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5單元-單元教案_第1頁
2020春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5單元-單元教案_第2頁
2020春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5單元-單元教案_第3頁
2020春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5單元-單元教案_第4頁
2020春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5單元-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1小數的初步認識(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77?78頁例1、2、3、“課堂活動”以及練習十八的第1-5題

■教學提示

本課時的教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教材、教學資源等多方面因素,教學

設計也要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引入新課,注重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

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小數來源于生活,又

服務于生活”這一理念。總之,要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充分感知小數的含

義,會讀會寫一、二位小數,認識小數的數位順序表。還要讓學生理解學會這部

分知識不僅停留在應用,而且要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小數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聯系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初步了解小數

的含義。

2.會讀、會寫簡單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3.能用小數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數,認識小數的數位順序表,感知小數與分

數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能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商品的價格,并能進行相互交流。

2.在探索用小數表示元、角、分的過程中,感悟元、角、分與小數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可步感受到小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小數存在意義和價值。

2.培養主動探索的意-貝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重點、難點

重點結合現實生活情景初步認識一位、兩位小數,并會讀寫。

難點能用小數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數,認識小數的數位順序表,感知小數

與分數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例1、例2、例3多媒體教學課件(ppt)和一些含有價簽的商品圖片

學生準備:自制整數數位順序表、練習本和筆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師:星期天,小紅和媽媽來到水果超市,小紅發現水果店里有許許多多的數,你

認識這些數嗎?(課件出示例1)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數和以前學習的數有什么不同嗎?

生:有一類數多了一個點。

師:對了,那有沒有同學可以告訴我,它叫什么名字嗎?

生1:小數點。

生2:對,名樣的數叫小數。

師:太棒了,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學習的內容就是“小數的初步認識“(師板書

課題)

設計意圖,從生活情境引入,在情境中發現數的不同并進行簡單的歸類,引出

小數點和小數等本節課相關知識,既引出了課題,也培養學生一雙數學的眼睛。

(二)探究■:

知識點1:認識小數

教材第77頁例1

師:你能把例1中的這些數進行分類嗎?自己試試。

(預設)

生1:8個、2千克、13元、10元/千克中的數都是整數,它們是一類。

生2:1.85千克18.5元6.5元/千克中的數與上面的數不同,它們是一類。

師:這兩類數有什么不同?

(預設)

生:數的中間都多了一個小圓點。

師:這“?”在數學里我們叫它小數點,讀的時候就讀做“點”,像1.85、18.5、

6.5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師:大家看看,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

生1:這些小數都是由三部分組成。

生2:都有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三部分。

師:對,任意一個小數都是由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三部分組成。大家再

試一試,你會讀出這些小數嗎?(生嘗試讀小數,然后全班交流)

(預設)

6.5讀作:六點五

1.85讀作:一點八五

18.5讀作:十八點五

師:讀上面的小數的時候,大家捻用什么方法讀出的?需注意些什么?

(預設)

生1:讀小數的時候,先讀整數部分,接著讀點,然后再讀出小數部分。

生2: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去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

部分是幾讀幾。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水果店”情境入手,先是把圖片中的數進行分類,

然后找出小數與整數的不同,引出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接著教學小數的組

成、讀法,并與整數的讀法進行比較,最后讓學生自我總結小數讀法以及注意點。

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順應了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來幫

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

師: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小數?給大家說一說你見過的小數。

(預設)

生1:一包方便面的價格是:1.50元。

生2:發高燒時量出來的溫度:38.5度。

生3:自動鉛筆的筆芯是:0.5毫米。

生4:我的身IWJ是:1.38米。

■?■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小數,體會小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感受數學源

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知識點2:用小數表示角和分

教材第77頁例2

師: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把角和分用小數表示出來,下面有關用小數表示角

和分的問題,你會解答嗎?

(課件出示)

1角二()元5角二()元1分二()元8分二()元

師:小組討論一下,然后全班交流。

(預設)

生:1元是10角,所以1角是,元,用小數表示是0.1元。

師:那5角呢?

生:5角是葛元,就是有5個,也就是5個0.1,即0.5元。

師(課件出示)1角七元=0.1元5角=得元=5元,像今、得■這樣,分

母是10的分數都可以小數表示。

師:根據用小數表示“幾角”的方法,誰說說有關“幾分”的應該怎樣表示?

(預設)

1Q

生:1元=100分,所以1分二——元=0.01元,8分二——元二0.08元

1(X)KX)

師:像上元二°,01元、2元=808元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也可以用小數

I00100

來表示。

師:學習了角和分用小數表示,對于3角4分這樣的情況,你會用小數表示嗎?

(預設)

生1:3角4分是34分,用分數表示是三分,用小數表示是0.34元;

1(X)

生2:3角用小數表示是0.3元,4分用小數表示0.04元,合在一起應該是0.34

7Co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現在我們一起總結一下,幾角幾分怎樣用小數表示?

(引導學生得出:用小數表示“幾角幾分”的時候,可以把幾角幾分轉化為

多少分,用白分之兒表不出來后,再用小數來表不;還可以分別把角和分用小數

表示出來,然后再合在一起。)

設計總圖,用小數表示角、分或者幾角幾分,可能有的學生會表示,有的學生

不會表示。教學時,教師通過轉化為分母是10和100的分數的方法來進行設計,

這樣的學習設計是先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然后經歷數學化的思考,最后總

結出方法。

知識點3:認識小數數位順序表

教材第78頁例3

師:大家看一看,想一想,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有什么不同呢?如果用數位順序

表表示出來,你會嗎?(教師課件出示小數數位順序表,師介紹十分位和百

分位)

師:像6.5、0.03、0.28、11.5…這樣的數都是小數,在這些小數中,6.5,11.5

是一位小數,0.03、0.28是兩位小數,如果用數位順序表表示出來如下(課

件出示):

???十百???

位?

65

115

0■03

028

師:仔細觀察數位順序表,說說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哪一位?第二位呢?

(引導學生得出: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

設十意圖:[運用數學結合思想,先用分數表示出陰影部分,再用小數來表示,

接著認識小數的數位順序表,這樣的教學設計,遵循了直觀先導為主,然后經過

抽象并內化,接著認識一位小數、兩位小數,數位順序表,在生活的直觀中初步

進行了抽象,最后進行了數學化的學習。

(三)鞏固新知:

1.課本第78頁的“課堂活動”。

2.練習十八的第1-5題。

設計意圖:

1.通過你讀我寫,填一填,說一說等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溫

習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2.練習中有小數的讀法、分類、寫法,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讀寫小數的時候,小

數部分0的讀寫法需要注意。

(四)達標反饋

1填-填O

⑴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角,用分數表示是()元,用小數表

不是()元。所以,5角用小數表示是()元,7角用小數表示是()

元。

(2)6元5角=()元1角5分=()元

⑶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o

2.如圖,陰影部分能用0.4表示的是()0

B.C.

3.看圖寫一寫。

〃口彩筆橡皮擦鉛筆

3.50元o.20元0.15元

()元()角()分()元()角()分()元()角()分

4.用數字4、0、0、8和小數點組成下列各數

(1)0不讀出來,而小數部分只有一位數字。

(2)只讀一個0,而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

答案:

1.(1)1—0.10.50.7(2)6.50.15(3)十分白分位

10

2.C

3.350020015

4.

(1)400.8或800.41要點提示:0不讀出來,因為只有一位小數,所以0應該

在整數部分)

(2)40.0880.04(要點提示:只讀一個0,所以小數部分不能是0,只能放在

整數部分的個位上)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有哪些困惑?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體現了一種“反思”思想,使學生學會總結

知識、內化知識,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講出還不懂的問題,可以發

現教師教學活動中以及學生的數學學習的不足之處,為今后改進學習方法找到依

據。

(六)布置作業

1.選一選,填一填。

(1)2元7角二()元(2772.7)

(2)5分;()元(0.50.055)

2.“換名”游戲。

(1)鉛筆2角

=()元

(2)漢堡10.5元=()

7C()角

(3)冰淇淋2元5角=

()元

3.看圖寫小數。

ffl

()()()

4.在圖中涂色,表示下面的小數。

1e■

0.30.50.7P

5.給下列商品做價格標簽。

管浮

9角3元5角10元7角3角~

(阮()元()元()元,

6.讀出或寫出下面的小數

讀作

2.36.2讀作:

讀作

0.81.5讀作:

寫作

十點八三點四寫作:

五點零二寫零點零七寫作:

答案:

1.2.70.05

2.0.21052.5

3.0.70.280.6

4.

0s.3e0.5■0.

5.0.93.510.70.3

6.二點三六點二零點八一點五10.83.45.020.07

■板書設計

小數的初步認識(一)

例2:

?角二元二o.?元?分=」—元二o.oi元

10I(X)

58

5角二一元二0.5元8分二一元二0.08元

10100

教學資料包

教學精彩片段

小數的讀法教學片斷

1.讀商標上的價格(強調單位)

師:(課件出示例1)你們會讀這些小數嗎?誰來試著讀一下?

(學生讀錯的話教師直接指出并給出正確讀法出,再讓讀錯的學生試著讀)

師:討論一下,小數左邊的部分與右邊的部分讀法有區別嗎?

師:想一想,怎樣讀小數?

(引導學生得出:我們以小數點為界,小數點左面的數還是按照我們以前學過

的整數讀法讀,小數后面的數只要依次讀出每一位上的數字就可以了。)

師:你會讀出下面的小數嗎?同桌互讀互聽。

(預設)

1.85一點八五18.5十八點五

設“?:圖■以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們自主探究小數的讀法,在試讀和同

桌的互聽以及教師的指導下自我矯正錯誤的小數讀法,從而正確讀出小數,積累

與建構起正確的小數讀法知識。

教學資源

1.用小數表示各組圖的涂色部分。

()()()

2.寫出下面各數。

3.小小銀行家

4.用小數表示出各組圖中的涂色部分。

()和()合起來是()()和()合起來是()

答案:

1.0.30.62.4

2.10.310.401.0421.21

3.12.23.1

4.0.411.430.53.5

資料鏈接

小數的由來

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三紀,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微在解

決一個數學難題時就提出了把整個位以下無法標出名稱的部分稱為微數。

小數的名稱是公元十三世紀我國元代數字家朱世杰提出的。在十三世紀中我

國出現了低一格表示小數的記法。

小數點的由來

在很久以前,還沒有出現小數點。人們寫小數的時候,如果是寫小數部分,

就將小數部分降一格寫,略小于整數部分。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用一條

豎線來隔開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17世紀,英國數學家耐普爾采用一個逗號

來作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分界點。17世紀后期,印度數學家研究小數時,

首先使用小圓點“.”來隔開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直到這個時候,小數點才算

真正誕生了。

小數點與悲劇

1970年6月30日,前蘇聯著名宇航員費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在空間站工

作了23天后,一個人駕駛著“聯盟一號”宇宙飛船返航。但是,當飛機返回大

氣層后,無論怎么操作也打不開降落傘,結果在著陸基地附近墜毀,宇航英雄科

馬洛夫遇難。“聯盟一號”所發生的事件就是因為在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

數點。

小數知識注意點

1.小數點應該點在整數部分個位數的右下角。小數點把小數分為兩個部分,它

是小數中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分界的標志。

2.初讀小數時,易受整數讀法的影響,把小數部分按整數讀法讀,如:0.705

應該讀作零點七零五,不要按整數讀法讀成零點七百零五。

5.2小數的初步認識(二)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80頁例4、例5、例6、“課堂活動”以及練習十八的第6-10題

■教學提示

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大小比較,教材是結合生活實例“量

身高”和“比高矮”來進行教學設計的,最后通過比較涂色部分的大小來抽象出

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教學時要結合生活實際,注意在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1勺基

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意義,會用米為單位表示小數。

2.在理解用“米”表示小數意義的基礎上能進行小數的大小比較。

3.在借住直觀圖比較小數大小的基礎上抽象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掌握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感受到小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小數存在意義和價值。

■重點、難點

重點3住直嬴圖比較小數大小的基礎上抽象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難點理解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意義,會用米為單位表示小數并會比較小數的

大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例4、例、5例6多媒體教學課件(ppt)

學生準備:0-9和小數點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新學期開始了,體檢要檢測同學們的身高,小東、小強、小華身高各是多少

呢?(課件出示P79例1圖)

學生讀題匯報,老師板書

師:這些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嗎?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小數。(教師板書課題-

《小數的初步認識》(二))

設計意圖?小數和學生生活關系密切,通過測身高可以輕輕松松地引領學生走進

生活,走進小數,初步感受小數的現實意義,引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二)探究新神

知識點1:用小數表示分米

教材第79頁例4(課件出示)

師:小強身高1米2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該怎樣表示呢?(小組討論,全班

交流)

(預設)

生1:1米2分米用小數表示是1.2米。

生2:1米2分米用小數表示是0.12米。

???

師:上面的兩種不同的答案,你同意哪種?為什么?小組討論一下,一會全班交

流。

(預設)

生1:我們小組認為:1米2分米用小數表示是1.2米。

師:為什么?

生2:1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哈米,還可以寫成0.1米;2分米,用小數表示是0.2

分米,所以1米2分米用小數表示是1.2米。

生3:1米2分米是12分米,12分米用小數表示是1.2米,我家長教過我。

師:同學們的回答真是精彩,下面我們看課件,是不是這樣。

(課件演示說明: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就是,米,用小

10

數表示是0.1米,2分米是0.2米,所以,1米2分米用小數表示是1.2米。)

師:小東身高9分米,用小數怎樣表示呢?(0.9米)

師:為什么1分米和9分米寫成小數0.1和0.9米,小數點的左邊都是0?

(預設)

生:因為1米二10分米,1分米和9分米都不到1米,所以小數點的左邊是0。

師:小強的身高是1米3分米,以米作單位,用小數怎么表示呢?

(預設)

生:1米3分米分成1米和3分米,寫1米時我們就在小數的整數部分寫1,3

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奈米,還可以寫成0.3米,就在小數部分的十分位寫3,

所以,1米3分米用小數表示就寫作1.3米。

師:像0.1,0.9,1.2,1.3,18.5這樣小數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數是一位小數。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利用測量學生的身高這一生活實踐,從情境中提出問

題并解決,讓學生采用同伴交流的形式進行對比,感悟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表

示的實際含義和方法。

知識點2:以“米”作單位比較高矮

教材第79頁例5

師:體檢完畢后,老師將學生們的身高匯總成了身高記錄單(如下表)(課件播

放)。

學生身高記錄單

姓名小強小東小華

身高/米1.20.91.3

師:同學們.根據上面的數據,你們來比較一下,小強和小東比誰高?小強和小

華比呢?

(預設)

生1:1.2米是1米2分米,比1米還多2分米;0.9米是9分米,不足1米;

1.3米是1米3分米,也就是比1米多3分米。所以1.2米〉0.9米,小強

比小東高;1.2米<1.3米,小強比小華矮。

生2:還可以把三位同學的身高換算成用厘米作單位,分別是120厘米、90厘米

和130厘米,再進行比較,也得出同樣的結果。

生3:1.2米比1米大,0.9米比1米小,1.2米大于0.9米。

生4:我們先比較整數部分,1.2的整數部分是1,0.9的整數部分是0,所以1.2

米大于0.9米。再來比較1.2米和1.3米,它們的整數部分都是1,我們再

來看小數部分,十分位上分別是2和3,2<3,所以1.2米小于1.3米。

生5:還可以利用手中的卷尺,根據三個身高在卷尺上的位置來比較大小。

???

設計意圖:|通過1.2米、0.9米和1.3米的大小比較,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

上合作交流,從而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經歷“從具體單位比”、“從數

位比”、“從小數單位比”等不同策略來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從多角度多側面地

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整個過程中,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原則,

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自我感悟和自我展示的空間。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使

學生獲得積極地、深層次體驗的教學,有效地促使目標的達成。

知識點3: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

教材第80頁例6

1.根據直觀比較小數的大小

師:(課件出示)自己涂一涂,并比一比這些數的大小。

(師指導學生在課本上進行涂一涂,比一比。)

師:小組內說一說,你是這樣進行涂色的?為什么這樣涂色?

師:涂色后,你能根據涂色比較出大小嗎?

(生討論交流)

師:你是怎樣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的?

(生自由發言)

2.拓展練習:

師:下面獨立完成教材80頁的“試一試”,并說說怎樣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

師小結:整數部分大的那個小數大,整數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數大的小數大。

設計意圖通過涂一涂,比一比,反復讓學生進行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并總結

出比較的方法。

(三)鞏固新知:

1.課木第80頁的“課堂活動

2.教材練習十八的第6-10題。

1.以連線、游戲的形式,來讓學生進行應用練習,鞏固所掌握的知識。

2.在練習中感悟和總結用米作單位表示小數以及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四)達標反饋

1.認真填一填。

9.8米表示()米()分米12米9分米二()米

1米2分米二()米0.9米二()分米

2.在O里填上“A”、"V"、“=”。

(1)5.404.4(2)2米6分米02.6米⑶0.800.9

3.給小魚從小到大排排隊。

4.百米賽跑中,小明的成績是15.6秒,小剛的成績是16.1秒,小軍的成績比小

剛好,比小明差,小軍的成績可能是()秒。

A.14.5B.17.5

C.16

答案:

1.9812.91.29

2.(1)>(2)=(3)<

3.3.74.04.24.95.1

4.C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比較小數的大小時,需要注意些什

么?

?在教師的連續追問下,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回顧、反思和總結,

并提出注意點,在這樣的連續追問先幫助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六)布置作業

1.填一填。

(1)4.2山是()m()dm(2)lm4dm=()m

(3)1.5m=()m()dm(4)7.02元二()元()分

2.根據涂色寫出小數并比較出大小。

4.比較下面幾個小數的大小,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

0.71.23.61.72.90.53.25.0

()<()<()<()<()<()<()<()

5.你能給三只青蛙的跳遠成績排出名次嗎?

4施衣

0.9米0.8米1.1米

6.這是明明一周的消費記錄.明明在一周的消費中,哪種消費最高?哪種消費

最低?

買文具6.7元

生活費52.5

買書12.8

理發3.5元

7.用5、6、7數字和小數點卡片擺出一位小數并比較出大小。

答案:

1.(1)42(2)1.4(3)15(4)72

2.0.4V0.52.4>1.7

3.

4.0.70.81.21.72.93.23.65.0

5.0.8<0.9<1.1

6.3.5V6.7V12.8V52.5生活費最貴理發最低

7.5.6V6.5V7.5(答案不唯一)

■板書設計

小數的初步認識(二)

例4:例5:

1米2分米=1.2米0.3<0.41.1>0.9

9分米=0.9米

1米3分米=1.3米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整數部分大的數就大,整數

例5:部分相同,十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1.2米>0.9米

1.2米V1.3米

■教學資料包

教學精彩片段

整數部分不都是0的小數大小比較教學片斷

師:(課件播放雪糕0.3元、冰激凌1.2元畫面)小明說:“謝謝同學們。那你們

會比一比雪糕和冰激凌的價格嗎?”

師:你是怎樣比的?在小組里說一說。

1.在小組里討論,說一說比較的方法。

2.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說想法。

(預設)

生1:0.8的整數部分是0,1.2的整數部分是1,0比1小,那么0.8小于1.2,

雪糕便宜。

生2:0.8元是8角,:.2元是12角,8比12小,0.8就小于1.2。

QQ

生3:0.8寫成分數是會比小于1,而L2的整數部分是1,那么0.8肯定

小于1.2。冰激凌的價格貴。

師:同學們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說得很有道理。想一想,哪種比較方法最簡

單又簡潔呢?

(學生獨立在書上填一填,并口答。)

師:你們可以任意選兩種冷飲,比一比它們的價格,再在小組里進行交流,說說

選擇比較的是哪兩種冷飲及比較的方法。

設計意圖:|比較整數部分不同的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教師先組織學生在小組

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讓學生在開放的思維環境中感受比較一位小數大小方法

的多樣性,最后進行優化,這樣的教學設計,先激活生活經驗,然后在生活經驗

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比較方法,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

教學資源

1.比較大小

3.5米02.5米2.8元02.5元8分米00.8

1.5米O1米2分米0.500.82.2米02米3分米

2.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的數O

(1)0.6米7分米0.8米

()<()<()

(2)8.98.19.8

()<()<()

3.看圖寫數。

f

2分米

(〉分米()分米()分米”

寫為分數為()米()米()米()米

寫為小數為()米()米()米()米

4.買哪種水果便宜?

每500克2.5元每500克34元

5.在100米賽跑中,誰跑得快?

小明

答案:

1>>=><<

2.(1)0.6米7分米0.8米(2)8.18.99.8

2469

o—0.20.40.60.9

,,10101010

4.2.5<3.4草鏤便宜

5.15.9<16.3小明快些

資料鏈接

有效教學的理念

“有效”指學生有無進步與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無效

益,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

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知道為什么或學到什么程

度,學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學。

有效教學理念的內容:

(1)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教帥確定“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思想,有“全

人”的概念;

(2)關注教學效益,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觀念:

(3)更多關注可測性或量化;

(4)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教師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持續地

追問“什么樣的教學有效?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5)有效教學也是套策略。(問題解決的行為方式)

有效教學的策略:

(1)教學準備策略:教師制定教案時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學目標的確定敘

寫,教材的處理準備,主要教學行為選擇,教學組織型式的編制,教學方案的形

成。

(2)教學實施策略:主要教學行為,輔助教學行為,課堂管理行為,設計自己

個性化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

(3)教學評價策略。評價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分為學生成就的評價和教

師教學專業活動的評價。

新課程理念一--教學即交往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靈

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任何人都是在社會交往關系中才能產生和

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

的過程。現代教學交往論認為,課堂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

實質是交往,是師生之間的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在新課程背景下,堅持〃教學

即交往〃的教學本質觀:就應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和的師生關系,努力構

建師生間多層次、多維度的教學交往策略,改善師生間多形式、多途徑的教學交

往活動,使之達到心靈相通、情感相依、精神相融。這就要求打破〃學校圍著課

程公轉,教師圍著教材自轉,學生圍著教師旋轉,師生圍著課堂周轉〃的固定模

式,擺脫學科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和應試第一、分數至上、英才主義為傳

統桎梏,努力為學生營造開放、多元的支持性合作學習環境,創設安全自由的互

動性教學交往情境,努力把自主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把自主活動的時空交給學

生,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自問互問、質疑釋疑、討論辯論、表演表達、交流合作、

創造成功的教學交往機會。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如果沒有發生動態的、實質性

的教學交往,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活動;也只有使學生成為教學交往的主體,

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

5.3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83頁例1、試一試、練習十九的第1題

■教學提示

不進位、不退位的一位小數加減法的教學是學生在學習了小數的初步認識、

一位小數的大小比較,以及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教師要注意

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認識到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與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相同,注意點是對齊小數點,多設置認知沖突,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

通過自我探索、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不斷去修正和完善加減法的算理與算法,

在解決問題的思索過程中,達到自我主動建構知次結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不進位、不退位),

會正確利用豎式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2.總結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3.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相關的一些實際問題,培養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經歷一位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并在合作交流中掌握一位小數加減

法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一位小數加減法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在控索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

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事^點、、難

重金理謁一位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

難點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例1教學課件(PPT)

學生準備:小數的認識相關知識、整數加減法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平時你們都喜歡上街嗎?一般都和誰一起去?今天街上有許多精彩

的活動和有趣的游戲,想去看看嗎?用最真誠的聲音告訴我!好,那我們就

出發吧!

1.我是小小口算家(謖”出示)一一

3元8角=()元1元5角=()元

2.口算:(前兩道指名回答,然后過渡到后兩道,從而導入新知)(課件出示)

36+12=36-12=3.6+1.2=3.6-1.2=

3.揭示并板書課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不進位、不退位)

設計意圖/本課時的學習內容是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其情境載體是借住購物付

款問題來進行學習,算法是依托整數加減法來進行遷移,所以新課伊始,就先進

相關準備知識的復習,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一個知識基礎,輕輕松松地引領學生走

進小數加減法,同時也感受小數加減法與和學生生活關系密切。

(二)探究新知

知識點:不進位、不退位的一位小數加減法

教材第83頁例1

1.發現信息和提出問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農貿市場熱鬧的情景圖)小明的媽媽正在買菜,媽媽對小

明說:“我今天買肉用去6.5元,買蔬菜用去3.4元”。

師:看了剛才的情景,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你能解決嗎?

(預設)

生1:媽媽今天一共用去多少錢?

生2:買蔬菜比買肉少用多少錢?

生3:買肉比買蔬菜多用多少錢?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發信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也是學生

數學學習能力的基本內容。教學時教師要多設置這樣的教學環節,組織學生進行

自主觀察、自主發現。

分析與解決

師:上面這些問題該你會解決嗎?會列式計算嗎?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全班交

流。

(預設)

生1:求媽媽今天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求6.5與3.4的和,根據加法的意義列

式為:6.5+3.4。

生2:我發現上面生2和生3提出的問題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解答。求一個數比另

一個數多多少或者是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多少都用減法來解答,列式為

6.5~3.4o

教師板書:6.5+3.4=6.5-3.4=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是學生必備

基本能力,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情況,適時培養學生上述能力,讓

學生在自我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使得多樣化的思維方法

和思維策略都呈現在學生面前。

3.合作探索算法°

師:上面的算式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先分組討論,然后再匯報你們討論的結

果。(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后匯報討論結果)

(預設)

生1:6.5元等于6元5角,3.4元等于3元4角,6元加3元等于9元,5角加

4角等于9角,合起來就是9元9角。

生2:6元減3元等于3元,5角減4角等于1角,合起來就是3元1角。

生3:生1和生2用豎式計算為:

元角元角

6565

+34-34

-993-7

師:想一想,大家為什么化成整數來計算呢?小數能用豎式計算嗎?自己試一試。

生:像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減法那樣,小數可以用豎式計算,如下:

6.56.5

+3.4____________-3.4

9793U-

師:同學們真能干,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師:請人家想一想,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預設)

生1:相同數位要對齊。

生2:小數點要對齊。

師小結:豎式計算時,要注意與整數加減法一樣,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后才能

相加減。

通過小組合作探索算法,體現出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拓展了

學生的思維;同時,在學生的交流匯報、討論過程中,強化了學生對算理的理

解和算法的掌握。

(三)鞏固新知:

1.課本第83頁試一試,完成豎式計算。

設計意圖?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行豎式計算方法的練習,實現了及時練習及

時鞏固新知的目標。

(四)達標反饋

1.吃西瓜比賽。

2.用豎式計算

24.1+3.5=8.7-5.4=

3.解決問題

(1)一根原木,截去2.8m做門窗,還剩6.1口。這根原木原來有多長?

(2)買一本《神話故事》9.6元,比買一本《真假孫悟空》貴5.3元,《真假孫

悟空》一本多少元?

答案:

1.0.91.56.214.18.92.47.4

2.24.18.7

+3.5-5.4

27.63.3

3.

(1)2.8+6.1=8.9(米)

(2)9.6-5.3=4.3(元)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計算小數加減法的時候需要注意些

什么?

設計意圖J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反思”教師和學生的教和學,發現教學活

動中的不足之處,以及學生數學知識建構過程中的的注意點。

■置作'業

1.直接寫得數。

4.8-1.6=3.5-4.3二4.9-2.8=

2.3+3.2=5.8-3.6=6.4+2.5=

2.用豎式計算。

3.65.38.93.45.8

+2.3+3.5一3.4:.4-3.3

3.一條小船,船槳長L3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1米,伸入水中的部分長多少

米?

4.

淇淇牛牛

10.2元17.5元13.4元

(1)牛牛想買一盒膠卷和一把太陽傘,一共需要多少元?

(2)最貴的比最便宜的物品貴多少元?

5.

每千克1.5元每千克6.3元每千克2.8元

(1)買1千克苦瓜和1千克豌豆,需多少元?

(2)一千克西紅柿比一千克苦瓜貴多少元?

答案:

1.3.27.82.15.52.28.9

2.5.98.85.52.02.5

3.1.3-.11=0.2(米)

4.(1)13.4+10.2=23.6(元)(2)17.5-3.3=14.2(元)

5.(1)1.5+6.3=7.8(元)(2)2.8T.5=1.3(元)

■板書設計

一位小數加減法(一)

例1:

6.5+3.4=9.9(元)6.5-3.4=3.1(元)

6.56.5

7.4_____________-3.4

9.93.1

答:買蔬菜和肉共用去9.9元,買蔬菜比買肉少用3.1元。

■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發現數學信息、會分析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

題,其途徑就是使學生形成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在教學中,注

重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呈現信息,讓學生獲取有效的數學問題,然后嘗試解答,同

桌之間相互交流提出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以充分體現。

在探索計算方法的時候,先是引導學生化成整數,進行元+元,角+角的計算,

讓學生明白化成整數計算實際上就是化成相同的單位來計算,結合整數的計算法

則,也許學生會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要相同數位對齊。

在回顧反思環節,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為了讓學生形

成知識的系統性,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小數加減法應注意什么?”組織學生進行

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從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中,讓學生自主提煉出“小數加

減法應注意事項。

■教學資料包

教學精彩片段

豎式計算一位小數加減法教學片斷

師:想一想,你能像整數加減法那樣列豎式計算6.5+3.4和6.5-3.4嗎?在草稿

本上試做。

生匯報,學生匯報交流時,師重點說怎樣列豎式和為什么這樣對位。

(學生嘗試計算,師指導)(預設)

生:先把6元5角換成6.5元,把3元4角換成3.4元,然后再像我們以前學過的

加減法那樣,用豎式計算。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引導學生得出:豎式計算時,要注意與整數加減法一樣,把相同數位上的數

對齊后才能相加減。)

師:同學們真能干,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嘗試用整數加減法豎式計算的方法來遷移類推一位小數不退位和不

進位小數的加減法。教學時,緊緊抓住相同點: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

這一來進行重難點的突破。

教學資源

1.直接寫得數。

3.3+5.6=24.9-13.6=4.1+2.6二3.8-1.2=

2.用豎式計算。

1.43.78.93.6

+5.4+5.3一8.6一2.1

3.媽媽買鹽用去1.2元,買色拉油用去52.6元,共用去多少錢?買色拉油比買鹽

貴多少元?

4.王紅現在體重37.5kg,5年前體重23.1kg,那么王紅這5年中體重增加了多

少千克?

答案:

1.8.911.36.72.6

2.

1.43.78.93.6

+5.4+5.3—8.6—2.1

6.89.00.31.5

3.1.2+52.6-53.8(元)52.6-1.2-51.4(元)

4.37.5-23.1=14.4(千克)

說課設計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小數加減法》(一)是西師版三年級數學下第五單元的學習內容,它是在

學生初步感知小數的含義,會讀會寫一位、二位個數,學會比較簡單的小數大小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教學有著堅實的舊知基礎,學好這部分知識,對■今

后學習了小數的混合運算等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小數的加減法》教材主要安排了2個例題,本課時是第一課時不進位、不

退位小數加法的教學。本課時主要讓學生明確小數加法的意義,理解計算小數加、

減法時,應當把相同數位對齊后再相加的道理。

(2)學情分析

對于小數加減法,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整數加減法會計算)。教材緊

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

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

來學習新知是獲得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3)教學目標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的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我從“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出發,確立了以下三個教學目

標: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小數加減法的意義。

2.經歷用類比、遷移的方法探索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會正確計

算一位小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4)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總結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一位小數不進位加不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5)教法、學法

教法:《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

有的知識經臉的基礎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允分從事數

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

識與技能。”本著這一教學理念,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重視情景的創設,采取愉快教學法,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購物情景,激發學

生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從而激發學生計算的內需。

2.大膽放手,重視學生對計算方法的自主探索。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臺,

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采用類推、遷移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

算方法。

3.在深鉆教材的前提下,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學活動中,我始終處于一個引

導者、組織者的位置,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法:

1.學會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的一般方法。

2.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培養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3.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看書,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6)說教學過程:

1.初步感知

課始,通過去菜市場買肉和菜這一生活情景,引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小數

的加減法(一),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

2.探究新知

在學生讀懂情境圖的同時,讓學生自主提問,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及

時捕捉,引出小數的加減法問題并列式。接著通過小組合作探索算法,體現出解

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拓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時,先通過把小數轉化成整數(即把以元為單位的數,轉化為以角為單

位的數)來解答,然后遷移、類推整數的計算方法到小數的計算,最后得出相同

的結果。在學生的交流匯報、討論過程中,強化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

這樣靈活地使用教材、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

性。

3.鞏固應用

(1)課本第83頁試一試,完成豎式計算。

4.歸納總結

本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學生通過經歷自主嘗試解決簡單的一位小數加、減計

算的過程,知道用豎式計算時,小數點要對齊的道理。

通過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這部分內容我先創設了一個貼

近生活的情境,第一個問題是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一位小數加一位小數,引導學

生把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小數中來.理解〃把小數點對齊〃就是〃把相司數

位對齊〃的道理。第二個問題是探索一位小數減一位小數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

有了小數加法的基礎,我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交流。再組織學生比較小數

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討論在計算時的注意點,引導學生用自

己的語言來總結和歸納計算方法。

5.說板書

一位小數加減法(一)

例1:

6.5+3.4=9.9(元)6.5-3.4=3.1(元)

6.56.5

+3.4-3.4

9.93.1

答:買蔬菜和肉共用去9.9元,買蔬菜比買肉少用3.1元。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掌握

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在設計板書時遵循了簡潔、美觀、實用的

原則,再現學生的思維過程,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本

節課的教學內容。

資料鏈接

新的課程觀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動態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學

生與教師的經驗即課程、生活即課程、自然即課程。分門別類的教材只是課程的

一個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來,成為課程“生態系統”的有機構成時,

這個因素才發揮應有的作用。

新的課程觀是生成的課程觀,整合的課程觀,實踐的課程觀。

新課程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兒童是課程的主體;“生活世界”是課

程內容的范圍;課程是兒童通過反思性、創造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課

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為根本;教師和學生不是課

程的簡單執行者,而是課程的創生者。

新的學生觀

新課程認為,學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驅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

內在價值的獨特存在,學生即目的。每一個學生既是具有獨特性、自主性的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