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單元測試卷(解析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單元測試卷(解析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單元測試卷(解析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單元測試卷(解析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單元測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

測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0-16Mg-24S-32Fe-56Cu-64Zn-65

第I卷選擇題(共4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廣西鋁土礦資源豐富。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硅B.氧化鋁C.四氧化三鐵D.碳酸鈣

【答案】B

【解析】鋁土礦含鋁元素,主要成分是氧化鋁,故選B。

2.下列常見的生活物品中,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A.純棉毛巾B.橡膠輪胎C.有機玻璃D.合金門窗

【答案】D

【解析】A、純棉毛巾是用棉制成的,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故選項錯誤。

B、橡膠輪胎是用合成橡膠制成的,屬于合成材料,故選項錯誤。

C、有機玻璃是塑料的一種,塑料屬于合成材料,故選項錯誤。

D、合金門窗是用合金制成的,屬于金屬材料,故選項正確。

故選:D。

3.下列關于金屬和金屬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鐵和鋼的含碳量不同B.黃銅比純銅硬度小

C.合金屬于合成材料D.大多數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

【答案】A

【解析】A、根據生鐵是指含碳量為2%?4.3%的鐵的合金,鋼是指含碳量為0.03%?2%的鐵的合金可知,

二者的主要區別為含碳量不同,故A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大,因此黃銅是銅鋅合金,其硬度比純銅大,故B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

合題意;

C、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屬于合成材料,故C選項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D、大多數金屬活化學性質較活潑,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數金屬,如金、銀等化學性質穩定,

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故D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4.無人機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可以用于航拍、噴灑農藥等。制無人機框架宜選用密度小、強度高、硬度較

大,化學穩定性好的金屬材料,下列材料中最適合做無人機框架的是

A.生鐵B.黃銅C.硬鋁D.純鋁

【答案】C

【解析】硬鋁是鋁合金,具有密度小、強度高、耐熱、硬度較大、化學穩定性好的性質,適合做無人機框

架。

故選:Co

5.我國5G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氮化錢(GaN)是生產5G芯片的關鍵材料之一。氮化錢可通過以下反

高溫

應制得:2Ga+2NH3=2GaN+3H2,該反應為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答案】C

高溫

【解析】2Ga+2NH3-2GaN+3H2該反應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化合物,屬于

置換反應,故選填:C=

6.為保證船舶的使用壽命,船舶要進行防銹處理,下列防銹措施不可行的是

A.刷防銹漆B.用抗銹蝕性能優異的合金制造船舶的零部件

C.給某些部位涂油D.船體表面鍍一層黃金

【答案】D

【解析】A、刷防銹漆能隔絕氧氣和水,防止生銹,能延長船舶的使用壽命,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用抗銹蝕性能優異的合金制造船舶零部件,合金抗腐蝕性強,能延長船舶的使用壽命,選項正確,不符

合題意;

C、給某些部位涂油能隔絕氧氣和水,防止生銹,能延長船舶的使用壽命,不符合題意。

D、黃金的價格昂貴,通過船體表面鍍一層黃金防銹,方法不可行,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祥瑞與威儀的象征。唐代國寶“鎏金鐵芯銅龍”(如圖)以鐵鑄內芯,鐵上包

銅,外層鎏金,龍身飛揚舒展,反映出唐代高超的鑄造工藝。回答7?8題。

7.國寶選材。唐代國寶“鎏金鐵芯銅龍”選用鐵、銅和金三種不同的金屬為材料,下列對于金屬性質的描述

能作為選材依據的是

A.金具有金色光澤,可以作為表層用于裝飾

B.金比鐵的硬度小,易變形

C.銅的硬度最大,能夠保持龍飛揚的姿態,不易變形

D.銅的延展性比鐵更好,易于鑄造

【答案】D

【解析】“鎏金鐵芯銅龍”選用鐵、銅和金三種不同的金屬為材料,鐵比銅的強度要高,但是銅的延展性比鐵

更好,所以就是取鐵的強度和銅的延展性來彌補兩種材質的不足,另外再鍍金,是利用金的穩定性,不易

被氧化的特性,整體起到了保護作用。

故選:D。

8.鑄造工藝。中國傳統鎏金工藝是將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熱除汞,使金附著

在器物表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金汞漆屬于合金B.金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

C.鎏金工藝利用了汞的易揮發性D.金汞漆加入鹽酸中會產生大量氣泡

【答案】D

【解析】A、金汞漆是兩種金屬熔合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屬于合金,故A說法正確;

B、金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則金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故B說法正確;

C、中國傳統鎏金工藝是將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熱除汞,使金附著在器物表面,

利用了汞的易揮發性,故C說法正確;

D、汞和金均屬于不活潑的金屬,與稀鹽酸不反應,因此金汞漆加入鹽酸中不會產生大量氣泡,故D說法

不正確;

故選:D。

9.下列實驗現象的記錄合理的是

A.在空氣中加熱鋁片,鋁片熔化但是不會滴落

B.CO通過灼熱的氧化鐵,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

C.鐵片放入硫酸銅溶液,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D.黃銅片和純銅片相互刻劃,黃銅上留下劃痕明顯

【答案】A

【解析】A、鋁的熔點低,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的熱將鋁融化成液態,但是此時鋁的表面形成一層熔點更高的

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鋁,兜住了熔化的鋁,因此不會滴落,故此項正確;

B、氧化鐵是紅色的,在高溫下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黑色的鐵,故此項錯誤;

C、硫酸銅溶液是藍色,鐵與硫酸銅反應,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故此項錯誤;

D、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屬;將純銅片與黃銅片相互刻畫,純銅片上留下劃痕,故此項錯誤。

故選Ao

10.向AgNO3和Cu(NC)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得到濾渣和濾液。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濾渣中一定有Ag,濾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C>3)2、AgNO3

B.當濾液為藍色時,濾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沒有Zn

C.向濾渣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有Zn、Cu、Ag

D.當濾液為無色時,則濾液中只有Zn(NC)3)2,濾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

【答案】B

【分析】向AgNCh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后

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

【解析】A、根據分析,濾渣中一定有反應生成的Ag,濾液中一定有反應生成的Zn(NC>3)2,可能有AgNCh

和Cu(NO3)2,不符合題意;

B、當濾液為藍色時,說明硝酸銅沒有反應或沒有完全反應,濾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銅,一定沒有Zn,

因為鋅和硝酸銅會繼續反應,直至鋅反應完全,符合題意;

C、向濾渣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鋅,即鋅過量,則濾渣中一定有Zn、Cu、Ag,不符

合題意;

D、當濾液為無色時,說明硝酸銀、硝酸銅都已經完全反應,則濾液中只有Zn(NO3)2,濾渣中一定有

Cu、Ag,可能有過量的Zn,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1.下圖是探究鐵釘銹蝕條件的4個實驗,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氧氣

花和

化鈣

A.①中甲、乙、丙三處比較,生銹最明顯的地方是甲

B.①②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空氣,①③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水

C.③中附著在棉花上的氯化鈣的作用是作干燥劑

D.四個實驗中,生銹最快的是④中的鐵釘

【答案】A

【解析】A、鐵與氧氣、水接觸充分時最易生銹,所以①中甲、乙、丙三處比較,生銹最明顯的地方是乙,

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①鐵與空氣和水接觸鐵銹蝕,②中鐵只與水接觸,鐵不銹蝕,①②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空氣;①鐵

與空氣和水接觸鐵銹蝕,③鐵只與空氣接觸,鐵不銹蝕,①③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水,說法正確,不符合

題意;

C、③中附著在棉花上的氯化鈣的作用是作干燥劑,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四個實驗中,④中的鐵釘與氧氣、水接觸最充分,生銹最快,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2.除雜是初中化學的基本實驗技能,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除雜目的的是

選項物質(括號內為雜質)實驗操作

ACu粉(Mg)加足量的稀硫酸

BN2(O2)通過灼熱的碳層

CFeSO4溶液(CuSO4)加足量的鋅粉

DCO2(CO)點燃混合氣體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鎂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溶液和氫氣,銅不與稀硫酸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能除去雜質

且沒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A正確;

B、灼熱的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除去了氧氣但又引入了新的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B錯誤;

C、FeSCU溶液和CuSC)4溶液均能與足量的鋅粉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

原則,故選項C錯誤;

D、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助燃,當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時,一氧化碳不易被點燃,可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來除去一氧化碳。故選項D錯誤;

故選:Ao

13.下圖是以鐵為核心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轉化⑤⑥一定會有氣泡產生B.轉化③是一個放出熱量的過程

C.轉化④是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D.轉化①②均可通過化合反應來實現

【答案】A

【解析】A、轉化⑤是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或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轉化⑥

是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或者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故不一定有氣泡生成,說

法錯誤,符合題意;

B、轉化③是鐵在氧氣、水共同作用下生成鐵銹,是一個放出熱量的過程,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轉化④是一氧化碳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是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說法正確,不符

合題意;

D、轉化①可以是碳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②可以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可通過

化合反應來實現,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4.如圖是實驗室模擬工業煉鐵的裝置。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CO2生成B.該反應中,失去氧的物質是CO

c.CO具有可燃性D.硬質玻璃管中固體質量逐漸減小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CO2生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B、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中,失去氧的物質是氧化鐵,故選項說法錯

誤;

C、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環境,常在裝置末端的導管口放一盞燃著的酒精燈,是為了點

燃尾氣,利用的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選項說法正確;

D、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隨著反應的進行,硬質玻璃管中固體質

量逐漸減小,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15.在密閉容器中分別放入打磨過的等質量的鎂片、鐵片、鋅片和等體積、等濃度的足量稀硫酸,用壓強

傳感器測得容器內氣體壓強與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三種金屬的活動性:Mg>Zn>FeB.三種金屬消耗硫酸的質量:Mg>Zn>Fe

C.三種金屬最終產生氣體的質量:Mg>Fe>ZnD.該實驗中放熱現象的明顯程度:Zn>Fe

【答案】B

【分析】根據氣體的量減少或溫度降低均會使壓強減小,且金屬活動性越前,反應越快進行分析。

【解析】A、金屬越活潑,反應需要時間越短,根據圖中變化曲線可知,鎂和稀硫酸反應需要時間最短,說

明鎂最活潑,鐵和鹽酸反應時間最長,因此鎂、鋅、鐵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Mg>Zn>Fe,故A選項

正確;

B、消耗98g硫酸時,消耗鎂、鐵、鋅的質量分別是24g、56g、65g,三種金屬消耗硫酸的質量Mg>Fe>Zn,

故B選項不正確;

C、根據圖中曲線可知,密閉容器中壓強大小關系是Mg>Fe>Zn,壓強越大,產生氫氣質量越多,三種金屬

質量越大,生成氫氣質量越多,最終產生氣體的質量Mg>Fe>Zn,故C選項正確;

D、因為金屬越活潑,單位時間內放熱越多,所以該實驗中放熱現象的明顯程度Zn>Fe,故D選項正確。

故選B。

第n卷非選擇題(共55分)

16.(8分)我國正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藍等領域積極搶占科技制高點。

深海考古測繪基點中國空間站深地勘探平臺5G基站鐵塔

(1)“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布放了中國第一個由鈦合金打造的深海沉船考古永久測繪基點,鈦合金放入海

水中數年仍光亮如初,體現其具有的優良性能是;

(2)中國空間站利用再生技術,可將CO2轉化為H2。,其原理是在催化劑的條件下,二氧化碳與氫氣反應,

生成水和一種常見的化合物X,已知X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氫元素質量分數為25%,請寫出該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

(3)“深地一號?順北油氣基地”成功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氣田,獲取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其中石油分儲

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

(4)5G基站的建立是深藍網絡空間領域數字基礎的有力支撐。5G鐵塔骨架所采用的鋼材主要應具備的性能

為。

A.熔點高B.密度小,耐磨性好C.硬度大,韌性好

【答案】(1)抗腐蝕性好

催化劑

⑵C02+4H2—2H2O+CH4

(3)沸點

(4)C

【解析】(1)鈦合金放入海水中數年仍光亮如初,體現其具有的優良性能是抗腐蝕性好;

(2)中國空間站利用再生技術,可將CO2轉化為H2O,其原理是在催化劑的條件下,二氧化碳與氫氣反應,

生成水和一種常見的化合物X,已知X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氫元素質量分數為25%,根據質量守恒定

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X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則X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設

12xx]x"V

X中碳、氫原子的個數分別為無、外則——--:----=75%:25%,解得x:y=l:4,故X的化學

Izxx+lxj;12xx+lxy

式為CH4,則該反應為二氧化碳與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水和甲烷,化學方程式為

催化劑

CO2+4H22H2Q+CH4;

(3)石油分儲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

(4)A、熔點高并不是5G鐵塔骨架鋼材所必需的主要性能,因為鐵塔骨架在使用過程中,并不需要承受

極高的溫度,使其達到熔點,不符合題意;

B、密度小對于材料來說是一個優點,可以減輕重量,但耐磨性并不是鐵塔骨架鋼材的主要考慮因素,鐵塔

骨架主要承受的是風力和自身的重力,而不是磨損,不符合題意;

C、硬度大意味著鋼材能夠抵抗外力的壓入、刻劃等破壞作用,韌性好意味著鋼材在受到沖擊或振動時,能

夠吸收和分散能量,避免突然斷裂,所以硬度大、韌性好是5G鐵塔骨架所采用的鋼材主要應具備的性能,

符合題意。

故選:C?

17.(7分)我國有著悠久的鋼鐵冶煉史,《天工開物》中記載的“炒鋼法”如圖1,該方法的生產過程可用圖2

表示。

撒潮泥灰

資料:①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②鐵的熔點是1535℃o

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1)常見的鐵礦石有赤鐵礦和(寫一種)。

(2)不斷鼓入空氣的目的是。

(3)煉鐵爐中生成鐵的化學方程式為o

(4)撒入潮泥灰主要作用是o不斷翻炒液態生鐵,是為了降低元素的含量。

(5)鋼的性能優良,如鋼的熔點比純鐵,易于加工。

【答案】(1)磁鐵礦(或菱鐵礦)

(2)提高爐溫

高溫高溫

⑶FezOs+SCO2Fe+3co2(或Fe3C>4+4CO3Fe+4CO2)

(4)除雜碳/C

(5)低

【解析】(1)常見的鐵礦石有赤鐵礦、磁鐵礦、菱鐵礦;

(2)不斷鼓入空氣的目的是為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使燃燒更加充分,為反應提供更高的溫度;

(3)赤鐵礦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磁鐵礦的主要成分為四氧化三鐵,氧化鐵與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

高溫

鐵與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四氧化三鐵與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

高溫

成鐵與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方程式為:Fe3O4+4CO=3Fe+4CO2;

(4)潮泥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在煉鐵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反應中產生的雜質,產生爐渣,

故撒入潮泥灰達到除雜的目的;鐵的熔點是1535(,則液態的生鐵為溫度很高,不斷翻炒液態生鐵,是為

了讓生鐵中的碳與氧氣接觸燃燒,以達到降低碳元素含量的目的;

(5)鋼是鐵與碳等物質形成的合金,合金的熔點比其中組成中的純金屬熔點低,故鋼的熔點比純鐵熔點低。

18.(10分)利用如圖實驗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

光亮的氧氣'

細鐵絲

J火柴水

實驗一

(1)實驗一: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實驗中水的作用是.

(2)實驗二:兩個反應均生成了(填物質名稱)。比較鐵和鋁的金屬活動性強弱,從試劑角度需考慮:①

加入同樣大小的鐵片和鋁片;

(3)如下圖,將金屬X插入燒杯內的AgNC)3溶液中,觀察到溶液顏色變藍后取出X,向燒杯內再加入一定量

鋅粉,振蕩后,溶液藍色逐漸消失。

AgNC)3溶液

a.金屬X是.

b.加入鋅粉,溶液藍色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c.實驗結束后,燒杯內的溶液中一定(填“存在”或“不存在")AgNO3o

【答案】(1)3Fe+2O2=Fe3O4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

(2)氫氣加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

⑶銅/CuZn+Cu(NO3)2=Zn(NO3)2+Cu不存在

【解析】(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e3O4;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故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

(2)實驗二中,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故兩個反應均

生成了氫氣;

比較鐵和鋁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根據控制變量法,金屬的種類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從試劑角度需考慮:

①加入同樣大小的鐵片和鋁片;②加入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

(3)a、將金屬X插入燒杯內的AgNC)3溶液中,觀察到溶液顏色變藍,說明金屬X是銅,銅和硝酸銀反應

生成硝酸銅和銀,溶液變藍;

b、加入鋅粉,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故溶液藍色消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Cu(NO3)2=Zn(NO3)2+Cu;

c、將金屬銅插入硝酸銀溶液中,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取出X,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金屬活動

性:Zn>Cu>Ag,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待硝酸銀完全反應后,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

和銅,溶液藍色逐漸消失,說明硝酸銅已經完全反應,則硝酸銀也完全反應,故實驗結束后,燒杯內的溶

液中一定不存在硝酸銀。

19.(10分)從廢舊手機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銀和銅,其操作流程如下圖所示。

(1)步驟I、n、in中均涉及的實驗操作是,其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玻璃棒和,其中玻璃棒

的作用是。

(2)請寫出步驟I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任寫一個)。

(3)步驟n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加入硝酸銀溶液的作用是:=

(4)步驟ni中,若溶液乙的的質量大于溶液甲,確定M后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0

【答案】⑴過濾漏斗引流

(2)Mg+H2SO4=MgSO4+H2T2A1+3H2SO4=Al2(SO4)3+3H2?

(3)固體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除去固體中的銅

(4)Zn+Cu(NO3)2=Zn(NO3)2+Cu

【解析】(1)步驟I、11、in中均實現了固液分離,故涉及的實驗操作是過濾;

過濾時,所需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和漏斗;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步驟I中發生反應為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g+H2SO4=MgSO4+H2T;鋁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A1+3H2SO4=A12(SO4)3+3H2T;

(3)固體中含銅、銀,故步驟II過程中發生反應為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現象為:固體表面有

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了硝酸銅和銀,故加入硝酸銀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固體中的銅;

(4)金屬M能將銅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說明M比銅活潑,假設M在化合物中顯+2價,則M與硝酸

銅反應:M+CU(NO3)2=M(NO3)2+CU,若溶液乙的的質量大于溶液甲,則金屬M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銅的

相對原子質量,則M可能是鋅,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Cu(NO3),=Zn(NO3),+Cu。

20.(10分)化學實踐小組圍繞金屬和金屬材料展開了如下項目式探究。

【項目一】金屬的物理性質

(1)316不銹鋼與組成它的純金屬相比,有良好的0

【項目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2)組員小王將打磨后的鎂條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組員小李意外發現鎂條表面還有氣泡產生,于是學習小組對此展開探究。

(3)小王用拇指堵住試管,收集一會氣體之后伸入燃著的木條,發出尖銳的爆鳴聲,說明該氣體是—。

【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產生該氣體呢?

【作出猜想】硫酸銅溶液顯酸性,所以放入鎂條后會產生該氣體。

【實驗驗證】證實猜想正確。

【項目三】冶煉金屬

(4)冶煉金屬鐵的原料有鐵礦石、焦炭、、熱空氣。

鐵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04o組員小衛稱取6.0g鐵的氧化物混合樣品,采用如圖裝置模擬煉鐵過程

(夾持裝置省略),完全反應后,測得實驗前后裝置B增重4.4g。

(5)實驗開始時先打開,關閉另一止水夾,讓CO通一段時間。

(6)根據實驗數據進行計算,該固體樣品成分可能是(填字母序號)。

A.FeO、Fe2O3B.Fe2O3>Fe3O4

C.FeO、Fe3O4D.FeO、Fe2O3>Fe3O4

【答案】(1)硬度大、熔點低

⑵Mg+CuSO4=Cu+MgSO4

⑶氫氣/團

(4)石灰石

⑸K2

(6)ACD

【解析】(1)316不銹鋼是合金,合金的很多性能與組成它們的純金屬不同,比如硬度大、熔點低等物理性

質。

(2)鎂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鎂。化學方程式班+口£。4=。0+浜

(3)鎂條與酸反應產生氫氣。

(4)冶煉金屬鐵的原料有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熱空氣。

(5)實驗開始時先打開K1讓CO通一段時間,排盡玻璃管內空氣,避免加熱時爆炸。

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