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型02物質推斷題
考情聚焦
A類型1文字敘述型...........................................................................1
A類型2框圖型................................................................................3
A類型3表格型................................................................................9
A類型4線型轉化型..........................................................................15
A類型5流程圖..............................................................................22
A類型6游戲類..............................................................................29
考情聚焦
A類型1文字敘述型
L(2024?四川樂山)實驗室有一包固體,可能由CaC"、KCkK2c0?和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探
究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該固體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有
氣泡產生;③向步驟②所得溶液中滴加AgNC)3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已知AgCl是一種白色固體,既不溶
于水也不溶于常見的酸.下列有關原固體成分的分析正確的是
A.一定不含CUSO4和CaCl?B.一定不含CuSO,和KC1
C.一定只含有K2cD.一定含有K2cO3和KC1
【答案】A
【分析】實驗室有一包固體,可能由CaCU、KCI、K2cQ和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
①取少量該固體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說明該固體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銅(硫酸銅溶液顯藍色),且不能同
時含有氯化鈣和碳酸鉀溶液,因為碳酸鉀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碳酸鉀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二氧化碳和水,說明該固
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鉀,則說明該固體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鈣;
③向步驟②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銀離子和氯離子反應會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
由于步驟②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則無法確定固體中是否含有氯化鉀;
綜上,則該固體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銅和氯化鈣,一定含有碳酸鉀,可能含有氯化鉀。
【詳解】A、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CUSO4和CaCIz,故A分析正確;
B、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CUSO4和CaC%一定含有碳酸鉀,可能含有氯化鉀;
C、由分析可知,該固體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銅和氯化鈣,一定含有碳酸鉀,可能含有氯化鉀;
D、由分析可知,該固體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銅和氯化鈣,一定含有碳酸鉀,可能含有氯化鉀。
2.(2024?江蘇鎮江)以海水為原料生產的NaOH固體,可能含有NaCI、Na2c5、Na2so4,CaC〈、MgSCU中
的一種或幾種。進行如下實驗。
(1)取適量固體加水溶解,得無色澄清溶液A,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
⑵取適量A溶液,加入過量BaC%溶液,過濾得白色固體B。取固體B,加入過量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
產生氣泡,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o生成固體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⑶另取適量A溶液,先加入過量的稀酸化,再滴加AgNC>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固體中一定含—o
【答案】(l)MgSC)4/硫酸鎂⑵NazSS、CaCl2Na2CO3+BaCl2=BaCO3+2NaCl
⑶硝酸/HNSNaCI/氯化鈉
【詳解】(1)NaOH固體中可能含有NaCI、Na2CO3>Na2so4,CaC%、MgSCU中的一種或幾種,取適量固體加
水溶解,NaOH能與MgS5反應生成Mg(0H)2沉淀,而實驗中得到無色澄清溶液A,說明原固體中一定不含
MgS04o
(2)取適量A溶液,加入過量BaC%溶液,過濾得白色固體B,NaOH、NaCI、Na2co3、Na2SO4,CaC。中,
能與BaCk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質有Na2c。3、Na2SO4,BaCI2與Na2cO3反應生成BaCC)3沉淀、NaCI,Na2sO4
與BaC%反應生成BaS04沉淀、NaCL取固體B,加入過量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產生氣泡,由于BaSO,
不能與稀鹽酸反應,而BaC03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固體B是BaCC)3沉淀,則原固體中
一定不含NazSCU,一定含有Na2cO3。由于Na2cO3能與CaCI2反應生成CaCO?沉淀,所以原固體中一定不含
CaCI20
BaC上與Naze"反應生成BaCC)3沉淀(固體B)、NaCI,化學方程式為:Na2CO3+BaCl2=BaCO3+2NaClo
(3)根據前面的分析,A溶液中含有NaOH、Na2CO3,不含MgS“、Na2sO4、CaCI2,不確定是否含有NaCI。
Na2cO3能與AgNQ反應生成Ag2cQ沉淀,NaCI能與AgNQ反應生成AgCI沉淀。若要驗證溶液A中是否存
在NaCI,滴加AgNC>3溶液前,需加入過量的稀硝酸酸化,Na2cQ能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鈉、二氧化碳、
水,硝酸鈉不會干擾NaCI的檢驗,從而避免Na2c。3對NaCI的檢驗造成干擾。AgCI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實驗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AgN0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固體中一定含NaCI。
3.(2024?江蘇鎮江?二模)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CI、CaCO3>NaOH、BaC〈、Mg(NO3)2>Na2cO3中
的一種或幾種?,F做如下實驗:
取少量固體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得白色固體A和無色濾液B。
⑴向固體A中加入稀鹽酸,無氣泡,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有,一定含有0
⑵取少量濾液B,滴入幾滴酚酥試液,溶液變紅,向溶液中通入C02,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固體中一定不
含有,產生白色沉淀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⑶另取少量濾液B,滴加稀HN03后再滴加AgN03溶液,產生沉淀,則原固體中(選填"一定"或"不
一定")含NaCL
【答案】(1)碳酸鈣/CaC03一定含有氫氧化鈉、硝酸鎂[或NaOHMg(NO3)2]
(2)碳酸鈉/Na2cO3BaCI2+2NaOH+CO2=BaCO34/+2NaCI+H2O⑶不一定
【詳解】(1)硝酸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硝酸鈉,取少量固體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得白色
固體A和無色濾液B,白色固體是CaCC)3、Mg(0H)2中的一種或兩種;
向固體A中加入稀鹽酸,無氣泡,說明固體不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氣
體,一定是氫氧化鎂,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鎂和水,則要產生氫氧化鎂需要氯化鎂和氫氧化鈉,
則原固體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鈣(CaCO3),一定含有硝酸鎂[Mg(NO3)2]和氫氧化鈉(NaOH);
(2)取少量濾液B,滴入幾滴酚醐試液,溶液變紅,因為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向溶液中通入CO2,二氧
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產生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溶液中的氯化鋼反應產生碳酸銀白色沉淀和氯化鈉,則原
固體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鈉,因為碳酸鈉和氯化鋼不能共存;產生白色沉淀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aCI2+2NaOH+CO2=BaCO3xb+2NaCI+H2O;
(3)原固體中含有氯化鋼,溶液中含有氯離子,會和加入的硝酸銀反應產生難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銀白色沉
淀,則不能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鈉;因此原固體中不一定含NaCI。
(4)E玲F為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
Ca(OH)2+Na2CO3=CaCO34<+2NaOHo
A類型2框圖型
L(2024?四川成都)物質轉化是化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甲、乙、丙、丁是不同類別的常見物質,甲是單質,
丁是配制波爾多液的原料,轉化關系如圖("一"表示相互反應,"玲"表示一步轉化,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
學常見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一定是置換反應B.反應②有氫氣生成
C.反應③④一定有沉淀生成D.丙是鹽
【答案】A
【分析】甲、乙、丙、丁是不同類別的常見物質,甲是單質,丁是配制波爾多液的原料,甲與丁能反應,
所以丁是硫酸銅,甲是比銅活潑的常見金屬(如鐵等),甲能和乙反應且乙能轉化為丁,所以乙是稀硫酸,
丙能和酸、鹽反應,故丙是堿(如氫氧化鈉等),帶入驗證,推理正確。
【詳解】A、甲是鐵等較活潑金屬,丁是硫酸銅,反應①可以是活潑金屬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另一種硫酸
鹽,此類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故說法正確;
B、乙是稀硫酸,丁是硫酸銅,反應②可以是氧化銅或氫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故說法錯誤;
C、乙是稀硫酸,若丙是氫氧化鈉,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沒有沉淀生成,故說法錯誤;
D、由分析可知,丙是堿,故說法錯誤。
2.(2024?山東濱州)A、B、C、D、E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A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C俗稱火堿;
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種氧化物且常用作固體干燥劑。它們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f"上方為
條件或反應物;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物質E的化學式:;
(2)D轉化為E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3)E轉化為B的反應為(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⑷寫出A+BfC+D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⑴CaO(2)分解反應⑶放熱(4)Na2CO3+Ca(OH)2=CaCO3xk+2NaOH
【分析】c俗稱火堿,C為氫氧化鈉;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碳酸鈣;D(碳酸鈣)高溫條件下生成
E;碳酸鈣高溫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E是一種氧化物且常用作固體干燥劑,則E為氧化鈣,E與
力。轉化為B,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則B為氫氧化鈣;A與B(氫氧化鈣)能轉化為C(氫氧化
鈉)和D(碳酸鈣),A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則A
為碳酸鈉,代入驗證,推理正確。
【詳解】(1)物質E是氧化鈣,化學式:CaO;
(2)D轉化為E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鈣高溫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
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3)E轉化為B的反應為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4)A+B玲C+D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C)3+
Ca(OH)2=CaC034/+2Na0Ho
3.(2024?青海西寧)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屬于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中的不同類
別,其中甲是黑色固體,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氣體原料,丙、丁中均含有人體內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各
物質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一"表示相連的物質間可以發生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相應的轉化關系,
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請根據相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丁屬于(填物質類別)。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⑶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
【答案】⑴鹽(2)C+CO2=^2CO(3)CO2+Ca(OH)2=CaCO3J+H,O
【分析】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屬于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中的不同類別,其中乙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氣體原料,乙為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丙、丁中均含有人體內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即都含鈣元素,其中丙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故丙為氫氧化鈣,丁能生成二氧化碳,丁為碳酸鈣,氫氧化鈣
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屬于堿、碳酸
鈣屬于鹽,所以甲屬于單質,且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故甲為碳,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一
氧化碳。將答案帶入原題,符合題意。
【詳解】(1)經分析丁為碳酸鈣,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屬于鹽;
高溫
(2)反應①為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方程式為:C+CO2—2C0:
(3)反應②為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o
4.(2024?四川樂山)甲、乙、丙、丁分別為碳酸鈉、鹽酸、氯化亞鐵、氯化銅中的一種,它們之間的部分
反應或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f”表示能一步轉化
表示可相互轉化
回答下列問題:
(1)甲物質為.
(2)甲與乙的反應屬于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反應.
⑶甲與戊反應可以生成丙,則戊可能是(任寫一種即可).
⑷丙生成丁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鹽酸(2)復分解(3)Cu?;駽u(。H)2或Cu2(。H)2CO3
(4)CuCl2+Fe=FeCl2+Cu
【分析】甲、乙、丙、丁分別為碳酸鈉、鹽酸、氯化亞鐵、氯化銅中的一種,乙能與氫氧化鈉相互轉化,
則乙為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均能與甲反應,則甲為鹽酸,甲能轉化為丁、丙,丙能轉化為丁,氫氧
化鈉能與丙反應,則丙為氯化銅,丁為氯化亞鐵,代入驗證,推論合理。
【詳解】(1)由分析可知,甲為鹽酸;
(2)甲與乙的反應即為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
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復分解反應;
(3)甲(鹽酸)與戊反應可以生成丙(氯化銅),則戊可能是氧化銅、氫氧化銅或堿式碳酸銅,化學式為
CuO或Cu(OH)2或Cii2(OH)2c。3等;
(4)丙生成丁即為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CuCl2+Fe=FeCl2+Cuo
5.(2024?河南)甲、乙、丙三種物質都含同一種元素,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表示反應一步實現,
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去)。
⑴已知甲、乙組成元素相同,丙在空氣中含量居第二位。甲轉化為乙的化學方程式為;從分子角度解
釋,甲、乙性質有差異的原因是o
⑵已知三種物質都含鈣元素,甲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乙難溶于水且相對分子質量為100。甲的化學式
為;乙轉化為丙的化學方程式為。
MnO,
【答案】⑴2H2。2^^2應0+0/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2)Ca(OH)2CaCO3+2HCl=CaCl2+H2O+CO2T
【詳解】(1)已知甲、乙組成元素相同,丙在空氣中含量居第二位,可推出丙為氧氣,甲能轉化為乙、丙,
可推出甲為過氧化氫,乙為水,代入驗證,符合題意;
甲轉化為乙的反應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銃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nO2
2H,O2^^2H2O+O2T,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甲、乙性質有差異的原因是:它們的分子構
成不同;
(2)已知三種物質都含鈣元素,甲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可推出甲為氫氧化鈣,乙難溶于水且相對分子質
量為100,可推出乙為碳酸鈣,甲能轉化為乙、丙,乙、丙能相互轉化,可推出丙為氯化鈣,代入驗證,符
合題意。
由分析可知,甲為氫氧化鈣,化學式為:Ca(OH)2;
乙轉化為丙的反應為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T。
6.(2024?四川德陽)常見物質A、B、C、D、E、F之間的轉化或反應關系如圖所示,其中,"好"表示一種物
質可以通過一步反應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一"表示兩種物質或其溶液在常溫下可相互反應。轉化關系A玲B
常用于煉鐵,C的溶液呈藍色,D是一種常見的堿,E為海水"制堿”的重要產品。
回答下列問題:
(1)紅色粉末狀固體A的化學式為。
(2)C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填離子符號)。
⑶固體E中加入足量F溶液反應的現象是0
(4)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答案】①FezQ(2)CU+⑶產生大量氣泡,固體逐漸消失
(4)2NaOH+CuSO4=Cu(OH)2J+Na2SO4
【分析】轉化關系AfB常用于煉鐵,C的溶液呈藍色,說明C是可溶性銅鹽溶液,例如硫酸銅,B和C能
發生反應,則B為鐵,A是紅色粉末狀固體,則A是氧化鐵,D是一種常見的堿,C能和D反應,E為海水
“制堿”的重要產品,則E為碳酸鈉,E能轉化為D,則D為氫氧化鈉,F能和D、B、A、E反應,則F為稀鹽
酸或稀硫酸,代入驗證,推論合理。
【詳解】(1)紅色粉末狀固體A為氧化鐵,化學式為Fe203;
(2)C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為銅離子,離子符號表示為Cu2+;
(3)固體E(碳酸鈉)中加入足量F溶液(稀鹽酸或稀硫酸),碳酸鈉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或
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現象是產生大量氣泡,固體逐漸消失;
(4)C與D反應可以為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化學方程式為:
。
2NaOH+CuSO4=Cu(OH)2>k+Na2SO4
7.(2024?內蒙古興安盟)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下圖中"一”表示相連兩種物質能發
生反應(部分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A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揮發性酸,B、C為黑色固體,E俗稱熟
石灰。
(1)A的名稱是-
(2)A與B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3)D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寫出E的一種用途o
【答案】(1)鹽酸/稀鹽酸/濃鹽酸(2)復分解反應⑶Ca(OH)2+CO2=CaCO3;+H20
⑷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分析】A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揮發性酸,則為鹽酸;E俗稱熟石灰,則為氫氧化鈣;B、C為黑色固體,而
碳和氧化銅均為黑色固體,碳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氧化銅能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
和水,且碳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B為氧
化銅、C為碳、D為二氧化碳。
【詳解】(1)由分析可知,A的名稱為鹽酸。
(2)A和B的反應為氧化銅和鹽酸的反應,該反應為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屬于復分解反應。
(3)D和E的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CO,=CaCO31+H200
(4)E為氫氧化鈣,在建筑上用熟石灰與沙子混合來砌磚,用石灰漿粉刷墻壁;在樹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
等的石灰漿,可保護樹木,防止凍傷,并防止害蟲生卵;農業上可用石灰乳與硫酸銅等配制成具有殺菌作
用的波爾多液作為農藥使用;還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實驗室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等等。
8.(2024?黑龍江)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其中B可用作食品干燥劑,A、B、C中含有相同的金
屬元素,C、D、E、F是氧化物、酸、堿、鹽四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E由兩種元素組成,其溶液呈黃色。
它們的關系如圖(圖中用"一"表示兩種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用"玲"表示一種物質可以轉化為另一種物
質,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B物質的俗稱是o
(2)F的物質類別是。
(3)C和F反應的微觀實質是0
⑷物質C和E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答案】(1)生石灰(2)酸⑶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⑷有紅褐色沉淀,溶液由黃色變為無色
【分析】B可用作食品干燥劑,B為氧化鈣,A、B、C中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說明均含有鈣元素,E由兩
種元素組成且其溶液呈黃色,說明E為含有鐵離子的鹽溶液,E為氯化鐵,由圖可知,A-B玲C-A,則有氧
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
氧化碳,即有C為氫氧化鈣,A為碳酸鈣,則D和F為氧化物或酸,氫氧化鈣能與F反應,F能生成氯化鐵,
F為鹽酸,為酸,鹽酸能生成D,且D為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的氧化物,D為二氧化碳,代入驗證,推理正確。
【詳解】(1)由分析可知,B為氧化鈣,俗名為生石灰,故填:生石灰;
(2)由分析可知,F為鹽酸,為酸,故填:酸;
(3)C為氫氧化鈣,F為鹽酸,二者反應實質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故填:氫離子和氫氧根
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4)C為氫氧化鈣,E為氯化鐵,二者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鈣,可以看到紅褐色沉淀,溶液由黃
色變為無色,故填:有紅褐色沉淀,溶液由黃色變為無色。
9.(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B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且B、C、F物質
類別相同,E廣泛應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圖
中"一"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其中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及生
成物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請寫出B物質的化學式,E物質的俗稱是o
(2)B與足量的D反應的實驗現象是o
⑶請寫出FfG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①Fe2O3燒堿/火堿/苛性鈉
⑵紅棕色固體逐漸溶解至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⑶CaO+H2O=Ca(OH)2
【分析】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B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可推出B為氧化鐵,且B、C、F物質
類別相同,E廣泛應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可推出E為氫氧化鈉,B能轉化
為C,C能轉化為F,E能轉化為F,C能與E反應,可推出C為二氧化碳,F為水,C能與G反應,G能與F
相互轉化,可推出G為氫氧化鈣,A能與B反應,A能轉化為C,A能與C反應,可推出A為碳,B能與D
反應,D能轉化為C,D能與G反應,可推出D為酸,如稀鹽酸,代入驗證,符合題意。
【詳解】(1)由分析可知,B為氧化鐵,化學式為:FezQ;
E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
(2)B與足量的D的反應為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現象是:紅棕色固體逐漸溶解至消失,
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
(3)F-G的反應為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O
A類型3表格型
1.(2024?天津)如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
("一"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好"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選項甲乙丙T
R3乙
ACuOH2so4Mg
H2
BHCIFe尸03。40
2
/
CCOC0
022cF5丁
DHCI
Ca(OH)2C02Na2CO3
A.AB.BC.CD.D
【答案】D
【詳解】A、甲一乙反應是指氧化銅與氫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水;甲一丙反應是指氧化銅與硫酸反
應生成硫酸銅和水;丙一丁反應是指硫酸和鎂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丁玲乙是指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
鎂和氫氣;丙玲乙是指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乙玲丙不能一步反應實現轉化,不符合題意;
B、甲一乙是指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甲一丙反應是指鹽酸和四氧化三鐵反應生成鹽和水;
丙一丁不反應,不符合題意;
C、甲一乙反應是指氧氣和一氧化碳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甲一丙不反應,不符合題意;
D、甲一乙反應是指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甲一丙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溶液
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丙一丁是指碳酸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丁玲
乙是指鹽酸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丙玲乙是指碳酸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乙玲丙
是指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符合題意。
2.(2024?天津河西?一模)如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
見反應("一"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玲"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選項甲乙丙T
CU(OH)
AH2SO4CuSO4CuCl22
甲乙
BHCICO2NaOHNa2CO3
CCaCOHO0CO
3222丙->
Fe(SO)Fe(OH)
DFe2433Fe。
A.AB.BC.CD.D
【答案】A
【詳解】A、甲玲乙:硫酸與氫氧化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銅;甲一?。毫蛩岷蜌溲趸~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銅
和水;乙-丙:硫酸銅溶液和氯化鋼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氯化銅;乙玲?。毫蛩徙~溶液和氫氧化鈉溶
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丁3丙:氫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符合圖示關系;
B、甲玲乙: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甲一?。合←}酸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
氧化碳氣體;乙玲丙:二氧化碳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生成氫氧化鈉轉化;乙玲?。憾趸寂c氫氧化鈉溶
液反應有碳酸鈉生成;丁玲丙: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有氫氧化鈉生成,不符合圖示關系;
C、甲玲乙: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有水生成;甲一丁:碳酸鈣和二氧化碳不反應;乙玲丙:水在通電條件下
有氧氣生成;乙玲?。核荒芡ㄟ^一步反應實現生成二氧化碳轉化;丁玲丙: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有水生成,不符合圖示關系;
D、甲玲乙:鐵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生成硫酸鐵轉化;甲一?。鸿F和氧化鐵不反應;乙玲丙:硫酸鐵和氫
氧化鈉溶液反應有氫氧化鐵沉淀生成;乙3?。毫蛩徼F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生成氧化鐵;丁玲丙:氧化鐵
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生成氫氧化鐵轉化,不符合圖示關系。
3.(2024?天津河北?二模)下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
見反應("好"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選項甲乙丙T
Fe
A203FeSO4ZnSO4ZnCl2
甲A乙
BcoNaCOHO0
22322八
C0HCO
CcCO223V
T.內
DHC1BaCl2BaSO4H2SO4
A.AB.BC.CD.D
【答案】B
【詳解】A、氧化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無法轉化成硫酸亞鐵,選項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水電解生
成氧氣和水,碳和氧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選項符合題意;
C、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不
能轉化為碳,選項不符合題意;
D、鹽酸和氫氧化鋼反應生成氯化/和水,氯化鋼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領和鹽酸,硫酸/不能轉化為硫酸,
選項不符合題意。
4.(2024?貴州?一模)如圖所示為甲、乙、丙三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好"
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選項甲乙丙
ANaOHNa2s。4NaNO3
BCa(OH)2CaCI2CaCC)3
CFe2(D3FeFeSO4
DCuCuOCU(OH)2
A.AB.BC.CD.D
【答案】B
【詳解】A、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氫氧化鈉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鈉和水,鈉鹽和硝酸鹽均
是可溶的,硝酸鈉不能轉化為硫酸鈉,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碳酸鈣和鹽酸反
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題意;
C、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氧化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不能生成硫酸
亞鐵,鋅和硫酸亞鐵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鐵,不符合題意;
D、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銅不能轉化為氫氧化銅,氫氧化銅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銅和水,
不符合題意。
5.(2024.廣東東莞?二模)X、Y、Z、W四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玲"表示反應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
反應條件已略去),則不符合轉化關系的是
選項XYzW
AAlCuCuOCuCI2
BH0CaOCaCC)3
2co2XTY/Z
C
H20202H2OH2cO3
DHCINaCONaOH
co223
A.AB.BC.CD.D
【答案】B
【詳解】A、鋁可以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鋁,銅在氧氣中加熱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在碳、一氧化碳或
者氫氣的作用下還原得到單質銅,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故A不符合題意;
B、水不能一步反應得到氧化鈣,氧化鈣無法一步反應得到碳酸鈣,故B符合題意;
C、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錦的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氧氣,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水通電分解生成氧氣,水
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故C不符合題意;
D、鹽酸與碳酸鈣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與酸反應生成二氧
化碳,碳酸鈉與氫氧化鈣生成氫氧化鈉,故D不符合題意。
6.(2024?天津南開?二模)下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一"
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好"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選項ABCD
甲乙甲乙甲______________4乙甲乙
轉化關系XX
丙x丁丙J內J丙_--丁
甲Na2c。3CuOCaCOsFe
乙CHCI
Ca(OH)2co2
物質
丙H2sO4CONaOHCuCI2
TMgCI202Na2cO3NaOH
A.AB.BC.CD.D
【答案】B
【詳解】A、甲乙丙丁分別為碳酸鈉、氫氧化鈣、硫酸、氯化鎂,甲與乙反應: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
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甲與丙反應: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乙與丙反應:氫氧
化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丁與乙反應:氯化鎂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丁與
丙反應:氯化鎂與硫酸不反應,故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不滿足圖中轉化關系,不符合題意;
B、甲乙丙丁分別為氧化銅、碳、一氧化碳、氧氣,甲與乙反應:氧化銅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
氧化碳;甲與丙反應:氧化銅與一氧化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乙轉化為丙:碳不充分燃
燒會生成一氧化碳;丁與乙反應: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丙與丁反應: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
成二氧化碳,故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滿足圖中轉化關系,符合題意;
C、甲乙丙丁分別為碳酸鈣、二氧化碳、氫氧化鈉、碳酸鈉,甲轉化為乙:高溫燃燒碳酸鈣生成二氧化碳;
甲與丙反應:碳酸鈣與氫氧化鈉不反應;丁轉化為乙: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丁轉化為丙:碳
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甲與丁互相轉化:碳酸鈣不能通過一步反應轉化為碳酸鈉,碳酸鈉與
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故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不滿足圖中轉化關系,不符合題意;
D、甲乙丙丁分別為鐵、鹽酸、氯化銅、氫氧化鈉,甲與乙反應: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甲與
丙反應:鐵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氯化亞鐵;甲與丁反應:鐵與氫氧化鈉不反應;丁與乙反應:氫氧化鈉
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丁與丙反應:氫氧化鈉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乙轉化為
丙:鹽酸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銅,故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不滿足圖中轉化關系,不符合題意。
7.(2024?天津河北?一模)下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
見反應("一”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好"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
是
選項甲乙丙T
AFeH2SO4NaOHCuSO4
BOFeOC
2H223
CK2cO3Ba(NO3)2CuSO4NaOH
DHCINa2cO3HSOFe。
24
A.AB.BC.CD.D
【答案】A
【詳解】A、鐵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硫酸能與氫氧化鈉
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氫氧化鈉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硫酸能與氧化銅反應轉化為硫酸
銅,符合圖示關系,正確;
B、氧氣能與氫氣反應生成水,能與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氫氣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水,碳與氧化鐵在
高溫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氫氣不能轉化為碳,即乙不能轉化丁,不符合圖示關系,錯誤;
C、碳酸鉀能與硝酸鋼反應生成碳酸/沉淀和硝酸鉀,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硝酸鋼不能轉化為氫氧化鈉,
即甲不能與丁反應,乙不能轉化丁,不符合圖示關系,錯誤;
D、硫酸鈉不能轉化氧化鐵,即乙不能轉化丁,不符合圖示關系,錯誤。
8.(2024?天津河東?一模)X、Y、Z、W四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
則符合要求的X、Y、Z、W依次是
選項XYZw
ACuOCuCl2CU(OH)2CuSO4
BHCINa2cO3NaOHH2O
CH2O2OH2cO3H2O
2---------->
WL
DBa(OH)2BaCl2Ba(NO3)2BaSO4
A.AB.BC.CD.D
【答案】A
【詳解】A、氧化銅和鹽酸生成氯化銅水,和硫酸生成硫酸銅和水,氯化銅和氫氧化鈉生成氫氧化銅和氯化
鈉,氫氧化銅和硫酸生成硫酸銅和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符合要求;
B、鹽酸和碳酸鈉生成氯化鈉和水和二氧化碳,鹽酸不能轉化為碳酸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生成氫氧化鈉和
碳酸鈣,氫氧化鈉和鹽酸生成水和氯化鈉,氧化鈉和水生成氫氧化鈉,不符合要求;
C、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但是氧氣無法轉化為碳酸,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生
成碳酸,不符合要求;
D、氫氧化鋼和鹽酸生成氯化鋼和水,和硫酸生成硫酸鋼和水,氯化鋼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和硝酸鋼,
硝酸鋼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硝酸,但是硫酸鋼無法轉化為硝酸銀,不符合要求。
A類型4線型轉化型
1.(2024?山東濟寧)某同學學習酸、堿的知識后,構建了有關酸、堿與X、Y、Z三種初中常見物質之間的
反應關系圖,圖中連線兩端的物質均能發生化學反應,其中X為黑色固體,Y、Z為氧化物,常溫下,Z為
氣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B.若Y與稀H2sO’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則Y為FqOj
高溫
C.X與Z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CC)2-2CO
D.X與Y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答案】A
【分析】Y為氧化物,能與硫酸反應,Y為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鐵;X為黑色固體,能與金屬氧化
物Y反應,故X為碳單質,碳單質具有還原性,能把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置換出來:Z為氧化物,能與氫氧
化鈉反應,所以Z為非金屬氧化物,且Z能與碳單質反應,則Z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高溫生成一氧化
碳。
【詳解】A、由分析可知,X為碳單質,選項錯誤;
B、Y是金屬氧化物,若Y與稀H2sO’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則Y為中含有鐵離子,故為Fe2t)3,氧化鐵與硫酸
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溶液呈黃色,選項正確;
高溫
C、由分析可知,X與Z發生反應為二氧化碳與碳高溫生成一氧化碳,方程式為:C+CO2=2CO,選項
正確;
D、X與Y發生的化學反應為碳單質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金屬單質和二氧化碳,符合一種
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2.(2024?湖北武漢)如圖所示物質及變化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純凈物及反應。其中甲、乙、丙均是單質且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丁是氧化物。"一"表示相連兩種物質可以反應,表示一種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以轉
化成另一種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乙
A.甲玲乙反應前后一定存在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B.甲、丙可以都是金屬,且金屬活動性:甲〉丙
C.。2玲丁的反應體現了氧氣的氧化性
D.丁玲丙的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
【答案】D
【詳解】A、甲、乙均為單質,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0,而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不為零,則甲玲乙反應前
后一定存在元素化合價的改變,該選項說法正確;
B、若甲、丙都是金屬,且甲能把丙置換出來,則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甲〉丙,該選項說法正確;
C、物質和氧氣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其中體現了氧氣的氧化物,該選項說法正確;
D、丁為氧化物,丙為單質,若丁為氧化銅,丙為銅,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
不屬于置換反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3.(2024?四川廣元)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每個反應都是一步
實現,其中"一”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f"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物質已
略去)。已知A是年產量最高的金屬,F是紫紅色金屬,C、D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B、C、D、E、F是五
種不同類別的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和D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o
(2)寫出B物質的一種用途0
(3)C的俗稱為o
⑷若E玲F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0
A
【答案】⑴置換反應(2)金屬除銹(合理即可)⑶熟石灰/消石灰⑷CO+CuO=Cu+CO2
【分析】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B、C、D、E、F是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已知A是年產量最高的金
屬,可推出A為鐵,F是紫紅色金屬,可推出F為銅,C、D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可推出C、D為氫氧化
鈣和硫酸銅,A能與D反應,可推出D為硫酸銅,則C為氫氧化鈣,A能與B反應,B能與C反應,B能轉
化為D,可推出B為硫酸,E能轉化為D和F,可推出E為氧化銅,代入驗證,符合題意。
【詳解】(1)A和D的反應為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
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由分析可知,B為硫酸,硫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可用于金屬除銹;
(3)由分析可知,C為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
(4)若E玲F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則該反應為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
A
銅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CuO=Cu+CO2o
4.(2024?四川達州)A、B、C、D、E、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C、D、E、F為不同類別的物質。A、
F兩物質元素組成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液態,C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D的溶液呈藍色。"一”表示相連的兩種
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相連物質能向箭頭所指一方轉化,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省略,回答
(1)A轉化為B和F的化學方程式為。
(2)D與E反應的現象是0
(3)C與D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反應。
MnO2
【答案】⑴2H2。2^^2凡0+021(2)有藍色絮狀沉淀產生,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⑶置換
【詳解】(1)A、F兩物質元素組成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液態,A、F為過氧化氫、水兩種中的一種,過氧化氫
MnO2
可分解為水和氧氣,故A為過氧化氫,F為水,A轉化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TO故填:
MnO2
2H2O2^^2H2O+O2T。
(2)F物質為水,能與水相互轉化的物質為氫氧化鈣,氧化鈣和水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生
成碳酸鈣和水,故E為氫氧化鈣,D的溶液呈藍色,D為硫酸銅,硫酸銅和氫氧化鈣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鈣,
可觀察到有藍色絮狀沉淀產生,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故填:有藍色絮狀沉淀產生,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
(3)C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C為鐵,D的溶液呈藍色,D為硫酸銅,鐵和硫酸銅的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
為置換反應,故填:置換。
5.(2024?山東泰安?二模)學習酸、堿的知識后,小芳構建了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圖,甲、乙、丙是三種初
中常見物質,其中甲為黑色固體,乙、丙為氧化物,如圖連線兩端的物質均能發生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甲
Ca(OH)2
A.甲物質可以通過金屬礦石的冶煉獲得
B.Ca(OHb稱生石灰,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
C.若乙物質中有鐵元素,乙與稀鹽酸反應得到溶液一定呈淺綠色
D.甲與丙反應過程會吸熱,甲可以通過化合或置換反應轉化為丙
【答案】D
【分析】甲、乙、丙是三種初中常見物質,其中甲為黑色固體,乙、丙為氧化物,甲能和乙、丙反應,乙
能和鹽酸反應,丙能和氫氧化鈣反應,則甲是碳,乙可以是氧化銅、氧化鐵等,丙是二氧化碳,代入驗證,
推論合理。
【詳解】A、由分析可知,甲物質是碳,碳不可以通過金屬礦石的冶煉獲得,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B、氧化鈣俗稱生石灰,而Ca(OH)2稱熟石灰,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C、若乙物質中有鐵元素,則乙可以是氧化鐵,氧化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得到溶液呈黃色,故
選項說法不正確;
D、甲是碳,丙是二氧化碳,碳與二氧化碳反應過程會吸熱,碳可通過與氧氣發生化合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或碳與氧化銅發生置換反應轉化為二氧化碳和銅,故選項說法正確。
6.(2024?陜西西安?模擬預測)在一次復習課上,同學們以圖形轉換的形式將六種常見物質的相互關系進行
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稱生石灰,B為人體胃酸的主要成分。三角形中的"f”指一種物質可反應生成另一種
物質指兩種物質可發生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為
A.物質A和水反應放熱B.物質B和C的反應為中和反應
C.物質D的可能為堿或鹽D.物質E和F可能分別為CO2和匕0
【答案】C
【分析】A俗稱生石灰,A是氧化鈣,B為人體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鹽酸,氧化鈣可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
鈣,所以C是氫氧化鈣。
【詳解】A.氧化鈣和水反應放熱,此選項正確;
B,酸堿之間的反應是中和反應,所以物質B和C的反應為中和反應,此選項正確;
C.堿不能與堿反應,所以物質D不可能為堿,此選項錯誤;
D.由分析可知,物質B可發生反應生成E和F,E和F又可以發生反應,所以E和F可能分另I]為CO?和出0
中的一種,此選項正確。
7.(2023?廣西南寧?模擬預測)物質A、B、C之間存在下圖轉化關系:("玲"表示某物質可通過某個過程或
某個化學反應轉化成其他物質),其中A是由元素周期表第一、二周期中元素組成的常見無色液體,則關
于A、B、C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B------------>C
A.B玲C可通過化合反應來實現
B.A玲C可通過分解反應來實現
C.A玲B轉化中可能放出熱量
D.物質B一定是H2O
【答案】D
【分析】其中A是由元素周期表第一、二周期中元素組成的常見無色液體,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開孔格柵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干式旋片式復合泵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噪聲信號發生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圍欄桿座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溴化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動畫機芯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前叉豎管套管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光路自動切換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突破自我的2024籃球裁判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駕駛員執照考試概論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軍用仿真(軟件)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互動課堂教學設計寶典(統編版2024)
- 裝修多人合伙協議書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21校初三一模英語試題及答案
- 乳業大數據分析與消費者洞察-全面剖析
- 土釘墻、噴錨護坡分包合同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19904
- 2025湖北隨州國資本投資運營集團限公司人員招聘27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許昌電氣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廢料收購合同協議模板(簡版)6篇
- 患者隱私保護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