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山
坡
羊潼
關
懷
古張養浩曲牌名題目。潼關,古代軍事要地。元代曲作者標題解析作者簡介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今原山東)人,元代文學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稱。少有才學,被薦為東平學正。后任監察御史,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后辭官歸隱,屢召不出。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政事文章皆為當時及后世所稱揚。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渲關懷古》等。元曲雜劇散曲套數小令
“曲”是一種合樂歌唱的詩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詩體。每個曲調有一個名稱,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譜式,規定不同的字數、句數、平仄和韻腳。曲牌不是題目。
是同一宮調的若干小令相聯而成的組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文體知識
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在就任陜西行臺中丞的途中所作。潼關位于東西兩京(洛陽、西安)之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作者經過潼關時觸發了懷古之情,寫下這首曲,借憑吊潼關古跡,表現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和同情。創作背景
當時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災情十分嚴峻。經歷過宦海浮沉的張養浩本已厭倦官場生活,棄官歸養;但得知關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陜西行臺中丞,振濟災民,因此途經潼關。后因積勞成疾,客死任所。張養浩對百姓充滿深切的同情,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創作背景1、了解元曲這種文體。2、熟讀并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目標自學檢測1、《山坡羊潼關懷古》選自_______,作者_____,___代____家。2、給紅色字注音。
潼關()宮闕
()躊躇()()
《全元散曲》張養浩元散曲tóngquèchóuchú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山
坡
羊
潼
關
懷
古
群山綿延起伏,正如聚會在一起一樣,關下波濤滾滾像咆哮怒吼。在通往潼關的路上,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形勢十分險要。遠望西都長安,內心思緒起伏。一路上看到不少秦漢時代的遺址,引起無限的傷感那成千上萬間的宮殿,如今都化作了塵土。無論哪個朝代的興起,受苦的仍是百姓;無論哪個朝代的滅亡,受苦的還是百姓。1.“如聚”“如怒”描寫了怎樣的形象?請賞析這兩個詞。“如聚”描寫出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如怒”描寫出黃河之水洶涌澎湃。用詞精煉,擬人,化靜為動,表現峰巒的眾多和動感,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賞析“聚”賞析“怒”運用擬人手法,將河水人格化,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還注入了詩人吊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這兩句寫出了潼關地勢的險要。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這三句,從視覺和聽覺寫出潼關地勢的險要壯觀。還用擬人修辭,把本來靜態的山寫動了,本來無情的水寫得心潮翻滾,以動寫靜。
“聚”
“怒”
兩字透露了詩人極不平靜的情緒,
暗示潼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下文作鋪墊。寫景第一部分賞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這里“聚”有什么含義?
“聚”:匯聚。一個“聚”字就把靜止的山巒寫動了,山巒仿佛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讓我們感到了山之動勢。
這里“怒”
又有什么含義?
怒”,發怒。一個“怒”字把自然界無生命的流水人格化了,河水咆哮不息,具有強烈的氣勢,就像是作者震蕩的胸臆又仿佛就是為人間不平而大聲吶喊。
從視覺的角度寫出了潼關的雄偉壯觀、地勢險要。暗示潼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自然引出下文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①擬人修辭,把本來靜態的山寫動了,本來無情的水寫得心潮翻滾。②曲為心聲,一切景語皆情語,“聚”“怒”兩字透露了詩人極不平靜的情緒。③突出潼關地勢險要的特點。暗示潼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鋪墊下文。字詞賞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潼關——古關口名,現屬陜西省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非常險要。譯:群峰眾巒像是在這里匯聚,大浪巨濤像是在這里發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潼關地勢堅固。潼關懷古
潼關戰場
潼關要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得關中者得天下
潼關懷古
潼關戰場秦國從晉國奪取潼關之后,開始剿滅六國的大業。東魏乘關中大荒,發兵10余萬
,準備擊滅西魏,后敗。東漢末年,曹操率軍10多萬,兩次攻打屯兵潼關的馬超。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擊敗潼關唐軍10萬,奪取潼關,直搗長安。望西都,意躊躇。西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稱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靜。譯:遙望古都長安,思緒此起彼伏。chóu
chú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傷心——令人傷心的是,形容詞作動詞。秦漢經行處——秦朝都城咸陽和西漢的都城長安都在陜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宮闕——宮殿。闕,皇門前面兩邊的樓觀。譯:令人傷心的是途中所見的秦漢宮殿遺址,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
“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望西都,意躊躕”
分析?
一個“望”字,將視線從潼關內外的高山大河轉向了古都長安,由上一部分的景進而“意躊躕”轉入抒情,
可以說至此,全文由景轉入抒情。
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思緒萬千,曾經的輝煌,如今卻是一片荒涼,頓生悲涼傷感之情。2.“望西都,意躊躇”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寫作者遠望長安,思緒萬千。想起長安曾經的輝煌,如今卻是一片荒涼,頓生悲哀傷感之情。3、怎樣理解“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是國家由盛而衰的寫照。“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到出作者怎樣的感慨?
人民的疾苦并不因朝代的更替而有所改變,表達了作者對人民深深的同情,揭示了統治者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本質。
這兩句乃點題之句,揭示了封建政治和百姓之間的對立,思想立足在對普通老百姓關懷和同情上。體現了心念蒼生的人文主義情懷。5.如何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
總寫作者的感慨(主旨)。
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連結,不論“興”“亡”的都是百姓。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在這里,作者對廣大人民的痛苦境地寄予同情,發出對封建統治者熱衷于爭權奪利而不顧廣大人民死活的譴責。
對偶,使句式更加整齊,深化了文章中心。4.為何“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個朝代興起,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勞民傷財,給百姓帶來沉重的災難——苦;一個朝代滅亡,在戰爭中遭殃的還是百姓——苦。這句話運用深刻精辟的議論,深化主題,借古諷今,揭示了一個歷史規律:無論朝代的興與亡,受苦受難的總是百姓。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殘暴貪欲的痛恨和對勞動人民所受苦難的同情。賞析:深入探究全曲分三層: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山河表里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的險峻,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第二層(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踟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作為六朝古都,長安當年是何等的繁華、昌盛。現在,昔日的奢華早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的衰敗景象,怎能不令詩人踟躇傷心呢?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讀者很容易想象。第三層(末四句):“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滅亡之際戰亂頻仍,民不聊生。“興”,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興”必大興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興起時,筑長城,開馳道,造官室,勞役繁重,百姓受盡了苦。“興,百姓苦”一句,發人所未發,深刻而警策。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連結,不論“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5、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1)、對祖國山河的熱愛;(2)、對封建統治者殘暴貪欲的痛恨;(3)、對勞動人民所受苦難的同情。1.分析結構特點。給這首曲劃分層次,概括各層大意。2.“如聚”“如怒”描寫了怎樣的形象?3.“望西都,意躊躇”寫出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怎樣理解“宮闕萬間都做了土”?5.如何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6.這首曲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合作探討1.分析結構特點。給這首曲劃分層次,概括各層大意。第一層(前3句),寫潼關的雄偉氣勢。第二層(中間4句),寫作者途徑潼關時所見所感。第三層(后兩句),總寫作者的感慨。合作探討?
擬人手法、以動寫靜“如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如怒”形容黃河之水洶涌澎湃。2.“如聚”“如怒”描寫了怎樣的形象?合作探討3.“望西都,意躊躇”寫出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作者遙望古都長安,思緒萬千,曾經的輝煌,如今卻是一片荒涼,頓生悲涼傷感之情。合作探討4.怎樣理解“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這是國家由盛到衰的真實寫照。合作探討5.如何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總寫作者的感慨(主旨)。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連結,不論“興”“亡”的都是百姓。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在這里,作者對廣大人民的痛苦境地寄予同情,發出對封建統治者熱衷于爭權奪利而不顧廣大人民死活的譴責。對偶,使句式更加整齊,深化了文章中心。合作探討6.這首曲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憂慮國計民生的思想感情。表達了悲憤傷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慘命運的所在。合作探討以動寫靜,賦予物以波濤洶涌的氣勢。情景交融,情由景生。
小令結構嚴謹,層次清楚,形象鮮明,氣勢雄渾,立意深遠。讀罷小令仿佛使人看到詩人遙望長安,憑古吊今,關心人民疾苦的形象。從思想性和藝術性來看,在元代散曲中不是少見的。虛實結合
,把眼前的勝景和潼關的歷史巧妙的結合起來,以勝景的不變來襯托歷史的多變,以潼關來做歷史的見證來揭示封建統治者以為個人的利益的爭奪,給人們帶來了苦難,抒發了作者對百姓的同情。寫作特色憂慮國計民生憑吊寫景山:峰巒如聚水:波濤如怒(視)(聽)雄偉險要兵家必爭懷古抒情望:西都意: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做了土戰爭連連改朝換代主旨議論興亡百姓苦人民疾苦板書設計這首小令,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揭示出一條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受苦的都是那些無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燃燒的紅燭,照亮了人們的眼睛,使之認識到象征封建政權的宮闕,它的興建是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壘起來的;它的倒塌也是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表達了詩人憂慮國計民生的思想感情,以及對勞動人民深切的同情。課堂小結
這首小令,從壯麗的山河中,聯想到歷代的興亡,又從朝代的更替,想到百姓的痛苦,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統治階級殘暴貪欲的痛恨和對勞動大眾所受苦難的同情。主旨歸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望西都,意躊躇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這是國家由盛到衰的真實寫照。課堂檢測1、請用原文語句回答問題。(1)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抒寫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食品采購合同范本 食品采購合同模板
- 金匯金融行業數據報告
- 重力式沉箱碼頭課程設計
- 鋼筋采購終止合同范本
- 項目合作付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員工用工協議
- 老師聘用合同
- 有關合同法的論文題目
- 美甲店倆人合伙合同范本
- 村里廠房轉讓合同范本
- 用Excel求解運籌學中最大流問題詳細操作示例
- 民航客艙服務藝術案例分析全套PPT完整教學課件
- 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優秀報告一等獎
- CET46大學英語四六級單詞EXCEL版
- 2022年南通市特殊教育崗位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GB/T 4857.7-2005包裝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第7部分:正弦定頻振動試驗方法
- GB/T 3051-2000無機化工產品中氯化物含量測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 GB/T 13936-1992硫化橡膠與金屬粘接拉伸剪切強度測定方法
- GB/T 13888-2009在開磁路中測量磁性材料矯頑力的方法
- 海南省2023普通高中基礎會考試卷通用技術科試題及答案
- TPM管理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