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導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1頁
3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導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2頁
3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導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3頁
3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導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4頁
3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導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一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導學案大氣的組成1.低層大氣的組成及其主要作用2.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大氣,會影響大氣的成分和含量,產生大氣污染,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造成不利影響。(1)干潔空氣氧氣氧氣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氮氣氮是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元素二氧化碳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強,使氣溫升高臭氧(2)水汽和雜質分布作用水汽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陸地上空;濕潤地區上空高于干旱地區上空。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漸增多。水的相變,產生云、雨、霧、雪等一系列天氣現象,同時伴隨熱量的吸收和釋放,直接影響地面和大氣的溫度。雜質大氣中的雜質含量,隨時間、地點、天氣條件而變化。通常,在近地面大氣中,陸上多于海上,城市多于鄉村,冬季多于夏季雜質會使大氣能見度變差,但作為凝結核,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地球大氣由多種氣體和懸浮于其中的固體粒子或氣體粒子(稱為大氣氣溶膠)組成。每種大氣成分都有不同的作用。據此完成下題。1.下列選項中,近地面大氣時空差異最顯著的成分是()A.氮氣 B.氧氣C.二氧化碳 D.水汽和雜質答案:D解析:大氣成分中,水汽和雜質主要來源于下墊面,其含量因時因地而變化,故近地面大氣時空差異最顯著的成分是水汽和雜質,D項正確。2.通常,近地面大氣中的雜質含量()①冬季少于夏季②冬季多于夏季③鄉村少于城市④鄉村多于城市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通常,夏季降水多,近地面大氣中的雜質含量少;冬季較為干燥,地表多揚塵,風沙天氣較多,空氣中雜質含量多,①錯誤,②正確。城市經濟活動密集,雜質含量多于鄉村,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項。3.大氣中()A.氧是生物體的基本成分B.固體雜質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C.臭氧層可以反射無線電波D.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答案:B解析:大氣中氮是生物體的基本成分,A項錯誤;固體雜質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B項正確;電離層可以反射無線電波,C項錯誤;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地面有保溫作用,D項錯誤。(3)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大氣,會影響大氣的成分和含量,產生大氣污染,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造成不利影響。人類活動對大氣成分的具體影響。人類大量排放氟氯烴使臭氧減少;城市中人類生產生活比較密集,導致大氣中的雜質增多;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破壞森林等,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二、大氣的垂直分層1.大氣的垂直分層:根據溫度、運動狀況和密度,大氣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如下圖所示)。2.各垂直分層的特點及成因大氣分層高度分布氣溫垂直分布大氣運動特征天氣狀況與人類的關系規律成因特征成因高層大氣平流層頂到20003000千米的高空氣溫隨高度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自平流層頂部,沒有吸收紫外線的臭氧;隨后吸收更短波長的紫外線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出現流星現象;②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平流層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主要靠O3吸收大量太陽紫外線而增溫上熱下冷,以平流運動為主無云雨現象,能見度好①水汽、雜質少②以平流運動為主①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成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②有利于航空飛行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遞減(﹣0.6℃/100m)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離地面越遠,氣溫越低上冷下熱,對流運動顯著天氣現象復雜多變①水汽、雜質多②對流運動顯著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對流層與人類關系最密切大氣層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據此回答1~2題。1.關于大氣成分及其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二氧化碳對地面有保溫作用②水汽和雜質是天氣變化的重要角色③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質原料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陽光中的紅外線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排除④。2.就全球來說,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含量明顯增加的大氣成分是()A.氧氣 B.氮氣C.二氧化碳 D.臭氧答案:C解析:氧氣和氮氣含量沒有明顯的變化,A、B兩項錯誤;受礦物燃料燃燒和森林破壞的影響,二氧化碳含量明顯增加,C項正確;受氟氯烴化合物排放的影響,臭氧含量減少,D項錯誤。低層大氣的組成主要作用人類活動的影響干潔空氣氮氣(78%)氮是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元素氧氣(21%)氧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二氧化碳(0.038%,變動)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強,使氣溫升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植被的破壞→CO2增多→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使大氣增溫;減少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對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