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第一期2025年3月2025年第一屆“文韻雅集”文化傳承與創新論壇傳承經典創新未來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項目:XX基金(基金號);YY項目(項目號)ADDINCNKISM.UserStyle論地理空間視野下王安石詩歌之思想變遷徐迎春11西藏民族大學陜西省咸陽市721082摘要金陵這一地理空間對王安石有著非凡意義,他51年的創作生涯中有近23年的時間都是在金陵度過的。據此基于地理空間視域下對詩人王安石的研究,選取金陵空間也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綜合采用文獻分析法、現地研究法、系地法和空間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過對王安石與金陵客觀地理空間之間關系的分析,及其在金陵創作詩歌的地理時空書寫和情志表達之探討。既可以對王安石筆下的金陵地理空間有一個更清晰的體察,又能夠看到王安石在此空間中思想的變化與發展,從而對王安石的詩歌中所滲透出的以儒為主、間雜佛禪的融合性思想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關鍵詞:王安石;地理空間;詩歌;儒本位中圖法分類號I207文獻標識碼JOntheEvolutionofThoughtinWangAnshi'sPoetry:AGeographicalSpatialPerspectiveNAMEXuYingchun11DepartmentofXizangMinzuUniversity,Xianyang,ShanXi,721082AbstractThegeographicalspaceofJinlingholdsextraordinarysignificanceforWangAnshi.Duringhis51-yearliterarycareer,hespentnearly23yearsinJinling.Therefore,selectingJinlingasaspatialfocusforstudyingthepoetWangAnshifromageographicalperspectiveisbothreasonableandrepresentative.Thisresearchemploysmethodologiessuchasdocumentaryanalysis,fieldresearch,regionalcorrelation,andspatialanalysis.Byexamin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WangAnshiandtheobjectivegeographicalspaceofJinling,aswellasexploringthespatiotemporalnarrativesandemotionalexpressionsinhisJinlingpoetry,thisstudyaimstoprovideaclearerunderstandingofthegeographicalspaceofJinlingdepictedinWangAnshi’sworks.Itfurtherrevealstheevolutionofhisthoughtswithinthisspace,delvingintotheintegrationofConfucianismasthedominantideologyandtheintermittentinfusionofBuddhistandZenphilosophiespermeatinghispoetry.KeywordsWangAnshi,geographicalspace,poetry,Confucian-orientedideology王安石的一生與金陵結緣匪淺。少年時期的王安石就隨其父王易移居金陵,成年后,他三知江寧府,兩度守孝,在他51年的文學創作生涯中,近23年的時間都是在金陵度過的。可以說,金陵對于王安石來說意義非凡,王安石與金陵之間是相互選擇、互相成全的關系。而基于地理空間視域下對詩人王安石的研究,選取金陵也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前人對王安石詩歌作品的研究基礎上,運用文獻分析法、現地研究法、系地法和空間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王安石作品中豐富的地理空間建構進行整理研究。通過對王安石與金陵客觀地理空間之間關系的分析,及其在金陵創作的詩歌地理時空書寫之探討,既可以彌補傳統文學通過系年研究來考察王安石生平與創作關系的不足,又可以對王安石筆下的金陵地理空間有一個更清晰的體察。從而能夠在探討王安石思想在金陵空間內的變化發展的基礎上,深入探討與研究王安石的詩歌中所滲透出的以儒為主、間雜佛禪的融合性思想。創作之基:客觀地理空間“文學作品包含各種顯性要素和隱形要素,如果這些要素具有地域性,在通過文學家的地理思維和文學思維完成空間組合,就構成了文學作品形態各異的地理空間。[參考文獻[]曾大興著.文學地理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參考文獻[]曾大興著.文學地理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自然地理空間鐘山《建康志》云:“鐘山一名蔣山,在城東北一十五里,周回六十里,高一百五十八丈”。[[]馬光祖修,周應合纂.《宋元方志叢刊(景定)建康志》[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漢末秣陵尉蔣子文去世之后被埋葬在鐘山,孫權為了紀念蔣子文,同時也因“鐘”字犯了忌諱,因此改名為“蔣山”。王安石在金陵居住的時候,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鐘山。而在其歸隱之后,更是寫出“霜筠雪竹鐘山寺,投老歸歟寄此生”(《句》)[[[]馬光祖修,周應合纂.《宋元方志叢刊(景定)建康志》[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以下引用王安石詩,均據《臨川先生文集》[M].中華書局,1959年版,不再另外出注。定林寺在南京歷史長河中曾有過兩座定林寺,位置均在鐘山之南麓。文論著作《文心雕龍》就是劉勰在“上定林寺”中撰寫的,而“上定林寺”在唐末五代時期逐漸被廢棄。王安石詩歌所提及的定林寺應是“下定林寺”,不幸的是,“下定林寺”在南宋時期也逐漸廢棄損毀。到了南宋乾道九年時,僧人善鑒在方山重新修建了“上定林寺”,也就是南京現在的定林寺。半山園唐宋之際出現了許多文人亭苑,如杜甫的浣花溪草堂、蘇軾的東坡雪堂、等,無論它們是狹小逼仄還是裝修華美,都充滿了文人雅士文化氣蘊,成為后人所追憶的文學遺跡。王安石也有這樣的一個庭園,叫做“半山園”,雖然《建康志》中記錄的半山園極為簡陋,但王安石仍然盡心修飾著這個理想的居所,他在此種桃、養花、植松、載梅,為自己修筑了一處桃花源。元豐七年,王安石生了一場大病,在生死邊緣掙扎痊愈之后,他以“永遠祝延圣壽”的說辭,上書請旨將半山園改成了禪寺。從此,半山園變成了半山寺。除上述幾個地理空間外,王安石在金陵的時候筆下還出現了許多名勝、寺院,如秦淮河、烏衣巷、青溪、寶公塔、清涼寺等。無論是與好友相邀于鐘山欣賞山水美景,還是在秦淮湖畔乘興游賞,這些自然風光的清新秀麗、雄奇壯美的特點都對王安石的詩歌創作產生了影響,而王安石對金陵山水風光的描繪又為金陵增添了幾許人文底蘊。正如學者曾大興對文學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看法:“實際上是一種互動的辯證關系。一方面是地理環境對文學的作用和影響,一方面則是文學對特定的人文地理環境的作用和影響。”[[][]曾大興,夏漢寧著《文學地理學(第二版)》[M].人民出版社,2012年.人文地理空間時代背景北宋時期,由于那時體系龐大的官僚機構、巨額的歲銀支付以及土地兼并嚴重等問題,國家出現了“三冗二積”的危機局面。國庫更是無比虛空,為了解決危機,北宋的統治者采取了大肆增加賦稅的方式,導致百姓生活愈發艱苦,不但激化了階級矛盾,更因此引發一系列的農民起義。據《中國史綱要》記載:“宋仁宗時期,農民起義不斷,在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等地發生了一系列的暴動。[[]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古都金陵之價值金陵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戰略位置,位列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也因其獨特性,千年來雖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又屢屢于殘垣荒煙之中重整繁華。金陵之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進可攻退可守,孕育包容了數代王朝。古都金陵的涵養與包容,亦深深地影響了王安石。王安石與蘇東坡兩人在官場上乃是敵對之屬,一個是竭力反對新政的舊黨中堅,一個則是銳意變法的新黨首領。即便拋開政治追求上的對立,二人還有積淀已深的私人恩怨。盡管如此,當蘇軾遭遇烏臺詩案的構陷后,王安石直接從金陵上書,勸諫神宗。這對蘇軾最后得以脫罪出獄有很大的助力。元豐七年七月,剛離開黃州貶所的蘇東坡途經金陵,前來拜訪王安石,這就是著名的“蘇王金陵之會”。蘇王二人在如詩如畫的江南煙雨美景中,一笑泯恩仇。匿于地理空間下的情志表達王安石在金陵空間的詩歌創作,以其告老還鄉隱居金陵為界,整體可以分為前后兩期。隱居之前,王安石的作品多是詠懷歷史和表達自己的政治懷抱,而晚年寓居金陵時,他則創作了許多佛禪詩和寫景抒懷詩。居廟堂之中的儒者風范歷史感懷誠如宇文所安所說:“面對金陵就是回憶歷史,但卻是一種歷史的過去和文學的過去于其中無法分開地交織在一起的歷史。”[[]陳玨選編,樂黛云著《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陳玨選編,樂黛云著《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王安石在創作時,把懷古當成一種藝術手法,通過使用一些金陵史典和金陵獨有的空間意象,投身歷史長河之中,在先賢的境遇中尋找共鳴。這一點在《謝公墩二首》中,便可得到很好的驗證。王安石居住的地方曾是謝安吟嘯登高之處,兩人都是宰相之職,而謝安的表字又與王安石的名相同。由此機緣王安石寫下了上文第一首詩,表面上是以朋友間的親密口吻打趣謝安,要將現今半山園中的謝公墩據為己有。在輕松俏皮的話語里,暗暗表露自己對謝公的敬仰之情,并有意超越先賢,亦有建立不世功勛的追求。第二首詩則是感懷自己與謝安“同病相憐”,借用桓伊吹笛的典故為謝安功高遭忌的遭遇打抱不平,更是借古喻今,感懷自己晚年的官場遭遇。而在王安石詩歌中多次出現的“烏衣巷”“謝公墩”“謝公冢”等空間意象,也能證明王安石對謝安的惺惺相惜之感。王安石在金陵空間創作的詠史懷古詩,并不是單純地憑欄懷古,而是站在更深遠的角度上更為婉曲地表達出對現實政治的慨嘆,以古而鑒今。雖然王安石兼有文學家、改革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但居于首位的仍是他作為新黨領袖的政治身份。政治抱負元豐年間,新政的施行的主導者由宰相變為皇帝,宋神宗從先前對變法的支持者,變成了主要控制者。其強勢的整治作風沖擊了此前形成的君臣相輔的默契局面,更解除了相權對君權的約束。期間更有諂媚小人趁機誣告,便出現了“烏臺詩案”這樣大規模的文字獄。在這種攻訐告密的不良風氣下,即便是曾官居宰輔的王安石也難免會焦慮和憂心。為此,他創作了一系列抒發政治情緒的詩作,即他的“元豐行”系列詩歌,這是一組極為罕見的政治頌詩,其中不乏“放歌扶杖出前林,遙和豐年擊壤音”(《歌元豐五首·其四》)這般的詩句,對當時的統治者大唱贊歌。可以確定的是,“元豐行”系列詩歌明顯帶有政治色彩,一方面王安石要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對元豐新政的迎合與支持,以上達天聽。另一方面王安石也想借此繼續完善熙寧變法的理論主張。雖然此時的王安石退居金陵鐘山山水之間,早已遠離了政治中心,但他并未放棄對現世人生的體察與觀照,仍然心系朝堂。他親身踐行著儒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仕隱觀,這種“隱”只是為了等待合適的時機,用更大的熱情入世行道,是為來日更好的兼善天下而做的鋪墊。處江湖之遠的禪理神思王安石晚年歸隱于金陵空間后,其詩歌創作的主要內容就變成了佛禪理趣與山水風光。對于詩人來說金陵山水就是他的歸隱之處,在更深層的意義上山水更是詩人的參禪悟道之境地。參禪未悟之時,不知山水之面目,而至勘破玄機之時,滿目盡是明山秀水。理趣哲思《苕溪漁隱叢話》語云:“荊公定林后詩,精深華妙,非少作之比。[[]胡仔編著《苕溪漁隱叢話前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胡仔編著《苕溪漁隱叢話前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還有些詩作,王安石對感悟到的禪理神思不加修飾地以佛理詩的形式直接表達出來。如《即事二首》,王安石將鐘山這一空間意象作為書寫的場景,將白云的來去流行作為書寫的事件,于造境寫景之中闡釋詩人的理趣哲思。“鐘山”象征著佛理中大地般包容萬物的“器界”而流布無蹤的云則是比喻著隨緣起滅的一切佛法。王安石請旨將自己的半山園改為寺廟之后,不時地仍會掛念自己的舊居。元豐八年春,他就曾強撐病體乘舟去往鐘山,特意去到舊所半山園。他在詩作中這樣寫道:“強扶衰病牽淮舸,尚怯春風溯午潮。”(《秦淮泛舟》)而當大病痊愈之后,在生死邊緣游走了一圈的王安石已經大徹大悟了,面對著半山寺,他寫下了《題半山寺壁二首》,其中的第一首詩充分展現了他殘破禪意后的清明豁達。其一探討了天氣或晴或雨與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雖未有一字提及佛禪,卻道破了佛教的法皆因緣而際合的理念。詩中描寫的人,是隨著氣候、物境的變化而更易自己的行為。雖然站在常理的角度說,這種表現形式是絕對真切而又自然的,根本無需計較。但從佛禪的角度來看,這種改變不僅僅是表象,而是因機而變,因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即佛、佛即眾生。[[][]宮波著,《佛家懷抱俱味禪悅佛禪與王安石詩歌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王安石暮年歸隱鐘山,在佛禪參悟之中覓到了解脫之境。他沒有在談佛說經中走向枯寂之地,也不再為廟堂得失而心傷難抑,而是進入了一種榮辱偕忘、隨緣所適的自在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他的山水空間書寫更入甄境。寄情山水曹中孚在《宋詩精華錄》的前言中寫道:“其能為詩而最有山林氣者,莫如荊公。”[[]陳衍評點,曹中孚校注,《宋詩精華錄》[M].巴蜀書社,1992年.作者簡介:[]陳衍評點,曹中孚校注,《宋詩精華錄》[M].巴蜀書社,1992年.作者簡介:徐迎春(1999—),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Copyright2025byauthor(s).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NonCommercial4.0InternationalLicense.(CCBYNC4.0).退居金陵后,王安石身處于江湖與廟堂之間的中間地帶。而他常居的鐘山這一地理空間不但療愈了王安石內心的傷痛與憤懣,此后開闊暢達的心境更幫助他在文學上有了突破。他筆下的鐘山風景,無論春花之絢爛,冬雪之皎然,亦或是夏木之蒼郁,都被給予了濃墨重彩的歌詠。“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初夏即事》)描摹了自然草木生生不息之頑強生命;“看取春條隨日長,會須秋葉向人稀”(《代白發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飲用水知識培訓
- 幼兒園大班祖國知識挑戰賽
- 二年級數學兩位數加兩位數計算題單元測驗練習題帶答案
- 手術室管理與工作
- 兒童股骨頭壞死的健康宣教
- 管道保護工初級復習測試卷附答案
- 種子純度室內檢驗課件
- 竇性心動過速的健康宣教
- 華能秦煤瑞金電廠規程
- 2025長期病假員工如何處理合同解除問題
-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
- 三氧治療糖尿病足
- 某煤業有限公司機電安裝工程竣工驗收資料
- 索道操作培訓課件教學
- 溫州市十校聯合體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 企業員工愛崗敬業培訓課件
- 數字美的智慧工業白皮書-2023.09
- 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小升初數學期末試卷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 古扎拉蒂《計量經濟學基礎》(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設計策略
-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