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文言斷句考點專訓(01)(教師版)
時間:40分鐘分值:45分得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孔子困(遭遇困后)于陳、蔡之間,居環堵〈土墻〉之內,席三經(指《周易》《詩經》《禮記》等經典)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將(加
人將對,弟子皆有饑色,讀詩書治禮不休。子路進諫目:“凡人為善者,天報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以禍。今先生積德行,為
善久矣。意者尚有遺(缺失的)行乎?奚居隱也!(為什么還會這么竊困呢?)“孔子曰:“由,來,汝不知。坐,吾語汝。子以夫^^
為無不知乎則三子比干何為剖心而死以|I為必聽耶伍子胥何為抉此去)目于吳東門?
(節選自劉向《說苑?雜言》)
1.(江西省重點中學盟校2024屆高三一聯)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
答案標號涂黑。(3分)
子以夫知者A為無不知乎B則王子比干何為剖心C而死D以諫者E為必聽耶F伍子胥何為抉目G于吳東門
【答案】BDF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乎”是句末語氣助詞,其后B處斷開;“以”動詞,認為;其賓語為“夫知者為無不知乎”,動賓結構完整。“則”
為復句的承接語句,往往其前斷開。
第二處:“以諫者為必聽耶”與“子以夫知者為無不知乎”結構相似,故“以諫者為必聽耶”應單獨成句,前后DF處斷
開。連詞“而”連接“何為剖心”“死”,表示因果的關系,所以“死”后D處斷開。
第三處:“耶”句末語氣詞,與句式“子以夫知者為無不知乎”結構相似,所以“以"前D處,“耶”后F處斷開。
【譯文】
孔子在陳、蔡兩國遭遇困厄,住在四面土墻的陋室里,睡在經典鋪成的席子上,七天沒有進食,藜菜羹里都沒有米,弟
子都面帶饑容,但他依舊沒有停止讀《詩》《書》,研習《禮》。子路勸諫說:“但凡人做了善事,上天會以福運回報他;做了
惡事,上天會以殃禍回報他。如今先生積德行善很久了,或許品行上還有缺失吧?為什么還會這么窮困呢?”孔子說:“仲由,
過來!你不了解。坐下,我來告訴你。你認為聰明的人就是無所不知的嗎?那王子比干為何會剖心而死?你認為勸諫別人就
(抉目ju6mu,挖去眼睛)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于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日:“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趙
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持兩端以觀望。
2.(遼寧大連二十四中學等五校2024高三期末聯考)文本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
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魏王恐A使人B止C晉鄙D留軍E壁F鄴G持兩端H以觀望
【答案】ADG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魏王恐”,“恐”是形容詞,主謂結構,句意完整,A處斷開;
第二處:“使人止晉鄙”,兼語結構,“人”作前面的賓語,后面的主語,在賓語“晉鄙”后D處斷開;
第三處:“留軍壁鄴”,狀語后置句,狀語“壁(于)鄴”后G處斷開。壁鄴:在鄴城筑壘。
【譯文】
魏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進兵包圍邯鄲。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
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給魏王和公子,向魏國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十萬部隊援救趙國。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說:
“我攻打趙國,朝夕之間將可攻下,諸侯(有)敢于援救(趙國)的,(待我)攻占趙國之后,一定調動軍隊先去攻打他。”
魏王恐懼,派人制止晉鄙,使軍隊留在鄴城筑壘,持兩端觀望雙方(的形勢)。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二:
夫天下未嘗無賢者,蓋有臣而無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日天下不復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書,有記其將死,論鮑叔、
賓胥無之為人,且各疏(寫出,列出)其短。是其心以為,數子者,皆不足以托國,而又逆知其將死,則其書誕謾(荒誕)
不足信也。吾觀史鰭,以不能進(任用)遽伯玉,而退(斥退)彌子瑕,故有身后之諫;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
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故必復有賢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
死哉?
(節選自蘇洵《管仲論》)
【注】②威公:即齊桓公。
3.(“皖豫名校聯盟”2024屆高中畢業班第一次考試)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
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賢者不悲A其身B之死C而憂其國D之衰E故必復F有賢者G而后H可以死。
【答案】CEG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斷句的方法可以從前往后分析,也可從后往前分析,總之要準確把握知識點一一動賓結構、邏輯關系、狀語后置、偷換
主語、固定結構、句首句尾虛詞等。
第一處:“賢者”作主語,“悲”作謂語,形容詞為動用法,“其身之死”作賓語,主謂賓句子結構齊全,賓語后斷句,C
處斷句;
第二處:“悲其身之死”與“憂其國之衰”句子結構一致,單獨成句,E處斷句;“故”表結果的連詞,后接結果,統領
后文,其前E處斷;
第三處:“復有賢者”動賓結構完整,其后G處斷;“而后”這樣以后,引出后面的結果,其前G處斷。
【譯文】
材料二:
天下并非沒有賢能的人,只會存在有賢臣而沒有明君的情況。齊桓公在世時,就說天下再沒有管仲這樣的人才了,我不
相信。管仲的書里,記載他將死的時候,談論到了鮑叔牙、賓胥無的為人,并且還列出他們各自的短處。這就是說,他心中
認為這幾個人都不能托以國家重任,但他又預料到自己將死,可見這部書實在是荒誕,不值得相信。我看史鰭,因為不能使
衛靈公任用賢臣薄伯玉和斥退寵臣彌子瑕,所以死后進行了尸諫。蕭何臨死時,推薦了曹參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來就
應該如此啊!國家因一個人而興盛,也會因一個人而滅亡。賢能的人不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痛,而憂慮國家的衰敗。因此一
定要推選出賢明的人來,然后才可以安心死去。那管仲,怎么可以沒有薦賢自代就撒手人寰了呢?
(節選自蘇洵《管仲論》)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或目: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入(改變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節選自歐陽修《縱囚論》)
4.(2024年鄭州高中畢業年級一測)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
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罪大惡A極B誠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臨之F可使G變H而為君子。
【答案】BDF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誠”副詞,確實是,表判斷,所以“誠”前B處斷開;
第二處:“矣”判斷句的句末語氣詞,其后D斷開;
第三處:“以"目的連詞,連接“施”“臨”,其間不可斷,但“之”作“臨”的賓語,其后F斷開。“而”連詞,表承接
關系,連接“使變”和“為”,其間不可斷。
[譯文]罪大惡極,的確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對他施加恩德,就可以使他變成君子。因為恩德進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
變人,所以出現了像這樣的情況。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二:
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目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目:“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多一個字),臣請烹。”
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日:“海大魚。”因(于是)反(“返”轉身)走。君日:“客有于此。”客日:“鄙臣不敢以死為
戲。”君日:“亡(無),更(再)言之。”對日:“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蕩(震蕩身體)而失水,則蟒蟻
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庇護),奚以薛為(要堅固的薛城有什么用呢)?君失齊,雖隆薛之城到于天,
猶之無益也。”君日:“善。”乃輟(停止、放棄)城薛。
(節選自《戰國策?齊策》)
5.(重慶市名校聯盟2024屆第一次聯考)原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
標號涂黑。(3分)
靖郭君將坡A薛B客多C以諫D靖郭君E謂F謁者日G無為H客通。
【答案】BDG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城:名詞作動詞,修筑城防。“薛”為“薛地”,處所名詞,其前省略介詞“于”,形成介賓短語,狀語后置,其
后B處斷開;“客”為后句主語,其前B處斷開;
第二處:“以”后省略賓語“之”,代指筑城之事,二者形成介賓短語作狀語,修飾謂語“諫”,“諫”無賓語,其后D處
斷開;第二個“靖郭君”為后句主語,其前D處斷開;
第三處:“謂……曰……”固定結構,“對……說……"。“日”是“說”的意思,為斷句標志,其后G處斷開。
【譯文】
材料二:
靖郭君田嬰準備在封地薛修筑城防,不少門客對此事加以諫阻。靖郭君對主管通報的侍吏說:“不要替勸諫的門客通報
有個請求謁見靖郭君的齊國人說:“我只請求說三個字就行,多一個字,我愿意領受烹殺之刑。”靖郭君于是接見他。門客小
步快走來到靖郭君跟前進言說:“海大魚。”于是轉身就走。靖郭君趕忙說:“這位門客有話可留下來說!”門客說:“我可不敢
拿性命當兒戲!”靖郭君說:“沒有(超過三個字就受烹刑的事),再說下去。”門客說:“您沒聽說過海里的大魚嗎?漁網不能
捕獲它,釣鉤不能鉤住它,它震蕩身體離開了水,那么蟋蟻也能隨意擺弄它而感到得意。現今的齊國就如同您的‘水您長
久擁有齊國的庇護,要堅固的薛城有什么用呢?您失去了齊國,即使讓薛邑的城墻筑得跟天一樣高,還是沒有用。”靖郭君說:
“對于是停止了筑城的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上謂房玄齡、蕭瑞0U)目:“隋文(懵文帝)何等主?”對目:“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戾(rize,太
陽偏西。地文中的未時,也相當于計時的13點至15點這個時間區間)。五晶已上,引(邀請)之論事。宿衛之人傳餐而食雖非性體仁明亦勵精之
主也。“
(節選自《舊唐書》)
6.(2024屆天域全國名校協作體高三3月聯考)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
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宿衛之A人B傳餐C而食D雖非性體E仁明F亦勵G精之主也。
【答案】BDF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宿衛之人”是句子主語,為了突出“傳餐而食”,可在B處斷句;
第二處:“傳餐而食”為“傳(之)餐而食(si)(之)”的省略,即把食物送進來讓他們吃。“傳餐而食”是“宿衛之人”
的謂語,不能斷開;“雖”一般放在句首,其前D處斷開;
第三處:“性體仁明”是謂語(“本性仁明”作“他”的謂語),不能斷開;”亦勵精之主也”是判斷句,“亦”前F處斷開。
【譯文】
材料一:
皇上(唐太宗)對房玄齡、蕭璃說:“隋文帝是什么樣的皇帝?”房玄齡回答說:“隋文帝約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禮,
勤勤勞勞思慮政事,每天坐朝聽政,有時會持續到太陽西斜。五品官員以上,指派(賜予)座位討論事情,由晚上守夜的衛
兵把食物送進來吃。雖然他本性不很仁義明智,但也是勵精圖治的皇帝。”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過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晉襲文公之余威得為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
其君雖不肖(沒有才能),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亂涂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
(節選自蘇洵《管仲論》)
【注】⑦文:指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7.(Z20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聯盟2024屆高三二聯)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
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文公死時晉回襲日文公之余回威固得為諸侯之盟同主目者國百有余年
【答案】AEH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文公死”主謂結構,“死”不及物動詞,后沒有賓語,結構完整,其后A處斷;“晉”是“襲”的主語,其前A
處斷。
第二處:“余威”作“襲”的賓語,延續了晉文公的余威,動賓結構完整,其后E處斷。
第三處:“者”句中主語(為諸侯之盟主)后,表停頓,其后H斷。
【譯文】
春秋五霸中沒有比齊桓公、晉文公再強盛的人了,晉文公的才能,沒有超過齊桓公,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比不上管仲。晉
文公死后,晉國延續了晉文公的余威,能成為諸侯的盟主之國,達一百多年。為什么呢?它的君主雖不英明,但是還有老成
持重的大臣在朝廷上。齊桓公死后,齊國一次內亂就不可收拾,這沒有什么可困惑的,因為它僅僅依靠一個管仲,而管仲卻
已經死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武王日:“敵之地勢,不可以伏其兩旁,車騎又無以越其前后,敵知我慮,先施其備。我士卒心傷,將帥恐懼,戰則不
勝,為之奈何?"太公目:"微哉,王之問也!(主謂倒裝,君壬所問的問題真是精妙深臭啊!)如此者先戰五日發我遠候往視其動靜,審
候其來(審案弄清敵人前來進攻的情況),設伏而待之。必于死地與敵相遇,遠(疏散開)我旌旗,疏(拉開)我行陳,必奔其前,與敵相
當(對抗)。戰合而走(逃跑),擊金(鑼)無止,三里而還,伏兵乃起,或陷(攻甑抄襲)其兩旁,或擊(進攻、攻擊)其前后。三軍疾
戰,敵人必走。”武王日:“善哉!”
(節選自《六韜》)
8.(2024屆“皖南八校”高三三聯)材料一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
涂黑。(3分)
如此者A先戰B五日C發D我E遠候F往G視H其動靜
【答案】ACF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如此者”作句子的狀語,“者”用于句中,表停頓,其后斷句,即在A后斷開;
第二處:“先戰五日”作時間狀語,其后停頓,即在C處斷句;
第三處:“發我遠候”為動賓短語結構,其后停頓,即在F處停頓;“往視其動靜”為動賓短語結構,中間不斷句。
【譯文】
武王問道:“假如敵方所處地勢不便我軍在其兩旁設伏,我軍車騎又無法在敵陣前后奔馳,同時敵人又發覺了我軍行動企
圖,預先有了充分的準備。我軍士氣沮喪,將帥心懷恐懼,與敵交戰也無法取勝,這該怎么辦?”太公答道:“君王所問的問
題真是精妙深奧啊!像這種情況,(應當)在交戰前五天,就先向遠方派出斥候偵察,窺探敵人動靜,審察弄清敵人前來進攻
的情況,預先設下埋伏等待敵軍。一定在險要的地方同敵軍相遇,疏散開我軍旌旗,拉開我軍行列的距離,奔馳到敵軍前方
與敵人相對抗。剛一交戰立即撤退,不停地擊鑼發出退兵的命令,(誘敵深入),超過我軍設伏處三里的地方再回頭反擊,這
時伏兵乘機而起,或抄襲敵軍兩翼,或攻擊敵軍前后。只要全軍迅猛出擊,敵人必敗而逃。”武王說:“說得好啊!”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秦王懷貪鄙(貪婪卑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個人權威),先詐力而后仁義,以
暴虐為天下始。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借使(假使)秦王論(考慮)上世之事,
并殷、周之跡(道路),以制(制定)御(實行)其政,后雖有淫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
和周武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節選自賈誼《過秦論?中》)
9.(安徽省卓越縣中聯盟高三5月聯考)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
標號涂黑。(3分)
■離戰國而王A天下B其道C不易D其政E不改F是其所以取之G守之者H無異也。
【答案】BDF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離戰國”“王天下”均為動賓結構,中間不應斷開,應在“下”后面斷開,即在B處斷開;
第二處:“其道”的謂語為“不易”,中間不應斷開,主謂結構完整,應在“易”后面斷開,即在D處斷開;
第三處:“其政”的謂語為“不改”,中間不應斷開,應在“改”后面斷開,與上句形成對稱結構,即在F處斷開;
“是……也……”判斷句,其前斷開。
【譯文】
秦王懷著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個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親近士民,拋棄仁政王道,樹立個人權威,把詭詐權
勢放在前頭,把仁德信義丟在后頭,把殘暴苛虐作為治理天下的前提。秦經歷了戰國到統一天下,它的路線沒有改,他的政
令沒有變,這是它奪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沒有不同。假使秦王能夠考慮古代的情況,順著商、周的道路,來制定實行自
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現驕奢淫逸的君主,也不會有傾覆危亡的憂患。所以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國家,
名號卓著,功業長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二:
(秦攻韓)馮亭守三十日,陰使人請趙王日:“韓不能守上黨,且以與秦,其民皆不欲為秦而愿為趙。今有城市之邑十
七,愿拜內之與王,唯王才之。”趙王喜,召平陽君而告之日:“韓不能守上黨,且以與秦,其吏民不欲為秦而皆愿為趙。
今馮亭令使者以與寡人,何如?”趙豹對目:“臣聞圣人甚禍無故之利。”王日:“人懷吾義,何謂無故乎?"對日秦蠶食
韓氏之地中絕不令相通故自以為坐受上黨也。
10.(2024屆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學校高三三模)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
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對日A秦蠶B食韓氏之地C中絕D不令E相通F故自以為G坐受H上黨也。
【答案】ACF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曰"字后獨立成句,A處應斷開;“蠶”做“食”的狀語,中間不斷,所以B處不斷;
第二處:動詞“食”和名詞“韓氏之地”是動賓短語,獨立成句,所以C處斷開;
第三處:動詞“絕”的目的是“不令相通”,獨立成句,所以D不斷,而F斷開;“故”表示結果的連詞,其前F斷開;
動詞“以為”和“坐受上黨也”是動賓短語,獨立成句,所以GH都不斷。
【譯文】
材料二:
(秦國攻打韓國。)馮亭防守了三十天,暗中派人對趙王說:“韓國守不住上黨,將要割讓給秦國,它的百姓都不想做秦
民而愿做趙民。如今有十七座城邑,愿敬獻給大王,請大王考慮吧。”趙王心里高興,召見平陽君并對他說:“韓國守不住
上黨,將割讓給秦國,它的官吏和百姓都不愿做秦民而愿做趙民。如今馮亭派使者獻給我,怎么樣?”趙豹回答說:“我聽
說圣人認為無故得利將帶來大禍。”趙王說:“別人傾慕我的德義,怎么說是無故呢?”趙豹答說:“秦國蠶食韓國的土地,
從中切斷使它不能相通,所以自認為可以安坐而得上黨。”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二:
凡戰,若以寡敵眾,必以日暮,或伏于深草,或邀于隘路,戰則必勝。法目:“用少者務隘。”西魏大統三年,東魏將
高歡渡河,逼華州,刺史王黑嚴守。乃涉洛,軍于許原西。西魏遣將宇文泰拒之。泰至渭南,集諸州兵,未會。諸將以眾寡
不敵,請且待歡更西以觀之。泰日:“歡若至咸陽人情轉搔擾今其新至可擊之。"
11.(2024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
標號涂黑。(3分)
覽若至_A感阻B人C情轉D搔擾E今F其新G至_H可擊之。
【答案】BEH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至咸陽”是動賓結構完整,B處斷開;
第二處:“人情轉搔擾”主謂賓齊全,民心將會動蕩不安,E處斷開;
第三處:“今”是時間狀語,太短,不能與后面斷開,“其新至”主謂結構,H處斷開。
【譯文】
材料二:
大凡作戰,如果是用較少的兵力抗擊較多兵力的敵人,一定要選在日落黃昏時分,或者于草木深處暗設伏兵,或者在隘
口險路截擊敵人,這樣作戰必能取勝。兵法說:“使用小部隊對敵作戰時,務必選擇險隘的地形條件。”西魏大統三年,東魏
將領高歡率軍西渡黃河后,直逼西魏華州,因華州刺史王署防守嚴密難克,不得不轉兵渡過洛水,而駐扎在許原之西。西魏
派遣大將宇文泰率軍抗擊高歡軍。宇文泰進至渭水之南,所征諸州之兵尚未會齊,諸將以敵眾己寡為由,請求暫且等待高歡
繼續西進而觀察形勢再作決策。宇文泰說:“高歡倘若進至咸陽,民心將會動蕩不安。現在乘其剛到立足未穩,正好可以攻擊
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二:
錢若水為同州推官,知州某性褊急,數以胸臆決事,不當。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訟于州,命錄事參
軍鞠之。錄事嘗貸錢于富民,不獲,乃劾富民父子數人共殺女奴,棄尸水中,遂失其尸。或為元謀,或從而加功,罪皆應死。
富民不勝榜楚,自誣服。具上,州官審覆,無反異,皆以為得其實。若水獨疑之,留其獄,數日不決。錄事詣若水廳事,詬
之日:“若受富民錢,欲出其死罪耶?”若水笑謝日:”今數人當死,豈可不少留熟觀其獄詞耶?”留之且旬日知州屢趣之
不得上下皆怪之。
12.(江淮十校2024屆高三第三次聯考)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
號涂黑。(3分)
留之A且旬B日C知州D屢趣之E不建F上下G皆怪之。
【答案】CEF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且旬日”作“留”的補語,與前文的關系緊密,在其后C處斷開;
第二處:“之”作“趣”即“趨”的賓語,動賓結構完整,在其后E處斷開;
第三處:“不得”沒有結果,句意完整,單獨成句,其后F處斷開;“上下皆怪之”意思是“州里大小官員都責怪錢若
水”,主謂賓結構,在主語前F處斷開。
【譯文】
材料二:
錢若水擔任同州推官,知州性情急躁氣量狹小,多次憑臆測決斷事情而不恰當。有個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逃
到哪里去了,女奴的父母告到州里,知州命錄事參軍(州里掌管文書的官)審問這件案子。錄事曾向富民借過錢,沒借到,
于是就揭發富民父子數人共同殺死了女奴,把尸體扔入水中,于是找不到尸體。(這父子幾人)有的被視為主犯,有的被視為
幫兇,按罪名都應判死刑。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就自己屈招了。錄事呈報知州,知州等人復審后認為并無相反或異
常的情形,都認為審出了此案的真實情況。只有錢若水懷疑此事,留下這案子,好幾天不判決。錄事參軍來到錢若水的辦公
處所,責罵他說:“你是否接受了富家的賄賂,想開脫他們的死罪?”錢若水含笑表示歉意,說:“如今有好幾個人要判處死
刑,怎么能不再仔細審核一下他們的供詞呢?”于是他把案件扣了將近十天,知州多次催促他,也沒有結果,州里大小官員
都責怪錢若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張漣,號南垣,秀水人。學畫于云間之某,盡得其筆法。久之而悟目:“畫之皺澀向背,獨不可通之為疊石乎!畫之起
伏波折,獨不可通之堆土乎!今之為假山者,聚危石,架洞壑,帶以飛梁,嘉以高峰,據盆盎之智以籠岳瀆使人之者如鼠為
蟻牙氣象蹙促此皆不通于畫之故也。”
13.(安徽六校教育研究會2024屆高三二測)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
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據盆盎之智A以籠B岳C瀆D使入之者E如鼠穴F蟻JSG氣象H蹙促I此皆不通于畫之故也。
【答案】DGI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籠岳瀆”是動賓結構完整,其后D處斷開;
第二處:“使”使令性動詞,后跟兼賓,“如鼠穴蟻埋”是動賓結構完整,其后G處斷開;
第三處:“氣象蹙促”主謂結構完整,其后I處斷開;“此”是“此皆不通于畫之故也”判斷句的主語,其前I處斷開。
【譯文】
張漣,號南恒,秀水人。向松江某人學畫。徹底掌握了繪畫的方法。時間一長就有所感悟:“繪畫的皺、澀、向、背,
難道不能與疊石相通嗎!繪畫的起伏波折,難道不能與用土堆山相通嗎!今日造假山的人,要堆起高大的巖石,架起山洞,
建造凌空飛起的橋,讓高峰聳立,憑借如同盆盎這樣小的智慧去把大山大河濃縮在小小的空間,讓進去的人像進入鼠穴和螞
蟻洞口的小土堆,格局逼仄,這都是不懂繪畫的緣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太常博士掌謚,職事三品已上薨者,故吏錄行狀,申尚書省,考功校勘,下太常博士擬議訖,申省,省司議定,然后聞
奏。代宗朝吏部尚書書陟薨,太常博士程皓謚目“忠孝”。刑部尚書顏真卿駁之日:“出處事殊,忠孝不并。已為孝子,不
得為忠臣;已為忠臣,不得為孝子。故求忠于孝豈先親而后君移孝于忠則出身而事主。”
14.(2024屆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二模)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
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故求忠A于孝B豈先親C而后D君E移孝F于忠G則出身H而事主。
【答案】BEG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第一處:“求忠于孝”中“于孝”是狀語后置,其后B處斷開。“豈”反問句,其前B處斷開。
第二處:“而”句中連詞,連接動詞“親(孝雙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