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戊戌變法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加劇
第6課戊戌變法
一、核心素養目標:
唯物史觀:了解戊戌變法興起的社會背景;通過了解維新運動期間各地重要學會以及各地的
重要報紙,了解維新派早期的活動
時空觀念: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公車上書、維新運動的展開等基本史實、初步認識百日
維新的內容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意義等。
史料實證:通過閱讀課本,分析史料,歸納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認識戊戌變法的意
義和局限性
歷史解釋:通過了解戊戌變法的主要措施,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通過分析材
料,了解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家國情懷: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難點: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準備:小組合作、講授法。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單憑引進外國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謀求制度的變革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戊戌變法就是制度變革的一次嘗試。這次變法是怎么發動起來的變革的內容有哪些它的歷史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6課戊戌變法。
(二)、講授新課
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
1、公車上書:材料:
《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
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材料:假使我們是甲午到戊戌那個時代的人,眼看見我們的國家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以后又要割地賠款,我們還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國嗎……戊戌春季的瓜分更是刺激了變法派和光緒帝……——摘編自蔣廷《中國近代史》
根據材料并結合上節課所學內容,分析戊戌變法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開始的
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后,群情激憤,在京師參加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各省1300多名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
2、意義:
材料:具呈舉人康祖詒(yí)等,為安危大計,乞下明詔,行大賞罰,遷都練兵,變通
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國命……—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分析公車上書的意義是什么
這次上書并沒有上達光緒帝,卻轟動京、滬,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
人物掃描:康有為,廣東南海人。自幼熟讀經史,有志圣賢之學。20多歲時到香港和上海的兩次游歷,使他對西方資本主義治理下的社會有了親身感受。此后,他廣泛閱讀了當時能夠搜集到的西學書籍、報刊,鉆研西學知識。1888年,他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圖強,遭到頑固派的阻撓。后來,他回到廣州萬木草堂講學、著書,宣傳變法思想,培養維新人才。學生有梁啟超等。
3、組織學會,創辦報刊:
務
《時務報》1896年上海創刊,《國聞報》1897年創刊于梁啟超主筆___天津,嚴復主
圖片說明了什么
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變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
(2)、梁啟超與《時務報》:
材料:“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購船置械,可謂之變器,不可謂之變事;設郵使,開礦務,可謂之變事,而不可謂之變政。"——《日本變政考》
材料:“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
大成,在變官制。”——《變法通議》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變法通議》,強調“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日本以變法而強大,中國如果不變法,將會因守舊而滅亡。
這些文字議論新穎,通俗易懂,風靡海內。人物掃描:
梁啟超,廣東新會人。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之譽。11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17歲跟康有為學習。公車上書后,到上海任《時務報》主筆,撰寫《變法通議》等文章,宣傳變法思想。25歲時,到長沙時務學堂任中文總教習。
(3)、嚴復與《國聞報》
材料:嚴復,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讀于福州船政學堂。1877年被選赴英國學習海軍。留學期間,廣泛涉獵西方各種政治學術理論。兩年后回國,長期從事教育事業。甲午戰爭期
間,在天津《直報》上發表《原強》《救亡決論》等政論文章,號召救亡圖存。同時致力于翻譯事業,所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在當時思想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材料說明了嚴復哪些觀點
嚴復等主持的《國聞報》,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為目的,號召變法圖強,成為北方最有影響的報紙。
二、百日維新
1、背景:
線
青島
膠州灣
材料:1897年11月1日夜,陰云密布。十多個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闖進磨盤張莊教堂,殺死了德國神父能方濟和韓理迦略。能、韓二人原本分別在陽谷和鄆城一帶傳
教,因去兗州天主教總堂參加"諸圣瞻禮",路此天晚而宿。張莊教堂神父薛田資,主讓客先,安頓能,韓二人成了替死鬼。薛田資聽到動靜后發現情況不妙,倉惶逃往濟寧,電告德國駐華大使并轉德國政府。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材料: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也可憂危。”——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
材料:太后若仍不給我事權,愿退讓此位不甘做亡國之君。——蘇繼祖《清廷戊戌朝變記》
材料說明了什么
康有為上書光緒帝,痛陳時局的危險和變法的緊迫性,呼吁變法救國。
在康有為等維新派人物的推動下,光緒帝表示:“不甘作亡國之君"決心變法以自強。
2、變法過程:
簡述戊戌變法的經過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
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詔令。1898年是農歷戊戌年,史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
3、內容:
政治: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文化: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
軍事: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
1898年是農歷戊戌年,因此歷史上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
4、變法失敗:
材料一:全國的讀書人都覺得前功盡棄。他們費了多少心血,想從之乎也者里面升官發財。一旦廢八股,他們絕望了,難怪他們要罵康有為為洋奴漢奸。_________——蔣廷凝著《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戊戌政變,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者,將及萬人。——陳變龍《夢蕉亭雜記》
材料三: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謀生計者,任其自由。于是滿族諸人大嘩,謠謗起。
——黃鴻寺《清史紀事本末》
通過以上材料分析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他們掌有實權,阻撓和破壞變法法令的貫徹。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人士,廢除變法詔令。
材料:“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
材料:譚嗣同臨刑前有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事跡
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戊戌變法前后僅歷時103天,因此又被稱為“百日維新”。
(3)影響:
材料一:維新派興創辦報刊、成立學堂、學會,使當時“家家言時務"、“人人談西學”蔚然成風……___-—-中華書局《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決定創辦京師大學堂。變法失敗后,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下來,辛亥革命后改為北京大學。
通過材料總結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三)、本課小結
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他們的行動符合歷史潮流,是愛國的、進步的,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們的愛國精神必將激勵和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繼續奮斗。
(四)、課堂練習
1、清末,梁啟超首先提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到民國初年,各種以“中華”命名的組織和機構蓬勃興起,如“中華革命黨"中華銀行”等。這一現象(c)
A.否定了傳統的華夷觀念B.有利于維新變法思想傳播c.體現民族意識進一步覺醒D.推動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
2、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說“變法之本,在于人才,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他認為變法從根本上要變革(D)
A.教育制度B.科舉制度C.文化制度D.政治制度
c.改革了君主專制政體D.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3、梁啟超指出,清王朝社會政治制度的弊病在于“上體太尊而下情不達”,即君權太重,
官制等級森嚴,而人民沒有政治權利。因此他提出,維新變法“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民共主"。這說明梁啟超(B)
A.注重團結底層人民群眾B.提倡限制君權擴大民權C.提倡消除封建禮教危害D.推動了民主思想的傳播
4、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變法通議》,強調“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辦公室租賃合同范本版
-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觀察物體練習課-蘇教版
-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2 三角形內角和-青島版
- 2024年西南醫科大學招聘工作人員真題
- 2024年攀枝花市市屬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牡丹江市市屬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開封市六四六實驗高級中學教師招聘真題
- 購買電子耗材合同范本
- 2024年安徽省蒙城建筑工業中等專業學校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2024年北京回龍觀醫院招聘真題
- 【初中歷史】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的繁榮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5-2030中國橄欖球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 砌體結構檢測試題及答案
- 跌倒墜床的預防及護理
- DB32T 5061.1-2025 中小學生健康管理技術規范 第1部分:心理健康
- 2025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審定版
- 2025年洛陽科技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考點梳理)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地產租賃合同模板:詳細條款與風險防范指南3篇
- 上海外服筆試題目
- 《伯努利方程》課件
- 2025年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