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泰安市2025屆高三一輪檢測歷史試卷(含官方答案)_第1頁
(一模)泰安市2025屆高三一輪檢測歷史試卷(含官方答案)_第2頁
(一模)泰安市2025屆高三一輪檢測歷史試卷(含官方答案)_第3頁
(一模)泰安市2025屆高三一輪檢測歷史試卷(含官方答案)_第4頁
(一模)泰安市2025屆高三一輪檢測歷史試卷(含官方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類型:A高三一輪檢測歷史試題2025.03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表1是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發掘的信息記錄。據此推斷,仙人洞先民表1(1)石器有打制和磨制兩種,以打制石器為主,出土最多的是用于砍伐樹木的砍斫器(2)陶器以夾砂粗紅陶為主(3)堆積層中都有一定數量的獸骨,其中包括已被飼養的羊、牛等家畜的骨骼(4)出土大量的獸骨和魚骨,骨器中有鏃和魚鏢等工具(5)發現栽培稻硅石遺存A.已經建立起完備的手工業生產體系B.初步具備了穩定獲取食物的生產能力C.開始出現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社會組織D.依靠漁獵采集為主的生活方式得以轉變2.《北齊書》記載,崔季舒“出為齊州刺史,坐遣人渡淮互市,亦有贓賄事,為御史所劾”;《洛陽伽藍記》記載,南朝陳慶之出使北魏,親見洛陽欣欣向榮的景象時,自覺慚愧,稱“衣冠士族,并在中原”。據此可知高三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

A.政權分立未阻斷民族交往B.南北經濟往來多為非法C.北魏經濟繁榮源于漢化政策D.南朝官僚素質低于北朝3.貞觀十三年(639年),王師旦主持進士考試,考生張昌齡、王公瑾很有才學,放榜時卻名落孫山。王師旦對唐太宗解釋說,盡管張、王詩寫得好,然“其體(態度)輕薄,文章浮艷”,不但不會成為有用之才,反而會影響社會風氣。這反映了當時科舉制A.以品德優劣作為唯一的選拔標準B.對學子的家世背景有嚴格的考察C.注重選拔能夠引領文風的人才D.強調選拔人才要兼顧才學與品德4.南宋文學家陳耆卿提出:“古有四民,曰士、曰農、曰工、曰商。士勤于學業,則可以取爵祿;農勤于田畝,則可以聚稼穡;工勤于技巧,則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貿易,則可以積財貨。此四者皆百姓之本業”。這源于當時A.重農抑商政策的松動B.社會各階層地位平等C.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D.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5.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提出了兩種政治秩序:其一是以三代圣王為首的君主制,其二是否定了現實的、墮落的君主專制后重建的君臣共治。兩種秩序都符合《禮運》首章“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政治理想。這體現出黃宗羲A.反對迷信權威并追求思想自由B.繼承和發展了傳統政治理想C.打破了程朱理學正統思想地位D.反對集權專制追求民主政治6.從三元里抗英、反洋教斗爭乃至義和團運動,在民族抗爭運動中一直充斥著“恭維天朝大統,豈容裂土以與人”的觀念;20世紀初收回利權運動中,中國人明確提出“財產屬于人民,人民屬于國家,所有國有、民有者,為名義上之分別,而于事實上究不必強分離”。這反映出當時中國的新變化是A.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B.政治體制的近代化嘗試C.民主革命推動近代社會進步D.現代民族國家意識的覺醒高三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7.1930年,江西某縣的縣志記載:“往昔,縣內民眾多以務農為生,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鮮少過問政事。近兩年來,風氣大變,民眾紛紛參與到各種鄉村事務的討論與決策中,積極投身于破除封建迷信、興辦新式學堂等活動,還踴躍支援紅軍。”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國民政府的鄉村建設運動成效顯著B.中共早期工人運動的影響力擴大C.工農武裝割據推動了鄉村社會轉型D.土地改革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8.解放戰爭后期,美國一方面宣稱“我們在中國的軍事干涉再無必要”,并減少對國民黨直接軍事援助;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又指示駐華外交官與中共接觸時,強調“任何外國在華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必須受到尊重”。這一現象表明A.美國放棄了長期以來的扶蔣反共政策B.美國試圖在新局勢下維護其在華利益C.二戰后美國國際地位的快速下降D.美國企圖通過政治孤立來瓦解中共政權9.1982年國務院頒布的《物價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劃定商品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的不同范圍,分別采取國家統一定價(包括浮動價格)、國家規定范圍內的企業定價和集市貿易價。”這一規定A.否定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B.確立了市場調節的核心地位C.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D.促進了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10.瑪阿特神是古埃及神話中唯一的主神,地位至高無上,所有人的一生都被瑪阿特神控制;古希臘神話中諸神各有專長,具有人的七情六欲,沒有一個是全知全能和完美無缺的。這種差異反映了A.古埃及神權色彩濃厚與古希臘人文意識覺醒B.古埃及文明的封閉性和古希臘社會的開放性C.古埃及與古希臘社會經濟基礎的根本性差異D.古埃及單一神崇拜和古希臘多神崇拜的特點高三歷史試題第3頁(共8頁)11.15-16世紀,歐洲城市的公共建筑不僅展現出高超的藝術水準,更彰顯著城市政府對城市空間的全面掌控。同時,城市的軍事設施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防御功能,其設計和布局更多地考慮到對外作戰的需求,呈現出進攻性增強的特點。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歐洲A.封建割據局面瓦解B.城市經濟結構轉型C.世俗權力明顯增強D.宗教神權統治衰落12.18世紀,歐洲的一些科學家、修理工和自然哲學家堅信人類能夠取得進步,并將傳播可被他人運用的“有用知識”視為己任。基于此,眾多科學協會和科學學校紛紛建立;1797年,《自然哲學、化學和藝術期刊》出版發行,世界上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期刊就此誕生。這A.意味著科學革命達到高潮B.體現了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C.反映了科學研究的專業化趨勢D.表明科學知識開始向大眾普及13.圖1為19世紀某思想家的主張。這些主張反映了A.法國大革命后社會重建的需求B.科學社會主義的早期實踐探索C.啟蒙思想在社會領域的延伸D.對資本主義社會弊端的反思14.1941年,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指出:“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戰爭,這場戰爭的意義不僅在于軍事上的勝負,更在于它將重塑我們對自由、平等和正義的認知。我們援助英國,不是因為它是我們的盟友,而是因為它代表著人類對暴政的抵抗”。作者認為美國應A.積極參與歐洲戰場的作戰B.與英國合作共同開展軍事行動C.徹底擺脫國內孤立主義思潮D.從軍事斗爭轉向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掌控高三歷史試題第4頁(共8頁)15.表2為1946-1970年部分國家獲得國際組織貸款的主要用途及金額(單位:億美元)。國際組織的貸款表2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發展農業扶持教育醫療貨款總額巴西32.518.310.25.666.6印度28.715.412.14.861墨西哥25.316.28.93.453.8埃及22.114.39.83.249.4A.加劇了受援國之間的經濟差距B.促進了受援國全面的工業化進程C.推動了受援國產業結構的優化D.有利于受援國擺脫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55分。16.(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孫家伯侄地券之爭東漢時期,烏程男子孫常與弟弟孫丹分束,各得農田四十頃。孫并去世后,年景不好時,孫常便給弟媳和侄子一些糧食。但并非無償贈與,而是把糧食作價,折成田畝數,將孫并的農田逐步劃歸自己,并訂立土地轉讓契約。孫并的兒子長大后,狀告伯父,要求歸還土地。當地官府的公差都說:“孫并的妻兒生活窘迫時靠孫常接濟,現在卻要告他的伯父,真是不通情理呀!”但當時的督郵鐘離意卻認為:“孫常身為伯父,理應撫育侄子照顧弟媳。卻以有限的救濟作價立契而巧取其弟的田產,屬于心懷奸詐貪利忘義,所以,應當收回田產,歸還給孫并的寡妻和孩子。”該案最終采納了鐘離意的意見。南宋法學家鄭克將此案收入《折獄龜筌》,并作出評論:聽理訟獄,要么以情理為判案依據,要么以當事人的言辭為判案依據。孫常雖有言辭證據,但心懷奸詐的動機,有悖情理。鐘離意用情理來審理此案,而不單單依靠言辭證據,這是十分嚴明的。(1)指出鐘離意做出將土地歸還給孫并妻兒這一判決的合理性。(6分)(2)分析鄭克將該案例收入《折獄龜鑒》并作出上述評論的原因。(8分)高三歷史試題第5頁(共8頁)17.(1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民主主義中國的雛形:陜甘寧邊區材料一邊區“采取普遍、直接、平等、無記名之投票選舉制”,除了賣國賊、經法院判決有罪和精神病患者之外,“凡居住邊區境內之人民,年滿18歲者,無階級、職業、男女、宗教、民族、財產與文化程度之區別,經選舉委員會登記,均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摘編自《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材料二在邊區的新民主主義經濟中,各種經濟都有其合法的地位。邊區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法規不僅保護和支持公營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保護和支持了私營經濟的發展,在邊區,“私有土地、租佃權利、債務、私有財產、私營廠礦及私營商業等都受到法律的保護,邊區政府鼓勵發展私營經濟,對私營經濟在貸款、原料、稅收、銷售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從法律上得到確認,不同的經濟成分都得到有效的保護。”在邊區政策的保護和支持下,各種經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立了紡織、造紙、印刷等工廠,實現了基本的物資自己,初步構建起工業體系。——摘編自《陜甘寧邊區經濟史(1937-1945)》材料三在陜甘寧邊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創辦了延安大學等多所學校,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個領域的教育。課程設置緊密結合實際需求,培養了大批適應邊區建設和抗戰需要的人才。表3是延安大學課程設置簡表(部分)表3學院主要課程行政學院邊區建設概論、中國革命問題、行政學、法學概論魯迅藝術文學院文學概論、音樂概論、美術概論、戲劇概論自然科學院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農業概論、工業概論——摘編自《延安時期教育史》據材料并結合史實,說明“陜甘寧邊區是新民主主義中國的雛形”。(13分)高三歷史試題第6頁(共8頁)18.(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2是1953年“一五計劃”期間東北地區重點工業項目和鐵路分布示意圖。——摘編自《中國工業地理圖集》材料二表3是我國“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援建的156個大型建設項目的分布情況(單位:個)。表4是1952年東北三省主要工業產品占全國比重(節選)。表3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中、華東地區西南、西北地區項目數57262449——摘編自《建國初期蘇聯援建項目研究》表4產品名稱全國產量東北產量占比生鐵193萬噸142萬噸73.6%鋼材113萬噸94萬噸83.2%發電量72.6億度38.5億度53.0%——摘編自《新中國工業經濟史》)(1)概括“一五計劃”時期東北工業布局的主要特點。(6分)(2)有學者認為“東北工業布局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戰略選擇”,請結合20世紀50-60年代國內外形勢予以闡釋。(8分)高三歷史試題第7頁(共8頁)19.(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二戰后的西歐在嚴峻的國際形勢下,走上了聯合自強的道路,啟動了歐洲聯合的進程。丘吉爾和戴高樂都曾經在歐洲聯合的進程中發揮了作用,并形成了自己的“歐洲觀”。表5丘吉爾的歐洲觀戴高樂的歐洲觀1946年,在蘇黎世大學所作“歐洲的悲劇”演講中闡述了歐洲聯合的構想,提出必須建立一個歐洲合眾國。1948年提出“三環外交”,指出第一環是英聯邦和英帝國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環是包括俄國、加拿大及其他英聯邦自治領內,以及美國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英語世界;第三環是聯合起來的歐洲,且英國在這三環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把英國同英聯邦及美國的關系放在同歐洲國家關系之前。1950年在下院演說稱,“我們同歐洲在一起,但不是其組成部分。我們對它感興趣,同其聯系交往,但不能被并入或同化”。1947年說道:“自由和統一的歐洲的復興……必須以法國的復興作為條件”。1948年又說:“在一個以北海、萊茵河、地中海為主要通道的集體中,應該成為中心和首領的,正是法國”。1950年提出:“只要法國不居領導地位,歐洲就無法形成我所說的是一個站起來的、不受牽制的法國”。1961年強調:“我們的法國,對歐洲有根本性的意義,自由世界是非有它不可的。歐洲應該有一個共同的防御體系,必須由法國來為這個體系規定計劃和指定指揮官。”1963年他曾經說過:“英國是個海洋國家,英國的性質和環境與歐洲大陸國家非常不同。英國人怎么能夠在堅持他們生活、生產和貿易模式的同時,加入歐洲共同市場呢?”主張建立“歐洲人的歐洲”,強調“美國不是歐洲的一部分”。——摘編自彭沛《丘吉爾與戴高樂的“歐洲觀”之比較》評析丘吉爾和戴高樂的歐洲觀。(14分)高三歷史試題第8頁(共8頁)高三一輪檢測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5.03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DDBDCBCACCDDC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5分)16.(14分)(1)孫常作為伯父,理應照顧侄子和弟媳,卻借救濟巧取田產,違背了儒家倫理道德規范,鐘離意的判決維護了傳統倫理秩序,維護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族觀念。漢代儒家思想作為主流后,中國占代禮法結合更加緊密,孫常的行為雖有契約,但動機不純,有悖情理。鐘離意依據情理斷案,體現了當時法律對道德觀念的維護,有助于發揮法律的教化作用,促進社會風氣的良好發展。鐘離意的判決保障了弱勢群體的基本權益,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與穩定,符合古代社會對公平正義的追求。鐘離意作為督郵,其判決有利于地方公正和秩序,樹立了官府公正形象。(6分。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2)南宋商品經濟繁榮,土地交易頻繁,土地糾紛增多,需要借鑒歷史案例來處理類似案件,該案例中土地轉讓和糾紛處理對當時有參考價值。南宋法律對民事行為規定更細,鄭克收入此案并評論,有助于完善法律實踐,為司法官員處理土地糾紛提供思路,體現對法律適用和完善的追求。理學發展使倫理道德觀念強化,案件中孫常行為違背情理,與理學倡導的道德觀相悖,鄭克強調情理在司法中的重要性,符合當時思想潮流。鄭克作為法學家,對司法案例進行研究和整理,收入此案并評論是其學術研究的一部分,有助于總結司法經驗,推動法學發展。(8分)山東小北高考防復制水印17.(13分)陜甘寧邊區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根據地,為新中國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堪稱新中國的雛形。(2分)政治層面,邊區建立“三三制”政權,通過普選、直選、平等無記名選舉,實現各階層廣泛參政。這一舉措鞏固并壯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踐行了民主理念,為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及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提供了實踐樣本,增強了社會各階層對政權的認同感,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3分)經濟領域,邊區政府打破傳統單一經濟發展模式、允許多種經濟成份并存,推動各類經濟蓬勃發展,為新中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制度奠定基礎。在物資匱乏時期,邊區依靠自力更生,創辦紡織、造紙等工廠,實現物資自給,初步搭建工業體系,積累高三歷史試題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

工業化建設經驗,為新中國經濟建設初期突破外部封鎖、推進工業化進程以及經濟轉型提供了思路和范例。(3分)教育方面,邊區教育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育了大批實用人才,為新中國各領域建設輸送骨干力量,推動新中國文化教育事業起步與發展。(3分)陜甘寧邊區在政治、經濟、教育等多方面為新中國的成立與發展筑牢根基,歷經不斷探索完善,形成了成熟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和實踐。(2分)18.(14分)(1)東北是全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是國家工業建設和能源生產的重要支撐。工業體系較為完整,涵蓋鋼鐵、機械、汽車制造、石油、煤炭等重工業領域。產業集中于重工業,推動工業化快速起步。依托豐富資源與密集鐵路網,降低成本,便于運輸。(6分。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山東小北高考防復制水印(2)20世紀50-60年代處于冷戰時期,美蘇對峙,國際關系緊張。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政治孤立、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