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1頁
古詩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2頁
古詩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3頁
古詩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4頁
古詩文閱讀(考點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5:古詩文復習知識清單

內容提要

1.理解背默;2.字詞積累;3.詩文翻譯;4.內容要點;

5.主題思想;6.藝術手法;7.語言特點。

一、理解性背默

(一)《岳陽樓記》范仲淹

i.范仲淹贊揚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從空間、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

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字句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4.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字句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5.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6.表現作者關心國家大事的句子: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7.《岳陽樓記》(范仲淹)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情操高尚、思想境界、心態)的句子

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表達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9.與“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0.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

(本文原句回答)。

(二)《醉翁亭記》歐陽修

1.描繪山間朝暮(早晚)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

間之朝暮也。

2.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四季之景的句子:(春)野芳發而幽香,(夏)佳木秀

而繁陰,(秋)風霜高潔,(冬)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3.體現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中心句)的

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4.文中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文章中微露主旨(為后人傳誦名句)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6.文中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

7.表達作者復雜感情的句子是: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8.文中與“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相照應的句子是: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

醉也。

9.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別國內政。

(三)《湖心亭看雪》張岱

1.《湖心亭看雪》中,通過聽覺描寫天寒地凍,路無行人,天無飛鳥的句子是:湖中人

鳥聲俱絕。

2.《湖心亭看雪》中借舟子之口從側面表現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句子是:莫說相

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使用數量詞表現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覺其小的句子是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

與余小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4.塞北雪后,天地一片蒼茫。滿村的雪,滿村的白,讓人不由得聯想到張岱在《湖心亭

看雪》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句〃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四)《行路難》李白

1.通過動作細節描寫刻畫,形象揭示了作者內心的苦悶抑郁的句子: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2.李白《行路難》中形象生動地正面描寫“行路難”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

太行雪滿山。

3.《行路難》中詩人引用兩個典故,表示世路雖艱,但自己對前途并未喪失信心的句子

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4.《行路難》中表明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強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5.運用對比詩人面對美酒佳肴無食欲,運用動詞形象表現詩人心情茫然、苦悶、抑郁的

詩句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6.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7.運用典故表現詩人信心和信念,希望自己重新得到重用的詩句是: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8.最能表現詩人李白抱負遠大、執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

云帆濟滄海。

(五)《酬樂天揚州初席上見贈》劉禹錫

1.《酬樂天揚州初席上見贈》中描寫詩人長年被貶偏遠之地,詩中飽含無限的辛酸和憤

怒的詩句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用典故表達回歸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懷舊空吟聞笛

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3.運用典故表達詩人內心無比心酸、流露出老友四散、恍如隔世之情的詩句是:懷舊空吟

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4.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

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5.詩中一改抑郁悲痛,盡顯慷慨昂揚氣概,表現新事物在發展,社會在前進(哲理:歷

史潮流不可逆轉,新生力量必將茁長成長)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表達詩人對生活、對未來積極樂觀向上的句子: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7.表達詩人對友人的關懷的感謝,與友人共勉的詩句是: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

神。

8.飽含詩人無限辛酸,流露出內心的憤懣不平的詩句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

置身。

(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詩人悵恨久別,用埋怨的口吻對月亮無可奈何地發問的

句子是: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詞人以理遣情,希望重共賞明月中互致慰藉,離別之憾在

兄弟友愛中得到補償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宋代著名詞人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下闋開頭描寫月光流轉的名句是: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4.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天下人美好祝愿,抒發離人

心愿的語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表達豁達胸襟的內心獨白,表現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

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6.蘇軾在《水調歌頭》中集中表達詞人對親人的懷念、祝愿和慰藉的詞句(望著明月遙

祝兄弟平安,現在人們也常常用來祝福親友)(道盡千載離人心愿)的詞句是: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7.詞中蘊含人生哲理、表現作者的曠達胸襟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8.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9.有一句詩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與

這句詩意境相似的一句話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七)《月夜憶舍弟》杜甫

1.《月夜憶舍弟》中,感嘆離亂所造成的親人離散的詩句是: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2.《月夜憶舍弟》詩中浸潤著作者主觀感受的寫景句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月夜憶舍弟》點明時令是秋天的詩句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4.《月夜憶舍弟》詩中表達感物傷懷、思念家鄉的句子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5.杜甫《月夜憶舍弟》中“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兩句詩概括出了安史之亂中人民

飽經憂患的普遍遭遇。

6.《月夜憶舍弟》詩中描繪邊塞秋天的圖景的句子: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7.詩中寫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

預料的詩句: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八)《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

1.《長沙過賈誼宅》詩中渲染出賈誼故宅蕭條冷落之景,抒寫出寂寞、悵惘的痛苦、無奈

之情的詩句是: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2.《長沙過賈誼宅》詩中借賈誼遭貶暗寓了詩人自己遷謫的悲苦命運的詩句是:三年謫

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3.《長沙過賈誼宅》描寫賈誼故宅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色的詩句是:秋草獨尋人去后,寒

林空見日斜時。

4.《長沙過賈誼宅》詩人用曲折的筆觸暗諷當今皇上唐代宗昏耳貴無能的詩句是:漢文有

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5.《長沙過賈誼宅》描繪出一幅荒村日暮圖,象征了當時國家的衰敗局勢,表現詩人對

不合理現實的強烈控拆的詩句是: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九)《從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

1.《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示獲罪之快,人生變化無常(直言獲罪被貶的原因)

的詩句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2.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明韓愈效忠朝廷的態度和決心(直言詩人忠君報

國的信念)的詩句是: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3.《從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即景抒情(以景來寓前途坎坷難料)的詩句是:云橫秦

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4.向侄孫從容交代后事,進一步吐露了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的句子: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十)《商山早行》溫庭筠

1.《商山早行》中點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鳴的句子是:晨起動征

鐸,客行悲故鄉。

2.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個名詞構成,蘊含六種景物(意象疊加),寫出早行之景的

句子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3.詩中把早行情景寫得歷歷在目,稱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

橋霜。詩中描繪詩人剛上路所見的景物的詩句是:榔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4.《商山早行》中點明行旅中思念著長安,也表現出詩人懷念長安用以表現政治上的進

取心的句子是: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5.詩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體化,又與馬致遠的小令《天凈沙?秋思》中“枯

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名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6.溫庭筠《商山早行》中觸景生情,把景物描寫與夢境自然地聯系起來,以抒發詩人思鄉

懷親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7.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表達的是漂泊他鄉的游子殘月未落時趕路的辛

勞。

(十一)《沁園春?雪》毛澤東

1.《沁園春?雪》中總寫北國雪景的(動靜結合)句子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

雪飄。

2.《沁園春?雪》中描寫北國雪景化靜為動的洋溢著作者奮發昂揚的豪情句子是:山舞銀

蛇原馳蠟象。

3.《沁園春?雪》中描寫作者想象景色(虛寫)的句子是: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

妖燒。

4.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由寫景到論史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

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5.《沁園春?雪》中由“惜”字所統領的句子是: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6.《沁園春?雪》中點明全文主題,抒發詩人豪情壯志的句子是: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7.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表達了他作為革命

領袖的堅定信念和偉大抱負。

(十二)《咸陽城東樓》許渾

1.《咸陽城東樓》中寫詩人登樓發現眼前之景居然略類江南,思鄉之情涌上心頭的句子

是:一上高城萬里愁,兼葭楊柳似汀洲。

2.《咸陽城東樓》中晚,眺近景,虛實結合,把詩人的愁怨從“萬里”推向“千古”,以

實景疊合虛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詩句是: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3.《咸陽城東樓》中暗寫唐朝政治腐敗,已處于風雨飄搖中的詩句是:溪云初起日沉閣,

山雨欲來風滿樓。

4.《咸陽城東樓》中寫晚眺遠景暗示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機四伏的詩句是:溪云初起日

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5.許渾的《咸陽城東樓》中感慨歷史滄桑的句子是: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6.《咸陽城東樓》中寫時移世遷,歷史痕跡難以分辨,別去追尋前朝往事的詩句是:在

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7.《咸陽城東樓》中融鑄著詩人相思的憂愁和感古傷今的悲涼,委婉含蓄,令人傷感的

詩句是: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8.許渾的《咸陽城東樓》中常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氣氛的句子是:溪云初起日

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十三)《無題》李商隱

1.李商隱的《無題》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對此無可奈何,渲染離情,極寫傷別

沉痛心情和纏綿的相思之苦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李商隱的《無題》運用雙關諧音、比喻的修辭寫對愛情忠貞,(現常用來形容對事業

執著奉獻)(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的精神)的詩句是:春蠶到

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3.李商隱的《無題》運用想象,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感嘆時光易逝,

相會無期的詩句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4.李商隱的《無題》詩人通過傳說、書信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了自己情感的詩句

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十四)《行香子》秦觀

1.《行香子》展現了春日至,樹郁郁青青,水滿池塘,風兒催人行的爛漫春光的句子是: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

2.秦觀《行香子》中從色彩的角度描繪春滿小園的誘人圖畫的句子是:有桃花紅,李花

白,菜花黃。

3.《行香子》中作者的視野由近放遠,動靜相生描寫風光的詩句是:遠遠圍墻,隱隱茅

堂。颼青旗、流水橋旁。

4.秦觀《行香子》中通過特寫田野一隅,營造一幅鶯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畫圖的句子是:

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十五)《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

1.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寫少年時代風華正茂而又無憂無慮(也有時用

來感嘆少年時候的年輕不懂事)的句子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2.辛棄疾的《丑奴兒》中運用疊句,把兩個不同的層次聯系起來,把“不知愁”這一

思想表達得十分完整的句子是: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3.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用來表示那種多愁善感,每愛把自己想成很寂寞,

很愛強說愁的無端愁悶情緒的句子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4.辛棄疾在《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的下闋與少年時無憂無慮形成鮮明對比,表現了

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對南宋統治集團的諷刺和不滿的句子是: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5.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的下片中,與少年時的無憂無慮形成鮮明對比,表

現了詞人遍嘗辛酸之后無可言說的復雜況味的句子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6.辛棄疾在《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用吞咽式的表情,表示有許多憂愁不能明說,只

能通過對天氣的感知,來表達心中的悲涼與無奈之情的句子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7.辛棄疾的《丑奴兒》中生動地表現了遍嘗心酸后無可奈何的復雜況味,體現了詞人之

愁的深沉博大的句子是:卻道天涼好個秋。

二、字詞積累

(-)字音

1、《岳陽樓記》

滕(teng)謫(zh?)守日星隱曜(ydo)浩浩湯湯(shdng)淫雨(yin)

薄暮冥冥(b6ming)橘傾楫摧(ji)岸芷(zhi)汀(ting)蘭

心曠神怡(yi)皓(hdo)月寵辱偕(xi?)忘朝暉(hui)

2、《醉翁亭記》

滁(chil)僧(seng)瞑(ming)肴(ydo)弈(yi)林壑(he)

頹然(tui)輒(zh?)瑯珊(langyd)潺潺(chan)霏(f?i)

晦明(hui)彳區僂(y£iIQ)攜(xi?)洌(1詁)薪(su)

觥籌(gOngchou)陰翳(yi)巖穴(xu?)

釀泉(nidng)翼然(yi)朝暮(zhdomu)酣(hdn)

3、《湖心亭看雪》

崇禎(zh?n)孥(nd)更(geng)定森(cui)衣一芥(ji4)

霧淞(sOng)鋪氈(zhdn)沆(hdng)揚(dang)喃(ndn)喃

4、《古詩詞三首》

聞笛賦(fu)爛柯(ke)歧(qi)路綺(qi)戶

金zun(樽)投zhu(箸)宮qu?(闕)chan(嬋)娟

(二)通假字

1.百廢具興(通“俱”,者B、全、皆)

2.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咐)

3.玉盤珍羞直萬錢:“羞”通“饋”,(味美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三)詞類活用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名詞作動詞,做郡的長官

2.百廢具興:形容詞作名詞,荒廢的事業

3.北通巫峽: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

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名詞作狀語,在……之前,在……之后

5.山行六七里山:沿著山谷,名詞作狀語

6.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翼然:像鳥兒的翅膀張開一樣,名詞作狀語。

7.名之者誰名:命名,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8.自號日醉翁也號: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9.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前)樂:以……為樂,意動用法。

10.至于負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詞用作動詞,唱歌。

11.雜然而前陳者前:在前面,名詞作狀語。

12.太守宴也宴:設宴,名詞作動詞

13.大雪三日(名詞活用作動詞,下大雪)

14.是金陵人,客此(名詞活用作動詞,客居)

15.擁靄衣爐火(名詞活用作動詞,帶著爐火)

16.與余舟一芥(小草,這里名詞用作狀語,像小草一樣的微小)

(四)古今異義

1.氣象萬千:古義:景色和事物;今義:天氣變化;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

非常壯觀。

2.微斯人:古義:(如果)沒有;今義:微小。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古:景象;今:看。

4.橫無際涯:古:廣遠;今:與“豎”相對。

5.濁浪排空:古:沖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觀夫巴陵勝狀:古:指示代詞,表遠指,相當于“那”;今: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備矣:古:詳盡今:準備。

8.增其舊制:古:規模今:制度。

9.作文以記之【古:寫文章今: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H.則有去國懷鄉【古:國都;今:國家】

12.則有去國懷鄉【古:離開;今:前往】

13.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經;今:品嘗】

14.越明年【古:及,至U;今:越過】

15.寵辱偕忘【古:榮耀;今:恩寵】

16.沙鷗翔集【古:群鳥停息在樹上;今:集體,集中】

17.進亦憂【古:在朝廷做官;今:前進】

18.退亦憂【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19.非絲非竹【竹:古義:管樂器;今義:竹子】

20.四時之景不同【時:古義:季節;今義:時間】

21.野芳發而幽香【發:古義:開放;今義:散發】

2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義:情趣;今義:愿望,心愿】

23.林霏開【開:古義:消散;今義:打開】

24.頹然乎其間者【頹然:古義:醉醺醺的樣子;今義:頹廢的樣子】

25.白:古義:杯。例:余強飲三大白而別。今義:白色。

26.更:古義: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例:是日更定也。今義:更加。

(五)一詞多義

1.和:政通人和(和樂,形容詞)春和景明(和煦,形容詞)

2.通:政通人和(順利,形容詞)北通巫峽(通向,動詞)

3.觀:予觀夫巴陵勝狀(看,動詞)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名詞)

4.空:濁浪排空(天空,名詞)長煙一空(消散,動詞)

5.一:一碧萬頃(一,數量詞)長煙一空(全、者B,副詞)

6.極:南極瀟湘(盡,直通;動詞);感極而悲者矣(極點,副詞);此樂何極(窮盡,

動詞)

7.會: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聚集,動詞)會賓客大宴(適逢,副詞)

8.國:去國懷鄉(國都,名詞);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國防,名詞)

9.或: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副詞);或異二者之為(或許,副詞)

10.以:屬予作文以記之(來,連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連詞)

11.樂:①不知太守之樂其樂:第一個樂、以……為樂,第二個樂、樂趣;②山水之樂:樂

趣;③人知從太守游而樂:以……為樂

12.歸:①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去;②云歸而巖穴暝:聚攏

13.ig:①太守自謂也:命名;②太守謂誰:是

14.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麗;②佳木秀而繁陰:繁榮滋長

15.臨: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高居,坐落在高處;②臨溪而漁:來到

16.是:是日更定(這);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斷動詞,是)

17.更:是日更定(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音geng);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還,音eng)

18.白:上下一白(白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古時罰酒用的,泛指酒杯。)

19.大:見余大喜(非常);余強飲三大而別(大,與“小”相對)

20.余:余住西湖(我,指作者);江干上下十余里間(多)

21.-:上下一白(全,副詞);余孥一小舟(一只,數詞)

(六)成語積累

【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

【百廢具興】各種被廢置的或該辦未辦的事業都興辦起來。

【浩浩湯湯】水勢浩大的樣子。(在現代漢語中,多寫作“浩浩蕩蕩”)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多種多樣,非常壯觀。(在現代漢語中,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樣、壯

觀)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

【峰回路轉】①謂山勢曲折,道路隨之迂回。②今常比喻事情經歷曲折后,出現新的轉

機。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也比喻別有用心。

【水落石出】本謂水位下降后石頭顯露出來。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

【山肴野藏】野味和野菜。

【風霜高潔】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前呼后應】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

(七)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表示判斷。)

環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神秀者,瑯珊也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

是金陵人(用“是”做判斷動詞,表判斷。)

2.省略句:

屬予作文以記之(省略了主語“滕子京”,即“滕子京屬予作文以記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

于酒也。”譯:領會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飲酒。)

見余大喜(省略主語“他們”,指湖心亭上“鋪氈對坐”的人。)

3.倒裝句:

(1)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于其上”為后置狀語,應在“刻”字的前面,即“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

(2)微斯人,吾誰與歸

(“誰”為前置賓語,應在“與”的后面,即“微斯人,吾與誰歸”。)

(1)定語后置: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2)狀語后置:

①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正常語序應為“于歌”“于樹休”。)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裝句,

屬狀語后置句)

③瀉出于兩峰之間者(即“于兩峰之間瀉出者”。“于兩峰之間”為后置狀語,應在

“瀉出”的前面)

更有癡似相公者(狀語后置句現代漢語中正常語序應為“更有似相公癡者”。)

三、詩文翻譯

1.《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

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當

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

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

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

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

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

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

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

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

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

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

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

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

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處

在僻遠的地方做官則為君主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

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

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醉翁亭記》

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遠遠望過去樹木茂盛,

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是一股水流從兩

峰之間飛瀉而下,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

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

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

而且年紀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

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

暮則自明而暗,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

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

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答,

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

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

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

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

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

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

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

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敘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3.《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大雪接連下了幾天,湖中行人,飛鳥和各種聲音都

消失了。這一天打更以后,我撐著一葉扁舟,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觀

賞雪景。(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痕跡,湖心亭的一點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船上

像兩三粒米一樣的人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兩個人鋪著氈對坐,一個童子燒著酒,爐上的酒正在沸騰。那兩個人

看見我,非常高興,說:“(這樣的大雪天)哪里能想到在西湖中還能遇見你。”(他們)

拉著我一同喝酒。我盡力地喝幾大杯后告辭。(我)問他們姓氏,(他們回答我)是金陵人,

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自語地說:“不要說您癡,(看來)還有比您更癡

的人啊。”

4.《古詩詞四首》

《酬樂天揚州初席上見贈》: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被拋

棄的時光。懷念故去的朋友只能哼唱著向秀聞笛時所寫的《思舊賦》,回到家鄉,卻無人相

識,就像傳說中的王質一樣恍若隔世。沉沒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的樹木

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您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行路難》:金樽中的清酒,一斗價值十千錢,玉盤里精美的菜肴,價值萬錢。(面對

美酒佳肴我)放下杯子,扔下筷子,(煩悶得)吃不下飯,抽出寶劍,環顧四周,心中一片

茫然。想渡過黃河,冰雪卻封凍了河道;準備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滿了山。閑時我學姜太

公在碧溪上垂釣,忽又夢見自己像伊尹一樣乘船經過日、月的旁邊。行路艱難,行路艱難,

岔路這么多,現在要走的路在哪里?總會有乘風破浪的那一天,徑直掛上白色的船帆橫渡滄

海。

《水調歌頭》: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通宵痛飲直至天明,大醉,趁興寫下

這篇文章,同時抒發對弟弟子由的懷念之情。

像中秋佳節如此明月幾時能有?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闕,今晚又是什

么日子。我想憑借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

在月光下起舞,只有自己清冷的影子陪伴,哪里比得上人間溫暖。

月亮轉過了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不眠之人。明月不應該對人

們有什么怨恨吧,可又為什么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生本就有悲歡離合,月兒常有

陰晴圓缺,(想要人團圓時月亮正好也圓滿)這樣的好事自古就難以兩全。只希望人人年年

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賞這美好的月光。

《無題》:相見機會本已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何況正當暮春時節,百花凋殘。

春蠶直到死時,纏綿的絲兒才吐盡;蠟燭燒成灰燼后,不斷的淚方流干。早晨梳妝對鏡,只

愁云鬢易改色;長夜獨自吟詩不寐,應感到月色清寒。蓬萊山離這兒也不算太遠,卻無路可

通;青鳥啊,請為我殷勤地去探看。

四、內容要點

(一)《岳陽樓記》

1、記敘:交代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概括滕子京的政績。

“謫守”為全篇議論奠定基調,為下文寫景、議論、抒情做鋪墊。

2、寫景:描寫登樓所見景物,以及由不同景物所引發的不同感受。

(1)描寫洞庭湖全景,引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岳陽樓之大觀:空間上,水波壯闊;時間上,陰晴變化。

(2)描寫洞庭湖的陰晴景象,以及“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①陰則淫雨霏霏,心情悲傷,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②晴則春和景明,心情喜悅,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3、議論、抒情:勸勉言志,抒發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懷,以及“先天

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1)遷客騷人(二者之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緒變化;

(2)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懷;

(3)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二)《醉翁亭記》

1、寫景、記敘:介紹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

(1)位置所在:西南諸峰、瑯珊山秀、釀泉之上。

(2)亭名由來:自問自答,太守自謂一一飲少輒醉,年又最高。

2、寫景:描寫山中早晚的陰晴變化、四時景物的迥然不同。

(1)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

(2)四時之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由景美寫到人樂,點出“樂亦無窮”,為下文寫太守與滁人游玩做鋪墊。

3、寫景:描寫太守與滁人游玩的情景。

(1)四幅畫面: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2)描繪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樂圖,反映出政治的清明,表現了作者的自信和得意。

(3)太守之醉:為滁人歡樂而醉,為宴會的豐盛而醉,為宴會中賓客的歡樂而醉。“醉”

既照應上文太守自號“醉翁”,又引出下文,點明太守“醉”與“樂”的原因和內容。

4、寫景、議論、抒情:描寫日暮而歸的情景,點明全文主旨。

(1)描寫太守歸而禽鳥樂的情景,引出圍繞“樂”的議論和抒情。

(2)議論:比較三種“樂”的不同。

(三)《湖心亭看雪》

1、記敘:點明時間、地點、天氣,不著痕跡地引出下文的湖上看雪。

2、寫景:湖中雪景(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圖)

3、抒情

(1)“相公癡”:有孤獨、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脫俗的閑情雅致。

(2)對故國的思念

(3)在湖心亭巧遇兩位金陵人時的心情。

①驚喜、愉悅:巧遇知音的愉悅、驚喜

②惆悵、感傷:知己難覓、難求的感慨。

(四)《行路難》

1、敘事開篇,(1——4句)寫京城友人餞行。

用宴席檔次之高反襯自己停杯投箸、拔劍四顧的苦悶茫然。

2、聯想過渡,(5——8句)聯想處境、古人。

運用比喻形象表達了人生途中的事與愿違;

運用典故表現了對未來的希望。

3、直抒胸臆,(9——12句)由感嘆世路艱險到堅信理想實現。

(五)《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首聯:酬答起筆,辛酸悲涼(凄涼地、二十三年)

回首被貶遭遇,抒發憤懣不平之情;(空間一一時間)

2、頷聯:承接上聯,悲痛悵惘

借用典故,表達回歸感受,物是人非,恍如隔世。

3、頸聯:轉寫景物,樂觀進取

形象比喻,沉舟旁千帆競發,病樹前萬木皆春,表現豁達胸懷,蘊含哲理。

4、尾聯:點酬答意,感謝共勉

點明題意,感謝友人,振作精神生活。

(六)《水調歌頭》

1、小序:交代了寫作的時間和緣由,記敘了自己的情感變化,抒發了個人的苦悶感慨和

對親人的真摯懷念。總領全篇,引起下文。

2、問天:寫月下飲酒。幻想乘風歸去一一喜愛人間生活

(1)對天上宮闕的向往;(2)幻想和現實的內心矛盾;(3)對人間生活的喜愛和贊美。

3、問月:寫對月懷人。感傷離別一一對離人的祝福

(1)過渡句,描寫月光轉移;(2)悵恨久別之情;

(3)自我寬慰,胸懷曠達;(4)祝福天下離人。

(七)《無題》

1、首聯:古語起筆,離別情景

以暮春百花凋零的凄慘之景,渲染離別時的感傷氣氛,表現愛情的艱難。

2、頷聯:承接上聯,雙關比喻

以春蠶自縛、蠟燭自煎形象比喻,既寫出相思之苦,更寫出對愛情的至死不渝。

3、頸聯:轉寫對方,孤獨思念

想象虛寫對方相思情形:對鏡梳妝、深夜不眠,表現別后的相思之苦。

4、尾聯:想象結尾,渴望相見

借神話故事傳達相互關切之情,表達了無法見面的無奈和渴望相見的美好愿望。

五、思想感情

1.《岳陽樓記》:本文通過描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抒發作

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懷,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

抱負,并借以勸勉滕子京。

2.《小石潭記》:本文通過描寫滁州秀美的山林景色,以及太守和滁人游玩的情景,抒發作

者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也含蓄表現了歐陽修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

3.《湖心亭看雪》: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筆墨,描繪了雪后西湖寧靜清絕的景象,表現了作者

超凡脫俗的閑情雅致,以及孤獨、落寞之感慨,同時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國(明朝)的懷

念之情。

4.《行路難》:既抒寫了詩人出仕無路,被迫離開長安時的苦悶和抑郁悲憤之情,也體現出

他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和執著追求的堅定信念。

(1)世路艱險、功業難建的苦悶心情:3、4、5、6、9、10句。

(2)追求理想、實現抱負的堅定信念:7、8、11、12句。

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既曲折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懣不

平,也表達了詩人人豁達樂觀的胸襟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哲理:借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新事物必將取

代舊事物。

6.《水調歌頭》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

論,將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哲理的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

生活的美好祝愿及熱愛之情。

(1)抒發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

娟”

(2)表現作者曠達的胸懷,樂觀的情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理想與現實、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4)哲理:啟示我們要樂觀面對生活,面對挫折。“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

事古難全”

7.《無題》:詩歌表現了戀人離別時的憂傷痛苦,抒發了纏綿執著的相思之情,表達了詩人

對愛情至死不渝的追求。

六、藝術手法

(一)《岳陽樓記》

1、對比:

(1)“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與“古仁人之心”和作者的對比:

作用:通過對比,贊揚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懷,表現了作者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2)洞庭湖陰晴景象與“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的變化對比。

作用:一陰一晴的自然風物,觸發“遷客騷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對古仁人“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的更高思想境界的議論。

2、寫景方法:動靜結合。

(1)動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傾楫摧;薄暮冥

冥,虎嘯猿啼。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浮光躍金。

(2)靜景: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

月千里,靜影沉璧。

3、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結合。

三者既融為一體,又有鮮明的層次感:寫景的獨立,和議論抒情的融合。

(1)第2段概寫洞庭湖景物后,以“然則”一轉,接以提問式的議論;

(2)第3、4段寫洞庭湖的陰晴景色時,后面都接以抒情;

(3)第5段以“嗟夫”開頭,表現出強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議論,議論中

含有抒情色彩。

(4)文章最后強烈抒情一一“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寫景與議論抒情相互映襯,表

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醉翁亭記》

1、對比: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禽鳥之樂:山林之樂一一秀美的自然風光。

游人之樂:山林之樂,從太守游而樂一一宴飲之樂。

太守之樂:山林之樂,宴飲之樂,樂其樂一一政治清明,與民同樂。

作用:以禽鳥之樂襯托游人之樂,以游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層層深入,揭示中心。

2、寫景方法:

(1)動靜結合:

動景: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靜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2)由遠及近: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珊也。山

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從開頭的全景、遠景描寫,逐步收縮視野,再用特寫鏡頭定格醉翁亭,引導讀者尋幽攬

勝,充滿發現的樂趣。

3、敘事手法。

(1)結構上層層遞進、巧妙呼應,融敘事、寫景、議論、抒情于一體。

①從開頭的全景、遠景描寫,逐步收縮視野,再用特寫鏡頭定格醉翁亭,引導讀者尋幽

攬勝,充滿發現的樂趣;

②文章中間的寫景,則是早晚接續,四時遞次;

③寫游樂,先滁人而后太守;

④更以禽鳥之樂襯托游人之樂,以游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層層深入,把議論和抒情推

向極致。

(2)敘事角度上,以第三人稱寫太守,寫醉翁,貌似旁觀者,擺脫了第一人稱敘述的種

種不便,拓寬了話題空間。

①醉翁與太守,一為名號,一為官職,互為表里,互相映襯,很好地揭示了人物情感的

豐富性,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②直到最后,作者才自報家門,揭開謎底。這種寫法,具有鮮明的寓言風格和浪漫氣息。

(三)《湖心亭看雪》

1、白描: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作用: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給人一種似有若無、

依稀恍惚之感。

2、概括式描寫(或稱側面描寫):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沒有正面寫雪,而寫“大雪三日”后人聲鳥鳴斷絕的景象,凄清寂寥。

3、全景式描寫(或稱間接描寫):霧淞沆碰,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沒有直接寫雪,而是寫出了雪后霧氣彌漫、云天山水合而為一,完全成為雪與霧的世界。

4、集合式描寫(或稱動態描寫):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

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四)《行路難》

1、用典

(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引用姜太公垂釣碧溪、伊尹夢乘船日邊的典故,暗示古人能有此機遇,自己也不見得沒

有,表現了對未來的希望。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引用南朝人宗毒(que)的典故,堅信遠大的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表現了追求理想、實

現抱負的堅定信念。

2、比喻

(1)行路難:比喻世道艱險。

(2)冰塞川、雪滿山:比喻世路的艱難。全句比喻人生途中的事與愿違。

(3)長風破浪、濟滄海:比喻遠大的志向得以施展。

3、夸張: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極言朋友所設宴席的豐盛華美,檔次之高,營造出歡樂的宴飲氣氛,也表現出朋友對李

白的深厚情誼。

4、欲抑先揚: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極言朋友所設宴席的豐盛華美,檔次之高,營造出歡樂的宴飲氣氛,反襯了下文苦悶茫然的

心緒。

(五)《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用典:表達含蓄委婉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1)聞笛賦:引用晉代向秀聞笛作《思舊賦》的典故,表達了對故友的懷念(親朋凋零

的感傷)。

(2)爛柯人:引用了晉代王質觀棋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也表達

了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

2、比喻: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以“沉舟”、“病樹”自比,以“千帆”“萬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貴們,形象生動地

表達了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和堅定信念,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

物,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

3、對比: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以“千帆”“萬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貴們,將二者

對比,暗含自己雖然遭遇坎坷卻依然充滿昂揚的精神,表達了詩人豁達樂觀的胸襟和積極進

取的精神。

(六)《水調歌頭》

1、想象: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想乘風歸去是為了忘卻官場的失意、兄弟分離的煩惱。作者想象天上生活的孤獨清冷,

表現了內心理想與現實、出世與入世的矛盾。

2、寓情于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描寫月光的轉移,既寫月光,也寫月下離人,自然過渡到懷念子由的兄弟深情。

3、直抒胸臆:

(1)感傷離別: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2)樂觀曠達: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