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列夫·托爾斯泰》課件 【知識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3課《列夫·托爾斯泰》課件 【知識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3課《列夫·托爾斯泰》課件 【知識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3課《列夫·托爾斯泰》課件 【知識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3課《列夫·托爾斯泰》課件 【知識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茨威格七年級下冊教學目標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獨到細致的肖像描寫,體會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贊美之情。體會課文采用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效果。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新課導入同學們,這是在俄國文壇馳騁了近六十年的文學大師托爾斯泰,因其作品真實深刻地再現了俄國社會生活,而被列寧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代表著他藝術高峰的三部長篇小說。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這位磨難中造就的偉人,探訪他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傳記,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也是早期文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傳記即記載一個人的一生曾經發生過的事。無論如何,傳記所記載的都是真實的而并不是虛構。文體知識文體知識傳記的分類:1.從敘述人稱看,傳記可分“自傳”和“他傳”: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后者是他人撰寫的。2.從表達方式上看,一般的傳記以記敘為主,還有的傳記,一面記述人物的經歷,一面加以評論,記敘與評論各半,這種傳記則被稱為“評傳”。3.從創作方法上看,有的傳記以記敘翔實的史實為主,用語比較平實,稱為“歷史性傳記”;有的傳記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其活動的歷史背景等,以史實為依據,但又不排斥某些聯想性的文學描寫,稱為“傳記文學”。人物概況列夫·托爾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他出身于一個貴族家庭,自幼接受嚴格的貴族教育,是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列寧評價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他創造了史詩體小說。羅曼·羅蘭說,《戰爭與和平》是“我們的時代最偉大的史詩,是近代的《伊利亞特》”。《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復活》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它撕去了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的一切假面具,無情地批判了俄國社會的虛偽本質。作者鏈接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文學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學傳記和小說創作方面。主要作品有:為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寫的傳記《三位大師》和《羅曼·羅蘭》等,小說《焦躁的心》《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象棋的故事》《一顆心的淪亡》等等。

1942年2月22日,目睹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瘋狂肆虐而無能為力,流亡在巴西的茨威格與妻子一道自殺于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市郊寓所,以一個弱者的絕望與悲憤,向那人間的罪惡不義發出了無聲的控訴和抗議。背景鏈接

1928年茨威格訪問俄國,正值列夫·托爾斯泰100周年誕辰。他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托爾斯泰的故居和墳墓,稱其墳墓為“世間最美的墳墓”。感受到了托爾斯泰的偉大,回國后,他寫成了傳記《三作家》。重點字詞黝黑()滯留()愚鈍()禁錮()軒昂()劍鞘()淚水漣漣()侏儒(

)藏污納垢()

誠惶誠恐()酒肆()一綹()長髯()鬈發(

)兩頰()胡髭()锃亮()意趣盎然(

)yǒuzhìdùngùxuānqiàoliánrúgòuhuángsìliǔránquánjiázīzèngàng正襟危坐:低眉:誠惶誠恐:廣袤無垠:藏污納垢:無可置疑:粗制濫造:詞義解讀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低著頭,形容謙卑恭順。形容小心謹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沒有什么可懷疑的。比喻包容壞人壞事。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為“廣”,南北長度為“袤”。制作粗劣,不講究質量。也指工作不負責任,草率從事。整體感知1.全文在結構上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么內容?刻畫外貌(1-5)描寫眼睛

(6-9)列夫·托爾斯泰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透過托爾斯泰非同尋常的眼睛表現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由表及里,逐層深入(1)為什么文章前半部分極力描寫托爾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長相?

寫托爾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僅是對托爾斯泰肖像真實地刻畫,也揭示了他是俄國人民大眾的一員,同時用來反襯他眼睛的深邃。作者先細致描寫托爾斯泰丑陋、平庸的外表,然后描寫他的目光和豐富的情感,前者對后者形成了反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托爾斯泰的眼睛是什么樣的呢?請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目光犀利、具有敏銳洞察力

①這道目光像黑豹那樣②這道目光像锃亮的鋼刀那樣③這道目光像槍彈穿透偽裝的甲胄那樣④這道目光像金剛刀切開玻璃一樣⑤這對眼睛是手術刀

這對眼睛是X光⑥這對眼睛是寒光四射的匕首⑦這對眼睛像一只獵鷹從高空朝一只膽怯的耗子俯沖來——整體感知

2.文章為什么重點寫他的眼睛?

眼睛是心靈之窗,托爾斯泰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眼睛充分地表現出來。作者在這里對托爾斯泰眼睛的描寫,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寫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為偉大的文學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的描繪,使其成為時代的代言人。

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作了世界文學史中一流的作品。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贊美之情。3.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整體感知合作探究1.課文第二部分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的?提示:寫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寫托爾斯泰眼睛里蘊含著的豐富的感情;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威力;贊美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鋼刀刺了過來,又穩又準,擊中要害”

“這是出現在人類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對眼睛,可以抒發各種各樣的感情”

“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眼睛里透出豐富的感情。目光犀利深刻,具有準確的洞察力。寫出托爾斯泰觀察社會、人生、時代的廣闊和深刻,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廣度。2.課文通過描寫眼睛,寫出了什么?請在原文中找一找。品味語言

這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恰當地突出了托爾斯泰那種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觀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1.“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品味語言

這句話寫出了作為思想家、藝術家的托爾斯泰的文學創作,既來自于對社會生活、人間世態的觀察、研究,同時又用他的藝術巨筆把它們準確地表現出來,更好地展示了時代的本質和要求。“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品味語言

這句話突出托爾斯泰眼光的犀利、深刻、準確,寫出了托爾斯泰作為“清醒的現實主義作家”,對現實的批判是極其深刻而準確的。

“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深入探究

課文一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說他得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你怎樣看待作者所說的“幸福”?不矛盾。幸福的標準是能認識事物,認識世界,托爾斯泰作為能看清真相的智者,他是幸福的。從另一方面說,托爾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惡、虛偽和苦難,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并盡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它卻徒勞無功,他也是痛苦的。托爾斯泰是不幸的,從托爾斯泰晚年厭棄貴族生活,毅然放棄財產,以致于和家人產生矛盾,最后離家出走,客死在火車站這一經歷可以看出這一點。《世間最美的墳墓》是茨威格在參觀了托爾斯泰的墳墓之后寫的一篇散文,請你將其與課文對比閱讀,說一說兩篇文章贊美了托爾斯泰的哪些偉大之處。對比閱讀提示:《世間最美的墳墓》是一篇表面平淡而激情蘊含其中的散文。表面看這似乎是一篇游記——記游托爾斯泰墓,但實質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游覽托爾斯泰墓抒發作者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達這樣一種觀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長久地震撼人們的心靈,并讓人們永久記住。

托爾斯泰的墳墓之美恰恰反映了他的品質之美。墳墓的形式具有樸素之美,反映了托爾斯泰樸素純潔而高尚的心靈世界和平易而偉大的人格。它的美還源自于托爾斯泰童年關于植樹與幸福的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