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類型:A泰安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2025.0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用Tonnies的話說: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后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我以后還要詳細分析這兩種社會的不同。在這里我想說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yòu)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們選擇得來的關系,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境。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摩擦里陶煉出來的結果。這過程是《論語》第一句里的“習”字。“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說乎”是描寫熟悉之后的親密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不是法律,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換一句話說,社會和個人在這里通了家。“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這不是見外了么?”鄉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并非沒有根據的,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為這是規矩。西洋的商人到現在還時常說中國人的信用是天生的。類于神話的故事真多:說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還是他祖父在中國時訂的貨,一文不要的交了來,還說著許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話。——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這自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于她的兒女一般。陌生人對于嬰孩的話是無法懂的,但是在做母親的人聽來都清清楚楚,還能聽出沒有用字音表達的意思來。不但對人,他們對物也是“熟悉”的。一個老農看見螞蟻在搬家了,會忙著去田里開溝,他熟悉螞蟻搬家的意義。從熟悉里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在熟悉的環境里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范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在鄉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我讀《論語》時,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說著不同的話來解釋“孝”的意義時,我感覺到這鄉土社會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沒有抽象的加以說明。而列舉具體的行為,因人而異的答復了他的學生。最后甚至歸結到“心安”兩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們的歡,做到自己的心安。這說明了鄉土社會中人和人相處的基本辦法。這種辦法在一個陌生人面前是無法應用的。在我們社會的激速變遷中,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土社會中所養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于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匯,“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摘自費孝通《鄉土中國》)材料二:通過對前現代化時期我國鄉村社會的經驗考察,費孝通提煉出“鄉土中國”的理論概括,并且認為“熟悉”是鄉土社會的重要特征。因此,“熟人社會”和“鄉土中國”成為理解中國鄉村社會的兩個重要概念。但賀雪峰認為在經歷了鄉村體制的變革后,由于行政村的人口規模過大,村民之間信息不對稱,使得中國的鄉村逐步從原來的“熟人社會”向“半熟人社會”轉變。這一概念提出來后,在政治學、社會學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圍繞半熟人社會,吳重慶又提出“無主體熟人社會”,從村莊主體以及村莊自主性喪失的角度,揭示了當下社會與“熟人社會”之間在質上的變化。隨后,在“無主體熟人社會”的啟發下,賀雪峰進一步對“半熟人社會”進行了解釋,并以此概念為基礎,提出了一個分析農村社會性質的三維框架,即“信息對稱”“地方性共識”“行為邏輯”,認為正是信息對稱和地方性共識塑造了農民的行為邏輯。不僅“熟人社會”演變成了“半熟人社會”,根據陸益龍、楊敏的研究,“鄉土中國”也已經發展為“后鄉土中國”。“后鄉土中國”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柳冬嫵的研究中。她認為,“鄉土中國”已經并且正在經歷一場在速度、深度、廣度上都前所未有的社會轉型,“后鄉土中國”的特征已經凸顯。而關于“后鄉土中國”的特征,陸益龍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他認為,在經歷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場化四次重大歷史變遷后,中國鄉村社會的結構和社會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鄉土中國的三個主要維度,即非流動性、地方性和熟悉性逐漸弱化甚至被消解,后鄉土性特征,即半工半耕的生計模式、大流動的村莊社會結構和多元化的鄉土文化價值日益顯現。鄉土性的核心要素——土地對農民的剛性約束不再,大量農村人口的離土離鄉使得農民的生產生活空間得以與鄉村社會發生分離,傳統鄉村社會的禮治秩序被國家政權建構的行政化、制度化秩序取代。但是,上述鄉土性的流失又不是絕對的。一方面,仍然存在一個規模不小的由留守人口組成的農村“熟人社會”;另一方面,傳統的人情禮俗依然在村落社會發揮著作用。正是基于此,陸益龍將這種備受城市化、現代化沖擊的中國鄉村社會稱為“后鄉土中國”。相對于賀雪峰曾用的“新鄉土中國”這個概念中可能存在的“新”對“舊”的否定,“后鄉土中國”這一概念不涉及價值判斷,更具有包容性與理論解釋力。(摘自葉娟麗、曾紅《中國鄉村治理研究的概念本土化:梳理與反思》)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由于人們選擇終老是鄉,鄉土社會成了“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B.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在熟悉的社會中,人們通過學習禮俗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C.陸益龍認為,在經歷了四次重大歷史變遷后,鄉土中國的三個主要維度逐漸弱化甚至完全被消解。D.與陸益龍提出的“后鄉土中國”概念不同,賀雪峰的“新鄉土中國”存在著“新”對“舊”的否定。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生活上被土地囿住的鄉民,平時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是他們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關系和環境。B.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讓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能熟悉每一個人的生活,這是“土氣”的一種特色。C.繼“無主體熟人社會”概念后,受到它的啟發,賀雪峰進一步對“半熟人社會”進行解釋,提出三維框架。D.費孝通提煉出“鄉土中國”的概念,現在有研究認為,經歷了社會轉型,“后鄉土中國”的特征已經凸顯。3.下列選項不符合材料一中鄉土文化特點的一項是()A.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B.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C.人情重懷土,飛鳥思故鄉D.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4.在學者們看來,即便中國進入“后鄉土中國”時代,社會也不能完全失去“鄉土性”,請結合材料二簡述現代社會還保留了哪些“鄉土性”。5.請結合材料分析以下現象體現了“鄉土中國”以及“后鄉土中國”的哪些特征。現在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春節期間回到農村老家,參加“大家庭”數十人規模的聚會,到長輩家里拜年。但也有不少回鄉青年被家人嫌棄,缺乏歸屬感,尤其在親戚有關“學業、收入、婚姻”問題的追問下,甚為窘迫,聚會時寧愿假裝看手機,也不愿與親戚說話。(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鄉愁瘦竇娟霞鄉愁,鄉愁它其實很瘦,瘦得如同一株北方秋天里隨風搖擺的野草,總也是匿身在無人知曉的隱蔽處和暗淡里,當它不安,當它坐臥不寧,當它翻身,當它調整姿勢進行下一次沉睡的時候,它的尖利的鋒芒,扎得人心疼。鄉愁,它沒有一個豐腴而圓滿的身姿亦或容貌在人間,并且,每到濃時,①思鄉人的嘴,卻愈發地被扎得緊,如同一個男人,用青筋暴起的手,擰緊一個瓶蓋。于是,關于鄉愁,游子們的心,只在沉默里,把兒時的柳樹,少年的清貧,婚嫁時候的窘迫,和那或許是僅有的一顆糖的蜜甜,回味,一次又一次地回味,情景一樣,細節一樣,只是滋味不一樣,我們一年比一年老了。到最后,只剩一聲嘆息。生于北方的我,在走出馬關之前,沒有見過菠蘿,沒有見過柚子,也沒有見過火龍果,眼中心下,永遠是望不到邊的麥子和掰不完的玉米。這南方的樹安靜,這雨中的花艷麗,這干凈的空氣清新,然而,又是一年九月九,當我想起故鄉,在翻滾的暮色里,我的心起風了。有人給我發來正在戲場里看戲的父親的照片,頭發稀疏的,背影佝僂的,依舊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清瘦的父親,用他的瘦弱的脊梁撐起無數人的生活和我們一家人的夢想的父親,細雨中的身影,使我流淚。母親和長姐在家中洗菜做面,以招待客人,以備過冬之用。日影黑白,在歲月恍惚的晴暗里,我一時間竟分不清,到底是正在辛苦做著活計的勞碌的,卻能夠陪伴在媽媽身邊的長姐幸福,還是游走在遠處的過著清閑享福日子的我幸福。是的,隔著千里萬里的距離,隔著一個手機的距離,我與我的親人們相見共情了,長姐的手中是洗得濕漉漉的白菜,我的手中握著的,是濕漉漉的毛筆。曾仕強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最有福氣的父母,其實是那些生的孩子不太能干的父母,因為這樣的孩子不會遠走他鄉,他們會一直陪伴在自己的父母身邊,從人生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這才是所有人生最大的幸福。故鄉年年的一場戲,年年惹得我心中那棵思鄉的野草如同被颶風吹動般搖擺。于是,關于故鄉的所有的往事,舊物,故人,甚至一只昆蟲,一只青頭鳥,都如同出土的文物一般地,充滿年代感和親切感地,又無比珍貴,價值連城地出現在我的腦海里。父母不見,恩師不見,同窗不見。老屋不見,麥垛不見,羊群不見。它們,我想,它們是不是如同我一樣,在我所不知道的遠處,場所或者時間的河流里,有著一雙雙和我一樣的藍色憂郁的眼睛,在背轉身,回望過去。鄉愁瘦,人們搬走了進了城,樹木被砍伐成了樁,田地荒蕪成了山。沒有一把鐵锨是明亮的,沒有一把鐮刀是鋒利的,昔年,我們幼時植下的樹木,被風折斷,在舊年里。鄉愁瘦,瘦到它什么都給不了我,除了一夜又一夜的疼。瘦瘦的故鄉,它的氣息如此慵懶,②水慢慢活著,銅錢生銹在土臺上,泥沙安然地躺在干涸的河岸上,菜園子里的青蟲,在午后纖細的光線里,一縮一縮地往前爬行,油漆在窗欞上發出刺鼻的清香,那時候的月亮也瘦,瘦瘦的月亮照映著低矮的土墻,煤油燈把時光拋得更遠。母親的手,我從來不知道母親的手,它們是否熱烈或者冰涼,她太忙了,那么多的牛羊,那么多的田地,那么多的孩子的衣食,都要她去一點一滴做好,她沒有時間來摸一摸我滾圓的頭顱。天底下,有多少這樣的母親啊,在她們的胸懷中,深藏著多少沉默的愛和悲鳴啊,她們卻沒有時間,也沒有閑情將它們吟唱。所有的人都知道,所有的故鄉的人更知道,正是母親的辛勞和汗水,父親的強大和脊梁,把我們從物質清貧的黑暗時和道路逼仄的混沌處,指引向了今天的燈火通明,鮮花怒放里。③泉水叮咚,拂柳揚揚,能不憶故鄉?④我不會忘記生我養我的人,我不會忘記給我了恩義和教誨的人,我也不會忘了和我一同趟過苦難的人,塔尖與刀鋒,生銹和磨亮,黃昏和煙霞,我都一遍一遍在心頭擦亮,在指尖觸摸。我愛雪,我熱愛北方的雪,幾乎,我筆下幾乎所有的詞語,都在為它服務,奔走忙碌,這是因為,因為它的底色,暗和了我離鄉又思鄉的心底里最潔凈的悲涼,也暗和了無數和我一樣的游子心底里對于故鄉愛而不能近的潔凈的思念和愧疚。鄉愁瘦,我的憂愁,被燈光之色掩蓋。我知道,又是一年九月九,不只是我,在這異鄉的燈光下,兀自傷神,獨自悲鳴。(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看到母親和長姐在家洗菜的場景,作者分不清陪伴在父母身邊的長姐和游走在外的自己誰更幸福,表現了作者對遠離家鄉的后悔。B.“沒有一把鐵锨是明亮的,沒有一把鐮刀是鋒利的”,寫出人們為了追求城鎮生活而遠離故鄉,意在表現城鎮化取得了重大成就。C.孩子不知道母親的手是否熱烈或冰涼,母親沒有時間和閑情表達愛和悲鳴,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付出,也表現了父母一輩的悲哀。D.結尾“不只是我,在這異鄉的燈光下,兀自傷神,獨自悲鳴”,寫出了作者對故鄉無盡的思念,也關照了同“我”一樣離家在外的游子。7.對文本畫線句子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處運用比喻,寫出了思鄉人的嘴像瓶蓋被擰緊,無法言說思鄉之苦,手上青筋暴起,表現了思鄉人內心的痛苦和掙扎。B.②處慢慢活著的水、在土臺上生銹的銅錢、躺在干涸河岸上的泥沙,都運用擬人手法,生動表現了故鄉慵懶的氣息。C.③處“泉水叮咚,拂柳揚揚”結構相似,運用短句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能不憶故鄉”用反問強調了對故鄉濃濃的思念。D.④處三個“不會忘記”形成排比,從父母到給予過自己恩義和教誨的人,再到與自己有相同苦難的人,層層遞進。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寫到南方的樹、花和空氣,這樣寫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意簡要賞析。9.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鄉愁瘦”在文中的豐富意蘊。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漢獻帝建安三年春正月,曹操還許。三月,將復擊張繡。荀攸曰:“繡與劉表相恃為強,然繡以游軍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勢必乖離。不如緩軍以待之,可誘而致也;若急之,其勢必相救。”操不從,圍繡于穰。初,袁紹每得詔書,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說曹操,以“許下埤濕,洛陽殘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實”。操拒之。田豐說紹曰:“徙都之計,既不克從,宜早圖許,奉迎天子,動托詔書,號令海內,此算之上者。不爾,終為人所禽,雖悔無益也。”紹不從。會紹亡卒詣操云田豐勸紹襲許操解穰圍而還張繡率眾追之。五月,劉表遣兵救繡,屯于安眾,守險以絕軍后。操與荀彧書曰:“吾到安眾,破繡必矣。”及到安眾,操軍前后受敵,操乃夜鑿險偽遁,表、繡悉軍來追。操縱奇兵步騎夾攻,大破之。他日,彧問操:“前策賊必破,何也?”操曰:“虜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吾是以知勝矣。”繡之追操也,賈詡止之曰:“不可追也,追必敗。”繡不聽,進兵交戰,大敗而還。詡登城謂繡曰:“促更追之,更戰必勝。”繡謝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敗,奈何復追?”詡曰:“兵勢有變,促追之。”繡素信詡言,遂收散卒更追,合戰,果以勝還。乃問詡曰:“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也?”詡曰:“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曹公軍新退,必自斷后,故知必敗。曹公攻將軍,既無失策,力未盡而一朝引退,必國內有故也。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留諸將斷后,諸將雖勇,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繡乃服。(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第九卷》,有刪改)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會紹亡A卒詣操B云田豐勸紹C襲許D操解穰圍E而還F張繡率眾G追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建安,與姚鼐《登泰山記》中“乾隆三十九年”中的“乾隆”都是封建帝王的年號。B.相,副詞,譯為“相互”,與韓愈《師說》中“不恥相師”中的“相”用法和意義不同。C.就,文中譯為“靠近”,與荀子《勸學》中“金就礪則利”中的“就”意思相同。D.是以,譯為“因此”,與《出師表》中“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中的“是以”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曹操準備再次攻打張繡,荀攸建議緩攻,認為張繡依賴劉表供養,劉表不能長久供應,最后必然會發生矛盾,但曹操未采納。B.袁紹想把漢獻帝遷到離自己較近的地方,勸曹操遷都鄄城,曹操拒絕。田豐勸說袁紹早日謀取許地,奉迎天子,袁紹未聽從。C.曹操被張繡和劉表聯軍阻攔在安眾,他寫信給荀彧表示有必勝的信心,最后他采用夜鑿險道喬裝隱藏的計策,成功大破敵軍。D.賈詡先后兩次對張繡追擊曹操的行動給出相反的建議,張繡第一次未聽從建議而導致失敗,第二次聽從了建議就取得了勝利。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繡素信詡言,遂收散卒更追,合戰,果以勝還。(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14.賈詡能準確判斷戰局變化的依據是什么?(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和束熙之①雨后王令獵獵風吹雨氣醒,誰翻碧海蹋天傾?如何農畝三時②望?只得官蛙一餉鳴。何處斷虹殘冷落,有時斜照暫分明。雷車改轍云藏跡,依舊晴空萬里平。注:①束熙之是詩人童年時代在揚州的“同門”,分別十年后兩人再聚,寫下此詩。②三時:春、夏、秋。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題“和雨后”,表明詩歌是詩人和老友束熙之久別重逢之后的唱和之作。B.頷聯,十四字一氣直下,在“如何”“只得”四字夾帶下流溢出了愛憎之情。C.頸聯,雖然寫的是實景,但“何處”“有時”等不定之詞,也包含了詩人的主觀感受。D.此詩主要表達詩人向往田園生活之情,也從側面反映了農家望雨的迫切心愿。16.請結合詩歌簡析雷雨乍來乍止的過程。(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兩句,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表達對有才識之人的渴望。(2)《登高》中杜甫用“______,______”兩句,表達個人身世之悲及對國家命運的憂思。(3)《登泰山記》中,姚鼐登上泰山后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寫下了兩個比喻句:“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寄托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A的價值理念的春節文化將更好走向世界。在數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中國人學習與自然溝通相處的方法,并用節日的形式傳承至今。新時代中華文化B,向世界展示著東方文明古國的充沛創造力和旺盛生命力。一歲一瑞獸。生肖文化是春節文化的重要元素,構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獨特的風景。在中華文化里,虎是力量、勇敢、無畏的象征;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具有剛健威武的雄姿和福澤四海的情懷;______;______,______。對于世界來說,春節是風景獨特、美麗生動的窗,中華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在這里,勤勞團結的中國人民在這里,C的中國也在這里。18.請在文中A、B、C三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請仿照畫橫線句子,另選兩個生肖,寫出其象征意義。20.下列句子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所用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A.她往外一瞧,只見寶玉淋成了落湯雞。B.雨后荷葉上滾動著一顆顆晶瑩的珍珠。C.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D.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不少人出現眼睛干澀、疲勞等情況時,會通過滴眼藥水的方式緩解。但眼藥水成分復雜多樣,功能也各不相同,如果未正確使用,甲,還可能引發其他問題。因此,正確選取和科學使用眼藥水十分重要。滴眼藥水的正確方法是:先清洗雙手;將下眼皮向下拉開,藥水瓶口距離下眼皮1~2厘米,輕輕滴入眼藥水,注意不能直接滴在黑眼球上;乙,并用手指輕輕按壓眼內角和鼻梁根處,不可立即睜眼,否則會影響效果。丙。滴眼藥水時,不是越多越好。①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只要一滴眼藥水就可以充滿結膜,取得較好效果;②兩滴眼藥水的效果,只有一滴眼藥水的60%。③為了防止不變質,大多眼藥水中會加入一定的防腐劑。④若過量或頻繁使用眼藥水,可能會損傷眼組織。21.請在文中橫線上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2.文中第3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作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金纓看透了自己,便無須小看別人。——老舍以上兩句話,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泰安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5題答案】【答案】1.B2.B3.A4.①仍然存在一個規模不小的由留守人口組成的農村“熟人社會”。②傳統的人情禮俗依然在村落發揮著作用。5.①回老家,參加聚會、拜年,體現了“鄉土中國”的特征,大家約定俗成,人和人之間都是熟悉的。②在大城市工作體現了大流動的村莊社會結構。③回鄉青年缺乏歸屬感,聚會時不愿與親戚說話體現了多元化的鄉土文化價值,人與人之間的熟悉性被弱化,受到城市化的沖擊。(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6~9題答案】【答案】6.D7.B8.①寫出了南方的環境美麗、舒適。②與下文“我”清閑享福的日子相呼應。③引發了“我”作為游子對故鄉深切思念。9.①作者把鄉愁比作一株秋天的野草,它是瘦弱的。②鄉愁具有隱蔽性,總是藏在隱蔽處和暗淡里。③人們都進了城,樹木被砍伐,滿眼都是荒蕪,故鄉是孤獨的。④鄉愁只會給游子帶來思念、疼痛、愧疚和憂愁。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0~14題答案】【答案】10BDF11.B12.C13.(1)張繡向來聽賈詡的話,于是就收拾潰散的士兵,再次去追擊,與曹軍交戰,果然得勝而歸。(2)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飲黃泉,是因為它用心專一。14.①剛撤退時,曹操親自斷后,張繡追擊必敗。②后方有變,曹操忽然撤軍,留將斷后。③留下的將領不是張繡的對手,張繡追擊必勝。(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16題答案】【答案】15.D16.①起初,風聲獵獵,隨后大雨而至,雨勢急猛。②繼而,暴雨初霽,而殘云未散。天邊斜陽忽隱忽現。③最后,雷聲停止,烏云散盡,晴空萬里。(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題答案】【答案】①.青青子衿②.悠悠我心③.艱難苦恨繁霜鬢④.潦倒新停濁酒杯⑤.汶水、徂徠如畫⑥.而半山居霧若帶然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機機械租用合同樣本
- 鄉鎮道路工程合同樣本
- 出售農村房屋出租合同樣本
- 2024年系統規劃與管理師的試題及答案政策分析
- 2025年計算機二級考試知識補充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中的知識面拓展與應用研究試題及答案
- 凈菜設備收購合同標準文本
- 互賠合同樣本
- 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反思小組學習法試題及答案
- 代持股合同標準文本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題含解析
- 后勤崗位招聘面試題及回答建議
- 完整初一歷史上學期記憶時間軸
- 二零二四年度美團共享單車服務協議
- 《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500字
- 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反事故及預防措施
- 農業昆蟲學-形考測試四-國開(ZJ)-參考資料
- 中式烹調師理論知識測試題與參考答案
- 家園的治理:環境科學概論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2022年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政治歷史地理試題及答案
- 人工肩關節置換(反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