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N夫茲今
SIRRIJNRIINSHAWHOSPITAL
oZHEJIANGLNlVERSinSCHOOLOFMEDICINE
骨科學
骨折
?定義:骨的完整性破壞或連續性中斷
?病因:(1)暴力:直接、間接;(2)積累性勞損(應力性骨折,無移位);(3)病理性骨折
?骨折段的移位:受暴力大小、性質、方向;骨折遠側端肢體重量;肌肉牽拉力;不恰當搬運的影響:
成角移位網方移位短縮移位分離移位旋轉移位
圖70-5五種骨折移位
?骨折分類:
1.是否與外界相通:開放性:閉合性
2.骨折的程度和形態:不完全骨折(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完全骨折:橫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
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碎骨塊>2)、嵌插骨折、壓縮骨折、骨箭分離(骨箭滑脫)
3.復位后是否穩定:穩定性骨折(橫形骨折、青枝骨折、裂紋骨折、嵌插骨折);不穩定骨折(斜形
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骨折的臨床表現上
1.全身表現:休克:骨盆(500-5000ML)股骨(300-2000ML),多發傷;發熱(吸收熱),<38度
2.局部表現:疼痛與壓痛;局部腫脹與瘀班:功能障礙
專有體征:畸形(成角,短縮,旋轉);反?;顒?;骨擦音或骨擦感
?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可疑者2周復查:CT;MRI
?骨折愈合過程
A,血腫機化演進期:骨折斷端血腫-肉芽組織-纖維組織一纖維連接一2周;骨外膜深層成骨細胞
T平行骨干的骨樣組織一1周;骨內膜與骨外膜類似,但出現晚。
B.骨痂形成期:骨內外膜成骨細胞一鈣化一新生骨(膜內化骨)一內外骨痂;斷端間,髓腔內軟骨
細胞-軟骨組織一鈣化—骨化(軟骨內化骨)T環狀骨痂及腔內骨痂。此期需4~8周,膜內化骨
簡易,迅速。故臨床應預防較大血腫形成,減少軟骨內化骨范圍,促進骨折較快愈合。
C.骨痂塑形期:原始骨痂一永久骨痂。排列規則、骨髓腔再通;Wolf定得;8-12周
□促進骨折愈合的生長因子:BMP,TGF-仇IGF、FGF、PDGF(又稱為創傷因子)、EGF
?骨折愈合的條件:微動;血供;應力。
?影響因素:
①全身:年齡;健康狀況;生長因子;
②局部:骨折類型和數量;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兩骨折段均好?一段好?均差?均無?):脛骨,
股骨頸;軟組織損傷程度;軟組織嵌入;感染;
③治療方法的影響:反復手法復位;切開復位時剝離過度;清創不當;牽引過度;固定不佳;鍛煉
過早或不當;
?骨折愈合的兩種形式
A.I期愈合:骨折端緊密接觸,血運損傷少,骨質無吸收,新骨沿哈佛系統在長軸方向逐漸沉積而
進行修復,X片上見不到骨痂
B.n期愈合:通過內外骨痂形成及改建時骨折愈合。愈合質量比I期好。
?臨床愈合標準▲
1.局部標準:局部無反常活動,無壓痛,無縱向叩痛
2.影像學標準:X片骨折線模糊,連續性骨痂通過
3.功能標準:解除外固定后:上肢平舉lKg達:Lmin;下肢不扶拐平地行走3min且>30步。連續觀察
2周骨折處不變形。
?骨折的急救原則▲:1.一般處理:評估全身情況,ABC原則;2.傷口處理:創口包扎,止血;3.妥善固
定;4.迅速轉運
?骨折的治療原則上(AO原則:復位;固定;康復治療)
1.復位:閉合復位(手法復位、牽引復位);切開復位
①解剖復位:對位、對線完全良好
②功能復位:骨折部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成人一下肢短縮<1CM;前后成角<10
度(與關節活動方向一致);長骨干橫骨折,對位達1/3;干箭端骨折,對位達3/4;兒童一下
肢短縮<2CM;
2,固定:外固定一夾板,石膏,外固定器;內固定一切開,閉合
外固定器適用于:①開放性骨折;②閉合性骨折伴廣泛軟組織損傷;③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
愈合;④截骨矯形術或關節融合術后。
外展架固定適用于:肱骨骨折合并槎神經損傷或肱骨干骨折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后;腫脹嚴
重的匕肢閉合性骨折和嚴重的上臂或前臂開放性損傷;骨叢神經牽拉傷;肩胛骨骨折;肩、肘關節化
膿性關節炎或關節結核。
2.生物學內固定(biologicalosteosynthesis,BO)原則①遠離骨折部位進行第位,以保護骨折
局部軟組織的附著;②保護血供,不以犧牲骨折部的血供來強求粉碎骨折塊的解剖復位;③使用低
彈性模貴、生物相容性好的內固定器材;④減少內固定物與母之間的接觸面積;⑤盡可能減少手術
暴露時間。
3.康復鍛煉:循序漸進,動靜結合
①骨折早期:傷后1~2周,主要做肌肉舒縮活動,促進患肢血液循環;
②骨折中期:傷后2周以后,借助康復期逐步活動骨折處的上下關節;
③骨折后期: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配合理療等
?開放性骨折的處理
A.Gustilo和Anderson分類
I度一由內而外,皮膚創口<1cm,軟組織損傷輕
H度一由外而內,皮膚創口>lcm,軟組織損傷中等
HI度一由外而內,軟組織損傷重,常合并血管、神經損傷
B.術前準備:了解病史;全身評估;局部合并傷;檢查損傷情況;輔助檢查
C.清創時機:6-8小時(潛伏期):一期處理;>8小時:污染重,酌情處理;>24小時:消毒,二期
處理。清創術要點:清理和修復。清理,消毒,再檢查,要徹底;止血,盡量不使用止血帶;修
剪,失活組織清除;處理骨斷端,再次清洗。
D.修復:血管,神經,肌腱:盡量一期;骨折:一期或二期,內或外固定;創口:一期,減張,植
皮,延遲閉合,皮瓣移植
E.術后處理:局部引流;閉合創口;抗生素;TAT
F.開放性關節損傷的處理同開放性骨折。
?骨折的并發癥▲
①早期并發癥及合并傷:1休克:創傷性,出血性;2感染;3脂肪栓塞綜合征(灌注不良,脂肪酶,
兒茶酚胺,毛細血管破壞,肺出血,肺不張,低血氧);4重要臟器損傷;5血管、周圍神經、脊
髓損傷;6骨筋膜室綜合征
②晚期并發癥:1.墜積性肺炎2.褥瘡3.DVT4.創傷性關節炎5.關節僵硬6.損傷性骨化(骨化性肌
炎,多發生于肘關節)7.急性骨萎縮(反射性交感神經性骨營養不良,常發生在手、足部位):Sudeck's
atrophy8.缺血性骨壞死(如股骨頸骨折后股骨頭壞死)9.缺血性肌攣縮(常由骨筋膜室綜合征
引起)10.骨發育障礙(見于小兒箭板破壞)
?骨折的延遲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
A.延遲愈合:骨折在正常愈合所需的時間(4~8個月),斷端仍未出現骨折連接。x線顯示骨折端骨
痂少,輕度脫鈣,骨折線明顯,但無骨硬化表現。主要因骨折復位后固定不確實。
B.不愈合:再度延長治療時間也達不到骨性愈合。X線顯示骨折線清晰可見,骨折斷端間有寬間隙,
兩斷端萎縮光滑、硬化,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質封閉。骨折處可有假關節活動。
1)分類:肥大性:骨折端加寬、過量骨痂形成;萎縮性:骨折反應少,無骨痂形成:
2)處理:切除硬化骨、打通骨髓腔、修復骨缺損、消滅感染灶。
C.畸形愈合:未達到功能復位要求。早期可行骨折處折斷再行復位固定,如已很堅固則截骨矯形。
?骨筋膜室綜合征(Oste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
1,定義:骨筋膜室(骨一骨間膜一肌間隔一深筋膜)肌肉和神經因缺血而產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
2.進展:瀕臨缺血性肌攣縮->缺血性肌攣縮、Volkmann畸形;一壞疽
3.早期臨床表現:疼痛;患側指(趾)呈屈曲狀態,肌力減弱;皮膚紅腫,壓痛;遠側脈搏和毛細
血管充盈時間正常(但并不說明肌肉血運良好)
—?缺血性肌攣縮癥狀5P:無痛;蒼白;感覺異常;肌肉癱瘓;無脈Painless,Pallor,Paresthesia,
Paralysis,Pulselessness
4.治療:早期切開筋膜減壓;保守治療時應嚴密監測組織壓
?Normaltissuepressureis0-10mmHg.Thecapillaryfillingpressureisessentiallydiastolicarterialpressure.
Whentissuepressureapproachesthediastolicpressure,capillarybloodflowceases,ifdiastolicarterial
pressureisnotmorethan30mmHgabovetissuepressure,compartmentalcapillarybloodflowis
significantlyobstructedandseverehypoxiaoccursinmuscleandnervetissue.
解剖病因及分型臨表治療
鎖骨骨折好發于中1/3中段骨折(橫行、斜行、粉碎性)局部腫脹和壓痛、瘀斑;頭向患側偏斜;可手法復位外固定:“8”字繃帶,3歲以下小孩禁
多由間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外端骨折(以喙鎖韌帶、肩鎖韌帶分解,分為3型)及骨折端患肢活動障礙、X線表現用;(2w后及時檢查是否固定)
力可引起粉碎性骨折手術治療(切開復位內固定ORIF):可能穿破皮膚
的難復位骨折;復位后再移位;合并神經、血管
損傷;陳舊性骨折不愈合;鎖骨外端骨折合并喙
鎖韌帶斷裂或肩胛頸骨折
肱骨外科頸骨折外科頸位于解剖頸以下多見于壯年和老年人,局部疼痛、腫脹和瘀斑無移位,無需復位
2-3cm,為松、堅質骨相鄰處,多由間接暴力所致:肩部活動障礙、局部明顯壓痛手法復位外固定
易發生骨折;無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內收型骨折、合并肱骨近X線表現手術治療:適用于不穩定骨折手法復位失??;陳
肱骨頭血管:旋肱前、后動端的粉碎性骨折舊骨折有明顯移位;合并肩袖損傷;合并神經血
脈;管損傷;合并肩胛頸骨折
肱骨干骨折肱骨外科頸下1cm和肱骨牌①骨折線在三角肌止點以上時:骨折近段向前、向內A、骨折專有體征:畸形;反常活動;骨擦音治療原則:復位、固定、功能鍛煉(康復治療)
上2cm之間的肱骨骨折;移位一受胸大肌、背闊肌牽拉所致。骨折遠段向上、或骨擦感手術治療指征:A、反復手法復位失敗B、骨折端
梯神經溝:肱骨中下1/3段向外移位一受三角肌、肱二、三頭肌牽拉所致。B、其他表現:疼痛、局部腫脹、淤血、壓痛、分離或軟組織嵌入C、合并神經、血管損傷D、陳
后外側的肱骨表面;②骨折線在三角肌止點以下時:骨折近段因三角肌的功能隙礙和神經癥狀等。舊骨折不愈合E、開放性骨折,8-12小時以內
牽拉而向前、向外移位。骨折遠段向上移位一受C、并發癥:槎神經損傷:垂腕、掌指關節不
朧二、三頭肌牽拉所致能伸直、拇指不能外展,手背梳側皮膚感覺
減退
肱骨黑上骨折前傾角:肱骨干軸線與肱骨A、伸直型:最常見;肘關節伸直位或半屈位手掌著地,骨折專有體征:略:治療原則:復位、固定、功能鍛煉
鐮軸線之間的夾角:30。使肱骨鐮推向后上方,肱骨干的下部推向前下方肘后三角正常,應與肘關節脫位相鑒別;手術探查指征:動脈搏動消失;患肢血供差;手
-50°;攜帶角:10°-20°;B、屈曲型:肘關節屈曲,肘后著地,直接暴力作用于必須檢查機動脈搏動和周圍神經功能。法復位失??;開放性損傷:成人的踝上骨折
多發生于10歲以下兒童;肘后并發癥:早期一骨筋膜室綜合征、缺血性肌
易損傷肱動脈、肱靜脈和神攣縮(多見于伸直型);晚期一肘內翻、肘
經外翻(多因尺側或槎側移位未糾正或骨箭損
傷)
前臂雙骨折前臂由尺骨和槎骨組成,并直接暴力,造成同一平面骨折;Monteggia骨折:骨折體征、肘前或后方可捫多數兒童Monteggia骨折可手法復位,成人則困
由骨間膜連接,其纖維方向間接暴力,常造成梯骨上段及尺骨下段骨折;及樓骨頭,前臂不能旋轉:難,多應切開復位;
由尺側下方斜向梯側上方;旋轉暴力,常造成尺骨上段和槎骨下段骨折;Galeazzi骨折:前臂遠側疼痛腫脹、成角或短
Monteggia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上尺稅關節脫位縮畸形:尺骨小頭突起,活動障礙;桃骨假
(伸直型;屈曲型;內收型;特殊型)關節活動
Galeazzi骨折:梳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稅關節脫位(1
型-穩定型;II型-不穩定型;III型-特殊型);
梳骨遠端骨折好發于老年人,發生于桃骨伸直型槎骨遠端骨折即colles骨折一一腕關節背伸,伸直型骨折:畸形:“銀叉”樣畸型、“槍復位固定:夾板式石膏固定,2周后改功能位,4
遠端3cm以內的骨折;手掌著地,遠段向槎側、背側移位;刺”樣畸形;骨折局部體征;可同時伴有下周后拆石膏;
掌傾角10~15度,尺偏角屈曲型桃骨遠端骨折即smith骨折一一跌倒時手掌屈尺稅關節脫位及尺骨莖突撕脫骨折,可合并手術治療:康復治療:
20~25度,梯尺間距l~1.5cm曲著地,遠端向掌側移位:1型一關節外骨折,骨折線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橫形;II型一骨折線斜形;川型一關節內骨折;屈曲型骨折:腕下垂,局部腫脹、瘀斑、活
梯骨背側緣部分關節內骨折,伴腕關節背側脫位,即動受限、壓痛
Barton骨折
骨腫瘤
概述
1.外科分期
①外科等級G:腫瘤組織學形態、放射線表現、臨床病程決定。良性GO,低度惡性G1,高度惡性G2。
②腫瘤局部范圍T:是否突破了自然的結締組織屏障(骨皮質、關節囊、關節軟骨、腱鞘囊)
③轉移M:是否發生局部或遠隔部位轉移
2.病理檢查
①穿刺(核心)活檢:簡易,但標本少易誤診,質硬腫瘤不方便;
②切開活檢:金標準,但特殊部位較難操作,要注意避免腫瘤污染!
3.附表
①骨腫瘤外科分期(Enneking分期)
良性:1期(靜止性)2期(活動性)3期(侵襲性);
惡性:I期:低度惡性無轉移(A間室內B間室外)II期:高度惡性無轉移(A間室內B間室外)
III期:低度或高度惡性有轉移(A間室內B間室外)
②手術邊界*是否截肢,共8種手術方式
表87-2手術邊界
種類切除平面組織學所見,
囊內切除腫瘤內手術邊界有腫瘤組織
邊緣切除反應區內囊外反應組織可有顯微衛星腫瘤
廣泛切除超越反應區正常組織正常組織可仃跳躍
根治切除正常組織間室外正常組織
表87-3肌肉骨骼腫癌手術
種類保留肢體皺股
囊內切除囊內刮除囊內截肢
邊緣切除邊緣整塊切除邊緣截肢
廣泛切除廣泛整體切除廣泛性截肢
根治切除根治性局部切除根治性關節離斷
表87Y良性腫瘤分期與手術種類
分期分級部位轉移能控制的手術
1GoToMo囊內切除
2GoToMo邊緣切除或囊內切除加有效輔助治療
3G.Mo-*?廣泛切除或邊緣切除加才『效輔助治療
表87-5惡性腫瘤分期與手術種類
分期分級部位轉移能控制的手術
IAGiTiMo廣泛性切除
廣泛切除或截肢(累及關節或神經血管時)
IBGiT2Mo
11AG:TIMo根治性切除或廣泛切除加7T效輔助治療
HBGiTzMo根治性切除
IHAC|-2TiMi根治性切除原發手術處理轉移讓或姑息
1UBCl~2TIMi根治性切除原發手術處理轉移灶或姑息
臨床表現▲:疼痛與壓痛;局部腫塊和腫脹;局部皮膚改變;功能障礙
5.發病時間:骨肉瘤:10-20yr,長骨干箭端多見;Ewing肉瘤:10~20yr,長骨骨干多見;軟骨肉瘤:40~70yr,
長骨末端、骨盆、肋骨。
6.輔助檢查
①X線表現:病變的部位(箭端、干箭端、骨干);破壞的形狀(地圖樣、蟲蝕樣、滲透浸潤樣);正常
組織的反應帶。骨膜反應:骨腫瘤侵入骨膜下,引起的成骨反應。單純、層狀(蔥皮樣)、針狀、袖
套狀(Codman三角)
②CT:較X平片有更高的分辨率和能展示橫斷面的特點,能更清晰地顯示骨皮質和骨小梁、軟組織侵犯
范圍。
③DSA:可見區域性血管增多,腫瘤染色。
7.鑒別診斷:創傷、退行性改變、炎癥(非特異性炎癥?特異性炎癥?)、骨腫瘤(良性?惡性?)
/良性骨病損
令良性骨腫瘤:骨樣骨瘤;骨軟骨瘤;骨瘤;軟骨瘤;軟骨母細胞瘤;骨巨細胞瘤
令瘤樣病變:孤立性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骨纖維結構不良;嗜酸性肉芽腫;
/惡性骨腫瘤
令原發:骨肉瘤(最常見);軟骨肉瘤;纖維肉瘤;Ewing's肉瘤;骨髓瘤
令轉移性骨腫瘤
?良性骨腫瘤
臨床表現流調射線學治療
骨面突出的良性腫物(正常骨);3O~5Oyr多見,70%在額竇和篩X線表現:致密性(周圍無骨膜有壓迫癥狀時可
若伴有結腸息肉、軟組織纖維瘤竇反應);疏松型(周圍有硬化帶)切除
骨瘤
和皮膚皮樣囊腫稱為Gardner綜
合征
典型表現:長骨持續鈍痛,夜間5~20yr,男性多見;CT可發現瘤巢手術治療,瘤巢的
骨樣骨瘤加重,服用少量水楊酸類藥物即最常見于股骨、脛骨和肱骨的去除是關鍵
可緩解骨干或骨髓端
最常見骨良性腫瘤;惡變率1%單發者多見于兒童或青少年,腫瘤包括纖維膜(滑囊)、軟骨手術指征:成年后
無痛骨性腫塊,多在長骨干箭男性多見;帽和瘤骨。持續生長;出現疼
骨軟骨瘤
端,下肢多見。多發者有下列特點:遺傳性:越年輕的病人,軟骨帽可越厚;痛;影響關節活
(外生性骨疣)
骨短縮與畸形;易惡變為軟骨動;位于中軸部
肉瘤。位;懷疑惡變
局部包塊或股增粗;好發于兒童活動型:10歲以下,囊腫與肺X線片表現:純溶骨性病變,骨應清除病灶防治
和青少年,多見于長管狀骨;板接近,距離<5mm,術后易皮質變薄膨脹,周圍無骨膜反病理性骨折及畸
多數無癥狀,部分人因病理性骨復發;應。形。
骨囊腫
折就診。靜止型:10歲以上,表情穩定活動型保守治療.;
靜止型首選刮除
植骨手術。
疼痛、腫脹、經常性關節活動受20~40歲高發;長骨X線平片常顯示膨脹的偏手術易復發;
眼(多見膝關節);少數有病理良性,具侵襲性;多侵犯長骨心狀溶骨性破壞?;煵幻舾?;
骨巨細胞瘤
性骨折。末端,以股骨下端、脛骨上端、病理示大片瘤樣的單核細胞
最常見持續加重的劇痛梯骨遠端、肱骨近端為最多。
?骨肉瘤
1.最常見的骨原發惡性腫瘤,約占1/5;組織學、生物學行為的一致性,傳統分為3類:成骨型、成軟骨型、
成纖維型;好發于肢體易于觀察腫瘤變化和復發;最常見轉移部位是肺(次轉移-骨),易于發現;好發年
齡輕,較少考慮其它原因引起死亡,能耐受大劑量化療。
2.臨床癥狀:漸進性疼痛、患部腫塊、關節活動受限;體征:腫塊/壓痛/皮膚表面靜脈怒張/皮溫升高等
實驗室檢查:ESR、ALP升高;ALP對預后更有價值,若完全切除腫瘤,ALP??苫謴驼?。
3.新輔助化療:在活檢證實骨肉瘤后立即進行化療,并根據術前化療效果指導術后化療方案的修正。(強調
術前化療的重要性;切除的腫瘤作腫瘤壞死率檢查;根據腫瘤壞死率高低,決定術后化療方案)
目前國內趨勢:對于擬保肢病例:強調術前化療+決定性手術+術后化療;對于截肢病例:不強調術前化療,
截肢+術后化療
4.肺轉移病灶的治療一一開胸切除轉移瘤指證:原發病灶無局部復發;無肺外的遠處轉移;肺內轉移病灶較
孤立而非全肺播散;病變局限于一側肺內;病變切除后殘留肺足夠維持生存需求
轉移性骨腫瘤
1,僅次于肺、肝,是癌癥遠處轉移的第3好發器官;發生率是骨原發惡性腫瘤的35~4。倍
2.好發于中老年,男性多見;多數為多發性骨破壞。脊柱、骨盆和長骨干時端是好發部位。
3.臨表:癌性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高鈣血癥等。
4.X線表現:溶骨性破壞最多見,形成蟲蝕樣或地圖狀骨質缺損,界限不清。
5.全身治療:化療和內分泌治療;骨吸收抑制劑的應用;放射性核素治療。局部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治療。
骨與關節結核
?好發部位:脊柱、嵌關節、膝關節;年齡(發展中國家):脊柱一20~30歲;關節一10歲以下;
多為血源性,繼發性,進展緩慢。
1.病理改變:單純性骨結核或單純性滑膜結核(局限于長骨干斷端或僅有關節腔積液,關節軟骨完好)一全
關節結核(侵犯關節軟骨,關節功能障礙、畸形)一嚴重者可形成疹管或竇道,引起繼發感染
2.臨表:全身癥狀、局部癥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脊柱結核可能壓迫脊髓引起截癱)
3.冷膿腫:膿液、結核性肉芽組織、死骨、干酪樣壞死物質等
4.實驗室檢查:ESR檢查病變是否活動和有無復發;結核菌素試驗多數陰性。
5.X線改變常在病后6~8周;CT、MRI有助于早期診斷。
6.綜合治療:休息、營養、抗結核治療2HRZ/6HRor2HRZS/6HR、病灶清除(恢復血管,術前2~4w藥物治療)
判斷骨關節結核治愈標準▲:(1)全身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欲良好;(2)局部癥狀消失,無疼痛,竇
道閉合:(3)3次£5(^都正常:(4)X線表現膿腫縮小乃至消失,或已經鈣化;無死骨,病灶邊緣輪廓清
晰;(5)起床活動已1年,仍能保持上述4項指標。
病灶清除適應癥:骨與關節結合有明顯的死骨和大膿腫形成;竇道流膿經久不愈;脊柱結核引起脊髓受壓。
禁忌癥:伴有其他臟器活動期結核者;病情危重、全身情況差;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脊
1.占據骨結核的首位,以往多見于兒童,近年青壯年居多。第1腰椎最常受累;椎體居多(99%),附件少見。
中心型椎體結核: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好發于胸椎;病變快,椎體壓縮;
邊緣型椎體結核:多見于成人,腰椎好發,局限于椎體上下緣,椎間盤破壞,椎間隙變窄?。?/p>
椎體破壞后形成寒性膿腫:椎旁膿腫;流注膿腫
2.臨表:起病緩慢;全身毒血癥狀;癥狀和體征:疼痛、姿勢異常、脊柱畸形、活動受限、壓痛和叩擊痛、
寒性膿腫、脊髓神經受損跡象等。(頸椎、胸椎、腰椎結合臨表側重點不同?。?/p>
3.影像學依據:X線表現:溶骨性破壞;MRI首選,增強MRI可區別膿腫與肉芽組織(周圍增強影為膿腫,
整個團塊均勻增強為肉芽腫表現)
4.輔助檢查:PPD試驗、抗結核抗體、血沉/CRP
病原學依據:抗酸染色、結核桿菌培養;病理學依據:結核性肉芽腫
5,鑒別診斷:強直性脊柱炎;化膿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脊柱腫瘤;嗜酸性肉芽腫;退行性骨關節病
6.手術適應癥:1.死骨、膿腫和竇道形成;2.結核病灶壓迫脊髓出現神經癥狀;3.晚期結核引起遲發性癱瘓。
▲結核病灶應徹底清除,后方應減壓至后縱韌帶(有神經癥狀時應減壓至硬膜);脊柱功能的重建通過植
骨或結和使用內固定實現。(前方支撐植骨對矯正和預防后凸的發生更可靠)
□脊柱結核并發截癱
①早期癱瘓:病灶處于活動期,膿液、結核性肉芽組織、干酪樣壞死組織和死骨進入椎管對脊髓、神經
構成壓迫;及時解除壓迫因素,截癱恢復理想。
遲發性癱瘓:脊柱畸形的漸進加重;脊髓血管的栓塞
②全身治療:支持治療;抗結核治療
局部治療:制動;手術治療;切開排膿、病灶清除術(內固定)、矯形手術
手術適應證:脊髓受壓伴神經功能障礙;脊柱的穩定性破壞、椎間不穩;脊柱明顯或進行性后凸畸形
(>30°);較大的寒性膿腫;病灶內有較大的死骨和空洞;經久不愈的竇道
>能關節結核
1.僅次于脊柱結核和膝關節結核,10~20+歲多見,常為單側;早期為單純滑膜結核或骨結核(髓臼、股溝頭),
后期全關節結核,股骨頭可破壞、后脫位。射線學改變早期常有局限性骨質疏松,CT主要表現為單反病灶、
骨性破壞、周圍軟組織腫脹、膿腫及鈣化等,關節間隙改變、關節腔積液、關節脫臼不等。
2.臨表:典型者局部活動受限,跛行和疼痛。兒童病例有夜啼?隨病變進展可出現關節運動畸形。主要采用
組織活檢和培養。
3.鑒別診斷:急性化膿性髏關節炎;合并慢性低毒性化膿性髏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與舐骼關節結核?;兒
童股骨頭骨軟骨病(髏關節活動不受限、ESR正常);一過性麟關節滑膜炎(多見于8歲以下兒童,常前驅
上呼吸道感染)
4.治療:關節腔內抗結核藥物局部注射;滑膜切除術;關節內病灶清除術;關節融合術(關節置換?)
化膿性骨髓炎
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75%金葡菌,其次0溶血性鏈球菌,革蘭陰性桿菌);分為血源性、創傷性及鄰近感染灶
引起。(若死骨形成~約需6w,則可稱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1.好發年齡:12歲以下兒童多見;好發部位:長骨干箭端(脛骨近端、股骨遠端多見)
2.臨床表現:最典型的全身癥狀是:惡寒、高熱、嘔吐,呈敗血病樣發作;新生兒及乳兒易興奮、拒乳,換
尿布時哭鬧。局部表現:疼痛,骨內壓增高而出現自發痛;局限在骨干高端的壓痛最重要,是最早出現
的局部表現;發熱、發紅是典型的急性炎癥表現。
3.病理變化:膿腫及骨壞死,死骨被肉芽組織、纖維組織包繞一骨膜下新骨形成,形成包殼。
圖83-2急性化膿性骨?(炎病灶和擴散圖83-3股骨上端的骨髓炎.膿液可穿破股骨頸
1.關節術St著點科張;2.Volkmann管;3.關節犬附卷點;骨密質進入關節腔,引起急性化膿性虢關節炎
4」;{?低板;5.骨膜下膿腫;6.向并越腔獷散;7.關節腔
▲部分長骨干斷端包括在關節內,膿液進入關節內形成化膿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也可直接波及干箭端,引起干髓端及
骨怖的骨髓炎。這一點在小兒特別重寓。
4.輔助檢查:血常規,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血培養,局部膿腫分層穿刺
(4)X線檢查:早期骨髓炎患兒X線平片一般正常,但對于鑒別診斷是有益的。發病7~14天
平片顯示可有骨破壞.此前僅表現為軟組織腫脹和脂肪消減,以后可見干靚端模糊陰影,骨紋理不
清;2周后逐漸出現骨松質蟲蝕樣散在骨破壞,骨膜反應、新骨形成等;病變繼續發展,可見分層骨
膜增生,游離致密的死骨,圍繞骨干形成的骨包殼,是慢性骨髓炎的表現。
5.鑒別診斷——
工急性軟組織感染:相對輕;軟組織豐富區域;癥狀/體征相對符合;
4.骨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往往不會起始即出現嚴重全身性反應;表面可有曲張血管,皮溫可升高;
但發紅等體征不甚明顯;起始對鄰近關節限制較輕;難以鑒別時需要活組織檢查
工Ewing肉瘤:局部癥狀及體征與骨髓炎類似,但滲出液含紅細胞。
6.治療原則:
a)抗生素治療:殺菌性抗菌素;足量、聯合應用;開始靜滴,病情穩定后可口服;
b)手術治療:引流膿液,減輕毒血癥狀;阻止向慢性骨髓炎轉化。時機:積極治療2-3天仍不能控制局
部癥狀。方法:鉆孔引流或開窗減壓;
c)全身對癥、支持治療;局部輔助治療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1.急性感染期未能徹底控制,遷延而成:系低毒感染所致,發現時即呈慢性。
2.病理特點:死骨和骨死腔;纖維瘢痕化;包殼、多發痰孔;流膿竇道
3.以手術治療為主,原則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組織和消滅死腔一一病灶清除術
創傷后性骨髓炎
1.開放性骨折術后、骨折或其它骨與關節手術后
2.全身治療:靜脈應用抗生素、全身對癥支持治療。外傷性化膿性骨髓炎的致病菌常見為革蘭氏陰性桿菌,
尤其是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更為常見。
3.局部處理一一局部制動;局部外科處理:清創、內固定物存留與否;灌洗;局部用藥
>局限性骨膿腫
1.細菌的毒力不大,病人的抵抗力較高;
2.好發于長骨的干髓端;缺乏急性骨髓炎的典型病史和體征;X片表現:干髓端囊性病變,周圍有硬化骨區
3.治療:偶爾發作時,應用抗生素可緩解;反復急性發作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時機宜在緩解期,手術徹
底去除病灶內炎性組織、植骨(一期VS二期)、圍手術期抗生素應用。
>硬化性骨髓炎(Garre骨髓炎)
1.原因:一般認為是骨組織的低毒性感染。好發長骨骨干,以脛骨最常見。慢性病程,反復局部疼痛。
2.X線表現:骨干局部或廣泛骨質增生硬化現象,表現為骨密度增高,骨密質增厚,骨髓腔狹窄甚至消失,
硬化骨與正常骨無明顯界限。
3.治療:偶爾發作時,應用抗生素可緩解。病灶部位硬化骨致密,藥物治療作用有限。療效欠佳者可考慮手
術治療,手術應盡量去除病灶內炎性組織和膿液。
>化膿性關節炎
1.兒童多見;膝、讖關節易受累;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2.病理進程:
A.漿液性滲出期:毛細血管充血,滑膜腫脹。關節液稀薄,纖維蛋白少。關節軟骨為破壞。
B.漿液纖維蛋白性滲出期:]毛細血管壁和滑膜基質屏障功能喪失,滲出液含纖維蛋白。關節軟骨降解,
關節功能受影響。
C.膿性滲出期:可進一步發展為骨髓炎、周圍軟組織蜂窩織炎。后期可發生病理學關節脫位,關節纖維
性強直或骨性強直。
3.診斷:全身表現、局部表現、實驗室輔助檢查、影像學表現、關節穿刺和關節液檢查
4.鑒別診斷: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關節結核
5.治療:全身治療;局部治療。急性期一早期制動、穿刺沖洗、切開引流;恢復期一關節功能康復、后遺癥
治療。
脊柱及脊髓損傷
>脊柱骨折
以胸腰段多見;脊柱骨折可以并發脊髓或馬尾神經損傷,特別是頸椎骨折-脫位,合并脊髓損傷最高可達70%。
A.脊柱組成:①脊柱由7個頸椎,12個胸椎,5個腰椎,5個舐椎及4個尾椎組成,共33塊。②頸胸、胸腰
段為活動部;舐尾段為不活動部;舐、尾椎各融合為1塊。③4個生理彎曲。
B.脊柱的功能單位:也稱功能單元,即一個運動節段(共24個),包括兩個椎體及兩椎體之間的軟組織。
C.脊柱穩定的“三柱"概念(Denis1983;Ferguson1984)
Ferguson——前柱:前縱韌帶,椎體前2/3份和纖維環的前半部分。中柱:椎體后1/3份,纖維環的后半
部分和后縱韌帶。后柱:關節突關節及關節囊、黃韌帶、骨性神經弓、棘上韌帶和棘間韌帶。
D.各部脊椎特點
頸椎胸椎腰椎
1.C3-C7共同特點:椎體側方有鉤1.椎體兩側有肋凹,與肋骨頭形成肋椎關1.椎體大,呈腎形
突;椎孔較大,呈三角形,矢狀節。2.推孔呈三角形或卵圓形,矢
徑14.4-16.9mm;關節突方向近2.椎孔較小,呈園形,矢狀徑14-15mm狀徑14-20mmo
似水平位;橫突有孔,過椎動脈:3.關節突方向呈額狀位,有利于旋轉,不3.關節突方向大致呈矢狀位。
棘突分叉。易脫位4.橫突較細小。
2.C1:無椎體,前后兩弓及兩側塊。4.橫突有肋凹,與肋結節形成肋橫關節5.棘突大,呈長方形。
3.C2:有齒狀突。5.棘突長,向后下,彼此相接作疊瓦狀
4.C7:棘突長,不分叉。6.推弓根短而細
1.脊柱骨折的病因:暴力是主要原因。間接暴力:絕大多數,如:高空墜落,重物砸傷。直接暴力:少數。
2.分類
A.根據受傷的損傷機制分:
(1)壓縮骨折:a)屈曲型壓縮損傷,最常見;b)垂直形壓縮損傷(2)屈曲一分離骨折:軸向旋轉載荷,
前柱壓縮,中后柱張力性損傷(3)旋轉骨折(4)伸展一分離骨折
B.根據骨折的穩定性:a)穩定型;b)不穩定型骨折:三柱中二柱骨折、爆裂骨折、骨折-脫位
C.根據骨折的形態分:(a)壓縮骨折(b)爆裂骨折(c)撕脫骨折(d)Chance骨折(e)骨折-脫位
D.根據骨折的程度和部位
頸椎骨折和脫位A)屈曲型損傷:前方半脫位,30-50%;雙側脊椎間關節脫位;單純壓縮性骨折
B)垂直壓縮所致骨折:Jefferson骨折;爆裂型骨折C5、680%
C)過伸損傷:過伸性脫位;損傷性樞椎椎弓骨折
D)其他較少見骨折:齒狀突骨折3型(1型齒突尖,罕見;II型基底部,愈合差;
川型連同樞椎椎體,愈合率高)
胸腰椎骨折和脫位A)單純性楔形壓縮骨折:前柱受損,常是高空墜落所致
B)穩定性爆裂型骨折:前中柱受損
C)不穩定性爆破型骨折:三柱受損
D)Chance骨折:椎體水平狀撕裂:經過棘突,椎弓和椎體
E)屈曲-牽拉型損傷
F)脊柱骨折-脫位
X骨折的A0分型
根據損傷的病理形態學將骨折分為三型:
A型:前柱壓縮性損傷
B型:雙柱損傷伴有前柱或者后柱的橫行分離性損傷
C型:雙柱損傷并且伴有旋轉型移位
A類:壓縮骨折一一A1:嵌插骨折;A2:劈裂骨折;A3:爆裂骨折
B類:牽張骨折一一B1:后側主要韌帶分離損傷(屈曲型損傷);B2:后側骨質分離損傷(屈曲型損傷);B3:
由前經椎間盤的損傷
C類:旋轉不穩定型骨折一一Cl:A類骨折伴旋轉;C2:B類骨折伴旋轉:C3:旋轉-剪切損傷
1載荷分享評分系統(LoadSharingScoringSystem)
McCormack等確定了3種與后路短節段器械失效有關的因素:1、骨折粉碎的程度;2、骨折塊分離的程度;3、
側位片上后凸畸形矯正的度數。
Score1point2points3points
Sagittalcollapse30%>30%60%
S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纖維板行業的國內外標準對比研究考核試卷
- 畜牧良種繁殖保險制度與風險管理考核試卷
- 時間的初一語文作文
- 玉米加工與糧食產后減損技術考核試卷
- 空中交通管制員視覺識別能力考核試卷
- 突發事件預防與應對策略考核試卷
- 站內公共服務設施完善與人性化設計實踐成果考核試卷
- 紡織品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與創新考核試卷
- 小學100以內退位減法練習題(500條)
-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可視化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動汽車兩檔AMT自動變速器傳動結構計算設計9800字(論文)】
- 肩關節鏡麻醉管理
- 期中檢測題(含答案)-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
- 短期留學協議書范本
- 2025年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附答案
- 一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冊2024完美版
- 2025-2030中國神經外科手術導航軟件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冠心病》課件(完整版)
- 09BJ13-4 鋼制防火門窗、防火卷簾
- 《心房顫動診斷和治療中國指南2023》解讀
- 幼兒園紅色小故事PPT: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