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課題第一章第2節地球與地球儀(課時1)教學內容地球的形狀與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教學目標1.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據、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2.觀察地球儀,了解地球儀的構造,并用簡易材料制作地球儀模型。(地理實踐力)3.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領悟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人地協調觀)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據、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2.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領悟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教學難點用簡易材料制作地球儀模型。教學輔助材料與手段多媒體課件讀圖分析法、合作學習法、舉例分析、動手實踐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古文明怎么想象地球的形狀》引導學生說一說所觀所察。觀看視頻,并能簡單說出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二、教學過程探究一:地球的形狀與大?。ㄒ唬┱J識地球的形狀——1.太空看地球互動:地球的形狀是什么樣的?人類一直以來就知道地球是個球體嗎?2.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1)人類的活動范圍逐步擴大,人類的認知水平也逐步提高,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逐步趨于科學。(2)臆想階段:古代人由于活動范圍狹小,往往憑自己的直覺去認識地球的形狀。拓展視野:古與今的“天圓地方”北京四合院、天壇、銅錢等(3)觀察推測:后來人們根據太陽、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也是個球體。補充:亞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4)觀察推測:麥哲倫環球航行。拓展追問:①這次環球航行的路線是什么?②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發?(5)科學認知: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確證地球是個球體。補充: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6)學習感悟丨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漫長過程3.證實球體的生活實例觀察發現:生活中哪些現象能證實地球是球體?實例(1)海邊觀船實例(2):觀看月食實例(3):登高望遠轉折:地球是像籃球一樣的正球體嗎?(二)量算地球的大小現在人們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不僅確證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地測量了地球的大小。1.地球到底有多大?地球的大小應該如何描述?結合課本和多媒體標出地球的半徑、周長和表面積等。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2.活動探究:感受地球大?。?)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較,感受地球的大小。(2)用大陽和月亮作比較,感受地球的大小。探究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一)認識地球儀地球這么大,怎么讓我們更方便的研究呢?1.展示地球儀補充:地球儀的作用——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2.地球儀上的重要點和線示意引導學生找出地球儀上的線和點。緯線:連接南北兩極的線。經線:與赤道平行的線。(二)制作簡易地球儀—實踐活動出示圖片:你制作過這樣的地球儀嗎?按以下步驟制作地球儀(材料:乒乓球、鐵絲、膠布、橡皮泥等)對比展示:1.互動交流:地球是一個球體。2.互動交流+整理歸納:(1)從時間角度展示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臆想階段—推測階段—驗證階段—目睹階段。(2)圖文解說:“蓋天說”: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古代印度人則認為大地是一個圓盾,由三頭大象馱著,站在烏龜背上,大龜跨在眼鏡蛇身上。說一說,聯系生活想一想。(3)交流: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時月面出現的地影是圓形的,給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個科學證據。(4)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結束了人們關于“地方”與“地圓”的爭論。合作交流:航行路線: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南端太平洋菲律賓印度洋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西班牙(5)說一說:20世紀,人類進入了太空,可以從太空觀察地球。(6)暢所欲言:我們要學習先輩們那樣以嚴謹、執著的態度對待科學,為探索真理勇于奉獻、不怕犧牲。我們要細心觀察、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勇于實踐,善于發現和掌握真理。3.觀察總結:實例(1)海邊觀船在海邊看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實例(2):觀看月食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的陰影邊緣總是弧形的。實例(3):登高望遠站的越高,看的越遠。還有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標畫對比+歸納總結2.對比計算:(1)(2)1.說出對地球儀的認識地球大大了,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2.認識地球儀的構造和量地軸:地球自轉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北極:地軸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地球上的最北點。南極:地軸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地球上的最南點。做一做,比一比:1.如圖1.5中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紅筆畫上一個圓圈,作為赤道;在a、b兩點各鉆一個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點的距離相等。2.把鐵絲彎成圖中②所示的形狀,注意傾斜的鐵絲要與水平面成66.5°角,同時所彎的半圓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3.把乒乓球用傾斜的鐵絲穿起來。4.在圖③中的傾斜鐵絲兩頭,即ab處,用膠布裹幾圈,這樣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傾斜鐵絲的中間,同時可以自由轉動。5.在圖③中c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儀不會翻倒。三、課堂小結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四、板書設計五、作業布置教材課后作業六、教學反思1.提供充足的資料引導學生去發現人類認識地球形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原料采購合同樣本
- 供銷傭金合同樣本
- 買賣購房指標合同樣本
- 中介費 合同樣本
- 公職律師聘用合同樣本
- 關于門頭使用合同樣本
- 與物業簽合同標準文本
- 個人購買蔬菜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購買機械合同樣本
- 臨時算傭合同樣本
- 幼兒園小班班本課程果然有趣
- 《黑神話:悟空》跨文化傳播策略與路徑研究
- 消防設施操作和維護保養規程
- 醫療器械委托生產質量協議模版
- (高清版)AQ 2065-2018 地下運礦車安全檢驗規范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冊15例
- DL∕T 1882-2018 驗電器用工頻高壓發生器
- 2024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筆試歷年職業技能測驗典型例題與考點解析含答案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山東聯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德州學院
- 標準航海用語
- 稀土礦采選安全事故防范與應急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