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課題1、大青樹下的小學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
教學目標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重點:1.識字、寫字。
教學重點
2.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難點
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
教學準備資料。復備課
2.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
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小學,
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小學。
教3.教師范讀。
學二、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過1.大青樹下的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
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
程
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4、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
三、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
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J)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
畫是撇折。
3.學生寫字。
4.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復習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
等方面想象、講述。
b.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
一讀?
C.配樂朗讀這一段。
2.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孩子
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學生開始上課
To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
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
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
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3.朗讀有關句子,想象句子描述一幅情景?
a.這所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
情景,多么美麗的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
道別的話。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3.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四、作業
五、小結
反
穿戴不同
持
大青樹下的小學好朋友
ft
語言不同
教
學
反
思
課題2、花的學校
1.認識本文的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目標
2.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潑、調皮;想想
花的學校釋什么樣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想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靈性、童
真童趣。
教學重點重點:識字與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難點:學生對花的學校的了解,對詩句意思的理解。
教學準備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復備課
第一課時
一、聯想感知,激趣引入:
1.說說自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
2.你們可知道某不但我們有學校,連花兒也有學校呢,今天學習第
二課《花的學校》,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L讀準下列字音。降、潤、罰、揚、臂、賞、碰
2.交流、識記生字。
教
A.加偏旁記憶的字:閏潤臂劈蟲觸角---觸
學
B.換偏旁以及的字:湯一一燙壁一一臂
過
3.讀讀寫寫下列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程
潤濕:潮濕潤澤。
原野:寬廣平坦的地方
狂歡:縱情的歡樂。
急急忙忙:心里著急,行動加快。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C
1.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請四名同學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思考
每一節詩講了什么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3.說說每節詩的內容。
第一節:想象陣雨降落時,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的舞。
第二節:想象雨來時,關了門在做功課的花朵們變放假了。
第三節:想象花孩子們在雨中穿著各色的以上,沖了出來。
第四節:想象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他們對準媽媽揚起了雙臂。
四、朗讀課文,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1.聽教師朗讀。
2.教師領讀,學生齊讀課文。
3.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4.同桌交流,說一說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佳句.
6.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賞。
五、課堂小結:
你讀了花的學校這一課,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業設計:
畫一座花的學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本課生字。
2.檢查朗讀課文的情況。
二、讀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學習第一節。
A.老師范讀。
B.交流匯報這一節中優美的詞句,并說明喜歡它的原因。
C.反復吟誦,細細揣摩,品味語言的精妙。
潤濕的東風走過原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理解體會:哪一個詞語概括了東風的特點?(潤濕)
從“走過”、“吹著口笛”這兩個詞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讀了這句話,你會想到怎樣一幅畫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地上跳著
狂歡的舞。
理解體會: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
呢?
你認為花會從什么地方跑出來呢?教師引導,啟發想象。
你從“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這句話中感悟
到什么?
“狂歡”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嗎?
D.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第二節。
A.學生齊聲朗讀。
B.讀中感悟,合作探究。
為什么“我”覺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它們關了門
在做功課”?
你是怎么理解“雨一來,它們變放假了”?
3.指導學習第三節。
A.教師范讀。
B.合作探究。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說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綠葉在狂風里嘩啦啦地響”一句的?
“雷拍著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們變穿了紫色的、黃色的、白色的衣裳”的?
你認為花孩子們沖了出來,要到哪里去?為什么?
C.教師指導朗讀。
D.學生自由朗讀。
4.學習第四節。
A.學生齊聲朗讀。
B.指導學生理解、感悟、朗讀。
小作者認為花孩子們的家在哪里?
“那兒”是指哪兒?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的情景嗎?
在作者看來,蛤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是為了什么?
C.學生自由拉哪個度、感悟、想象。
三、介紹作者,推薦閱讀:
1.介紹作者泰戈爾。
2.推薦閱讀《泰戈爾作品集》。
四、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從花的身上產生了豐富的想象,我
們以后也可以運用擬人的手法來寫植物,相信大家也會寫得很有趣。
五、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第一小節。
2.把學生畫的花的學校在教室的墻壁上展出。
3.課后閱讀泰戈爾的作品,
反2花的學校
書跳舞狂歡
設花孩子沖出來美麗、活潑、可愛、調皮
計急急匆匆
教
學
反
思
課題3、不懂就要問
1.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目標2.自由讀課文,學會質疑。善于提問,在提問中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一不懂就要問。
教學重點掌握新字、新詞。
教學難點養成愛提問的好習慣。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孫中山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準備復備課
2.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揭題。
2、介紹孫中山
教
二、初讀課文
學
L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過
2.畫出本課的生字。
程
三、學習生字
1.自由拼讀,先自行消化較容易的生字。
2.出示生字,采取多種多種方法識字。
3、學生交流識記方法
如:孫f(子)+(小)f孫(孫子)
誦f()+()f誦(背誦)
4、學生學寫生字
四、再讀課文
L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2.齊讀課文。
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孫中山在私塾時,不僅會背書,還敢于向老師提問,老師為學生回
答了問題,孫中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填空:
孫中山從此養成了(),這個習慣就是()。
六、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學習課文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不懂就問》一文。(板書課題)看到課題,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自由提問題后,教師引導:讀了課文,我們就
能找出答案。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3.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
4.教師總結:是啊,在學習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我僅就要像孫
中山一樣,從小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今天,你們要不要試一試?
5.分小組學習,教師巡視、傾聽、參與提問或解答。
6.全班匯報。
7.指導朗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
1.談談學習方法。
2.出示名言進行積累。(幻燈出示)
五、師生總結
L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2.老師希望你們也能養成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并運用到我們以
后的學習中去。
板
背誦一一很快
書
不懂就要問心想一一不懂好習慣
設
提問一一壯膽
計
教
學
反
思
課題4、古詩三首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古詩。
教學目標2.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要懂
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體會其中的意境。
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要懂得熱
教學難點愛家鄉,珍惜親情。
1課.文插圖。
教學準備復備課
2.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第一課時
學一、創設情境,熟讀古詩
過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播放香山楓葉的錄像)
程2.板書:山行,你們想讀一讀嗎?引導學生自讀。
二、品讀古詩,領悟意境
1.明確目的,交給方法(學習要求)
(1)讀一讀這首詩。(2)圈畫出詩中描寫的景物。(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標
記,互相討論,再和同伴說一說詩的意思。
2.再讀古詩,品讀詩句
(1)詩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板書)從這些景物中,你
們知道詩人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為什么?
(2)解讀感悟詩句。(出示課件)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①誰來讀第一句?(個別讀、齊讀)
②說一說第一句的意思?這些景物給了你什么樣的感受?
過渡: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映入我們眼簾的首先是這么一幅寧靜、
悠遠的景象,詩人坐在馬車上,忽然叫道:“停!停!停!”這是因為什
么呢?他看到什么呢?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①欣賞楓林,感悟詩境。(出示楓林圖)
②師:在作者的眼里,這被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艷,還
要美。誰來說說,春天的花是怎樣的?(爭奇斗艷、五彩繽紛、生機勃
勃)
③漫山遍野的楓葉為什么紅于二月花呢?詩人用“二月花”與“楓葉”
進行比較這樣寫好在哪兒?
師生共同討論:詩人運用比較的寫法,寫出了這時的秋天像春天一樣充
滿活力,透過“霜葉”作者感覺到了山林熱烈、生機勃勃的景象。楓葉
不畏霜寒,經霜后更加明艷動人。
④指導朗讀
三、整體感知,體會詩情
1.想象畫面,邊想象邊用自己的話再來描繪這深秋的山林景色?
2背.誦
四、為畫題詩,指導默寫
1.(深秋山林圖的練習紙)請你在畫上題上這首詩,為畫更增一份美。
2學.生默寫,老師指導。
3展.示作品,點評。
五、總結學法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正確流利地讀古詩,看圖片想象畫面,理
解詩意,學完以后再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希望同學們以后也運用這
樣的方法多讀、多背古詩。
六、識字、寫字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明確主題
1、背誦秋天的古詩。
2、板書課題《贈劉景文》。
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1配.樂范讀,想象畫面。
2.讀準、讀通詩句。思考討論:詩中寫出哪些景物?
3.通讀全詩,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三、賞析詩句,把握詩蘊
1夏.日荷花是什么樣子的?(板畫“荷葉”理解“擎雨蓋’)到了秋
末,荷花又變成什么樣了?(出示“荷盡”圖,理解“盡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時與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殘”
圖,理解“傲霜枝”)
3.比較兩圖,讀前兩行詩。你體會到了什么?
4.“菊殘猶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詩人對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
而秋天的果實更以她沉甸甸的收獲,令詩人對秋天偏愛有加。
5、再讀后一句詩句,說說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想想秋天除
了“橙”和“橘”,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
四、誦讀全詩,體味詩情
1學.生自由吟誦,朗讀、背誦。
2.討論:詩人贈給朋友劉景文的是什么?除了這首詩,還有什么?
五、抄寫古詩。
六、課外延伸。
查找有關蘇軾及其作品的資料,進一步了解蘇軾其人其文其事。
第三課時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
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
大家想知道他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出示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
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c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通、讀正確。
2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
語。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3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
情景,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4感.情朗讀。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五、你還讀過哪些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課題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2.初步體會隱喻的寫作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3.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隱喻的寫作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學會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復備課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你有沒有發現路途上美麗的
風景?本文作者就發現了上學路上的美麗風景,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學
會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2.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教
3.作者簡介(略)
學4.課外延伸(介紹法國梧桐)
過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C
程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3.邊讀邊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橫線標出來。
2.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3.通過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詞語?
四、交流課文內容。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記憶生字,提醒學生與熟字區分比較。
3.書寫點撥。
4.寫生字和詞語,當堂展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從哪里可以看出門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2.小組內合作交流。
3.采用指名讀、比賽讀等方式激勵學生朗讀。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借助兩個事
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把一物當作另一物來寫。你能說一個打比方的句子
嗎?
5.短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還有什么樣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現啊!你在上學或放學路
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說一說。
四、總結感受。
1.這篇課文描寫了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風雨過后天放
睹了,“我”在上學路上,發現水泥道上布滿了落葉,通過比喻的手法
詳細描寫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動情地贊賞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練習。(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1)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
(2)梧桐樹的落葉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
(3)棕紅色的小雨靴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
(4)我還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o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課題6、秋天的雨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炎熱、”等詞
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
教學目標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使用的多種修辭手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復備課
教第一課時
學一、激趣導入
過1、秋天的是個怎樣的季節!你們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出來嗎?
程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指導識記生字,積累好詞好句
1.秋天的雨可神奇了。聽老師范讀課文,看看秋天的雨給大地帶來
了怎樣的變化。(朗誦)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⑴自由朗讀課文,劃出課后雙線格里的8個生字。
⑵同桌之間互相指讀,看誰讀得準,記得牢。
(3)出示字詞,自由讀、指名讀、教師指導兩個輕聲(鑰匙、衣裳)。
②出示句子: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這是兩個什么句子?(比喻)誰會讀?(指導扇的讀音)指名讀、齊讀。
③出示句子:
“橘子、柿子傾斜角擠我碰」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這兩句又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擬人)誰來讀讀、齊讀。
指導“柿”字的筆畫,區分“喇”和“刺二
⑷再讀②③中的句子,像這樣的好句子,課文中還有很多很多,你
快去找找看,讀一讀。
⑸學生展示讀,教師適時鼓勵。
3、小朋友們讀得真好,現在和伙伴們交流交流:課文是從哪能幾
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是鑰匙、是顏料、藏氣味、吹喇叭。)
4、再讀課文,體會秋天的美好。
要求: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識字、學詞、練句,走進語言文本,
體會感悟文本。
三、課后練習
1.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2.選擇你喜歡的詞句讀一讀,背一背,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它藏著非常好聞的
氣味,它還會吹金色的小喇叭呢!同學們是想看看秋雨的顏色、想聞聞
秋雨的氣味,還是想聽聽秋雨的聲音呢?
二、品讀課文,讀中感悟,體會秋天的美好
1.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小組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你聞到了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2.個別匯報,相機點撥,朗讀體會:
⑴喜愛秋雨顏色的同學們,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嗎?給大家講講。
⑵課件展示(說一說,填一填描寫顏色的詞語)
()的銀杏樹()的楓樹()的田野
()的果樹()的菊花……
你知道秋雨還有哪些顏色嗎?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語的形式說一說。
⑶小結:現在你們明白為什么說秋雨“五彩繽紛”了嗎?
⑷你喜歡哪種顏色?把有關句子讀給大家欣賞。
⑸聽說秋天的雨滴里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我們班哪位小朋友們被
那誘人的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說說看,秋天的雨里還有哪些香味?(說
中擴展)
⑹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令人陶醉!(引
導朗讀)
⑺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不喇叭,同學們聽到了什么?誰也聽到
了?(喜鵲、松鼠、青蛙……)引讀課文。
⑻小結:
小喇叭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你看——(媒體展示動植物準備
過冬的情景圖)同學們快快選擇一種可愛的動物或植物,說一說它們是
怎樣過冬的。
⑼同學們喜歡秋天的雨嗎?(說說喜歡的原因)
⑩激朗讀: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
是一首歡樂的歌。
(11)媒體播放“秋天美景”,感受秋天的美。
?朗讀全文。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小組交流,探究發現。
三、小結
小朋友,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
的地方?
四、自主選擇,感情朗讀,積累背誦
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賽讀,評讀,在此基礎上,
引導學生背誦。
五、拓展延伸,鼓勵展示
1.讓我們一起再回到“秋天的顏色”這首小詩,現在你能按這個格
式自己寫一首嗎?
2.美麗而又豐收的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學了這篇課文后,
此時你最想做的又是會么?
3.自選作業:
⑴收集描寫秋天的詞句。⑵畫一幅秋天的圖畫。
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寫成一段話。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課題7、聽聽,秋的聲音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教學目標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重點:引導學生從秋天的音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點
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在此基礎上進行仿寫,用自己的語言表現美。
教學難點
難點: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在此基礎上進行仿寫,用自己的語言表現美。
1.各種音響(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蛾岫叫聲)的錄音帶。
教學準備2配.套的課文朗讀磁帶。復備課
3.旋律優美的輕音樂磁帶。
一、游戲導入,展開想象
1.游戲導入
2、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配樂范讀課文。
學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兒遍。
過三、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程1.品讀第1—3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邊讀邊展開想象:你
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這些
方面來想象)。
2.指名學生進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畫面描述得美一點。
3.學生評議并補充畫面,把畫面說生動、說形象。
4.帶著這種美好的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一節。
四、仿寫詩歌,積淀語言
1.教師有感情地配樂誦讀第4—5節。
2.讀后引述:聽聽,秋的聲音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們一起走近每
一片葉,每一朵花……去聽聽他們的聲音,并仿照課文第1、2節或第3
節的樣子,也來作一段詩,好嗎?
3.學生自由作詩,在小組交流。
五、品讀體會,升華情感
1.指名誦讀最后一節
2.交流:從這一節感受到了什么?
3.帶著這種情感齊讀最后一節。
六、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板
大樹
書
聽聽,秋的聲音蟋蟀
設
大雁
計
教
學
反
思
課題9、那一定會很好
1.會認“縮、莖”等7個生字。正確朗讀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詞語。
教學目標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樹克服困難努力成長的快樂和為人們服務的快樂。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樹克服困難努力成長的快樂和為人們服務的快樂。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使用的敘事手法。
教學準備1.學生搜集有關種子成長,樹木用途的圖片、文字資料。復備課
2.教師準備ppto
一、導入
1.出示ppt圖片:種子破土而出枝繁葉茂的大樹,手推車,椅子,說
說想到了什么?
2.從一粒小小的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一棵樹經歷了怎樣的歷
程?這其中能讓我們體會到什么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3.板書課題:“那一定會很好”。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初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
復多讀幾遍。
2.出示ppt,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多種形式讀,正音、鞏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c隨時糾正出現的問題。
教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悟課文內容。
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
過板,大樹走過了一段怎樣的歷程?在文中畫出來。
程
2.小組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討論交流。
3.交流大樹經歷的歷程。
(板書:種子被泥土包裹一一鉆出地面——長成高大的樹一一砍倒
做成手推車一一拆了做成椅子一一成為美麗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在大樹的變化過程中,大樹的心情怎
樣?(板書:舒服)
5.默讀課文,把課文中含有“舒服”這個詞語的句子劃出來。邊交
流邊出示ppt句子,各種形式讀,體會感悟大樹變化中的快樂。
6.課堂小結:這是一棵怎徉的樹?(板書:成長快樂,服務他人也快
樂)
四、對比學習,感悟體會。
我們學過《去年的樹》,這篇課文也寫了一棵樹的經歷,今天學的這
篇課文和《去年的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2.全班交流,師引導體會。
五、有感情地朗讀兩篇課文。
六、課堂練習
ppt出示練習題。
那一定會很好
板種子被泥土包裹
書鉆出地面
設長成大樹
計手推車
椅子木地板
教
學
反
思
課題10、在牛肚子旅行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青頭為救紅頭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點。
教學目標
以讀為主,抓住文中描寫青頭的詞句進行理解、體會。
4.體會青頭臨危不懼,解救紅頭所表現出來的朋友間真摯的情感。
5.激發學生珍惜友情,團結互助。
教學重點了解青頭為救紅頭所做出的努力。
教學難點體會青頭與紅頭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準備復備課
教第一課時
學一、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過1.開門見山,提出本節課學習內容。
程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說的?
4.教師梳理問題,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c
1.學生自由讀課文,并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分段指名讀課文。
3.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詞,指名認讀。
5.教師強調識字難點。
6.學生齊讀詞語,鞏固識記。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讀課文。
三、讀文解疑,整體感知
1誰.在牛肚子里旅行?
2.紅頭為什么會到牛肚子里旅行?
(1)學生默讀課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饋。
(3)引導體會紅頭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
3.紅頭是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學生自由讀課文5—17自然段。
(2)從文中畫出說明紅頭所在地點的語句。
(3)引導學生用上“先……再……接著……最后……”將以上各句
連起來,來介紹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過程。
四、總結課堂,了解牛吃食的特點
1.學生正確、流利地齊讀課文5T7自然段。
2.說說:從紅頭的旅行過程,你還發現牛吃東西時有什么特別的表
現?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L指名說說:紅頭是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導言: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紅頭能順利回來,離不開誰的
幫助和鼓勵?
二、再讀課文,了解青頭對紅頭的幫助和鼓勵
1.學生默讀課文5T7自然段。
2.找出描寫青頭幫助、鼓勵紅頭的語句,進行朗讀、體會。
(1)指名反饋找句子。
(2)練習說話:當紅頭被大黃牛吃到嘴里時,青頭……;當紅頭被
吞進牛肚子里時,青頭……;當紅頭感到悲哀沮喪時,青頭……;當紅
頭重新來到牛嘴里,但己經不能動彈時,青頭……;當紅頭流著淚感謝
它時,青頭……
(3)組織談話:從青頭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三、總結想像,拓展延伸
1.總結:在青頭的幫助和鼓勵下,紅頭驚險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
旅行,這可真是個奇跡啊!
2.引導想象:當紅頭從牛肚子里出來后,還會對青頭說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試著講一個有趣的歷險故事嗎?
板在牛肚子里旅行
書原因:捉迷藏一一躲在草叢中一一被牛吃到肚子里(意外)
設遇事冷靜不慌張(大吼一聲)團結互助定成功
計過程:第一個胃一一第二個胃一一牛嘴里一一出來
教
學
反
思
課題11、一塊奶酪
1.認識本課生字,認讀詞語,掌握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3.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螞蟻隊長嚴于律己,愛護幼小的品質,螞
蟻群體.團結合作的精神,學習螞蟻們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從本文的語言及神態描寫中,體會螞蟻們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體會螞蟻隊長嚴于律己的品質,螞蟻群體.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復備課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導入。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L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
教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學2.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多種形式讀,正音、鞏固。
過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隨時糾正出現的問題。
程三、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C
1.出示ppt朗讀課文的指導方法,按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寫T.___________事。
四、精讀課文,讀出感受,讀出感情。
(一)默讀課文,,思考:
1.螞蟻隊長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畫出。
2.螞蟻隊長想吃奶酪嗎?結合文中句子說一說。
3.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說說?理由。
(二)小組交流討論,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螞蟻。
(三)全班交流,根據交流,出示ppt句子,邊交流邊讀句子體會,
師隨交流板書:
螞蟻們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們的心真齊啊!
螞蟻隊長嚴格遵守紀律,不違反禁令,嚴于律己,愛護幼小。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體會。
五、知識拓展。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制品,類似酸牛奶,
比酸奶濃度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價值更豐富。
板
一塊奶酪
書
螞蟻們:自律,有毅力,心齊
設
螞蟻隊長:嚴于律己,愛護幼小
計
教
學
反
思
課題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1.會認“暴、湊”等8個生字,會寫“曬、洞、準”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準
備、吃飽、曬太陽”等詞語。
教學目標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想畫面。
3.品味語言,感受故事獨特的表達方式,并在反復朗讀中預測將要發生的故事。
并從課文中畫出相關的依據。
教學重點根據課文內容想想畫面。
教學難點通過反復的朗讀,找出依據,預測將要發生的故事。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片復備課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揭題,板書課題。
3.教師范讀。
二、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C
1.這座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相信同學們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
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
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
語也該提示。
學
三、朗讀練習。
過
1.開火車朗讀,每人讀一自然段。
程
2.指名分段朗讀。
四、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暴、壁、曬”。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結構,注意“小”不要寫成“水二
“壁”下面的“土”要寫得寬一些,能托住“辟。與它相近的字
“劈”注意區分。
“曬”左右結構,左面的“日”字旁千萬不要寫成“目”字旁。
b.學牛寫字C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在老屋身上發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D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你能說說老屋是什么樣子的嗎?老屋為
什么準備倒下去?
(2)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老屋存在的時間、老屋現在的樣子、用途等方面想象、
講述。
(3)老屋已經這么老了,根據這一點,你能預測出什么結果?你的
預測和課文中所描述的一樣嗎?在朗讀這一、二個自然段的時候,你覺
得應該用什么語氣來朗讀呢?
(4)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做好評點,然后練習練習。
(5)指名朗讀,最好對學生的評價(注意使用鼓勵性的語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這是誰在和老屋說話?他和老屋說了什么?老
屋是怎么做的?
品讀下列句子:
①“再過一個晚上,行嗎?”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小貓有什么可以
學習的品質?
②老屋低下頭,把老花的眼睛使勁往前湊:“哦,是小貓呵!好吧,
我就再站一個晚上。從加點的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
會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讀完這句話,
你覺得老屋能倒下嗎?你猜測的依據是什么?
4.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要求:
(1)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第幾自然段?用筆畫一畫。
(2)有哪些小動物遇到了困難,需要老屋幫助?他們分別遇到了什
么困難?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覺得老屋能倒下嗎?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幫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難的人,你的心里會怎么
想?又會怎么去做?
三、分角色朗讀,現身表演,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
選擇一個學生演老屋,3個孩子演其他的小動物,其他同學有感情
的朗讀課文,在課堂上情景再現。
四、續寫故事。
還有誰遇到了困難,需要老屋幫助?按照文章的寫法,想一想,寫
一寫。
板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書小貓遇到了暴風雨
設老母雞孵小雞
計蜘蛛好餓助人為樂
教
學
反
思
課題13、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
教學目標1.借助繪本閱讀,在觀察、相象、發現中,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情趣。
2.以故事的形式引領孩子們豐富的情感世界,讓他們體會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3.以讀寫繪的方式引領學生續編故事或創編故事。
重點:1.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
教學重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故事性。
教學難點
難點:引領學生續編故事或創編故事。
教學準備課件。復備課
一、激趣導入:
1、激趣導入
2、板書課題。
二、觀察封面。
三、共讀故事,隨機設疑:
(-)板塊一
L一天,胡蘿卜先生匆匆忙忙地拿著一片果醬面包就上街去了。當
長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醬,就飛快地一一長了起來。他一步一步往前走,
長胡子被風吹到了身體后面。
教
2.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聰明的你大膽猜猜。小朋友的想象
學力可真豐富。我們來看看書中的故事吧。
過(二)板塊二
程1.一個小女孩站在街口放風箏,因為風箏的線太短,她的風箏怎么
也飛不過屋頂。小女孩的心里可著急了。
2.當胡蘿卜先生經過的時候,小女孩看見了風里飄動的長胡子,高
興地說:“我可以用它來做放風箏的長線了。”女孩剪了一段胡蘿卜先生
的長胡子用來放風箏。風箏一下子就越過了屋頂。
3.當他走過鳥太太的樹下,鳥太太正為找不到繩子晾寶寶的尿布而
發愁呢!這時鳥太太最希望的就是什么?當鳥太太看見胡蘿卜先生風里
飄動的長胡子,高興地說:“可以用它來晾寶寶的尿布呀。"哪位鳥太太
來高興地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鳥太太剪了一段胡蘿卜先生的胡
子,系在兩根樹枝的中間,晾起了一長串鳥寶寶的尿布。他們再也不用
擔心沒有干凈舒適的尿布了。
4.教師繼續講故事,融鼠老師帶著學生過馬路,他們挨著個,但不
是前面的撞了后面的,就是后面的踩了前面的,可真難走啊!
5.這時,霆鼠老師看見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突然有了好主意。聰明
的霰鼠老師想到了什么?她剪下一段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讓每個小霰
鼠都拉住這段胡子,自己牽著胡子走在最前面。這樣,小輾鼠順利地過
了馬路。
6.當鴨子先生對掉落在地上的書正發愁時,看見了胡蘿卜先生的長
胡子。他說:“這下我總算找到捆書的繩子了。"鴨子先生剪下一段胡蘿
卜先生的長胡子,把書捆成兩包,然后,拎著書一搖一擺地走了。
7.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飄在后面,不知不覺被許多人剪下,派上了
許多用處。仔細觀察這副圖,你能找到胡蘿卜先生的胡子在哪嗎?看誰
發現得最多,還要試著像前面一樣給他們編編故事。同桌可以討論一下。
8.情境故事:誰是我們班的故事大王?老師請四位。老妹先給四位
故事大王提個要求,你可以大膽地編,但是別人己經講過的地方不能重
復。老師和其他同學一起當旁白,還要注意認真地聽。
9.胡蘿卜先生想為自己配一副近視眼鏡,就走進白菜小姐開的眼鏡
店。配完眼鏡,白菜小姐說:“如果你用長胡子做繩子,把眼鏡系住,
就不怕找不到眼鏡了。"白菜小姐說這些話的時候,用一根長胡子系住
了眼鏡。當胡蘿卜先生的眼鏡不小心從鼻梁上滑落下來的時候,他的胡
子系住了眼鏡。胡蘿卜先生說:“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四、整體回味,感悟主題
1.你覺得胡蘿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樣?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誰來當胡蘿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
子?指讀一一齊讀。
3.設疑感悟: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僅幫助了自己更幫
助了別人。可是,胡蘿卜先生是那么喜歡自己的胡子,當他發現自己心
愛的胡子被別人用掉的時候,他會生氣嗎?為什么?想一想。
小結:我明白了,胡蘿卜先生不會生氣還會很快樂,因為幫助別人
就是一種快樂。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蘿卜先生的胡子越來越少了,甚至
用光了,沒有了,他還會快樂嗎?不管快樂還是不快樂,我們都能感覺
胡蘿卜先生有一課樂于助人的心。
4.故事取題目:故事講完了,可是我們還不知道故事的題目呢,你
想給這個故事取什么題目?這個故事的題目就是《胡蘿卜先生的胡子》,
故事的作者是王一梅阿姨。
五、創編故事,繪寫結合:
(1)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幫助了那么多人,讓那么
多人快樂。當胡蘿卜先生繼續往前走,還會發生什么樣神奇的故事呢?
用你的畫筆畫下來并寫一寫你的故事吧。
(2)評價交流。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課題14、不會叫的狗
1.了解、體會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
教學目標2.初步掌握閱讀童話的基本方法。
3.體會蘊藏在作品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與內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
重點:1.在閱讀理解中使童話的概念更清晰,初步掌握解讀童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2.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
難點:體會、挖掘課文幽默的語言中所蘊藏的關于社會和人生的思考。
教學準備課件。復備課
一、導入新課
教
二、整體感知童話內容,理解童話形象
學
1.請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復述童話內容。
過
2.課文中的小公雞、狐貍、杜鵑和獵人是如何看待這只不會叫的小
程狗的?分角色將相應的態度讀出來。
小公雞一一關心小狗,誠心誠意地教;狐貍一一嘲笑、看不起;
杜鵑一一憐憫、關心;獵人一一厭惡、猜忌。
點撥:童話中的比擬特征即通常說的人格化手法,常常把非人的有
機物、無機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擬成人,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
行為動作和說話做事的能力。例如本文中的小公雞、狐貍、杜鵑、小狗
等進入了童話領域就都“活”起來了,我們要把它們看做活生生的人,
去理解、去體會。
3.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狗呢?你是從哪里發現的?
不幸、可憐一一它不會叫,雖然成功地學會了兩種叫聲,卻依然不
能像其他同伴一樣有正常的生活;
勤奮刻苦一一它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不辭辛苦;
有尊嚴、有追求、不甘人后一一當發現自己不會叫之后,積極努力
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雖遇到困難卻從未放棄。
點撥:童話中的主人公是一篇童話重點刻畫的對象,閱讀童話,要
注重通過體味主人公的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明確主人公的形象特
征。
三、探討童話結局,挖掘童話的深層內涵
1.課文為小狗設計了三種結局,你覺得哪一種最好?為什么?
點撥:童話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折光,它的形象和情節對現實的社會
和人生有著一種象征和隱喻,不能孤立地僅僅將形象放在童話本身的情
節中去理解,而應聯系現實生活,思考其中蘊藏的有關生活的啟示。
2.發揮你的想象力,為小狗設計第四種結局,并說一說你的設計理
由。
四、梳理有關童話的知識,落實知識點
1.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具有趣味性、幻想性和象征性,閱讀
童話要理解童話中的幻想內容,把握童話中的比擬特征,重視童話的現
實意義。
2.明確童話與寓言的區別c
童話與寓言的區別:
相同點:
它們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創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種生物或
非生物來充當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育意義。
不同點:
(1)寓言的篇幅一般較為短小,結構簡單,語言樸素,幻想的程
度也較輕。而童話的篇幅較長,長篇可達數萬字,短小者一般也有一二
千言。
(2)童話的結構比較曲折,能細致地刻畫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
言更為豐富、奇特。
(3)童話的主要對象是人童,它描寫的內容和表現的生活,也都
照顧到兒童的知識范圍和心理特點,所運用的語言也易為兒童接受。而
寓言雖然也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重要體裁,但它并不是兒童文學專有的樣
式。
五、課堂小結
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課題15、搭船的鳥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正確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會寫八個。
教學目標3.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4.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5.引導學生學習課外讀物,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教學重點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難點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詞卡片。復備課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承攬合同和制作協議書
- 打人被拘留私下協議書
- 道路開口協議書
- 綠植寄賣協議書
- 簽約老師協議書
- 職工殯葬協議書
- 按摩店上班合同協議書
- 廣告位補充合同協議書
- 簽約律師協議書
- 職權授權協議書
- 技術學徒合同協議書
- 語文教學法與評價2025年試卷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測試卷
- 《生態環境的密碼:竺可楨的科學研究課件》
- 車位回購協議書范本
- 中國的耕地與糧食安全課件高二下學期地理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 2025年服裝進貨合同范本下載8篇
- 勞務糾紛案例分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 2024年江蘇省寶應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緊缺人才37名筆試題帶答案
- 保險公司保全試題及答案
- 交通過程中的大數據應用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