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填空版】_第1頁
2025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填空版】_第2頁
2025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填空版】_第3頁
2025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填空版】_第4頁
2025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填空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根據2025年春季新教材整理】

第六章世界第一大洲——亞洲

第一節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

(2)緯度位置:地跨三帶;大部分位于

(3)海陸位置:東臨、北臨,南臨

(4)西與相連,西南與為鄰,東與相望。

(5)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洲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②亞、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

③亞、北美洲界線:白令海峽

二、面積、范圍

①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占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

②是世界上跨最廣的大洲

③跨經度160多度,是東西距離的大洲

三、亞洲的地形

1、亞洲地形的特點

(1)地形類型:以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勢特點: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懸殊。

(3)主要地形區:①高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德干高原、伊朗高原;②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

2、分析亞洲長河流向特點與地形的關系

(1)亞洲面積廣大,長河眾多,亞洲第一長河一——,世界排名第三。

(2)大河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受地勢影響呈流向周邊海洋。

四、亞洲的氣候特征:

1、亞洲氣候的特征:一是氣候復雜多樣;二是季風氣候顯著;三是大陸性氣候強。

2、亞洲的季風氣候:受海陸差異顯著,亞洲東部、南部成為世界上季風最強盛、最典

型、影響范圍最廣的地區。

季風氣候的影響:有利影響:雨熱同季,有利于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亞洲的季風

區大多是富庶的農耕區)

不利影響: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使得亞洲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旱澇災害)。

3、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

第二節亞洲的人文環境特征

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數量47.25億(2024年)

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稠密區:東部、東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

河中、下游平原地區

3、文化多樣亞洲有1000多個民族,占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以上;人口較多的民族有

漢族、印度斯坦族、和族、孟加拉族、朝鮮族等;按照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

南亞、中亞、西亞、北亞6個地區,不同地域的文化多姿多彩。西亞的貝都因人,居

住—,身著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北亞的雅庫特人,居住,身著毛皮服

裝,運輸工具是-南亞的孟加拉人以為生,交通工具是-東南

亞的達雅克人,聚居在長屋里。

4、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

(1)亞洲經濟總量—,人均。總量第一,人均一半。

(2)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極平衡。①48個國家和地區大部分為發展中國家;日本、韓

國、以色列和新加坡為發達國家。②發展中國家間差異較大,卡塔爾、阿聯酋、科威

特、文萊、沙特等人均收入高,阿富汗、孟加拉國、柬埔寨、老撾、緬甸等被聯合國

認定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

(3)亞洲勞動力資源豐富,促進了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制造業的發展,成為“世界工廠

5J

(4)亞洲是當今世界經濟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是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

要引擎

第七章認識地區

第一節東南亞

一、地理位置(東方“十字路口”)

1、位置:東南亞位于亞洲的,地處亞洲與與印度洋之間的“十

字路口”。

2、位置的主要性:①馬六甲海峽:位于和之間,是從歐洲、

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被稱為“海上生命線”。

②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東口,依靠得天獨厚的位置,成為東南亞重要的

和__________________

二、范圍、國家

1、范圍:包括和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就是因在中國南部而得名。

2、國家:共11國家,(1)中南半島的國家:緬甸、老撾、泰國、越南、柬埔寨;(

2)馬來群島的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火山國)、文萊、東帝汶、菲律賓、新

加坡;特別識記①唯一的內陸國:老撾②與中國相鄰的國家:緬甸、老撾、越南③世界

上島嶼數量最多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

三、地形

1、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地勢特征:北高南低

2、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河流短促,多火山。

3、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

)紅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

4、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點:河內(越南首都)金邊(柬埔寨首都)、萬象(老撾首都

)、曼谷(泰國首都)、仰光(緬甸的大城市,原首都)。中南半島大城市分布特點

:主要位于原因:河流沿岸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易

于灌溉,交通便利。

四、熱帶氣候與農業

1.馬來群島一熱帶雨林氣候中南半島一熱帶季風氣候

2.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1)熱量充足,降雨豐沛,適宜種植泰國、越南一稻米出口國

(2)濕熱的氣候條件,是世界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①泰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②印度尼西亞一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

③菲律賓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④馬來西亞一是世界最大的生產

和出口國

五、獨具魅力的旅游勝地

1.已成為東南亞各國的一大經濟支柱

2.主要的旅游勝地

(1)緬甸一仰光大金塔(2)越南一下龍灣(3)泰國一泰國海灣

(4)柬埔寨一吳哥窟(5)新加坡一“花園城市”(6)印度尼西亞一婆羅浮屠

3、分析中國游客青睞東南亞旅游的原因

(1)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

(2)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3)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不會有語言障礙、距離近、習俗

相通的異國他鄉等。

第二節西亞

一、地理位置:

1、位置:西亞地處三洲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

里海之間,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

2、位置的重要性:

①蘇伊士運河一溝通地的分界線。

②土耳其海峽_溝通地的分界線。

③一溝通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是波斯灣石油輸出的必經之路。

二、干旱氣候與灌溉農業

1、熱帶沙漠氣候

2、農業①畜牧業: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紫羊羔皮

②種植業: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綠洲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西亞最大的灌溉農業

3、以色列的節水農業

三、石油資源“寶庫”

1.主要分布區: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2.石油生產國: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3.運往的地區:90%以上運往西歐、美國'中國、日本

4.石油輸出路線:

(D波斯灣T霍爾木玄玄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T馬六甲海峽T太平洋T日本

(2)波斯灣T霍爾木玄玄海峽-?印度洋-?非洲好望角T大西洋T西歐、美國

(3)波斯灣T霍爾木玄玄海峽-?阿拉伯海-?紅海T蘇伊士運河T地中海T直布羅陀海峽

T大西洋T西歐

四、民族與宗教

(1)人種:大部分為

(2)語言:以為主要語言

(3)宗教:西亞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猶太教的發源地,被認為是

這三個宗教的圣地。(因此會宗教紛爭,文化差異)西亞大部分居民信

奉少數居民信奉基督教、猶太教等宗教。

(4)生活:西亞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大部分信

仰,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波斯人主要生活在,信仰伊

斯蘭教;猶太人主要分布在主要信仰猶太教;土耳其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

多信仰_________

衣:阿拉伯人喜歡白色(吸熱少),男人的傳統服裝是白色的纏頭巾和寬大的白色長

袍;

住:由于氣候終年炎熱且很少降水,因此中東很多地區的傳統居民會把床鋪安放在屋

頂上;

行:由于駱駝較為耐渴,因此是傳統的交通工具。

第三節歐洲西部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緯度位置:北極圈穿過北部,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北寒帶

(3)海陸位置:歐洲西部西臨B-大西洋,北臨A-北冰洋,南臨C-地中海

二、主要國家和地區

①本區有30多個國家,最大的是,最小的是(也是世界最小)

②本區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世界上國家集中的地區。

③首都: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瑞士一一伯爾尼;意大利一

—羅馬。

三、工業文明的“搖籃”

(1)歐洲西部工業的地位: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有“”之稱

O

(2)歐洲西部工業分布的特點:呈“十”字形分布。

(3)歐洲西部工業的發展:①早期的工業中心多靠近煤、鐵產地,如英國的伯明翰,

德國的魯爾區②21世紀以來,歐洲西部的工業向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方

向發展。

(4)特色產業:瑞士一鐘表王國;丹麥一歐洲的牧場和食品庫;挪威一海洋漁業;荷

蘭一郁金香王國。

四、發達的乳畜業和園藝業

1、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歐洲西部沿海地區。氣候多陰雨天氣,熱量條件不足,有

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適宜發展畜牧業。

2、地中海地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適宜發展園

藝業,是歐洲主要的亞熱帶水果產區。

五、發達的旅游業

1、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是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

2、主要的旅游景點

(1)英國倫敦一塔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

(2)法國巴黎一凱旋門、艾菲爾鐵塔、

(3)意大利一古羅馬斗獸場、水城威尼斯

(4)西班牙一體驗斗牛經驗、地中海海濱沙灘

(5)瑞士一阿爾卑斯山滑雪

(6)荷蘭一風車、田園風光

(7)挪威一峽灣風光、午夜太陽

(8)奧林匹克遺址公園(希臘)

(9)華沙肖邦雕塑(波蘭)

(10)奧地利維也納一欣賞世界名曲

3、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的原因之一

區域性國際組織: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27個成員國統

一的貨幣一歐元區

第四節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地理位置:聯合國把非洲分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1)半球位置:,跨南北半球;

(2)海陸位置: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以

南;

海:東臨,西臨,南到O

(3)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處于o中部被赤道穿過,

大部分地處,又被稱為。

二、主要的地理事物

1.幾內亞灣一非洲的海灣

2.—非洲最大的島嶼

3.—世界最大的盆地(一灣:幾內亞灣;一半島:索馬里半島;一島:

馬達加斯加島)

三、自然環境(充滿生機的熱帶大陸)

1、地形:以為主。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自北向南依次為:埃塞俄比亞

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東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的裂谷,由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

塊的張裂運動造成的;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2、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o氣候類型分布特點:(1)以赤道為中心,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2)以熱帶氣候

為主,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廣。在熱帶草原地區的國家常受到旱災的威脅。

3、河流:尼羅河(世界最長);剛果河

四、人文環境

1、黑種人的故鄉:人口以上是黑色人種,全球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地區

2、發展中的民族經濟:(1)世界原料倉庫:①幾內亞:"”②贊比亞:

“銅礦王國”③南非:“黃金王國”④:世界最大的可可豆生產國⑤尼

日利亞:非洲最大產油國

(2)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①出口:等初級產

品;進口:機械,汽車等工業制成品;②弊端:初級產品價格低廉,工業制成品價格

昂貴,制約了本國經辦濟的發展;③形成原因:長期受到的統治和控制;

④出路:發展0

3、人口、糧食'環境:本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

多的糧食和肉類,于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過度放牧,導

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4、中國對非洲的援助:“中非命運共同體”

第五節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

一、位置范圍

1V范圍:

(1)南極地區一指以南的廣大地區

(2)北極地區一指以北的廣大地區

2、熟記兩極地區的海陸分布

(1)南極大陸周圍的大洋一

⑵北冰洋周圍的大洲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獨特的極地環境

1'氣候:

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O原因:南極地區處在高緯度

地區,太陽高度很小,陽光微弱,一年之內地面接受的太陽輻射最少;海拔高,地表

被冰雪覆蓋,反射了部分太陽輻射;低溫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降水稀

少而風力很大。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極”、“冰雪高原”之

稱。此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

的自然景觀。

北極地區氣候特點:北極地區絕大部分為大洋,因此氣溫不像南極那么寒冷,降水量

比南極地區多,風速也遠不及南極。

2、方向:在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北方

3、資源:(1)南極地區是一個的“大倉庫”,地下埋著豐富的礦產

(煤、鐵);地上儲存著大量的資源;沿海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還有原

始的自然環境。(2)北極地區:、、有色金屬等

4、代表性動物(1)南極地區:(2)北極地區:

5、南極洲擁有的世界之最:①②③氣候最寒冷

的大洲

三、極地科學考察

1、極地地區巨大的科學考察價值⑴、⑵、冰川研究價值

(便于研究地球古環境)(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學考察站:目前,已有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站,1985

年2月14日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一一o建立中山站。后又建立了中

山站和昆侖站。和有極晝極夜現象(因為中山站位于南極圈以內,

而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外)。北極主要建立了

3、為什么我國南極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因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南極地區的暖

季,氣溫高些;其次這時正值極晝期,白天時間長。

四、極地保護行動

1、面臨的破壞:溫室效應使計地冰川消融極地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

2、采取的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和平利用南極,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

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o國際上也非常重

視北極地區的環境保護問題,于1991年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章認識國家

第一節日本

(首都:東京,重要港口:橫濱、神戶,國花:櫻花)

一、地理位置

1v位置:是西北部的一個島國,東臨\西臨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國

家有O

2、領土組成:由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

成。最大的島嶼:o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3、日本是個的國家。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為主,平原狹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

2、氣候:(1)北部一溫帶季風氣候(2)南部一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具有明顯的海

洋性冬季較溫暖,夏季較涼爽,全年降水較豐沛,。

3、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帶,太平洋板

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注重防震減災,定每年9月1日為

“防災日”

三、經濟貿易大國

1、資源特點:兩多一少,豐富,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

2、農業特點:是日本最大的漁場。

3、工業發展模式:①二戰以后,確立了“貿易立國”的戰略,形成“進口-加工-出口

”型經濟,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工業分布: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沿岸。

②二十世紀80年代,加大對外投資,經濟從以““向"”

轉型。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有東亞和東南亞、歐美地區

③20世紀90年代,實施了“科學技術創造立國”戰略,重點發展o日

本被稱為“機器人王國”

四、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1、文化特點:東西方兼容,(1)古代一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2)近代一深受歐美文

化的影響傳統與現代結合。

2、民族和傳統服裝: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傳統服裝:和服。

第二節印度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和

(2)經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間,主要位于

(3)海陸位置:亞洲南部,東瀕-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

(4)陸上領國:西北一巴基斯坦,東北一孟加拉國、緬甸;北面一中國,尼泊爾,不

隔海相望:東南一;西南-

(5)印度是南亞的國家

二、文明古國

是一個的國家,是第一大宗教、80%以上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O

三、自然環境

地形:北部:山地一-南側,中間:平原一-平原,南部:高原

一德干高原。(對農業影響: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O)

(2)、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至次年5

月)東北季風,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風-?水旱災害頻繁。

(3)、河流:―-從孟加拉國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印度人稱為“圣

河”和“印度的母親”。

四、熱帶季風氣候與農業

1、主要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

2、主要特征:全年高溫,分明。

(1)旱季:受東北季風影響,降水少

(2)雨季: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多

3、對農業的影響很大

(1)在雨季,來自海洋的西南季風帶來充沛降水,生長旺盛

(2)在旱季,農田干旱缺水,需要灌溉

(3)、年降水量極不穩定,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旱澇災害頻繁。

4、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世界第一)、(世界第

—,僅次于中國)

5、推行的農業措施:“綠色革命”

五、發展中的大國

1、,印度人數14.2億(2022年)。

2、完整的工業體系

3、成效:已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不僅鋼鐵、機械,化學和棉麻紡織等傳統工業

具有一定規模,核能、航天、信息等現代高新技術產業也取得顯著成就。

4、主要的工業城市

(1)首都:______________

(2)最大麻紡織工業中心和最大城市:

(3)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和最大海港:

(4)信息產業中心:

5、軟件發達,僅次于美國。被稱為“”。

第三節俄羅斯

一、面積最大的國家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地跨

(2)經緯度位置:從緯度上看,大約位于之間,絕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北極圈以內為北寒帶。從經度上看,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東西距離最長,跨經

度最廣的國家。

(3)海陸位置:位于亞洲北部,歐洲東部(屬于歐洲國家)西臨,北

臨,東臨,西南臨,東北隔與相

望。

2、主要鄰國:西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有哈薩克斯坦、蒙古、中國,朝鮮。

3、俄羅斯是o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面積約占國土面積1/4,人口卻占全國總人

口的3/4。

4、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河流和湖泊

(1)地形:①以為主。(主要地形區分布: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

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②地勢特點:南高北低

,東局?西低。

(2)氣候:①以為主。氣候特點為: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

溫暖②北冰洋沿岸為寒帶氣候;③太平洋沿岸為溫帶季風氣候。

④氣候對俄羅斯種植業的影響:受氣候限制,耕地主要集中在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南

部狹長地帶,農作物以喜溫涼、耐寒的小麥、大麥、馬鈴薯、亞麻、甜菜和向日葵為

主。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出口量世界第一。

(3)河湖: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皆由南向北注入;伏爾加河自北向南

注入里海,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河”(歐洲最長的河流)。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的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蓄水量的湖泊。

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1、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

國之一。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俄羅斯有世界上面積

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因此森林資源豐富,水能豐富。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出

口國之一,被稱為‘世界加油站'。主要礦產區:

2、工業:①特點:基礎雄厚,部門齊全。重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在世界

上占有重要地位。消費品制造業(輕工業)發展相對滯后。②分布:主要分布在歐洲

部分

主要工業區:圣彼得堡工業區,以為中心的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

利亞工業區

三、橫貫東西的交通:

1、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是本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近年來,運輸

發展迅速。俄羅斯歐洲部分鐵路網較稠密,以(首都)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

亞洲部分鐵路網稀疏,集中分布在比較溫暖的地區。橫貫東西的

大鐵路是西伯利亞地區的經濟命脈

2、人口與城市人口總數1.45億(2022年),其中3/4分布在歐洲部分。

(1):首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鐵路、公路和航空樞紐,有著名的紅場和克

里姆林宮。

(2):全國第二大城市,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

(3)摩爾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港口,終年o

(4):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城

市。

第四節澳大利亞

一、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東、南半球;

(2)海陸位置:北部與亞洲隔海相望,南部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面和南面臨①印度

洋,東臨②太平洋

(3)緯度位置:主要為低緯度,中部被南回歸線穿過,主要位于熱帶和南溫帶。

2、領土組成:包括大陸、島和周圍一些島嶼,國土面積

774萬多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積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獨自占有一個

的國家。

二、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

1、“世界活化石博物館: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由于長期孤立于南半球的

海洋中,自然環境比較單一,生物演化十分緩慢,形成了許多特有的動植物種類,如

鴨嘴獸、袋鼠、鶴鵲、考拉等,因此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澳大利

亞國徽上的兩種動物是:

2、自然特征:

(1)地形、地勢:①地形以為主。西部廣闊的A西部高原,占全國面積的一

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積的,東部有自北向南縱貫的o②地勢:東西

高,中部低,縱列分布。

(2)河流和湖泊:①河流:全國最大的河流,以及達令河從大分水嶺西側發

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東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j②湖泊:中部平原地勢最

低處有。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在平原中部地勢低的地區鑿井,

地下水可以自動流出地面,成為自流井,因此人們也把那里叫做““o

(3)氣候:氣候呈半環狀分布,中西部和北部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

亡,氣候干熱。東部沿海和東南、西南地區降水較多

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農業:以為主。

(2)特點:是世界上放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

家”。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農牧業生產機械化

程度高,耗用勞動力很少。

(3)牧羊帶:澳大利亞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形成了三個

不同的農牧業區。

北粗放牧羊帶(規模大,草質差,毛用羊為主,不穩定)

中小麥和綿羊混合經營帶(規模居中,草質較好,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較穩定)

南牛、羊和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規模較小,草質好,肉用羊為主,穩定)

四、“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礦產資源: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等儲量居世界前列,澳大利亞

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國和

國。其中,煤主要分布在沿海,鐵主要分布在沿海。

2、工業: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發展了采礦、冶金和機械制造業

3、服務業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發展迅速,其中,―、

發展較快,已成為服務業中的支柱產業。

4.人口和城市

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地區。

①:全國最大城市、工業中心、港口城市。

②: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

③:全國第二大城市,澳大利亞海陸空的交通樞紐。

第五節美國

一、地理位置:位于,北半球,東臨,西臨,北與加拿大接壤,

南與墨西哥接壤。

二、領土的組成:

1、全稱為“美利堅合眾國”,陸地面積937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2、組成:(1)“本土”:北美洲的中部(2)兩個海外州:①一個是位于北美洲西北部

的阿拉斯加州。②一個是位于太平洋中北回歸線附近的夏威夷州。

三、優越的自然環境

1、地形:分南北三大縱列帶:東部:山地——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部:平原——中央

平原,西部:山地一一落基山脈,科迪勒拉山系。平原占總面積一半以上。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由東向西遞減。(受墨西哥灣,大西洋的影響

3、河湖:最大河流:(世界長度第四)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蘇必

利爾湖世界最大淡水湖,密西根湖美屬湖泊)

四、現代化的農業

1、生產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許多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農業大國。

3、主要的農業帶

⑴乳畜帶⑵玉米帶⑶小麥區⑷棉花帶⑸畜牧和灌溉農業區

五、發達的高新技術產業

1、是世界上最發達的,擁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

2、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是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產業中心。

六、人口與城市

1、美國是個國家。美國公民大多是移民的后裔

2、美國人口分布,是人口與城市密集區。

3、主要的城市

(1)首都:____________

(2)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3)五大湖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平洋沿岸重要的海港城市:、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

(5)休斯頓是墨西哥灣沿岸最大的城市

第六節巴西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西、南半球

(2)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屬于熱帶;

(3)海陸位置: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

二、濕熱的自然環境

1、地形;北部: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平原);南部:高原一一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高原)

2、氣候:(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

3、河流:(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度第二)

三、發展中的工農業

1、農業:大部分領土位于,氣候濕熱,地形平坦,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

厚的自然條件;大豆、玉米、水稻、咖啡、甘蔗、柑橘等大量出口,被譽為“咖啡王

國”,“甘蔗王國”;出口量世界第一。

2、工業: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巴西是南美洲鋼鐵,汽車,機械、飛

機的重要生產國,工業振興推動了巴西經濟的高速增長,被稱為“巴西奇跡”。

四、人口與城市

(1)人口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和面積均居世界第五

人種:巴西人種的顯著特征就是—數量多。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們

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瑪雅文明)巴西少種族偏見,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種約占40%,黑種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數日本人和華人。

(2)文化:(歐洲基督教節日),(葡萄牙民歌和非洲舞蹈的結合),

足球(英國)。

(3)城市: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城市人口占到總人口的3/4,面臨非常

嚴重的城市化問題。主要城市:——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也是世界特

大城市之一。—巴西的新首都,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第二大城市)遷

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亞。(巴西利亞是最年輕的世界文化遺產)

五、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1、是世界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森林資源豐

I曷.1-|

2、熱帶雨林的作用:①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②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③保護土壤,防

止水土流失④調節全球氣候⑤提供木材⑥提供良好的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3、雨林受破壞的原因:(理解即可)農民不斷墾荒尋求土地、修路、砍伐優良木材、

發展采礦業、開辟大型農牧場。帶來的后果:引起了深刻的o森林遭受

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4、保護:《亞馬孫合作條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