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建鐵路客運專線站后四電工程建設監理規劃主要技術標準1正線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客運專線正線數目:雙線設計速度:250km/h,基礎設施預留進一步提速條件線間距:5.0m最小曲線半徑:7000m最大設計坡度:20‰,特殊地段30‰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列車類型:動車組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運輸調度方式:綜合調度集中2其他線路主要技術標準長昆引入昆明樞紐聯絡線(雙線)(昆明南至DK1169+928隧道口)設計時速120km/h,不設雙層集裝箱。3站后各專業主要技術指標:3.1通信工程本線通信系統主要包括傳輸系統、電話交換及接入系統、數據網、專用移動通信系統、調度通信系統、會議電視系統、應急通信系統、時鐘及時間同步系統、綜合視頻監控系統、通信電源、電源及環境監控系統、通信綜合網管系統、防雷及接地、通信線路、段(所)綜合布線系統等。3.1.1傳輸系統本工程傳輸系統采用骨干層、車站中繼、接入層的網絡結構。3.1.1.1骨干層本工程新設SDH10Gb/s骨干層傳輸系統,利用敷設于鐵路兩側的不同物理徑路的2條32芯光纜中的各兩芯光纖,構成鏈型1+1MSP傳輸系統。嵩明站設置SDH10Gb/sADM設備。3.1.1.1車站中繼層本工程新設SDH2.5Gb/s車站中繼層傳輸系統,利用敷設于鐵路兩側的不同物理徑路的2條32芯光纜中的各兩芯光纖,構成鏈型1+1MSP傳輸系統。嵩明站設置SDH2.5Gb/sADM設備。③接入層沿線各區間基站、信號中繼站、牽引變電所、AT所、分區所、變配電所、通信工區等信息接入點設SDH622Mb/sADM設備。接入層傳輸系統提供2Mb/s通道、10M/100M寬帶數據的接入,兼顧區間應急通信的接入條件。沿線各車站、線路所、區間基站、信號中繼站、電氣化所亭、電力配電所傳輸節點組成2纖復用段保護環(無線1環、無線2環、信號電牽環)實現對接入業務的保護。區間警務區設SDH155Mb/sADM設備,就近接入相鄰的無線基站、電氣化所亭等通信接入點。3.1.2電話交換和接入系統本工程不新設程控交換設備,利用曲靖、昆明南(云桂線新設)通信站既有程控交換機,本段自動電話用戶統一通過接入網系統分段分別接入上述2處交換機。既有電話交換機根據本工程需求擴容V5.2接口板等板卡。編號方案:沿線新增自動電話用戶均采用接入網系統解決。利用既有程控交換機,通過接入網接入鐵通當地交換機,分段納入既有鐵路電話交換網,統一編號組網,實現與既有鐵路電話專網的互通。3.1.3數據網數據網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3.1.3.1核心層本段核心節點利用云桂客專工程在昆明局調度所新設的設備,實現區域網絡與骨干網絡間數據的快速轉發。3.1.3.2匯聚層樞紐代建工程在昆明南通信站新設置匯聚節點,實現各數據接入點的數據流量高速匯聚與轉發。2臺匯聚路由器之間通過GE光口進行直聯,每臺匯聚路由器以POS155Mb/s(O)上聯至歸屬的核心路由器,本工程負責與上級核心路由器互聯。3.1.3.3接入層接入節點設置在沿線各個車站站房通信機械室,配置1臺接入路由器和1臺接入層三層交換機,負責本地數據的接入、交換。接入節點路由器與匯聚節點路由器之間、接入節點路由器之間通過傳輸系統提供的155Mb/s通道互連構成環形網。以太網交換機與本站接入路由器通過GE接口互聯,實現業務的高速上傳,未配置數據通信系統設備的節點(如:區間基站等節點),利用MSTP傳輸系統的專線透傳與匯聚功能,實現數據業務的綜合匯聚、接入。3.1.3.4網管網管系統采用分級分權模式,本段工程利用樞紐代建工程在昆明局調度所設置數據網業務網管和VPN網管,對本網內的業務進行管理。網管系統具備接入昆明鐵路局通信綜合網管系統的標準接口。3.1.4移動通信系統3.1.4.1核心網根據全路GSM-R網絡技術規劃和長昆客運專線所處的位置,本系統利用昆明核心網設備。昆明核心網為在建工程(由云桂線投資,納入昆明樞紐提前實施),按既有考慮。對于昆明核心網,本段工程不進行新設和擴容,僅進行相關數據生成和修改,滿足本線無線子系統的接入需求。擴容昆明GRIS服務器1套(含修改相關數據和增加用戶許可證)。長昆客專昆明局管內基站GPRS經昆明SGSN、GGSN與昆明GRIS相連,接入昆明局CTC中心。3.1.4.2基站子系統長昆客運專線GSM-R系統新設基站子系統(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SC/PCU)、編譯碼和速率適配單元(TRAU)以及沿線的基站和弱區設施等設備。本段在昆明南新設基站控制器BSC/PCU設備,在昆明調度中心移動交換機所在地設置1套TRAU設備,接入昆明既有移動交換機,本段新設基站接入本工程設置的BSC/PCU設備。長昆客專正線GSM-R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子系統采用單網交織覆蓋方案,覆蓋電平滿足95%時間地點概率下-92dBm。3.1.4.3弱場覆蓋隧道的覆蓋采用光纖直放站加漏泄電纜的方式解決,并做交織冗余覆蓋。本工程采用阻燃型1-5/8"漏泄電纜,距軌面4.5~4.8m高度處。漏泄電纜卡具按照1m間距設置,每隔9m設置1處防火卡具。本工程在每處漏纜配盤接設備饋線前加裝直流隔斷器。漏泄電纜掛設在隧道內須避讓隧道內接觸網、防災等專業設置的接觸網網上隔離開關、接觸網補償吊索、防災風機等設備。3.1.4.4系統頻率規劃及干擾防護本工程將采用7小區帶狀復用模式,頻率分組見下表:表2-2頻率分組表組號ABCDEFG頻道號1000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10171018系統的具體工作頻點將在下階段工作中根據電磁環境測試情況作進一步調整。3.1.5調度通信系統調度通信系統由調度所型調度交換機、車站型調度交換機、調度臺、值班臺、其他各類固定終端(電話分機)、網管終端及錄音儀等設備組成。通過調度所調度交換機與GSM-R系統互連,實現有線和無線調度業務互通(列車及相關作業人員配置移動終端)。3.1.6會議電視系統會議電視系統由會議電視中心設備、會議電視終端、圖像顯示設備、攝像機以及網管設備等組成。會議電視系統采用數據網進行承載,基于H.323架構、星型組網,采用H.264壓縮編碼格式。本段工程利用云桂工程在新設MCU,通過傳輸系統提供通道與昆明局既有MCU進行級聯。在各個車站會議室分別配置會議電視終端1套(包括1臺H.323會議電視終端、1臺1CCD攝像機、1臺42”電視、調音臺、功放、2個音箱、1個麥克風),MCU到車站會議電視終端之間邏輯上采用星形結構組網方式。3.1.7應急通信系統應急通信系統由應急中心接入設備、應急傳輸通道和應急通信現場設備組成。本段利用既有昆明局應急中心設備,并考慮適當的擴容。在曲靖北、昆明南綜合維修車間配置1套現場事故搶險設備。采用野戰光纜接入、5.8G寬帶無線接入、BGAN海事衛星接入等多種方式將事故現場采集到的語音、數據、圖像等業務信息傳送到應急指揮中心,建立應急指揮中心與事故現場間的應急通信網絡。3.1.8時鐘及時間同步系統本段工程利用昆明通信站既有的數字同步設備,采用主從同步方式,為本線各通信子系統提供同步時鐘信號。傳輸系統設備分段從昆明的BITS設備引接所需的主用定時信號,從相鄰貴陽北BITS設備引接備用定時信號。傳輸系統的接入層設備分段從骨干傳輸層輸入外同步時鐘信號。3.1.8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本工程在沿線車站兩端咽喉區、隧道口、通信機房(包括區間基站、隧道外直放站)、信息機房、信號機房、防災機房、行車室、牽引變電所、分區所、AT所、配電所等處設置視頻采集點。并為客服視頻監視系統預留接入條件。各通信機房、信號機房、信息機房、防災機房、車站行車室內設置固定半球攝像機;各區間通信基站外設置室外定焦固定槍式攝像機,基站鐵塔或抱桿上設置室外變焦帶云臺槍式攝像機;各隧道外直放站、信號中繼站外設置室外定焦固定槍式攝像機。各牽引變電所、分區所、AT所設置室內/外一體化快球攝像機;各電力配電所設置室內一體化快球攝像機、固定半球攝像機、室外變焦帶云臺槍式攝像機;各車站咽喉設置室外變焦帶云臺槍式攝像機;各隧道口設置室外變焦固定槍式攝像機。其中隧道口、基站鐵塔/抱桿、電力配電所的室外攝像機均帶紅外燈。綜合視頻監控系統由視頻區域節點設備、I類視頻接入節點設備、II類視頻接入節點設備、視頻采集點設備、用戶終端構成。本工程綜合視頻監控系統由IP數據網承載。3.1.9通信電源各車站、信號中繼站、區間基站、光纖直放站、綜合工區、電力配電所通信機械室等由電力專業提供二路可靠電源至通信機械室,并設置電力配電箱。牽引變電所、分區所、AT所、開閉所、電力配電所由牽引變電專業提供二路可靠直流電源至通信機械室。本工程根據通信設備用電需求,分別設置-48V直流電源及UPS交流電源。直流電源系統采用-48V高頻開關電源設備和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組,為各車站、信號中繼站、區間無線基站等信息接入節點的傳輸接入、GSM-R、調度系統等直流用電設備提供-48V直流電源供電。同時分別配置2組蓄電池組,2組蓄電池后備時間車站為1小時,區間為3小時。采用不間斷交流電源(UPS)系統、后備電池組為各車站、綜合維修工區、區間基站等節點設置的各種網管設備、會議電視設備、綜合視頻監控設備、FAS值班前臺等交流用電設備提供交流電源供電。根據工程需要UPS設備配置1組蓄電池組,后備時間車站為1小時,區間為3小時。本工程光纖直放站遠端機設備自帶UPS設備及蓄電池,由電力專業提供切換后的AC。3.1.10電源及環境監控系統本工程范圍內的通信機房的通信電源設備的電壓、電流進行監控,以及對通信、信號的環境進行監控。系統由監控中心、遠程監控單元、復示終端等組成。本段工程利用樞紐代建項目在昆明南通信站設新設監控中心(SC),沿線各通信機械室、遠離通信機械室的信號機房設RTU設備,實現對通信機房電源的監控以及對通信、信號機房環境條件的監控。在通信、信號綜合維修車間等處設置復示終端設備。直放站環境監控信息由無線專業收集后,通過OMC-T網管與電源及環境監控中心互聯統一納入動環監控系統。3.1.11通信綜合網管系統本段工程在昆明局新設綜合網管系統設備,傳輸及接入系統、數據通信系統、調度通信系統、會議電視系統、電源及環境監控系統、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應急通信系統、無線通信等系統網管接入昆明局新設綜合網管系統。3.1.12防雷及接地系統3.1.12.1防雷系統①無線GSM-R鐵塔及天饋線系統防雷鐵塔頂部應安裝避雷針,利用防雷引下線引下至接地體,防雷引下線需作防銹防盜處理;避雷針高度應保證天線及鐵塔在避雷范圍以內,GSM-R基站設備自帶防雷模塊,光纖直放站設備自帶C級防雷,隧道外基站和光纖直放站饋線進入室內接設備前加裝避雷器。②電源系統防雷電力專業引入2路獨立的外供電源至各通信機械室內,電源系統防雷采用多級防護。在通信機械室內,電力專業負責在交流配電設備處設B級防雷裝置,通信專業負責考慮C級防雷要求。③綜合視頻監控系統防雷根據鐵運[2011]144號《鐵路通信設備雷電綜合防護實施指導意見》要求,沿線綜合視頻控制系統視頻線、控制線和電源線進入通信機械室時,接入其他設備前分別采用浪涌保護器進行防護。室外攝像機采用浪涌保護器對設備進行感應雷防護。④室內、室外線纜防雷根據鐵運[2011]144號《鐵路通信設備雷電綜合防護實施指導意見》要求,對超過50m的室內數據線、引入室內的線纜進行防雷保護,在通信機械室內通信設備側設置浪涌保護器。3.1.12.2接地系統本工程車站、區間各通信機械室采用綜合接地方式,并按鐵運[2011]144號《鐵路通信設備雷電綜合防護實施指導意見》執行。通信機械室設接地匯集排,包括工作保護接地匯集排、室外接地匯集排。工作保護接地匯集排用于連接直流電源系統的正極、機房內的設備機殼、室內電纜屏蔽層、防靜電地板金屬支架、室內金屬電纜槽等。室外接地匯集排用于連接外部入室電纜的屏蔽層或保護鋼管。通信機械室內接地系統等電位連接,應采用星型接地結構。嚴禁在接地線中加裝開關或熔斷器。鐵塔單獨設置地網,鐵塔地網與區間機房、車站信號樓或綜合站房等建筑物環形地網邊緣距離大于15m時,接地阻值不大于10Ω。距離小于15m時,鐵塔地網與建筑物地網外環形接地體焊接連通,接地阻值與建筑物地網一致。區間新設基站機房、直放站機房、鐵塔、通信電纜等設施,當其距離綜合地線在20m以時,宜就近與貫通地線引接線等電位連接,接入鐵路綜合接地系統中。當距離大于20m時,可不與貫通地線連接。漏泄同軸電纜、避雷器、饋線接地卡等均需可靠接地,保護地線接綜合地線。3.1.13通信線路3.1.13.1干線光纜富源北至昆明南沿鐵路兩側電纜槽道內分別敷設1條不同路由的GYTZA5332B1阻燃型干線光纜。根據信號專業安全數據網的要求,從富源北至信號中繼站(D1K1006+190)、信號中繼站(D1K1057+475)至信號中繼站(DK1070+720)、信號中繼站(D1K1083+220)至信號中繼站(D1K1095+525)、小團山線路所(D1K1164+300)至昆明南(DK1172+952)兩側預留電纜槽分別再敷設一條GYTZA538B1阻燃型光纜。車站、區間信號中繼站、無線基站、電氣化所亭皆采用干線光纜環引方式引接,車站及信號中繼站引入雙側光纜,無線基站、電氣化所亭等只引入同側向光纜。3.1.13.2短段光纜區間警務區、區間電力箱變等采用8芯短段光纜就近接入區間通信接入點。當區間電力箱變距離通信接入點距離較近時,直接從接入點至箱變變電站敷設8芯短段光纜解決電力遠動光纖需求,例如基站處箱變。當區間電力箱變距離通信接入點距離較遠時,利用無線直放站近端至遠端敷設的光纜中的4芯光纖,在遠端至箱變敷設8芯短段光纜,并在直放站遠端處接續,解決電力遠動光纖需求,例如無線直放站處箱變。3.1.13.3長途干線光纜基本盤長為3km,困難特殊地段允許特殊盤長,但通信機械室及通信站引出第一盤光纜應采用標準盤長。3.1.13.4光纜通過新建鐵路橋梁、隧道、路基、站場時,沿預留電纜槽(溝)敷設;光纜過軌利用站前專業預留過軌鋼管;光纜引下橋梁利用橋梁專業預留的鋸齒孔及滑槽設置電纜槽引下。3.2信號工程3.2.1行車調度指揮系統長昆客專行車調度指揮系統采用調度集中(CTC)系統。CTC系統由調度中心系統、車站系統、調度中心與車站及車站與車站網絡子系統三部分構成。本段納入昆明局新建調度所管轄,新建1個行車調度臺(長昆云南臺),管轄富源北(含)至小團山線路所(不含),含富源北、曲靖北、嵩明,共3個車站,正線里程約172km。小團山線路所(含)至昆明南段納入昆明樞紐CTC調度臺管轄。3.2.2列控系統3.2.2.1閉塞設備1)長昆客專正線本段采用列控中心編碼控制的ZPW-2000系列無絕緣移頻軌道電路,區間設置信號標志牌,列車運行以列控車載設備顯示作為行車憑證,反方向按自動站間閉塞行車。路基、橋梁地段區間信號標志牌應安裝在接觸網支柱上。2)中繼站設置按ZPW-2000軌道電路的控制電纜長度不超過7.5km,困難地段不超過10km的要求設置中繼站。本段設中繼站10個。3.2.2.2列控系統長昆客專正線采用CTCS-3級列控系統,作為本線運營動車組的主用列控模式,CTCS-2系統作為本線動車組的降級備用列控模式。長昆客專玉昆段RBC的覆蓋范圍為新晃西至昆明南(含),并與相鄰長昆湖南段的RBC覆蓋范圍銜接,實現長昆客專CTCS-3級列控系統的全線貫通覆蓋。本段共包含富源北、曲靖北、嵩明、小團山線路所、昆明南滬昆場(云桂工程)及10個信號中繼站。3.2.3聯鎖系統本段各站采用安全冗余結構的計算機聯鎖系統。本段納入集成范圍的有富源北、曲靖北、嵩明、小團山線路所共4個車站的聯鎖設備。根據本線采用調度集中的控制方式,車站聯鎖系統采用專用控制終端,控制與顯示采用鼠標+顯示器方式。根據車站道岔設計,配備相應的道岔轉轍裝置、轉轍機,并采用斷電保護措施。正線上的道岔采用外鎖閉、多點牽引控制的方式,并實現擠岔監督報警功能。通過速度在160km/h以上的18號及以上號碼道岔增加密貼檢查裝置,無砟軌道區段采用在鋼軌雙側設置,在鋼軌外側安裝。3.2.4信號集中監測系統信號集中監測系統應滿足鐵道部運基信號[2010]709號“關于印發《信號集中監測系統技術條件》的通知”、運基信號[2011]377號《關于印發<鐵路信號集中監測系統安全要求>的通知》和科技運[2008]36號《客運專線鐵路信號產品暫行技術條件匯編》的技術要求;信號集中監測系統主要是對電源屏、車站列控中心、軌道電路、計算機聯鎖、安全數據網絡、轉轍機、道岔、信號機以及信號電纜回線進行監測和采集;監測的方式應考慮采集、表示、儲存、回放,以及遠程測試、監測等功能。監測系統預留信號機房環境監控接口,環境監測系統為綜合維護提供信號機房環境監控的顯示終端。本工程各新建車站、中繼站均新設1套智能電源屏,昆明南RBC中心各新設1套RBC電源設備。新設的電源屏(不含提速屏)配置雙套大容量UPS,UPS的容量負荷按除轉轍機以外的所有用電量考慮。有人值守車站UPS供電時間按不少于30分鐘考慮,無人值守車站按UPS供電時間不少于2小時考慮。3.2.6防災安全監控系統工程技術條件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系統(以下簡稱災害監測系統)由風、雨、雪及地震現場監測設備、現場監控單元、路局中心系統、工務監測終端、調度所設備、傳輸網絡等組成。災害系統采用路局中心及現場監測兩級架構,系統由路局中心系統、工務災害監測終端、風雨雪以及地震監測設備、現場監控單元、傳輸網絡等組成。結合本線的調度指揮權限的劃分及維修機構的設置情況,在昆明調度所內設置災害監測系統路局中心設備;在昆明鐵路局調度所、曲靖工務段、昆明工務段設災害監測終端設備。3.3電力工程3.3.1供電方案3.3.1.1用電負荷分布用電負荷主要有沿線各車站、段(所)及區間信號中繼站、通信基站、運營調度系統、動車設備、維修設備、信息系統、各電氣化所用電、網工區、防災報警、安全監控、機械設備、給排水設備、空調通風、隧道通風及照明、房屋照明等負荷。3.3.1.2負荷等級電力負荷根據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斷供電在政治、經濟上所造成損失或影響的程度分為一、二、三級,其中:一級負荷包括:與行車密切相關的通信、信號、信息及防災安全監控;電力及電氣化各所操作電源;特大型站公共區照明、消防設備;應急照明;特長隧道消防、防災通風設備等。二級負荷主要包括:為通信、信號主要設備配置的專用空調;接觸網遠動開關操作電源;動車組檢修設備;綜合檢測、工務機械、綜合維修、給排水設施等設備;中間站公共照明;區間視頻監控設備;除一級負荷外的其它信息等負荷。3.3.2變、配電所3.3.2.110kV配電所本段新建富源北、曲靖北、舊縣(區間DK1087+280)、嵩明共4座10kV配電所,其中安曲靖北10kV變配電所為二進十出(土建至少預留2個柜位);富源北、嵩明10kV配電所為二進十出(土建預留2個柜位),舊縣(區間DK1087+280)配電所為一進五出(土建預留2路電源引入土建條件),新建富源北、曲靖北、嵩明10kV配電所接引兩路地方電源,新建舊縣(區間DK1087+280)10kV配電所接引一路地方電源。新建雙電源10kV配電所主接線采用單母線分段、母聯互備投;各配電所設貫通母線段,經調壓器后饋出兩路一級負荷貫通線和兩路綜合貫通線路(長沙、昆明方向各1路),調壓器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調壓器不設旁路開關;為便于運營維護,在配電所內設置10kV電動隔離開關作為各10kV進出線回路明顯斷開點(隔離開關納入遠動)。3.3.2.210/0.4kV室內變電所各中間站站房內以及區間線路所內設置1座10/0.4kV室內通信信號專用變電所。通信信號專用變電所采用與站房合建形式。通信信號專用變電所兩路高壓電源分別取自二回10kV電力貫通線,內設兩臺通信信號專用變壓器。變電所高低、壓側主接線均采用單母線分段,不設母聯開關。3.3.2.3箱式變電站區間箱式變電站采用智能化箱式變電站,箱式變電站10kV側進出線回路設高壓負荷開關,環網接線,高壓柜采用共箱式氣體絕緣環網柜,SF6負荷開關,其操作電源采用交流并配置UPS作為備用;變壓器回路采用帶熔斷器負荷開關保護干式變壓器。沿線區間供電的箱式變電站采用基本統一模式。通信、信號雙電源專用箱變與通信基站、信號中繼站機房相鄰設置,其它箱變獨立設置。在10kV電力貫通線路區間分散設置箱式電抗器,抑制貫通線電纜電容電流,箱式電抗器與箱式變電站分體安裝、相鄰布置,原則上利用箱變增設饋出間隔連接電抗器。牽引所靠近箱變時,在箱變內增加饋線間隔為其所用電供電。遠離箱變的牽引所,設電纜分支箱供電。3.3.3電力遠動系統3.3.3.1遠動范圍及遠動終端10kV變配電所、10/0.4kV變電所、10/0.4kV箱式變電站(給排水箱變、警務區或崗亭單獨設置的箱變除外)、電抗器負荷開關實施遠動,距離通信接入點較遠的二、三級負荷箱變不納入遠動系統。新建10/0.4kV變電所的高壓回路及低壓的兩進線一母聯、重要一級負荷回路,新建10/0.4kV通信信號專用變電所的高壓回路及通信、信號等全部低壓回路,各配電所的交、直流電源柜進線和各饋線回路斷路器。納入遠動的低壓斷路器故障跳閘后可遠程復位(無故障閉鎖)??蓪崿F相序監測和報警。配電所交直流電源裝置、集中補償設備、主要輔助設備,應通過自帶保護控制器納入SCADA管理。區間每座箱變及室內通信、信號專用變電所分別設RTU。納入遠動的變電所高低壓柜內的RTU原則上按分散方式布置,低壓柜數量較少時可采用集中設置。與視頻監控聯動的照明納入綜合視頻系統遠動。3.3.3.2遠動通道電力遠動系統采用以太總線的方式,被控站至車站的主備遠動通道均利用傳輸接入層以太網通道,分別經不同車站傳輸設備與數據網設備相連,避免單點失效故障。車站與控制站之間的主、備遠動通道利用數據網的VPN通道承載。3.3.3.3遠動主站長昆客專的電力調度按屬地化管理原則設計,擬納入昆明局調度所的電力綜合SCADA系統,并在供電段設置復視終端。3.3.4電力線路3.3.4.1架空線路10kV架空電源線路導線一般采用JKLYJ架空絕緣導線,若架空絕緣導線檔距不能滿足要求時采用LGJ鋼芯鋁絞線。根據現場情況,電源線路基本桿高12米,防風拉線桿及土質松軟、流沙、水洼地段的電線桿設底盤、卡盤。水洼地段設石圍子防護,與其他電力線路交叉跨越處,設置接地裝置。3.3.4.2電力電纜線路⑴電源線路10kV電源線路電纜采用YJV22-10kV三芯電纜線路;10kV電力電纜線路終端頭均采用冷縮式。電纜中間頭處設電纜對接箱。安裝處設電纜井。⑵10kV貫通線長昆客專新建的一級負荷貫通線采用YJV62-10kV3(1X70)電纜,綜合負荷貫通線采用YJV62-10kV3(1X95)電纜,長及特長隧道內的電纜采用鋪沙等阻燃措施。10kV電力電纜線路終端頭均采用冷縮式。電纜中間頭處設電纜對接箱,并在設置處進行標記。⑶站場10kV電纜線路站場10kV電纜線路采用YJV22-10kV三芯電纜線路。⑷低壓線路本工程的室外電線線路均選用YJV22-1kV型電力電纜,站房和其他人員密集的建筑,地下室,通信、信息、信號設備房屋,電力變、配電所,牽引變電所內的電線、電纜、光纜及其防護材料均應采用阻燃型或采取阻燃措施;其中,站房和其他人員密集的建筑、地下室的光、電纜,還應具有低煙或無鹵性能。⑸10kV電力電纜線路中間接頭、終端接頭均采用冷縮式;1kV及其以下電力電纜線路中間接頭、終端接頭均采用熱縮式。3.3.5動力照明3.3.5.1動力照明配電動力配線采用放射式和樹干式結合的混合式配線網絡。動力設備控制按工藝要求一般采用就地控制、自動控制、遠程控制相結合的方式。大型電動機采用軟啟動或變頻(不含消防泵)啟動方式。室內照明一般采用節能型熒光燈,凈空較高的大型建筑采用顯色性好、壽命長的高壓氣體放電光源。大型建筑設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統。3.3.5.2防雷、接地原則上各建筑物均設置避雷設施。各類金屬管道、構件、旅客站臺靠近動車的邊緣等均實施等電位聯接。各建筑物原則上均按共用接地設計,并充分利用結構鋼筋進行防雷接地設計,當自然接地電阻不滿足要求時,增設人工接地,接地電阻為各類設備要求的最小值。沿線10kV貫通線電纜鎧裝金屬層采用單點接地,與沿線敷設的綜合貫通地線相連,另一端接護層保護器;單點接地區段的長度不超過3km。10kV貫通線采用小電阻接地方式(大電流接地系統)。低壓供電接地形式:采用TN-S或TN-C-S系統;其中室外照明燈柱采用TT接地形式。采用TT系統時,應設置漏電保護裝置,并應與TN系統滿足接地的距離要求,保證與TT與TN接地系統的相互獨立。綜合接地:全線設有綜合接地系統,綜合接地干線沿線路兩側設置。沿線所需接地的建(構)筑物、電氣設施均納入該系統,但距線路較遠的建(構)筑物、電氣設施采取隔離措施后可獨立設置接地裝置。區間距離綜合貫通地線20m以內的設備均與貫通地線相連。各基站、中繼站、直放站等設備布置集中區域,設共用接地網,實施集約化設計,并與綜合接地干線相連。3.3.6隧道照明隧道照明設置分為固定照明和應急照明。其電源由10/0.4kV箱式變電站接引。照明燈具及配電線路具有防潮、防風壓、防腐蝕、防震動功能,燈具的防護等級不宜低于IP65,隧道內的燈具安裝、設備安裝及配線安裝應滿足列車最高速度值運行時的要求,應急照明選用能快速點燃的光源,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1.5h。隧道照明由10kV綜合負荷貫通線接引1路電源,設置通風的隧道,其應急照明設置應急電源裝置(EPS)。3.4牽引變電工程3.4.1牽引變壓器類型:新建牽引變電所采用三相V/X接線變壓器。3.4.2牽引變壓器安裝容量。表2-3變壓器的安裝容量表牽引變電所安裝容量(MVA)舊縣2x(31.5+31.5)小哨2x(31.5+31.5)3.4.3自耦變壓器容量自耦變壓器備用方式按互為備用考慮。分區所:均為4x25MVA;AT所:均為2x32MVA。3.4.4供電能力正常運行條件下,牽引變壓器近、遠期安裝容量、牽引網載流能力和供電臂最低電壓水平均滿足相應設計年度客車追蹤運行的需要。在故障運行條件下,兩相鄰牽引變電所間設置分區所實現上下行并聯及越區供電。相鄰兩座牽引變電所可實現越區供電,相互支援。當某一牽引變電所故障解列時,供電能力取決于主變容量、牽引網載流能力和供電臂最低電壓水平。經計算,供電臂電壓水平是本線越區供電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當牽引變電所故障解列由相鄰牽引變電所越區供電時,可滿足動車組7min追蹤運行或者每個供電臂運行2對動車組。3.4.5主接線及運行方式3.4.5.1新建牽引變電所⑴牽引變電所進線采用兩回獨立的220kV電源及接線簡單便于運行維護的線路變壓器組接線形式。⑵牽引變電所設兩組V/X接線牽引變壓器,一主一備,固定備用運行方式,設置備用電源及牽引變壓器自投裝置。每組V/X接線牽引變壓器由2臺單相變壓器組成。⑶2×27.5kV側母線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饋線斷路器采用上、下行互為備用方式。⑷由于本線位于高、強雷區,架空饋線出口均裝設避雷器和抗雷圈。⑸新建牽引變電所按高壓側計量設計。3.4.5.2新建AT分區所AT分區所同一供電臂末端通過兩臺斷路器實現上、下行接觸網并聯供電,每個供電臂通過電動隔離開關設置兩臺自耦變壓器;不同供電臂之間設電動隔離開關實現越區供電。分區所具備上、下行并聯及越區供電功能。所內同方向的自耦變壓器可互為備用。3.4.5.3新建AT所⑴隧道外AT所饋線通過兩臺斷路器接于上、下行線路;通過電動隔離開關設兩臺自耦變壓器;上下行線路通過電動隔離開關實現并聯供電。⑵隧道內AT所自耦變壓器采用斷路器接入方式,所內兩臺自耦變壓器互為備用。兩供電臂上、下行間采用兩臺斷路器相聯,可分開或并聯供電。3.5接觸網工程3.5.1接觸網設計邊界條件重列雙弓運行時,弓間距200~215m。道岔及錨段關節處受電弓始觸區范圍為距離受電弓中心600mm至1050mm及抬升150mm構成的空間區域。接觸網滿足系統載流量的需要??臻g布置盡可能降低牽引供電系統阻抗、減少電磁干擾。接觸網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自然環境中滿足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有足夠機械、電氣強度和安全性能,減少外界因素如冰、風、異物侵入等對接觸網運營的影響。接觸線磨耗使用壽命達到200萬單弓架次。3.5.2支柱3.5.2.1腕臂柱新建客運專線路基、橋上腕臂柱采用H型鋼柱,通化(2008)1301-H型鋼柱;T梁橋區段腕臂柱格構式鋼柱;單鋼柱最多允許懸掛雙支腕臂;支柱外露長度一般不大于300mm。架空供電線支柱采用格構式鋼柱。3.5.2.1硬橫跨車站咽喉區支柱采用圓管柱,橫梁采用通化(2008)1401-Ⅴ三角圓管梁。3.5.3基礎新建客運專線路基段接觸網采用機械鉆孔灌注樁基礎、橋梁箱梁面上預留接觸網基礎,由土建單位一體化施工;供電線支柱為人工開挖實體基礎。3.5.4支持裝置3.5.4.1腕臂結構全線采用絕緣旋轉平腕臂支持結構,材質為鋼材質。采用鋁合金定位裝置,定位管正、反定位一般采用吊線安裝。3.5.4.2定位裝置采用具有限位功能的定位裝置,安全校驗設計取值原則為:定位點最大動態抬升量的1.5倍抬升量(225mm),非限位裝置按最大動態抬升量的2倍進行安全效驗。正線定位器長度選用原則:按受電弓中心距定位器支座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325mm原則選用。3.5.5絕緣子在一般地區采用1400mm泄漏距離絕緣;特重污區段采用1600mm泄漏距離絕緣。3.5.6側面限界區間正線腕臂支柱側面限界有砟軌道區段一般不小于3.1m,無砟軌道區段一般不小于3.0m。正線及車站內與正線相連的到發線為無砟軌道,其余線路為有砟軌道。站內股道間立柱時,直線區段正線側面限界不小于3.0m,困難條件下不小于2.5m;對站線不小于2.5m,困難條件下不小于2.3m;牽出線側面限界不小于3.5m,困難時不小于3.1m;布置圖中標注的是支柱中心至線路中心的距離,H型鋼柱半寬0.15m。3.5.7絕緣距離25kV絕緣子及絕緣器件的泄漏距離不小于1400mm;上、下行接觸網帶電體間的距離正常情況下不小于2000mm(電分相中心柱上、下行錯開4m),困難時不小于1600mm以滿足“V”停搶修的需要。3.5.8錨段關節絕緣、非絕緣錨段關節采用五跨形式,困難情況采用四跨關節,絕緣錨段關節在開口側設常閉電動隔離開關;絕緣錨段關節兩導線間距為500mm,非絕緣錨段關節為200mm;錨段關節內跨距的選取不大于相應曲線半徑的標準跨距。3.5.9中心錨結正線一般采用兩跨式防竄防斷中心錨結,車站條件受限時可采用防竄不防斷中心錨結。3.5.10下錨補償接觸網下錨采用全補償方式,接觸線、承力索分別補償下錨。在錨段長度小于規定最大錨段長度一半的情況下,一端為補償下錨,另一端為硬錨。正線和站線接觸網下錨采用棘輪補償裝置和正線、站線均采用鐵墜砣,變比為1:3,傳動效率≥97%;接觸線工作支改變方向時,其與原方向的水平夾角,正線不宜大于6°,站線、非支不宜大于12°。3.5.11吊弦正線、站線采用吊弦線為10mm2銅合金絞線的整體載流型吊弦。3.5.12供電分段原則3.5.12.1全線上、下行正線間電氣分開,渡線采用分段絕緣器實現電氣分段。3.5.12.2電分相兩斷口處各設一臺隔離開關。3.5.12.3變電所處設上下行并聯開關。3.5.12.4接觸網在AT所附近靠近變電所側設置絕緣錨段關節并設置雙極電動隔離開關。3.5.12.5牽引變電所處上網開關采用單極電動隔離開關,分區所及AT所處上網開關采用雙極電動隔離開關。3.5.12.6AT所、分區所在隧道內時采用單極上網開關。3.5.12.7車站兩端設置帶隔離開關的絕緣關節。3.5.13接觸網通過跨線建筑物處理措施本線上跨建筑物主要為新建公路橋,凈空一般大于等于7.5m,順線路長度小于20m,接觸網采用正常通過的形式;當遇到困難情況時接觸網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導高不變,降低結構高度通過,結構高度取1100mm,控制橋口絕緣距離≥500mm;承力索可按一跨±100mm進行升降,附加線降高通過。3.6房建工程3.6.1設計標準:建筑結構設計基準期:50年;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設防類(丙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丙級。四電集成房屋根據工藝設計要求進行建筑設計,均采用平屋面型式。鐵路房屋的防火設計按照現行的防火規范執行。3.6.2結構類型:牽引變電所、10KV配電所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通信基站、直放站、信號中繼站及分區所、AT所采用砌體結構。框架結構一般采用鋼筋砼獨立基礎,砌體結構采用毛石或鋼筋砼條形基礎,遇高填方或軟弱地基等不良地質,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用砂夾石換填或樁基礎。3.6.3建筑用料及做法:3.6.3.1墻體⑴框架結構房屋墻體:±0.000以下采用240mm厚M7.5水泥砂漿砌MU15燒結普通磚;有承力的墻體±0.000以上采用180mm(或240mm)厚M7.5混合砂漿砌MU10燒結普通磚,其余采用200mm厚Mb5混合砂漿砌MU7.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密度〈1200kg/m3)。⑵砌體結構房屋:墻體均厚240mm,±0.000以下采用M7.5水泥砂漿砌MU15燒結普通磚(實心頁巖磚,下同),±0.000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漿砌MU10燒結普通磚。3.6.3.2防潮層⑴一般采用20厚1:2水泥砂漿摻5%防水粉,設于室內地坪下地面混凝土墊層標高范圍內。當室內地坪下地面混凝土墊層標高范圍內為鋼筋混凝土圈梁時可不做。⑵地面層有防靜電地板的房間,其外墻及相臨房間為非防靜電地板房間隔墻均應在活動地板處(相臨非防靜電地板房間地面混凝土墊層范圍內)、下部地面混凝土墊層范圍內各設置一道水平防潮層,并在室外或臨土一側設置垂直防潮層。3.6.3.3屋面⑴屋面防水等級為Ⅰ級。⑵屋面做法選用:西南11J201-22-2203a及44-2301a,配筋C20細石混凝土預制板590x590x30用M5水泥砂漿座漿;240×120×240(長×寬×高)磚墩中距600,用M2.5水泥砂漿砌筑;20厚1:2.5水泥砂漿保護層,分隔縫間距≤1.0m;改性瀝青或高分子卷材一道,同材性膠粘劑二道;20厚1:3水泥砂漿;改性瀝青或高分子卷材一道,膠粘劑二道;刷底膠劑一道;1:6水泥蛭石找坡層,最薄處厚30mm;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鋼筋混凝土屋面。⑶屋面保溫所有屋面材料的技術性能應滿足本設計和所選圖集的相關要求材料選用40厚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B2。⑷屋面排水辦公樓樓及單身宿舍及高度10m以上生產房屋采用有組織內排水,雨水管管材采用PVC或UPVC管,內徑100mm。其他屋面采用無組織外排水。挑雨篷采用φ50UPVC泄水管,外伸50,斜切60度角。3.6.3.4門窗采用圖集07J604《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門窗》、04J610-1《特種門窗》、12J609《防火門窗》、04J601-1《木門窗》等。⑴門一般外門采用鋼質防盜門,內門采用實木套裝門;設備用房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及《鐵路工程設計防火規范》(TB10063-2007)(2012年版)的規定采用相應等級的鋼質防火門;外門有節能需要采用鋁塑共擠中空玻璃門或保溫門。防盜門應為符合GB17565-2007《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甲級的合格產品。⑵窗采用圖集07J604生產辦公房屋采用推拉窗,統一采用88系列。玻璃厚度不小于5+9A+5,根據生產作業需要設置紗窗。有防塵要求的弱電設備房屋設雙層單框單玻密閉窗(外樘外平開、內樘內平開,氣密性不低于GBT7106-2008的規定),首層重要房間窗戶設防盜鐵柵。防盜門及外窗防盜鐵柵內應圍合成完整的防護區,如建筑中有防盜需求的設備用房占多數,則全部外窗設防盜鐵柵,外門為鋼質防盜門;如建筑中局部設備用房有防盜需求,則僅相應的設備用房外窗設防盜鐵柵(此情況下設計說明中應詳細列出需要設置防盜鐵柵的房間名稱),這些設備用房同時采用鋼質防盜防火安全門。防盜鐵柵的位置及做法:防盜鐵柵柵欄規格≥D16;間距≤110均不設開啟,現場可根據窗的實際情況選用;防盜鐵柵鋼構件除銹刷防銹漆后用淺灰色面漆罩面,做法參05J909油31。⑶門窗的技術參數要求用于防火門窗的玻璃應滿足現行防火門窗規范與標準的要求。窗:傳熱系數由設計人根據體型系數情況和節能規范的規定確定,但最小構造厚度不得小于5+9A+5。門窗物理性能應滿足(GB/T7106-2008)關于抗風壓性、氣密性、水密性、反復啟閉性能的規定,保溫隔聲則根據窗的類型和建筑功能符合相關要求。門窗的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性、保溫性、隔聲性不低于GB/T7106-2008規定的4級、3級、4級、6級、2級。玻璃的選用應執行《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JGJ113-2009和地方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防火門應設自動閉門器和順序器。門窗五金配件需根據其使用功能配置齊全,由門窗廠家配套提供,應符合JG/T212-2007《建筑門窗五金件通用要求》、04J631《門、窗、幕墻窗用五金配件》、04J601-1《木門窗》、12J609《防火門窗》、06J607-1《建筑節能門窗》、04J610-1《特種門窗》等國家現行規范、標準和圖集的要求。門窗質保期不得低于10年(包括門窗配件和玻璃)。門窗框上固定片的固定方法:設有預埋件的洞口應采用焊接方法固定,也可先在預埋件上按緊固件規程打基孔,然后用緊固件固定。門窗與洞口的連接應牢固可靠,采用干法施工,均應設置鋼附框,鋼附框應采用壁厚不小于1.5mm的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鋼制成,附框內、外表面均應按規程進行防銹處理。門窗預埋件位置應根據門窗產品而定,但每邊不得小于2個。門窗高度超過2.1m的,每邊不得少于3個,應與門窗廠家配合施工。門窗預埋件在墻或柱內的木、鐵構件以及用于有水房間的門,應按相關施工規程進行防腐、防銹處理。外門窗框與墻洞口之間的縫隙,應采用泡沫塑料棒襯縫后,用彈性高效保溫材料填充,如現場發泡聚氨酯等,并采用耐候防水密封膠嵌縫,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漿填縫。門窗的加工、制作和安裝應符合國家和當地現行的規范、規程的要求。3.6.3.5內裝修內裝修工程執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2001年修訂版)。⑴墻面采用西南地區圖集西南11J515設備用房、機房及值班室一般采用混合砂漿刷乳膠漆墻面:西南11J515-7-N09。高濕度房間如浴室、廚房、廁所、盥洗間等房間采用釉面磚墻面:西南11J515-23-Q07。⑵頂棚及吊頂采用西南地區圖集西南11J515頂棚粉刷應與墻面粉刷協調一致。一般采用混合砂漿刷乳膠漆頂棚西南11J515-32-P08。通信機械室、繼電器室等四電設備房間根據《鐵路房屋建筑設計標準》(TB10011-2012)標準的要求,不需要設置吊頂的,采用無機涂料頂棚;有吊頂要求的,采用紙面石膏板吊頂。采用吊頂的房間各吊頂均需符合《建筑室內吊頂工程技術規程》(CECS255:2009)的相關規定,吊桿長度大于1500mm時,應按該規程第4.2.3條的規定設置反支撐。紙面石膏板吊頂刷乳膠漆西南11J515-32-P09。高濕度房間如浴室、廚房等采用鋁合金方板吊頂西南11J515-33-P11。⑶樓、地面采用國標圖集05J909或西南地區圖集西南11J312。一般房間采用地磚樓(地)面西南11J312-12-3122D(1)、西南11J312-12-3122L(1)。廁所、盥洗間、浴室及更衣室、廚房等潮濕的房間采用防滑地磚樓(地)面。西南11J312-12-3122D(2)、西南11J312-12-3122L(2),有水房間的地面找坡,坡度不得小于0.5%。通信機械室、繼電器室等四電設備房間根據《鐵路房屋建筑設計標準》(TB10011-2012)標準及有關專業要求設置金屬支架中密度板抗靜電活動地板防靜電架空地板地面(承重型)參國標05J909-136-LD61-地57C或西南11J312-51-3238D,有水房間的地面找坡,坡度不得小于0.5%。防靜電地板支撐龍骨應相互連接并與室內等電位端子排相連,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歐姆,并需滿足SJ/T10746-2001標準的要求。⑷踢腳采用西南地區圖集11J312。樓地面為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的,采用水泥砂漿踢腳(西南11J312-68-4101Ta);樓地面為地磚的,采用地磚踢腳(西南11J312-69-4107Ta);樓地面為防靜電活動地板的,采用硬木踢腳(國標05J909-179-TJ11-踢7C);衛生間等房間內墻面全部為面磚的,不設踢腳。⑸窗臺及窗簾盒《鐵路房屋建筑設計標準》(TB10011-2012)標準規定的通信、信號、信息設備房屋均設置木質雙軌窗簾盒,表面刷乳白色調和漆一底二道。其它房間均不設窗簾盒。⑹樓梯及欄桿采用圖集西南11J412。樓梯欄桿:一般生產辦公、生活房屋采用不銹鋼欄桿,做法參見西南11J412第41頁詳圖1。欄桿高度應為1100mm,水平段長度超過0.5m的,其水平段欄桿高度應為1100mm。室外需設鋼梯的,可采用國標圖集02(03)J401《鋼梯》,應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7.4章中關于室外疏散樓梯的相關要求。⑺油漆與涂料工程木門油漆選用胡桃色或柚木色調和漆一底二道。⑻廁所、盥洗間一般采用西南標準圖集西南11J517。拖布池均采用西南11J517-53-3c做法。重要建筑的衛生間應設開水器,建筑圖紙中應繪出開水器的位置,具體開水器的要求見設備專業圖紙。面鏡、衛生紙盒等設施在裝修時一并考慮,按西南11J517的相關做法施工。地漏位置詳見設備專業圖紙,防水做法參西南11J517圖集第35頁詳圖1b。便器做法應按設備專業圖紙要求和西南11J517圖集第35頁詳圖1b。衛生間內其它細部構造均需按西南11J517中相關的構造做法施工。⑼廚房及餐廳廚房設施洗池、灶臺、操作臺應布置齊全。餐廳一般應設成品不銹鋼洗池1個。⑽其它要求室內裝修要嚴格控制和防止室內環境污染,所選用的裝修材料應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定》GB50325的規定,材料中有害物質含量應符合《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GB18580~18588的規定,其放射性應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比活度的A級要求。不銹鋼材料用于室內潮濕、腐蝕環境或室外環境的,均采用306不銹鋼;用于一般室內非潮濕、腐蝕環境的,均采用304不銹鋼。室內各裝修做法均列出“室內裝修做法表”。各做法均需列出《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的最低燃燒性能要求。有積水房間樓、地面應低于相鄰房間、走道樓地面20mm,房間內應做防水層,并設地漏,室內地面向地漏找0.5%坡。門口高差線除特殊說明的以外,均設置在內側。有積水房間按相關施工規程做閉水實驗,24小時無滲漏方可進行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樂器行裝修預定金合同
- 健身房裝修租賃協議模板
- 電力工程服務居間合同范例
- 航海心理學課件
- 油漆店面的安全
- 社區組織安全教育
- 2024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等職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洛陽綠業信息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職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滄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 見證取樣送檢計劃方案
- 2025年華潤燃氣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妊娠劇吐診斷以及臨床處理專家共識
- 第6章工廠布局設計課件
- 叉車定期檢驗研究分析報告
- 雷達生命探測儀培訓-PPT課件
- 光纜和管道的施工規范標準
- (高清版)建筑工程裂縫防治技術規程JGJ_T 317-2014
- 陜西沉積釩礦勘查規范(1)
- 醫院安全生產大檢查自查記錄文本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