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臨沂市高三語文2月第一次模擬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2025.02一、閱讀(70分)(一)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在當今數字化的世界里,我們面對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如何從這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我們需要的知識呢?或許有一種神奇的網絡技術,可以讓數據變得“有靈魂”,像一座無所不知的魔法圖書館,那就是知識圖譜。你可能會好奇,知識圖譜到底是什么呢?其實,它就像是一張巨大的網絡地圖,里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知識點。比如,它知道什么是大熊貓,知道大熊貓吃什么,還知道大熊貓和其他動物之間的關系。這些知識點之間還會相互連接,構成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知識網絡。那么,知識圖譜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它需要“讀取”大量的信息,就好像在收集各種各樣的書籍一樣。然后,它會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像是把書中的章節和段落歸類整理一樣。接著,它會通過一些魔法技巧,像是一個聰明的圖書管理員一樣,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相關的知識,讓我們輕松地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摘編自《探秘知識圖譜:讓數據變得“有靈魂”的魔法圖書館》)材料二:知識圖譜的構建包括數據獲取、知識抽取、知識表示、知識融合、知識建模、知識推理等步驟。知識圖譜的構建過程數據獲取的對象是互聯網上散落的大規模數據,這些數據來源多種多樣,包括數據庫文件、文本文檔、網頁數據或者鏈接開放數據等。數據類型包括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以及非結構化數據。我們將這些多源異構數據匯聚起來供知識抽取與應用。知識抽取主要面向鏈接開放數據,通過一系列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技術手段,從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數據中提取出實體、關系及屬性等知識要素,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一系列高質量的事實表達。知識抽取完畢之后,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表示抽取的各種知識要素,以便將人類所理解的知識轉化成計算機能理解的形式。知識融合是指將多個數據源抽取的知識進行融合。對不同數據源的知識來說,存在知識質量良莠不齊、來自不同數據源的知識重復、知識間的關聯不夠明確等問題,需要通過知識融合來將這些數據整合為一體。知識融合主要包括實體對齊和本體對齊。通過實體對齊可以將同一個實體的不同表達方式整合為一體以解決某些實體有多種表達的問題,或將同樣命名的實體分為不同含義的多個實體以解決某個概念對應于多個不同實體的問題;再通過本體對齊,可以確立一個統一的知識體系,將不同來源的數據在概念層整合為一體。在融合了知識圖譜所需的數據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構建知識圖譜模型。知識建模即建立知識圖譜的數據模式。知識建模主要分為兩個步驟:一是本體建模,即建立知識圖譜概念層的模型;二是知識表示建模,即建立知識圖譜數據層的模型。通過本體建模,可以得到這個知識圖譜的層級結構,達到人類可以理解的程度;而通過知識表示建模,可以得到圖譜數據層的模型,這使得計算機可以理解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由于知識圖譜是由獲取的數據構建而成,這使得數據的缺失和錯誤會導致圖譜的缺失與錯誤,我們可以通過知識推理來驗證并彌補這些問題。知識推理主要分為基于邏輯規則的推理、基于知識表示學習的推理、基于圖的推理及混合推理等。
(摘編自于俊等《知識圖譜實戰:構建方法與行業應用》)材料三:當前,我國古籍領域的數字人文研究已然迅速升溫,成為重要熱點之一,具體涉及了針對古籍的文本挖掘、知識組織、可視化分析、數據庫或知識庫構建等多維度的研究。其中,以知識圖譜為代表的語義互聯網技術在古籍的知識組織層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研究詩詞資源的知識重組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當前,以景觀詩歌為主題的研究相對較少,且多停留在傳統人文研究層面。景觀詩歌作為詩詞資源的子集,其本身更具有針對性和明確性,現有詩詞領域知識組織模式與其并不能完全契合,因此利用知識圖譜技術解構其文化內涵、重塑其語義知識具有一定研究價值。到目前為止,國內詩詞資源的數字化和知識組織等研究已經較為成熟,且形成了眾多研究成果,如“中國歷代人物傳記數據庫”等。科學家們通過運用數字技術,從多個維度挖掘詩詞中的知識和價值,進行知識發現和可視化分析,以促進其在新時代的傳播和利用。(摘編自高琳霞等《數字人文視域下景觀詩歌知識圖譜構建研究》)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知識圖譜是一項網絡技術,它就像一張巨大的網絡地圖,充滿各種各樣的知識點,可幫助我們從海量信息中找到需要的知識。B.數據獲取對象的來源多種多樣,知識抽取主要面向鏈接開放數據;數據類型包括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以及非結構化數據。C.知識圖譜構建過程包含數據獲取、知識抽取、知識表示、知識融合、知識建模等若干步驟,并通過知識融合形成第三方知識庫。D.我國古籍領域的數字人文研究迅速升溫,在這一過程中,以知識圖譜為代表的語義網絡技術在知識組織層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綜合三則材料的表述可知,知識圖譜并不是靜態的知識網絡,而是一項能夠動態運行的互聯網技術。
B.材料二中關于知識推理的分類,圖表所示和文末表述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分類標準。C.“數據的缺失和錯誤會導致圖譜的缺失與錯誤”,這要求科技工作者在開發軟件時需設計相應驗證機制。D.“現有詩詞領域知識組織模式”與景觀詩歌“不能完全契合”,可見景觀詩歌具備現有詩詞之外的特征。3.下列不符合知識圖譜運行原理的一項是(3分)A.小明給DeepSeek下達一個“請寫一篇《沂蒙賦》”的指令,該軟件迅速完成并寫出了“沂河掬玉,晴光碎浪”的佳句。B.小美的學習習慣良好,考試后按照老師要求認真分析個人成績數據、融合相關知識進行知識建模,學習成績快速進步。C.小剛經常利用“今日頭條”關注國際時事,該軟件利用知識抽取、知識融合等系列技術每日都給他精準推送相關新聞。D.電影《逆行人生》中,“徐崢”利用大數據開發的外賣路線軟件,可根據客戶輸入的目的地,高效輔助快遞員投送外賣。4.古詩詞專家和信息學科學家要合作開發“景觀詩歌”學習APP,請結合材料一,簡要列出分工要點。(4分)
5.材料二中,“知識建模”為何沒包含“實體建模”?請結合下面材料,從“知識融合”到“知識建模”的過程上予以說明。(6分)實體對齊,是針對不同數據來源所指向的各個實體,找出現實世界中它們與相應概念對應關系的過程。比如在不同的數據庫中,可能都有關于“薛其坤”這個人名概念的記錄,實體對齊就是要確定這些不同人名所指向的是否為現實世界中同一個人,避免把重名的人物混淆。而本體對齊,是指分析和明確多個不同概念對應的過程。比如“人”這個概念,在某個概念體系中分為“好”和“壞”,在另一個概念體系中又分為“男”和“女”。本體對齊其實就是概念的對齊,以明確它們各種分類中紛雜概念之間的對應關系,使不同概念在不同分類層面上能夠相互理解和融合。這兩個對齊所展現的過程即知識融合。而接下來的知識建模,只能針對概念進行,是本體建模向知識表示建模進行的一個動態過程。而實體是通過概念來識別和表示的,它“本身”不可能“走入”知識模型。
(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江聲浩蕩,蟲聲唧唧
馮淵農歷八月十五夜,我站在長江入海口的江堤上。①天空澄凈,大地坦蕩,江水奔流。從江堤上下來,往村子里走,稻田中間是寬闊的水泥路。水泥路面將圓月的清輝反射開來。地面亮晃晃,天空藍盈盈。四野岑寂,只有微風吹動稻葉的聲音,彭烘迅速爬過路面的聲音。村子近江堤一線,一排高大的水杉,向江堤投下晦暗的影子。暗夜里的水杉,高大、筆挺,枝葉刪繁就簡,主干直插云霄。這是一種孤獨的樹。灌木可以聚在一起,一叢叢一簇簇,葉片挨挨擠擠,讓彼此感到安全,互相慰藉永夜的孤寂。香樟樹冠龐大,枝繁葉茂,在風中互致問候,寒寇窣窣的言說排遣了孤獨。只有水杉,那么高,那么直,自所有樹叢的最高處挺出,幾乎沒有什么枝條。它總是獨自面對太陽、流云和星空。夜晚,黑瘦的一條兀自站在堤岸一側、房屋之后,讓人想起一些內心有所持守的孤勇者。
我聽到水杉下面灌木叢中的蟲鳴。白露之后,天氣轉涼,夜晚甚至有了些許冷意。此刻,站在江尾海頭,聽到的蟲聲平和、短促,細膩、溫婉。它們還在歌唱,同時也做好了告別的準備。蟲敏感于氣溫的變化,比人更清楚自己的命運。它們知道什么時候歌唱,什么時候告別。在天寒地凍之前,它們會回到土塊和枯葉間安息。我在水杉樹影里聽了很久。有一種不熟悉的蟲聲,像小小的銅丸輕輕滑過銀子的坡面。“叮……”銅丸剛剛敲擊銀子,聲音輕銳,一眾蟲聲里最為悅耳動聽;“鈴鈴鈴……”沿著斜坡下滑,聲音漸次減弱,淹沒在其他昏昧的蟲聲里。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蟲子,我不知道的事太多了,許多事也永遠沒有機緣知曉。蟲的聲音非常復雜。有的像村婦在稻田間閑聊,絮絮叨叨;有的像學者在論壇上演講,亢奮激切;有的像童子念書,搖頭晃腦;有的像落榜書生在破廟里苦讀,窮愁潦倒……它們有的在對話,有的在獨白,有的在宣示,只是我無法分辨這些簡單而又復雜的聲響。我疑惑的是,今年的蟲子與去年的蟲子,發出的是一樣的聲響嗎?它們歌唱與哀哭表達的是一樣的訴求、一樣的情緒嗎?人類的耳朵太粗糙了,分辨不出這中間的差異,就像一個目不識丁的人,翻動圖書館里滿架的詩集吧。人類能用語言書寫自己的情感,留下了無數詩歌,表達歡喜、憤怒、痛苦、憂傷……當我們處于某種情感之中,有多少精妙的詩句能準確傳遞甚至引發我們細微的感受?如果已經有了能表達所有感情的詩歌,還需要詩人繼續創作嗎?可是這個世上,每天還有許多人,用不同的語言在撰寫新的詩句。他們滔滔不絕、喋喋不休,他們出版了一本又一本詩集,里面真的還有全新的表達嗎?我在聆聽蟲聲的時候想這些問題,我在想這些蟲子,在這個月亮朗照的夜晚,它們的歌聲應該和去年不一樣吧?很遺憾,人聽不出今年的蟲聲與去年蟲聲的區別。如果我結識一個蟲子朋友,走進它的院落,豆棚瓜架之下與它聊天,熟悉它們的氣味、姿態和語言,我得到的關于整個蟲生的信息,就會如人類的語言一樣豐富。人自詡是萬物之靈,可今夜我站在水杉之下,根本聽不懂蟲聲唧唧,我在垂頭而立時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無知的愧疚。對面走來幾個年輕男女,聽他們對話,是剛從江堤下方的蘆葦叢里探險回來。女孩子說:“我們回江海會客廳去吧。”人用語言傳情達意,人還用詞語命名萬物。②不過,語詞的能指與所指常常錯位。如果我不是從稻田之間那個亮著耀眼燈火的小院落走過來,我永遠不知道小院有個名字叫“江海會客廳”。
這個世界因為語言不通造成了許多無法溝通的困境,現在我明白了,即使運用同樣的詞語、語音和語調,也未必能懂得詞語所指的真實物事。人為制造的障礙,就讓人和人的溝通變得復雜;要進入蟲的世界,太難了,不知道那些蟲聲里還有多少詞語的陷阱呢。游人散盡的午夜,我還站在江堤上。我誰也不等了,等誰,誰也不會來。③夜風吹來,衣服空蕩蕩。身前身后,一片蕭疏。我很喜歡這種帶來內心巨大充實感的深刻的寂寞。我愿意在江堤之上,日復一日,學習江海:它們吞吐一切,有時風平浪靜,有時狂瀾滔天;④一切的一,一的一切,都藏在深深的水底。
我分明聽到水深深處的激蕩:耳鬢廝磨的軟語溫存,久別重逢的熱烈相擁;還有江海分離后的嘶吼,魚龍吟嘯,烈馬奔騰,巨石崩裂,火焰在深海里熊熊燃燒。這就是江聲。看上去空闊無邊的江海,聽上去寂然無聲的水面。有許多我熟悉的、渴望的聲音。我閱讀詩集,探訪蟲子,傾聽江聲,想從聲音、詞語里尋找、構筑一個全新世界,這個世界讓我更充實、更飽滿,因為它隨時被更新:詩集被永續書寫,蟲子在春天復活,江聲里有我一輩子探聽的秘密。我用適度的寂寞滋養自己,這樣,我的情緒就不必受到外在力量的控制,我通過復習江海的聲音成就自己。我想在江堤之上、水杉之后尋一棟房長久住下來。背依江海,面朝稻田。我想在朝著江堤和水杉的一面開一扇大大的窗戶。當我奔走疲倦了,就坐在窗下,靜靜聽著亙古的蟲聲和江聲,溫習那熟悉的句子:江聲浩蕩,自屋后上升。(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展開,在思路上自然流暢,在內容上將江聲與蟲聲進行了對比,在表達上描寫、抒情與議論相結合。B.作者揭示了自然聲音的豐富和復雜性,反思了人類情感表達、溝通的局限性,也希望構筑一個更充實、飽滿的精神世界。C.第四段用“灌木”“香樟樹”反襯“水杉”,突出了水杉的孤獨,與后文流露的個人心境形成了呼應,并用水杉引出了蟲聲。D.作者“通過復習江海的聲音成就自己”,這和《我與地壇》中史鐵生到地壇“去窺看自己的心魂”的體悟方式與精神追求相近。7.關于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下列賞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A.第①句刻畫自然的澄凈、坦蕩與壯闊,為全文描繪聲音的豐富性和抒寫個人的情思勾勒了背景。B.第②句表達的意思看似與寫蟲聲有所游離,實則和自己“聽不懂蟲聲”的感慨有內在的一致性。C.第③句既是景色描寫,又借“空蕩蕩”和“蕭疏”抒發了個人感受:一種充實的、深刻的寂寞。D.第④句中“一切的一,一的一切”,在表達上于靈活中充滿辯證色彩,寫出了蟲聲的純粹與豐富。8.作者從蟲聲中獲得了諸多感悟,請簡要梳理概括。(4分)
9.“江聲浩蕩,自屋后上升”是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名句。請結合全文談談這句話的作用。(6分)
(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①,欲以屬東夷。司馬子魚曰:“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祭祀以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楚人伐宋以救鄭。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②。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勍敵③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動者,皆我敵也。雖及胡耉④,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儳魔⑤可也。”(節選自《左傳》)材料二:宋襄公非獨行仁義而不終者也。以不仁之資,盜仁者之名爾。齊宣王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牛何之?”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無罪而就死地。”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損益者,而孟子與之以王。所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共也。而宋襄公執鄫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殺一牛猶不忍,而宋公戕一國君若犬豕然。此而忍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敗國衄,乃欲以不重傷、不禽二毛欺諸侯。人能紾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饑于壺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傷二毛,此豈可謂其情也哉?桓文之師,存亡繼絕,猶不齒于仲尼之門,況用人于夷鬼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使鄫子有罪而討之,雖聲于諸侯而戮于社,天下不以為過。若以喜怒興師,則秦穆公獲晉侯,且猶釋之,而況敢用諸淫昏之鬼乎?(節選自蘇軾《宋襄公論》)【注】①意思是殺死鄫子用于祭祀次睢的社神。次睢,在今山東臨沂市東北。②二毛,斑白的頭發,這里指敵軍中的老年人。③勍敵,強敵。④胡耉,年紀很大的人。⑤儳,不整齊,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⑥紾,扭,擰。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既陳而后A擊B之C宋師D敗績E公傷F股G門官H殲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屬,使……歸屬,與《屈原列傳》“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的“祖”用法不同。B.己巳朔,己巳日初一,與《登泰山記》“戊申晦”使用的紀日方式相同。C.與,結交、交好,與《六國論》“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的“與”意思相同。D.乃,竟然,與《石鐘山記》“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的“乃”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宋襄公讓邾文公殺死鄫子來祭祀次睢的社神,子魚依據古代的做法,強烈反對用人做祭品,認為這違背天理人心。B.子魚認為:楚國君主不懂軍事,憑借險勢卻不會陳列軍陣,這本來是上天對宋軍的幫助,而宋襄公白白錯失了戰機。C.蘇軾認為齊宣王對一頭牛的死都不忍心,宋襄公殺鄫子卻像屠宰豬狗一般,還用不捉拿白發敵人為借口來欺騙諸侯。D.蘇軾贊同孟子對齊宣王的評價,又列舉了桓文、秦穆公的事例,這些都是為了揭露宋襄公假仁義、真殘暴的面目。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祭祀以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
(2)使鄫子有罪而討之,雖聲于諸侯而戮于社,天下不以為過。
14.對宋襄公的評價,子魚和蘇軾的著眼點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3分)
(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秋晚悲懷
李
靚①漸老多憂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傷。數分紅色上黃葉,一瞬曙光成夕陽。春水別來應到海,山松生命合禁霜。壺中若逐仙翁去②,待看年華幾許長。【注】①李靚,北宋中期詩人,出身寒微,多次科舉不第,靠講學自給。②據《云笈七篆》記載,壺中有日月如世間,有老翁夜宿其內,自號壺天,人稱為壺公。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日漸年邁,面對秋晚,內心不免生憂。首句開門見山,直接抒發了悲懷,足以見其情真。B.百事繁忙,暗示作者可能還有比人生遲暮更深的憂慮;“天寒日短”既照應題目,又喻指年華。C.頷聯意在借描寫自然現象抒發對時移世易的感慨,體現了宋代詩歌長于說理的鮮明特點。D.詩人想擺脫現實中的人生蹉跎,表示若能追隨壺中的仙翁而去,很想看看人生日月有多長。16.對于詩歌頸聯,有人認為上下句分別是寫友人和自己;也有人認為整聯都是寫自己。你是如何理解的?請分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借助元嘉北伐的典故,暗示北伐抗金切莫草率,不然就算有“_____________”的雄心壯志,也只能換來“_____________”的結局。(2)李密在《陳情表》中形容自己孤單無依,只能用身體與影子互相慰藉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月同學喜歡繪畫并擅長畫“橋”,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古詩畫成了意境深遠的國畫參賽,獲得了評委一致好評。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雪花里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科學家說,每一片雪花都是六瓣的,世界上找不到兩片一模一樣的雪花。是誰設計了如此精妙的一切呢?更奇的是,雪鄉的雪花除了有六個瓣,還有六個倒勾。雪花可以把自己倒掛在任何物體上,不張揚,不脫落,悄無聲息。而落下之后呢?而地面上呢?厚厚的白雪堆積著,形態各異,如云朵,如蘑菇,如大奶油蛋糕,如白色大熊貓。冬天,中國北方有雪的地方甲_,但雙峰的雪為何如此獨特?①根據研究顯示,②這取決于三個因素——寒冷、地形和風向。③寒冷和地形就不用過多解釋了,④吹往雙峰的風,來自三個不同方向——南面、西面、北面。⑤三個方向的風匯聚到一起,⑥在地形的作用下,⑦交鋒,消解,翻滾,⑧逐漸沒了烈性,⑨就只能朝著“雪鄉”去了。
因此,形成了這個乙的冰雪世界。在這里,可以賞雪、踏雪、滑雪、堆雪、舔雪、吃雪,甚至可以與雪相擁相抱,還可以體驗馳騁林海雪原的速度與激情。當雪鄉的第一場雪飄落之后,雪鄉劇場就異常火爆起來。二人轉、快板書、單口相聲,傳遞著雪鄉的暖意和溫情。談到“雪鄉”名稱的由來,當地人說,這要感謝作家曲波,他在《林海雪原》里最早將這一帶稱為“雪鄉”。早年,雪給雙峰人帶來太多的困擾。冬季里,一覺醒來,門可能就推不開了。伐木人作業時,一不留神就掉進雪窟窿里了。運材車上山,在積雪中行進,蝸牛一樣一天爬行不了幾公里。孕婦臨產要提前20天下山去醫院,就怕哪個時晨大雪封山。如今呢,不同嘍!苦寒之地的“冷資源”,竟成了火爆的“熱經濟”。這兩年,有130萬人次來雙峰旅游,雪鄉實現贏收2億元。雪鄉,一時成了許多人追逐夢想的地方。18.下列材料中的句子,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A.更奇的是,雪鄉的雪花除了有六個瓣,還有六個倒勾。B.當雪鄉的第一場雪飄落之后,雪鄉劇場就異常火爆起來。C.孕婦臨產要提前20天下山去醫院,就怕哪個時晨大雪封山。D.有130萬人次來雙峰旅游,雪鄉實現贏收2億元。19.請在材料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20.材料第三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
21.材料第一段兩處使用問句,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作用。(5分)
22.材料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連續用三個以上喻體描摹雪的狀貌,這種比喻叫博喻。請從“浪花”“目光”“思念”中任選兩個作本體,寫兩個博喻句。(6分)
三、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在不久的將來,假如人類的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由人工智能來代替,今天我們學習知識的意義在哪里?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結合個人體驗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閱讀(35分)(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C(3分。“并通過知識融合形成第三方知識庫”錯。根據箭頭所示,“第三方知識庫”是知識融合的知識更新來源,而不是結果)2.D(3分。既然景觀詩歌是現有詩詞資源的子集,它就不可能具備現有詩詞之外的特征)3.B(3分。該選項描述的不是互聯網“應用服務”內容)4.①古詩詞專家負責提供“景觀詩歌”各種各樣的知識點。②信息科學家理解知識點后,利用知識圖譜讀取、整理、展示信息的原理開發軟件。(4分。4分。本題目考查了文本一信息的概括和應用轉化。首先,要先梳理出文本一中的有效信息要點;其次,在表述上,要再結合題干情境進行應用轉化。一個要點2分,概括準確1分,體現情境1分。要點一,只要表述來自第二段,要點二,只要來自第三段,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體現合理應用,即可酌情給分。如第一個要點說“古詩詞專家與信息學科專家合作研討景觀詩歌各種知識點的理解”或“古詩詞專家為信息科學專家講解相關知識點”等都可以給2分;第二個要點只要包含“讀取、整理、提供”等關鍵詞即可給2分。)5.①在知識融合階段,實體對齊已找出了實體和概念的對應關系,而本體對齊就是概念對齊。②接下來的知識建模,只能針對概念進行。因為實體是通過概念來識別和表示的,實體也不可能“走入”知識模型。(6分。答案必須體現過程。考生能基于材料二和附屬材料,合理解釋即可。本題目既考查了信息的篩選,又考查了文本信息的應用,還考查了對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也考查了邏輯思維,體現了綜合性和創新性,完全是因文設題。這也是本試卷中區分度最大的題目之一。本題目還體現了群文閱讀的理念,要求作答既要綜合文本二圖表和文字的表述,還要結合小文本的內容。但只要仔細審題,注意到“從知識融合到知識建模的過程上予以說明”的要求,就不難作答。如果理解了以上意圖,其實題目就轉換成了對小材料的信息概括。對知識融合的相關信息概括3分,對知識建模的信息概括3分。具體賦分,可以解構為體現過程1分,過程一2分,過程二2分。)(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6.A(3分。“將江聲與蟲聲進行了對比”錯)7.D(3分。“蟲聲”錯,這里寫的是“江聲”)8.①作者聽出了蟲子開始告別,感慨人類反而不如蟲子對生命敏感;②分辨不出不同蟲聲之間的差異,作者覺得人類的耳朵太粗糙了;③相比于蟲聲,作者認為人類的表達和溝通是有局限性的;④作者為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無知而感到愧疚;⑤就像人很難進入蟲的世界,人與人之間也很難準確溝通。(4分。每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四點給4分。相關感悟的概括主要分布在5-18段,概括的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比如,把從5-7段概括為“作者聽出了蟲子開始告別,由此感慨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把8-9段概括為“蟲的生音非常復雜,由此感慨人類的耳朵太粗糙了(或感慨‘自己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把第10段概括出“人類的情感表達不如蟲子的表達豐富(局限性)”;把11-12段概括出“愧疚”;把14-16段概括為“感慨人類因為語言困境造成了很多溝通的困境”等都可給分。梳理,在于分層;概括,在于把握大意。只要明確題意,可以有個性化理解和概括,不必拘泥于答案。)9.①“江聲”代指文中聲音,“屋后”也契合“尋一棟房”住的情境,照應文章內容;②回扣了標題,而“上升”可象征“成就自己”,既切題又升華了主旨。③充滿畫面感和音樂感,意境深遠,可以激發讀者無限的遐思和想象。④引用名言表達想從聲音里構筑全新世界的愿望,使表達更有文化內涵。(6分。答出一條得2分,答出三條得6分。不必面面俱到,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給分。第一條,側重于內容;第二條,側重于題意和主旨;第三條,側重于語言效果;第四點,側重于引用的作用。只要考生能從相應角度答出相對合理的答案即可給分,不必拘泥于答案的表述。如果參考要點意外的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給分,如從“含蓄蘊藉地表達了主題”等角度分析完全可以給2分。)(三)閱讀Ⅲ(本題共5個小題,20分)10.CEG(3分。原文為:“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11.C(3分。與,贊同、贊許,二者意思不同)12.B(3分。“楚國君主不懂軍事,憑借險勢卻不會陳列軍陣”錯)13.(1)祭祀是為了人的福祉,民眾是神的主宰,用人祭祀,還有誰敢享用呢?(4分。“為”“主”“饗”各1分,句意整體通順1分。句意有不通順之處可以酌情扣分;關于句意,可以重點關注判斷句式和反問句式。)(2)如果因為鄫子有罪而去討伐他,即使向諸侯宣告并在神社將他處死,天下人也不會認為錯了。(4分。“使”“聲”“過”各1分,句意整體通順1分。關于句意,可以重點關注“雖”“社”等影響句意的關鍵詞。)
14.①子魚著眼于祭祀原則與軍事戰術。②蘇軾著眼于道德操守和政治意圖。(3分。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3分。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每個條目中含的兩個要點,答出一個意思即可給分。如果不是概括,或者概括的不是“著眼點”,只要含有相關類似意思,可以一個要點給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夏季,宋襄公讓邾文公殺死鄫子并用他來祭祀次睢的社神,想以此使東夷歸附。司馬子魚說:“古時候六種畜牲不能交互用來祭祀,小的祭祀不殺大的牲口,何況敢于用人作犧牲呢?祭祀是為了人的福祉,民眾是神的主宰,用人祭祀,還有誰敢享用呢?楚軍攻打宋國以援救鄭國。冬季十一月初一日,宋襄公與楚國人在泓水邊上作戰。宋軍已經擺好戰斗的陣列,楚國人沒有全部渡過泓水。子魚說:“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河,請攻擊他們。”宋襄公說:“不行。”楚軍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陣列,子魚再次報告請戰。宋襄公說:“還不行。”楚軍擺好陣列后宋軍才發起攻擊,宋軍打了敗仗,宋襄公大腿受傷,國君的衛士被殺絕了。宋國人都埋怨宋襄公。宋襄公說:“君子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捉拿頭發花白的老人。古人作戰,不在險隘的地方阻擊敵人。我雖然是已然亡國的商朝的后代,但也不會攻擊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子魚說:“主公并不懂得戰爭。強大的敵人,因為地形的險隘而擺不開陣列,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這時候對其加以攔截然后一鼓作氣攻擊他們,不也是可以的嗎?(就算是這樣)我們依然還擔心不能取勝呢!況且今天這些強悍的楚兵,都是我們的敵人。即使是碰到老人,擒獲了就把他押回來,對兩鬢斑白的人有什么不可以傷害的呢?對士兵講明恥辱,讓他們作戰,是為了殺死敵人。敵人受了傷但還沒有死,怎么就不能重復攻擊?如果心懷憐憫而不再次傷害他們,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傷害他們;憐惜那些頭發花白的敵人,那就如同向敵人屈服一樣。統帥三軍是為了借助有利時機(取勝),鳴金擊鼓是為了用聲音來振作士氣。有了有利條件就要使用,阻擊敵人于險要之地是可以的;聲勢盛大以提振斗志,擊鼓進攻陣列不整齊的敵人也是可以的。材料二:宋襄公并非只是踐行仁義卻沒能堅持到底的人。他憑借不仁的天性,竊取了仁者的美名罷了。齊宣王看見有人牽著牛走過堂下,問:“這牛要到哪里去啊?”牽牛人回答說:“準備把它的血涂在鐘上行祭。”齊宣王說:“把它放了,我不忍心看它恐懼戰栗的樣子,它沒有罪過卻走向死地。”舍棄一頭牛,對于個人的德行不會有什么減損或提升,而孟子用王道來贊許他。這就是所說的憑借不忍別人受傷害的慈悲心,施行不忍心百姓受苦的仁政,是夏、商、周三代君主共同踐行的王道。但宋襄公卻殺害鄫子用來祭祀次睢的社神。君子殺一頭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殘害一國國君就如同屠宰豬狗一般。這都能忍心去干,天下還有什么不忍心干的事情呢!泓水之戰,宋襄公戰敗,宋國受到重創,他竟然想用不二次傷害敵人、不捉拿白發老人為借口來欺騙諸侯。一個能扭傷他兄弟的手臂奪取食物的人,卻能夠對著水壺和飯食忍饑挨餓,天下人都知道這不符合情理。宋襄公能忍心殺害鄫子,卻對頭發斑白的敵人不忍心再次傷害,這難道可以說符合情理嗎?齊桓公、晉文公的軍隊,使瀕臨滅亡的國家得以保存,使將斷絕的后代得以延續,尚且還被孔子不屑一顧,更何況他是用活人祭祀外族的鬼神來謀求霸業,還說這是王者之師!這是可以的嗎?如果因為鄫子有罪而去討伐他,即使向諸侯宣告并在神社將他處死,天下人也不會認為錯了。如果是憑借個人的喜怒而發動戰爭,那么秦穆公俘獲了晉侯(指晉惠公),尚且還釋放了他,更何況宋襄公敢把鄫子的冤魂用于祭祀那些不合禮義、昏亂的鬼神呢?(四)閱讀Ⅳ(本題共2個小題,9分)15.C(3分。“體現了宋代詩歌長于說理的鮮明特點”錯,本聯重在借景抒情,而不是說理)16.參考答案一:
(1)是分別寫友人和自己。(2)頸聯是說,上次你我在水畔一別,那春水也應流到大海了;而那蒼勁山松,應能承受住風霜。(3)上句點出了“分別”之意,明顯是寫友人;這是借春水到海隱喻,祝福友人成就事業。下句是以山松自喻,勉勵自己力求振奮。參考答案二:(1)整聯都是寫自己。(2)頸聯是說,那春日別我而去的河水應抵達大海了;而我也要像山松一樣禁得住風霜洗禮。(3)整句以春水與山松自況,勉勵自己不虛度光陰,始終保持進取精神;理解為詩人自勉,也呼應了題目。(6分。明確觀點1分;解釋詩句大意2分,其中上下句意各1分;感情或原因分析3分。最后這3分的分配,如果主張分別寫,三個要點一個要點1分;如果主張都是寫自己,感情2分,呼應題目1分。如有其他表述,意思合理即可給分)(五)名言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1)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2)煢煢子立形影相吊(3)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長橋臥波未云何龍(6分。寫對一句給1分。如出現錯字、別字、添字、漏字,該句均不得分。關于第3小題,之前有老師問是否“詞”的名句不能給分,這里可以明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氣動快插式管接頭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毛線外套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歐式空中花盆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橄欖絲柔瑩潤粉底液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樓梯板支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桑塔納差速器殼體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果奶生產成套設備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條形拉鏈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皮包覆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服務管理軟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硬件工程師招聘筆試題及解答
- 脫硫塔內部結構優化設計-洞察分析
- 加油站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方案全套資料匯編
- SaaS軟件許可及使用服務協議
- 血液透析上機前護理評估
- 第六章 質量和密度 綜合素質評價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北師大八年級物理下冊
- 金蝶EAS固定資產操作手冊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案第二講-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 國家開放大學《幼兒園社會教育專題》形考作業1-4參考答案
- 物理中考培訓心得體會
- 深度學習及自動駕駛應用 課件 第5章 基于CNN的自動駕駛目標檢測理論與實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