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NEIA 15-2024 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診斷技術導則_第1頁
TSNEIA 15-2024 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診斷技術導則_第2頁
TSNEIA 15-2024 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診斷技術導則_第3頁
TSNEIA 15-2024 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診斷技術導則_第4頁
TSNEIA 15-2024 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診斷技術導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7.010CCSF19團 體 標 準T/SNEIA15-2024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診斷技術導則GuidelinesforEnergyDiagnosisTechnologyforMedicalPublicBuildings2024-11-26發布 2024-11-26實施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 發布目 次前 言 I引 言 II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總體要求 2能效診斷總體流程 2前期準備 3能效診斷實施 3能效診斷報告編制 4附 錄 A 6附 錄 B 8附 錄 C 13附 錄 D 14附 錄 E 18參考文獻 25PAGE\*ROMANPAGE\*ROMAN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徐小龍、顏大智、高鵬、趙英杰、郇帥、王濤、付強、榮以平、袁家錄、宋培鑫、劉超。本標準為首次發布。引 言隨著能源問題的日益突出,節能降耗已成為各行各業共同關注的重點。醫院作為社會公共服務的核心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量龐大,節能潛力巨大。然而,由于缺乏統一的用能診斷技術和標準,這些單位的能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費。目前,醫院在用能診斷技術方面尚缺乏統一的標準,各醫院在實踐中缺乏統一的技術指導和評估依據。導致了能源管理的混亂和低效,制約了節能工作的深入開展。因此需要建立恰當的技術規范。本規范以節能降碳目標為導向,引導醫療類公共建筑精準識別并解決能源使用中的低效與浪費問題,優化能源配置,顯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還積極響應節能減排政策導向,推動建筑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同時,通過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對既有醫療類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進行引導,為節能工作提供有力支撐。本標準適用于醫療類公共建筑的空調、照明、電梯、辦公設備等主要用能系統和運行策略用能診斷以及提升改造,其他環節的節能改造可參照執行。PAGEPAGE10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診斷技術導則范圍本文件規定了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診斷總體要求、總體流程、前期準備、能效診斷實施、能效診斷報告編制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社區醫院等不同類型的醫療類公共建筑在日常運營中的各類能源消耗的診斷與評價。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2589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JGJ/T177 公共建筑節能檢測標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通則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醫療類公共建筑Medicalpublicbuildings專門用于從事醫療診斷、治療活動,并向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的大型建筑設施。包括但不限于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等大型醫療機構。能效診斷Energyefficiencydiagnosis基于數據的分析服務,通過深入分析被診斷用戶的能源使用情況,來挖掘節能潛力并幫助用戶優化用能結構。能效診斷內容Energyefficiencydiagnosiscontent應對醫療類公共建筑能耗設備和系統進行詳細的考察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站、大型多媒體設備、末端空調、照明系統、直梯與自動扶梯、廚房等,以評價耗能設備和系統的能源利用狀況。能效診斷任務Energyefficiencydiagnosistask針對醫療類公共建筑開展的,通過全面評估和分析其能源使用情況、能效水平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能效提升建議和優化措施的一系列工作。能效診斷依據Energyefficiencydiagnosticcriteria在開展能效診斷工作過程中所依賴的一系列基礎數據、分析方法、標準和規范等。能源利用診斷Energyutilizationdiagnosis一種全面評估和優化公共建筑能源使用狀況的技術服務。能源管理診斷Energymanagementdiagnosis醫療類公共建筑為有效管理和優化能源使用而建立的一套系統性的能源管理、分析和改進機制。能效診斷報告Energyefficiencydiagnosisreport通過一系列專業的能效診斷活動,對醫療類公共建筑的能源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評估后,所形成的書面總結報告。總體要求進行能效診斷時,應保障醫療類公共建筑內部的空氣質量、溫度、濕度等環境參數符合相關要求。進行能效診斷時,應確保所有用能設備的安全運行,防止因設備故障導致的能源浪費和安全事故。應對醫療類公共建筑的能源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包括但不限于電力、燃氣、水等資源的消耗。應對醫療類公共建筑的供暖、通風、空調、給排水、電氣等系統進行詳細分析,識別能耗瓶頸和潛在節能點。基于能效診斷結果,應提出針對性的優化建議,包括但不限于調整系統運行策略、更換高效設備、實施智能化控制等。能效診斷總體流程能效診斷總體流程如圖1所示,包括前期準備、能效診斷實施、能效診斷報告編制三大階段。圖1.能效診斷總體流程圖前期準備明確能效診斷任務應結合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實際需求,明確能效診斷的范圍邊界、要求及統計期。能效診斷的范圍邊界宜覆蓋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源轉換、傳輸、存儲和使用全部過程。應結合醫療類公共建筑用能特點對空調、照明、電梯、配電、生活熱水等用能系統、技術裝備等開展專項診斷。36個月,也可根據醫療類公共建筑需要,確定起止年月和時間周期,12個月。確定能效診斷依據應根據醫療類公共建筑所屬建筑類型、所在地區及診斷任務情況確定診斷依據,包括但不限于國家及地方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用能和節能相關標準規范、節能技術和裝備(產品)推薦目錄等。具體診斷依據可參考附錄A.1。編制工作計劃應根據能效診斷任務要求,結合醫療類公共建筑實際用能情況,編制現場能效診斷工作計劃,明確診斷服務的主要內容。能效診斷實施資料收集應根據診斷任務及工作計劃,收集醫療類公共建筑生產經營、能源利用等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于醫療類公共建筑概況、能源管理情況、供用能裝備系統情況、新能源利用情況、儲能設施、能源計量和統計情況、能源消耗量、節能技術應用情況及效果等,具體可參見附錄B.1。現場能效診斷能源利用診斷DB37/T2673-2019,確立醫療類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標準指標。應依據醫療類公共建筑供能系統實際運行情況,校驗提供的能源報表、能源費用報表、設備報表等資料的準確性,包括但不限于校驗能源統計范圍是否對應,能源報表編制是否規范,數據采集是否實現自動化,各項能源消耗是否統計規范和完整,能耗指標計算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折標系數使用是否準確等。校驗能源報表、能源費用報表、設備報表等資料后,應得出醫療類公共建筑綜合能耗和綜合能源消費量。應通過實際能耗與標準指標之間的數值對比,對主要能源種類的重點用能設備進行能效對標,對醫療類公共建筑各系統的能效進行診斷,分析能源消費流向,確定重點系統節能、潛力診斷和節能措施。結合必要進行的現場核查,分析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源損失及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情況,主要包括蒸汽冷凝水余熱回收、熱回收、鍋爐煙氣余熱、生活熱水余熱、排風余熱等的回收利用等。設備與運行情況診斷應對醫療類公共建筑能耗設備和系統進行詳細的考察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站、大型醫療設備、末端空調、照明系統、電梯與自動扶梯、廚房等,以評價耗能設備和系統的能源利用狀況。能源站能效診斷 應按系統形式進行能效診斷工作,收集能源站能耗報表、運行記錄、設備臺賬、變頻情況、運行時間等。大型醫療設備能效診斷應對醫療類公共建筑內的大型醫療設備的待機能耗、運行能耗等數據進行監測,檢查設備是否采用節能技術和高效能部件,評估設備對電能質量的影響。大型醫療X光機、核磁共振(MRI)、CT掃描儀、直線加速器等。末端空調能效診斷應對空調箱、新風機組、精密空調、VRV空調、分體式空調系統進行診斷,收集各系統能源報表及主要設備配置情況、目前的節能措施以及存在問題等。直梯與自動扶梯能效診斷應檢查直梯和自動扶梯的能效等級和運行效率,評估直梯系統的智能調度策略,檢查直梯和自動扶梯的維護保養情況,確保安全運行并減少能耗。照明系統能效診斷應判斷照明系統現狀,明確燈具類型、開啟策略以及是否安裝感應器等感應裝置。廚房用能能效診斷應對廚房設備臺賬、用能形式、能耗報表、是否采用節能型設備等進行初步統計及診斷。其他用能分項能效診斷 應對其他大型用能系統的設備、使用情況、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包括大型醫療設備、LED屏幕、信息機房大型用能設備、消毒柜、開水器、熱水寶、加熱器、電梯等。能源管理診斷明確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組織構建和責任劃分、能源管理制度建立及執行、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能源管理和信息化運行開展等情況。了解能源管理部門的設立和責任劃分、能源管理崗位的設置和人員配備等情況,滿足GB/T23331要求。明確醫療類公共建筑在能源計量、統計、考核、對標等方面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及相關標準的建立及執行情況。明確醫療類公共建筑是否建立和執行能源采購制度,能源消耗定額制度和能源消耗計量統計制度等。了解醫療類公共建筑可量化和可測量的能源目標和指標的落實情況。碳排放計算應依據醫療類公共建筑的實際能耗情況,明確界定碳排放的核算邊界。應搜集關鍵的能源消耗數據,并依據碳排放因子對場館類公共建筑的總體碳排放量進行核算。根據節能量計算減碳量,計算公式如式(1)所示。量量子 場館類公共建筑各能源種類減碳量計算表格可參考附錄C.1。能效診斷報告編制診斷工作完成后,應基于診斷結果分析醫療類公共建筑節能潛力、提出改造建議,編制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效診斷報告。可參考附錄E所示。診斷信息梳理應及時梳理能源利用、能源效率及能源管理三部分診斷的信息及數據結果。節能潛力分析應對設備運行策略的節能潛力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評估現有設備的運行模式、能耗情況以及可能的改進措施。應對場館類公共建筑主要用能設備及用能系統升級等方面的節能潛力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對空調系統、照明設備、供暖設施以及其他相關的能源消耗設備進行全面的評估和分析。應對能源利用、余熱余能利用的節能潛力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評估現有能源系統的效率,識別可以改進的環節,以及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余熱和余能。應對能源管理方面的節能潛力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評估現執行的各種能源管理措施以及運營管理制度。應對落后設備淘汰更新方面存在的節能潛力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對設備的運行效率、能耗水平以及技術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應對場館類公共建筑在能源結構調整、能源系統優化等方面存在的節能潛力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對現有的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HVAC)進行升級改造,采用高效的節能設備和技術。應對新能源利用節能潛力及負荷調控潛力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評估新能源技術在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潛力,同時也要研究如何通過負荷調控手段來優化新能源的使用,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經濟性。節能改造建議應結合醫療類公共建筑的實際情況,從用能系統、運行策略等方面提出節能改造建議,對各項改造措施的預期節能效果進行評估。醫療類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建議可參考附錄D.1。附 錄 A規范性)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效診斷參考依據序號國家層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序號國家層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5《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6《民用建筑節能條例》7《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動態監測系統建設實施方案》8《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9《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薦目錄》10《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11《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12《“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目錄》13《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薦目錄》14《高效節能鍋爐推廣目錄》15《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配電變壓器推廣目錄》16《“能效之星”產品目錄》1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通則》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效診斷參考依據-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如表A.2所示。表A.2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效診斷-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參考依據序號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1GB/T31342《公共機構能源審計技術導則》2GB50189《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3GB17166《能源審計技術通則》4GB15316《節能監測技術通則》5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6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7GB/T2589《綜合能耗計算通則》8GB/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9JGJ/T461《公共建筑室內空氣質量控制設計標準》10GB/T2589《綜合能耗計算通則》13GB/T13234《用能單位節能量計算方法》14GB/T13462《電力變壓器經濟運行》15GB/T2233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16GB/T2587《用能設備能量平衡通則》17TSGG0003《鍋爐能效測試與評價規則》18GB19762《清水離心泵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19GB19761《通風機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20GB18613《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21GB20052《三相配電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22GB/T12497《三相異步電動機經濟運行》23GB/T13462《電力變壓器經濟運行》24GB/T13468《泵類系統電能平衡測試與計算方法》25GB/T16665《空氣壓縮機組及供氣系統節能監測方法》26GB/T15913《風機機組與管網系統節能監測》27GB/T10870《容積式和離心式冷水(熱泵)機組性能試驗方法》28GB/T16666《泵類及液體輸送系統節能監測方法》29GB/T8174《設備及管道絕熱效果的測試與評價》30GB/T2588《設備熱效率計算通則》33GB/T24851《建筑材料行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附 錄 B(資料性)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效診斷資料清單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效診斷資料清單如表B.1所示。表B.1醫療類公共建筑能效診斷資料清單分類診斷項目判斷優化建議一般管理項目能源組織管理是否有能源管理系統,或專門的能源管理人員專業的能源管理人員可及時發現建筑用能存在問題,降低能源系統故障風險。建議改善運行管理模式,成立能源管理機構,制定規范的管理制度。是否對辦公人員進行教育并開展節能宣傳活動行為節能是成本最低,而且見效快的節能方法。建議加強行為節能宣傳和培訓,增強節能意識。是否張貼能源消耗狀況,以便員工了解測量、記錄和維護是否對建筑、設備圖紙等文檔進行管理建筑相關的技術材料、設備運行記錄等文件可為節能提效工作提供支撐,建議完善建筑相關技術材料管理。是否有主要系統/設備運行記錄(日報表、月報表等)是否對設施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日常檢查和維護可及時發現建筑用能存在問題,降低建筑各類用能系統故障風險,建議定期進行檢查與維護,校準測量儀器。是否定期校準測量儀器是否定期維修管道等,并檢查是否有泄漏(水、蒸汽等)能源管理是否匯總能耗圖表等,并可視化每月和每年的能源消耗建立健全能源數據、能源強度等管理,可為節能減排工作提供數據支撐,有效提高建筑能效水平,降低能源成本。是否按類型和使用目的進行測量和記錄能耗是否測量每小時的功耗以管理峰值功率能源強度等管理是否計算商業機構常見的能源單價(油、氣、電、水等)是否管理能源強度(單位面積電耗、單位面積能耗等)鍋爐等熱力設施(如冷水機/水器)是否在辦公室下班時間停止設備建議規定熱源設備使用時間及使用規則,可有效降低設備能耗。是否在結束加熱/冷卻前一小時停止熱源,并僅運行傳輸設備當冷負荷較低時,是否會放寬冷水出口溫度建議根據負荷變化,對冷水機、熱水機出口溫度進行適當調整。當夏季空調負荷較高時,是否會引入蓄是通過引用蓄熱系統,可有效利用峰谷電價,熱系統(夜間蓄熱)否降低用能成本。是否實施手動調節/自動控制,以確保有效數量的機組運行通過調節機組運行數量,可調整機組的運行狀態,提高運行效率。當負荷波動較大時,是否引入蓄能器和儲熱水箱負荷波動較大時,通過引用蓄熱系統,可在滿足負荷需求的同時,有效利用峰谷電價,降低用能成本。是否進行維護和檢查(清潔、更換磨損部件)通過進行維護和檢查可有效提升設備的能源利用效率。(風扇)是否在下班關門時間停止風扇根據建筑辦公使用時間對風扇的啟停及氣流速度等運行工況進行調整,可有效降低風扇的能耗,提高系統節能。空調及通風系統設備(系統是否在工作日和節假日以及夜間使用逆變器等調節氣流速度是否通過逆變器和傳感器的組合來調節氣流速度是否檢查蒸汽泄漏等建議定期檢查管道泄漏、保溫材料剝落等問題,有效降低能源浪費。是否檢查保溫材料是否剝落、潮濕等,并對其進行修復或重新涂覆是否定期檢查和更換疏水器建議對疏水器進行定期檢查與更換,有效降低能源浪費。清潔和安裝環境是否定期清潔外部設備的散熱片建議定期清潔設備散熱片,保證設備熱量散發,可有效減小空調負荷。是否定期清潔熱交換器和傳熱表面并清除水垢建議定期清潔熱交換器和傳熱表面水垢,保證設備正常散熱,可有效減小空調負荷。是否沒有物體阻礙外部裝置的通風建議檢查物體外部通風的阻礙情況,保證設備正常散熱,可有效減小空調負荷。空調運行管理是否根據季節適當管理房間的溫度和濕度建議針對房間管理溫度、濕度,空調運行時間,空調開啟時間等內容,梳理空調運行管理要求,可有效減少空調系統能源浪費,提高建筑整體能效。空調設備能效提升是否制定每周和每年的規則并遵守計劃操作(防止忘記關閉開關)是否在未使用的區域停止使用空調(包括會議結束后停止使用空調)是否確保在辦公室開放時間(例如15分鐘)之前啟動空調當冬季需要冷卻時,是否利用外部空氣進行冷卻是否安裝遮陽設施,防止熱量/冷量從窗戶泄漏外窗加裝外遮陽設施可有效降低制冷負荷,節約用電量,投資回報期短。建議在上述方向外窗處加裝設施。是否允許室外低溫空氣在夏季夜間進入室內建議在夏天夜間充分利用低溫空氣進入房間,有利于減少空調系統負荷。是否有可能減少空調區域(通過加隔斷、高天花板的內襯等方式)建議對于非必要空調區域,可通過加隔斷、高天花板設置內襯等方式,對空調區域進行分區,可有效降低系統能耗。是否防止外部氣流進入空調區建議對空調區域進行劃分,防止外部氣流進入空調區,增大空調負荷。冷熱源是否實現按需供應水泵是否采用變頻器冷卻塔是否變頻空調末端是否自動變頻空調末端是否實現遠程控制輸配系統是否實現分時分區控制通風設施的管理與效率提升是否停止未使用區域的通風建議對通風區域進行劃分,關閉非必要通風區域,可有效降低系統能耗。是否引進并使用全熱交換器建議設置全熱交換器,對建筑內的余熱、余冷進行利用。對于電氣室、機房等的換氣扇,是否可以根據室溫進行控制建議增設換氣扇自動控制裝置,根據室溫進行調節可提高設備能效。是否為發熱設備進行局部排熱建議對發熱設備進行局部散熱排風。是否將通風率控制從定頻系統更改為變頻系統建議將通風控制系統由定頻改為變頻系統可有效降低系統能耗。作為防止停車場通風率過高的措施,是否實施了基于O和O?濃度的間歇操作或通風率控制OCO進行通風控制熱水系統和供水熱水系統是否在夜間調整水加熱系統和循環泵夜晚減少使用熱水設備可有效降低系統能耗,建議制定設備啟動時間表。是否在冬季以外的時間停止供應熱水除冬季外關停非必要的熱水供應可減少設備運行能耗是否定期清除熱水器內部的水垢及時清除熱水器內水垢可有效提升熱水器能效,建議定期進行清理。當加熱較少的水時,是否可以從集中式水加熱系統更改為單獨的水加熱系統集中式熱水系統適用于大范圍供應熱水的情況,小范圍內使用時能效較低,建議更改為單獨的水加熱系統。供水/水系統是否在衛生間、洗手池等位置安裝了節水裝置通過安裝節水裝置,可有效降低水源消耗,且回報期較短,建議安裝。是否具備廢水回收處理能力(沖廁所、灑水、地板清潔、洗車等)建議增設廢水回收裝置,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照明照明設是否會對不同房間進行亮度標準管理是根據房間照明需要、光照情況及時間等對照系統施的管理與節能否明系統進行調整可有效降低照明系統用電量是否會關掉窗戶旁邊的燈(盡量利用陽光照明)是否在非必要的時間關燈,比如在空房間里和午休時間是否根據白天的時間來調整戶外燈的照明時間和數量是否采用節能照明設備,更換舊燈具更換節能燈具/采用運動探測器/細分照明電路/安裝自動調光器可有效降低照明系統用電量,投資回報期較短。建議更換節能燈具。是否使用運動探測器來打開/關閉廁所、倉庫等的照明照明設備的位置(高度和布局)是否符合要求的亮度是否細分照明電路以關閉空區域的燈等是否使用自動調光器控制來調暗或關閉燈光電梯系統電梯的管理在夜間和工作日的低使用率期間,是否運行較少的設備建議根據電梯用電情況,分析電梯運行規律,對電梯控制系統進行改造,在夜間關閉部分電梯,減少空載耗電量。是否在使用頻率較低的樓層停止它們的頻率較低自動扶梯的管理在夜間和工作日的低使用率期間,是否運行較少的設備是否用運動探測器自動調整運行狀態建議加裝運動探測器,對電梯運行狀態進行自動調整。可再生能源是否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是,請備注光伏發電規模)建議增設光伏發電設備,增加綠電使用比例,有利于降低建筑用能成本,減少建筑碳排放總量。是否考慮引進/擴展光伏發電規模是否安裝了太陽能熱水系統(是,請備注熱水系統規模)建議增設太陽能熱水設備,有利于降低建筑用能成本,減少建筑碳排放總量。是否考慮引進/擴展太陽能熱水系統余熱利用是否將建筑物(電氣室)的廢熱、鍋爐廢熱用于供暖和熱水供應建議增設建筑余熱利用裝置,可有效提高系統能效。泵系統有多少泵系統評估過能效無 ≤15% 15%-30% 不小于30%采用何種維護保養策略僅限于支持運行所需□日常運行的一部分(包括預防措施)□常規維護和預測性維護(預防性試驗、狀態監測等)如何控制流量□節流或旁路□人工控制,避免通過節流或旁路控制流量□流量不受節流或旁路控制,除非在緊急情況下供應與需求的匹配情況□經常出現流量超出實際系統需求□供應與需求力求有效匹配流體只在需要的時候被泵送到需要的地方是否采用變速驅動器不采用 部分采用作為控制策略之一 普遍采用泵電機采用一級能效(或同等能效級別)電機的數量□不超過5% □5%~50% 50%以上風機系統風機類型選擇□變頻風機□高低速風機 □定頻運行風機電機采用一級能效電機占比□不超過5% □5%~50% □50%以上能耗計量是否具有分項能耗計量系統建議增設能耗計量系統,實現能耗流向可視化,加強能耗管理。樓宇自控系統是否有樓宇自控系統建議增設樓宇自控系統,實現自動化運行,減少人工參與,提高運行精確度,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大型醫療設備節能型設備是否是節能型設備建議選用能效高、功耗低的醫療設備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是否有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議增設能耗計量系統,實現能耗流向可視化,加強能耗管理。控制系統是否有控制系統建議引入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對醫療設備的遠程監控和自動化管理。運行策略是否根據使用需求開啟/關閉設備建議根據活動安排,合理規劃設備的使用時間,避免不必要的空耗。附 錄 C規范性)醫療類公共建筑各能源種類碳排放和減碳量計算表格C.1所示。表C.1醫療類公共建筑各能源種類碳排放計算表格名稱用量碳排放因子碳排量(t)電量0.5568kg/kWh熱量0.11t/GJ燃氣21.6t/萬m3...合計注:碳排放因子數值依據國家現行最新標準予以確定。醫療類公共建筑各能源種類減碳量計算表格如表C.2所示。表C.2醫療類公共建筑各能源種類減碳量計算表格名稱節能量碳排放因子減碳量(t)電量0.5568kg/kWh熱量0.11t/GJ燃氣21.6t/萬m3...合計注:碳排放因子數值依據國家現行最新標準予以確定。附 錄 D(資料性)醫療類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建議醫療類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建議如表D.1所示。表D.1醫療類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建議序號分類節能點節能改造建議1供配電系統無功補償設備缺乏智能管理系統采用實時優化系統,在補償濾波裝置投入運行后,通過通訊的方式,對這些補償裝置進行監測、仿真、優化及控制。減少沖擊負荷設備部門在用電低負荷時安排各變電站主變回路檢修、避開夏季用電高峰。線路老化選用絕緣性好、直徑滿足設計要求的導線,按照導線的設計要求,及時更換導線。醫院內部電網系統診斷判斷醫院內部電網系統、配置及輸送是否存在問題,給醫院提供電網梳理技術方案無功補償無功補償柜諧波治理使用有源濾波器、電路解諧2制冷機組出水溫度設定值不合理根據末端負荷變化,及時調整出水溫度設定值群控策略過于保守,負荷率偏低盡量使冷機運行在高負荷下蒸發器換熱溫差偏大,換熱性能較差對蒸發器進行及時的清洗冷凝器換熱溫差偏大,換熱性能較差對冷凝器進行及時的清洗制冷劑充灌量不足定期保養,及時增添制冷劑設備使用年限長更換為高效冷機人工設定參數,運行精細化低搭建冷機群控系統,實現冷機自動運行,減少人工參與3冷凍泵/冷卻泵/熱水循環泵泵組老舊且屬于淘汰設備將泵組更換為高效泵組泵組容量選型偏大(1)切割葉輪(2)更換葉輪(3)更換為容量及工況合適的泵組(4)水泵降頻泵組負荷變化頻繁配置變頻裝置泵組本體存在介質泄漏及時消除介質泄漏泵和電機傳動皮帶偏松將皮帶調整至合適緊度可將傳動皮帶改用鑲齒帶葉輪出現損壞及時更換損壞的葉輪潤滑油泄漏或者老化消除潤滑油泄漏、定期更換潤滑油密封件損壞檢查和更換包裝密封、機械密封多臺泵組同時處于低負荷運行關閉不必要的泵或降低個別泵的負載管道旁路及不必要管減少不必要的需求,關閉旁通管路和其他不必要的管流路未關閉泵系統供應壓力遠高于需求滿足需求情況下盡量采取降壓運行長時間用節流閥調節流量配置變頻器,并采用變頻器調節流量采取開關泵組等措施盡量減少使用節流閥管道尺寸設計偏大或者偏小在設計階段選擇或者改造原有管路為合適管徑管道彎頭較多且走向雜亂合理設計管道走向,盡量減少管道彎處管道存在介質泄漏及時消除漏點4冷卻塔風機無變頻增加變頻控制系統,實現風機根據需求自動變頻冷卻塔間存在布水不均勻現象增加冷卻塔布水裝置,實現塔間布水均勻自動調整皮帶打滑或斷裂及時保養風機故障及時檢修填料臟堵、破損定期清洗并對破損的填料進行及時地更換設備使用年限長更換為高效冷機人工設定參數,運行精細化低優化運行策略,實現冷卻塔自動控制5空調水輸配管網冷凍、冷卻、采暖水泵選型偏大,水泵處于大流量、小溫差工作狀態,存在一定水力失衡現象增加變頻控制系統,實現風機根據需求自動變頻采暖空調水系統水力不平衡增加冷卻塔布水裝置,實現塔間布水均勻自動調整不同類型的建筑使用時間不同,無法進行調控對管網進行改造,實現各區域分時、分區智能控制6末端空調、VRV缺乏統一管控手段,設備的啟停及設置需要依靠人力現場調節,整體空調系統控制邏輯未形成閉環,缺乏反饋值與反饋信息。對功率較大的末端空調加裝變頻器、溫度傳感器等,使得末端空調根據設定參數自動調整風機頻率,實現按需供應,降低末端不必要的電耗。搭建智能空調系統,對末端空調、VRV及分體式空調進行遠程分組管理,具有遠程開關、狀態監測、控制等功能。空調箱機組缺乏風速調節能力,造成空調過大風速開啟會造成能耗浪費等情況。存在不按要求調節室內溫度要求的現象。存在新風口堵塞現象,新風系統基本不可調,不能滿足新風要求。7潔凈空調溫度1)溫度、濕度獨立控制,避免冷熱抵消2)通過高溫冷源等解決濕度新風獨立處理,可承擔濕度控制任務潔凈度1)循環風量解耦,潔凈獨立處理;2)新風潔凈度獨立處理8照明系統公區照明系統改進更換更高效、高顯質的光源,再根據某一區域的功能,每天不同的時間、室外光亮度或該區域的用途來自動控制照明,具有獨立計量、智能調節、遠程控制等功能。景觀照明系統結合無線數據傳輸和遠程分組控制方法,對整個醫院各路段的路燈制定不同的開關燈周期策略將停車場傳統光源更改為高亮光源,在滿足現有停車場照明系統的照度、顯色指數、色溫、功率因素的基礎上,降低照明系統的能耗。在地下車庫或后區走廊等區域安裝雷達/聲控感應,當區域無車/人時自動關閉/調暗光源。9電梯直梯智能控制技術:無變頻的需要增加變頻裝置,并針對直梯實際運行情況,實現單梯優化控制、多梯聯控等技術。能量回饋技術:通過加裝電梯能量回饋裝置,實現電梯下行時能量回收,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10用熱系統蒸汽用熱消毒供應中心:就近安裝30kW、50kW、100kW等小容量燃氣蒸汽鍋爐(蒸汽發生器),可隨時開啟鍋爐制備蒸汽。洗衣:可采用專門的洗衣設備,即使用電烘干,能耗也遠低于集中供應蒸汽。炊事:根據要求就地單獨配置專用蒸汽爐。冬季供暖盡可能引入城市熱網系統供熱,目前可按照熱量與熱網公司結算。為了保證供暖水平,保證初末寒期的供暖供熱,可自建燃氣熱水鍋爐作為輔助熱源,也可以完全用燃氣熱水鍋爐供暖。8m3/㎡以內。可以采用空氣源、水源、地源等電驅動熱泵產生熱水用于供暖。冬季供暖電耗可控制在30kWh/㎡以內。盡可能與生活熱水系統分開,主要原因是這兩部分用熱的時間、溫度、容量不同。盡可能分棟、分片單獨設立熱源。無論是熱泵還是燃氣鍋爐,規模小、效率不變,但輸送能耗、管道熱損失都會減少,且投資成本也降低,不管從能耗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