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照明工程電氣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_第1頁
燈光照明工程電氣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_第2頁
燈光照明工程電氣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_第3頁
燈光照明工程電氣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_第4頁
燈光照明工程電氣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燈光照明工程電氣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本項目的電氣工程按照工程界面劃分,主要包括配電箱(柜)、配線、電纜敷設、電氣設備接線等工作內容。一、配電柜、箱安裝配電箱安裝包括動力配電箱(柜)、動力設備控制箱(柜)安裝。1、施工程序彈線定位配電箱檢查驗收施工準備彈線定位配電箱檢查驗收施工準備明裝配電箱安裝明裝配電箱安裝驗收絕緣檢測暗裝配電箱安裝驗收絕緣檢測暗裝配電箱安裝落地式配電箱安裝落地式配電箱安裝2、施工準備配電箱安裝所需機具滿足施工需要、材料充足、人員配備齊全,施工人員對班組作業進行技術交底。3、箱體檢查驗收安裝前,要按設計圖紙檢查其箱號、箱內回路號,并對照安裝設計說明進行檢查,滿足設計規范要求。4、彈線定位根據設計要求現場找出配電箱位置,并按照箱的外形尺寸進行彈線定位。5、暗裝配電箱的安裝對暗裝的配電箱應根據土建施工進度及時做好箱體的預埋工作。先將空箱體放在預留洞內,找好標高及水平尺寸,并將箱體固定好,然后用水泥砂漿填實周邊并抹平齊,待水泥砂漿凝固后再安裝盤面和墻體裝飾面。如箱底與外墻平齊時,應在外墻固定金屬網后再做墻面抹灰,不得在箱底板上抹灰。安裝盤面要求平整,周邊間隙均勻對稱,箱門平正,螺栓垂直受力均勻。6、落地配電柜的安裝落地配電柜基礎槽鋼預埋鐵應在建筑施工單位澆搗砼時埋入。基礎槽鋼的外形尺寸可根據產品樣本確定,與結構軸線的尺寸可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來確定。標高根據裝飾單位給出的基準引出。基礎槽鋼的制作和固定采用焊接。施工時應注意焊接變形引起的基礎槽鋼外形尺寸及水平度的變化,焊接后應進行復測,可采用水平尺檢查,在基礎槽鋼上用電鉆鉆孔,將配電柜固定在基礎槽鋼上,然后將配電柜找正,使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二、電氣配管及管內穿線1、PVC管暗敷方式1.1管路連接:(1)管路連接應使用套箍連接(包括端接頭接管)。用小刷子沾配套供應的塑料管粘接劑,均勻涂抹在管外壁上,將管子插人套箍;管口應到位;;粘接劑性能要求粘接后lmin內不移位,粘性保持時間長,并具有防水性。(2)管路垂直或水平敷設時,每隔加距離應有一個固定點,在彎曲部位應以圓弧中心點為始點距兩端300~500mm處各加一個固定點。(3)管進盒、箱,一管一孔,先接端接頭然后用內鎖母固定在盒箱上,在管孔上用頂帽型護口堵好管口,最后用紙或泡沫塑料塊堵好盒子口(堵盒子口的材料可采用現場現有柔軟物件,如水泥紙袋等)。2.2管路暗敷設:(1)現澆混凝土墻板內管路暗敷設:管路應敷設在兩層鋼筋中間,管進盒,箱時應煨成燈叉彎,管路每隔lm處用鍍鋅鐵絲綁扎牢,彎曲部位按要求固定,往上引管不宜過長,以能煨彎為準,向墻外引管可使用“管帽”預留管口,待拆模后取出“管帽”再接管。(2)滑升模板敷設管路時,燈位管可先引至牛腿墻內,滑模過后支好頂板,再敷設管至燈位。(3)現澆混凝土樓板管路暗敷設:根據建筑物內房間四周墻的厚度,彈十字線確定燈頭盒的位置,將端接頭、內鎖母固定在盒子的管孔上,使用頂帽護口堵好管口,并堵好盒口,將固定好盒子,用機螺絲或短鋼筋固定在底筋上。跟著敷管、管路應敷設在弓筋的下面底筋的上面,管路每隔1m用短鋅鐵絲綁扎牢。引向隔斷墻的管子,可使用“管帽”預留管口,拆模后取出管帽再接管。(4)預制薄型混凝土模板管路暗敷設:確定好燈頭盒尺寸位置,先用電錘在板上面打孔,然后在板下面擴孔,孔大小應比盒子外口略大一些。利用高樁盒上安裝好卡鐵(轎桿)將端接頭,內鎖母把管固定在盒子孔處,并將高樁盒用水.泥砂漿埋好,然后敷設管路。管路保護層應不小于80mm為宜。2.3掃管穿帶線對于現澆混凝土結構,如墻、樓板應及時進行掃管,即隨拆模隨掃管這樣能夠及時發現堵管不通現象,以便在混凝土未終凝時,修補管路。對于磚混結構墻體,在抹灰前進行掃管,有問題時修改管路,便于土建修復¨經過掃管后確認管路暢通,及時穿好帶線,并將管口、盒口、箱口堵好,加強成品配管保護.防止出現二次堵塞管路現象。2、KBG管施工方式:2.1KBG管管路不宜穿過建筑物、構筑物或設備的基礎,當必須穿過時應另設保護管保護。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處應裝設兩端固定的補償裝置。2.2KBG管暗敷時,宜沿最近的路線敷設,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外徑的10倍;明敷時,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外徑的6倍,當有兩個接線盒間只有一個彎曲時,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外徑的4倍。2.3KBG管彎曲處不應有折皺、凹陷、裂紋等缺陷,管材彎扁程度不應大于管外徑的10%。2.4KBG管敷設兩個接線點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對無彎管路時不超過30m;有一個彎曲(90°-150°)時不超過20m;有兩個彎曲(90°-150°)時不超過15m;有三個彎曲(90°-150°)時不超過8m。2.5KBG管明敷時吊架規格不應小于下列規定:圓鋼:直徑6mm扁鋼;30mm*3mm角鋼;25mm*25mm*3mm埋注支架應有燕尾,埋入深度不應小于80mm。2.6KBG管水平或垂直明敷時,其水平或垂直安裝的允許偏差為1.5‰,全長偏差不應大于管內經的1/2。2.7KBG管明敷時,排列整齊、固定點牢固、間距均勻,其最大間距應符合下表規定:敷設方式管直徑(mm)16-2025-3240吊架、支架或沿墻敷設固定點間的最大距離(m)1.01.52.02.8KBG管敷設時,其固定點與終端、彎頭中點、電氣器具或盒邊緣的距離宜為150-300mm。2.9KBG管進入落地式配電箱(柜)時排列整齊,管口出配電箱(柜)基礎面應為50-80mm。2.10KBG管埋入墻體或混凝土內時,管外壁與墻面凈距不小于15mm。2.11KBG管暗敷時,固定點應牢固且應符合下列規定:2.11.1敷設在鋼筋混凝土內的管路與鋼筋固定,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1000m;2.11.2敷設在砌體內的管路剔槽寬度不應大于5mm,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1500mm。2.12KBG管與其它管道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管路名稱管路敷設方式最小間距(mm)蒸汽管平行管道上1000管道下500交叉300暖氣管熱水管平行管道上300管道下200交叉100通風、給排水及壓縮空氣管平行100交叉50煤氣、乙炔、氧氣管平行100交叉1002.13KBG管連接應采用專用工具進行,不應敲打形成壓點,嚴禁熔焊連接。管路為水平敷設時扣壓點在管路上、下方分別扣壓;管路垂直敷設時扣壓點應在管路左、右側分別扣壓。2.14當KBG管徑小于φ25以下時,每端壓點不應少于2點;當管徑大于φ25時,每端扣壓點不應少于3處,且扣壓點對稱、間距均勻。扣壓點深度應不小于1.0mm,且扣壓牢固、表面光滑、管內暢通。管壁扣壓形成的凹凸點不應有毛刺。2.15KBG管連接處的扣壓點位置應在連接處中心,扣壓后接口縫隙采用電力復合脂封堵。2.16KBG管進入盒(箱)時,應一孔一管,并采用螺紋接頭連接,同時應鎖緊且內壁光滑便于穿線。2.17KBG管及其金屬附件組成的電線管路時,當管與管、管與盒(箱)連接符合規定要求時,連接處可不設置跨接線,但KBG管及金屬附件等作為外露可導電部分應與建筑物內的等電位聯結位置聯結,KBG管聯結處嚴禁熔焊連接。3、管內穿線3.1管內穿線施工程序:清掃管路放線及斷線穿拉線施工準備清掃管路放線及斷線穿拉線施工準備線路檢查絕緣搖測導線包扎帶護口導線與帶線的綁扎線路檢查絕緣搖測導線包扎帶護口導線與帶線的綁扎3.2選擇導線:各回路的導線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選擇型號規格,相線、零線及保護地線應加以區分,用黃、綠、紅導線分別作A、B、C相線,黃綠雙色線作接地線,蘭線作零線。3.3穿帶線:穿帶線的目的是檢查管路是否暢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圖要求。帶線采用Φ2mm的鋼絲,先將鋼絲的一端彎成不封口的圓圈,再利用穿線器將帶線穿入管路內,在管路的兩端應留有10~15cm的余量(在管路較長或轉彎多時,可以在敷設管路的同時將帶線一并穿好)。當穿帶線受阻時,可用兩根鋼絲分別穿入管路的兩端,同時攪動,使兩根鋼絲的端頭互相鉤絞在一起,然后將帶線拉出。3.4清掃管路:配管完畢后,在穿線之前,必須對所有的管路進行清掃。清掃管路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塵、泥水等雜物。具體方法為;將布條的兩端牢固地綁扎在帶線上,兩人來回拉動帶線,將管內雜物清凈。3.5放線及斷線3.5.1放線:放線前應根據設計圖對導線的規格、型號進行核對,放線時導線應置于放線架或放線車上,不能將導線在地上隨意拖拉,更不能野蠻使力,以防損壞絕緣層或拉斷線芯。3.5.2斷線:剪斷導線時,導線的預留長度按以下情況予以考慮:接線盒、開關盒及燈頭盒內導線的預留長度為15cm;配電箱內導線的預留長度為配電箱箱體周長的1/2:干線在分支處,可不剪斷導線而直接作分支接頭。3.6導線與帶線的綁扎:當導線根數較少時,可將導線前端的絕緣層削去,然后將線芯直接插入帶線的盤圈內并折回壓實,綁扎牢固;當導線根數較多或導線截面較大時,可將導線前端的絕緣層削去,然后將線芯斜錯排列在帶線上,用綁線纏繞綁扎牢固。3.7管內穿線在穿線前,應檢查電線管各個管口的護口是否齊全,如有遺漏和破損,均應補齊和更換。穿線時應注意以下事項:3.7.1同一交流回路的導線必須穿在同一管內。3.7.2不同回路,不同電壓和交流與直流的導線,不得穿入同一管內。3.7.3導線在變形縫處,補償裝置應活動自如,導線應留有一定的余量。3.8導線連接導線連接應滿足以下要求:導線接頭不能增加電阻值;受力導線不能降低原機械強度;不能降低原絕緣強度。為了滿足上述要求,在導線做電氣連接時,必須先削掉絕緣再進行連接,多股線需搪錫或壓接,包纏繩絲。3.9導線包扎首先用橡膠絕緣帶從導線接頭處始端的完好絕緣層開始,纏繞1~2個絕緣帶寬度,再以半幅寬度重疊進行纏繞。在包扎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收緊絕緣帶(一般將橡膠絕緣帶拉長2倍后再進行纏繞)。而后在絕緣層上纏繞1~2圈后進行回纏,最后用黑膠布包扎,包扎時要搭接好,以半幅寬度邊壓邊進行纏繞。3.10線路檢查及絕緣搖測:3.10.1線路檢查:接、焊、包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自檢和互檢:檢查導線接、焊、包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及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不符合規定的應立即糾正,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絕緣搖測。3.10.2絕緣搖測:導線線路的絕緣搖測一般選用500V。填寫“絕緣電阻測試記錄”。搖動速度應保持在120r/min左右,讀數應采用一分鐘后的讀數為宜。三、電纜敷設水平敷設1、施工程序水平敷設電纜橋架施工準備電纜橋架施工準備垂直敷設垂直敷設掛標志牌管口防水處理掛標志牌管口防水處理2、施工準備2.1施工前應對電纜進行詳細檢查,規格、型號、截面、電壓等級均應符合要求,外觀無扭曲、壞損等現象。2.2電纜敷設前進行絕緣測試。本工程為1KV以下電纜,用1KV搖表搖測。線間及對地的絕緣電阻不低于o.5MΩ。搖測完畢,應將芯線對地放電。2.3電纜測試完畢,電纜端部應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膠布包好。2.4電纜敷設機具的配備:采用機械放電纜時,應將機械安裝在適當位置,并將鋼絲繩和滑輪安裝好。人力放電纜時將滾輪提前安裝好。2.5臨時聯絡指揮系統的設置2.5.1線路較短或室外的電纜敷設,可用無線電對講機聯絡,手持擴音喇叭指揮。2.5.2電纜敷設,可用無線電對講機作為定向聯絡,簡易電話作為全線聯絡,手持擴音喇叭指揮(或采用多功能擴大機,它是指揮放電纜的專用設備)。2.6在橋架上多根電纜敷設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事先用表或圖的方式畫出來,以防電纜交叉和混亂。2.7電纜的搬運及支架架設2.7.1電纜短距離搬運,一般采用滾動電纜軸的方法。滾動時應按電纜軸上箭頭指示方向滾動。如無箭頭時,可按電纜纏繞方向滾動,切不可反纏繞方向滾動,以免電纜松馳。2.7.2電纜支架的架設地點的選擇,以敷設方便為原則,一般應在電纜起止點附近為宜。架設時,應注意電纜軸的轉動方向,電纜引出端應在電纜軸的上方。如下圖電纜電纜軸電纜電纜支架3、電纜敷設3.1水平敷設3.1.1敷設方法可用人力或機械牽引。3.1.2電纜沿橋架或線槽敷設時,應單層敷設,排列整齊,不得有交叉。拐彎處應以最大截面電纜允許彎曲半徑為準。電纜嚴禁絞擰、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3.1.3不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應分層敷設,截面積大的電纜放在下層建筑物變形縫處,應留有伸縮余量。3.1.4電纜轉彎和分支應有序疊放,排列整齊。3.1.5預分支電纜的敷設時,須注意以下事項:主電纜頂端蓋上一個用PVC材料制成的帽做防水處理,再用熱縮管加強。垂直干線的預分支組裝式分支電纜,須按以下步驟:(1)將電纜盤放在放線架上。(2)提升用的繩索通過卷揚機與電纜相連接。(3)提升的電纜網套到達頂時,將網套掛在事先安裝好的掛鉤上。(4)成立即對分支電纜中間進行固定。(5)進行接線(6)確認分支電纜的分支部是否能安全通過貫通孔洞。須派人看護。(7)敷設分支電纜時,禁止對分支線施加拉力。(8)單芯分支電纜禁止使用鐵質夾具。3.2垂直敷設3.2.1垂直敷設,有條件時最好自上而下敷設。敷設時,同截面電纜應先敷設底層,后敷設高層,應特別注意,在電纜軸附近應采取防滑措施。3.2.2自下而上敷設時,小截面電纜可用滑輪大繩人力牽引敷設。大截面電纜宜用機械牽引敷設。3.2.3沿橋架或線槽敷設時,每層至少加裝兩道卡固支架。敷設時,應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3.2.4電纜穿過樓板時,應裝套管,敷設完后應將套管與樓板之間縫隙用防火材料堵死。4、掛標志牌4.1標志牌規格應一致,并有防腐功能,掛裝應牢固。4.2標志牌上應注明回路編號、電纜編號、規格、型號及電壓等級和敷設日期。4.3沿橋架敷設電纜在其兩端、拐彎處、交叉處應掛標志牌,直線段應適當增設標志牌,每2米掛一標志牌,施工完畢做好成品保護。5、低壓電纜頭制作安裝5.1搖測電纜絕緣搖測接地電阻→剝開電纜頭→包纏電纜、套電纜終端頭→壓電纜芯線接線鼻子→與設備器具連接5.1.1選用1KV搖表對電纜進行搖測,絕緣電阻應大于10MΩ。5.1.2電纜搖測完畢后,應將芯線分別對地放電。5.2包纏電纜,套電纜終端頭套5.2.1剝去電纜外包絕緣層,將電纜頭套下部先套入電纜。5.2.2根據電纜頭的型號尺寸,按照電纜頭套長度和內徑,用塑料帶采用半疊法包纏電纜。塑料帶包纏應緊密,形狀呈棗核狀。5.2.3電纜頭套上部套上,與下部對接、套嚴。5.3壓電纜芯線接線鼻子5.3.1從芯線端頭量出長度為線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剝去電纜芯線絕緣,并在芯線上涂上凡士林。5.3.2將線芯插入接線鼻子內,用壓線鉗子壓緊接線鼻子,壓接應在兩道以上。5.3.3根據不同的相位,使用黃、綠、紅、黑四色塑料帶分別包纏電纜各芯線至接線鼻子的壓接部位。5.3.4將做好終端頭的電纜固定在預先做好的電纜頭支架上,并將芯線分開。5.3.5根據接線端子的型號,選用螺栓將電纜接線端子壓接在設備上,注意應使螺栓由上向下或從內到外穿,平墊和彈簧應安裝齊全。四、燈具安裝1、成排燈具、光帶的安裝根據燈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