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標通史版課件第32講新航路的開辟與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標通史版課件第32講新航路的開辟與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標通史版課件第32講新航路的開辟與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標通史版課件第32講新航路的開辟與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標通史版課件第32講新航路的開辟與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2講新航路的開辟與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第32講新航路的開辟與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1)新航路的開辟;(2)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考點1新航路的開辟考點2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考綱要求本講考點考點1新航路的開辟1.原因和條件(1)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①資本主義萌芽

的產生。(2)社會根源:西歐人對黃金、白銀的渴求;《馬可·波羅行紀》的刺激。(3)宗教推動:熱衷于傳播天主教。(4)商業危機:傳統商路不暢。(5)技術條件:航海技術的提高、造船技術的發展、地理知識的進步。(6)人文主義的激勵:人文主義鼓勵冒險、追求創新。(7)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誤區警示(1)15世紀晚期完成中央集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熱衷于傳播

天主教,使其他非天主教徒皈依天主教。(2)文藝復興也為新航路開辟注入了精神動力,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

核心,重視人的價值,宣揚冒險精神和發財致富,鼓舞了人們去探索新航

路。誤區警示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不是對黃金的狂熱追求,而是

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即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對

黃金的狂熱追求本質上反映了資產階級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即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對資本原始積累的要求。2.過程3.影響(1)對歐洲: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區域轉移到④大西洋

沿岸;西班牙、葡萄牙成為歐洲富國,西歐一些國家開始進行早期殖民擴張;引起了“⑤商業革命

”和“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

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年份人物國別支持者到達地1487迪亞士葡萄牙葡萄牙王室好望角1492哥倫布意大利西班牙王室②美洲

1497達·伽馬葡萄牙葡萄牙王室印度1519—1522③麥哲倫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環球航行(2)對世界:加強了歐洲同亞、非及美洲之間的聯系,世界日益連成一個

整體;地區性的貿易開始向世界性的貿易擴展,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

現;證明了⑥地圓

學說的正確性。(3)對亞非拉地區:美洲的傳統社會遭到滅頂之災;黑奴貿易給非洲人民

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財富被掠奪,大量白銀流入亞洲,客觀上刺激了亞洲

經濟的發展。巧思妙記

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思維啟迪《世界經濟簡史》中說:金銀,特別是銀源源不斷地從西班

牙殖民地流入歐洲,歐洲貨幣金屬的供應量大幅度上升,在整個16世紀

至少增加了3倍。這一記載體現了什么經濟現象?是由哪一歷史事件造

成的?提示:價格革命。新航路開辟。主題一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史料呈現

史料1

“15世紀以后,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發展起來,①對鑄造貨幣

的黃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興的資產階級要用黃金來擴充資本”

“社會上層用于奢華的生活享受”……——恩格斯史料2

到16世紀末,②西班牙的物價比16世紀初平均上漲了4.2倍,

法國物價指數比16世紀初高2.2倍,英國高2.6倍,荷蘭的主要城市高3倍,

阿爾薩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將近2倍。——蕭國亮、隋福民著《世界經濟史》◆讀史指導(1)史料1來自恩格斯的論述,“15世紀以后”表明時間,①的信息說明了

新航路開辟的經濟原因。(2)史料2來自史學著作,②中的數據體現了西班牙、法國、英國等國家

物價都出現大幅度上漲,即出現了價格革命。◆史料應用(1)根據史料1概括新航路開辟的社會原因。提示商品經濟發展使黃金需求量大增;資產階級擴充資本的需要;貴

族生活享受的需要。(2)史料2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原因是什么?提示價格革命。新航路開辟后,黃金等貴金屬大量涌入歐洲,造成物價上漲。(3)綜合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提示形成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早期殖民活動開始,世界開始連成一

個整體,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主題二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史料呈現

史料

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老太太過七十大壽,倆女婿一個是

遠洋販運的大商人,一個是當地的大地主。只聽老太太說:“①這么多

的美味佳肴、奇珍異寶,我一輩子都沒這一次見得多。”再看下面倆女

婿的對話:“②不用像以前那樣要經常到威尼斯去進貨和長途奔波了,

黃金像水一樣直往口袋里流,擋都擋不住。我打算投資辦個工場再賺它一把。”“沒想到我一輩子存的錢還沒你一年掙得多,還物價飛漲,存

的幾個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我干脆也改當商人算了。”◆讀史指導該史料以歷史人物對話形式反映歷史現象,“1580年”說明了史料反映

的是新航路開辟后的情況,①反映了歐洲市場上的商品種類大大增多;

②說明商人獲利豐厚,地主則受到沖擊。◆史料應用史料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它對歐洲的社會結構造成了什么影響?提示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資產階級興起,地主階級走向衰落。一、多視角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對世界(1)人類開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體世界;(2)地區性貿易開始向世界性貿

易擴展,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2.對歐洲(1)引起了“價格革命”,促進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歐開始崛起;(2)引發了“商業革命”,歐洲的貿易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地區轉移到大西洋沿岸;(3)促使西、葡、荷、英、法等國走上殖民擴張道路。3.對亞非拉地區(1)美洲:掠奪財富,屠殺印第安人,給美洲的傳統社會帶來滅頂之災;(2)

亞洲:掠奪財富,大量白銀流入,客觀上刺激亞洲經濟的發展;(3)非洲:成為獵獲黑人奴隸的場所,給非洲傳統社會帶來深重的災難。典例1

(2015廣東文綜,19,4分)一位哥倫比亞學者在“紀念美洲發現—

—兩個世界文明匯合5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說,“黃金和白銀的

作用只是使兩個大陸之間的距離更加遙遠了”。由此可知

()A.該學者關注殖民掠奪的后果

B.“兩個大陸”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黃金和白銀阻礙了世界市場的形成D.該會議討論的是英國人登陸美洲的意義解題關鍵理解“距離更加遙遠了”的內涵。A答案

A本題考查閱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歷史

問題的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個大陸指的是歐洲和美洲,發現美洲的是意大利人哥倫布,故B、D兩項不符合史實。黃金和白銀促進了

歐洲、美洲、亞洲、非洲之間的貿易交流與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可排除C項;早期殖民擴張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也給美洲帶來了

災難,“使兩個大陸之間的距離更加遙遠了”,故本題正確選項為A項。二、準確理解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1.商業革命表現在:(1)貿易范圍擴大,歐洲與亞非之間貿易量增加,開始

同美洲聯系;(2)商路和貿易中心變化,沿地中海商路衰落,世界商貿中心

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3)西歐諸國商業地位變動,西班牙、

葡萄牙、英國、法國、荷蘭等國家開始強盛,意大利相對衰落。商業革

命從本質上講是初步形成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是世界資

本主義市場體系的發端,它拉開了全球化的序幕。2.價格革命表現在:(1)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金銀價值下降,貨幣貶值,收

取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實際收入大減,封建地主階級衰落;(2)貨

幣貶值造成商品增值與物價猛漲,擁有豐富商品的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

化的貴族獲取暴利;(3)物價猛漲中,勞動人民日益貧困化,甚至走向破產,

造成小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成為自由勞動力。歐洲的價格革命實質

上就是一次“通貨膨脹”。它反映了從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的價

格體系的變動,從而導致西歐國家經濟結構和階級關系的變化。典例2“這是一次國際貿易的巨大調整,是國際經濟財富的轉移……

亞平寧半島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衛普、倫敦等城市成為世界

貿易中心。”這一現象描述的是

()A.價格革命B.商業革命C.工業革命D.世界市場形成解題關鍵由材料信息看出商業中心的轉移,聯系到商業革命。答案

B

亞平寧半島也稱意大利半島,“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

特衛普、倫敦等城市成為世界貿易中心”描述的是新航路的開辟引發

了“商業革命”,貿易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的史

實,B項正確。B1.(2017湖南師大附中二模)鄭和下西洋在東南亞有著極大的聲譽,當地

關于鄭和的祠堂、廟宇等紀念物,至今猶存。而美洲目前尚沒有發現當

地人為哥倫布修建的具有類似意義的紀念物。這反映出

()A.兩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導致了不同結果B.鄭和下西洋意義遠大于美洲的發現C.東南亞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區D.美洲人沒有認識到歐洲文明的先進答案

A

鄭和和平友好的交往促進與東南亞的經濟文化交流,而哥倫

布的殖民掠奪給美洲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導致兩地對他們不同的態度。A2.美洲作物引種中國大多發生在明清時期,數量接近30種。中國的瓷器、絲綢、茶及一些農作物等輸入美洲。歐洲人飲用從中國和印度輸入的茶、來自阿拉伯的咖啡,食用來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隨著熱飲的盛行,購置中國瓷制的飲具、炊具成為歐洲家庭的時尚。這表明

()A.新航路開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聯系,物種實現了世界范圍的自由流動B.殖民擴張活動擴展了歐洲的勢力,加強了對美洲和亞洲的掠奪C.新航路開辟促進了世界物種交流,豐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歐洲殖民活動加強了世界的聯系,成為溝通美洲和亞洲的紐帶答案

C

材料無法體現“物種實現了世界范圍的自由流動”,排除A;

“美洲作物引種中國”和“中國的瓷器、絲綢、茶及一些農作物等輸

入美洲”體現不出歐洲“對美洲和亞洲的掠奪”,排除B;亞洲和美洲是

通過新航路開辟連接起來的,不是歐洲的殖民活動,排除D。C3.據統計,1500—1650年的150年間,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萬噸白

銀和180噸黃金。由于黃金、白銀大量流入歐洲,造成物價高漲,貨幣購

買力降低。自16世紀30年代至16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上漲4倍多,英法

等國上漲2倍至2.5倍。這種現象

()A.促進了西歐機器制造業的發展B.表明西歐商業經營方式發生變化C.增強了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實力D.導致西歐資本主義萌芽受到摧殘答案

C

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從材料可以看出,新航路

開辟引發價格革命,這導致了地主階級衰落,工商業資產階級實力得到

增強,故C項符合題意。C考點2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1.荷蘭的殖民擴張(1)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素有經商和從事手工業的傳統,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最早的地區之一;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581年,擺脫①西班牙

的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2)過程:17世紀上半葉是荷蘭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當時荷蘭有“②

海上馬車夫

”之稱。(3)方式:發展貿易;組建③大型商業公司

,其中最著名的是1602年成

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4)結果:17世紀荷蘭成為世界頭號貿易強國;④阿姆斯特丹

成為國

際貿易和金融中心。2.英國的殖民擴張(1)條件:新航路開辟后,利用地處大西洋航路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對外

貿易;采用“⑤重商主義

”政策,保護本國工商業者的利益,支持工商業者參與貿易競爭,占領殖民地。(2)過程時間事件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7世紀中后期頒布《⑥航海條例

》,三次英荷戰爭18世紀中期打敗法國(3)英國于18世紀中期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3.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1)對殖民國家:為殖民國家提供了廣闊的商品市場和大量的資本原始

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對殖民地: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造成這些地區的長期落后。(3)對世界:使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巧思妙記

罪惡的三角貿易輕巧識記

“一、三、四、五”記憶早期的殖民擴張一個實質:商業戰爭。三點影響:殖民國家→促進了經濟發展;殖民地→一場災難;世界→拓展

了世界市場。四種方式:海外貿易、海盜式掠奪、欺詐性貿易、販賣黑奴。五個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階段經濟特征殖民擴張特點殖民擴張方式殖民擴張主要方向早期殖民擴張(1世紀末至18世紀中期)工場手工業直接掠奪財富搶劫國庫、黑奴貿易、種族滅絕、壟斷貿易非洲、美洲工業革命時期(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機器工業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

為輔掠奪原料產地、擴大商品銷售市場亞洲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壟斷性大企業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

為輔政治貸款、開工廠、修鐵路、開礦山世界拓展延伸

對比列強殖民擴張的三個階段思維啟迪17世紀的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19世紀的英國被稱為“世界工廠”。這些稱號反映出英、荷兩國處于當時世界的什么地位?提示:貿易中心。主題全面認識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史料呈現

史料

1871年,瑙羅吉(1825—1917,印度棉花貿易商人、民族解放運

動早期最著名的活動家)就英國在印度的統治進行了評述。①廢除了寡婦自焚制度。②教育,包括男子和婦女教育。……復興了印度光輝的文學。但它所做的比應該做的要少。和平和秩序。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免受壓迫之苦。它本許諾給予印度人公平合理地參與國家高級

行政管理的機會,但它一再失言……③完全忽視了印度人的情感和看法。為鐵路和灌溉工程貸款。一些有價值的產業逐步發展,如藍靛、茶葉、咖啡、絲綢等。出口增加。電報事業發展。④造成了貧困化。——印度人筆下的英國殖民統治◆讀史指導史料從印度人的視角,描述了英國殖民擴張對印度造成的影響,①②是

客觀上造成的積極影響,③④則是對印度的消極影響。◆史料應用根據史料分析英國殖民侵略對印度的影響。提示

一方面傳播了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另一方面侵犯了印度主權,造

成了當地的貧困落后。全面認識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1.不同時期殖民擴張的目的及手段(1)15世紀末至18世紀中期:①目的主要是掠奪金銀財富,增加資本原始

積累;②手段包括掠奪財富、販賣黑奴、欺詐性貿易。(2)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①目的是拓展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以適應本國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②手段主要是發動侵略戰爭和輸出廉價商品。(3)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①目的是適應各國壟斷資本主義的利益

需要,積極搶占資本輸出的場所;②手段主要是資本輸出、掀起瓜分世

界的狂潮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2.西歐國家早期殖民擴張的多重影響(1)對世界市場: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

途徑,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到拓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被納入資本主義

世界體系,促進了世界的一體化。(2)對殖民國家: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促進了歐洲資

本主義的發展。(3)對殖民地:殖民主義對殖民地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后;殖民擴張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

念,有利于殖民地的發展進步。(4)對國際關系: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爭霸戰爭。典例有經濟史學家估算,16—18世紀,荷蘭與英國人均GDP年增長率均高于同時代的其他國家。這一時期荷、英經濟的高增長均得益于

()①資本市場的發展

②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奪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題關鍵根據題干時間分析此時荷英與其他國家的不同。答案

D荷蘭與英國在新航路開辟后,依托大西洋沿岸優越的地理位

置,積極進行海外殖民擴張,進行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

發展,因此16—18世紀荷蘭與英國經濟的高增長得益于資本市場的發展

和海外殖民掠奪,①④符合題意。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確立于19世紀中

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建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時間上排除②③。D1.(2015課標Ⅱ,32,4分)17世紀60年代,茶葉在英國只是上流社會的消費品;到18世紀末,茶葉已成為普通民眾的日常消費品。這反映了當時的英國

()A.等級觀念明顯淡化B.崇尚東方的生活方式C.貧富差距日益縮小D.擴大了與東方的貿易答案

D

茶葉從上流社會的消費品變成普遍民眾的日常消費品,表明

茶葉供應量大大增加,這是英國擴大與東方貿易的結果,故D項符合題

意。商品消費對象的變化與商品的供應量有關,與等級觀念沒有必然聯

系,A項錯誤;僅一種消費現象不足以說明當時的英國對東方生活方式的

崇尚,B項錯誤;對同一種消費品的共同需求,也不能說明貧富差距的縮

小,C項錯誤。D2.《大國崛起》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如果說,最早開始……主要是依

靠暴力去進行赤裸裸的財富掠奪,那么,緊隨其后的

人由于缺

少強大的王權和充足的人力資源,十分自然地選擇了依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