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AA 29-2024 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要求 海上搜救_第1頁
T-CSAA 29-2024 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要求 海上搜救_第2頁
T-CSAA 29-2024 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要求 海上搜救_第3頁
T-CSAA 29-2024 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要求 海上搜救_第4頁
T-CSAA 29-2024 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要求 海上搜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220.50CCSV53T/CSAA29—2024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要求海上搜救EquipmentconfigurationandoperationalrequirementsforaviationemergencyrescueMaritimesearchandrescueT/CSAA29-2024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一般要求 4.1安全 4.2組織體系及分工 5運行主體能力要求 5.1運營條件 5.2人員配備 5.3安全管理能力 5.4保障能力 5.5訓練演練 6裝備配置要求 6.1一般性要求 6.2直升機 6.3固定翼 6.4機載搜救設備 7運行程序 7.1搜救請求受理 7.2飛行前準備 7.3飛行中操作 7.4飛行監控 7.5飛行后評估 7.6搜救任務總結歸檔 附錄A(資料性)典型場景運行操作流程 附錄B(資料性)典型場景下裝備配置清單 T/CSAA29-2024本文件附錄A、B為資料性附錄。本文件依據T/CAS1.1—2017《團體標準的結構和編寫指南》的有關要求編寫。本文件是《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要求》系列標準之一。該系列已經發布了以下部分:——海上搜救;——森林滅火;——醫療救護。本文件由中國航空學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賀、程文淵、李郁、俞瑾、馬莉、孫康文、曾姍珊、余策、張兵、王戰超、陳濤、吳楊萌、張浩馳、崔赟、趙伊婧、鐘山、鐘振東、董可、童礦。考慮到本文件中的某些條款可能涉及專利,中國航空學會不負責對任何該類專利的鑒別。本標準首次制定。T/CSAA29-2024當前我國航空應急救援相關標準缺失,主要存在通航企業參與機制不健全,指揮調度、操作流程不明確,針對不同場景的運行要求及匹配資源不清晰。加快制定針對不同場景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規范,既可以健全航空應急救援標準體系,也能夠促進全國航空應急救援安全、健康、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適應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航空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提供重要支撐。T/CSAA29-2024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配置及運行要求海上搜救本文件規定了航空應急海上搜救的一般要求、運行主體能力要求、運行程序、裝備配置要求和運行后處置要求,確保航空應急救援行動的高效、有序和安全執行。本文件適用于相關運營主體參與海上應急場景下開展空中搜尋救助的行動,內河湖泊應急場景可參考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本文件沒有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3.1航空海上搜救maritimesearchandrescue航空器、船舶和人員在海上遭遇危險時,利用航空器作為主要搜救平臺,在海上區域對遇險人員或財產進行搜尋、定位、救援和轉移的行動。這一行動通常由專業的搜救機構或部門負責,旨在快速響應海上緊急事件,提高搜救效率和成功率,保障海上人員的生命安全。3.2飛行機組flightcrew在飛行期間,負責駕駛、導航、通信和確保航空器安全運行的航空人員。3.3搜救任務機組missioncrew在執行海上搜救任務時,由一組具備特定技能和專業知識的人員組成的專業人員。他們通常包括持有相應執照并經過專業培訓的搜救人員、醫療人員、技術支持人員等。4一般要求4.1安全4.1.1開展海上搜救的組織主體應成立由主要領導人負責的航空安全管理委員會。4.1.2應制定航空應急救援相關的安全管理手冊。2T/CSAA29-20244.1.3應傳達貫徹有關安全的指示和規定,定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4.2組織體系及分工4.2.1開展海上搜救的運行主體及運行操作,應滿足以下要求:1)開展海上搜救的通用航空企業或其他相關單位應具備應急搜索救援的能力和經驗;2)海上搜救裝備配置和操作要求總體上應針對救援區域的特點、遇險人員狀況、天氣、水文情況等,滿足海上快速搜索救援遇險人員的需要;3)滿足病患快速救治或轉運的需要。4.2.2海上搜救運行主體應根據海上搜救的具體情況確定使用的裝備類型(直升機、固定翼)和專用機載設備。4.2.3在明確搜救飛行任務后,應快速合理配置飛行機組人員、搜救任務機組人員、地面保障人員、任務負責人等。4.2.4應建立海上搜救指揮監控系統并制定相關的飛行預案。4.2.5飛行結束后,應及時統計有關數據,填寫有關資料,按規定上報。5運行主體能力要求5.1運營條件5.1.1通用航空企業應取得通航空經營許可證且所載經營項目中包含“應急處突”。5.1.2其他開展海上搜救的單位在應急狀態下無需經民航局審定獲取的搜救資格。5.2人員配備5.2.1機長應持有相應級別的商用駕駛員執照,總飛行小時不少于1000h,本機型機長時間不低于300h。能正確完成航前有關工作,了解海上搜索救援相關注意事項,能熟練使用駕駛艙所有機載設備,了解后艙搜救設備情況。5.2.2副駕駛應具備相應級別的商用駕駛員執照,能熟練使用駕駛艙所有機載設備,了解后艙急救設備情況,能有效配合機長處理相關情況,總飛行小時不少于300h,本機型時間不低于100h。5.2.3機上保障人員能熟練使用后艙急救設備,能有效配合機長、副機長處理相關情況。應參加海上搜索救援演習及相關的培訓。5.3安全管理能力5.3.1應建立企業安全管理機制,包括組織架構、人員培訓、設備管理、應急響應、信息管理、安全操作規范方面,確保搜救行動的安全、高效和有序進行。5.3.2應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確保在搜救行動中能夠迅速響應、高效協同。5.3.3應按照搜救需求配置必要的搜救設備,包括航空器、搜救設備、通訊設備等,并確保設備的性能和質量符合相關標準。5.3.4應制定航空海上搜救安全預案,明確搜救行動的流程、步驟和注意事項,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能夠迅速啟動應急預案。5.4保障能力5.4.1應建立海上搜救快速響應機制。結合海上搜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操作規范,明確搜救人員在搜救行動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和操作規程。5.4.2應建立搜救設備定期維護和檢修制度,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能夠在搜救行動中正常發揮作T/CSAA29-20245.4.3應具備充分的賠償責任承擔能力,并按規定投保地面第三人責任險和機上乘員險。5.5訓練演練5.5.1應針對有關人員開展不同場景的培訓演練。機長、副駕駛等應定期開展飛行訓練。5.5.2地面保障維護人員應根據培訓大綱接受相應訓練,以滿足運行需求和安全保障要求。5.5.3應定期組織搜救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包括搜救技術、設備操作、應急處理、應急生存訓練等方面的內容,提高搜救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應對能力。6裝備配置要求6.1一般性要求6.1.1所使用的航空器、加改裝搜救設備應滿足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適航認證要求。裝備配置參見附錄B。6.1.2海上搜救所使用的航空器應與其運行環境相匹配。6.2直升機應使用雙發直升機,配備應急浮筒。6.2.2探照燈應配備探照燈,掃射范圍至少達到垂直方向90°和水平方向180°,照射行程1000m以上。6.2.3通訊設備應配備除了為滿足空中交通管制和運行要求而配備的無線電通話設備外,還應配備可與搜救指揮中心聯絡的無線電通訊系統。6.2.4內話系統應配備駕駛員和搜救人員配備內部通話系統,以實現機內互相通話。6.2.5絞車系統應配備絞車系統,以快速投放救援物資、救援人員、將被困人員轉移至直升機上。6.2.6熱成像設備應配備熱成像設備,輔助搜尋遇險人員。6.2.7可見光設備應配備光電吊艙,集成了可見光和紅外成像、激光測距、目標跟蹤等多種功能的吊艙設備,在夜晚及惡劣氣候條件下,通過光電系統獲取海面的實時圖像,幫助救援人員快速發現和定位遇險人員或船舶。6.2.8衛星通訊系統宜配備衛星通信設備,能夠定位,實現機上與地面之間的通話。6.2.9航空器位置跟蹤設備應配備北斗、GPS等技術的衛星定位系統,定位精度10m范圍內。6.2.10近地警告系統宜配備近地警告系統,提高飛行員對直升機相對于地面、水面或障礙物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判斷能力,提高直升機海上搜救飛行的安全性。6.3固定翼應使用雙發固定翼飛機,配備拋投系統。4T/CSAA29-20246.3.2通訊設備應配備除了為滿足空中交通管制和運行要求而的無線電訊系統外,可與指揮中心進行聯絡的無線電通訊系統。7.3.3衛星導航系統應配備衛星導航系統,以提高海上搜救的效率并增加飛行的安全性。7.3.4應急定位發射機應配備應急定位發射機,應急定位發射機應可人工觸發或自動感應觸發。6.4機載搜救設備6.4.1應配備與海上搜救情況相適應的機載設備。6.4.2所有機上使用的設備應進行必要的固定安裝在設備架上的設備應滿足正常飛行和緊急著陸時的過載要求,在緊急情況下,能夠保持穩固,不脫落、不損壞。7運行程序7.1搜救請求受理7.1.1請求方在發送海上搜救請求后,救援單位應在15min內啟動應急響應程序,并開始實施救援行動。操作流程參見附錄A。7.1.2當接收搜救請求時,應根據請求方的描述情況,做出接受請求、或拒絕提供服務的響應。7.1.3應明確任務區域的地理邊界特征及位置(坐標)。7.1.4應向請求方獲得遇險人員實時的情況描述并保持信息暢通。7.2飛行前準備7.2.1接受請求后應迅速安排飛行機組人員和搜救人員做好出發準備。7.2.2應根據任務類別、遇險人員情況、地理位置、天氣狀況、水溫、風、浪等因素,確定接收醫療機構,并聯系確認,告知預計到達時間。7.2.3應按要求協調聯系各相關管理部門,申報飛行計劃,并根據任務地區情況向飛行機組提供飛行情報。7.2.4應給出預計到達任務位置的時間,并通知請求方。7.2.5執行海上搜救任務的人員應根據任務評估的情況,準備并檢查任務所需相關的設備及物品。7.3飛行中操作7.3.1應制定詳細操作手冊,說明海上搜救時應采取的措施。7.3.2空中/地面位置的報告間隔時間應不超過15min(航空飛行時)。7.3.3根據實際情況,使用探照燈、熱成像設備、可見光設備等輔助搜尋遇險人員或船舶。利用絞車系統快速投放救援物資、救援人員,或將被困人員轉移至直升機上。7.4飛行監控7.4.1從航空器起飛至降落,利用各種通信手段或其他方法對運行中的飛行實施動態監控。7.4.2監控的主要內容包括:航空器位置、航線(作業區、空域)天氣、航空器工作狀態等。7.5飛行后評估海上搜救飛行結束后,搜救機構應進行評估總結,邀請相關單位人員參加,對搜救事件起因、搜救處置詳細過程、主要經驗、存在問題、工作建議等作出評價。T/CSAA29-20247.6搜救任務總結歸檔7.6.1對航空海上搜救飛行任務執行情況的全面回顧、評估和總結。7.6.2應根據要求準確匯總數據信息,包括任務執行情況、飛行搜救過程、任務成效、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內容。7.6.3運行安全人員應編寫提交飛行情況簡報,并將飛行計劃、飛行任務書、飛行放行單以及相關的航行通告、氣象資料等運行記錄整理歸檔。6T/CSAA29-2024(資料性)典型場景運行操作流程海上搜尋救助典型場景下運行操作流程見圖A.1。T/CSAA29-2024(資料性)典型場景下裝備配置清單海上搜尋救助典型場景下裝備配置清單見表B.1應配備為滿足空中交通管制、運行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