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冊課內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
文言文常見考點
考點一文學常識填空
考點二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
考點三理解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
考點四劃分句子朗讀節奏
考點五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
考點六理解文章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考點七分析人物形象
考點八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考點九對比分析,拓展遷移
答題方法技巧
1.文學常識:可通過列表的形式進行歸類記憶。熟練教材文言文作品的作者及其字、號、
生活年代,作品風格等。
2.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實詞的考查集中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幾
個考點,理解時必須結合具體語境,即我們平常說的“根據上下文”。理解實詞含義的
方法:
(1)遷移法。
①課文遷移法。聯系課文中學過的有關語句中該詞的意義推斷詞義,此法適用于課外文
言閱讀。
②成語印證法。成語中保留著大量的文言詞義,我們可以通過熟知的成語來推斷文言文
中的實詞詞義。
(2)推斷法。
①組詞推斷法。將文言文中的字詞進行擴充,組成現代漢語中的詞語,然后再根據具體
語境確定文言實詞的詞義。
②對句判斷法。古人行文常講究對稱,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句等對句現象很多,
處于對應位置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特點,我們可據此來
判斷。
3.理解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
虛詞意義和用法五推斷法:
①語境推斷法。文言虛詞理解離不開具體的語境,要確定某個虛詞的具體意義和用法,
可結合文意進行。
②代入檢驗法。文言虛詞的考查多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所以我們只要知道課內例
句中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將其代入另一句中去檢驗,就可以推斷意義和用法是否相同。
③句位分析法。即根據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來判斷。如“其”字在句首一般是語氣副詞,
在句中的動詞后一般作代詞。
④語法切入法。如果某個虛詞在兩個語法結構一致的句子中所處位置相同,其用法一般
也相同。
⑤標志確認法。有些虛詞是構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標志詞,抓住這些標志詞就能迅速確定
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劃分句子朗讀節奏方法。
(-)五借助:
(1)借助"曰”“云”“謂”斷句,這些表示“說”的詞語后往往要斷開。
(2)借助名詞斷句。名詞作主語要在其前斷開,作賓語要在其后斷開。
(3)借助虛詞斷句。一些虛詞往往用于句首(如“夫”“至若”“蓋”“若夫”等)或句
尾(如,,也”,,乎,,,,耳,,“焉”等)。
(4)借助句式斷句。如對偶句、排比句等。
(5)按文言句式特點斷句。如倒裝句、省略句、判斷句、被動句、固定結構句等,斷句
時要注意古代語言的特點和意義的完整。
(二)要注意以下規律:
①主謂之間要停頓;
②動賓(動補)之間要停頓;
③句首發語詞之后或關聯詞之前要停頓,如句首有“夫、蓋、且、維”等詞,在該詞后
面應稍加停頓;
④名詞作狀語時,一般在該詞前停頓,如“其一/犬坐/于前”;
⑤前置狀語和主語之間稍加停頓;
⑥句子中間成分省略處要停頓;
⑦并列、承接詞組前后兩部分之間要停頓;
⑧“也”“乎”等語氣助詞用在句中,朗讀時在其后停頓;
⑨古二今一之間要停頓。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現在是一個雙音節詞,要分開讀,如“可
/以一戰”。
上述只是朗讀停頓的基本規律,不應生搬硬套,要結合句子進行分析。
考點五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
文言語句翻譯的基本原則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第一步,通讀語句,整體理解。從整體理解句意入手,不要拿到題目就一個字一個字地
摳。
第二步,踩點得分,洞悉關鍵。要抓住翻譯的兩個關鍵點:一是關鍵詞要翻譯準確;二
是特殊句要理清句式、調整語序。
第三步,翻譯時要注意增、冊||、調、留、換,使譯文完整、準確、得體。
考點六理解文章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首先,讀懂全文,弄清文章的思路;
其次,理解文章的主旨;
最后,提取信息,組織語言概括。
考點七分析人物形象
(1)人物性格分析法。
把握文言文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分析
具體事件,事件反映人物的品格;
②分析正面描寫,有外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③分析
側面描寫,通過寫他人或他物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④從文章整體內容上感知作者對人物所持的態度。
(2)人物形象表現概括法。這類題就是考查人物的某個形象特點在文中的具體表現。①
緊扣人物的形象特點在文中找到相關語段;②尋找與之相對應的事件,抓住關鍵詞進行
概括歸納。
考點八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1)文言文啟示答題法。①讀原文,通過具體事件看文章是贊美或宣揚哪一種人生觀、
世界觀、品質、精神;
②作判斷,這一觀點在當今社會是否值得提倡,我們應該如何改正或抵制。
(2)文言文作者情感、觀點態度歸納“四借助”法。
①借助整體閱讀。從整體上解讀文章內容、感受作者思想,力求知道作者在這篇文章中
最想要告訴讀者的是什么,讀者閱讀后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發,從而推知作者的情感、觀
點態度。
②借助文體特征。史傳散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一般寄托在人物形象上;詠物散文中作者
的觀點態度一般寄托在所詠的事物上;說理散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一般為文章的中心論
點。
③借助關鍵信息。文章的關鍵信息有:標題、開頭、結尾和注解;文眼、中心句、過渡
句等。通過提取這些關鍵信息歸納分析出作者的情感與觀點態度。
④借助知人論世。作者的寫作背景、動機等是我們解讀文言文要義的一把鑰匙。
(3)文言文評價答題法。
①讀懂作者的觀點態度,形成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②聯系實際,客觀分析。從作者所處時代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作者的思想傾向、觀點態
度作出客觀的剖析、評價,不能用今天的觀點去強求古人,即不能隨意地拔高或貶低作
者的觀點。
③用規范的語言進行描述。
考點九對比分析,拓展遷移
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是“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爱愔星笸笔侵竿ㄟ^比較閱讀,進
行甄別、篩選和提煉,找出兩文的共同特點;“同中求異”則是從現象入手,分析、剖
析材料,找出各自的個性。
答題時可以分三步進行:
①認真閱讀文言語段,整體把握文言語段的主要內容。明確文中“人、事、物、情、理”。
②認真分析題目要求比較的內容,反復閱讀相關文字,逐項進行比較,“異中求同”或
“同中求異”。同時要注意文段的出處、注釋、備選項的相互聯系,尋找突破口。
③按題目要求,將比較閱讀的結果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1.給甲段文字中畫線部分加
上標點符號。
短文閱讀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陳太丘與友朗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
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
與人期行,相等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
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1)期(2)去
(3)委(4)顧
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用原文回答)?
4.“期日中,過中不至”一句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對子罵父”一句說明
父親友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5.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怎樣一個道理?
(二)讀短文,回答問題: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丁氏對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
(選自《寓言四則》)
疑人竊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①其仆市②履
于肆③,仆私其直④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見其履在楚人之足,
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遂與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⑤楚人之門,而
悔謝曰:“吾不能知子而繆⑥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
(選自《歷代寓言大觀》)
(注釋)①使:命令,派。②市:買。③肆:店鋪。④直:同“值”,價值。⑤踵:至U,
走到。⑥繆:同“謬",錯誤,荒謬。
6.選出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A.道使其仆市履于肆適:恰逢
B.他日,友人來過過:拜訪
C.逾年而事暴暴:暴露
D.而悔謝曰謝:感謝
7.用“/”給畫線文字斷句。(限斷兩處)
吾不能知子而繆以疑子吾之罪也。
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2)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
9.《穿井得一人》《疑人竊履》,可以給讀者哪些啟示?請寫出相同點及不同點。
(三)閱讀《〈論語〉十二章》(節選),完成后面小題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p>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⑴人不零其憂()⑵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⑶四肱而枕之()⑷題者如斯夫()
11.與“擇其善者而從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人不知而不慍
B.俄而雪驟
C.敏而好學
D.溫故而知新
12.翻譯下面的句子。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3.最后一則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四)閱讀下列兩則短文,完成后面小題
【甲】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
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乙】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
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
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4.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在文中的意思。
(1)公欣然曰(2)撒鹽空中差可軀
(3)太丘舍去(4)元方入門不顧
15.用現代漢語理解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風起。
(2)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16.甲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
氛?
17.乙文中友人表明友人心理變化的兩個字是、,變化的原因是:
1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期日中,過中不至”這一句話點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陳太丘。
B.甲文的主人公是謝太傅,因為開頭一句就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時間、地
點及主要人物、事件。
C.“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話的意思是:還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漫天飛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辭,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后者是謙辭,是對人謙
稱自己的父親。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
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p>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哉,回也!”(《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p>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子夏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19.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⑴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⑵人不零其憂
⑶飯疏食飲水
⑷擇其曾有而從之
20.翻譯下列句子。
⑴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21.與成語“取長補短”的意思相近的一則語錄是第則;在學習文言文時只注
重朗讀背誦而忽視理解詞語的意思,就很容易迷惑無所得,如果讓你針對這種情況從上
述語錄中選取合適的句子來勸勉自己,應選第則。
22.舊時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這樣說有什么目的?
(六)文言閱讀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
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p>
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
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陳富①,字仲弓,為太丘長。有人伏梁上,宴見,呼其子訓之曰:“夫不喜
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倍砺勛酝兜?,伏罪。富曰:“觀君形
狀非惡人應由貧困。”乃遺布二端,令改過之,后更無盜。
(注釋)①陳宴(shi):東漢人,做過太丘縣令。
2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一處。
觀君形狀非惡人應由貧困
24.解釋加點的字
(1)朝日中(—)
(2)尊君在不()
(3)呼其子訓之(—)
(4)乃遵布二端()
25.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文
(1)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2)乃遺布二端,令改過之,后更無盜。
26.文中陳氏父子的所為令我們欽佩,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我們應向他們各學些什么?
(七)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
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
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節選自諸葛亮《誡子書》)
(乙)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
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
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
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
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刹簧鳉e?”
(節選自《周公誡子》)
27.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2)非學無以廣才廣:________
(3)淫漫則不能勵精淫漫:
(4)博聞強記聞:
(5)又相天子相:
28.翻譯下列句子。
(1)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29.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但中心內容不同。其中甲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
心內容是:;乙文周公告誡
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0
30.甲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
是:,。
(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題。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
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
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齡《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
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
如前。乃偽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此事從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
測,更不止于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3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目似眼()
(2)一狼洞其中()
(3)將哂其喉()
(4)乃偽睡以俟()
3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刀劈狼首/乃偽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乃殺而取其革。
D.竟忘基為狼/及基家穿井
3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34.(甲)(乙)兩段文字寫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35.(甲)(乙)兩文的作者對狼分別持怎樣的態度?
(九)閱讀《狼》回答問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馳擔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數刀劈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
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3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繳行甚遠
(2)屠大年
(3)不坐于前
(4)狼亦精矣
37.翻譯下列句子。
(1)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3)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
38.對劃線句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B.其一/犬坐/于前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C.其一/犬坐/于前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D.其一/犬/坐于前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39.文段中展現狼的貪婪的句子有:()
A.綴行甚遠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C.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D.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40.下列各句中對“其”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場主積薪其中(指麥場)
B.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C.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D.意將隧入攻其后也(指狼)
41.下列各組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恐前后受其敢蓋以誘敢
B.一狼得骨小比有剩骨
C.目似瞑,京暇甚京將隧入攻其后也
D.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又數刀斃之
42.不是描寫狼狡詐的本性句子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C.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43.最后一段,在全文內容上起什么作用?你讀完這兩節文字受到什么啟發?
(十)閱讀《誡子書》回答問題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
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
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44.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含義。
(1)非淡泊無以明有
(2)非寧靜無以致遠
(3)非學無以廣才
(4)險躁則不能檢性
45.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非淡泊無以明有匹夫不可奪志也
B.意與日去吾目三省吾身
C.年與時馳學而町■習之
D.夫君子之行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46.翻譯下列句子。
(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47.中國人歷來崇尚、重視家教,無論是諸葛老師的《誡子書》、《曾國藩家書》,還
是《毛澤東家書》、《傅雷家書》,都體現了家教的魅力。而本文是從哪兩個方面進行
“家教”的?
48.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49.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
50.《誡子書》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時空,仍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請就此談談你讀后的體
會。
(十一)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
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
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
傷。”其人日:“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跌蹈,
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51.解釋詞語。
(1)崩墜_______
(2)果_______
(3)只使_______
(4)四虛_______
52.后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申成“”這句成語。
53.翻譯。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54.這則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十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
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
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55.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1)非寧靜無以致遠(2)淫慢則不能勵精
(3)險躁則不能檢性______(4)意與目去
5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57.本文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
58.諸葛亮寫這封家書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及解析
1.約定;離開;丟下;回頭看。
2.①等您很久您都沒到,已經離開了。②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對著兒
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3.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陳太丘的朋友是一個不守信的人。父親友人是個沒有禮貌、性格暴躁的人。
5.通過陳太丘和朋友約期出行,朋友失信,陳紀據理力爭,表達從小做一個守信的
人。
【解析】
1.查對常見文言詞(實、虛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本題要詞語在
句子里的意思,詞義可根據知識的積累結合原句進行推斷。①句意為:陳太丘和朋友相
約同行。期:約定。②句意為: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去:離開。③句意為:卻丟下
別人先離開了.委:丟下,放棄。④句意為: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顧:回頭看。
2.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做該題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
容,譯文要順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義為輔。①中重
點詞語有:“去”是離開的意思。句意為:等您很久您都沒到,已經離開了。②中重點
詞語有:“至”是到的意思。句意為: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對著兒子罵父
親,就是沒有禮貌。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即
可。解答此題,從文中元方的語言“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
則是無禮”中概括即可。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理
解相關的語句,分析其含義即可。“期日中,過中不至”一句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不
守信、無禮貌的人。
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即
可。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通過陳太丘和朋友約期出行,朋友失信,陳紀據理力
爭,表達從小做一個守信的人。
6.D
7.吾不能知子/而繆以疑子/吾之罪也。
8.⑴像這樣聽信傳聞,還不如不聽(還不如什么也沒聽到)。⑵我本來就懷疑是
你(偷了我的鞋),(現在看)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9.示例:相同點:所聞和所見,不一定都是真實的,不應輕信。不同點:《穿井
得一人》:從“聞而傳之者”的角度來看,不要聽到什么傳聞之后就外傳,要動腦筋想
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聽到風就是雨,以致于以訛傳訛。(從“丁氏”的
角度來講,在交際中,語言的表達很重要,必須做到表達準確、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
誤會和歧義。從“宋君”的角度來講,無論什么事情,親自論證才可以下結論,以免造
成更大的誤會。)《疑人竊履》:從“友人”的角度,生活中往往會有誤解別人的事情
發生但我們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認并改正錯誤,這也是難能可貴的。(從
“仆”的角度做人應當正直誠信,不貪不偷做了雞鳴狗盜之事,總有真相大白之時。)
10.(1)能忍受(2)以……為快樂(3)彎曲(4)往,離去。
11.D
12.用不義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貴,這些對我來說,就如浮云般輕。
13.要珍惜大好時間。(意思對即可)
14.高興的樣子相比離開回頭看
15.(1)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2)“真不是人??!和別人相約同行,卻
丟下別人先離開了?!?/p>
16.營造了一種融洽、歡快、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
17.怒、慘原因:小孩子都懂得講誠信、講禮貌,我還不如孩子。
18.B
【解析】
14.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詞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
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
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去”的意思不同于現代漢語,在這里的意思是“離
開”?!邦櫋边@里是“回頭看”。
15.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
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
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
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
點的詞有:未若:不如,比不上。期:約定。委:丟下,舍棄。去:離開。
16.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皟燃闭f明是家庭聚會,“欣然”謝安感到很高興,
聽到兄子兄女的回答,謝安“大笑”,表達了一種溫馨、和睦、融洽、輕松、快樂的家
庭氛圍。
17.考查對人物心理變化的理解。友人當聽到元方說父親已離去時,“友人便
“怒”,在元方駁斥友人無信、無禮之后,友人“慚”,于是友人“下車引之”,友人
感到很慚愧,連小孩子都懂得講誠信、講禮貌,我還不如孩子。
18.B錯,主人公是謝太傅與兒女。
19.(1)誠信(2)能忍受(3)吃(4)好的方面
20.(1)不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樣。
(2)博覽群書,廣泛學習,并堅定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
21.五二
22.“半部論語治天下”是指半部論語所含的智慧和道理就可以治理天下了,
目的是希望君主(以及其他學者們)多讀論語這部書,讀懂參透其中的道義。這樣說的
目的是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性。
23.觀君形狀非惡人/應由貧困
24.(1)約定的時間(2)同“否"(3)教誨、教導(4)贈送
25.(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
親,就是失禮。
(2)于是,贈給他兩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這人再沒有做過小偷。
26.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做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任選兩點);
陳富:寬宏大量,教育有方,以德化人(任選兩點)。
【解析】
23.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
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
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破
句”的現象。“觀君形狀非惡人應由貧困”的句意是:從你的外貌上看你并不是惡人,
應該是由貧困造成的。據此,正確的句讀是:觀君形狀非惡人/應由貧困。
24.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
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
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期”是“約
定”;“遺”是古今異義詞,“贈予,贈送”的意思。
2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
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
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1)句中的“至
(到)、信(誠信)、禮(禮貌)”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乃(于是)、遺(贈
送)、更(再)”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26.試題分析: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蛾愄鹋c友期》敘述了一個關于守信的
故事,刻畫了三個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表現了元方的聰穎仁慧、知書達理,說明了為人
處世,應該講禮守信的道理。乙文敘寫陳宴對梁上君子不加懲罰,反而贈送給他兩匹布,
從中看出他寬宏大量;對梁上君子不是責罰,而是進行教育,從中看出他教育有方,以
德化人。這些是我們應向他們學習的。
(乙)譯文:陳富,字仲弓,為太丘縣令。一天,有一個小偷伏在屋梁上準備行竊,
陳富見到后,把自己的兒子喊過來,教訓說:“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
習慣所養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這樣的人。”一會兒,屋梁上的小偷跳下來,跪在地
上認罪。陳富說:“從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惡人,應該是由貧困造成的?!庇谑?,
贈給他兩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這人再沒有做過小偷。
27.(1)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2)增長(3)放縱懈?。?)
見聞(5)輔佐
28.(1)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
般衰老下去。(這樣的人)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
舍里,到那時再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2)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
29.要立德、修身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
3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參考譯文:
【甲】: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
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
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
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
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乙】:周成王將魯國土地封給周公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掌握項目管理考試的應試技巧試題及答案
- 提升項目管理技能的考試題材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技術的質量控制機制試題及答案
- 掌握學生需求與輔導員考試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項目執行方案提綱范本
- 內容整合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高校輔導員選拔中的情境模擬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高效微生物檢測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提分試題及答案
- 墨水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控考核試卷
- 輕鋼結構大棚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垃圾分類垃圾箱綠色公益宣傳
- 經腋窩無充氣腔鏡甲狀腺手術
- 145完整版本.現代安全管理的六大管理體系
- 19《牧場之國》第二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 (高清版)DBJ52∕T 106-2021 橋梁錨下預應力檢測技術規程
- 蜜雪冰城內部股權分配合同
- 《簡單教數學》讀后感范文
- 薄膜的形成過程及生長方式課件
- 丁香花培訓課件
- 維修改造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