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南州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貴州省黔南州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貴州省黔南州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貴州省黔南州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貴州省黔南州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黔南州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高一語文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將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準確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3.選擇題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相應題號對應選項涂黑,若需改動,須擦凈另涂;非選擇題在答題卡上對應位置用黑色墨水筆或黑色簽字筆書寫。在試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重現保護傳承。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提出“七個著力”重大要求,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高度重視。強化發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中華文明諸多精神標識,如天下為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大力挖掘弘揚這些精神標識有利于我們感悟古人智慧、守護文化根脈,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加強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新征程上賡續中華文脈,要進一步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的發掘弘揚。推動創新發展。《大學》有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祖宗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繼續攥在手里,與時俱進,讓它發揚光大?!毙抡鞒躺腺s續中華文脈,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置于人類歷史文化發展長河中,深刻把握其發展規律與趨勢,在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中,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散布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以創新表達激活力,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打通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連接點,融通多媒體資源,加大宣傳力度,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方式,使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現代社會相適應相協調,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以文化互鑒促發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化傳承不是閉門造車、故步自封,而是交流合作、守正創新,要以更加宏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廣泛深入加強同各國的文化交流合作。(摘編自《中國軍網》——李春艷《在賡續中華文脈中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材料二:《黑神話:悟空》作為一款游戲產品,在國外引發中國文化熱潮,蘊含著深層次原因。在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陳紅玉看來,《黑神話:悟空》深度融合了中國文化元素,傳遞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情懷,既滿足了玩家對文化認同的心理需求,也迎合了全球對獨特的東方文化的好奇與向往。加之游戲畫面精致、劇情引人入勝,以及悟空等角色技能動作的酷炫表現,令人嘆為觀止。伴隨《黑神話:悟空》的火爆,游戲中的一段融合三弦彈奏與陜北說書的音樂亦廣受好評。作為一項逐漸式微的傳統地方藝術,陜北說書通過與《黑神話:悟空》的合作重新煥發光彩,其激昂粗獷、富于變化的風格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愛,甚至贏得了不諳中文的外國玩家的青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眻远ㄎ幕孕牛紫纫獔允刂腥A文化立場?!逗谏裨挘何蚩铡分源螳@成功,在于它呈現的現代潮流元素源自中國經典文化。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宗祖盼表示,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厚植文化經典,堅定文化自信。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然蘊含雋永的美、永恒的情和浩蕩的氣。從“86版”電視劇《西游記》開始,關于西游題材的文化創作在各個領域均取得輝煌成就,甚至成為引領行業的標桿。在中華文化寶庫中,此類資源豐富無比,亟待有心人去發掘。陳紅玉同樣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巨大的生命力。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應從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中尋找創作靈感,讓中國故事講述得更加生動,實現中華文化的有效傳播。當然,《黑神話:悟空》的成功不僅僅因為它取材于《西游記》的故事藍本,還要歸功于它相比以往游戲作品所達到的更高質量。陳紅玉表示,文化產品的內容深耕是基礎,是核心。在建設文化強國的道路上,在激烈的世界文化市場競爭中,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絕非空洞的口號。內容粗糙、千篇一律的文化產品注定無法經受住市場的考驗,必將在大眾消費市場中被淘汰。(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網——《〈黑神話:悟空〉為何風靡全球》)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對文化工作的“保護與利用”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利用是第一要務。B.文化領域在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中使得中華優秀傳統里的文物、遺產、文字活了起來。C.大力挖掘天下為公、自強不息、親仁善鄰這些精神標識,有利于我們守護文化根脈,增強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影響力。D.關于西游題材的文化創作都蘊含著雋永的美、永恒的情和浩蕩的氣,在各個領域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甚至成為引領行業的標桿。2.根據材料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提綱挈領,簡明地闡述了如何對待文物與文化遺產的問題;材料二探究了《黑神話:悟空》為何風靡全球的原因。B.材料一論述脈絡清晰,主要觀點分不同角度展開,每段首句明確提出觀點,三個觀點使文章層次分明,論證邏輯簡明清晰。C.只有我們做有心人,堅定文化自信,去中華文化寶庫里發掘優秀傳統文化,尋找創作靈感,才能更加生動地講述中國故事,有效傳播中華文化。D.一些逐漸式微的傳統地方藝術,如果能和大制作游戲合作,就能重新煥發光彩,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愛,甚至會贏得不諳中文的外國玩家的青睞。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推動文化創新”觀點的一項是()A.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B.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C.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D.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4.材料一中幾處畫波浪線內容都使用了引用的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5.結合材料二談談《黑神話:悟空》風靡全球的原因?!敬鸢浮?.C2.D3.A4.①增強文章的可信度和權威性:引號內引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使所論述內容具有權威性和可信度。②增強文章的說服力:直接引用具體表述,明確了對文化保護和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觀點,增強了說服力。③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蘊:引用《大學》中的句子使得文章具有文學性。④起強調作用:“尋常百姓家”強調傳統文化經過創新,被人們接受的普遍性。5.①深度融合了中國文化元素,傳遞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情懷,滿足了玩家對文化認同的心理需求,也迎合了全球對獨特的東方文化的好奇與向往。②傳統地方藝術通過與《黑神話:悟空》的合作重新煥發光彩,陜北說書其激昂粗獷、富于變化的風格被更多人所認識和喜愛。③《黑神話:悟空》堅定文化自信,從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中尋找創作靈感,讓中國故事講述得更加生動,實現了中華文化的有效傳播。④比以往游戲作品所達到的更高質量,游戲畫面精致、劇情引人入勝,以及悟空等角色技能動作的酷炫表現,令人嘆為觀止?!窘馕觥俊緦дZ】兩則材料都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展開。材料一從國家政策和理論高度,強調要保護傳承、發掘弘揚并推動其創新發展;材料二則以游戲《黑神話:悟空》為例,展現了融合傳統文化元素的文化產品能在國內外引發熱潮,說明文化產品內容深耕與創新表達的重要性。二者都表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立足經典、創新形式,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利用是第一要務”錯誤。由材料一“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可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是“保護”在“保護與利用”中的首要地位。B.“使得中華優秀傳統里的文物、遺產、文字活了起來”錯誤。由材料一“在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中,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散布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可知,材料指出的是把文化創新發展的實踐和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能夠使文物、遺產、文字“活起來”,而不是已經“活了起來”,此項把未然當作了已然。D.“關于西游題材的文化創作都蘊含著雋永的美、永恒的情和浩蕩的氣……”錯誤。根據材料二“從‘86版’電視劇《西游記》開始,關于西游題材的文化創作在各個領域均取得輝煌成就,甚至成為引領行業的標桿”可知,材料并沒有說所有關于西游題材的文化創作都蘊含著雋永的美、永恒的情和浩蕩的氣,選項表述過于絕對。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材料內容判斷推理的能力。D.“如果能和大制作游戲合作,就能重新煥發光彩,……贏得不諳中文的外國玩家的青睞”錯誤。根據材料二“伴隨《黑神話:悟空》的火爆,……作為一項逐漸式微的傳統地方藝術,陜北說書通過與《黑神話:悟空》的合作重新煥發光彩,其激昂粗獷、富于變化的風格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愛,甚至贏得了不諳中文的外國玩家的青睞”可知,材料中提到的是陜北說書通過與《黑神話:悟空》的合作重新煥發光彩,但并沒有說“一些逐漸式微的傳統地方藝術如果能和大制作游戲合作,就能重新煥發光彩”,表述過于絕對。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年去年來自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強調的是時光易逝,不符合題干要求。B.此句表達了新事物不斷涌現,舊事物逐漸被淘汰的自然規律。這一哲學觀點與“激發文化活力”的觀點相契合,因為文化活力的激發意味著對傳統文化的更新和變革,促進新文化的產生和發展,符合題干要求。C.此句是說人們應該像日月和星辰一樣,永不停歇地運行,與時俱進,與時代同行,強調了不斷進步、與時俱進的精神以及對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重視,符合題干要求。D.這句話表達了即使提前五百年創造出新穎的思想,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一千年之后也會變得陳舊,它所強調的持續創新和與時俱進的理念,符合題干要求。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方法的表達效果的能力。①第一處說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而引號內引用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內容,強調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本段開頭“重現保護傳承”是此段的觀點,是在論述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所以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使所論述內容具有權威性和可信度,突出了重點,使讀者或聽眾更加信服。②第二處說到“《大學》有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本處直接引用了《大學》中的句子,引用了古代文化典籍《大學》中的名言來論證對文化保護和創新的重要觀點,增強了說服力。③《大學》是儒家經典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經典價值,引用其中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強調了中華文明的創新性,賦予文章一種古代智慧閃現的文學魅力。在闡述文化創新理念時,這樣的引用為文章增加了文化深度和學術價值,使得文章具有文學性,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蘊。④第三處引用表示強調,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意思是指某些原本尊貴、奢侈,只能被上層精英享用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普及和平民化,進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結合“融通多媒體資源,加大宣傳力度,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方式,使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現代社會相適應相協調……”可知,此引用形象地表達了傳統文化通過創新,被人們普遍掌握?!?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能力。①《黑神話:悟空》深度融合了中國文化元素,將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情懷融入其中。這使得它既滿足了玩家內心深處對文化認同的心理需求,又因為東方文化的獨特性,迎合了全球對于這種獨特文化的好奇與向往。獨特的文化元素成為吸引全球玩家的重要因素。②傳統地方藝術陜北說書與《黑神話:悟空》進行合作,陜北說書原本逐漸式微,但借助游戲的影響力重新煥發光彩。其激昂粗獷、富于變化的風格隨著游戲的傳播,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愛,這種傳統藝術與游戲的結合,為游戲增添了獨特魅力,吸引了包括不諳中文的外國玩家,成為游戲風靡全球的助力。③《黑神話:悟空》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從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中尋找創作靈感。以《西游記》這一經典文化為藍本,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故事講述得更加生動,實現了中華文化的有效傳播。這種基于文化自信的創作,讓游戲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共鳴,獲得廣泛關注。④相比以往游戲作品,《黑神話:悟空》達到了更高質量。游戲畫面精致,為玩家帶來視覺享受;劇情引人入勝,能緊緊抓住玩家注意力;悟空等角色技能動作酷炫,令人嘆為觀止。高質量的游戲內容是其在全球風靡的堅實基礎,滿足了玩家對優質游戲的期待。(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黎明前的故事茹志鵑天黑沉沉的,馬上就要下雨了。一九四九年的第一聲春雷,隆隆地從遠方滾來。米米問清了路,和小小兩個加緊了腳步向前跑著。跑著跑著,雨就嘩嘩地落下來了。警察局陰森森的大門口,有四個拿著槍的警察,在踱來踱去。“干什么的?”“我們來找爸爸媽媽的?!薄皾L開!”那個警察端了上好刺刀的槍,把他們趕到一邊去了?!靶⌒?,我們回去吧!”小小不響,只是用手背擦著眼睛。默默地走了一會兒,小小忽然抬起頭來說道:“姐姐你說,爸爸是共產黨,是好人,他們為什么抓他?”“他們都是壞蛋!”“爸爸說北平有共產黨,那我們叫他來打這些壞蛋!”“北平——路太遠了呀!”“……我們寫信去。”米米和小小回到家里,那些特務有的在打牌,有的出去了,也沒有人來問他們。米米就點起洋油爐子,家里還有面粉,自己動手做起餅來。小小還是照常爬到爸爸的閣樓上,獨個兒坐在爸爸的床上。往常這個時候是最熱鬧的,晚飯吃過了,大家都在家里,爸爸講故事,媽媽檢查功課,小小和姐姐吵嘴……都在這一刻。小小怔怔地看著樓梯口,心想:也許爸爸會突然走上來,輕輕地叫道:“小小,吃晚飯了……”他這樣想著,想著,等到米米上樓來找他去吃餅,他已伏在枕頭上睡熟了。半夜里,米米給一陣雜沓的腳步聲吵醒了,打開電燈一看,門外進來的還是那些特務,可是他們后面……后面是誰?爸爸!米米弄不清這是真的還是在夢里?!鞍职郑“职只貋砹??”小小也坐起來喃喃著。米米赤著腳站在地上,看他們把爸爸拉上了閣樓,關上了樓門。兩個人仰著頭,呆呆地望著樓上。一會兒,那個非常熟悉的很輕很輕的聲音就嗒嗒地響了起來。小小一聽這聲音,猛地想起一件事來:曾經有一次,小小夜里醒來,問過媽媽這是什么聲音。媽媽想了想,就倚在床上,沉靜地說道:“小小,這是一只奇怪的鳥,在給好人唱歌,它唱的歌從來不肯給壞人聽到。它從晚上唱到天亮,一邊唱一邊飛,許多漂游在大海里的人,一聽到它的歌,就知道海岸不遠了。許多迷失在森林里的人,一聽它唱歌,就找到了方向。要是它一停止唱歌,許多人就會喪失勇氣,迷失方向,所以它永遠是一邊唱一邊飛,唱得嘴里流血了,它還是唱;沒有力氣了,它還要唱。有壞人要打它,它就飛到更高的云層里去唱它飛著唱著,一直到天亮……”“啪嗒”一聲,那個輕微的嗒嗒聲停止了,接著就聽見爸爸輕快地說道:“對不起,我收不到?!薄芭?!啪!”兩聲,好像是動手打了,接著又是“嘩啦”一聲,似乎所有的槍都頂上了子彈。有人開口說話了,一字一字都像是從牙齒縫里擠出來的:“要放明白些,這是你最后的機會,你只要把那邊的報收過來,你就可以和你老婆一起回家……”“嗨嗨……我倒是想回家,就是收不到報,所以也不敢想……嗨嗨……”爸爸笑了。米米更緊地抱住了弟弟,但弟弟卻在想:奇異的鳥不肯給壞人唱歌,媽媽講過的,它只唱給好人聽的……閣樓的門開了,那些人押著爸爸下來了。爸爸的腿好像跛得很厲害,那些人推著他走,爸爸只來得及回頭向米米,小小笑了笑說道:“喂,不要哭,爸爸不會死的…”米米和小小愣了一刻,趕緊追到門外去看,不禁又呆住了:一輛汽車停在弄堂口,在弄堂里,爸爸在爬著走,一條腿歪歪斜斜地拖在身后……爸爸的腿已經斷了……天蒙蒙亮的時候,米米和小小已寫好了一封信,信是米米用鉛筆寫的,密密地寫了很多,結尾處的幾個字特別大:“快來救救我們的爸爸媽媽!”信封上端端正正地寫著:“北平共產黨收?!迸诼?,伴隨著江南的春雷隆隆地從北邊滾來。解放軍過了長江,一直向南,向南,日夜地向南進軍。每夜,每夜,上海的四郊響著槍聲,多少孩子的父母兄姊,在這里成批成批地倒下。政治犯的牢房跟著一個個地出空了,這些祖國優秀的兒女,在這黎明即將到來那一刻,或引吭高歌,或默默地走完這條人生最艱苦最光榮的最后路程。現在,米米和小小每天早上起來,就聽聽炮聲是不是近了一點,解放軍有沒有進到上海。然后就到“衛戍司令部”門口去站一會兒。爸爸、媽媽就關在這里面,門口的人說是政治犯不能見。這一次,他們卻意外地被接見了,他們不懂這是好兆還是惡兆,只是又高興又心跳地被帶到鐵柵子旁邊。一會兒,媽媽一個人從里面走了出來。“媽媽!”米米叫了一聲,就熬不住哭了,小小卻不哭,也不說話,只是呆呆地看著媽媽?!昂⒆?,這些日子你們是怎么過的?……”媽媽仔仔細細地端詳著他們的臉,過了一會兒,才說:“小小要聽姐姐的話,米米要照顧好弟弟,以后……日子馬上就會好過了……不要忘記你們的爸爸……”媽媽話還沒有說完,接見的時間就完了,媽媽只來得及說:“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就給推進去了。小小像個啞巴似的,跟著姐姐去拿了爸爸的被子。被子上染著大片黑紫紫的血跡。他不能想象爸爸是怎么了,爸爸說過,他不會死的,但為什么不要被子了呢?……(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爸爸被人推走時,笑著說“爸爸不會死的”,既是對孩子的安慰,也是對取得勝利的信心。B.米米和小小以“好人”和“壞蛋”區分人物,符合兒童的視角,使小說具有浪漫的童話色彩。C.米米和小小寫信到北平,體現了他們對“北平”的信任,以及要救出爸爸的急切心理。D.小小“不哭”“不說話”“像個啞巴似的”,是因為他年齡小,對眼前發生的事情還不太理解。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標題“黎明前的故事”和開頭“隆隆的春雷”都隱含著深意,暗示了作品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B.小說穿插晚飯后“大家都在家里”的熱鬧場景,反襯出爸爸被抓走后,在特務的監視下家里的陰冷、恐怖氛圍。C.文中的“被子”與《百合花》中的“被子”一樣,都是人物純潔情感的象征,只是本文中多了父母子女之情的表達。D.對解放軍渡過長江日夜向南進軍的記述,屬于整體視角敘事。宏觀事件與小人物命運交織,更能凸顯作品的主題。8.正如課文《百合花》一樣,茹志鵑在小說創作過程中,特別擅長捕捉特殊句子的特殊作用。本文中畫橫線處“奇怪的鳥,在給好人唱歌”這句話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9.“此時無聲勝有聲”通常是寫作手法的絕妙之處。本文沒有明確寫“爸爸”的結局,但文中對他的結局卻進行了多次暗示。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敬鸢浮?.B7.C8.①這個句子正常語序為“這是一只在給好人唱歌的奇怪的鳥”,作者將“在給好人唱歌”倒裝在后面,起強調突出作用。②凸顯人物形象?!俺米炖锪餮?、沒有力氣還要唱”等,襯托出以爸爸為代表的英勇不屈的革命形象。③暗示了爸爸的工作以及爸爸工作的意義。把爸爸收發電報的工作比作小鳥唱歌,“唱歌”的意義是為人們指明革命方向。④增加了作品的抒情意味和感染力。從孩子的角度、以童話的形式抒情,讓情感更加美好純真,藝術感染力更強。9.①閣樓上,有人對爸爸說“這是你最后的機會”,但爸爸依然沒有屈服。②爸爸被帶走時,腿已經斷了,受傷嚴重。③“政治犯的牢房跟著一個個地出空了”,爸爸是政治犯。④媽媽囑咐孩子不要忘記爸爸,并讓他們把爸爸的被子帶回去。【解析】【導語】本文以1949年解放前夕為背景,通過米米和小小這對孩子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在父母被捕后的遭遇和心理活動。故事交織了純真與殘酷,采用童話與現實相結合的手法,揭示了戰爭時期的家庭悲劇和希望。故事中的暗示與象征手法,如“奇怪的鳥”等,更增添了作品的深邃與悲涼?!?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的能力。B.“使小說具有浪漫的童話色彩”錯誤。文中沒有體現浪漫的色彩,應是使孩子讀起來具有親切感。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C.“文中的‘被子’與《百合花》中的‘被子’一樣,都是人物純潔情感的象征”錯誤。文中的“被子”只是父母子女之情的表達。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①作者采用了倒裝的形式,將“在給好人唱歌”后置。這種倒裝語序在文中起到了強調突出的作用。它使得“給好人唱歌”這一行為更加醒目,強調了這只鳥唱歌對象的特定性——好人,突出了其行為的指向性和重要性。②從文中對這只“奇怪的鳥”的描述來看,它“唱得嘴里流血了,它還是唱;沒有力氣了,它還要唱。有壞人要打它,它就飛到更高的云層里去唱”。寫出了鳥的堅韌、不屈。這只鳥的形象就如同爸爸以及像爸爸一樣的革命者們的化身,通過鳥的英勇不屈襯托出了以爸爸為代表的革命者們在面對敵人的壓迫和威脅時,毫不畏懼、堅守信念、英勇抗爭的偉大革命形象。③“唱歌”這一行為在文中被賦予了為人們指明革命方向的重要意義,就如同小鳥的歌聲能讓“漂游在大海里的人,一聽到它的歌,就知道海岸不遠了。許多迷失在森林里的人,一聽它唱歌,就找到了方向”。爸爸所從事的收發電報工作,其實也是在為革命傳遞信息、指引方向,是革命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這句話通過比喻的方式,暗示了爸爸的工作內容以及其工作在革命進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意義。④這句話是從媽媽給小小講述的角度呈現出來的,是從孩子的視角去理解和感受的,并且采用了童話的形式。對于孩子來說,這樣一個關于“奇怪的鳥”的美好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它讓孩子們以一種純真、美好的方式去認知爸爸所從事的危險而又偉大的工作。這種從孩子角度出發、以童話形式進行的抒情,使得作品在描述殘酷的革命斗爭場景時,融入了一份純真的情感。它讓讀者既能感受到革命斗爭的嚴峻,又能體會到孩子們心中那份對爸爸、對革命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念,從而增加了作品的抒情意味和藝術感染力?!?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體裁特征和表現手法的能力。①在閣樓上,敵人對爸爸說“要放明白些,這是你最后的機會,你只要把那邊的報收過來,你就可以和你老婆一起回家……”,而爸爸回應道“嗨嗨……我倒是想回家,就是收不到報,所以也不敢想……嗨嗨……”并且還笑了。爸爸這種毫不妥協的態度,暗示著他很可能會因此遭受更嚴重的迫害,其結局不容樂觀。②米米和小小追到門外看到“一輛汽車停在弄堂口,在弄堂里,爸爸在爬著走,一條腿歪歪斜斜地拖在身后……爸爸的腿已經斷了……”。腿斷不僅使爸爸身體受到重創,更暗示著他在敵人的迫害下生命可能隨時處于危險之中。③文中提到“政治犯的牢房跟著一個個地出空了”,并且明確指出爸爸是政治犯。爸爸作為政治犯,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其命運也極有可能和其他政治犯一樣,面臨著被敵人殘害致死的結局,這從側面暗示了爸爸最終的結局或許是悲慘的。④媽媽在被接見時,囑咐孩子“小小要聽姐姐的話,米米要照顧好弟弟,以后……日子馬上就會好過了……不要忘記你們的爸爸……”并且還讓孩子們“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媽媽的這些囑咐本身就帶有一種訣別的意味。在那樣艱難的處境下,她讓孩子們不要忘記爸爸,似乎已經預感到爸爸可能無法再陪伴孩子們成長了。而讓孩子們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被子上還染著大片黑紫紫的血跡,這一細節更加重了這種訣別的沉重感。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于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向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沉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多見士大夫恥涉農商羞務工伎射則不能穿札筆則才記姓名,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蛞蚣沂烙嗑w,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節選自《顏氏家訓·勉學》,有刪減)材料二: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兄往年極無恒,近年略好,而猶未純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則無一日間斷,每日臨帖百字,鈔書百字,看書少須滿二十頁,多則不論。自七月起,至今已看過《王荊公文集》百卷,《歸震川文集》四十卷,《詩經大全》二十卷,《后漢書》百卷,皆朱筆加圈批。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諸弟若能有恒如此,則雖四弟中等之資,亦當有所成就,況六弟、九弟上等之資乎?明年肄業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無不可者。謂在家不好用功,此巧于卸責者也。吾今在京,日日事務紛冗,而猶可以不間斷,況家中萬萬不及此間之紛冗乎?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間斷看書之事,又勿以考試將近而間斷看書之課。(節選自《曾國藩家書》,有刪減)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多見士大夫恥A涉農商B羞C務工伎D射E則不能穿札F筆G則才記姓名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道,方法,與《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道”意思相同。B.所,地方,與《師說》“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所”意思不相同。C.或,或者,與《師說》“或師焉,或不焉”的“或”意思不相同。D.功,功夫,與《勸學》“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的“功”意思不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士大夫的子弟,一般較早就接受了教育,《詩經》《論語》為其首讀書目,待其身體和性情都初步確定之后,還要加倍對其進行教誨誘導。B.人活在世上,就應當有專長的事業,如當農民就要考慮耕作之事,當商人就要談論買賣等,如果不勤奮學習,可能會讓自己一生受到羞愧屈辱。C.曾國藩對在家讀書與在外讀書各自的優缺點進行了具體闡述,批判了在家讀書不能用功的觀點,進而讓弟弟們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讀書地點。D.兩篇文章雖然都涉及學習話題,但是闡述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材料一側重闡述學習的重要作用,而材料二則側重闡述學習貴在持之以恒。13.把材料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有志向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2)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14.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說說古人認為學習應具備哪些重要態度,并簡要說明理由?!敬鸢浮?0.BDF11.A12.C13.(1)有志向的人,就能接受磨礪,從而成就清高之業;沒有操守的人,自己就會懶惰、懈怠起來,從而成為平庸的人。(2)即使非常忙,也必須完成當天的功課,不因為昨天耽擱了就今天補做,不因為明天有事就今天提前做。14.①要勤奮。材料一指出自古明王圣帝都須勤學,何況普通人,強調學習需勤奮努力;材料二中作者自己堅持每日臨帖、抄書、看書,不間斷完成功課,也體現了勤奮在學習中的重要性。②要有志向。材料一中提到“有志向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說明有志向才能在學習上有所成就,朝著既定目標前行。③要有恒心。材料二明確說“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作者自己堅持長時間不間斷學習功課,且勸誡諸弟“若有恒”,即便中等之資也能有所成就,突出了恒心對于學習的關鍵作用。【解析】【導語】這兩則文言文從不同角度闡述學習?!额伿霞矣枴窂娬{不論貴賤皆需勤學,列舉士大夫等不同職業的學習要求,批評恥于學業、安于現狀之人?!对鴩視吠怀鰧W問以有恒為主,以自身經歷勸諸弟堅持學習,莫因瑣事中斷,都對后人治學修身有著重要的啟示和教育意義?!?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經??吹揭恍┦看蠓驅⑸孀戕r商事業視為恥辱的事情,做工匠和技師又不夠水平,射箭射不穿鎧甲上的葉片,提筆寫字只能記下自己的姓名。“士大夫”是主語,“恥”是謂語動詞,“涉農商”是“恥”的賓語,所以在B處斷開?!靶摺敝^語動詞,“務工伎”是“羞”的賓語,所以在D后斷開?!吧洹焙汀肮P”分別作主語,“不能穿札”和“才記姓名”分別作“射”和“筆”的謂語部分,所以在F后斷開。故選BD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一詞多義現象的分析的能力。A.錯誤,意思不同。方法。/風尚。句意:學習問難之道沒有窮盡。/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B.正確。地方。/和“以”結合為“所以”,表示“用來……的(人、事、物)”。句意:也會有所成就。/(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C.正確?;蛘?。/有的。句意:或者在家中。/有的(方面)向老師學習,有的(方面)卻不向老師學習。D.正確。功夫。/成功、功效。句意:說在家學習不能用功。/劣馬連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故選A。【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曾國藩對在家讀書與在外讀書各自的優缺點進行了具體闡述”錯誤。文中沒有相關表述,原文“或在家,或在外,無不可者”是說“(明年進修學業的地方)或者在家中,或者在外地,沒有不可以的”。“讓弟弟們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讀書地點”錯誤。原文“明年肄業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無不可者”是對弟弟們選擇學習地點的詢問,告訴他們在哪里都可以讀書。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遂”,于是、就;“履立”,操守、品行;“墮慢”,墮落、懈怠。(2)“了”,完成;“以”,因為;“預做”,提前做?!?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①要勤奮:材料一“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表明自古以來,賢明的帝王尚且需要勤奮學習,更何況是普通百姓。將明王圣帝與普通人進行對比,突出了普通人更應勤奮學習的觀點,因為即使是地位崇高、擁有眾多資源和智慧的帝王都需要通過勤奮學習來提升自己,普通人更不能懈怠。材料二“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則無一日間斷,每日臨帖百字,鈔書百字,看書少須滿二十頁,多則不論”以及“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作者詳細描述了自己堅持每日完成臨帖、抄書、看書等學習任務,無論多忙都不中斷,并且不因為前一天的耽擱而在當天補做,也不因為第二天有事而提前在當天完成,這種對學習的堅持和認真態度,體現了勤奮在學習中的重要性。②要有志向:材料一“有志向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就能經受住磨練,從而成就自己的學業或事業。這里明確指出了志向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志向,人們才會有動力去克服困難,不斷磨礪自己,朝著目標努力前進。相反,“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沒有志向的人,就會變得懈怠懶惰,最終成為平庸的人。通過對比,突出了志向對于個人發展和學習成就的關鍵影響。③要有恒心:材料二“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直接點明了學問是沒有盡頭的,而保持恒心是學習的關鍵?!白云咴缕?,至今已看過《王荊公文集》百卷,《歸震川文集》四十卷,《詩經大全》二十卷,《后漢書》百卷,皆朱筆加圈批”作者通過列舉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閱讀的大量書籍,并進行圈點批注,展示了自己長期堅持學習的成果,進一步說明了有恒心才能在學習上取得顯著的進步。“諸弟若能有恒如此,則雖四弟中等之資,亦當有所成就,況六弟、九弟上等之資乎”以及“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間斷看書之事,又勿以考試將近而間斷看書之課?!弊髡邉裾]諸弟要像自己一樣保持恒心,不要因為家中有事或考試將近等原因而中斷學習,強調了恒心對于不同資質的人在學習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學有所成。參考譯文:材料一:自古以來那些英明的君王和圣賢的皇帝,尚且需要勤奮學習,何況是普通的百姓呢!這類事情在經書史書中到處都能見到,我也無法一一舉例,姑且舉一些近代比較重要的例子,來啟發你們,使你們覺悟。士大夫的子弟,幾歲及以上的,沒有不接受教育的,學得多的可能學到了《禮記》《左傳》,學得少的也至少讀過《詩經》《論語》。到了成人、結婚的年紀,身體和性情初定,借著這個時機,必須加倍進行教誨誘導。有志向的人,就能接受磨礪,從而成就清高之業;沒有操守的人,自己就會懶惰、懈怠起來,從而成為平庸的人。人活在世上,就應當有專長的事業。農民就要考慮耕種之事,商人就要談論貨物錢財,工匠就要做出精良的器物,技師就要深思制作方法,武士就要習慣張弓騎馬,文人就要會論經講書。我經??吹揭恍┦看蠓驅⑸孀戕r商事業視為恥辱的事情,做工匠和技師又不夠水平,射箭射不穿鎧甲上的葉片,提筆寫字只能記下自己的姓名,整天飯飽酒足之后,就迷迷糊糊無所事事,就這樣消磨時光,最后過完一輩子。有的人憑借著家中世代留下的功業,獲得了一官半職,便自認為滿足了,完全忘記還要治學。各種因公因私舉辦的宴飲集會中,談論到古代的詩詞歌賦,(他們)卻只能低頭沉默,打哈欠伸懶腰罷了。有見識的旁觀者,都想代替他鉆到地底下去。為什么舍不得花費幾年時間勤奮地學習,卻要讓自己一生受到羞愧屈辱呢!材料二:學習問難之道沒有窮盡,總要以有恒心為主。為兄往年最缺恒心,近年情況稍好,但仍然沒有達到純熟的境界。從七月初一至今沒有一天間斷,每天臨帖一百個字,抄寫一百個字,看書少的時候也必須看夠二十頁,多的時候就不說了。從七月起,到現在已看了《王荊公文集》一百卷,《歸震川文集》四十卷,《詩經大全》二十卷,《后汊書》一百卷,都用紅筆加以圈點批注。即使非常忙,也必須完成當天的功課,不因為昨天耽擱而今天補做,也不因為明天有事就今天預先做。各位弟弟如果能像這樣有恒心,那么即使像四弟這樣資質中等的,也會有所成就,何況六弟、九弟這種資質上等的呢?明年進修學業的地方,不知定下來沒有?或者在家中,或者在外地,沒有不可以的。說在家學習不能用功,這不過是善于推卸責任而已。我現在在京城,天天事務繁多,而仍然堅持讀書從不間斷,何況家中怎么也比不上如我這里事務繁雜!千萬不要因為家中有事而間斷看書的事,更不要因為考試臨近而間斷看書的功課。(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恨別杜甫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領起“恨別”,不僅交代了寫作背景,而且點明了思家憂國的題旨。B.頷聯中“草木變衰”承接上句“五六年”,與下句“老”相呼應,暗示詩人流落蜀中多年,暗比詩人的飄零憔悴。C.頸聯通過細節描寫,“步月”“看云”“清宵立”“白日眠”等坐臥不寧的舉動,委婉曲折地表現了詩人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D.本詩以“恨”為詩眼,全詩都洋溢著詩人無奈、悲涼、飄零憔悴的愁緒,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16.本詩的頷聯和頸聯在情感表達上有何特色?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D16.①頷聯“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借景抒情。詩人描繪了草木凋零的蕭瑟之景以及兵戈四起、道路阻絕的社會現狀,通過這些景象抒發了自己漂泊異鄉、年老體弱且歸家無望的悲苦之情。②頸聯“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運用細節描寫來抒情。詩人通過“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這兩個極具畫面感的細節,生動地展現出自己無論是在夜晚還是白天,都沉浸在對家人深深的思念之中,將思念之情表達得真摯而濃烈。③直抒胸臆,“思家”“憶弟”直接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④這兩聯在情感表達上層層遞進。頷聯側重于表達因戰亂導致的漂泊之苦與歸家不能的哀愁,頸聯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到對親人的思念層面,使詩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厚重,讓讀者更能體會到詩人內心復雜而強烈的情感波動。【解析】【導語】《恨別》是杜甫的佳作。開篇寫與洛城遠別、戰亂之久,頷聯嘆漂泊困窘,頸聯借細節抒思家憶弟情,尾聯聞戰報盼破敵。全詩沉郁頓挫,將個人離恨與家國憂思交融,盡顯杜甫詩歌的深厚內涵。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D.“全詩都洋溢著詩人無奈、悲涼、飄零憔悴的愁緒”錯誤。尾聯抒寫杜甫聽到唐軍連戰皆捷的喜訊,盼望盡快破幽燕、平叛亂的急切心情。杜甫盼望國家復興,他自己亦可還鄉,天下可喜可樂之事,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這首詩以充滿希望之句作結,感情由悲涼轉為歡快,顯示了杜甫胸懷的開闊。故選D。【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頷聯“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對自然景象和社會環境的描繪之中?!安菽咀兯ァ泵枥L出大自然隨著時間推移而呈現出的凋零、衰敗之態,同時,“兵戈阻絕”則直接點明了當時戰亂頻仍、道路阻隔的社會現狀,這一社會現實成為詩人被困江邊、無法歸家的根本原因。詩人借這些景象,含蓄而深沉地抒發了自己漂泊異鄉、歲月流逝、年老體衰卻又歸家無望的悲苦之情。②細節描寫,以小見大:頸聯運用了細膩的細節描寫來傳遞情感。“步月清宵立”,描繪出詩人在清冷的夜晚,獨自在月下踱步,久久佇立,仰望明月,思念遠方的家鄉;“看云白日眠”則刻畫了詩人在白天,無心他事,只是望著天空的白云出神,以至于在白日里也因思念而昏昏欲睡。這兩個細節,通過對詩人夜晚和白天不同行為的細致刻畫,以小見大,生動地展現出詩人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已達到了無時無刻、難以自拔的程度。③直抒胸臆,情感直白:詩中“思家”“憶弟”的表述,直接而坦誠地抒發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深切思念。這種直抒胸臆的方式,使詩人的情感表達更加直白有力。④情感遞進,層層深入:從情感表達的層次來看,頷聯側重于因戰亂導致的漂泊之苦與歸家不能的哀愁,通過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描寫,從宏觀角度展現了詩人的命運困境和時代背景下的無奈;而頸聯則在此基礎上,將情感聚焦到對親人的思念這一更為具體的層面,從微觀角度深入挖掘詩人的內心世界。這種情感的遞進,使詩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厚重,讓讀者更能體會到詩人內心復雜而強烈的情感波動,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和情感深度。(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管子·形勢解》“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表達了相同的主旨。(2)荀子在《勸學》中指出:鍥而舍之,那么“______________”;鍥而不舍,就會“______________”。其運用對比手法,形象地說明學習必須持之以恒的道理。(3)“月”是詩歌中常見的意象,古人常常借“月”抒情。請從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所學古詩文中,找出兩句含“月”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竣?山不厭高②.海不厭深③.朽木不折④.金石可鏤⑤.人生如夢⑥.一尊還酹江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朽、折、鏤、尊、酹、遨。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某方言視頻火爆全網,引來各地網友①,從四川火鍋到廣東早茶,從陜西肉夾饃到新疆大盤雞,②。他們紛紛以喊麥的方式比拼家鄉特色,為自己的家鄉方言代言。方言既是一種語言現象,又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來自故鄉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是民眾歸屬感和認同感的體現。它具有重要的語言價值、歷史價值,也是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的重要載體。這些年,方言文化借助年輕人③的形式,在網絡上刮起“鄉愁風”,吸引網友自發加入家鄉話題討論,變成“家鄉推廣大使”。如何以鼓勵方言文藝創作來實現方言文化保護,切實地將鄉土文旅產品融入這類方言創作,以及促進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硬實力等等,值得多維度思考。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四字熟語。19.將文中畫橫線句子改成排比句,并分析改寫后的表達效果。【答案】18.①競相效仿(爭相模仿、爭相效仿)②層出不窮(不一而足、好不熱鬧、熱鬧非凡)③喜聞樂見(喜聞樂道)

19.(1)排比句:如何鼓勵方言文藝創作來實現方言文化保護,如何切實地將鄉土文旅產品融入這類方言創作,如何促進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硬實力等等,值得多維度思考。(2)表達效果:改寫后的句子突出強調關于方言文化的保護以及促進的途徑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促進方言文化發展的強烈期待;語氣連貫,節奏感強;層層遞進,增強氣勢?!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根據語境說的“從四川火鍋到廣東早茶,從陜西肉夾饃到新疆大盤雞”可知,某方言視頻火爆全網后,各地網友爭著模仿,故可用“競相效仿”“爭相模仿”“爭相效仿”。競相效仿:比喻爭著模仿,缺乏創造。爭相模仿:指在社會風氣中,人們競相模仿某種行為、現象或者潮流,以顯示自己的時尚、獨特或合群。爭相效仿:指很多人爭著模仿、效仿某個人或事物。②結合語境說的“從四川火鍋到廣東早茶,從陜西肉夾饃到新疆大盤雞”分析,此處是說各地網友不斷曬出家鄉特色的吃食,網上顯得非常熱鬧,故可用“層出不窮”“不一而足”“好不熱鬧”或“熱鬧非凡”。層出不窮:事物或言論接連不斷地出現,似乎沒有盡頭。不一而足:指同類的事物不止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好不熱鬧:非常熱鬧。熱鬧非凡:形容非常熱鬧的場面或景象。③語境說的是方言文化是受年輕人歡迎的新載體,故可用“喜聞樂見”“喜聞樂道”。喜聞樂見:喜歡聽,樂意看。形容很受歡迎。喜聞樂道:指有趣而且引人入勝的故事或消息,讓人們很喜歡聽?!?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1)改成排比句首先把“鼓勵方言文藝創作來實現方言文化保護,切實地將鄉土文旅產品融入這類方言創作,以及促進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硬實力等等”這幾句在句式分別加上“如何”,形成三個“如何……”的句式,構成排比句:如何鼓勵方言文藝創作來實現方言文化保護,如何切實地將鄉土文旅產品融入這類方言創作,如何促進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硬實力等等,值得多維度思考。(2)分析排比的表達效果改后的句子采用三個“如何……”的句式,構成排比修辭手法,語氣連貫,節奏感強;層層遞進,增強氣勢。結合句中的“如何鼓勵方言文藝創作來實現方言文化保護,如何切實地將鄉土文旅產品融入這類方言創作,如何促進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硬實力”,強調了關于方言文化的保護以及促進的途徑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促進方言文化發展的強烈期待。(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社恐”正在成為當下年輕人中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提起“社恐”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北歐,比如芬蘭人在寒冷的公交車站排隊,每人精準相隔兩米。北歐人的“社恐”本質上是自我獨立意識,是一種主動選擇。與北歐不同,日本社會中的“社恐”則更多源于社會壓力。老一輩人上班謹小慎微,下班后還要跟各種人打交道:①健談的鄰居、話癆的司機、熱情的商場店員……②各種社交場合,每個人要花大力氣“讀空氣”③,努力維護和諧的氣氛。這些場景直接觸發日本年輕人的疲憊和恐懼。他們主動為自己貼上“社恐”標簽,從大量社交生活中抽身,離群索居。中國“社恐”流行的原因則具有綜合性,一方面是個人獨立意識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社會環境變遷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人際親密度下降。與父母一輩拼命賺錢、A相比,年輕人更注重個人幸福。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充滿活力,同時也更加具有競爭性——④工作中的壓力和激烈的攀比競爭,B,越來越多的人從傳統社交場合抽身。雖然“社恐”是一種個體的自由選擇,但在各種社交網絡和媒體都鼓勵“關注自我”的同時,年輕人也應該主動地融入社會,把自己從心靈“內卷”當中拯救出來,體驗真實而豐富的人生。20.下列有關文中標點符號用法和效果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處冒號表解釋說明,對前文“打交道”的對象進行具體的闡述。B.②處省略號表列舉的省略,表明社交的對象很多,突出了社交活動之多。C.③處引號表特殊含義,“讀空氣”指根據現場的氣氛和狀況來采取合適言行。D.④處破折號表語意的轉折,從中國充滿活力的正面論述轉向不利的一面。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找出并予以修改?!敬鸢浮?0.D21.A.為了家庭犧牲自己B.不少年輕人感到疲憊22.一方面是個人獨立意識的增強,另一方面是社會環境變遷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或“人際”)親密度下降?!窘馕觥?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D.“表語意的轉折”錯誤。破折號此處表示解釋說明。故選D?!?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處,此處和“年輕人更注重個人幸福”為對比關系,同時結合上文“拼命賺錢”可知他們更重視家庭,注重為家庭付出,故可填“為了家庭犧牲自己”。B處,前文指出“同時也更加具有競爭性——工作中的壓力和激烈的攀比競爭”,指出年輕人面對的壓力、競爭很大、很強,后文說“越來越多的人從傳統社交場合抽身”是最終的結果,由此推斷此處應談“年輕人”在“壓力和競爭中”的極度疲勞感受,可填“不少年輕人感到疲憊”?!?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子有兩處語?。旱谝惶帲蔼毩⒁庾R”與“增加”搭配不當,可把“增加”改為“增強”或“提高”;第二處,“人與人之間的”與“人際”語意重復,可去掉一個。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白曰ㄊ诜圩魑镒越徊煌嘶?,因而雜交無優勢”的論斷明白無誤地寫在美國著名遺傳學家辛諾特和鄧恩的經典著作、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大學教科書《遺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