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第1部分第3篇世界史第11講工業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教師用書_第1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第1部分第3篇世界史第11講工業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教師用書_第2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第1部分第3篇世界史第11講工業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教師用書_第3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第1部分第3篇世界史第11講工業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教師用書_第4頁
通史版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第1部分第3篇世界史第11講工業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教師用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1講工業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1.命題點:18世紀前半期,法國學問階層思想活躍(2024·全國卷Ⅲ)18世紀前半期的法國,從前往來于凡爾賽宮的思想家、文學家、戲劇家們,起先熱衷于參與沙龍聚會,探討的話題廣泛,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信仰和禮儀,思想極為活躍,上流社會不少人也樂于資助他們。這表明()A.啟蒙思想漸漸流行 B.宮廷文化普及到民間C.專制王權已經衰落 D.貴族與平民趨于同等[嘗試解題]________A[材料的主旨是思想家、文學家、戲劇家思想的變更,不是宮廷文化,故B項錯誤;當時法國專制王權強大,故C項錯誤;材料中的思想家、文學家、戲劇家不代表平民,由此不能得出貴族與平民同等的結論,故D項錯誤;材料的關鍵信息是“思想極為活躍”,聯系18世紀的法國可知,A項符合題意。]2.命題點:啟蒙運動的主要內容(2024·全國卷Ⅲ)雨果在小說《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國唯一的最高權力機關國民公會,“既是正式選舉會議又是十字街頭,既是權威機關又是平民大眾,既是法庭又是被告”。這里的國民公會所體現的政治理念是()A.三權分立 B.君主立憲C.人民主權 D.法律至上[嘗試解題]________C[法國的國民公會是普選產生的,是對君主專制的否定,是民主得到發展的體現。法國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體現了人民主權學說和社會契約思想,故C項正確。]3.命題點:16—18世紀的奴隸貿易(2024·全國卷Ⅱ)下圖可以用來說明,奴隸貿易()A.是早期資本主義擴張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確立C.導致“日不落帝國”的產生D.因白銀開采的須要達到極盛[嘗試解題]________A[奴隸貿易是歐洲早期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對于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故A項正確;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確立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與材料時間不符,故解除B項;由題干材料無法推斷奴隸貿易對英國殖民帝國形成的影響,C項不符合題意;奴隸貿易達到極盛是因為發展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須要,故D項錯誤。]4.命題點:佛羅倫薩13世紀后半期的社會現狀(2024·全國卷Ⅱ)13世紀后半期,佛羅倫薩市政府確定擴建一座小而簡陋的教堂,并特地發布公告稱,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名貴的心靈相一樣”。這反映出,當時佛羅倫薩()A.工商業階層成長壯大B.人文主義廣泛傳播C.教會權威進一步提升D.新教理論初步形成[嘗試解題]________A[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名貴的心靈相一樣”,反映了當時工商業階層成長壯大及其影響力的增加,A項正確。]5.命題點:世界市場的形成(2015·全國卷Ⅱ)17世紀60年頭,茶葉在英國只是上流社會的消費品;到18世紀末,茶葉已成為一般民眾的日常消費品。這反映了當時的英國()A.等級觀念明顯淡化 B.崇尚東部的生活方式C.貧富差距日益縮小 D.擴大了與東部的貿易[嘗試解題]________D[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結合時代背景分析。18世紀60年頭,英國最先起先進行工業革命,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英國不斷向國外輸出工業品,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葉在內的消費品,D項符合題意;17、18世紀的英國,等級觀念明顯,故A項錯誤;僅從英國茶葉消費群體的變更,無法得出英國崇尚東方生活方式的結論,且這一結論與史實不符,故B項錯誤;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英國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故C項錯誤。]題號命題特點第1題情境設置沙龍聚會,一個信息溝通、思想交鋒、集體批判、探討學術的場所。以此創設情境,更易讓考生置身其中去思索問題角度轉換題目考查的是思想傳播的氛圍,而非傳統的“啟蒙思想的內容、影響”等第2題論從史出對材料中國民公會的性質應從政治理念上進行闡釋,即代表了革命中全體人民的利益第3題形式敏捷以柱狀圖作為命題的材料依托,信息直觀、清楚第4題角度新奇不是考查文藝復興的成就,而是文藝復興的興起背景第5題轉換思維以茶葉在英國消費的變更,分析推斷世界市場的形成一、14—17世紀“發覺”的時代1.“人的發覺”:文藝復興(1)主見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確定人的價值和尊嚴;提倡現世享樂,反對來世和禁欲主義。(2)文藝復興的斗爭矛頭指向天主教會,反對教會扼殺人性,主見將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但并不反對宗教信仰。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3)中世紀前后的社會:歐洲中世紀的時代特征是禁欲苦行、神權至上、愚昧迷信、禁錮思想。文藝復興主見聽從人性、人性至上、追求科學、解放思想。2.“世界的發覺”:新航路的開拓(1)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2)地區性的貿易向世界性的貿易擴展,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起先出現。(3)促進世界各地的交往與文明融合,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4)揭開早期殖民擴張的序幕。3.“信仰的發覺”:宗教改革(16世紀)否定羅馬教會的權威,反對天主教的等級觀念,提倡個人宗教信仰自由。4.“科學的發覺”: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二、新航路開拓促進歐洲社會進步的表現在經濟上引起商業革命、價格革命,并加速資本原始積累。總的來說,資產階級獲得暴利,發展壯大,而封建階級漸漸衰落在政治上資產階級起先參與或駕馭政權。資產階級、新貴族因為駕馭大量財寶,起先要求政治權利,以便賺取更多的利潤,革命和改革反過來又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外交上殖民擴張起先成為歐洲的歷史潮流。歐洲國家逐步確立了開放的、侵略性的外交體系,整個世界起先以歐洲為中心在科學文化上新航路開拓推動了地理學革命、天文學發展,也推動文藝復興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在美洲等地發覺大批新物種,也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三、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視角下的歐洲社會轉型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邁出了歐洲社會格局重組和西方世界向現代文明轉型的最初的一步,成為推動歐洲走向復興的強勁引擎,在確定性意義上標示了歐洲社會的前景走向,形塑了現代文明的制度架構,奠定了西方現代化范式的政治、經濟、思想和社會基礎,影響深遠,意義炳然。1.經濟基礎夯筑從鄙薄財寶到逐利合法,資本主義萌芽破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解放和確定了人們追求財寶的熱忱,有力地促進了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從而形塑了西方社會現代化的經濟基礎和價值取向。2.政治格局重構從神學專制到擺脫封建,近代政治形態和價值形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以人文主義為武器,進行反封建、反教權斗爭和新文化創建,人文主義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一種哲學理念和政治文化思潮,成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西方世界由此奠定了“自由、同等、博愛”的普世價值,并在這一基礎上建構起了自己的政治形態和社會秩序。3.文藝傳統開先從禁欲枷鎖到人文主義,文化事業走向旺盛。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把對現世華蜜的主動追逐作為基本的價值取向,成為個人價值的工具性尺度,開啟了理性與科學的先河。文藝復興帶來了文學藝術領域的空前旺盛。4.信仰世界改造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深遠意義還在于它們對西方人信仰體系的整合與重構。把信仰從外在儀式變成內心的自覺要求,在精神自由的基礎上實現了信仰重建。1.(2024·河南適應性考試)中世紀人們普遍指責謀利的行為,教會禁止放貸取利,認為這是“一個在上帝看來可惡可厭的罪惡”。但到了16世紀,人們已經承認“溫柔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貸行為”。人們觀念的變更源于()A.商品貨幣關系發展 B.宗教改革的影響C.地理大發覺的推動 D.商業革命的須要A[從中世紀人們普遍指責謀利行為到16世紀人們接受高利貸行為,這種變更的緣由在于當時西歐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推動人們思想觀念起先變更,故選A項;宗教改革是16世紀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運動,材料未體現這方面內容,解除B項;地理大發覺的推動不是根本緣由,解除C項;商業革命的須要也不是根本緣由,解除D項。]2.(2024·重慶九校聯盟聯考)新航路開拓以后,世界很多地區的植物種子被帶回歐洲,經培育改良成為歐洲人的食物,如玉米、土豆等。歐洲人也將歐洲的一些植物種子帶到殖民地進行培育生產,最終成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這說明新航路開拓()A.未給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擊和破壞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溝通與融合C.帶來的物種溝通助推新舊大陸發展D.促進新舊大陸經濟互補而共同發展B[B項表述與題目中“世界很多地區的植物種子被帶回歐洲,經培育改良成為歐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歐洲人也將歐洲的一些植物種子帶到殖民地進行培育生產,最終成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相符,故選B項;A項表述不符合史實,解除A項;題目中并未體現推動新舊大陸的發展問題,解除C項;新舊大陸經濟互補表述不精確,解除D項。]3.(2024·深圳一模)文藝復興時期,有些學者認為人類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經達到頂點,而后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和蠻族的入侵而衰亡,人類進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時代。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這種相識的價值在于()A.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B.精確描述了文明演進的過程C.掀起了文化復古浪潮D.推動了思想解放與社會轉型D[依據材料“人類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經達到頂點,而后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和蠻族的入侵而衰亡,人類進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時代”可以得出文藝復興促進人類由黑暗走向光明,即推動了思想解放與社會轉型,故選D項。]4.(2024·贛州摸底)15世紀,意大利的宗教紀念活動中,教士的游行隊伍與俗人一樣色調絢麗,豪華的法衣和錚亮的銀圣器與俗人的隊伍爭奇斗艷,明顯地表現出對世俗生活的認同感。這一現象說明()A.新教在意大利取得主導地位B.教士生活觀念受到文藝復興影響C.羅馬天主教會生活奢侈腐化D.宗教生活已被世俗生活完全取代B[題干中提及15世紀的宗教紀念活動中,教士認同世俗生活,再結合文藝復興的影響可知文藝復興讓社會更多地關注人及世界,故選B項。]抓關鍵詞定時空快解題顯性時空隱性時空新航路開拓、地理大發覺、商業革命、價格革命文藝復興、美術三杰、文學三杰、試驗科學、宗教改革、信仰得救1.命題點:英國的宗教改革(2024·全國卷Ⅲ)16世紀,英國自上而下地進行宗教改革,國王成為英國國教教會唯一的首腦。17世紀六七十年頭,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宣布實行宗教自由,強調英國國教教會的至尊地位。此舉旨在()A.促進信仰自由 B.鞏固君主立憲C.強化專制統治 D.落實《權利法案》[嘗試解題]________C[英國通過宗教改革確立了國王在教會中的核心地位,從而強化了國王在宗教和現實社會中的統治地位,強化了國王的專制統治,故C項正確;英國的宗教改革是為了擺脫羅馬教會的限制,并非為了促進信仰自由,A項錯誤;君主立憲制在當時尚未建立,故解除B項;《權利法案》提出于1689年,故D項錯誤。]2.命題點:法國大革命的特點(2024·全國卷Ⅱ)法國史學家索布爾認為,從某種角度而言,法國大革命大大超過了以往的歷次革命,包括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可以用來說明這一觀點的是,在啟蒙思想的指導下,法國大革命()A.創建了民主共和政體B.以暴力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專制復辟危急D.以社會同等為首要目標[嘗試解題]________D[材料表明,法國史學家索布爾認為,從某種角度而言,法國大革命大大超過了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極力宣揚主權在民、人民主權、自由同等,法國大革命勢不行擋,促使自由同等觀念深化人心,這是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等不行比擬的,故D項正確。]3.命題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2024·全國卷Ⅰ)1702年英國國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當時議會內部存在兩個黨派,安妮厭惡占多數席位的輝格黨,于是解除了輝格黨人的行政要職,代之以托利黨人。這說明在當時英國()A.議會無權制約國王 B.君主立憲制尚未完善C.內閣制已基本確立 D.《權利法案》遭到破壞[嘗試解題]________B[題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對議會的干預,說明當時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尚未完善,故B項正確;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是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頒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法律基礎,確立了議會所擁有的權力高于王權的原則,標記著君主立憲制起先在英國建立,故解除A、D兩項;1721年,擔當財政大臣的下院多數黨領袖沃波爾,常常主持內閣會議,英國的責任制內閣漸漸形成,沃波爾事實上成為英國的第一任首相,故解除C項。]4.命題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2015·全國卷Ⅰ)18世紀中葉,一位英國內閣成員在議會發言中說:“諸位都知道,媾和與開戰的權力是由國王駕馭的……我們的憲法始終表明,國王在確定和平與斗爭時有權利讓議會參與,也有權利不讓議會參與。沒有哪位明智的國王真的會冒險不讓議會參與?!边@表明在當時的英國()A.光榮革命成果受到侵蝕B.立憲政體未能阻擋國王專權C.內閣照舊為國王所限制D.國王照舊保留某些名義權力[嘗試解題]________D[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8世紀中葉”。材料信息“媾和與開戰的權力是由國王駕馭的”“國王在確定和平與斗爭時有權利讓議會參與,也有權利不讓議會參與”“沒有哪位明智的國王真的會冒險不讓議會參與”體現了18世紀中葉在憲法規定上英國國王還駕馭媾和與開戰的權力,但事實上是國王作出確定要有議會的參與,這說明白當時英國國王照舊保留某些名義上的權力,故選D項。A、B、C三項不符合18世紀中葉英國的國情,解除。]5.命題點:美國總統共和制下的權力安排與制衡(2024·全國卷Ⅱ)1800年,美國總統、聯邦黨人亞當斯要求政見不同的內閣成員皮克林辭職,遭到皮克林拒絕,于是亞當斯將其撤職。皮克林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總統撤職的內閣成員。亞當斯此舉()A.加強了聯邦政府的行政權力B.體現了總統與內閣之間權限不明C.行使了憲法給予總統的職權D.反映了聯邦黨與其他黨派的斗爭[嘗試解題]________C[美國內閣對總統負責,其成員由總統任免,故C項正確;行政權力的加強是相對于立法權和司法權而言的,而題干材料體現的是行政權范圍內政府首腦的閣臣任免權,故A項錯誤;美國1787年憲法明確規定總統駕馭行政權,內閣對總統負責,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總統與內閣成員政見不同,而非黨派之爭,故D項錯誤。]6.命題點:美國1787年憲法的局限性(2014·全國卷Ⅰ)依據美國1787年憲法,眾議員名額依據各州人口比例安排,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全部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一規定違反了《獨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權在民原則 B.天賦人權原則C.各州自治原則 D.各州同等原則[嘗試解題]________B[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精確理解主權在民、天賦人權、同等、自治的內涵。天賦人權也譯為自然權利,指人生來具有生存、自由、追求華蜜和財產的權利。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各州的眾議院名額由各州的自由人總數加上非自由人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就違反了《獨立宣言》關于天賦人權的規定。]題號命題特點第1題透視現象英國通過宗教改革確立國王在教會中的核心地位抓住本質宗教改革強化了國王在英國現實社會中的統治地位第2題論證觀點法國史學家索布爾的觀點認為法國大革命大大超過了以往的歷次革命,要求進行論證第3題切入點“新”大多數考生固化思維,認為《權利法案》頒布后,英國國王就處在了“統而不治”的地位,而事實上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此題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引導學生深化相識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過程第4題強調主干英國君主立憲制中君主“統而不治”的真正含義回來現場以18世紀中葉英國內閣成員的發言為依托創設情境,帶著問題設身處地去分析問題第5題創設情境美國政治制度運行機制中一個典型的歷史現象:總統解職內閣成員回來教材美國1787年憲法所給予的總統權力一、英、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1.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前提:“光榮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2)標記: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確立了議會主權的地位,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確立起來。(3)發展:18世紀中期,逐步確立責任制內閣。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事實上對議會負責;首相駕馭著國家的行政權,又通過議會限制立法權。2.美國共和制的確立(1)標記:美國獨立斗爭后,制憲會議于1787年制定憲法,實行聯邦制,確立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政體。(2)影響: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民主精神,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以英國為例看舊制度的摧毀與新制度的創建1.英國代議制演化的特點(1)確立方式: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專制統治,以法律形式確立君主立憲制,如1688年的“光榮革命”、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等。(2)代議制內容:國王漸漸“統而不治”,責任內閣制逐步完善,選舉權主體范圍漸漸擴大,內閣日益權重。(3)發展過程: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而逐步完善,是漸進的溫柔變革、民眾的斗爭和政府的妥協相結合、敬重傳統和遵循慣例等,體現了連續性、漸進性、創新性的特點,如責任內閣制的形成、1832年議會改革等。2.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影響(1)政治:維護了政局的穩定?!稒嗬ò浮奉C布后,英國長期以來議會與國王的斗爭趨于緩和,政局漸趨穩定。(2)經濟:為工業革命創建了條件。17、18世紀英國政府實行各種措施愛護學問產權,拓展海外市場,愛護英國經濟的發展。(3)對外:加緊了殖民擴張。18世紀下半葉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4)文化:推動了文化的旺盛。相對寬松的政治環境推動文化的旺盛,出現了雪萊、拜倫等浪漫主義文學大師,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等。三、美國1787年憲法的精神1.務實理性美國1787年憲法共有七條:第一條講立法,其次條講行政,第三條講司法,第四條規定各州與聯邦的關系,第五條規定修憲的程序,第六條規定憲法的地位,第七條規定憲法的生效。這個簡潔的文件,既貫徹了中心集權原則,又避開了專制,使新生國家化險為夷,體現了其務實理性的特征。2.銳意創新1787年憲法踐行了歐洲啟蒙思想家們的政治理論,特殊是法國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它不僅強調權力分立,而且追求權力制衡,創建性地實踐了權力制約與平衡思想。民主共和制更彰顯了這部憲法的創新特質,在實踐上打破了共和制只能在小國寡民的城邦國家實行的傳統相識,通過聯邦制解決中心與地方的沖突等,體現出憲法的創新特質。3.宏大妥協學者們一般認為制憲會議上有三大妥協:大州和小州就國會代表權達成妥協;北部與南部就稅收和代表權上如何計算奴隸人數達成妥協;北部和南部就管理對外貿易和征稅達成妥協。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一部現代民主政治史是人類達成妥協的歷史。4.與時俱進美國自1787年憲法制定之后,至今未制定新憲法,它采納不斷增補憲法修正案的方式來實現美國憲法的發展。它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歷久彌新,維護著民族凝合力,為美國長期的政治穩定與經濟旺盛供應了保障。1.(2024·濰坊一模)有學者指出,從1688年光榮革命到19世紀前期,以上院貴族為核心的土地貴族始終限制著英國國家政權。從中心到地方,從樞密院、內閣、議會兩院到軍隊,把持權力的主要是各級貴族和他們的子弟。這反映了,英國當時()A.封建色調異樣深厚 B.現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C.民主改革須要深化 D.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C[君主立憲制建立后英國上院貴族照舊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說明民主改革須要深化,故選C項;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這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得重大成就,且民主政治不斷發展完善,解除A項;《權利法案》頒布標記君主立憲制的建立,解除B項;上院貴族照舊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能說明社會貧富差距,解除D項。]2.(2024·開封一模)1730年艾格蒙特評論首相沃波爾:“現在沃波爾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壞蛋們的避難所,這些壞蛋們干著骯臟的勾當,趨附著他,并且首先獲得他的愛護然后得他的寵信……而事實上國王除了從首相那兒,很少可能得知某些個別人的優點與品行……”。這一評論表明()A.英國資產階級內閣制正在形成B.英國政黨政治形成C.英國議會在這一時期成為擺設D.英國首相成為權力中心A[依據材料信息“國王除了從首相那兒,很少可能得知某些個別人的優點與品行”可知,國王已經“統而不治”,責任制內閣正在形成,故選A項;材料體現的是國王和首相的關系,而沒有涉及政黨政治的內容,解除B項;材料未涉及議會的權力,解除C項;18世紀30年頭,英國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解除D項。]3.(2024·衡陽二模)下圖是有關近現代某國的政治體制的漫畫。該漫畫意在指責()A.邦聯制下國家結構松散B.權力制衡導致效率低下C.政黨政治引發利益之爭D.三權分立影響政治民主B[依據漫畫中的文字“司法、行政、立法”和“這都是你的錯”及指頭指向對方,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美國三權分立下政府并不同心,故選B項;三權分立體制的確立是在1788年美國聯邦政府建立后實施的,解除A項;題干中未出現“民主黨”“共和黨”字樣,解除C項;三權分立比較有效地防止著專制,維護著民主,解除D項。]4.(2024·肇慶一模)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簽署的“禁穆令”(暫停中東部分國家移民入境)被聯邦法院裁定為違憲,予以終止。這反映出美國()A.行政權力聽從于司法權B.總統權力受到國會制約C.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D.聯邦法院享有特殊地位D[美國實行三權分立體制,不會出現行政權力聽從于司法權的現象,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聯邦法院宣布總統法令違憲,沒有涉及國會制約總統權力,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總統與聯邦法院的權力關系,不能體現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故C項錯誤;從材料中聯邦法院可終止總統法令,可知在美國政治體制下聯邦法院可以制約總統權力,故D項正確。]抓關鍵詞定時空快解題顯性時空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年)②美國獨立斗爭(1775—1783年)隱性時空光榮革命、《權利法案》、責任制內閣、獨立斗爭、邦聯制、聯邦制、三權分立品主題縱橫——知能提升一、轉型的背景——西歐封建社會的逐步解體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快速興起(14—16世紀)從一體化進程看新航路的開拓使世界起先成為一個密不行分的整體從世界市場的角度看新航路的開拓和早期殖民擴張標記著世界市場起先出現從社會轉型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快速興起加速了西歐封建社會的解體,西歐正在逐步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從思想文化看文藝復興所提倡的人文主義,不僅為正在形成的資產階級供應了反封建、反神學的思想武器,而且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二、轉型的表現——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和世界市場的拓展(17—18世紀)政治領域英、美、法相繼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英、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經濟領域歐美國家大力推行重商主義政策,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快速發展思想領域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社會供應了一整套政治構想對外關系主動進行對外殖民擴張,英國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科技方面科技取得巨大進步,其中,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是人類相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性概括和總結三、轉型的回音——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發展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初步形成(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后期)經濟上工業革命相繼綻開并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主要國家起先向工業文明轉型,同時加緊對外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政治上代議制民主政體在歐美大陸不斷擴展、完善和鞏固,在世界范圍內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西方政治文明的轉型完成;工人運動蓬勃開展思想上馬克思主義誕生;自由主義興起;基于對“理性王國”和工業革命反思之上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文藝思潮興起四、轉型的深遠影響1.歐美17—18世紀的變更本質上體現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思想上的要求,其矛頭直指封建勢力,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是17—18世紀社會轉型的本質內涵。2.歐美從傳統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不僅促進了資本主義產生與進一步發展,而且依據國情的不同建立了不同的資產階級代議制形式,為近代資本主義政治規劃了框架,影響了今后幾百年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1.16、17世紀,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換基礎上的社會分工漸漸形成:美洲和東歐供應自然資源,非洲供應奴隸和勞動力,亞洲制造日常消費品和奢侈品,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由此可見,當時()A.亞洲經濟地位照舊較高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具規模C.西歐與東歐的沖突尖銳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成為主流B[依據材料“美洲和東歐供應自然資源,非洲供應奴隸和勞動力,亞洲制造日常消費品和奢侈品,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可知,各大洲有了分工,彼此之間聯系加強,說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有了確定程度的發展,故選B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各大洲之間的分工合作,而不是強調亞洲經濟地位高,解除A項;依據材料“美洲和東歐供應自然資源”“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可知東西歐之間并無明顯的沖突,解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各大洲之間的分工與聯系,而未涉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主流地位,解除D項。]2.16世紀中期以來,歐洲思想家始終致力于通過新的方法來探討自然世界。這些方法包括細致入微的視察,以及對閱歷數據的邏輯陳述,而更重要的是運用數學來進行分析。歐洲思想家的行為()A.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B.有利于用理性發覺人類社會法則C.干脆引發了西歐各國的宗教改革運動D.促使人們起先關注現實社會生活B[由材料“細致入微的視察,以及對閱歷數據的邏輯陳述,而更重要的是運用數學來進行分析”可知歐洲思想家促進人們思想解放,以理性思維相識世界,故選B項;太陽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解除A項;宗教改革運動的緣由在于教皇教會的黑暗統治,解除C項;文藝復興促使人們起先關注現實社會生活,解除D項。]3.17世紀中后期的英國革命和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均宣布廢除封建貴族等級制度,代之以財產資格限制為特征的社會標準,這為社會成員變更其社會地位供應了同等的舞臺。可知,這種制度變革()A.為下層民眾進行革命供應了機會B.促使國家權力轉移到議會C.有利于歐洲政黨政治的普遍形成D.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到來D[依據材料“為社會成員變更其社會地位供應了同等的舞臺”可知,這種制度變革使資產階級擁有了更廣泛的政治權利,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掃清了政治上的障礙,故D項正確。]悟新關注點——激活思維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思想解放[史學新論]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A_·富爾《文藝復興》[命題思索]材料認為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說明白文藝復興只是借助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形式,實質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運動。1.(權威預料)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些老師、教化思想家和出版家發表很多探討“新教化”的論著,他們所要培育的已不再是僧侶和神職人員,而主要是社會、政治、文藝、商業方面的活動家和冒險家。材料表明“新教化”()A.以培育通才為主要目的B.消退宗教對人的影響C.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D.反映資本主義的時代潮流D[社會、政治、文藝、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