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刑法解讀》PPT課件刑法的基本概念定義刑法是國家為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合法權益而制定的,規(guī)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功能為什么要學習刑法了解個人行為的法律邊界,避免觸犯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提升法律意識,增強對犯罪的預防和抵制能力。刑法的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犯罪和刑罰的規(guī)定必須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任何機關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立罪名和刑罰。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性質、情節(jié)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適用刑法從舊原則適用刑法時,應當適用犯罪時有效的刑法,即根據犯罪行為發(fā)生時的法律進行認定和處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任何人觸犯刑法,都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都不可以超越法律的特權。刑事責任的基本要件主體是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已滿16周歲的公民、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等。行為是指具有刑事法律意義上的行為,必須符合刑法分則罪名的客觀要件。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時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危害結果是指犯罪行為造成的社會危害后果,必須達到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的程度。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區(qū)別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犯罪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行為。過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犯罪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犯罪結果的行為。未遂犯罪和既遂犯罪的區(qū)別1未遂犯罪是指犯罪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得逞。2既遂犯罪是指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并且造成了犯罪結果的行為。共同犯罪的類型共同故意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犯罪的行為。共同過失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過失實施犯罪的行為。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實施犯罪的行為人。幫助犯是指在犯罪實施過程中,為犯罪人提供幫助的行為人。犯罪的分類故意犯罪根據犯罪主觀方面進行分類,包括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根據犯罪對象進行分類,包括侵犯財產罪、侵犯人身罪、侵犯國家安全罪等。危害國家安全罪根據犯罪情節(jié)進行分類,包括輕微犯罪、一般犯罪、嚴重犯罪等。刑事處罰的種類管制對犯罪分子限制人身自由,剝奪政治權利,并進行勞動改造。1拘役對犯罪分子限制人身自由,剝奪政治權利,并在監(jiān)獄內進行勞動改造。2有期徒刑對犯罪分子限制人身自由,剝奪政治權利,并在監(jiān)獄內進行勞動改造。3無期徒刑對犯罪分子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在監(jiān)獄內進行勞動改造。4死刑對罪犯剝奪生命的一種刑罰。5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區(qū)別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機關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嫌疑的人,為了防止其逃跑或者繼續(xù)作案,依法采取的強制措施。逮捕是指人民檢察院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嫌疑的人,為了防止其逃跑或者繼續(xù)作案,依法采取的強制措施。取保候審和逮捕的異同1共同點都是刑事訴訟中強制措施的一種,都是為了保證案件順利進行而采取的措施。2不同點取保候審是一種較輕的強制措施,逮捕是一種較重的強制措施。取保候審主要是為了保證案件順利進行,而逮捕則是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或者繼續(xù)作案。偵查、起訴和審判的流程1偵查階段由公安機關進行,主要任務是收集證據,查明案件事實,為起訴提供依據。2起訴階段由人民檢察院進行,主要任務是審查案件材料,決定是否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3審判階段由人民法院進行,主要任務是依法審理案件,對被告人進行判決。死刑的適用條件1罪行極其嚴重是指犯罪行為極其惡劣,后果極其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必須判處死刑才能維護社會秩序。2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是指必須符合刑法分則中關于死刑的規(guī)定,例如,故意殺人罪、搶劫罪、強奸罪等。3人民法院經過審判認為必須判處死刑是指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定被告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符合死刑判決的條件。有期徒刑的量刑標準3-10年輕微是指犯罪情節(jié)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的犯罪。10-15年中等是指犯罪情節(jié)一般,社會危害性一般的犯罪。15-20年嚴重是指犯罪情節(jié)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大的犯罪。罰金的計算方式免除刑事責任的情形未成年人犯罪是指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精神病患者犯罪是指患有精神病,在實施犯罪行為時,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喪失或者有重大缺陷的人實施的犯罪行為。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自首和坦白的法律效果自首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坦白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從寬處罰和從重處罰的條件從寬處罰是指對于自首、立功、坦白等有悔罪表現(xiàn)的犯罪分子,可以從寬處罰。從重處罰是指對于犯罪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犯罪分子,可以從重處罰。刑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刑法與民法:刑法保護的是社會公共利益,民法保護的是公民的私人利益。刑法與行政法:刑法是國家強制力,行政法是國家管理手段。刑法與經濟法:刑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經濟法規(guī)范市場經濟行為。刑法與環(huán)境保護法:刑法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范環(huán)境保護行為。刑法與民法的交叉點1民事責任刑事犯罪行為可能同時構成民事侵權行為,犯罪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2財產處置刑法中沒收財產的刑罰,需要根據民法相關規(guī)定進行。刑法與行政法的交叉點行政處罰行政違法行為可能構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行政強制措施行政機關在執(zhí)行公務過程中,可能使用刑法中的強制措施。行政訴訟刑事案件的審判結果,可能需要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主體是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行為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包括毆打、踢踹、用器械傷害等。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人實施傷害行為時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必須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傷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危害結果是指被害人身體受到的傷害,包括輕傷、重傷、死亡等。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特點主觀方面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即犯罪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死亡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死亡結果。客觀方面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客觀方面是指行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者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盜竊罪與搶劫罪的區(qū)別盜竊罪是指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搶劫罪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奪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詐騙罪的立案標準1000元數(shù)額較大是指詐騙數(shù)額在1000元以上,但不滿3000元的。3000元數(shù)額巨大是指詐騙數(shù)額在3000元以上,不滿30000元的。30000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是指詐騙數(shù)額在30000元以上,不滿300000元的。貪污罪和受賄罪的關系1貪污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2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危險駕駛罪的法律適用醉酒駕駛是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達到或者超過80mg/100ml的。酒后駕駛是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在20mg/100ml以上,但低于80mg/100ml的。毒駕是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血液中含有毒品成分的。疲勞駕駛是指連續(xù)駕駛機動車超過4個小時,未停車休息的。妨害公務罪的客體和客觀方面客體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秩序。客觀方面是指行為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公務的行為。尋釁滋事罪的認定標準無事生非是指行為人主動挑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尋釁滋事是指行為人故意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情節(jié)惡劣是指行為人尋釁滋事的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洗錢罪的特點隱藏犯罪所得是指行為人將犯罪所得的贓款或贓物通過各種手段隱藏起來,使其來源難以查明。1掩飾犯罪所得是指行為人將犯罪所得的贓款或贓物通過各種手段轉化為合法財產,使其來源難以查明。2轉移犯罪所得是指行為人將犯罪所得的贓款或贓物轉移到其他地方,使其來源難以查明。3非法集資罪的法律定性1未經批準是指行為人未經有權機關批準,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行為。2吸收公眾存款是指行為人以許諾還本付息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的行為。3非法經營是指行為人以非法手段進行經營活動,獲取非法利益的行為。走私罪的量刑因素1走私物品的種類是指走私物品的價值、數(shù)量、性質等。2走私物品的價值是指走私物品的市場價值。3走私行為的危害程度是指走私行為對國家利益、社會秩序造成的危害程度。走私、販賣毒品罪的特點1000克數(shù)額較大是指走私、販賣毒品數(shù)量在1000克以上,但不滿3000克的。3000克數(shù)額巨大是指走私、販賣毒品數(shù)量在3000克以上,但不滿30000克的。30000克數(shù)額特別巨大是指走私、販賣毒品數(shù)量在30000克以上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表現(xiàn)形式假冒注冊商標是指行為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并進行生產、銷售的行為。假冒產品是指行為人以假冒的商品冒充真品進行生產、銷售的行為。銷售偽劣產品是指行為人明知是偽劣產品,仍然進行生產、銷售的行為。虛假廣告罪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構成虛假廣告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包括罰金、拘役、有期徒刑等。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構成虛假廣告罪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包括賠償消費者損失、返還廣告費用等。非法經營罪的客觀要件1無證經營是指行為人未取得許可證或營業(yè)執(zhí)照,進行國家規(guī)定需要許可證或營業(yè)執(zhí)照的經營活動的行為。2超范圍經營是指行為人超出其許可證或營業(yè)執(zhí)照規(guī)定的經營范圍,進行經營活動的行為。3違反國家規(guī)定是指行為人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經營活動的行為。內幕交易罪的認定要件內幕信息是指尚未公開的、可能影響證券交易價格的信息。利用內幕信息是指行為人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非法獲利是指行為人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交易,獲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表現(xiàn)形式偽造、變造信用卡是指行為人偽造、變造信用卡,用于非法牟利。盜竊信用卡是指行為人竊取他人信用卡,用于非法牟利。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卡是指行為人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卡,用于非法牟利。使用盜竊的信用卡是指行為人使用盜竊的信用卡,用于非法牟利。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數(shù)據罪的特點客體是指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數(shù)據,包括各種信息,如個人信息、商業(yè)機密、國家秘密等。主觀方面是指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必須是故意。客觀方面是指行為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數(shù)據,達到非法牟利目的。侵犯商業(yè)秘密罪的法律適用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竊取商業(yè)秘密是指行為人采用不正當手段,竊取他人商業(yè)秘密的行為。違法使用商業(yè)秘密是指行為人明知是他人商業(yè)秘密,仍然進行使用的行為。偽造、變造身份證件罪的定性偽造是指行為人制造假冒的身份證件的行為。1變造是指行為人對真身份證件進行修改、改制,使其成為假冒的身份證件的行為。2使用是指行為人使用偽造、變造的身份證件,用于非法牟利。3刑法修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標準指南
- 宜良縣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實訓作業(yè)題以及答案
- 設計制作合同
- 主題六 遺傳與進化教學設計
- 中國視角下的全球商業(yè)洞察
- 肺炎兒科護理查房
- 漁政安全監(jiān)督檢查制度
- 2025年鄉(xiāng)村醫(yī)生職業(yè)資格考試:農村居民健康管理服務規(guī)范難點突破試題
- 2025年FRM金融風險管理師試卷:金融風險管理師考試備考技巧與策略試題
- 2025年鄉(xiāng)村醫(yī)生考試題庫:農村中醫(yī)適宜技術中醫(yī)急診科試題
- 16-第六章-污染事故應急GIS-資源環(huán)境信息系統(tǒng)課件
- 慢性心力衰竭“新四聯(lián)”藥物治療臨床決策路徑專家共識(2022年)解讀
- 水輪發(fā)電機組盤車過程(方仲超)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音樂試題
- 分戶驗收最大偏差、極差自動計算表
- 《管理會計》全套教案
- 河南師范大學通用模板課件
- GD87典管電子版完整
- 電動葫蘆的安全操作措施
- 河南省綠色建筑評價表(建筑專業(yè))
-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普通用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