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1頁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2頁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3頁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4頁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22北京初三一模歷史匯編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一、選擇題1.(2022·北京房山·一模)下圖是某同學復習中國古代制度時制作的年代尺。其反映出的變化趨勢是(

)A.國家疆域不斷擴展 B.地方權力不斷增大C.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D.民族國家不斷發展2.(2022·北京通州·一模)以下材料論證了絲綢之路是(

)2000多年前,中國手工制造的絲綢可供迦太基和地中海周圍其他城市的權貴富豪們穿戴,產自印度的調味品可以用在新疆和羅馬的廚房,中亞畜養的馬匹驕傲地馳騁在千里之外的東方。A.戰爭之路 B.貿易之路 C.變革之路 D.和平之路3.(2022·北京延慶·一模)文物是歷史的“活化石”。下列文物按所屬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4.(2022·北京房山·一模)小明運用下面四幅圖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研究的主題應是A.耕作方式的進步 B.冶鐵技術的提高C.鐵犁牛耕的出現 D.原始農業的興起5.(2022·北京豐臺·一模)以下食物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與這些食物能夠傳入中原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商鞅變法 B.張騫通西域C.鑒真東渡 D.鄭和下西洋6.(2022·北京順義·一模)以下是某位同學整理的部分歷史學習筆記,出現的關鍵詞有“創立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開鑿靈渠”,據此可概括的學習主題應該是A.秦始皇鞏固國家統一 B.漢文帝推行休養生息C.漢武帝鞏固大一統 D.唐太宗開創盛世局面7.(2022·北京延慶·一模)下表是某位七年級同學所總結的學習筆記,這位同學筆記內容反映的是方面措施政治下詔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由皇帝制定封號經濟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把煮鹽、冶鐵等經營權收歸國有,實行鹽鐵官營專賣思想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軍事衛青、霍去病率兵與匈奴進行了三次大戰,匈奴受到重創,被迫遷徙漠北A.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建立 B.漢朝大一統的鞏固C.隋朝科舉制度的創立 D.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8.(2022·北京門頭溝·一模)下表是對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的梳理,其中①處的人物是類別中國古代人物第一類張騫鑒真玄奘第二類張仲景華佗①第三類李白蘇軾關漢卿A.董仲舒 B.李時珍 C.祖沖之 D.戚繼光9.(2022·北京門頭溝·一模)2022年初,央視播放的五集反腐紀錄片《零容忍》刷屏,引發熱議,早在秦朝,秦始皇為加強對官員的監察,設置了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縣令10.(2022·北京朝陽·一模)漢初,各地諸侯國以各自諸侯王在位的時間紀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創制“元封”年號,規定全國統一使用皇帝的年號紀年。這一作法(

)A.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 B.廢除了漢初分封的諸侯國C.有利于鞏固大一統王朝 D.將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11.(2022·北京西城·一模)今年是農歷壬寅虎年,古人賦予虎勇猛剛強的含義,兵符也多鑄成虎形。下圖分別是戰國時期的秦國“杜虎符”和秦朝的“陽陵虎符”,從中可以獲得的信息有(

)兵家之符,右才(在)君,左才杜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陽陵①秦國開始了商鞅變法

②秦朝與秦國制度上有傳承③秦朝開創了虎符制度

④秦朝軍權掌握在皇帝手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綜合題12.(2022·北京延慶·一模)紙是人類文明的載體。材料一中國古代歐洲中世紀造紙工藝中國人很早就懂得造紙的基本方法,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基本流程是“剉、煮、打、抄”。先把羊皮用復雜工藝鞣制成革,再擦上白色粉末,用卵石面磨光,所得到的書寫材料潔白平滑,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羊皮紙。評價①羊皮紙不易損壞,但其原料來源有限,制作過程復雜。因此,羊皮紙售價極為昂貴,使用范圍有限。材料二

中世紀后期,造紙術在西歐逐漸普及,原來神職人員和貴族才擁有的知識獲取權開始下移,一些平民也有條件獲得知識,這打破了中世紀神權對知識的壟斷。威尼斯是著名的書城,在書店常能聽到知識分子充滿智慧的交談。后來,以意大利為中心的歐洲社會,讀書、識字群體大大擴展,形成了一個文化藝術名流輩出的時代。——摘編自亞歷山德羅·馬尼奧《紙上威尼斯》材料三

紙見證了歷史的發展①②③④書籍插圖哥倫布書信麥哲倫航海日記《地理發現史》1887年英國出版的一部書中的繪畫作品,描繪迪亞士到達好望角的場景。哥倫布歷經兩個多月航行,返回途中寫的一封信,描述了航行中的新發現。與麥哲倫同行的一位航海助手所撰寫,記錄了航行途中的見聞。19世紀法國小說家凡爾納的作品,講述人類歷史上著名航海家的故事。(1)寫出材料一中我國古代造紙工藝出現的朝代。并將①處補充完整。(2)依據材料二,寫出“文化藝術名流輩出”的思想文化運動。說明造紙術的普及為這一思想文化運動出現提供的條件。(3)從材料三中選出研究新航路開辟最可信的兩則材料。(寫序號)從這兩則材料中任選其一,(寫序號)寫出其所反映的具體史實及影響。13.(2022·北京豐臺·一模)政治制度是國家治理的組成部分。材料一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圖(1)將示意圖①處補充完整,并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特點。材料二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每州兩名,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眾議員任期二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選舉產生,但黑人只能按人口的五分之三計算,未被課稅之印第安人不算。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四年。總統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即先由各州議會選出選舉人,然后再由選舉人選舉總統。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除非瀆職,任職終身。(2)依據材料二,從積極和局限的角度,談談對1787年憲法的看法。材料三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第五條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第十二條人民有選舉及被選舉之權。第十九條參議院之職權……議決一切法律案。第三十條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第五十一條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依據材料三,概括《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結合時代背景,談其歷史進步性。材料四名稱內容(部分)1954年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1982年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第十一條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第十六條

國營企業在服從國家的統一領導和全面完成國家計劃的前提下,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經營管理的自主權。(4)結合材料四,從繼承和發展的角度,談談兩部憲法的關系。14.(2022·北京朝陽·一模)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秩序在國際關系中的分量更加凸顯。材料一

15世紀以前,中國處于亞洲海洋秩序的中心,扮演了主導角色。我國古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大都是在政府支持下進行的。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就很先進。隋唐以后,航海走向全面繁榮。兩宋時期,我國取得了以羅盤導航為標志的航海技術重大突破;當時中國的GDP約占全球的50%,海上貿易更是遠航至西亞等地。明朝前期,中國主導亞洲海洋秩序的能力達到了頂峰。——李亞敏等《國際海洋秩序演進中的中國》(1)依據材料一,概括15世紀以前中國主導亞洲海洋秩序的原因。列舉中國古代依托穩定的海洋秩序進行中外交往的史實。材料二

15、16世紀以后,世界進入了海權時代。西方主要殖民國家先后成為海上強國,依托經濟和軍事實力,在海洋秩序中占有絕對優勢地位。海軍軍力高度集中的年份和國家海軍軍力集中率達到或超過50%以上的年份(部分)海軍軍力超過50%以上的國家1502-1544葡萄牙1594-1597西班牙1608-1619,1624荷蘭1809-1812,1814-1834,1854-1857,1861,1868-1869①1944-1991美國——摘編自王雷等《試論以權益為中心的海洋秩序》(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世界進入海權時代的歷史背景。指出材料二中①代表的國家并結合史實說明判斷理由。材料三

我國是陸海兼備的瀕海大國。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量的90%通過海上運輸完成,多數原油進口依賴海運;我國在海洋漁業、海運業以及造船業等領域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例如:中國海軍進行多批次亞丁灣反海盜護航行動。中國還推動開放包容的全球海洋秩序,“海洋命運共同體”等理念代表著人類共同利益,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回應。——摘編自劉笑陽《海洋強國戰略研究——理論探索、歷史邏輯和中國路徑》(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和平穩定的海洋秩序對我國的意義。概括中國在全球海洋秩序中發揮的作用。

參考答案1.C【詳解】數軸中涉及的郡縣制、三省六部制度、轉運使、行省制度和“三司”都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C項正確;數軸中制度不是說明疆域的擴展,排除A項;郡縣制、行省制度促使地方權力不斷削弱,排除B項;材料不是說明民族國家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2.B【詳解】根據材料可知,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遠銷到歐洲,印度的調味品通過絲綢之路銷售到中國和羅馬,中亞的馬匹通過絲綢之路銷售到東方,說明絲綢之路促進了不同地區的貿易往來,B項正確;題干體現不出戰爭、變革,排除AC項;題干強調的是和平友好方式下的貿易往來,而不是強調和平,排除排除D項。故選B項。3.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半兩錢出現在秦朝;甲骨文出現在商朝;京劇形成于清朝;三彩出現在唐朝。所以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是②①④③,C符合題意,ABD排除。故選擇C。4.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骨耜到鐵制農具再到曲轅犁的發展,體現了農具的改進。牛耕圖體現了從農業生產動力從人力到畜力的發展。四張圖整體反映了農業耕作方式的進步,A正確;冶鐵與材料無關,B錯誤;鐵犁牛耕的出現與第一張圖無關。C錯誤;原始農業的興起與第二、三、四張圖無關,D錯誤。綜上故選A。5.B【詳解】依據所學知識,西漢漢武帝時期派遣張騫通西域,溝通漢朝與西域的聯系,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基礎,從此西域等地的物種傳入中原,如黃瓜、蠶豆、核桃等,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B項正確;商鞅變法發生在戰國時期,使得秦國實現了富國強兵,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唐朝時期鑒真東渡日本,推動了中華文化在日本的傳播,排除C項;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地區的友好交往,排除D項。故選B項。6.A【詳解】根據材料“創立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開鑿靈渠”并結合所學可知,表述的是秦始皇鞏固國家統一的主要措施,A項正確;漢文帝、漢武帝、唐太宗與材料“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不符合,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7.B【詳解】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措施都是漢武帝時期采取的措施,B項正確;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實在秦始皇時期,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科舉制度,排除C項;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8.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張仲景、華佗屬于醫學界人物,李時珍是明朝醫藥學家,B項正確;董仲舒是思想家,排除A項;祖沖之屬于科學家,排除C項;戚繼光屬于民族英雄,排除D項。故選B項。9.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秦始皇為加強中央集權,在中央設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C項正確;丞相負責行政,排除A項;太尉負責軍事,排除B項;縣令是地方行政長官,排除D項。故選C項。10.C【詳解】根據材料“漢初,各地諸侯國以各自諸侯王在位的時間紀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創制“元封”年號,規定全國統一使用皇帝的年號紀年”分析可知,漢朝時原紀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紀年,皇帝、諸侯各自紀年,而漢武帝創制年號制,以年號紀年,全國各地通用,表面上看這一制度便于全國統一紀年方式,但全國統一紀年方式最終的目的卻是為了強化和鞏固中央集權,C項正確;年號制與經濟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漢武帝廢除了漢初分封的諸侯國的內容,排除B項;將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的措施是“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排除D項。故選C項。11.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圖片2和圖片1大體相同,這說明秦朝與秦國制度上有傳承;兵符,軍事權力的物化,掌握在皇帝手中,沒有兵符,大將不能調兵,體現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C項正確。兵符體現不出商鞅變法,東周時就有了虎符制度,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12.(1)東漢(漢朝)。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成為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2)文藝復興。造紙術的傳播,拓寬了平民獲取知識的途徑;促進了歐洲知識分子的交流與文化的發展、傳播等。(3)②③示例:②,哥倫布發現美洲。擴展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為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給美洲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等。【分析】(1)根據材料一“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等造成便于書寫的紙,人稱“蔡侯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蔡侯紙”的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成為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2)根據材料“以意大利為中心的歐洲社會,讀書、識字群體大大擴展,形成了一個文化藝術名流輩出的時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是14世紀中葉到17世紀初在歐洲發生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和中心,15世紀后期,文藝復興逐步傳到西歐其他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造紙術的傳播拓寬了平民獲取知識的途徑,促進了歐洲知識分子的交流與文化的發展、傳播。(3)根據材料三紙見證了歷史的發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②哥倫布書信“、”③麥哲倫航海日記”都屬于第一手資料,而①④是后人的著作,屬于第二手資料,故②③是研究新航路開辟最可信的兩則材料;根據材料“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意大利探險家、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發現”了美洲古巴、海地等地,發現了新大陸——美洲。哥倫布發現美洲,擴展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為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給美洲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根據材料“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從西班牙出發,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船隊于1522年返回歐洲。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點睛】13.(1)①:郡或郡守。特點:皇權至高無上;權力高度集中;建立從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管理。(2)看法:確立了美國的共和政體,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三權分立、分權制衡,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允許奴隸制存在,不承認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權利,也有明顯的局限。(3)內容:主權在民、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共和政體;自由、平等原則。進步性: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推動了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4)1982年憲法是對1954年憲法的繼承和發展,1982年憲法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內容更加完備,增加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規定。【詳解】(1)依據材料一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圖,可知秦始皇首創皇帝制度,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取代分封制,郡的長官為郡守,縣的長官為縣令或縣長。結合所學可知秦朝確立了一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其特點是皇權至高無上;權力高度集中;建立從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管理。(2)依據材料二“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每州兩名,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眾議員任期二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選舉產生”“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四年。總統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即先由各州議會選出選舉人,然后再由選舉人選舉總統”“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除非瀆職,任職終身”,可知從積極的角度看,確立了美國的共和政體,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三權分立、分權制衡,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依據材料二“但黑人只能按人口的五分之三計算,未被課稅之印第安人不算”可知從消極的角度看,允許奴隸制存在,不承認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權利,也有明顯的局限。(3)依據材料三概括《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據“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得出主權在民;據“第五條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第十二條人民有選舉及被選舉之權”得出自由、平等原則;據“第十九條參議院之職權……議決一切法律案。第三十條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第五十一條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得出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共和政體。結合時代背景,可知其進步性在于它是近代中國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推動了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4)依據材料四中1954年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1982年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可知1982年憲法在國家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方面繼承了1954年憲法的內容,再依據1982年憲法“

第十一條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第十六條

國營企業在服從國家的統一領導和全面完成國家計劃的前提下,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經營管理的自主權”可知1982年憲法對1954年憲法進行了發展和創新,增加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規定。由此得出:1982年憲法是對1954年憲法的繼承和發展,1982年憲法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內容更加完備,增加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規定。14.(1)造船與航海技術發達,國力強盛,海外貿易發達;開辟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2)歷史背景:資本主義發展,新航路開辟,西方主要殖民國家先后成為海上強國;①是英國。17世紀至18世紀,英國通過四次戰爭,擊敗了荷蘭人,奠定了其海軍霸主地位。十九世紀,英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