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南省濮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大聯考地理試題考試時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圖是“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圖示區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低緯度 B.北半球中緯度 C.南半球中緯度 D.南半球低緯度2.圖中a、b兩點緯度相同,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明顯不同,原因是()A.a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 B.b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C.a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 D.b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答案】1.B2.A【解析】【1題詳析】材料提示,此為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等值線,看圖可知,越向北方線速度值越小,說明此為北半球,再根據數值線速度在840--900之間,可推出此地區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因此圖示區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B正確,低緯度地區線速度在1447km/h以上,A錯誤。南半球線速度的大小是越向南數值越小,CD錯誤。故選B。【2題詳析】由圖可知,a、b所處緯度相同,如果不考慮其他條件,只考慮緯度,那么線速度大小應該一樣;以圖中線速度等值線分布可知,a點線速度大于b點;影響線速度的因素包括緯度和地勢,排除緯度因素,地勢越高,線速度越大,所以a點地勢高于b點,A正確。BCD錯誤。故選A。讀“局部經緯網圖”,回答下題。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②③地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均相等B.①②③地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均不相等C.①②③地自轉線速度相等,角速度①=②>③D.①②③地自轉角速度相等,線速度①=②>③4.一架飛機從①地飛往②地,其最短航線的飛行方向應是()A.一直向正西方飛行 B.先向東北方,后向東南方飛行C.一直向正東方飛行 D.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飛行5.某人從②地出發,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東方向至③地,其行走的距離約為()A.6600km B.5000kmC.3330km D.4200km【答案】3.D4.D5.B【解析】【3題詳析】地球上除兩極點外,其余地區角速度均為15°/h,所以圖中①②③地自轉的角速度相等,BC錯;圖中①②兩地緯度相同,線速度相等,③地緯度高于①②兩地,自轉線速度更小,所以①②③三地線速度①=②>③,A錯,D正確,故選D。【4題詳析】圖中地球自轉呈順時針,中心點為南極點。①②兩地緯度相同,結合圖中自轉方向可知,①位于②的東方,飛機從①地飛往②地,其最短航線的飛行弧線應大致向高緯度地區凸出,即是從①地飛往②地,最短航線應先向西南,后向西北,故選D。【5題詳析】從②地出發先向正南方行進(即是沿經線行進),至60°S后沿緯線向正東行進至③地。其中沿經線行進的距離是30×111km,沿緯線行進的距離是30×111km×1/2,所以其行走的距離約為5000km,故選B。下圖為“2019年元旦17:00(北京時間)拍攝的我國某地街景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各題。6.根據材料可以推測()A.車輛行駛的方向 B.當地的經度、緯度C.當地白晝的時長 D.當地正午太陽高度7.元旦前后幾天,世界各地華人不可能觀察到其所在地()A.白晝漸長,正午物影漸短 B.白晝漸短,正午物影漸短C.白晝漸長,正午物影漸長 D.白晝漸短,正午物影漸長【答案】6.A7.C【解析】【6題詳析】圖中太陽即將落山,元旦太陽從西南方向落下,可據此判斷汽車行駛方向,A正確;當地的經度、緯度、白晝的時長、正午太陽高度都需要準確的日出、日落時間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材料無法判斷。【7題詳析】元旦前后幾天,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正午物影漸短,不可能觀察到正午物影漸長,C正確;南半球白晝漸短,位于直射點以北的正午物影漸短,位于直射點以南的正午物影漸長。五一期間,某學校(30°N,105°E)開展“探索時間奧秘——日晷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動。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針垂直于晷盤,晷盤與赤道面平行。下圖示意某學生完成的作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為驗證古人的計時方法,該學生制作的模型,其晷盤與底座的夾角為()A.75° B.30° C.60° D.23°26′9.當日,該學生把模型正確放置在操場空曠處,可觀測到日影在晷盤上移動,推測日影在晷盤上的位置及移動方向()A.正面順時針 B.正面逆時針 C.背面順時針 D.背面逆時針10.當晷針影子落在盤面“午”字區間時,北京時間是()A.9—11時 B.10—12時 C.11—13時 D.12—14時【答案】8.C9.A10.D【解析】【8題詳析】由材料可知,“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針垂直于晷盤,晷盤與赤道面平行”,則晷針與地軸平行,指向北極星。所以晷針與地面的夾角等同于北極星的仰角(即當地的地理緯度),則晷盤與地面的夾角與當地地理緯度的互余,當地緯度為30°N,則,夾角=90°-30°=60°,C正確,ABD錯。故選C。【9題詳析】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晷針的影子投向晷盤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晷針的影子投向晷盤的下方。所以在春分以后看晷盤的正面;秋分以后看晷盤的背面。五一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故影子落在晷盤正面,太陽東升西落,隨著時間推移,影子在盤面上順時針移動,A正確,BCD錯。故選A。【10題詳析】當晷針影子落在盤面“午”字區間時,即當地105°E的地方時為11-13點,根據經度相差1°時間相差4分鐘,以及東加西減原則,可推算出,北京時間(120°E)為12—14時。故選D。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在“天宮”實現太空會師,這幅歷史性的畫面標志著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2.此時,地球公轉速度()A.最慢 B.逐漸減慢 C.最快 D.逐漸加快13.火箭升空后一般向東飛行,其主要原因是()A.利用太陽從東方升起,光線好 B.順風提升火箭升空速度C.增加初始速度,節省燃料 D.減輕火箭殘骸墜落危害【答案】11.B12.D13.C【解析】【11題詳析】圖中的地軸向右傾斜,所以右側乙丙之間的地球是冬至日,時間在12月22日前后;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可知,丙丁之間的地球是春分日,時間在3月21日前后;丁甲之間的地球是夏至日,時間在6月22日前后;甲乙之間的地球是秋分日,時間在9月23日前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是11月30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是乙,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12題詳析】根據題干可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在11月份,逐漸靠近近日點的1月初,所以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快,故D正確,ABC錯誤。所以選D。【13題詳析】火箭升空后一般向東飛行,和太陽從東方升起、光線好關系不大,故A錯誤;題干中無法確定向東發射是順風,故B錯誤;火箭升空后一般向東飛行,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有利于增加初始速度,節省燃料,故C正確;減輕火箭殘骸墜落危害與發射方向無關,D錯誤。所以選C。下圖為廣東省某中學天文愛好小組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北極星附近星空的圖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觀測者在進行觀測時,望遠鏡鏡頭朝向為()A.北方 B.南方 C.東方 D.西方15.小組成員經長時間觀測發現,北極星周圍各恒星繞北極星轉動,這反映出()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C.流星運動 D.恒星運動16.觀測者于某日20時用天文望遠鏡對淮北極星附近的某顆恒星,若保持望遠鏡的位置和方向不變,則第二日望遠鏡再次對準這顆恒星的時間是()A.20時3分56秒 B.20時56分4秒C.19時3分56秒 D.19時56分4秒【答案】14.A15.A16.D【解析】【14題詳析】觀測者在進行觀測時,望遠鏡鏡頭朝向為北方,地球北極指向北極星,北極星在北方,A對。B、C、D錯。【15題詳析】小組成員經長時間觀測發現,北極星周圍各恒星繞北極星轉動,這反映出地球自轉,是地球自轉引起的視運動現象,A對。B、C、D錯。【16題詳析】觀測者于某日20時用天文望遠鏡對淮北極星附近的某顆恒星,若保持望遠鏡的位置和方向不變,一個恒星日是23時56分4秒,則第二日望遠鏡再次對準這顆恒星的時間是19時56分4秒,D對。A、B、C錯。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下圖為地球側視圖,陰影部分為夜半球。(1)圖a中表示北半球的節氣為____,該日地球公轉處于____(近、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速度較____(快、慢)。(2)圖a中AB線是晨昏線中的____(晨線或昏線),C點日落時間為____時。(3)圖中F點的地方時為____,E點的地方時為____。(4)若D所在經度為160°E,則E點所在的經線度為____。(5)B、C、D、E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____。(6)圖b中①、②、③、④四點中,____是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所在位置。【答案】(1)夏至遠慢(2)晨線18點(3)0:0012:00(4)140°W(5)C>D>E>B(6)③【解析】【小問1詳析】圖a中顯示,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南級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現象,由此判斷,圖中表示北半球的節氣為夏至,所示日期為6月22日前后。7月初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遠日點,該日為6月22日前后,因此該日地球公轉處遠日點附近,遠日點公轉速度較慢。【小問2詳析】圖a中AB線上各點,隨著自西向東自轉即將進入白天,因此AB線是晨昏線中的晨線,C點位于赤道,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則日落地方是為18點。【小問3詳析】圖中F點與切點A位于同一條經線上,且為夜半球的中央經線,故地方時為0時。E點與切點B位于同一條經線上,且為晝半球的中央經線上,則地方時為12時。【小問4詳析】圖a所示半球跨經度180°,被圖中經線等分為6份,每份為30°,若D所在經度為160°E,E點位于D點以東兩等份,即60°由此推算,E所在的經線度為140°W。【小問5詳析】地球自轉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緯度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小,B、C、D、E四點中,緯度由低到高依次為C、D、E、B,因此四點的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C>D>E>B。【小問6詳析】圖b中①、②、③、④四點分別表示直射點位于赤道、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表示日期分別為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因此③是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所在位置。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圖甲中OP為完整的晨線,黃赤交角取23.5°。(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是________。甲圖中a點位于b方向。該日a、b兩點中白晝較長的是_,自轉線速度較大___。(2)下列日照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與圖甲一致的有()(3)用折線在圖乙中畫出該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4)我國東部地區夏季普遍高溫,請利用以上原理分析原因。【答案】(1)(23.5°N,120°E);東北,a、b(2)AD(3)見下圖。(4)夏季我國北方地區白晝長,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但白晝短【解析】(1)從圖可知,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是23.5°N。30°E地方時為6時,120°E地方時為12時,直射的經緯度為(23.5°N,120°E)。從東西方向看,a位于b東方,從南北方向看,a位于b的北方,故甲圖中a點位于b的東北方向。該日a、b兩點中白晝較長的是a,因a的位于北半球,且經度高于b。自轉線速度較大b,因b的緯度低。(2)AD,因北極圈出現極晝現象,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3)此時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是23.5°,南極圈以南太陽高度為0,見下圖。(4)夏季我國北方地區白晝長,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日照時數長;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但白晝短,光照時間短。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問一號探測器(包括“祝融號”火星車)是我國首次用于火星探測的儀器,2020年7月23日發射,2021年2月10日順利進入環火軌道,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陸火星表面并開展探測任務。火星平均公轉速度為24.007km/s,公轉周期約為686.971日,地球真正的公轉周期為365日6時9分10秒。2021年5月20日北京監測中心接收到“祝融號”火星車拍攝到的第一批照片。圖左為天問一號自地球出發至著陸火星簡圖。圖右示意北京監測中心的地面光伏發電板,a支架具有收縮和拉長功能。(1)相對于火星公轉周期,地球公轉周期較短,試根據材料說明原因。(2)為了保證該光伏發電板高效率發電,指出在天問火星探測器發射至順利進入環火星軌道期間,該光伏發電板a支架需要調節的具體情況。(3)簡述從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至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期間,北京監測中心地區光伏發電板發電量呈現上升趨勢的原因。【答案】(1)地球公轉軌道短于火星公轉軌道,在公轉速度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地球公轉周期更短。(2)先拉長后縮短。(3)太陽高度角增大,白晝增長,太陽輻射量增大。【解析】(1)根據天問一號自地球出發至著陸火星簡圖可知,地球距日距離短于火星距日距離,故地球公轉軌道短于火星公轉軌道,在公轉速度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地球公轉一周所用時間較短,即公轉周期更短。(2)天問火星探測器發射至順利進入環火星軌道期間為2020年7月23日到2021年2月10日,太陽直射點先向南移再向北移,正午太陽高度先減小后增加,則光伏發電板與地面的夾角先變大后變小,即a支架先拉長后縮短。(3)光伏發電板發電量受太陽輻射量影響。從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至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期間為2021年2月10日到2021年5月15日,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京正午太陽高度增加,白晝增長,獲得的太陽輻射量增大,故發電量呈上升趨勢。20.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0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北京市某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在博覽會舉行期間繼續觀測了教室內正午光影長度的變化情況。左圖為學生觀測光影照片,右圖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示意圖,其中甲處為第三屆進口博覽會開幕時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1)指出右圖中②位置的大致日期,概述此時中國北方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2)從上海(31o14'N,121o29'E)與南非約翰內斯堡(26o08'S,27o54'E)中,任選其一簡述2020年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期間正午太陽高度與晝夜長短的變化特點。(3)當該校學生所測教室內正午光影長度最長時,在采光設施等條件相同(如窗戶的高度等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北京、上海和約翰內斯堡正午室內光影長度;推測此后一周內該校教室內正午光影長度的變化情況,并分析原因。(4)說出測量教室內正午光影長度應注意的事項。【答案】(1)地球在②位置時為6月22日前后;中國北方正午太陽高度自南向北降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2)上海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晝漸短,夜漸長,且晝短夜長。約翰內斯堡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晝漸長,夜漸短,且晝長夜短。(3)約翰內斯堡<上海<北京;北京市教室內正午光影長度逐漸變短;因為該時段內,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離北京越來越近,北京市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光影長度逐漸變短。(4)正午時間測量;測量同一個窗戶等。【解析】(1)讀圖可知,②接近遠日點(7月初),可推知②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角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的規律并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可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此時,南半球各地離太陽直射點最近,此時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2)結合材料,2020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且逐漸向南回歸線移動,上海地區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結合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可知,此時段上海白晝漸短,夜漸長,且晝短夜長。約翰內斯堡(26°08'S,27°54E)位于南回歸線以南,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晝漸長,夜漸短,且晝長夜短。(3)該學校位于北京(約40°N),當該地正午物影最長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離太陽直射緯線越近,太陽高度角越大,物影越短,由四地緯度可知,此時正午室內光影長度約翰內斯堡<上海<北京;此后一周,太陽直射點北移,北京市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光影長度逐漸變短。(4)測量教室內正午光影長度應當選擇正午時刻,同時選定固定的參照物,這樣測算結果才具有參考價值和準確性。河南省濮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大聯考地理試題考試時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圖是“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圖示區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低緯度 B.北半球中緯度 C.南半球中緯度 D.南半球低緯度2.圖中a、b兩點緯度相同,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明顯不同,原因是()A.a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 B.b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C.a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 D.b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答案】1.B2.A【解析】【1題詳析】材料提示,此為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等值線,看圖可知,越向北方線速度值越小,說明此為北半球,再根據數值線速度在840--900之間,可推出此地區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因此圖示區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B正確,低緯度地區線速度在1447km/h以上,A錯誤。南半球線速度的大小是越向南數值越小,CD錯誤。故選B。【2題詳析】由圖可知,a、b所處緯度相同,如果不考慮其他條件,只考慮緯度,那么線速度大小應該一樣;以圖中線速度等值線分布可知,a點線速度大于b點;影響線速度的因素包括緯度和地勢,排除緯度因素,地勢越高,線速度越大,所以a點地勢高于b點,A正確。BCD錯誤。故選A。讀“局部經緯網圖”,回答下題。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②③地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均相等B.①②③地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均不相等C.①②③地自轉線速度相等,角速度①=②>③D.①②③地自轉角速度相等,線速度①=②>③4.一架飛機從①地飛往②地,其最短航線的飛行方向應是()A.一直向正西方飛行 B.先向東北方,后向東南方飛行C.一直向正東方飛行 D.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飛行5.某人從②地出發,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東方向至③地,其行走的距離約為()A.6600km B.5000kmC.3330km D.4200km【答案】3.D4.D5.B【解析】【3題詳析】地球上除兩極點外,其余地區角速度均為15°/h,所以圖中①②③地自轉的角速度相等,BC錯;圖中①②兩地緯度相同,線速度相等,③地緯度高于①②兩地,自轉線速度更小,所以①②③三地線速度①=②>③,A錯,D正確,故選D。【4題詳析】圖中地球自轉呈順時針,中心點為南極點。①②兩地緯度相同,結合圖中自轉方向可知,①位于②的東方,飛機從①地飛往②地,其最短航線的飛行弧線應大致向高緯度地區凸出,即是從①地飛往②地,最短航線應先向西南,后向西北,故選D。【5題詳析】從②地出發先向正南方行進(即是沿經線行進),至60°S后沿緯線向正東行進至③地。其中沿經線行進的距離是30×111km,沿緯線行進的距離是30×111km×1/2,所以其行走的距離約為5000km,故選B。下圖為“2019年元旦17:00(北京時間)拍攝的我國某地街景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各題。6.根據材料可以推測()A.車輛行駛的方向 B.當地的經度、緯度C.當地白晝的時長 D.當地正午太陽高度7.元旦前后幾天,世界各地華人不可能觀察到其所在地()A.白晝漸長,正午物影漸短 B.白晝漸短,正午物影漸短C.白晝漸長,正午物影漸長 D.白晝漸短,正午物影漸長【答案】6.A7.C【解析】【6題詳析】圖中太陽即將落山,元旦太陽從西南方向落下,可據此判斷汽車行駛方向,A正確;當地的經度、緯度、白晝的時長、正午太陽高度都需要準確的日出、日落時間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材料無法判斷。【7題詳析】元旦前后幾天,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正午物影漸短,不可能觀察到正午物影漸長,C正確;南半球白晝漸短,位于直射點以北的正午物影漸短,位于直射點以南的正午物影漸長。五一期間,某學校(30°N,105°E)開展“探索時間奧秘——日晷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動。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針垂直于晷盤,晷盤與赤道面平行。下圖示意某學生完成的作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為驗證古人的計時方法,該學生制作的模型,其晷盤與底座的夾角為()A.75° B.30° C.60° D.23°26′9.當日,該學生把模型正確放置在操場空曠處,可觀測到日影在晷盤上移動,推測日影在晷盤上的位置及移動方向()A.正面順時針 B.正面逆時針 C.背面順時針 D.背面逆時針10.當晷針影子落在盤面“午”字區間時,北京時間是()A.9—11時 B.10—12時 C.11—13時 D.12—14時【答案】8.C9.A10.D【解析】【8題詳析】由材料可知,“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針垂直于晷盤,晷盤與赤道面平行”,則晷針與地軸平行,指向北極星。所以晷針與地面的夾角等同于北極星的仰角(即當地的地理緯度),則晷盤與地面的夾角與當地地理緯度的互余,當地緯度為30°N,則,夾角=90°-30°=60°,C正確,ABD錯。故選C。【9題詳析】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晷針的影子投向晷盤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晷針的影子投向晷盤的下方。所以在春分以后看晷盤的正面;秋分以后看晷盤的背面。五一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故影子落在晷盤正面,太陽東升西落,隨著時間推移,影子在盤面上順時針移動,A正確,BCD錯。故選A。【10題詳析】當晷針影子落在盤面“午”字區間時,即當地105°E的地方時為11-13點,根據經度相差1°時間相差4分鐘,以及東加西減原則,可推算出,北京時間(120°E)為12—14時。故選D。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在“天宮”實現太空會師,這幅歷史性的畫面標志著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2.此時,地球公轉速度()A.最慢 B.逐漸減慢 C.最快 D.逐漸加快13.火箭升空后一般向東飛行,其主要原因是()A.利用太陽從東方升起,光線好 B.順風提升火箭升空速度C.增加初始速度,節省燃料 D.減輕火箭殘骸墜落危害【答案】11.B12.D13.C【解析】【11題詳析】圖中的地軸向右傾斜,所以右側乙丙之間的地球是冬至日,時間在12月22日前后;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可知,丙丁之間的地球是春分日,時間在3月21日前后;丁甲之間的地球是夏至日,時間在6月22日前后;甲乙之間的地球是秋分日,時間在9月23日前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是11月30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的是乙,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12題詳析】根據題干可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在11月份,逐漸靠近近日點的1月初,所以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快,故D正確,ABC錯誤。所以選D。【13題詳析】火箭升空后一般向東飛行,和太陽從東方升起、光線好關系不大,故A錯誤;題干中無法確定向東發射是順風,故B錯誤;火箭升空后一般向東飛行,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有利于增加初始速度,節省燃料,故C正確;減輕火箭殘骸墜落危害與發射方向無關,D錯誤。所以選C。下圖為廣東省某中學天文愛好小組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北極星附近星空的圖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觀測者在進行觀測時,望遠鏡鏡頭朝向為()A.北方 B.南方 C.東方 D.西方15.小組成員經長時間觀測發現,北極星周圍各恒星繞北極星轉動,這反映出()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C.流星運動 D.恒星運動16.觀測者于某日20時用天文望遠鏡對淮北極星附近的某顆恒星,若保持望遠鏡的位置和方向不變,則第二日望遠鏡再次對準這顆恒星的時間是()A.20時3分56秒 B.20時56分4秒C.19時3分56秒 D.19時56分4秒【答案】14.A15.A16.D【解析】【14題詳析】觀測者在進行觀測時,望遠鏡鏡頭朝向為北方,地球北極指向北極星,北極星在北方,A對。B、C、D錯。【15題詳析】小組成員經長時間觀測發現,北極星周圍各恒星繞北極星轉動,這反映出地球自轉,是地球自轉引起的視運動現象,A對。B、C、D錯。【16題詳析】觀測者于某日20時用天文望遠鏡對淮北極星附近的某顆恒星,若保持望遠鏡的位置和方向不變,一個恒星日是23時56分4秒,則第二日望遠鏡再次對準這顆恒星的時間是19時56分4秒,D對。A、B、C錯。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下圖為地球側視圖,陰影部分為夜半球。(1)圖a中表示北半球的節氣為____,該日地球公轉處于____(近、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速度較____(快、慢)。(2)圖a中AB線是晨昏線中的____(晨線或昏線),C點日落時間為____時。(3)圖中F點的地方時為____,E點的地方時為____。(4)若D所在經度為160°E,則E點所在的經線度為____。(5)B、C、D、E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____。(6)圖b中①、②、③、④四點中,____是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所在位置。【答案】(1)夏至遠慢(2)晨線18點(3)0:0012:00(4)140°W(5)C>D>E>B(6)③【解析】【小問1詳析】圖a中顯示,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南級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現象,由此判斷,圖中表示北半球的節氣為夏至,所示日期為6月22日前后。7月初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遠日點,該日為6月22日前后,因此該日地球公轉處遠日點附近,遠日點公轉速度較慢。【小問2詳析】圖a中AB線上各點,隨著自西向東自轉即將進入白天,因此AB線是晨昏線中的晨線,C點位于赤道,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則日落地方是為18點。【小問3詳析】圖中F點與切點A位于同一條經線上,且為夜半球的中央經線,故地方時為0時。E點與切點B位于同一條經線上,且為晝半球的中央經線上,則地方時為12時。【小問4詳析】圖a所示半球跨經度180°,被圖中經線等分為6份,每份為30°,若D所在經度為160°E,E點位于D點以東兩等份,即60°由此推算,E所在的經線度為140°W。【小問5詳析】地球自轉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緯度越高,自轉線速度越小,B、C、D、E四點中,緯度由低到高依次為C、D、E、B,因此四點的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C>D>E>B。【小問6詳析】圖b中①、②、③、④四點分別表示直射點位于赤道、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表示日期分別為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因此③是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所在位置。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圖甲中OP為完整的晨線,黃赤交角取23.5°。(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是________。甲圖中a點位于b方向。該日a、b兩點中白晝較長的是_,自轉線速度較大___。(2)下列日照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與圖甲一致的有()(3)用折線在圖乙中畫出該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4)我國東部地區夏季普遍高溫,請利用以上原理分析原因。【答案】(1)(23.5°N,120°E);東北,a、b(2)AD(3)見下圖。(4)夏季我國北方地區白晝長,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但白晝短【解析】(1)從圖可知,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是23.5°N。30°E地方時為6時,120°E地方時為12時,直射的經緯度為(23.5°N,120°E)。從東西方向看,a位于b東方,從南北方向看,a位于b的北方,故甲圖中a點位于b的東北方向。該日a、b兩點中白晝較長的是a,因a的位于北半球,且經度高于b。自轉線速度較大b,因b的緯度低。(2)AD,因北極圈出現極晝現象,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3)此時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是23.5°,南極圈以南太陽高度為0,見下圖。(4)夏季我國北方地區白晝長,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日照時數長;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但白晝短,光照時間短。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問一號探測器(包括“祝融號”火星車)是我國首次用于火星探測的儀器,2020年7月23日發射,2021年2月10日順利進入環火軌道,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陸火星表面并開展探測任務。火星平均公轉速度為24.007km/s,公轉周期約為686.971日,地球真正的公轉周期為365日6時9分10秒。2021年5月20日北京監測中心接收到“祝融號”火星車拍攝到的第一批照片。圖左為天問一號自地球出發至著陸火星簡圖。圖右示意北京監測中心的地面光伏發電板,a支架具有收縮和拉長功能。(1)相對于火星公轉周期,地球公轉周期較短,試根據材料說明原因。(2)為了保證該光伏發電板高效率發電,指出在天問火星探測器發射至順利進入環火星軌道期間,該光伏發電板a支架需要調節的具體情況。(3)簡述從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至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期間,北京監測中心地區光伏發電板發電量呈現上升趨勢的原因。【答案】(1)地球公轉軌道短于火星公轉軌道,在公轉速度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地球公轉周期更短。(2)先拉長后縮短。(3)太陽高度角增大,白晝增長,太陽輻射量增大。【解析】(1)根據天問一號自地球出發至著陸火星簡圖可知,地球距日距離短于火星距日距離,故地球公轉軌道短于火星公轉軌道,在公轉速度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地球公轉一周所用時間較短,即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園藝師團隊合作與管理能力試題及答案
- 企業財務分析實務應用試題及答案
- 篷布抗風性能優化考核試卷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職業生涯規劃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歷史與未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機械式停車設備司機】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農旅規劃方案范本
- 2024年項目管理認證實踐試題及答案
- 受污染耕地治理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國電子集團總部16個崗位公開招聘16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月考分析與總結 課件高二下學期家長會
- DL∕T 1245-2013 水輪機調節系統并網運行技術導則
-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和專題復習【提綱】
- JJG(交通) 178-2022 拉脫式涂層黏結力測試儀檢定規程
- 礦山托管經營合同范本
- GB/T 13305-2024不銹鋼中α-相含量測定法
- 2024年高中英語衡水體書法練字字帖
- 工程項目質量風險源識別及管控措施
- 應用文之通知-2024年高考英語寫作常考文體講練提分 (原卷版)
- 詩詞研究與創作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南昌大學
- 傷寒論全398條全文-順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