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文學短評 【知識精研】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怎樣寫好文學短評 【知識精研】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怎樣寫好文學短評 【知識精研】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怎樣寫好文學短評 【知識精研】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怎樣寫好文學短評 【知識精研】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活動1:定點賞析,擬寫短評

明確要求:

從語言、細節、人物、心理四個方面對《哦,香雪》進行賞析,1-4節側重語言賞析,5-43節側重細節賞析,44—66節側重人物賞析,67節—文末側重心理描寫的賞析。每個學習小組選擇一個方面的專題進行討論,然后每人選擇一點擬寫百字短評,準備在課堂宣讀。怎樣寫好文學短評鐘嶸《詩品》: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嚴羽《滄浪詩話》: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王夫之《姜齋詩話》: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王國維《人間詞話》: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詩評傳統一、什么是文學短評【概念】

文學短評屬于文學評論。文學短評是指對各種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作品、文學理論等進行分析和評價的文章。【要求】

高中生寫文學評論,一般只要求對具體的文學作品進行評論,評論的重點是作品的內容、語言和表達技巧。

當然,雖然篇幅短小,但也必須是一篇觀點鮮明、結構完整、層次清晰、語言流暢、短小精悍的文章。(一)文學短評的特點:1.短:篇幅短小、評論角度小2.評:敘議結合,以議為主3.精:小處入手,深入開掘二、怎么寫文學短評

1.

主題思想(主要情感)

主題思想(主要情感)是什么,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從意象、手法、結構等方面分析作品如何表現這個主題(情感);

⑶這個主題(情感)表現得怎么樣,正不正確,深不深刻,給人的啟示大不大。

⑷賞析主題常用的術語有:中心突出、主題深刻、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含蓄蘊藉、深化主題等。(二)文學短評的寫作角度

2.

作品的形象

文學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學作品中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能激發人們感情的生活圖案,詩歌中指的是意象(寄托作者情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分析意象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作者筆下所描繪的意象具有怎樣的特點;

二是作者如何表現這些特點(即描繪意象的藝術手法)。3.作品的藝術手法

(1)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2)表現手法:想像、聯想、象征、渲染、烘托、對比、以小見大、先抑后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側面烘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等;(3)描寫技法,如以動襯靜、動靜結合、正側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5)常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借代、雙關等。

4.

作品的語言⑴分析作品的語言特點,如準確、簡練、生動、形象、清新、絢麗、質樸等;⑵品味作品的語言風格,如平實、自然、明快、簡明、含蓄、深沉、幽默、辛辣等;

⑶熟悉不同的語言風格常用的表現手法。活動1:定點賞析,擬寫短評

明確要求:

從語言、細節、人物、心理四個方面對《哦,香雪》進行賞析,1-4節側重語言賞析,5-43節側重細節賞析,44—66節側重人物賞析,67節—文末側重心理描寫的賞析。每個學習小組選擇一個方面的專題進行討論,然后每人選擇一點擬寫百字短評,準備在課堂宣讀。展示短評“也許”背后的作家情懷

火車在哪兒“停”是國家的布局,而小說以“也許”作種種猜想,什么說話算數的人和臺兒溝沾親,男乘務員發現臺兒溝有一群十七八歲的姑娘,等等。這樣的猜想毫無道理,但卻是一部分臺兒溝人的想法,作者正是以農民的眼光來打量火車在臺兒溝停靠一事,足見作家對農民心靈世界的洞悉。不是以俯視的姿態和心理去寫小說中的人物,而是走進人物心靈之中,以飽含深情的筆觸,關心筆下的,關心他們的生存和命運。透過這樣的描寫,可以觸摸到作家與大山中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熾熱之心。善于聚焦,“小”處切入。概括文章內容,找準評論切入點。(敘述事件)評論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觀點:是因為作者以農民的眼光大量停靠一事,足見作者對農民心靈世界的洞悉。繼續點評,分析原因:作者關心農民的生存和命運。評論原因,分析作用。點題。

敘議結合展示短評擬人增詩情,比喻添畫意

小說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形象,不落俗套。寫臺兒溝,“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皺褶里”,寫鐵路,“勇敢地盤旋在山腰,又悄悄的試探著前進”,運用擬人手法,將無生命的事物人格化;寫火車,“看見那綠色的長龍一路呼嘯”,運用比喻手法,將火車喻為綠色的長龍。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不僅使語言生動形象,增強了語言的趣味性,使小說充滿詩情畫意,也表達了臺兒溝人的欣喜之情。“小”處切入,聚焦手法。開宗明義,點出小說中的修辭手法的特點。(觀點句)敘述事件,分析修辭。(材料句)點評分析修辭手法的效果和作用。(分析句)展示短評獨特的語言,鮮明的性格

“呦,我的媽呀!你踩著我的腳啦!”鳳嬌一聲尖叫;“我撕了你的嘴!”鳳嬌罵著;“喲,我們小,你就老了嗎。”大膽的鳳嬌回敬了一句。這些直言不諱的話充分表現了鳳嬌大膽直率、性格潑辣的性格。而香雪只是在鳳嬌拉她看乘客頭上的金圈圈和腕上比指甲蓋還要小的手表時問了一句“怎么我看不見?”接下來就是不言不語地點頭,通過鮮明的對比,香雪少言寡語、文靜靦腆的性格得以凸顯。

首先,讀懂作品。這是寫好文學短評的關鍵。要仔細閱讀全文,精讀作品,才可能對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有較深刻的感受,形成自己的見解。閱讀作品時可結合作者生平、創作風格、寫作背景等知識,以便更好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其次,選準角度。要能透視作品的主要意義或能表現作品的主要寫法;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筆力不從心而流于空泛。

再次,要確定評論點,有明確的評價。一般的議論要有中心論點或論述中心,文學評論的中心論點就是對作品的評價,這個評價一定要明確,這就是文章的統帥和靈魂。三、文學短評的寫作方法

第四,結構要明快。對作品的評價最好在開頭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證明,形成總分結構。如果有必要加上總結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總分總結構,但不可勉強,以免畫蛇添足。

第五,要有文學評論味,盡量用形象化的語言評價和分析作品,把觀點滲透到富有魅力、給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時恰到好處地使用一些文學評論的術語,增濃文學評論味。

第六,采用敘議結合、評析結合的寫法。在文學評論中,敘是指對作品內容的復述、介紹或引用,議則包含分析和評價兩方面。四、文學短評的寫作模式開頭:

1.復述梗概。在全文情節梗概復述中,不露聲色地點出要強調之處。2.引出觀點。用一個肯定的陳述句。選擇最有感受的一點。中間:

1.分析論證為主。論據是作品自身,邊節錄邊評論。分二個以上方面。2.其它論證方法為輔,如引證法、比喻法、反證法等。

3.適當引申發揮。可以從:主題的社會意義、藝術特點的比較等。

結尾:

1.重申照應開頭,進一步明確、深化論點。學寫鑒賞性文段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于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采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學會寫一些鑒賞性的文字,對于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和文學鑒賞水平大有裨益。學寫鑒賞性文段

現代詩歌的鑒賞主要從①詩歌的語言;②詩歌的形象;③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④詩歌的藝術手法和藝術特色等幾方面入手。具體說來:語言色彩的賞析,應把握語言特征,聯系寫作風格、意境內涵及作者個性等;思想內容的賞析,應歸納主題思想,涵蓋人文背景、作者觀點及社會價值等;詩歌形象的賞析,應定義人物性格,旁及感情傾向、作者態度及時代意義等;構思技巧的賞析,應理清整體思路,分析篇章結構、寫作走向及作品追求等;藝術手法的賞析,應界定主要手法,評價技巧特點、修辭作用及文章形式等。那么,如何寫鑒賞性的文字呢?學寫鑒賞性文段①熟悉鑒賞知識。從鑒賞形象、語言到表達技巧,分門別類,涉及的鑒賞知識點很多,不宜死記硬背,應結合具體作品,通過典型作品的分析來鞏固鑒賞知識。②探尋鑒賞路徑。凡事講方法,詩歌的鑒賞也不例外。一種技巧,總是附麗于一定的文章內容,要探尋鑒賞的角度和路徑,空穴來風,總歸有跡可循。③突出鑒賞重點。一首詩歌,可以同時有諸多的鑒賞點。但一段鑒賞性的文字,一般要有所側重、有所選擇。面面俱到的鑒賞不能吸引人。④提取鑒賞元素。鑒賞出題,所憑依的無非是這段文字所具備的鑒賞元素。裝備了鑒賞知識,用鑒賞的眼光來讀文章,就能聚焦鑒賞點;反之,顯性、隱性的鑒賞點會視而不見。⑤結合鑒賞語境。鑒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來進行。讀懂了原文,鑒賞也就順水推舟:脫離語言環境,作憑空的猜想,是鑒賞大忌。⑥講究鑒賞語言。詩歌語言本來就精煉含蓄,鑒賞詩歌自然也很講究語言的表達。意思懂了,卻因語言缺乏鑒賞性,而辭不達意,言不由衷,就失去了寫作的意義和價值。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鑒賞示例】

這首詩寫于1923年。詩人準備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集,在回顧自己數年來的理想探索歷程和詩作成就時,就寫下了這首名詩《紅燭》,將它作為同名詩集《紅燭》的序詩。

詩的開始就突出紅燭的意象,紅紅的,如同赤子的心。聞一多要問詩人們,你們的心可有這樣的赤誠和熱情,你們可有勇氣吐出你的真心和這紅燭相比。一個“吐”字,生動形象,將詩人的奉獻精神和赤誠表現得一覽無余。

詩人接著問紅燭,問它的身軀從何處來,問它的靈魂從何處來。這樣的身軀、這樣的靈魂為何要燃燒,要在火光中毀滅自己的身軀?詩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問題。矛盾!沖突!在曾有的矛盾沖突中詩人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因為,詩人堅定地說:“不誤!不誤”。詩人已經找到了生活的方向,準備朝著理想中的光明之路邁進,即使自己被燒成灰也在所不惜。《紅燭》賞析

詩歌從第四節開始,一直歌頌紅燭,寫出了紅燭的責任和生活中的困頓、失望。紅燭要燒,燒破世人的空想,燒掉殘酷的監獄,靠自己的燃燒救出一個個活著但不自由的靈魂。紅燭的燃燒受到風的阻撓,它流著淚也要燃燒。那淚,是紅燭的心在著急,為不能最快實現自己的理想而著急,流淚。詩人要歌頌這紅燭,歌頌這奉獻的精神,歌頌這來之不易的光明。在這樣的歌頌中,詩人和紅燭在交流。詩人在紅燭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實干,探索,堅毅地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計較結果。詩人說:“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這首詩有濃重的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色彩。詩歌在表現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觀情緒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嘆詞,以優美的語言強烈地表達了心中的情感。在詩歌形式上,詩人極力注意詩歌的形式美和詩歌的節奏,以和詩中要表達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復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國傳統詩歌的押韻形式、前后照應和每節中詩句相對的齊整等等。詩人所倡導的中國新詩的格律化、音樂性的主張在這首詩中有一定的體現。可以說,聞一多融匯古今中外的詩歌形式,以強烈的情感表達和追求精神開辟了中國一代詩風,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詩人去耕耘和探索。學以致用閱讀下面的詩歌,寫一段鑒賞性的文字。霧打濕了我的雙翼可風卻不容我再遲疑岸啊,心愛的岸昨天剛剛和你告別今天你又在這里明天我們將在另一個緯度相遇《雙桅船》

舒婷是一場風暴,一盞燈把我們聯系在一起是另一場風暴,另一盞燈使我們再分東西哪怕天涯海角豈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里【鑒賞示例】所謂舒婷詩歌的“低音區”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朧、象征的意象來表達詩人內在的復雜心態與細膩情感的作品。如《自畫像》《往事二三》《童話詩人》《雙桅船》《北戴河之濱》等等。這部分作品由于內蘊豐厚,表達曲折,具有較豐富的美學價值,需要人們通過多層次的分析與透視才能理解與欣賞。因此,常被人們視為晦澀朦朧的“霧中之花”。

《雙桅船》是詩人運用朦朧詩的寫法,采用象征、意象來表達人的主觀情緒,從而伸張人性的佳作。全詩表現了詩人雙重的心態與復雜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燈”,另一方面,是愛情向往的“岸”。在執著追求理想的進程中,時而與岸相遇,又時而與岸別離,相和諧又相矛盾。同時,在理想追求進程中,詩人時而感到前行的艱難與沉重,又時而感到一種時代的緊迫感而不讓自己停息。“霧打濕了我的雙翼/可風卻不容我再遲疑。”詩中所表現的情緒與心態,既是詩人自我的、個性的東西,同時,又是那個特定時代的青年們所普遍感受到而難以言表的東西。詩人以她細膩的心,運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達出來,使之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雙桅船》賞析【鑒賞示例】本詩的一個重要藝術特點是象征。在朦朧詩中,象征多是用某種具體的事物和人們能直感的形象來替代人的某種主觀情緒和某種社會態度。簡言之,就是用具象來表達抽象。詩題“雙桅船”,就是一種象征。全詩的目的不在于描寫一只客觀的雙桅船,而是借用雙桅船這一具體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