愿,這表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①符合題意。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②錯誤。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其中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③說法錯誤。杰出人物只有順應歷史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意愿,才能起到推動社會前進的積極作用,這表明杰出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磷肥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控與數據分析考核試卷
- 清代‘公務員手冊’:汪輝祖官場智慧解析
- 2025型鋼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屋頂維修工程補充合同詳情解析
- 2025大連市房屋租賃合同范本2
- 二零二五版抵押擔保借款合同書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2025空調購銷合同范文
- 2025年床上用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
- 2025屋頂涂料施工合同模板
- 離婚協議書原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化學試題及答案(武漢四調)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日歷表含農歷(2025年12個月日歷-每月一張A4可打印)
- 2018年USB數據線檢驗規范資料
- 瀝青混凝土拌合站吊裝計算書
- 第4章單回路控制系統設計-zhm
- 視覺形象設計VIS清單
- LLC諧振半橋的主電路設計指導
- 工具鉗工技能操作鑒定要素細目表09版
- 產業園區運營方案(共6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