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中外歷史綱要》(下)第35講 全球航路的開辟 講義_第1頁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中外歷史綱要》(下)第35講 全球航路的開辟 講義_第2頁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中外歷史綱要》(下)第35講 全球航路的開辟 講義_第3頁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中外歷史綱要》(下)第35講 全球航路的開辟 講義_第4頁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中外歷史綱要》(下)第35講 全球航路的開辟 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中外歷史綱要》(下)第35講全球航路的開辟講義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35講全球航路的開辟講義

階段特征:

總體特征:

1500-1800年,從新航路開辟到工業革命前是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時期,也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資本主義的成長已成為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核心內容。資本主義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西方世界政治、經濟、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為工業文明的到來作了重要的準備。

具體表現:

1.政治上:英美等國資產階級建立代議制民主政治,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2.經濟上: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逐步發展到工場手工業時期;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伴隨著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世界市場得到拓展。

3.思想文化: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高舉人文主義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歐洲近代科學的興起和發展;蘊含人文精神的文學藝術逐漸興起,科技上: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萌發;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提出,標志著近代科學正式形成,并為啟蒙運動提供了理論武器。

課標要求:

1.了解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因素和客觀條件;

2.知道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的基本航海歷程及結果;

3.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近三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

年份試卷考點

2024全國新課標卷航海活動的作用

湖北卷西歐海外貿易活動

2023廣東卷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河北卷資本原始積累

海南卷16-19世紀歐洲經濟中心的轉移

2022全國甲卷新航路的開辟、早期殖民擴張

福建卷新航路的開辟和影響

命題分析:

1.重要知識點: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影響及早期的殖民擴張;

2.考查形式: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主要考查中西對比。

備考建議:

1.新航路的開辟歷來是世界史常考熱點話題,在高考中考察集中在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和影響方面,新教材增加了部分新航路發展,但在實際高考中并非核心考察要求;

2.在復習中主要是理解新航路開辟對世界不同地區的影響,理解人類從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從一開始就不具有平等性,這影響了不同地區近代化的發展水平和道路選擇。

時空定位:

主要內容:

考點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

考點2:新航路的開辟;

考點3:其他航路的開辟

教學過程:

基礎概念辨析:

(1)舊航路存在問題及特點:

問題:

①東西方陸路漫長交往不便;

②海上限于地中海周邊、印度洋和東南亞

③大西洋的海上活動極其有限。

特點:

中國主導、區域性、陸路為主、中轉貿易、和平貿易。

新航路的特點:

歐洲主導、全球性、海路為主、直接貿易、殖民擴張。

考點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

(一)動因(必要性):

材料一15世紀末期的歐洲,社會分工不斷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城鎮迅速增多,商品經濟日益發展,貨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歐的國王、貴族和商人到處追求黃金白銀,形成一股貴金屬熱。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黑死病使佛羅倫薩人口減少了約2/3,但是活下來的人無償占有了死者的財富,具備了購買能力,導致社會上很多人產生了享受、奢侈的消費動機,特別是東方香料和奢侈品。

——魏躍軍《中世紀晚期西歐商品市場發展的內在動力》

材料三在15世紀,追求黃金的熱彌漫全歐洲,東方某國“據有黃金,其數無限……君主有一大宮,其頂皆用精金為之……宮廷房室地鋪金磚,以代石板,一切窗櫳亦用精金……"

——《馬可·波羅游記》

材料四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后占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控制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因此,西歐各國迫切需要開辟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線。

——周一良、吳于廑《世界通史》

材料五看似不起眼的胡椒,卻是家家餐桌必備。在中世紀時,更是歐洲達官顯貴們的最愛、財富與地位的象征。黑胡椒原產于印度,距離歐洲各港口有十萬八千里之遠,取之向來不易。商人們對其供應來源不遺余力的追尋,成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推動力量,促成全球貿易的興起,重新劃定了世界經濟版圖。

——瑪喬麗·謝弗《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

材料六基督教自稱是普世教會,凡有人類的地方就該有基督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擴張的凝結劑,使各種各樣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東方來的達·伽馬還是到西方去的哥倫布,都是把宗教目標和現實目標糅合在一起,無法區分。

——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歸納為:

(1)經濟根源:根本原因

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金銀財富的需求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

(2)社會根源:尋金熱

①黃金也是商品貿易的重要支付手段,歐洲社會對黃金等貴重金屬的需求量激增,黃金、白銀取代土地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象征和衡量社會地位的重要標志;

②《馬可·波羅行紀》中對中國的描寫,使歐洲興起了尋金熱。

(3)商業危機:直接原因

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占領傳統商路,導致商路不暢,導致東方運到歐洲的商品數量急劇減少,價格上漲。

(4)精神動力:主觀原因

西歐人傳播基督教的熱情;

(5)思想根源:人文主義

14、15世紀歐洲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主流社會思潮是,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價值,鼓勵人們敢于冒險、勇于開拓進取去挑戰并征服自然,大膽地追求財富并實現個人價值。

(6)政治根源:積極擴張

各國君主強化主權,積極擴張,中央集權制強大的組織能力。

(二)條件(可能性):

材料七中世紀晚期,西歐封建制度內部矛盾重重。封建經濟日趨衰敗,……各國政府在財政上亦常常捉襟見肘,它們迫切需要新的財源,以增加收入,緩解矛盾。在這種情況下,西歐各國君主先后支持開辟新航路,大力向海外擴張。……同時,也只有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才能滿足開辟新航路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條件,所以開辟新航路基本上都是政府支持下的航海活動。

——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

歸納為:

(1)航海技術的進步;

(2)造船技術的進步(多桅帆船);

(3)地理知識的增加(地圓學說、季風、洋流);

(4)經驗豐富:西歐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5)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問題思考:為什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材料在伊比利亞半島,歷時8個世紀之久的再征服運動到15世紀逐漸結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統一進程,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具有相當雄厚的物質力量和必要的組織能力。封建國家為了擴大貿易,增加財源,進而發動海外掠奪,對開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條件。

——朱寰主編《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冊)

提示:

(1)地理位置有利都在大西洋沿岸;

(2)掌握先進的航海與造船技術;

(3)都是中央集權國家,有能力支持和供應遠洋航行;

(4)熱衷于傳播天主教。

知識拓展:“地圓說”重新被“發現"

(1)“地球”的概念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畢達哥拉斯第一次提出的。

(2)公元前3世紀、公元前2世紀,亞歷山大的科學家埃拉托色尼、希臘的地理學家托勒密分別提出了地球是一個球形的設想。

(3)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重新“發現"了這個學說,許多人相信地球是圓的。哥倫布到達美洲的航行、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促進了新宇宙觀的形成。

問題探究:怎么理解全球航路的開辟是“雙重擴張”?

有學者認為:地理大發現是資本主義和封建的兩種動力共同擴張的結果,是雙重擴張。換言之,沒有初期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商人們的擴張要求,就沒有地理大發現;

但若沒有國王和政府的領導、支持及貴族的參與,同樣也不會有地理大發現。

提示:

西、葡封建王室支持:

(1)中央集權、民族國家;

(2)地理位置優越、航海技術與經驗;

(3)王室奢侈需求、傳播天主教。

考點2:新航路的開辟

(一)過程:

歸納為:

一個中心:歐洲

兩個方向:向東(葡萄牙)、向西(西班牙)

兩條航線:西歐——美洲——亞洲——西歐;西歐——非洲——印度;

四個人物: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

問題探究:從這種艱苦生活中,我們如何看待這些航海家?

歷史縱橫:麥哲倫船隊在太平洋上的艱苦生活

麥哲倫船隊在環球航行的過程中歷盡艱辛一位船員記述了他們在橫渡太平洋期間的苦難:“我們所吃的餅干不再能稱為食物,它們只不過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餅干的蛆蟲,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發著叫人無法忍受的臭氣我們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樣惡臭、令人作嘔……實際上,我們常不得不靠吃木屑過活,就連耗子這種極叫人憎惡的食物,大家都在貪婪地尋找,一個耗子能賣得半個達卡金幣"但是,這些早期航海家也是歐洲第一批殖民者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也是掠奪和奴役當地人民的過程。

提示:

(1)航海家不畏艱險、吃苦耐勞、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的探索精神值得學習;

(2)大大加強了世界各地的交流,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永遠不可磨滅的偉大功勛;

(3)同時進行殖民擴張,破壞了當地的文明,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4)歷史人物是復雜的、多面的,應該多去發掘材料,從不同角度全面評價。

(二)影響:(必修與選修結合)

材料一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同非洲、美洲和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商品種類日益增多,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世界貿易的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材料二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歐洲,所經地區物價上漲,貨幣貶值。……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發展。

材料三美洲金銀產地的被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為商業性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

——馬克思《資本論》

材料四材料五歐洲殖民者從美洲掠奪大量的白銀購買亞洲的商品。白銀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亞洲經濟的發展;原產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等傳入中國以及非洲。

材料五從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得到18600噸注冊白銀和200噸注冊黃金,……到1570年,戰爭屠殺和歐洲傳來的流行病,……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從那以后急劇減少了90%。

——《大國崛起》

材料六它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開始了人類文明一體化進程。

——馬世力《世界史綱》

材料七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基本上是以大陸為中心,海上聯系相對來說并不重要。如果把1500年作為劃分世界歷史新時期的標志,就是因為從那時起各大陸之間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聯系,從此各地區都被整合到全球體系中來。

——《泰晤士世界歷史》

影響歸納為:

(1)對歐洲:

①引發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商貿中心發生轉移;

②加速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2)對亞非拉:

①帶來深重的災難,導致亞非拉殖民地的貧困與落后;

②大量白銀流入亞洲,暫時刺激了亞洲的經濟發展;

③沖擊了當地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導致疾病的傳播。

④原住民印第安人、歐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統的人,共同生活在美洲,使美洲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選必2P39)

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混血后代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發展了以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選必3P38)

知識鏈接:新航路的開辟的其他影響(結合選修)

中國:

①日本、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明清朝白銀貨幣化明顯,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

②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葡萄牙人開辟了印度經澳門至日本的三角貿易;馬尼拉大帆船貿易)

③大量白銀輸入,為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創造了條件。(選必1P93)

④馬鈴薯、玉米等外來農作物的廣泛種植,促進了中國人口迅猛增長。(選必2P11)

非洲:

西方殖民者擄掠黑人作奴隸,深刻改變了非洲的人口結構,嚴重影響了非洲的社會發展。(選必3P38)

亞洲各國統治政策:

古老帝國受到沖擊;面對西方的侵擾,亞洲的統治者推行“閉關自守”為主的政策,以消極應對危機。

核心素養: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

問題探究: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你如何評價梁啟超的觀點?

材料早在1405—1433年,中國的鄭和就奉命七次率領龐大的船隊進行了遠洋航行。鄭和船隊航行至東南亞、印度、波斯灣、阿拉伯半島、紅海海口和東非沿岸,是人類航海史上的創舉。對于鄭和的航海,梁啟超作了這樣的評論:

“謂大陸人民,不習海事,性或然也,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也。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現亞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當維哥達嘉馬(達·伽馬)發現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我國民雖稍食其賜,亦幾希焉。則哥倫布以后,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后,有無量數之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后,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是豈鄭君之罪也。"

——梁啟超《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鄭和研究資料選編》

提示:

梁啟超的觀點:中國為何在鄭和航海之后再無這樣的創舉。

中國鄭和:

①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社會相對穩定,傳統的小農經濟持續發展;

②其目的主要是宣揚國威、擴展朝貢貿易、尋找建文帝等,政治目的大于經濟目的;③后來航海帶來的財政負擔日益加重,政府不再組織大規模航海活動。

可見,鄭和航海的深層驅動力不足,也無長遠目標。

歐洲哥倫布等人:

①當時西歐社會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西歐生產力發展引起了社會劇烈變化;

②持續遠航目的是為追求金銀財富、開拓新市場、傳播宗教等,航海探險也得到了當時歐洲一些國家王室的支持。

可見,哥倫布等人遠航的內部驅動力較大,追逐物質利益,航海具有持久性。

考點3:其他航路的開辟

(一)背景:

(1)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據了歐洲至亞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路;

(2)英國、荷蘭等國為發展海上貿易,開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亞洲的航路。

(二)過程:

(1)探索和開辟到北冰洋的航線

①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了一塊“新發現的大陸”,即紐芬蘭島。

②16世紀,法國人卡蒂埃到拉布拉多半島。

③荷蘭航海家巴倫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詳細的航行記錄和準確的航海圖。

④17世紀初,效力于荷蘭的英國人哈得遜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

⑤俄羅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

(2)南半球航線的開辟:

①1578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一個岬角,即合恩角。

②1642—1643年,荷蘭人塔斯曼環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

(三)特征:

在航行方向上側重于南北方向,并向人際罕至的高緯度和南半球探索,探索的地理意義明顯增強。

(四)影響:

(1)歐洲人和航海探險,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在主要航線之外,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

(2)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

知識鏈接:溝通海洋的大運河開通(選必二,P68、70)

(1)17世紀開通的法國米迪運河,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歐洲歷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運河之一。

(2)1869年開通的蘇伊士運河連接了紅海和地中海,成為西歐和南亞、東亞之間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3)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極大地縮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航行。

(4)影響:

新航路的開辟讓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環球交通網絡逐漸形成。

核心素養: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新航路開辟與經濟發展、文化進步之間的關系。

材料一14世紀之后,奧斯曼帝國的興起,使近東地區戰爭連年不斷。1453年奧斯曼人占領了君士坦丁堡,不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業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斷絕。歐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歐國家組織多次探險,希望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摘編自高德步、王鈺《世界經濟史》

材料二如果從整體上講,他們(土耳其人)并沒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們的聲名狼藉的消極和保守主義而增加向東方交通的困難……葡萄牙海外揮險先于奧斯曼帝國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擠的熱那亞和佛羅倫薩商人轉而支持西葡兩國開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動葡萄牙尋找向亞洲的繞好望角之路。

——摘編自王三義《“土耳其人阻斷商路說"與西方的近東殖民》

提示:

(1)文藝復興中的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有利于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的開辟沖擊了西歐的思想界,有利于思想解放。

(2)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可能;新航路的開辟證實了“地圓說”,促進了科學的進步。

(3)14至15世紀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是新航路開辟和文藝復興的共同根源,這兩大事件又共同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高考真題演練:

1.(2024·全國新課標卷)16世紀上半葉,航海家在太平洋開發了連接美洲和亞洲的東風帶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從菲律賓群島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紀初,荷蘭人利用西風帶環球航行。16至17世紀的航海活動()

A.激發“地圓說"的形成

B.表明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

C.導致陸路貿易基本停滯

D.促進了貴金屬的全球流動

【解析】16至17世紀的航海活動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使得美洲的貴金屬能夠被運往亞洲和歐洲等地,促進了貴金屬的全球流動,D項正確;“地圓說”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形成,“地圓說"是此時航海活動的背景,排除A項;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B項;雖然航海活動興起,但陸路貿易并沒有基本停滯,C項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4·浙江卷6月)在馬可·波羅之前,歐洲人只知道絲綢來自神秘東方,并不清楚它原產地的模樣。馬可·波羅通過分享親身經歷,把來源地具象化。《馬可·波羅游記》“成為中世紀歐洲最重要的暢銷書之一。隨后幾個世紀,許多探險家、航海家和商人決定追隨馬可·波羅的腳步,一定要前往馬可·波羅所描述的東方。”“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馬可·波羅的書和前往中國的愿望影響的。"上述材料旨在說明()

A.歐洲人長期對東方尤其是中國興趣濃厚

B.馬可·波羅指引西方人前往新大陸

C.馬可·波羅激發歐洲人的中國情結

D.《馬可·波羅游記》是中世紀歐洲暢銷書

【解析】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馬可·波羅通過分享親身經歷,把來源地具象化,激發了歐洲人的中國情結,追隨馬可·波羅的腳步前往中國,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馬可·波羅的經歷激發了歐洲人的中國情結,而不是強調歐洲人長期對中國興趣濃厚,排除A項;中國不是“新大陸”,排除B項;材料沒有《馬可·波羅游記》是中世紀歐洲暢銷書的相關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

3.(2023·廣東高考)有學者在評價某歷史事件時說:“無非是其通過探險活動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個單一的航海體系,那就是歐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為基礎將他們的影響力擴展到所有大陸的整個過程。"下列選項中符合該學者評價角度的是

A.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與擴散

B.社會從傳統到現代

C.文明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

D.世界從分散到整體

【解析】據材料“過探險活動”“歐洲人如何控制海洋……擴展到所有大陸的整個過程"可知歐洲人在海外探險的基礎上開辟了新航路,將世界聯系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同時通過殖民擴張建立起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故選D項;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與擴散主要強調資產階級代議制度的確立,屬于上層建筑的變革,與“控制海洋”“所有大陸"等信息不符,排除A項;從傳統到現代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材料無法充分體現,排除B項;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主要體現在生產工具的變革和生產力的巨大飛躍,材料并未體現,排除C項。

4.(2023·浙江卷6月)1694年,英格蘭銀行獲準成立,在倫敦商人中大受歡迎,但貴族卻對它不感興趣。盡管英國國王帶頭認股,成為最早的一批股東,但貴族院卻只有兩人追隨其后。直到1749年,一位英國政黨領袖還說:“國家是一條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這說明()

A.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還未確立

B.銀行的商業經營方式最早出現于英國

C.新的資本價值觀念尚未普及

D.“光榮革命"改變了英國的政權結構

(2023·廣東高考)有學者在評價某歷史事件時說:“無非是其通過探險活動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個單一的航海體系,那就是歐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為基礎將他們的影響力擴展到所有大陸的整個過程。”下列選項中符合該學者評價角度的是

A.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與擴散

B.社會從傳統到現代

C.文明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

D.世界從分散到整體

【解析】據材料“過探險活動"歐洲人如何控制海洋……擴展到所有大陸的整個過程”可知歐洲人在海外探險的基礎上開辟了新航路,將世界聯系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同時通過殖民擴張建立起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故選D項;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與擴散主要強調資產階級代議制度的確立,屬于上層建筑的變革,與“控制海洋"所有大陸”等信息不符,排除A項;從傳統到現代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材料無法充分體現,排除B項;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主要體現在生產工具的變革和生產力的巨大飛躍,材料并未體現,排除C項。

4.(2023·浙江卷6月)1694年,英格蘭銀行獲準成立,在倫敦商人中大受歡迎,但貴族卻對它不感興趣。盡管英國國王帶頭認股,成為最早的一批股東,但貴族院卻只有兩人追隨其后。直到1749年,一位英國政黨領袖還說:“國家是一條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這說明()

A.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還未確立

B.銀行的商業經營方式最早出現于英國

C.新的資本價值觀念尚未普及

D.“光榮革命”改變了英國的政權結構

【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范圍為1694年的英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新航路開辟以及殖民擴張,新的經營方式出現,英格蘭銀行就屬于其中的佼佼者,但是英國的貴族并不熱心于參股英格蘭銀行,這說明當時新的資本價值觀念尚未普及,英國的貴族依然熱衷于傳統的投資,C項正確;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之后,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排除A項;銀行的商業經營方式最早出現在荷蘭,排除B項;“光榮革命”發生于1688年,與材料本身并無關聯,排除D項。故選C項。

5.(2023·河北卷)16世紀早期,伊比利亞人來到南亞,把馬爾代夫的海貝運回歐洲,然后再將其轉運至西非,作為貨幣購買奴隸及其他商品。這一做法()

A.拉開了殖民擴張的序幕

B.開創了亞非貿易網絡

C.導致了價格革命的爆發

D.助推了資本原始積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