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養護技術規程_第1頁
銀杏養護技術規程_第2頁
銀杏養護技術規程_第3頁
銀杏養護技術規程_第4頁
銀杏養護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BXX/XXXXX—XXXX銀杏養護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銀杏的營養管理、水分管理、土壤管理、整形修剪、密度管理、樹體管理、復壯、有害生物控制、檔案管理的技術要點。本文件適用于北京市綠地中銀杏的養護管理。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CJJ75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82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NY/T1121.22土壤檢測第22部分:土壤田間持水量的測定一環刀法DB11/T213城鎮綠地養護管理規范DB11/T672再生水灌溉綠地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行道樹streettree種在道路兩旁及分車帶,為車輛和行人遮陰并構成街景的樹。[來源:CJJ/T91—2017,6.3.17]3.2間移intermediatetransplant規格較小的銀杏片林,在樹冠郁閉時移栽部分植株,為保留植株創造良好環境條件的養護管理措施。3.3短截cut將1年生枝條剪除一部分的修剪方法。注:短截可分為輕截、中截和重截3種。輕截剪去枝條的1/5;中截剪去枝條的1/延長枝上,若只剪掉頂端3個~5個芽(留外芽),可比不短截多抽生1/3的長枝;若剪掉枝長的1/2或1/3,則抽生3.4回縮retractingpruning將多年生枝剪除一部分的修剪方法。2DBXX/XXXXX—XXXX3.5抹芽修剪budpicking在主枝和側枝短截后,把剪口下背上1個~2個芽抹去,不使其抽生直立旺枝的修剪方法。4營養管理4.1通則4.1.1宜采用監測系統,觀測土壤的養分、溫度、水分和緊實度變化,記錄監測數據,有針對性地進行施肥,提高營養管理的科學性。4.1.2應根據綠地類型、區位條件、養護標準等情況,按照DB11/T213的相關規定,實行分級分類的營養管理。4.1.3應根據施肥目的、樹齡、樹木生長狀況、天氣、土壤條件、肥料種類等情況采取相應的施肥方式、施肥方法、施肥時間和施肥量。4.1.4應選擇對環境和游人無不利影響而對植物生長有益的施肥方式。4.1.5施肥應與灌水協同進行。4.2施肥時間4.2.1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菌肥(如叢枝菌根真菌菌劑)宜秋季結合施用,氮、磷、鉀復合肥或氮肥等化肥宜春季施用,磷、鉀肥宜夏秋季施用。4.2.2葉面噴肥應選晴朗、無風的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噴施,不應在雨前進行。4.3施肥方式4.3.1通常條件下,根系無損傷的植株應采取土壤施肥。符合DB11/T213的特級養護質量標準綠地的銀杏,1年施肥1次,在一級、二級養護質量標準的綠地中植株,采取隔年施肥。4.3.2有地被植物覆蓋地面的銀杏,應結合地被植物需肥特性進行土壤施肥。4.3.3在春季樹木萌芽前(3月中下旬),施氮肥,適當配合磷肥和鉀肥;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施腐熟有機肥。4.3.4新栽植株、根系嚴重損傷的植株、土壤施肥受限的植株宜采取葉面施肥、樹干注射等根外施肥方式。4.3.5在土壤施肥、葉面噴肥受限的條件下,可采取樹干注射或打點滴施肥。4.4施肥量4.4.1應依據土壤情況、植株大小、生長狀況決定施肥量。沙性強的土壤宜薄肥多次;質地黏重的土壤應濃肥少次。4.4.2雄株的經驗施肥量為每8cm胸徑約施復合肥1kg,雌株應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施肥量。4.5施肥方法4.5.1有硬質鋪裝的人行道和廣場上種植的銀杏,宜穴施,結合根外追肥。穴施的施肥深度30cm~50cm,每次施肥宜在不同方向交替進行。4.5.2無鋪裝的林地植株的施肥應符合下列規定:——規則式種植的片林采取條狀施肥。在樹冠投影外圍均勻布點,挖掘深30cm~50cm的洞穴,3DBXX/XXXXX—XXXX施入肥料,施后覆土,每次施肥宜選擇不同位置交替進行;——自然式種植片林放射狀施肥。在樹冠垂直投影邊緣挖一寬、放射狀挖4-6條深各30cm~50cm溝,施入肥料,施后覆土;——孤植樹可在樹冠垂直投影內外1m范圍內,打孔深度為30cm~50cm,將復混棒肥放入后覆土,胸徑<10cm的植株施肥量為1支~2支(每支100g),胸徑≥10cm的植株胸徑每增加5cm則增加1支的施肥量;——穴施或溝施肥料時,宜結合草炭土及珍珠巖等有助于提高土壤通氣性的材料進行回填。4.5.3不便于土壤施肥的植株,可在夏季采用葉面噴肥的方式進行養分補充。噴肥應均勻、全面,尤其是吸收量大的葉背面;噴肥濃度應適中,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2%~0.5%。5水分管理5.1通則5.1.1宜監測土壤水分的含量,對節水灌溉的設施應進行灌水時間和灌水量的控制,提高水分管理的科學性和智能化。5.1.2應根據不同季節氣象特點、土壤墑情、銀杏的生長發育特點、栽植年限、管理措施等情況,適時適量進行灌水。5.1.3當土壤水分含量低于60%田間最大持水量時應及時灌水。土壤田間持水量的測定應按照NY/T1121.22執行。5.1.4應根據道路、綠地狀況選擇適宜的灌水方式,保證澆足澆透。5.1.5暴雨后積水3日內無法自動排出時,應及時檢查種植地下部是否具有不透水層,應打破不透水層或埋設透水管向外抽水。5.1.6使用再生水進行灌溉時,水質應符合GB/T18921的規定,灌溉措施應按照DB11/T672執行,不應使用含融雪劑的積雪補充土壤水分。5.2灌水時間早春(3月上中旬~4月上旬),土壤晝化夜凍時澆返青水;5月~6月土壤墑情干旱時應充分灌水;入冬前(11月中下旬)澆封凍水。5.3灌水方式5.3.1穴灌:行道樹、廣場綠地等有樹穴栽植的植株宜采取穴灌。5.3.2微噴:有地被植物覆蓋,但沒有明顯樹穴的片植銀杏,宜采用定期微型噴灌的方式進行。5.3.3滲灌:對于土壤透氣不良設有透氣管裝置的,干旱時期有條件的可采用滲灌方式灌溉。5.4灌水量與頻率5.4.1穴灌:穴內一次灌水量宜在0.3m3,在早春(3月~5月)干旱時期,宜10d~15d澆1次水,新栽樹宜10d~15d澆1次水;在夏秋干旱時期,栽后5年的植株宜每15d~20d澆1次水,新栽樹宜15d澆1次水,并結合葉面噴水;7月~8月多雨時期可不澆水。5.4.2微噴:灌水量以40cm土層深處的濕度傳感器顯示的田間持水量低于60%為臨界值,開始噴灌。5.4.3噴水:新栽樹應在栽植后立即灌1次透水,水流應緩慢,可結合灌水加入生根劑,此后半個月宜灌3次水;可用草繩或新型保溫保濕帶纏繞樹干,用水噴濕,對樹干進行保濕。5.5排水4DBXX/XXXXX—XXXX在雨季,可采用開溝、埋管、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時排澇,綠地和樹池內積水不得超過24h。6土壤管理6.1覆蓋6.1.1銀杏樹下土壤覆蓋物和覆蓋形式應與整體環境相協調,且不應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行人通行和正常游覽;覆蓋后應保持良好的透水、透氣性能,且覆蓋物對環境無害。6.1.2樹穴可用經過高溫殺菌后的有機質(樹皮、粉碎的樹木枝干等)覆蓋,覆蓋厚度5cm~10cm。6.1.3銀杏樹下利用植物覆蓋土壤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宜留出不小于1.5m的樹穴,穴外宜選擇低矮、根系淺、耐旱、耐寒、耐貧瘠、規格一致的草本或灌木,以及具有固氮作用的低矮豆科植物;——樹穴內的植物應及時修剪;——在具野趣的游憩地段,生長均勻的非入侵性植物,宜修剪控制高度。6.1.4人流量大的道路兩側行道樹樹穴,宜采用耐踩踏且透氣的樹篦子或格柵進行覆蓋。6.1.5風力大且不適宜使用有機質和植物覆蓋的綠地,可采用卵石、瓦礫、陶粒等無機質進行覆蓋。6.2松土除草樹木栽植成活期,灌水后要注意松土,松土深度3cm~5cm;樹盤附近的雜草,特別是蔓藤植物,應結合松土進行除草,宜每隔20d~30d進行1次。6.3培土根系裸露的應及時培土。7整形修剪7.1通則7.1.1應根據栽培地的環境條件、樹木在園林中的功能、環境藝術要求、品種的生物學特性,科學修剪,合理整形。7.1.2同一道路的行道樹樹形和分枝點高度應基本一致,小型、中型、大型機動車道兩側行道樹的分枝點高度應分別大于2.5m、3.5m、4m,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上行道樹的分枝點高度宜大于2.2m。7.1.3規則式種植樹陣的樹形和分枝點高度宜基本一致。7.1.4在交通路口30m范圍內的樹冠不應遮擋交通信號燈;路燈和變壓設備附近的樹枝應與其保留足夠的安全距離,安全距離應符合CJJ75的規定。7.1.5作業人員應選擇適當的工具、器械,并定期對其進行檢查、消毒和保養,樹上作業時應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護。7.1.6需高空作業的修剪應封閉工作區域,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7.1.7修剪下來的枝條,及時清運,帶病蟲害的枝條應集中銷毀。7.1.8直徑≥1.5cm的修剪傷口應涂傷口愈合劑。7.2修剪時間休眠季修剪宜在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進行。5DBXX/XXXXX—XXXX7.3修剪方法7.3.1具有特殊造型的園景樹,應隨樹造型、因枝修剪,符合藝術要求。7.3.2除平衡樹勢外,對主枝和側枝不宜釆取中截,更不宜采用重截;銀杏修剪以疏為主,不宜短截,對空間較大,需要抽枝彌補空間時,可以利用輕截,促發枝條;如無空間則不進行短截;在主枝和側枝短截后,應對基部抽生的隱芽進行抹芽修剪。7.3.3隱芽萌生過多,可選擇健壯、方向、角度和位置較好的留下,其余的及時抹除。7.3.4大樹的枝條出現老化現象時,可通過回縮修剪進行更新復壯?;乜s修剪時應先選定適當的剪口部位,即應選在枝條的彎頭最高點之前,且在回縮剪口之下應有一個強健的向上枝條。在回縮修剪之后,應將剪口之下的所有衰老細弱枝全部疏除。7.3.5在土層深厚、根系生長空間充足的地方,枝條分枝角度開張的植株宜整剪成圓錐形、塔型等有中干的樹形,分枝角度小的植株宜整剪成圓柱形、分層形等有中干的樹形;當土層薄、根系生長空間不足時,可整剪成開心形或樁景式無中干的樹形。7.3.6有中干的樹形,應通過及早回縮或疏除競爭枝的方式培養優勢的中干,疏剪過密枝、交叉枝、逆向枝、衰弱枝、萌蘗枝、枯死枝、病蟲枝。7.3.7開心形樹形的修剪,在一般情況下,主、側枝的頂芽不剪,使其按原來的方向、角度生長,保持樹體的結構不變,重點疏除競爭枝、內生枝、徒長枝、病蟲枝、結果衰弱枝和枯枝等,其余枝條一般不剪。7.3.8對于中干枯死的樹,應回縮到最上一個長勢強的分枝處,并用鐵絲或支撐桿輔助使其直立生長,同時疏除同一層的其他主枝。7.3.9新栽樹出現競爭枝時,宜根據競爭枝與中干上枝條分布情況,選取方向和姿態較好的一個直立枝培養中干,回縮另一競爭枝,逐步控制競爭枝的長勢。7.3.10因果實繁密而影響樹體長勢的植株,可采用人工摘除或化學疏果的方式去除部分果實。7.3.11結果量較大的行道樹采取化學修剪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干擾傳粉(在4月中旬花粉成熟散粉時,每隔1d用高壓水槍打濕花粉,持續1周)和人工修剪的方法無法達到良好效果時,才可使用生長抑制劑進行控果;——在4月中旬~4月下旬,可采用高壓噴霧器對樹冠噴施適當濃度的疏花抑果調節劑,應選擇人流較少的時間段進行;——不宜進行噴施的雌株,可采用樹干注射適當濃度和劑量的疏花抑果調節劑,注射結束后應及時用傷口保護劑封住孔洞;——化學疏果應先進行小范圍試驗,再大規模施用。8密度管理8.1通則8.1.1早年密植的規則式銀杏風景林,在樹冠郁閉后應依據設計密度,及時報批,降低種植密度,通常隔行、隔列進行間移,成倍擴大株行距。8.1.2因銀杏缺株而影響綠地的景觀和生態效果時,應及時進行補植。8.1.3間移、補植時間以深秋(停止生長后)至早春(萌芽前)為宜。8.2.1準備工作6DBXX/XXXXX—XXXX應提前向綠地主管部門報備移植方案;做好移植的物資準備、技術準備、人員準備;起苗前檢查土壤濕度,土壤過干時應提前3d灌1次水。不應進行強修剪,可進行定形修剪,疏除過密枝、病蟲枝、傷殘枝及枯死枝。剪口應平滑,剪口直徑超過2cm時,應涂抹傷口愈合劑。8.2.2起苗土球直徑為胸徑的8倍~10倍,土球高度為土球直徑的2/3。較大根系應用手鋸鋸斷,不應出現根系撕裂現象,傷口應涂傷口愈合劑。斷根前應立好支撐,穩住樹體,應避免損傷留植苗。挖掘時應保持土球完好,土球應使用可降解的無紡布、草包等柔軟材料包扎緊實,保證土球不散。8.2.3運輸與林地處理隔行移植的苗木裝卸與外運宜用吊車起吊,應注意保護樹枝不受損傷,起挖后的樹穴應及時回填肥沃土壤,適當夯實和灌水,宜適當套種低矮的豆科植物或園林地被覆蓋地面。8.3補植8.3.1補植前準備補植前,應調查缺株原因,排除不利成活的因素;行道樹的補植,植株規格應與同道路其余植株的規格相近;應選擇雄株進行補植。8.3.2補植方法宜將腐熟的有機肥與園土按照體積比1:1混合作為基肥,施入樹穴底部,根系和土球不應直接接觸基肥;可用生根促進劑適量噴施苗木根部(包括土球)。土壤較黏重地段應埋設透氣管等改良透氣性。其余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應符合CJJ82的相關規定。8.3.3補植后的養護管理栽后應觀察銀杏的成活情況,觀察時間不少于3年,確認植株成活后方可進行正常養護管理,養護具體措施參照本文件中4.3.4、5.4.1、5.4.3、7.3.9新栽樹的養護執行。9樹體管理9.1樹洞修補9.1.1修補時間樹洞修補應避開夏季高溫天氣及0℃以下的低溫天氣,宜在樹木休眠期、天氣干燥時進行。9.1.2修補方法9.1.2.1開放法應符合下列規定:——適于處理較淺的樹木傷口或是開放式、空間較大、通風良好、干燥的樹洞;——傷口較小時,鋸平殘樁,刮凈死組織,涂抹殺菌劑和防腐劑;——創面大、沒有深度腐爛的樹洞,可視情況用保護劑處理,也可用灼燒進行炭化處理,不得燒傷樹木活體組織;——定期檢查洞口質量,保護劑剝落的應重涂。9.1.2.2填充法應符合下列規定:7DBXX/XXXXX—XXXX——挖除樹洞內腐爛物,至活體組織顯現,削平傷口四周,使洞口邊緣平滑呈弧形;——用防腐消毒劑對傷口全面消毒至少2次,待前一次干后再進行下一次消毒;——較大的樹洞應做好支架,再進行填充;——填充應選用安全可靠、綠色環保、對樹體活組織無害的材料,填充時,材料應充滿樹洞并與內壁緊密結合;——洞口應嚴密、平滑、不透水,表面宜用涂料裝飾成樹皮狀。9.2支撐和扶正9.2.1新栽樹應立即支撐固定,支撐點宜在分枝點高度2/3處左右,并在樹體和支撐物之間加墊保護層,支撐應撐滿2年后去除。9.2.2當樹體傾斜時,應及時進行扶正,土壤回填夯實后,應支撐固定。10.1通則10.1.1衰弱樹、衰老樹和受損樹應進行復壯。10.1.2復壯前應從樹木的生長環境、生長狀況、土壤理化指標、土壤營養、根系生長狀況、養護管理措施、病蟲害等方面進行樹勢衰弱原因分析,依據調查結果,選擇合理的復壯措施,制定復壯方案。10.1.3對土壤擾動較大的復壯工程措施宜在秋季落葉后,土壤冰凍前進行。10.2復壯方法10.2.1因光照不良導致樹勢衰弱的應通過移植、修剪等措施改善光照條件。10.2.2對枯枝、斷裂枝、病蟲枝、腐爛枝進行修剪,相關要求參照本文件第7章。10.2.3因人為踐踏或不良鋪裝導致土壤通氣不良,樹勢嚴重衰弱的,應改善土壤通氣性。10.2.4土質黏重、土壤板結的綠地可通過以下方法改良土壤通氣性:——行道樹可在樹穴4個角的位置分別打孔埋設通氣管,其余情況可在樹冠投影外緣均勻布點埋設通氣管,通氣管的埋設方法見附錄A;——樹冠投影下為非透氣硬質鋪裝時,視條件可更換通氣透水型鋪裝。10.2.5因土壤貧瘠而導致樹勢衰弱的應通過施用有機肥、菌根肥和微量元素肥等進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中營養物質水平和改善土壤理化結構。10.2.6復壯溝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根據樹體周圍立地條件選擇復壯溝的形式,分層取土樣,進行土質分析;——挖掘時不應傷害較大的根系(截面直徑≥1cm對切斷的根系進行修剪,并用殺菌劑和生根劑進行處理;——復壯溝的具體施工方法見附錄A。10.2.7孔、穴土壤改良應符合下列規定:——適用于樹冠垂直投影范圍內下蓋面為硬質鋪裝,進行局部土壤改良時;——在植株吸收根分布范圍內的適當區域均勻布點,鉆孔或挖土穴,鉆孔直徑為10cm~20cm,深為80cm~150cm,土穴長、寬各為50cm~60cm,深為80cm~100cm;——孔、穴內填充配方基質。10.2.8對于種植池過小而其周圍硬質鋪裝又不宜改動的植株,宜采取表層土土壤改良,并在樹池四角設置通氣孔,操作步驟見附錄A。8DBXX/XXXXX—XXXX10.2.9在灌溉水中加入生根壯苗劑等復壯產品,通過通氣管和樹堰進行適量灌水。10.2.10衰弱樹可對樹體進行輸液。用直徑為4.5mm~5.0mm的鉆頭斜向下與水平面呈30°~45°鉆孔,鉆至木質部3cm~5cm,吊注結束后,應用傷口保護劑堵上注孔。11有害生物控制11.1通則11.1.1預防為主,綜合防治。11.1.2宜采用病蟲害遠程監測系統,實現病蟲害的實時監測和預報,自動記錄溫度、濕度等相關天氣數據,對病蟲害的發生適溫進行統計,保障病蟲害防治的及時性。11.1.3作業過程中應做好操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施藥前3d,應在施藥區域張貼告示,明確告知周邊人群做好防護;施藥時應設置警示牌、警戒線等。11.1.4不應使用國家或地區已禁止使用的農藥,具體名單見附錄B;不應在綠地范圍內施用滅生性除草劑;藥劑配比、使用次數、間隔期、施藥方法等應嚴格參照藥劑使用說明;藥劑包裝及廢棄物應統一收管。11.1.5宜與周邊城鎮聯防聯治,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和監測工作。11.2常見有害生物防治11.2.1常見有害植物防治常見的有害植物包括纏繞性、入侵性等與原植物競爭營養物質和生長空間的植物,防治方式通常為人工鏟除,宜在有害植物的植株尚處于幼嫩階段進行,并徹底清除殘留根系。11.2.2常見病蟲害防治銀杏在北京市園林綠地中常見病蟲害的種類和防治見附錄C。12檔案管理1.1一般規定1.1.1檔案資料應落實專人負責收集,分類整理,裝訂成冊,歸檔管理。1.1.2資料及動態數據應及時輸入電腦。1.1.3實行動態管理和信息共享。1.2檔案內容1.2.1基礎資料包括樹木編號、綠地類型和綠地名稱、規格、來源、栽植年份、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土質、架空線性質、地下管線、周邊建筑等。1.2.2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應用的單項技術資料。1.2.3與銀杏養護管理相關的各種文件,如養護工作計劃、技術方案、日常養護作業臺帳(見附錄D)、巡查結果等文字和圖片資料。9DBXX/XXXXX—XXXX(資料性)復壯溝和通氣管的設置方法A.1通氣管可用直徑≥10cm的管材,管壁密布孔洞,并在管外壁包裹防止土壤和基質滲入管內的透氣材料(如厚棕皮),從地表層到地下豎埋,管高80cm~100cm,管口加帶孔的蓋或包裹尼龍紗布。管口的高度宜高于地平面3cm~5cm,必要時可加裝無孔PVC套管來防止下雨時地表水灌入。A.2復壯溝A.2.1復壯溝施工A.2.1.1規格和形狀深度為0.8m~1m,寬度為0.6m~0.8m,長度和形狀因植株周圍環境而定。A.2.1.2位置外緣多在樹冠垂直投影外側50cm,內緣在距離主干外側150cm外。A.2.2復壯溝填充A.2.2.1填充前,在復壯溝兩端和中部均勻布點埋設通氣管,埋設方法見A.1。A.2.2.2回填物質從底層往上應包括:直徑1cm~2cm的陶粒,混合少量砂石;經過消毒的樹枝和樹葉;復壯基質(基質滿足容重小于1.1g·cm-3,有機質含量大于60g·kg-1;依據根系生長要求和土壤分析結果,在基質中添加適量氮、磷、鉀、鐵、錳、鋅、硼、鎂、鈣等元素的有效成分和微生物菌劑配制而成過篩后的壤土,摻入少量有機質。A.2.3滲水井設置復壯溝一端或中間常設滲水井。滲水井深120cm~150cm,直徑120cm,井內壁用磚壘砌,井口加蓋。井比復壯溝深30cm~50cm。DBXX/XXXXX—XXXX(資料性)國家禁限用農藥名單B.1概述根據農業農村部(原農業部)發布的相關公告,整理出國家禁用、限用農藥共70種。B.2國家禁用農藥名單(49)硫丹、治螟磷、蠅毒磷、特丁硫磷、砷類、殺蟲脒、鉛類、氯磺隆、六六六、硫線磷、磷化鋅、磷化鎂、磷化鋁(規范包裝的產品除外)、磷化鈣、磷胺、久效磷、甲基硫環磷、甲基對硫磷、甲磺隆、甲胺磷、汞制劑、甘氟、福美胂、福美甲胂、氟乙酰胺、氟乙酸鈉、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對硫磷、毒鼠強、毒鼠硅、毒殺芬、地蟲硫磷、敵枯雙、狄氏劑、滴滴涕、除草醚、草甘膦、苯線磷、百草枯水劑、胺苯磺隆、艾氏劑、林丹、溴甲烷、三氯殺螨醇、氟蟲胺、2,4-滴丁酯(自2023年1月29日起禁止使用)、百草枯可溶膠劑(自2020年9月26日起禁止使用)、八氯二丙醚B.3國家限用農藥名單(21)氟苯蟲酰胺(限用范圍:水稻作物)三唑磷、毒死蜱(限用范圍:蔬菜)涕滅威、內吸磷、滅線磷、氯唑磷、硫環磷(限用范圍: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乙酰甲胺磷、樂果、丁硫克百威(限用范圍:蔬菜、瓜果、茶葉、菌類和中草藥材作物)丁酰肼(比久限用范圍:花生)滅多威(限用范圍:柑橘樹、蘋果樹、茶樹、十字花科蔬菜)水胺硫磷、殺撲磷(限用范圍:柑橘樹)克百威、甲基異柳磷、甲拌磷(限用范圍: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甘蔗作物)氧樂果(限用范圍:甘藍、柑橘樹)氟蟲腈(限用范圍:除衛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種子包衣劑外)氯化苦(限用范圍:除土壤熏蒸外的其他方面)氰戊菊酯(限用范圍:茶樹)DBXX/XXXXX—XXXX(資料性)銀杏園林常見病蟲害表B.1給出了銀杏在北京市園林綠化中的常見病蟲害特征及危害、發生時間和防治方法。表C.1銀杏園林常見病蟲害1楔形擴展,病健界限清晰,呈茶褐色或紅期在病葉上出現黑色小點或暗褐色霉狀6月中下旬開始發月~9月發病最為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15%多氧2病原物為菜豆殼球孢菌(Macrophomina枯死。往后,下部葉片亦全部黃萎,莖基皮層則肥腫皺縮而與木質部脫離。剝去受害皮層,木質部腐爛呈絲狀或粉末狀,皮層與木質部之間,充滿黑色的小菌核,嚴病原菌適宜生長溫30℃~以預防為主,主要是保護根系免受傷害,因此應積極采取措施防治地下害3生理性病害。表現為提前大量落葉,病害發生時,葉面先端邊緣開始失綠呈現淺黃色,有光澤,然后逐步向葉基擴展,最后可導致整個葉片黃化。葉片顏色逐步轉為褐色、灰色,呈枯死狀,最后葉片大量脫落。該病首先出現在樹枝中部的葉片上,旬~8月4japonica初孵幼蟲腹部呈黃色或灰白色,具黑線,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