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聽則明:2024年度金融業監管數據處罰分析及洞察建議_第1頁
“監”聽則明:2024年度金融業監管數據處罰分析及洞察建議_第2頁
“監”聽則明:2024年度金融業監管數據處罰分析及洞察建議_第3頁
“監”聽則明:2024年度金融業監管數據處罰分析及洞察建議_第4頁
“監”聽則明:2024年度金融業監管數據處罰分析及洞察建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度數據處罰分析及洞察建議“管2024年度監管處罰機構總覽2024年度監管處罰機構總覽20241(”)1313張,29.53。近三年監管處罰機構總覽表法人罰單罰金)比上年增幅)比上年增幅(金額)比上年增幅2022年人民銀行271/485/3.86/金融監管總局384/1600/6.54/2023年人民銀行31917.71%66136.29%51.561235.75%金融監管總局49528.91%213033.13%42.54550.46%2024年人民銀行166-47.96%174-73.68%2.07-95.99%金融監管總局453-8.5%1139-46.53%7.48-82.42%監管總局開出的罰單涉及法人數量以及罰金金額均有提升,法人數量增加2024【1】本報告統計的時間均為罰單發布時間,非罰單出具時間。本刊數據來源于人民銀行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公開發布的處罰信息,畢馬威通過對處罰信息內容開展“關鍵詞”分析,整理形成本刊編寫的數據基礎。【2】本文罰款金額根據統計單位進行四舍五入的處理;在單一罰單涵蓋多項處罰事由且無法對罰金進行明確區分時,本文將罰單整體罰款金額納入統計。【3】指單一法人機構,例如,銀行的總行、分行、支行作為同一機構納入統計。2024年度監管處罰個人總覽2024年度監管處罰個人總覽2024年,人民銀行及金融監管總局向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相關責任人員共開出罰單1491張,處罰金5866.42萬元,涉及1844人。24年度罰單數量和金額相比23年整體上有所下降,但金融監管總局的罰單數量仍呈上升趨勢,且總體上比22年仍有較大漲幅。近三年監管處罰個人總覽表個人罰單罰金)比上年增幅)比上年增幅(金額)比上年增幅2022年人民銀行231/201/1107.51/金融監管總局1213/984/4036.60/2023年人民銀行30130.30%30149.75%1227.0110.79%金融監管總局168038.50%126928.96%5623.4039.31%2024年人民銀行128-57.48%128-57.48%486.02-60.39%金融監管總局17162.14%13637.40%5380.40-4.32%監聽則明浙P/萬,山東、/罰單最高金額為6724萬元,個人最高罰金為萬元,山東地區罰94單張罰金TOP16724萬311單張罰金TOP16724萬311萬個人罰金TOP17012萬單機構罰金TOP168張單機構罰單TOP11月,17億單月罰金TOP11月,242張單月罰單TOP1浙江,11億地區4罰金TOP1山東,94張地區4罰單TOP127單張罰金TOP1446萬30萬個人罰金TOP1單張罰金TOP1446萬30萬個人罰金TOP1531萬單機構罰金TOP111張單機構罰單TOP112月,5665萬單月罰金TOP112月,124張單月罰單TOP1浙江,1269萬地區5罰金TOP1山東, 27張地區5罰單TOP1【4】地區罰單/罰金統計:根據開具罰單的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派出機構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統計,人民銀行總行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開具的罰單不在統計范圍內。監聽則明處罰分析:罰按上月高數、額江高 罰單總金額:萬元罰款金額位列前三罰單總金額:萬元罰款金額位列前三罰單數量和罰款金額均位列前三 罰單數量位列前三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江蘇金額罰款金額Top1數量o廣東 金額新疆數量山東罰單數量和罰款金額TOP前3排名分布圖罰單數量:張12090603000布時分,12份罰數和款額為高。 罰單數量上,2024年12月份高于第四季度其他月份。罰款金額上,按月遞增,呈不斷上漲的趨勢。10月11月12月合計量人民銀行58720)人民銀行22金融監管總局2024年共開出1139張數據罰單,罰單數量較去年下降46.53%。金融監管總局2024年罰款金額為7.48億元,較去年下降了82.42%。其中對銀行業中股份制商業銀行和保險業中財險公司罰款金額都超億元,分別約為1.24億元和1.48億元,合計占本年金融監管總局總罰款金額的36.37%。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罰單合計174張罰金合計2.07罰金最高罰單1387平均罰單5119萬元張

罰單合計1139張罰金合計7.48(萬元張)(萬(萬元張)(萬元)(萬元)(張)量按監管機構分析按監管機構分析監管機構 機構類型監管機構 機構類型人民銀行 農村商業銀行 69 4795.1 432.7 69.5萬人民銀行 信用評級機構 6 3446.6 768.5 574.4金管局 股份制商業銀行 40 12360.5 6724.0 309.0金管局 財險公司 445 14845.3 992.0 33.4【5】平均罰單由罰款金額除以罰單數量得出,表示平均每張罰單所收到的罰款金額。按機構類型分析-法人數量按機構類型分析-法人數量2024去年的110家。按處罰法人數量——前10大法人機構類別排名機構類別2024年處罰法人數量(家)較上年增速1農村商業銀行166-35.91%2保險中介機構79-2.47%3村鎮銀行73-35.96%4財險公司53-17.19%5壽險公司48-11.11%6農村信用社47-35.62%7城市商業銀行42-26.32%8非銀行支付機構14-26.32%9股份制商業銀行13-31.58%10農村合作銀行10900.00%按機構類型分析-罰單數量2024年度罰單的重點是保險機構、農村金融機構,其中財、壽保險公司罰單數按機構類型分析-罰單數量2024年度罰單的重點是保險機構、農村金融機構,其中財、壽保險公司罰單數量較去年相比呈上升趨勢,財險公司罰單數量最高為445張,且罰單數量較2023年漲幅最高,上漲4.95%。按罰單數量——前10大法人機構類別排名機構類別2024年處罰單數量(張)較上年增速1財險公司4454.95%2壽險公司2302.68%3農村商業銀行172-36.06%4保險中介機構82-8.89%5村鎮銀行74-35.09%6國有大型商業銀行64-36.00%7城市商業銀行64-24.71%8農村信用社47-37.33%9股份制商業銀行43-24.56%10非銀行支付機構15-25.00%按機構類型分析-罰金金額按機構類型分析-罰金金額1.5為財險公司處罰按罰金金額——前10大法人機構類別排名機構類別2024較上年增速1農村商業銀行1.50-41.40%2財險公司1.4816.54%3股份制商業銀行1.26-75.63%4城市商業銀行1.09-53.22%5壽險公司0.66-8.33%6國有大型商業銀行0.65-86.73%7村鎮銀行0.42-25.00%8農村信用社0.34-35.85%9信用評級機構0.34/10非銀行支付機構0.32-99.57%按處罰原因分析按處罰原因分析6.74管出臺了新的管理辦法,對金融機構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數據質量數量量(億元)20222982024255202348633720224.79202313.204.42銀行數據合規10812678111134831.773.160.95未按規定報送197220972252391032.985.291.15未按規定備案6577286678310.440.610.19未按規定披露信息2530152530160.542.961.01數據質量1531981795247377591.462.122.32保險數據合規9739940.070.080.08未按規定報送1310121310120.020.080.17未按規定備案2313310.010.000.0001未按規定披露信息118611860.010.010.0075數據質量7677670.320.160.27信托公司數據合規1011010.0400.01未按規定報送4024020.200.07未按規定備案000000000未按規定披露信息3413420.230.080.05數據質量1624171824210.400.610.36其他數據合6347.160.05未按規定報送1420121420120.6025.230.34未按規定備案631063100.220.010.37未按規定披露信息381338130.1526.520.372024年金融數據監管處罰的總量雖與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罰款的平均規模和水平依舊居高不下,與近期監管最新發布的管理制度和統計制度遙相呼應,且在息科技監管

和人行升級制度

》 …1104統計制度理辦法》構數據安全理辦法》

近期重要制度一覽

一表通趨勢洞察及分析趨勢洞察及分析25讀地數據安全分類分級與風險合規體系建設,確保落建監管數一表通”試點各項工作任務,全力推動構和金融發展“五篇大文章”做好金融統計制度升級監管“一表通”專之:一表通監管報送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2021年末啟動的監管數據體系創新實踐,旨在改革銀行監管數據采集存儲、一表通自啟動以來,目前正處在第二批試點擴面階段,試點范圍已覆蓋15106100家城商行,推廣的速度和范圍不斷擴大,各地銀行均在積極準備中。2021.122022.122022.82021.122022.122022.82023.12023.4浙江局小試點數據報送全國大試點全量數據報送(建設銀行、浙商銀行、浙江局)啟動一表通轉EAST/轉1104驗證,形成“一表通”V2.0試用版上海、江蘇、福建、重慶和四川局)2024.4啟動第二批試點擴面家股份制銀行)2024.42024.72024.5結合、1104/EAST/客戶風險轉換,形成一表通V2.0版第二批試點擴面(10家股份制銀行)完成首次報送2024.72024.52025.32024.12第二批試點擴面(“1+3”家中外資法人銀行)完成首次報送第二批試點擴面(其他“3”家外資法人銀行)完成首次報送2025.32024.12較現有的監管數據報送體系,一表通從報送時效性、自動化報送、數據同源性、穿透式監管4個方面展現出了監管數據報送體系的新特征,也對金融機構監管同源性以同源性以覆蓋,對監管數自動化“煙囪式”的報送架ES個一鍵轉數據核對挑戰。傳統時效性時效性對報送時效提升至日報,以日頻提出更高要求。送前修數已不現實,項戰穿透性穿透性提前識別業務合規問題實現業務合規監測,未來能否“跑贏”監管,另送區與可信區系統設項重點工作,同外,一表通報送工作并不是首報完成任務即可,而是一個長期性建設工作,主要包含重畢并投產畢并投產

支數

穿透層

和系統運維 一表通報送內容與挑戰解析完畢并投產拆分常態化報送開始 第2個月左一表通報送內容與挑戰解析完畢并投產拆分常態化報送

第4個月左右

第5個月左右

第7個月左右 …一表通三大應對策略建議一表通三大應對策略建議,應金融機構管理層應站在監管數字化轉型的視角,以新制度、新報送為契機,從二、數據策略一、管理策略二、數據策略一、管理策略間協同成本確立歸口部門統籌落實監管數據一體化工作,最大化降低跨報送體系部門機制和考企業級統一的監管數據認責體系,配套監管數據質量全生命周期管理避免監管數據加工黑避免監管數據加工黑需求統籌,建立端到端()的一體化數據管控規范和監管數據需求統籌秩序,報送數據監管數據采集、加工標準,通過統一監管數據加工路徑,解決跨體系數據同源,將“孤島式”各監管報送信息系統數據進行整合,構建統一數據底座三、應用策略三、應用策略實現穿透一體化監管報送平臺,通過增強數據管理、數據服務、統計報送能力,端的應用,實現向監管數據資產管理和運營的轉變在內控合規、風險管理、經營決策布局一體化監管數據管理架構,全體單位各司其職布局一體化監管數據管理架構,全體單位各司其職建議一伴隨監管數據一體化的趨勢,必將對金融機構既有的監管數據組織模式和職責分工構成一定的沖擊。特別是對于各類報送并不是歸口管理在一個部門的金融機構來說,提前布局監管數據一體化建設,考慮最適合自身的監管數據組織架構是一個重要事項。建設重點 監管數據組織體系建設重點 金管局 報送工作業務部門

人行監管理部門各相關部門分支機構

…… 監管數據治理科技部門

領導層歸口管理部門業務部門科技部門分支機構(細化)(B角)管理策略大應對策略–配套管理制度和流程數據治理 報送管理 系統管理 配套管理制度和流程數據治理打通并夯實監管數據體系,實現全鏈條整合與自動化報送打通并夯實監管數據體系,實現全鏈條整合與自動化報送建議二監管數據體系的打通是一項長期性、迭代性的工程,需要統籌考慮不同監管報送制度的數據范圍、統計標準、質量要求、更新頻率等特征。因此,建議從需求端(例如報送要求的一致性、數據粒度的同質性等)逐步擴展不同監管數據體系的打通。其他其他大集中其他其他大集中1104銀監報表EAST+客風+數等類報明細據需求 EAST+客風+數等類報明細據需求其他監管指標體系其他指標層人行報表其他報表層其他人行報表銀監報表人行報表大集中銀監報表1104ES客

模型二指標層按監管機構

基礎標層

整合基礎層

源數據策略大應對策略–標準可能促進報送時效性的不斷提高,報標準根/準的適用性(采集及落標跟進不是一成不變,應及時關注監管制度更新,開展數據標準的修訂、統籌鑒于監管數據要求的不斷變化,應統籌確保手工補錄及時、無遺漏數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