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中考馬說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河南中考馬說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河南中考馬說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河南中考馬說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中考馬說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馬的形象描述,錯誤的是:

A.駿馬十匹,力不如一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C.王良、孫叔敖之所以善御馬者,以其能識馬之性也

D.然而伯樂不遇,其道不行

2.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作者的觀點,正確的是:

A.作者認為馬生來就是用來被駕馭的

B.作者認為馬的好壞完全取決于騎手

C.作者認為只有像伯樂這樣的馬才能被駕馭

D.作者認為馬的命運完全取決于其自身的能力

3.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修辭手法的運用,不正確的是:

A.比喻:以千里馬比人才

B.比擬:以馬比人

C.排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D.對比:伯樂與馬的關系

4.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字詞的理解,錯誤的是:

A.“策”在這里指鞭打

B.“材”在這里指才能

C.“道”在這里指駕馭方法

D.“然”在這里表示轉折

5.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作者情感表達,不正確的是:

A.作者對人才的珍視

B.作者對人才的惋惜

C.作者對人才的憤慨

D.作者對人才的冷漠

6.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主題概括,不正確的是:

A.才能被埋沒的悲哀

B.人才的寶貴

C.伯樂的重要性

D.馬的悲哀

7.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結構分析,不正確的是:

A.文章開頭點題

B.文章主體論述馬的重要性

C.文章結尾強調伯樂的重要性

D.文章沒有明確的主線

8.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作者筆法,不正確的是:

A.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B.采用了對比的手法

C.采用了象征的手法

D.采用了平鋪直敘的手法

9.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作者用詞,不正確的是:

A.生動形象

B.精煉準確

C.富有哲理

D.平淡無奇

10.下列關于《馬說》一文中作者語言,不正確的是:

A.通俗易懂

B.意味深長

C.樸實無華

D.繁復冗長

二、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馬說》一文中作者對人才的看法。

2.簡述《馬說》一文中作者對伯樂的看法。

3.簡述《馬說》一文中作者對馬的看法。

4.簡述《馬說》一文中作者對人才命運的看法。

三、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

1.結合《馬說》一文,談談你對人才的認識。

2.結合《馬說》一文,談談你對伯樂的認識。

四、作文(40分)

題目:《伯樂與千里馬》

要求:結合《馬說》一文,以“伯樂與千里馬”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明確,結構完整,語言流暢,表達自己的觀點。

五、閱讀理解(每題2分,共1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六、綜合運用(每題5分,共10分)

1.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2.請簡要概括《馬說》一文中作者對人才和伯樂的觀點。

試卷答案如下:

一、選擇題

1.C

解析:選項A、B、D都是對《馬說》中馬的形象的正確描述,而選項C是對伯樂的評價,與馬的形象無關。

2.D

解析:選項A、B、C都是對伯樂的看法,而選項D是對馬自身能力的看法,與作者觀點相符。

3.D

解析:選項A、B、C都是《馬說》中的修辭手法,而選項D是對比,與文章內容不符。

4.D

解析:選項A、B、C都是對“道”的理解,而選項D中的“然”是表示轉折的連詞,與字詞理解不符。

5.D

解析:選項A、B、C都是作者對人才的情感表達,而選項D與作者的情感表達相反。

6.D

解析:選項A、B、C都是對《馬說》主題的正確概括,而選項D與文章主題不符。

7.D

解析:選項A、B、C都是對文章結構的正確描述,而選項D與文章結構不符。

8.D

解析:選項A、B、C都是對作者筆法的正確描述,而選項D與文章筆法不符。

9.D

解析:選項A、B、C都是對作者用詞的正確描述,而選項D與文章用詞不符。

10.D

解析:選項A、B、C都是對作者語言的正確描述,而選項D與文章語言不符。

二、簡答題

1.作者認為人才是寶貴的,但往往被埋沒。他認為只有像伯樂這樣的知音才能發現和培養人才。

2.作者認為伯樂是發現和培養人才的智者,他能夠識別人才的潛質,給予人才發展的機會。

3.作者認為馬是一種有才能的動物,但如果不被正確對待和培養,就無法發揮其才能。

4.作者認為人才的命運往往取決于是否遇到伯樂這樣的知音,以及是否能夠得到正確的培養和發展。

三、論述題

1.結合《馬說》一文,我認為人才是具有特殊才能和潛力的人,他們對于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人才的發現和培養需要像伯樂這樣的知音,他們能夠識別人才的潛質,給予人才發展的機會。同時,社會也應為人才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2.結合《馬說》一文,我認為伯樂是具有慧眼和智慧的人,他們能夠發現和培養人才。伯樂不僅要有識別人才的敏銳眼光,還要有培養人才的耐心和智慧。在現代社會,伯樂的作用尤為重要,因為他們能夠幫助人才實現自身價值,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四、作文

(作文答案因個人寫作風格和觀點差異較大,以下為示例)

題目:《伯樂與千里馬》

自古以來,人才與伯樂的故事流傳甚廣。在《馬說》一文中,作者通過千里馬與伯樂的比喻,揭示了人才的重要性和伯樂的珍貴。

千里馬,象征著那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才。它們擁有非凡的潛力,卻往往被埋沒在平凡的生活中。正如文章中所言:“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只有遇到伯樂這樣的知音,千里馬才能得到充分的認可和發揮。

伯樂,則是那些獨具慧眼的人。他們能夠發現人才的潛質,給予他們成長的機會。在伯樂的引導下,千里馬得以展翅高飛,成就一番事業。正如文章中所言:“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只有遵循正確的方法,才能充分挖掘人才的潛能。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伯樂并非隨處可見。許多人才因為缺乏伯樂的發現和培養,而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夠成為伯樂,關注身邊的人,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成為千里馬。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斷修煉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遇到伯樂的時候,抓住機會,展翅高飛。

五、閱讀理解

1.翻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翻譯:ThereisaBoLeintheworld,andthenthereare千里馬。

2.概括《馬說》一文中作者對人才和伯樂的觀點。

作者認為人才是寶貴的,但往往被埋沒。他認為只有像伯樂這樣的知音才能發現和培養人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