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吉林省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吉林省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吉林省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吉林省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吉林省BEST合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左傳》記載,夏啟鎮壓了爭奪王位的有扈氏,并召集各方國首領,在鈞臺之上舉辦獻祭上天的活動。這實際上是一次政治會盟,確立了夏啟“共主”的地位,史稱“鈞臺之享”?!扳x臺之享”體現出這一時期()A.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B.專制君主權力的強化C.形成敬天保民的思想 D.王權與神權有所結合2.秦始皇設御史大夫,由左右親信出任,負責起草誥命文書,皇帝制書、詔書下達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轉。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會直接交給御史大夫辦理。由此可見,秦始皇設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A.牽制丞相,加強君權 B.輔佐丞相,處理軍政事務C.掌控軍權,統領全國 D.控制地方,加強中央集權3.唐代德政碑一般在地方官員離任后,由當地吏民請立于交通要道,以供觀瞻。碑文一般力贊官員德政,在朝廷允準立碑后由士人撰寫。德政碑的頒賜說明朝廷()A.不斷完善地方監察管理體系 B.以民眾口碑衡量官吏政績C.與地方共同構建良吏的形象 D.豐富地方官考課制度內容4.秦漢時期鐵器種類增多,有鋤、鍤、鑊、鏟、犁等起土農具;還有铚、爪鐮、鍤刀、捻刀等收割農具,而斧、錛等用于墾荒時砍伐樹木的手工工具也屢見不鮮。這體現出秦漢時期()A.精耕細作農業有所發展 B.生產工具出現根本性變革C.小農經濟地位日益鞏固 D.鐵犁牛耕技術已全面推廣5.清前期,在土地租佃契約中,地主與承佃者往往是五五平分糧食收益。但在四川自貢鹽井開發“年限井”契約中,地主所占的股份占比一般只有13.3%—23.3%之間,投資人占其中的86.7%—76.7%左右不等;在“子孫井”契約中,地主更是將鹽井股份永久的贈送給投資人。這些現象()A.有效解決了鹽業發展中的資金問題 B.反映土地租佃關系普遍C.反映了經濟發展推動商業行為發展 D.促使契約精神由此萌發6.在某地某年的鄉選籌備中,有人提出:“張大民是地主,陳正金是富農,他們不應有選舉權,可是他還在企圖當選,應該禁止。又本鄉員支部提出的候選人,有些不是員,是不是弄錯了,應該糾正。”選舉委員會答復:“你說的這些人,只要不是賣國賊: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且都有競選自由,政府不能禁止他。支部提出非黨的候選人并不是弄錯了,而是應該這樣?!边@一幕發生于()A.土地革命時期 B.全面抗戰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7.1802年,英國提出舉報者制度和觀察員制度,但因地方法官很多時候自己經營棉紡廠或工廠,一直都沒出現所謂的舉報者。地方法官和牧師擔任觀察員也使觀察制度名存實亡。1833年新的《工廠法》誕生后,工廠觀察員直屬于英國內務部,有英國內務大臣任命。這一做法()A.建立了有效的監督機制 B.利于工廠制度完善C.推動了法律體系的健全 D.消除了政府的腐敗8.1867年,京師同文館增設“天文算學”,總理衙門建議鼓勵舉人、進士正途出身的官員報名進修,課程結業后給予“格外優?!?。此舉遭到大學士倭仁等官員強烈反對,認為以夷為師會敗壞氣節,引導官員機巧:報考同文館新科目的正途士子也遭到同鄉的嘲諷譏笑。這一事件說明()A.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尖銳 B.中體西用未成為社會共識C.清代選官制度改革困難 D.社會各界都關注洋務新政9.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紐約市郊區城鎮建立起了許多大型購物中心,人們不必再為購買生活用品而往返于紐約市中心商業區。紐約郊區城鎮與市中心之間的土地差價使許多企業紛紛向郊區城鎮遷移,新興產業在紐約郊區城鎮興起。上述現象反映出美國()A.普通民眾的消費水平提高 B.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得到緩解C.計算機網絡實現了商業化 D.傳統工商業城市逐漸走向衰落10.下圖為1949—2005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國家數量示意圖(單位:個)。其中1949—1965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量較快增長的原因是()A.實行“另起爐灶”的革命外交政策 B.實現中國與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外交成熟 D.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11.2004年以來,每年新糧上市后,農民隨行就市出售糧食,而當主產區市場價格下跌較多、低于最低收購價時,國家則指定企業按照最低收購價格入市收購,引導市場糧價合理回升。這表明我國()A.提升儲糧技術增加糧食儲備 B.加強立法保障食品安全C.努力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D.積極應對糧食安全問題12.2022年第13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線上形式開幕。通過此次廣交會,國內眾多參展企業與外貿公司和國外采購商進行有效對接,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內公司拓展多元化市場提供了新機遇。這材料表明()A.互聯網取代了傳統商務 B.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逐漸建立C.現代科技促進貿易交流 D.科技發展決定企業經營模式13.如圖所示培高平臺田地,能在沒有現代化工具和化肥的條件下獲得作物豐收,這種農業技術的主要成本是用來開挖渠道和培高平臺的勞動力。培高平臺田地()約3000年前安第斯山地區出現的培高平臺天地A.促成農業生產系統的自我支持 B.能保證農業豐收并節省勞動力C.體現瑪雅文明先進的耕種意識 D.借鑒阿茲特克人浮動園地經驗14.15—16世紀西歐普遍進入封建主義解體、資本主義產生時期,在復雜的社會矛盾中,以分裂割據為特征的中世紀等級君主制開始被近代早期以民族國家形式為基礎的君主專制所代替。它已經發展成為一種代表著秩序和統一的新的進步因素。這種歷史進步性就在于它()①促進封君封臣制度走向瓦解②影響后世西歐社會政治走向③促進了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④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新航路開辟后,原產于美洲地區的胭脂蟲紅色染料大量流入歐亞大陸市場,由于具有優越的染色性能及提取方式簡單,該染料逐漸取代了歐亞大陸原有的動物及植物紅色染料,如克爾姆斯和茜草,同時這也導致全球對紅色手工藝品的熱情逐漸減弱。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A.推動了國際時尚風潮的演變 B.促進了西歐科學技術的進步C.提高了美洲文明的國際地位 D.打破了西歐國家的文化霸權16.圖4是1990—2017年四個經濟體GDP占全球GDP的比例變化圖。這一變化()圖4A.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體系 B.反映出西方國家實力衰退C.說明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 D.起因于國際政治格局變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宋代以前,絕大多數的城市是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它們的政治意義遠遠超過商業意義,其商業活動只能局限在“市”這個特定的區域中進行,作為居民生活區的“坊”與“市”是相分離的。到宋代,城市一般沿街開店,商人只要納稅,都可在城中任擇地點開設店鋪,同時在開封、杭州等大城市中,又出現了夜市、早市和鬼市。為了加強管理,政府或構筑新的城墻,把近郊之地圍入城中,把郊區變成城區,或在城外設廂,將其視同城區一樣來管理。在此同時,在交通干線或人口聚集的地方也出現了由草市發展而來的市鎮,兩宋時期大約有6000—7000個墟集市鎮,作為新型的工商業據點,散布在廣袤的鄉村地區?!幾园鼈ッ?、吳錚強《宋朝簡史》材料二原本中國古代的城市以城為主,純粹體現工商貿易功能的市鎮,要到唐宋之際才出現,而明朝中后期是一個高峰。尤其是江南蘇、松、杭、嘉、湖地區的許多著名市鎮,都是在那時形成的。這些市鎮中的居民,已經從農業人口中分離出來,大多從事紡織業。工商集貿性質市鎮興起,使得農業人口與手工業和商業人口的比例發生了變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為雇傭工人的后備隊伍。城市和商業進一步繁榮,具有明顯經濟職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廣東佛山鎮在內的“天下四大鎮”在專業性市鎮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新興的城市?!幾詣⒖恕⒅鞚h國《歷史學習精要》(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朝城市發展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清市鎮經濟的發展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6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中世紀商業的興起,是城市能夠在封建莊園制度的環境中復蘇的關鍵,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壯大起來,正是他們領導斗爭,城市才從封建領主那里爭取到了自治權。古典城市文明的傳統主要體現在中世紀城市的政治與社會制度之中,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反映得最為明顯,由選舉產生的市政長官被稱為“執政官”,這個稱號本來是羅馬國家最高行政長官的名稱。11世紀后期起,意大利城市普遍開始設置執政官,它不僅是一個官職,而且還是完全意義上的自我統治的象征。——摘編自黃洋《歐洲中世紀城市的興起與市民社會的形成》材料二1801年,倫敦市人口達到111萬,1821年達到160萬,1851年增長至263萬。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導致包括住宅、衛生、交通、環境、治安等問題的“城市病”的出現。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描述在倫敦某街巷“有223棟房子住著1450人……每個床鋪平均睡3.3人,有些甚至睡4—6個人。很多人沒有床……這些房子大都是些陰暗、潮濕、污穢、發臭的洞穴”?!俺鞘胁 钡闹饕芎φ呤枪と?,工人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英國政府從19世紀中葉開始從無為走向有為,開展了著名的“模范住宅”運動。恩格斯在1872—1873年發表多篇文章,指出:“住宅缺乏現象……連同它的一切影響健康等的后果,只有在產生這些后果的整個社會制度都已經根本改革的時候,才能消除?!薄幾蕴迫A彭、喻志耀《論住宅權產生過程中的社會因素》(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世紀西歐城市實現自治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19世紀英國“城市病”與工人運動之間的關系。(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5世紀末16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率先在美洲開發出規模較大的銀礦,為了攫取更多財富,西班牙于16世紀下半期占領菲律賓并在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同時鄰近的中國的手工業品卻物美價廉,可以通過轉賣美洲來獲取巨利,于是菲律賓殖民當局開始大力從事對華轉口貿易,又因殖民當局對華人商旅、貨物采取保護和優待措施,這促使中國商人紛紛移墾經商,這樣一來,來自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明前期由于銅錢分量重,原料價格高,又不便攜帶,寶鈔由于不能兌現且無限量發行,導致其喪失合法地位,使得民間白銀買賣迅速發展。明政府不斷進行徭役折銀征收的改革,至嘉靖時期,鹽、茶課已基本折銀,萬歷年間首輔張居正將“一條鞭法”作為通行的賦役制度推行全國,標志著國家正式承認白銀的合法地位。直到1934年美國政府實施《購銀法案》,提高銀價,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國民政府才被迫于1935年廢除銀本位。——摘編自黃達《金融學》材料二國際金本位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貨幣體系,1819年,英國頒布《恢復條令》,恢復通貨與黃金按固定比例兌換,標志著英國正式采用金本位制。自1870年始,當時的主要世界經濟強國德國、法國、美國陸續實行金本位制?!R近二戰結束,為解決國際金本位制崩潰后的混亂局面,1944年7月,美、英等44個國家的代表匯聚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為雙軸,以基金制為基礎,確立了以美元為主導的新國際貨幣體系?!灾熵S根《國際貨幣體系演進的路徑與動因分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朝時期中國銀本位制度形成的背景。(8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二戰后初期確立的世界貨幣體系對國際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下圖為中國古代社區治理的權力結構圖?!獡菚粤帧⒃缿c磊《皇權如何下縣:中國社區治理的“古代樣本”》請圍繞“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結合所學知識,向該課題組推薦一個專題,自擬專題題目,并闡明推薦理由。(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答案DACACBBBBD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CADA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1)特點:城市的空間界限和時間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經濟功能增強;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市鎮不斷發展數量增加。(6分,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2)影響:新的生產關系產生并發展;推動新興城市的發展;市民階層不斷擴大;傳統重農抑商思想受到沖擊。(6分,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18.(1)原因:城市商業興起與繁榮;市民(或商人)長期斗爭;古希臘羅馬城市文明的傳統。(6分)(2)關系:工業化的發展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道路擁擠,住房緊張等城市病,工人是城市病的主要受害者;為維護自身權益解決城市病的問題,工人階級展開斗爭,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展;工人運動沖擊了資本主義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