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供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使用
攝像技術實驗指導書
目錄
實驗一熟悉攝像機及附件3
實驗二電視攝像機的持機方式與拍攝要領5
實驗三曝光控制與白平衡調節
實驗四攝像機的視點與回應效果
實驗五景別的應用
實驗六固定鏡頭拍攝
實驗七運動鏡頭拍攝1——推、拉、搖、移、跟
實驗八運動鏡頭拍攝2——綜合運動拍攝
實驗九攝像機的敘述角度
實驗十軸線規律
實驗十一三角形原理
實驗十二靜態場景的拍攝1一一會場的拍攝
實驗十三靜態場景的拍攝2——人物的拍攝
實驗十四靜態場景的拍攝3一一景物攝像
實驗十五動態場景的拍攝1——運動的方向性
實驗十六動態場景的拍攝2一一鏡頭間運動的銜接
實驗十七動態場景的拍攝3一一運動的分切
實驗十八電視攝像綜合訓練
實驗一熟悉攝像機及附件
實驗目的:熟悉攝像機及其附件的正確使用
實驗要求:通過閱讀教材和攝像機說明書,了解攝像丸的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攝影
重點難點:攝像機的拍攝過程、光圈快門的使用、攝像機面板操作及菜單設置攝影實
踐課時:2學時
一、Panasonic攝影M9500/M9000型模擬攝像機的操作
1、了解使用鏡頭的口徑、焦距段、品牌等相關信息;
2、了解并掌握,攝像機的基本結構和操作技巧
3、能正確使用不同的焦距段,以實現各種不同對象的拍攝;
4、能獨立地完成白平衡的調節,并能根據不同的拍攝環境進行正確的選擇;
5、使用手動聚焦功能,充分體會黑白尋像器的優勢:
6、練習拍攝時,曝光采用手動光圈,能較好完成景物亮度范圍反差大的情況攝影下的拍
攝;
7、注意電池的正確插放,同時留意電量的顯示,做到使用后及時充電已備下攝影次使用;
8、在拍攝前,注意磁帶的插放技巧,切記不能用蠻力,要用巧勁,將磁帶輕輕放入帶倉
中。拍攝時,注意磁帶有預卷時間,不要急于拍攝,通常使用攝影的新帶子應拍
攝至少30秒的彩條或是黑屏信號;同時,要將磁帶的寫保護打開,己確保影像
能被記錄在磁帶上;
9、掌握PanasonicM9000這類肩扛式攝像機正確的持機姿勢,包括扛機和抱機;
10、掌握攝像機的清潔及口常維護。
二、CanonXL-1攝像機的操作說明
1、了解這類3CCD攝像機的品牌,及相關的機型(如S0YNHDR-FX1E;SONY190P和
150P;PanasonicAG-DVC180A和AG-DVC33等);
2、了解Canon攝影XL-1鏡頭的口徑、變焦環、聚焦環、光圈調節環的位置及使用;
3、能正確的更換鏡頭,以實現各種不同主題的拍攝(注:CanonXL-1的鏡頭是EF
卡口,所以鏡頭也能使用在CanonEOS系列照相鞏上);
4、了解Canon攝影XL-1攝像機的基本結構和操作技巧;
5、CanonXL-1攝像機的尋像器是彩色的,聚焦時應注意觀看,部分便攜式攝影專業
攝像機的尋像器都采用彩色,如松下180A,P2等;
6、掌握CanonXLT攝像機的彩單設置和面板設置;
7、掌握白平衡的模式,并能根據不同的拍攝環境進行白平衡的設置;
8、注意CanonXLT攝像機使用的磁帶是MiniDV帶,以及使用的電池型號;
9、掌握CanonXL-1攝像機的日常維護。
三、拍攝實踐
自己確立一個拍攝主題,進行攝像拍攝實踐,在拍攝過程中熟悉攝像機的攝影使
用技巧及正確的持機姿勢。
作業:每人自己確立一個主題,熟練使用PanasonicM9500/M9000及Canon
XL-1攝像機,拍攝一個完整的視頻段落。
實驗二電視攝像機的持機方式與拍攝要領
實驗目的:熟練掌握攝像機的正確持機姿勢和拍攝要領
實驗要求:通過對攝像機的使用,掌握正確合理的持機姿勢,有效地完成拍攝。攝影重
點難點:持機的姿勢、拍攝的技巧
實踐課時:2學時
一、持機姿勢
持機姿勢是指攝像師根據拍攝任務和現場條件,選擇操作攝像機的方式。在攝影影
視節目制作中,攝像師常用的持機方式有:固定持機方式、肩扛持機方式和徒手持機方
式。
1、固定持機方式
即是把攝像機固定在某種輔助設備上進行拍攝的方式,常用的輔助設備有三腳架、
軌道車和特殊的減震裝置等C其優點在于,不僅獲得極其穩定的畫面效果,而且在拍攝過
程中方便攝像師將注意力集中于攝像機的操作和畫面溝圖上,如運用長焦距,捕捉被攝
對象的真實自然的形態,準確跟拍運動物體。
電視劇、電視廣告、大型文藝晚會等常使用固定持機方式拍攝。
拍攝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把攝像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時,應將三腳架上的螺絲鎖死:
②停拍、移動或調整三腳架時,最好將攝像機從三腳架上取下來。因為在移動攝影過
程中,攝像機如果不取下來,重心過高,很容易脫落或傾倒;
③人機分離,這是因為人的呼吸和身體的運動會影響三腳架的穩定,所以攝像攝影師
應盡量使自己的身體和三角架之間沒有直接的接觸。
2、肩扛持機方式
將攝像機抗在肩上,右手握住手柄,操縱開關進行變焦和攝錄操作,左手輕扶尋像
器,適時調整光圈和焦距的一種拍攝方式。肩扛拍攝不出的畫面顯得親切、平等,加之
拍攝時,攝像師不受任何限制,有很大的活動空間和發揮空間,可以攝影對被攝體作出
迅速的反應。
肩扛持機拍攝,攝像師一定要注意一個字“穩”,要做到穩,則要注意以下攝影兒
個方面:
①拍攝時,將攝像機的重量全部落在肩上,而右手僅起輔助和操作攝像機的作攝影用。
肩托的位置,攝像師可以根據自身的體型作適當的調整,以適應臉部靠緊攝像機機身和
眼部緊貼尋像器眼罩.的需要;同時,要求攝像師兩腿分開,全身放松,攝像機的全部重量
都在肩匕重心下墜,右手掌穿過圈手皮帶,托機在右胸前,大拇指控制把手后面的拍
攝開關,食指則在適當的時候輕壓下面的蹺蹺板鍵,有攝影拉鏡頭,左手扶持機身,以
加強穩定性。
②上下左右移動拍攝時也應保持畫面的穩定。為了避免運動拍攝的畫面出現晃動的現
象,我們可以用身體的運動來代替步伐的移動或重心先動腳后動,讓身體攝影重心的運
動來帶動腳的運動。當需要仰拍或低角度拍攝時,往往采用跪姿或蹲姿進行拍攝,即一
腿曲立,另一腿膝蓋撐在地上,這樣可以加強穩定性.
③由于拍攝時呼吸會導致畫面起伏不定,因而應控制好呼吸,若拍攝時間過長,攝像師
最好采用“腹式呼吸”。
④注意焦距的調整。盡量少用長焦距段。
3、徒手持機方式
徒手持機的方式較多,可以將攝像機抱在懷中,或是提在手上,或是放在身攝影體的
其他部位上。
徒手持機拍攝時應注意兩個問題:
①不管姿勢如何,攝像師應確保身體姿勢一直處于放松的狀態下,以保證一定的穩定
性和靈活性。
②穩定高于一切。應盡量采用“腹式呼吸”。
二、拍攝的注意事項
1、開機預熱。攝像機開啟,應先預熱廠2分鐘后,再打開鏡頭蓋;
2、光圈控制。通常達到手動光圈檔;
3、聚焦
4、變焦控制。兩種方式:自動和手動。
5、盡可能縮短暫停時間;
6、拍攝每一個鏡頭時應提前錄制5T0秒;
7、為了給下一個鏡頭的編輯留出余地,我們所拍攝的畫面長度應比實際用的長些,因
此當一個動作結束或一場戲結束時,不要馬上停機,應多留幾秒鐘;
8、多拍一些輔助鏡頭;
9、考慮不同景別的搭配:
10、為后期編輯的便利,在拍攝時做好場記。
作業:
熟練完成三種持機方式的操作,拍攝時注意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養成良好攝影
的操作習慣;
實驗三曝光控制與白平衡調節
實驗目的:熟練掌握攝像機的曝光控制和白平衡調整的要領
實驗要求:通過對實際拍攝,掌握合理的曝光控制技巧和完成正常色彩的矯正,有效
地完成拍攝,
重點難點:曝光控制、白平衡調節技巧
實踐課時:2學時
一、曝光控制
1、照度和亮度
2、理解曝光
①曝光首先是一種技術要求,由于CCD光電轉換能力有限,只有當被攝體的亮攝影
度在相應范闈內時才能形成電子影像;
②被攝體的亮度在CCD光電轉換性能允許的范圍內,雖然可以形成電子影像,攝影
但卻呈現不同的亮度;
③CCD的性能是相對固定的,而被攝體的亮度卻千變萬化,故攝像機必須擁有攝影能
控制調節措施。
3、曝光的調節(《電視攝像技術》P55-60)
①光圈
②ND
③電子快門和光圈的配合使用
④增益
⑤動態對比度控制電路(DCC)
二、白平衡調整
1、確定白平衡記憶的檔位;
2、根據當前的照明條件選擇合適的內置濾光片;
3、選擇并合理放置白平衡調節標準物;
4、使用白平衡調節標準物充滿尋像器;
5、啟動白平衡調節開關。
三、作業
1、根據拍攝環境和光線,完成攝像曝光的正確操作;
2、進行不同環境下的白平衡調節訓練,總結拍攝環境的色溫規律。
實驗四攝像機的視點與畫面效果
實驗目的:為了取得最佳的畫面效果,必須選擇最佳的視點
實驗要求:通過對實際拍攝,掌握攝像機的視點與畫面效果的技巧
重點難點:拍攝方向、拍攝高度、拍攝距離
實踐課時:2學時
為了選擇最佳的視點,必須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一拍攝方向、拍攝高度和攝影拍
攝距離。
一、拍攝方向
1.正面拍攝
2、側面拍攝
3、辦側面拍攝
4、背面拍攝
二、拍攝高度
1、俯角拍攝
2、仰角拍攝
3、水平拍攝
作業:
自己確定拍攝主題,體現出該種拍攝方式的優點。如,展現建筑物的宏偉高攝影
大,可以選擇用仰角度拍攝。
實驗五景別的應用
實驗目的:為了取得最佳的畫面效果,必須選擇最佳的景別
實驗要求:通過對實際拍攝,掌握攝像機的景別,與畫面效果的技巧
重點難點:景別的應用
實踐課時:2學時
一、景別
景別是指被攝主體和畫面形象在電視屏幕框架結溝中所呈現出的大小和范圍,不同
的景別可以引起觀眾不同的心理反應。
景別常見的分類方法是把景別分為五種一一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攝影
自己結合攝影所學知識,理解各種景別的優劣勢,能靈活地選擇恰當的景別。
二、景別的應用
由于觀眾的距離經驗與景別的大小基本一致,不同的景別可以產生不同的視攝影覺
距離,因而可以讓觀眾產生不同的參與感和交流感。
景別作為攝像的鏡頭語言,既是外在的畫面語言形式,也是電視工作者思維攝影方
式的直接體現。無論什么樣的鏡頭,都直接反映出攝像師的拍攝意圖,是他們攝影進行
信息傳播、引導觀眾視線的主要手段。
景別是電視畫面的重要表現手段,攝像師在拍攝的過程中,除了要根據節目攝影的
整體要求,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外,還要在景別應用中考慮到造型因素、攝影技術
因素、視覺因素等。
練習:
體會攝像中景別的應用,總結出各種景別的優劣。
實驗六固定鏡頭的拍攝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固定鏡頭的拍攝技巧及應用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固定鏡頭的意義
重點難點:固定鏡頭的應用
實踐課時:2學時
一、固定鏡頭的概念及特點
1、固定鏡頭是指攝像機在機位不變、光軸不變、焦距不變的情況下所拍攝的畫攝影面,
即畫面框架處于靜止狀態時所呈現出的電視畫面。
2、固定鏡頭的畫框雖然靜止不動,但由于時空的特點使畫面充滿動態,因而固定鏡頭
不一定就是固定畫面。在畫面上很接近美術作品和攝影圖片,但固定鏡頭在時間上的連
續性,使其仍然具有表現運動的特性。
3、與其它造型藝術相比較,固定鏡頭具有兩個特征。
①畫面框架靜止不動,畫面外部運動的因素的消失,其被攝對象可以是靜態的,攝影也
可以是動態的,同時固定畫面可以使靜態的物體更加安靜,動態的物體更加具有動感;
②固定畫面視點穩定,符合人們日常生活中停留細看、注視、祥觀的視覺體驗攝影和
視覺要求。在很多新聞類節FI中,在拍攝人物接受訪問時,一般都采用固定畫攝影面,
這是因為固定畫面能讓觀眾易于觀察畫面中被攝主體的語氣、神態,并且獲取語言信息
以外的其他信息。
二、固定畫面的功能及局限
1、固定鏡頭的功能
①固定畫面有利于表現靜態環境;
②固定畫面對靜態人物有突出表現的作用;
③有利于強化畫面的內部運動;
④表現出一定的客觀性;
⑤固定畫面與運動畫面表現出不同的時間感。運動畫面有?種“近”的感覺,攝影即
正在發生、正在進行的時間感;固定鏡頭畫面則易于表現出“遠”的感覺;
⑥具有繪畫和裝飾作用,常用于山水風光片、紀錄片中,對人文景觀、名勝古攝影跡
等靜態物體的表現上,構圖精美的固定畫面往往能令觀眾賞心悅目、念念不忘。
2、固定鏡頭的局限
①視點單一,視區域受到畫面框架的限制;
②構圖形式單一;
③固定鏡頭難以表現復雜的運動;
④難以表現復雜、曲折的環境和空間;
⑤固定畫面不如運動畫面那樣能夠比較完整、真實地記錄和再現一段生活流程。
三、固定畫面的拍攝
1、捕捉動感因素,增強畫面的內部活力;
2、注意縱向空間和縱向深度上的調度和表現;
3、注意固定鏡頭的流暢感;
4、構圖的藝術性和可視性
5、“穩”一一固定鏡頭的最重要的特征,盡可能使用三腳架。
四、作業攝影動手拍攝固定鏡頭,體會拍攝要領和技巧,總結固定鏡頭的利弊。
實驗七運動鏡頭的拍攝1
——推、拉、搖、移、跟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運動鏡頭的拍攝技巧及應用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運動鏡頭的意義
重點難點:運動鏡頭的拍攝及應用攝影
實踐課時:2學時
一、運動鏡頭
運動鏡頭是與固定鏡頭相對而言的,對攝像機位置進行安排的各要素、鏡頭的焦距
等,其中的任何一項或全部要素發生連續變化都會產生運動鏡頭。包括推、攝影拉、搖、
移、跟、升降等。
二、與固定鏡頭相比較,運動畫面具有的主要特征:
①畫面表現的運動性;
②空間表現的完整性;
③視覺感受的真實性;
④心理體驗的一致性。
三、推攝
是指根據拍攝的需要,攝像機向被攝主體的方向前進,或者變動鏡頭焦距(廠角
到長焦的變化)使畫框由遠而近向被攝主體不斷接近的方法。
1、推鏡頭的畫面特征
①形成視覺前移的效果;
②被攝主體由小變大,周圍環境由大變?。?/p>
③落幅是重點。
2、推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①突出主體人物,突出重點形象;
②在一個鏡頭中介紹整體與局部、客觀環境與主體人物之間的關系;
③推進速度的快慢影響和調整著畫面的節奏。
四、拉攝
是攝像機不斷地遠離被攝對象,或變動鏡頭焦距來拍攝(從長焦逐漸到廣角)使畫面
框架由近至遠與主體來開距離的拍攝方式。
1、拉鏡頭的畫面特征;
①形成視覺后移效果;
②被攝主體由大變小,環境由小變大。
2、拉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①有利于表現被攝主體和主體所處環境之間的關系:
②畫面構圖的多結構變化;
③形成對比、反襯、比喻等效果。
④拉鏡頭常被用作結束性、結論性的鏡頭、轉場的鏡頭。
五、搖攝
是指攝像機的位置不變,借助于攝像師自身的身體、三腳架上的右臺或其他輔助
器材,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產生拍攝角度和畫面空間變化的一種拍攝方式。
1、搖鏡頭的種類及畫面特征
①機位固定,但拍攝角度變化;
②保持空間關系不變;
③可以調整觀眾的實線。
2、搖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①展示空間,擴大視野;
②交代同一場景中物體的內在聯系;
③表現特定的情緒。
3、搖鏡頭的拍攝
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控制好搖攝的速度和節奏;毛攝過程力求完整。
六、移攝
1、移鏡頭畫面表現力
①開拓畫面空間,表現宏大場面;
②表現某種主觀傾向,具有更強大的真實感和現場感
③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2、移鏡頭的拍攝
拍攝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攝像機安放在移動車、活動腳架、升降機、高空攝像攝影
中的飛行器等,隨著活動物體的運動進行拍攝;另一種是攝像機扛著攝像機,通過人
體的運動所進行的拍攝。但不管怎么拍,要注意以下,1個問題:
①保持畫面的平、穩、準、勻;
②注意畫面的節奏;
③注意起幅、落幅和過程。
七、跟攝
也稱“跟拍”,是指攝像機跟隨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跟鏡頭攝影
可以分為前跟、后跟、側跟三種情況。
1、跟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①表現被攝主體的運動;
②引導觀眾視線的變化;
③形成變化的畫面構圖。
2、跟鏡頭的拍攝
①滿足相關的技術要求:保證景別的相對穩定;運動速度和被攝主體速度一致;保證
足夠的景深范圍等;
②保證運動的相對穩定性。
八、作業
動手拍攝,練習推、拉、搖、移、跟鏡頭的拍攝,總結各運動鏡頭拍攝的要領和
優勢。
實驗八運動鏡頭的拍攝2
——綜合運動拍攝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運動鏡頭的拍攝技巧及應用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運動鏡頭的意義
重點難點:運動鏡頭的拍攝及應用
實踐課時:2學時
一、綜合運動拍攝
綜合運動拍攝是指把多種形式的運動攝像方式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拍攝的方
式。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電視畫面叫綜合鏡頭。
1、綜合運動鏡頭的種類及特點
綜合運動拍攝相比其他拍攝方式而言,更加復雜和靈活。它可以是各種運動方式攝影
的先后拍攝,如先推后搖;也可以是多種運動攝像方式同時進行,如邊移邊搖;還可
以是前兩種方式的混合運用。
2、綜合運動鏡頭的畫面表現力
①有利于表現復雜的場景空間和人物活動;
②綜合運動鏡頭的連續運動有利于表現完整的時間流程;
③有利于表現豐富的畫面內容。
3、綜合運動鏡頭的拍攝
相比其他運動攝像而言,綜合運動攝像由于鏡頭內、外的變化因素太多,技術難
度比較大。在實踐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①除特殊要求外,應該特別注意攝像機的運動狀態:
②符合觀眾的收視習慣;
③滿足運動拍攝的技術要求。
二、其他鏡頭
1、空鏡頭
①交代事件發生的地點;
②提供“物證”,增強可信性;
③深化主題,此外空鏡頭還增強情感、加強宣傳力度等作用。
2、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攝像機長時間拍攝的、不切割空間、保持時空完整性的鏡頭。
三、作業
動手拍攝,完成綜合運動鏡頭,自己總結拍攝經驗,能根據拍攝主題、風格攝影合
理地應用綜合運動。
實驗九攝像機的敘述角度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的敘述角度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體會攝像機的敘述筠度
重點難點:攝像機敘述角度的應用
實踐課時:2學時
一、攝像機可以原封不動地拷貝我們的所見所聞,給觀眾提供被攝主體的形狀、大小、
運動速度、方向以及所處的空間、環境等大量信息,也就是說,攝像機也攝影是敘述者,
它可以通過相關的畫面符號元素來敘事,來向觀眾傳達相關的信息。
二、在實踐中,攝像機的位置的不同使它承擔了不同的敘述角色。根據圖像語言攝影的
特色,我們可以把攝像機的敘述角度分為旁觀式敘述角度和體驗式敘述角度。
1、旁觀式敘述角度與文學中的第三人稱類似,是一種第三人稱的敘述角度,是攝像機
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觀察和拍攝的方式。實際上,攝像機是以一種“全知攝影全覺”的
方式進行拍攝。
2、體驗式敘述角度與旁觀式敘述角度則正好相反。觀眾“成為”攝影了電視片中的攝
影參與者,甚至還有可能“替代”電視片中的被攝主體。在采用體驗式敘述角度進攝影
行拍攝時,攝像師應該注意選擇被攝主體或觀眾所能得到的觀察角度,讓觀眾跟攝影著
被攝主體的運動而“運動”。
三、作業
要求學生通過實際拍攝練習,體會攝像機的敘述角度。
實驗十軸線規律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的軸線規律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特別是人物對話場景,理解并掌握攝像中的軸線規律
重點難點:軸線規律的應用
實踐課時:2學時
利用攝像機進行拍攝,首先要解決攝像機位置安排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
必須要掌握軸線規律。
一、軸線規律
軸線是所拍電視畫面中的一個虛擬的線條,軸線規律則是在拍攝過程中設置攝像機
機位時所應遵循的一般原則。在拍攝中正確運用軸線規律,能正確處理鏡攝影頭之間的
方向關系,使觀眾對各個鏡頭所表現的空間有一個完整的、統一的感覺。
二、在實踐中,可以作為軸線的有攝像機或攝像師的視線、被攝主體的運動線路攝影以
及關系線等。
一般情況下,當攝像機分別在軸線的兩側進行拍攝時,會得到兩個影像位置攝影完
成相反的畫面。如在拍攝行駛中的汽車時,汽車的運動方向一一道路的延伸方攝影向,
就是一條假想的軸線。如果我們用兩臺攝像機分別在軸線的兩側一一即道理攝影的兩旁
進行拍攝,汽車在不同的攝像機鏡頭中,就會出現一個前進,一個倒退的攝影畫面效果。
如果將這些鏡頭編排在一起,必然會使觀眾產生誤解.由此可見,在攝影圖像沒有對跨
越軸線的情況進行說明時,攝像機不能越過軸線到另一側去拍攝,攝影否則會產生“離
軸”的現象,妨礙觀眾對畫面空間關系的正確理解。也就是說,攝影為了保證被攝對象
在畫面中空間位置的正確和方向性的統一,攝像機角度的處理攝影必須要遵守軸線規律,
即在假想軸線180度之內設置攝像機的機位。
三、在實際拍攝中,有時圖像要求作越軸處理.,常用的方法有:
①攝像師可以將攝像機緩緩地移動,讓觀眾感到他們在慢慢地轉向被攝入物的正面;
②先在假想軸線上拍攝一個被攝人物側面的中線鏡頭作為過渡,然后再轉到軸線的另
外一邊進行拍攝;
③讓攝像機保持不動,等被攝人物自己轉過身來;
④在人物的背面鏡頭后,拍一個模仿人物視覺的鏡頭作為過渡,使觀眾注意力攝影轉
移到人物所見的影像中,再將攝像機挪到人物的正面進行拍攝。
四、練習
在實際拍攝中,要時刻注意軸線問題,遇到需要越軸的情況,必須合理地越軸。
實驗十一三角形原理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三角形原理的拍攝技巧及應用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原理的意義
重點難點:三角形原理的應用
實踐課時:2學時
一、三角形原理
根據軸線規律,面對攝像對象,攝像機能夠在軸線的一側進行拍攝,如果在攝影軸
線的底端各放置一臺攝像機,那么攝像師就能對攝像機的位置進行呈三角形狀的安排。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角形原理。利用三角形原理對攝像機的位置進攝影行安排,不
但不會產生越軸現象,而且還可以讓攝像機找到四種最佳位置的配合攝影和演變。
二、我們在這里以新聞節目和專題節目中常見的兩個人的演播室訪談為例來說明三角
形原理的應用。
在演播室中,當記者與嘉賓面對面交流時,按照三角形原理,我們可以對攝像機的
機位作以下三種安排。
①外反拍
由于記者與嘉賓面對面交談時,其視線是平行的,因此,攝像師可以在與視攝影線
平行的直線上安排兩個機位,攝像機從被攝人物后面向里進行拍攝,與進行正面拍攝的
機位正好呈三角形。這種正面拍攝的機位提供交談雙方與介紹環境的整體畫面,而底線
上的兩個機位則提供兩個不同表現主體的對應畫面。
②內反拍
內反拍與外反拍不同的是,安排在與視線平行的三角形底線上的兩個機位是攝影在
人物的前面向三角形外惻進行拍攝,從而與正面拍攝的攝像機呈三角形。與外攝影反
拍不同的是,內反拍所拍攝到的只是其中一個被攝人物的畫面,而外反拍所拍攝影攝
到的是以其中一個人的背影為前景的兩個人的畫面。
③平行拍攝
與內反拍和外反拍所不同的是,平行拍攝是攝像機在與視線平行的底線上同攝影時
拍攝兩個人物的正面,得到的是兩個視線完全相反的對立畫面,它們與正面水平拍攝的
攝像機機位呈三角形,但三個機位所拍攝到的都是人物的側面。同時,攝影攝像機也可
以依據三角形原理從人物的后面進行拍攝,這樣畫面中會出現方向不同的背景。
三、作業
三角形原理幾乎能夠被用于一切場景,是攝像機位置進行安排的普遍規律。
在攝像實訓中,注意三角形原理和軸線規律的應用。
實驗十二靜態場景的拍攝1
——會場的拍攝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靜態場景的拍攝技巧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靜態場景拍攝的方法和技巧
重點難點:靜態場景的拍攝
實踐課時:2學時
一、靜態場景
指畫面所要表現的主體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的場景。靜態場景絕對不是完全靜止的。
需要說明的是,靜態場景與固定鏡頭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靜態場景是從被攝主體的
角度說的,固定鏡頭是從拍攝方法的角度說的。靜態場景可以運用攝影固定鏡頭拍攝,
也可以運用運動鏡頭拍攝,而在拍攝實踐中,許多時候為了避免攝影靜態場景的單調乏
味感,更多是運用運動鏡頭來拍攝。這種拍攝內容與方式的動靜結合,正是電視電影的
一種有效表現手段。
一、會場的拍攝
會場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靜態拍攝場景,與會場比較接近的場景有課攝影堂、
座談、討論、候車(機、船等)、圍坐在飯桌邊的用餐等。這些場景的拍攝攝影方法與
技術處理都比較相近。
1、會場的新聞攝像
①會場條件
單從電視攝像的角度看,會場場面集中,內容集中,但同時也比較單調乏味,很攝影難
拍攝豐富多彩的畫面。
室內會場一般照明條件恒定,變化不大,但是光線可能不夠均勻;室外會場容易受到天
氣變化影響,光線條件可能會發生變化,但光照比較均勻。室內室外拍攝各有優勢和劣
勢。
②會場攝像“通則”
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新聞拍攝者都必須如實記錄下會議議程,出席會議的領導、重
要來賓、主要與會人員。
③會場拍攝時需要特別注意的細節有:
a.第一個畫面一般可以在會場中后方拍攝會標的大全景,然后自然走到主席臺攝影前
拍攝主席臺就座人員及主持人畫面;
b.拍攝會場大全景,要盡可能避開通向主席臺的走道或分割觀眾的通道;
c.拍攝與會領導要注意景別和時間長度的匹配;
d.觀眾鏡頭要拍夠,一般要能夠保證報道時不必重復使用畫面;拍攝時要注意攝影景
別的變化,注意捕捉情緒比較飽滿、注意力比較集中的觀眾的畫面:
e.如果會議比較重要,對會議的報道可能會比較長,拍攝觀眾鏡頭時可以多拍攝影一
些普通觀眾的慢拉鏡頭,中央電視臺每年的“兩會”報道就經常這樣處理;
f.一般情況下,會議拍攝時就采用正常平攝角度,不用仰拍,不用超廣角,以攝影免人
變形,可用長焦遠攝富于表現力的觀眾表情神態或行為。
2、會場攝像特別提示:
①室內會場
室內會場最大的優勢在于會議比較有序,偶然的干擾因素比較少,但是拍攝時要注
意隨時調整光圈;尤其是主席臺和觀眾席的光照度可能相差比較大,要考慮給觀眾畫面
補光,最方便的方法是采用新聞燈照明。拍攝時,還要注意白平衡攝影的隨時調整。
②室外會場
在室外舉行的一般都是比較大型的會議,室外一般光線充足,照度平均,但容易
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要不斷根據光線情況調整濾色片和白平衡。
三、作業
會場攝像是新聞攝像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考查攝像師的基本功掌握的程
度,要求學生多動手,多拍攝,從中體會會場拍攝的要領和技巧。
實驗十三靜態場景的拍攝2
——人物的拍攝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靜態場景的拍攝技巧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靜態場景拍攝的方法和技巧
重點難點:靜態場景的拍攝
實踐課時:2學時
人物攝像是影視作品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廣泛地應用在電視劇、專題節目、新聞類
節目等電視節目中,而人物攝像以近距離的攝像居多,要求攝像師必須善于觀察和抓取
人物最富于表現性的語言、神情和瞬間進行拍攝,以獲得理想的畫攝影面傳播效果。
一、單人的新聞攝像
人物新聞攝像,應該注意的問題大致有以下幾個:
1、與被拍攝者的交流和溝通,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是拍攝活動成功的前提條件。
2、拍攝角度、方向與景別
人物新聞拍攝一般不宜采用感情比較明顯的仰拍或俯拍。
3、固定拍攝與運動拍攝相結合。
二、單人的影視作品攝像
在影視作品中,單人靜態的畫面同樣可以取得非常強的表現力。同時,與新聞攝像最
大的不同在于,它允許調動具有明顯傾向性的技術因素,在光線、拍攝攝影角度、方向、
景別、運動.上充分發揮出能夠發揮出來的效果。
1、光線
光線是攝像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影視作品就是用光進行描繪刻畫的結果。新聞
作品的光線可能只是讓畫面保持足夠的亮度和清晰度,而影視作品的光線則是刻畫人
物、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在進行人物拍攝時,要考慮到的光線因素主要有以下幾
項:
①方向。正面光比較容易反映人物的衣服、皮膚等質感,有利于色彩的正確還原;側
面光線可以產生一定投影,畫面表現力較強,對于人物精神氣質的表現更為準確傳
神;背面光線可以用來勾勒人物輪廓。
②強度。光線的強弱會形成不同的畫面亮度,也會在人物受光面形成不同程度的反
光。
③色溫??梢钥刂葡胍_到的畫面色調效果。如果想表現人物的陰險或絕望,攝影可
以用冷色調;如果想表現人物內心的喜悅、積極的人生態度,就要用暖色調。
④其他性質。聚光或散光:聚光照明的畫面效果硬,投影重,人物面部顯得比攝影較
有型;散光照明的畫面效果軟,投影輕,人物面部顯得比較光潔柔和。
⑤光線功能。拍攝時一般不會只用一種光線,而是要進行主光、副光、背景光等的合
理配置。
2、角度(平攝、仰拍和俯拍)
3、方向(拍攝角度一一正面拍攝、側面拍攝、背面拍攝等)
4、景別(遠、全、中、近、特)
5、運動
三、兩人的拍攝
1、新聞攝像中,最重要的是要交代清楚兩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各自行為的關聯性。
2、影視作品中與新聞拍攝最大的區別在于關系軸線、鏡頭運動和拍攝角度。
四、人物群體的拍攝
人物群體場景的大景別拍攝一般要尋找到附近的制高點,進行俯拍。俯拍在表現
大場面、大場景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人物群體的場景具有人物眾多、場面可能比較雜亂的特點。拍攝者一定要沉著冷
靜、隨機應變。
五、作業
加強實際拍攝練習,體會人物拍攝的要領。
實驗十四靜態場景的拍攝3
一一景物攝像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靜態場景的拍攝技巧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靜態場景拍攝的方法和技巧
重點難點:靜態場景的拍攝
實踐課時:2學時
景物攝像包括風景攝像和靜物攝像兩大類。
一、風景攝像
風景攝像最主要的考慮要素包括:
1、選景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建筑物或者具有比較豐富構圖層次的角度、位置進行拍攝。
2、景別
風景拍攝與靜態人物的拍攝一樣,要注意景別的變化。景別的變化不僅體現攝影在
同一個位置或角度上,也要體現在不同景點和位置上,即同一景點可以根據需要拍攝一
組不同景別的畫面,為后期剪輯提供多種可能。
3、構圖
風景拍攝的構圖應該是極為講究的。
4,運動
攝像機和鏡頭的運動可以更好地展示風景層次(景次)。
5、精雕細琢
比如帶露的枝葉、生苔的石階、微風中的茅草花等。
二、靜物攝像
靜物攝像在這里特指對書刊報章、照片以及其他小物件的拍攝,這類拍攝多數時候
使用微拍技術。靜物拍攝時需要注意的技術問題有:
1、高架機位
拍攝小物件都需要利用三腳架,否則畫面難以穩定。
2、豎直物件
3、微拍
4、光斑
拍攝照片等表面光滑、反光的物件時,應注意選擇恰當的拍攝角度,或者注
意光源的方向,要注意防止照片等表面形成光斑。
三、作業
進行實拍練習,總結靜態場景拍攝技巧及靜態場景與攝影照片的區別。
實驗十五動態場景的拍攝1
—運動的方向性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動態場景的拍攝技巧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動態場景拍攝的方法和技巧
重點難點:動態場景的拍攝
實踐課時:2學時
所謂動態場景,是指被拍攝的主體處于運動狀態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動態場景
比靜態場景要多得多。拍攝實踐中,記錄表現對象的運動是不可缺少的內攝影容。
動態場景的拍攝,需要掌握的拍攝要領與技巧比較多,操作難度也比較大,更為重
要的是,拍攝動態場景時,要養成編輯意識。
一、運動的方向性
主體(包括人和物)的運動,都有明確的方向。運動方向顯示主體運動意圖,引導
主體通往運動目標。
二、軸線問題
我們在前面的實驗專作了軸線這個訓練。在影視攝像中,對人物關系的交代、表現
和對運動方向的交代、表現,都耍遵循軸線規律。軸線包括兩大類,即關系軸線和方向
軸線。
1、關系軸線
所謂關系軸線,是指在同一畫面中出現的兩個人物之間的連線,除非兩人是縱深方
向的重疊而使得連線呈垂直線外,這條連線總是帶有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的伸展性,
也就因此將畫面中的兩人分成了左和右的位置關系。在影視攝像中,原則上鏡頭是不能
越軸的,但是人物的位置關系不是不可以顛倒,只是過渡要有技巧:
①視點鏡頭(主觀鏡頭)
②特寫鏡頭
③運動鏡頭
④人物移動
⑤人物介入
2、方向軸線
方向軸線是指拍攝主體運動方向形成的軸線。與關系軸線對于攝像的限制?樣,在
拍攝主體運動時,攝像機也只能在方向軸線的一側,才能保持運動方向的攝影前后一致。
方向軸線與關系軸線的主要區別,在于方向軸線會隨著主體運動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而且在很多段落中,比如警匪題材的追車場面,方向軸線中又包含關系軸系,這種情形
之下,想取得清晰流暢的敘事效果,方向軸線就一定要交代清楚,攝影運動方向一定要保
持統一。
三、越軸的技巧
表現主體變向、中性鏡頭、運動鏡頭、特寫鏡頭、方向為主、主體變化。
四、作業
通過實際訓練,掌握軸線規律,及合理越軸的方法技巧。
實驗十六動態場景的拍攝2
——鏡頭間運動的銜接
實驗目的:掌握電視攝像中動態場景的拍攝技巧
實驗要求:通過實際拍攝,理解并掌握動態場景拍攝的方法和技巧
重點難點:動態場景的拍攝
實踐課時:2學時
動態場景的拍攝,除了以上討論的運動方向以外,還要考慮的一大技術問題便是鏡
頭之間運動的轉換。
一、主體消失
所表現的主要主體從畫面中消失,這時觀眾的注意力也正好需要轉移,可以馬上接
到另外的動態鏡頭。
常用的主體消失的方法有:
讓主體走進一個封閉空間,如電梯、汽車、房間等,然后關上門;
讓主體運動到某一物體后面,如汽車、灌木林、建筑物等;
讓主體運動到可見的地平線以下,如山溝、下坡處等,逐漸消失;……
拍攝時需要注意的細節有:
①選擇合適的拍攝點,能夠讓主體“消失”;
②根據劇情需要決定在主體消失后是不是還要拍夠一定長度,以形成一種攝影節
奏或情緒;
③用適當的景別拍攝。
二、封擋鏡頭
封擋鏡頭是指運動土體向攝像機鏡頭前移動,并且把攝像機鏡頭完全遮擋的一種技
巧。
封擋鏡頭多數情況下用來拍人,因為人可以比較自由地接近攝像機;有時也可以用
在其他運動物體上。
拍攝封擋鏡頭要注意的細節:
①封擋自然。運動主體在向攝像機運動時耍保持方向、速度的一致,不能在接近
機器時出現猶豫、減速或避讓傾向;
②封擋徹底,即把鏡頭完全擋黑;
③有擋有離,形成對應。
三、出畫入畫
讓主體運動出畫面或者運動進畫面。拍攝出畫入畫鏡頭,要注意的問題是:
①方向匹配。盡量避免出畫與入畫的位置相同或相近。
②景別匹配。出畫與入畫鏡頭的景別要有所區別。如果出畫的景別是中景,那么入
畫的景別最好是全景或遠景。按照一般的視覺習慣,時空轉換的第一個鏡頭應該是一個
交代鏡頭,往往是遠景。
③鏡頭固定。在拍攝出畫入畫時,一般要米用固定鏡頭拍攝。因為一旦鏡頭開始
運動,觀眾就會形成一種期待,期待隨著鏡頭運動發現新的內容和信息。
四、呼應連接
指前后鏡頭之間存在呼應關系,即后面的鏡頭與前一鏡頭之間有著事理、時間、因
果等方面的比較緊密的承接性和聯系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委托協議書英語范文
- 有償收款協議書模板
- 設備購買技術協議書
- 委托銷售飲料協議書
- 樓道施工安全協議書
- 牛奶采購協議書范本
- 玉溪離婚異地協議書
- 小區住戶分攤協議書
- 水晶餐具轉讓協議書
- 疫情捐贈協議書模板
- 七年級數學期末考試答題卡
- 升壓斬波電路
- 產品特殊價格申請表
- 2023年河南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經開院區招聘藥學工作人員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一年級語文雨點兒-教學課件【希沃白板初階培訓結營大作業】
- 衛生部手術分級目錄(2023年1月份修訂)
- GA/T 1323-2016基于熒光聚合物傳感技術的痕量炸藥探測儀通用技術要求
- 鋼棧橋施工監理細則
- 優秀員工榮譽證書模板
- 金蝶PLM詳細介紹
- 湖南文藝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冊音樂全冊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