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人教版備考套餐課件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_第1頁
地理必修2人教版備考套餐課件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_第2頁
地理必修2人教版備考套餐課件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_第3頁
地理必修2人教版備考套餐課件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_第4頁
地理必修2人教版備考套餐課件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一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課程標準1.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的原因。2.舉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學習目標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類型,理解城市功能區的分布及特點。2.掌握影響城市地域結構的主要因素。3.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及變化,并解釋其形成原因。

[基

理]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1.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包括商業用地、__________、政府機關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綠化用地、交通用地和__________等。工業用地農業用地2.城市功能區(1)特點:功能區之間無明確的界線。(2)常見功能區功能區分布特征住宅區城市中最為_______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有的城市,隨著住宅區的分化還出現了_______住宅區和______住宅區商業區多位于_______、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呈____狀或____狀分布工業區主要分布在交通比較______的地帶由城市內部工業相互______而成廣泛中高級低級市中心點條聚集便捷二、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又稱_____________。(2)典型模式:________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地域結構同心圓2.形成因素 (3)歷史因素:早期的_______________對日后功能分區有深遠影響。3.形成和變化

隨著___________而逐漸形成和變化。經濟交通便捷程度市中心住宅收入高低住宅區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的發展【思考】1.中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有哪些差異?提示中高級住宅區多建在城市的外緣,房屋面積較大,有的是獨立庭院,環境優美,并配套有相應的學校、醫院、商店和綠地等公共設施;低級住宅區房屋面積狹小,擁擠密集,往往分布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環境相對較差。2.“唐人街”,通常又稱為“中華街”“中國城”“華人區”或“華埠”。它是海外華僑、華人的居留地或居住區。早在明代,“唐人街”已經形成,那時就已經成為中國移民在海外活動的重要根據地。那么“唐人街”是怎樣形成的呢?提示可以從防止歧視、資源開發、飲食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回答。3.城市中的商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在空間上具有什么特點?提示商業用地的主要職能是為商業活動提供場所,一般分布在城市交通便捷、地價高的市中心處。工業用地的主要職能是為工業活動提供場所,一般布局在地價較低的、沿交通線的城市外圍,但要避開城市的水源地和盛行風向的上風向或最小風頻的下風向。1.下列關于城市功能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功能區的形成與城市的形成同步B.功能區之間有明確的界線C.各功能區的分布是商業競爭的結果D.不同城市各類功能區空間組合不盡相同解析城市功能區的形成是在城市起源后,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各功能區的分布是城市各項活動競爭的結果,在不同城市,各類功能區的空間組合不盡相同。答案D[預

測]2.城市中最為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業區 B.住宅區

C.工業區 D.行政區解析住宅區是城市中最為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數城市中可以占據城市空間的40%~60%。答案B3.現代城市功能分區的特點是(

)A.高級住宅區多建在地價高的市中心地區B.工業區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并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C.中心商務區晝夜人流、車流不息,熱鬧非凡D.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之間界線分明解析市中心一般是中心商務區,人流晝夜差別大,功能區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對城市的污染,工業區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工業生產有大量的運輸需求,因此沿交通干線分布。答案B4.影響住宅區分化的因素是(

)A.收入的不同 B.知名度C.種族宗教 D.歷史因素解析有能力支付昂貴租金和選擇最佳居住環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級住宅區。答案A5.下列關于城市住宅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低級住宅區往往與工業區相聯系,高級住宅區則與文化區相聯系B.在位置上高級住宅區與低級住宅區是相鄰發展的C.高級住宅區建筑密度較大D.高級住宅區往往與低地相聯系,低級住宅區則與高坡相聯系解析高級住宅區與文化區、高坡相聯系,建筑密度較??;低級住宅區與工業區、低地相聯系,建筑密度較大。二者往往是相對發展的。答案A探究點一城市功能區的形成和特征【探究活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城市功能活動即城市中的各種活動,如工業生產、商業貿易、居住休閑、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城市地域功能區指的是這些功能活動之間發生空間競爭而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區域,如工業區、商業區等。而城市地域結構即城市內部各功能區的空間組合,如商業區在市中心,工業區在郊區等。下圖為某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圖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個是住宅區?其位置有何特點,布局原因是什么?(2)商業區是城市核心區,人員流動大,圖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個是商業區?其位置有何特點,布局原因是什么?(3)工業區是城市最基本的生產功能區,圖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個是工業區?其位置有何特點,布局原因是什么?答案見下表總結:功能區位置布局原因住宅區②位于城市中心的商業區與外圍的工業區之間接近工作場所;方便購物;環境適宜居住商業區①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有利的交通條件,有利于居民消費工業區④一般位于市區外緣,主要交通干線的兩側能夠減輕對城市的污染;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反思歸納】城市功能分區的形成思維拓展1.中心商務區的特征中心商務區是大城市的商業中心和服務中心,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中心商務區通常是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2)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3)建筑物高大稠密;(4)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差異。2.中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的差異類型中高級住宅區低級住宅區收入階層高收入階層低收入階層建筑質量面積大,質量高,有些是獨立庭院面積狹小,質量低,擁擠、密集布局城市的外緣,文化區、風景區附近內城和工業區附近環境質量優美較差配套公共設施齊全(如學校、醫院、商店和綠地等)不齊全方法技巧城市功能區合理布局的方法【即時鞏固】1.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區之間所耗費的能量總和,即出行能耗。下圖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數與出行能耗的組合關系。據圖可推斷出(

)A.甲區多公共服務設施,靠近住宅區B.乙是位于郊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C.丙區商業網點等級低,服務半徑小D.丁為中心商務區,能耗晝夜差異大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區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數少,說明公共服務設施少;乙區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數多,可能是位于郊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丙區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數少,商業網點等級較高;丁區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數多,不可能為中心商務區。答案B2.下圖是城市內部某區域不同時段地鐵運輸人數統計圖。據圖完成(1)~(2)題。(1)該功能區最有可能是(

)A.工業區 B.高級住宅區C.中心商務區 D.低級住宅區(2)該功能區(

)A.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形式B.內部存在明顯的水平和垂直分區C.隨著城市發展,位置逐漸向城市外緣移動D.多分布在市區邊緣,有完善的配套設施解析第(1)題,根據圖示可看出本區域8:00以進入本區交通量為主,18:00以離開本區交通量為主,11:00進出本區交通量很小,符合中心商務區的特點。第(2)題,住宅區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形式,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水平和垂直分區,向城市外緣移動的是工業區。答案(1)C

(2)B探究點二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形成和變化的因素【探究活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電視上經常報道,我國某大城市位于市中心的地塊被房地產商以每平方米幾萬元的高價購買。城市中每塊土地上最終形成的功能區,是由從事各項功能活動的主體所付租金的高低決定的,并不是由土地的租金決定的,租金僅是一個基礎性的因素,付租能力是決定因素。距市中心的遠近影響地租水平,各功能活動的付租能力不同,可影響城市空間結構(如下圖所示)。材料二交通通達度越好,土地價格(地租)越高;交通通達度越差,土地價格(地租)越低。交通便捷程度對土地租金的影響比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對地租的影響更符合實際(如下圖所示)。(1)材料一圖中A、B、C對應的城市功能區的名稱是什么?(2)結合材料一說明上述功能分區的成因。(3)結合材料二分析市中心O處,A、B、C、D、E、F處,以及M處地租的高低及原因。答案(1)A——商業區,B——住宅區,C——工業區。(2)A處位于市中心附近,地租最高,商業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強,在此布局可接近最大消費人群且交通便利。B處地租水平較高,住宅區付租能力較強,在此布局既便于居民購物,也便于工人上下班。C處地租最低,工業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弱,工業區布局在此可降低成本,又可減少對城區的環境污染。(3)市中心(O)處:因有多條道路穿過,通達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從市中心延伸出來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兩旁、公路交會處(如圖中A、B、C、D、E、F處):通達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遠離公路區或城市外緣(如圖中M處):通達度較低,地租較低?!痉此細w納】影響土地租金的因素影響土地租金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兩個方面。具體分析如下:(1)交通便捷程度交通便捷程度越高,土地租金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內不同地區的交通便捷程度不同,土地租金也就存在差異。如下圖所示:(2)距離市中心的遠近距離市中心越近,交通便捷程度越高,越能接近消費市場,因此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遞減。思維拓展城市地域結構、城市功能區與城市形態的區別(1)城市地域結構是指在經濟、社會、歷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區在城市內部空間上的分布與組合。(2)城市功能區是指城市中各種經濟活動之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的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行政區、文化區等?!炯磿r鞏固】1.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間結構受多種因素影響。據此回答(1)~(2)題。(1)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區到遠郊區依次為商業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和農業用地。影響這種土地利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價格②發展歷史③交通條件④生活習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目前,一些城市選擇近郊到遠郊建造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影響該決策的主導因素是(

)A.土地價格

B.地租支付能力C.交通條件

D.土地利用效益解析第(1)題,城市功能分區主要受地租(土地價格)和交通條件影響。第(2)題,郊區土地價格較低,適宜大規模建設公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答案(1)B

(2)A2.下圖為我國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積空間變化圖。讀圖完成(1)~(2)題。(1)該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區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業及公共服務、住宅、工業B.住宅、商業及公共服務、工業C.商業及公共服務、工業、住宅D.住宅、工業、商業及公共服務(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業發展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A.政策、勞動力 B.市場、勞動力C.地價、市場 D.政策、地價解析第(1)題,結合圖例,觀察三條曲線的變化趨勢,可以發現占地面積較大的功能用地從中心向外依次是商業及公共服務用地、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第(2)題,觀察工業用地變化曲線,在距市中心4千米地方離市中心較近,有市場優勢;距離住宅用地較近,有勞動力優勢。答案(1)A

(2)B知識結構晨背索引1.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概念。2.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3.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變化過程。城市不同功能區發展程度的差異可以通過功能區人口遷移結構反映出來。下圖為某城市功能區某年的不同年齡段人口遷移數量統計圖。讀圖完成1~2題。1.該功能區最可能是(

)A.商業區 B.住宅區C.工業區 D.行政區2.該功能區內最迫切需要增加的配套設施是(

)A.養老院 B.醫院C.商業網點 D.中小學解析第1題,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功能區15~44歲青壯年人口遷入最多,說明該功能區對勞動力需求最大,而60歲及以上的老人遷出數量多,是因為該年齡段的人口多為退休人口,故該功能區最可能是工業區。第2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該功能區為工業區。由圖可知,5~14歲人口遷入量大,主要是跟隨父母遷入該地,為了解決5~14歲人口上學的問題,迫切需要增加中小學數量。答案1.C

2.D下圖為“某城市功能分區簡圖”,該市甲、乙住宅區出現了明顯分化。讀圖完成3~4題。3.有關甲、乙住宅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區鄰近商業區,居民購物比乙區方便B.乙區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區C.甲區交通便利,房價高D.乙區遠離市中心,房價低4.關于該市工業區區位選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位于城市邊緣,地價較低B.接近中心商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