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綜合(解析版)-高考化學熱點題型專項復習訓練_第1頁
化學實驗綜合(解析版)-高考化學熱點題型專項復習訓練_第2頁
化學實驗綜合(解析版)-高考化學熱點題型專項復習訓練_第3頁
化學實驗綜合(解析版)-高考化學熱點題型專項復習訓練_第4頁
化學實驗綜合(解析版)-高考化學熱點題型專項復習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型17化學實驗綜合

目錄

BT考向歸納

.........................................................................................47

【考向一】常見氣體的制備與收集.......................................................47

【考向二】常見無機物的制備...............................................................55

【考向三】常見有機物的制備...............................................................62

【考向四】滴定法測定某成分的含量.........................................................70

【考向五】熱重分析法測定某成分的含量.....................................................75

【考向六】量氣法、沉淀法測定某成分的含量.................................................78

【考向七】變量控制型實驗.................................................................83

【考向八】物質性質探究類實驗.............................................................86

【考向九】物質性質猜想類實驗.............................................................89

高考練場

2

01考向歸納

【考向一】常見氣體的制備與收集

'亮畫冏隔

――――

【典例1】(2023上?湖南衡陽?高三湖南省衡南縣第一中學校聯考期中)亞硝酰氯(NOC1,熔點為-64.5C,

沸點為-5.5°C)是一種紅褐色液體或黃色氣體,遇水反現生成一種氫化物和兩種氧化物,可用于合成清潔劑、

觸媒劑及中間體等。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中用C1?和NO制備NOC1。請回答下列問題:

(1)原料氣NO和C12的制備。

①如圖中盛有堿石灰的儀器名稱是o實驗室制備NO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實驗室制備CL可選擇圖中的裝置(填標號);制備并收集干燥的CU的裝置連接順序:a—

(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2)利用制得的NO和Cl?制備亞硝酰氯(NOC1),裝置如圖所示。

圖2

①裝置I、II除可進一步干燥NO、C1?外,另一個作用是o

②裝置IV的作用是;若無裝置V,則裝置IV中NOC1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相式為o

③查閱資料知,王水是濃硝酸與濃鹽酸的混合酸,一定條件下該混合酸可自身反應生成亞硝酰氯、氯氣和

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1.常見氣體制備的發生裝置

選擇反應裝置一般需考慮反應物的狀態、溶解性和反應條件等,具體如表所示:

反應裝置類型反應裝置圖適用氣體操作注意事項

①試管要干燥;

②試管口略低于試管底;

固、固加熱型*。2、NH3等③加熱時先預熱再固定加熱;

④用KMnO制取時,需在

繆」4

管口處塞一小團棉花

①加熱燒瓶時要隔石棉網;

固、液加熱型或液、?

僅等②反應物均為液體時,燒瓶內

液加熱型

要加碎瓷片

匕L口

①使用長頸漏斗時,要使漏斗

01孔下端插入液面以下;

料。2、H2、CO2、②啟普發生器只適用于塊狀

量V板

固、液不加熱型SO?、NO、固體和液體反應,且氣體不溶

NO2等于水;

A③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強

氣密性,又可控制液體流速

2.常見氣體制備的反應原理

⑴02:2KC1O3=^2KC1+3O2?

或2H2O2地望2H2O+O2T。

(2)H2:Zn+H2SO4=ZnSO4+H2T?

(3)NH3:2NH4C1+Ca(OH)2=^=CaCl2+2H2O+2NH31.1

(4)CO2:CaCO3+2HCl=CaCl2+H2O+CO2to

(5)Cl2:MnO2+4HCl(濃)=^MnC12+C12f+2H2O。

(6)SO2:Na2SO3+H2SO4=Na2SO4+H2O+SO2?=

(7)NO:3Cu+8HNC)3(稀)=3Cu(NO3)2+2NOT+4H2O。

(8)NO2:Cu+4HNC>3(濃)=CU(NO3)2+2NC>2T+2H2O。

3.氣體的收集方法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

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

收集的氣體不與水反應大,且與空氣密度相差小,且與空氣密度相差

收集原理

且難溶于水較大,不與空氣中成分較大,不與空氣中成分

反應反應

\二書二

收集裝置

二二

適用的氣體H2、。2、NO、CH4C(、CO2、NO2、SO2H2、NH3

提醒:氣體的收集方法要根據氣體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溶解性、密度)進行分析選擇,對易溶于水的氣體

除用排空氣法收集外,還可用排其他液體法,如C12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

4.常見氣體制程備實驗應注意的問題

(1)實驗室里丕能(填“能”或“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原因是CaCCh與稀H2s

反應生成的CaSCU微溶于水,會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應的繼續進行。

(2)實驗室里除用NH4cl和熟石灰混合共熱制取氨氣外,還有哪些方法能制取氨氣?加熱氨水或濃氨水與

生石灰混合等。丕能(填“能”或“不能”)加熱NH4cl制備氨氣,原因是生成的氨氣在試管口又與氯化氫結合生

成了NH4ch

(3)實驗室里能(填“能”或“不能”)用圖1裝置制取氯氣,若能,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MnCU+

16HC1=2KC1+2MnCl2+5ChT+8H2O。

圖1圖2

(4)選擇合適的試劑,能否用圖2所示的裝置分別制取少量NO和02?能制取。2,但不能制取NO,原因

是NO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NO易與空氣中。2反應,生成紅棕色氣體NO2。

5.氣體制備實驗的“兩大要求”

(1)加熱操作要求

①使用可燃性氣體(如:氏、CO、CH4等),先用原料氣趕走系統內的空氣,再點燃酒精燈加熱,以防止爆

炸。

②制備一些易與空氣中的成分發生反應的物質(如H2還原CuO的實驗),反應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繼

續通原料氣至試管冷卻。

(2)實驗室裝置要求

①制備在空氣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質(如A12S3>AlCb等),往往在裝置的末端再接一個干燥裝置,

以防止空氣中水蒸氣的進入。

②用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測定實驗中生成C02的質量時,在干燥管前連盛有無水CaCl2的U形管,在

干燥管后再連一個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前一個的目的是干燥C02,后一個的目的是防止空氣中的C02和

旦O(g)進入。

6.氣體制備的幾種創新套裝

(1)“固體+液體一>氣體”裝置的創新

通過伸入或拉出燃燒匙,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大試管中的小試管中盛有液體反應物,起液封的作用,防

V

止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可節省試劑

—1

通過傾斜Y形管使液體與固體接觸發生反應,控制反應的

A進行

Y形管

J1通過分液漏斗滴加液體反應物,控制反應的進行

(2)“固(液)+液一^氣體”裝置的創新

圖A的改進優點是能控制反應液的溫度。

圖B的改進優點是使圓底燒瓶和分液漏斗中的氣體壓強相等,便于液體順利流下。

7.常見氣體的凈化方法

凈化原則:不損失原來氣體,不引入新雜質

液化法:利用沸點不同從空氣中分離出N2和02

物理方法

水洗法:利用溶解度不同從N2和NH3的混合氣體中除去NH3

氧化還原法:通過灼熱的銅絲網除去混合氣體中的。2;通過灼熱的CuO除

去H2、CO等

化學方法酸堿法:將NH3和CO2的混合氣體通過堿石灰除去CO?

沉淀法:除去C02中的H2s可利用CuS04溶液,方程式為

H?S+CUSO4=CUS1+H2SC)4

8.氣體的凈化“套裝”與干燥“套裝”

液態干燥劑固態干燥劑固體,加熱

田啥

裝置U

常見濃硫酸(酸性、無水氯化除雜試劑

堿石灰(堿性)

干燥劑強氧化性)鈣(中性)(Cu、CuO、

Mg)

H2、。2、Ch>及、。2、CI2、

可干燥H2、02、N2、可除去。2、

SO2、CO2、SO2、CO、

的氣體CH4、NH3H2>CO、N2

、、

COCH4N282、CH4

不可干C12、SO2、

NH3、HBr、

燥的NH3CO2、NO2、——

HI、H2s等

氣體HC1等

9.尾氣的處理“套裝”

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氣必須適當處理。常用儀器有:

ABCDE

(1)吸收溶解度較小的尾氣(如C12、SO2等)用圖A裝置。

(2)吸收溶解度較大的尾氣(如HC1、NH3等)用圖B或C裝置。

(3)CO、NO等氣體可用點燃或收集于塑料袋(氣球)中的方法除去,如圖D或E。

10.氣體除雜的原則

⑴不引入新的雜質。如除去CH4中的CH2==CH2不能用酸性KMnCU溶液,因為酸性KM11O4溶液氧化

CH2=CH2會生成CO2,從而CH4中又引入了新的雜質。

(2)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量,盡可能增加被凈化氣體的量。如除去CO2中的SO2氣體,如果使用NaOH溶

液,CO2也會與NaOH反應,因此選用飽和NaHCCh溶液,既能除去SCh,同時又能增加CO2的量。

11.氣體凈化與干燥的先后順序

(1)若采用溶液除雜,應該是除雜在前,干燥在后。其原因是氣體除雜過程中會從溶液中帶入水蒸氣,干

燥劑可除去水蒸氣。如實驗室中利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CO2,欲制得干燥、純凈的co2,可先將產

生的氣體通過飽和NaHCC)3溶液,除去混入其中的HC1氣體,再通過濃硫酸除去水蒸氣。

(2)若采用加熱除雜,則一般是干燥在前。如N2中混有。2、CO2、H2O(g),可先將混合氣體通過堿石灰,

除去CO?和H2O(g),再將從干燥管中導出的氣體通過裝有灼熱銅網的硬質玻璃管,除去02,即可得到干燥、

純凈的N2。若將混合氣體先通過灼熱的銅網,因氣體中混有水蒸氣,易使硬質玻璃管炸裂。

【變式1-1】C1O?是一種廣譜型消毒劑,它易溶于水而難溶于有機溶劑。實驗室用NaClO?與C1?反應制得

C1O2和NaClo如圖是實驗室用于制備氯氣并用氯氣制備和收集一定量純凈的CIO2的裝置(某些夾持裝置等

省略)。其中E中盛有液體(用于除去CIO?中的未反應的CL,氯氣幾乎不溶于飽和食鹽水)。

接尾

氣吸

收裝

置置

A

B

C

F

G

E

(

o

1

)

D

(

2

)

A

(

3

)

B

o

(

F

(

E

4

)

C

1

O

,

)

)

(

(

5

)

D

0

(

6

)

C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