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生物高中 12021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舉世囑目的成績,但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為更有效地保護?民身體健康,我國政府正在大力實施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計劃,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的關愛。目前接種的新冠疫苗主要是滅活疫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通過理化方法滅活病原體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②接種后抗原會迅速在機體的內環境中大量增殖③接種后可以促進T細胞增殖分化產生體液免疫④?次接種可提高機體對相應病原的免疫防衛功能ABCD③A①滅活病毒在人體細胞內失去增殖能力,保留抗原成分以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安全可靠,①正確;②接種后抗原在體內要經歷感應階段,反應階段,效應階段,不會迅速在機體的內環境中大量增殖,②錯;③接種后可以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產生體液免疫,③錯誤;④第?次接種后通過特異性免疫,在體內產生記憶細胞,并可長時間保留;二次接種記憶細胞快速做出反應,可提高機體對相應病原的免疫防衛功能,④正確。 22021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環境也在持續改善。研究?員對該地區的水鳥進行研究,記錄到146種水鳥,隸屬9目21科,其中有國家級保護鳥類14種,近海與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鳥的主要棲息地。該調查結果直接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A.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B.種群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D.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C由題意可知,“記錄到146種水鳥”,體現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近海與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鳥的主要棲息地”,棲息地體現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證此區域完整2021202133研究表明,激活某種蛋白激酶PKR,可誘導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發生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上述病毒感染的細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復B.上述病毒感染細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上述病毒感染細胞的凋亡過程不受基因控制D.PKR激活劑可作為潛在的抗病毒藥物加以研究DA、被上述病毒感染的細胞凋亡后不能恢復其功能,因為此時的細胞以及死亡,失去活性,A錯誤;B、被上述病毒感染的細胞的清除過程屬于細胞凋亡,而病原體直接殺死細胞不屬于細胞凋亡,B錯誤;C、上述病毒感染細胞的凋亡過程屬于細胞凋亡,該過程受基因的控制,C錯誤;D、由題干信息分析可知,激活PKR能夠誘導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發生凋亡,故PKR激活劑可作為潛在 42021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是??世紀自然科學的偉大成就之?。下列研究成果中,為該模型構建提供主要依據的是()①赫爾希和蔡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②富蘭克林等拍攝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譜③查哥夫發現的DNA中嘌呤含量與嘧啶含量相等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復制機制ABCD④B①赫爾希和蔡斯通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但不能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構建②富蘭克林等拍攝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譜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構建提供依據,②正確;③查哥夫發現的DNA中嘌呤(A+G)含量與嘧啶(T+C)含量相等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構建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復制機制不能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構建提供依據,④錯誤。520215保證此區域完整20212021如圖示某S形增長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與種群數量的關系。當種群達到環境容納量(K值)時,其對應的種群數量是()DdBB、b點時,出生率=死亡率,該種群數量不再增加,此時種群達到環境容納量(K值),B正確;66兔的脂肪白色(F)對淡黃色(f)為顯性,由常染色體上?對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純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黃色脂肪兔組成,F、f的基因頻率分別是()B分析題意可知,某兔群由500只純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黃色脂肪兔組成,說明沒有雜合子的白色脂肪兔,即純合白色脂肪兔FF=25%,ff=75%。根據公式,F基因頻率=純合子基因型比率+12雜合子基因型比率=25%,則f基因頻率=75%。720217秸稈的纖維素經酶水解后可作為生產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興趣小組利用自制的纖維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養酵母菌并研究其細胞呼吸(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保證此區域完整1414A.培養開始時向甲瓶中加入重鉻酸鉀以便檢測?醇生成B.?瓶的溶液由藍色變成紅色,表明酵母菌已產生了CO2C.用甲基綠溶液染色后可觀察到酵母菌中線粒體的分布D.實驗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數量不能提高?醇最大產量DA、應在充分反應之后向甲瓶中加入橙色的酸性重鉻酸鉀檢測乙醇生成,A錯誤;B、乙瓶的溶液由藍色變成變綠再變黃,表明酵母菌已產生了CO2,B錯誤;C、用健那綠溶液染色后可觀察到酵母菌中線粒體的分布,C錯誤;D、由于培養液中葡萄糖含量?定,因此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數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產量,D正確。 82021孔雀魚雄魚的魚身具有艷麗的斑點,斑點數量多的雄魚有更多機會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關于種群中雄魚的平均斑點數量,下列推測錯誤的是()A.缺少天敵,斑點數量可能會增多B.引入天敵,斑點數量可能會減少C.天敵存在與否決定斑點數量相關基因的變異方向D.自然環境中,斑點數量增減對雄魚既有利也有弊CA、斑點數量多的雄魚有更多機會繁殖后代,故缺少天敵,斑點數量可能會增多,A正確;B、斑點數量多的雄魚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故引入天敵,斑點數量可能會減少,B正確;C、基因的變異方向不確定的,天敵起選擇作用,C錯誤; 92021白菜型油菜(2n=20)的種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為了培育高產新品種,科學家誘導該油菜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形成完整植株Bc。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Bc成熟葉肉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B.將Bc作為育種材料,能縮短育種年限保證此區域完整C.秋水仙素處理Bc幼苗可以培育出純合植株DBc育異常而高度不育AA、白菜型油菜是二倍體植株,則其卵細胞中含有1個染色體組。因此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形成完整植株BcBcA錯誤;B、將Bc作為育種材料,進行單倍體育種,能縮短育種年限,B正確;C、秋水仙素處理Bc幼苗,染色體數目加倍,可以培育出純合植株,C正確;D、自然狀態下Bc因配子發育異常而高度不育,D正確。 102021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爾文循環中,唯?催化CO2固定形成C3的酶被稱為Rubisco,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激活Rubisco需要黑暗條件C.Rubisco催化CO2固定需要ATPDA、CO2+C5(即RuBP)→酶2C3需要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故Rubisco分布在葉綠體基質中,A錯誤;B、CO2固定有光、無光條件下都可以進行,所以激活Rubisco不需要黑暗條件,B錯誤;C、Rubisco催化CO2固定不消耗能量,所以不需要ATP,C錯誤; 112021乙烯可促進香蕉果皮逐漸變黃、果肉逐漸變甜變軟的成熟過程。同學們去香蕉種植合作社開展研學活動,以乙烯利溶液為處理劑,研究乙烯對香蕉的催熟過程,設計的技術路線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保證此區域完整A.對照組香蕉果實的成熟不會受到乙烯影響B.實驗材料應選擇已經開始成熟的香蕉果實C.根據實驗安排第6次取樣的時間為第10天D.處理組3個指標的總體變化趨勢基本?致CA、植物本身含有乙烯,對照組香焦果實的成熟也會受到乙烯影響,A錯誤;B、本實驗要研究乙烯對香蕉的催熟過程,實驗材料應選擇未成熟的香蕉果實,B錯誤;C、根據實驗安排每2天取樣?次,第6次取樣的時間為第10天,C正確;D、乙烯利有促進果實成熟的作用,能促進香蕉果實中的淀粉轉換為還原糖,香蕉果實逐漸變黃,故處理組3個指標的總體變化趨勢:還原糖含量增多。淀粉含量減少。果皮色素含量增多,D錯誤。 122021與野生型擬南芥WT相比,突變體t1和t2在正常光照條件下,葉綠體在葉肉細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 (圖a,示意圖),造成葉綠體相對受光面積的不同(圖b),進而引起光合速率差異,但葉綠素含量及其保證此區域完整它性狀基本?致。在不考慮葉綠體運動的前提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t2比t1具有更高的光飽和點(光合速率不再隨光強增加而增加時的光照強度)B.t1比t2具有更低的光補償點(光合吸收CO2與呼吸釋放CO2等量時的光照強度)C.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與葉綠素的含量無關D.三者光合速率的差異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變大DA、在正常光照下,t2中葉綠體的相對受光面積低于t1,則?者光合作用速率相同時,t2所需的光照強度高于t1。因此當?者光合速率分別達到最大時,t2所需光照強度高于t1,即t2具有比t1更高的光飽和B、在正常光照下,t2中葉綠體的相對受光面積低于t1,當呼吸作用釋放CO2速率等于光合作用吸收CO2速率時,t1所需光照強度低于t2,即t1比t2具有更低的光補償點,B正確;C、由題干信息可知,三者的葉綠素含量及其他性狀基本?致,因此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與葉綠素含量無D、正常光照條件下,三者的葉綠體在葉肉細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造成葉綠體相對受光面積的不同,從而影響光合速率。在?定的光照強度后,三者光合速率的差異不會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變大,D錯誤。 132021?類(2n=46)14號與21號染色體?者的長臂在著絲點處融合形成平衡易位染色體,該染色體攜帶者具有正常的表現型,但在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中,其細胞中形成復雜的聯會復合物(如圖)。在進行減數分裂時,若該聯會復合物的染色體遵循正常的染色體行為規律(不考慮交叉互換),下列關于平衡易位染保證此區域完整1414色體攜帶者的敘述,錯誤的是()A.觀察平衡易位染色體也可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細胞B.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5條染色體C.女性攜帶者的卵子最多含24種形態不同的染色體D.女性攜帶者的卵子可能有6種類型(只考慮圖中的3種染色體)CA、有絲分裂中期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量的最佳時期,因此觀察平衡易位染色體可以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細B、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5條染色體,B正確;C、女性攜帶者的卵子最多含23條染色體,因此最多有23種形態不同的染色體,C錯誤;D、由題圖可知,女性攜帶者的卵子可能有圖中的任意?條或任意兩條染色體,即可能有6種類型,D正確。2020I土壤小動物對動植物遺體的分解起著重要的作用。下列關于土壤小動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調查身體微小、活動力強的小動物數量常用標志重捕法B.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高,則該類群含有的物種數目多C.土壤小動物的代謝活動會影響土壤肥力,進而影響植物生長D.土壤小動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參與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A保證此區域完整20212021A.土壤小動物活動能力強、身體微小,不適合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估算種群密度,常采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和調查,故A錯誤;B.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高,則該類群含有的物種數目多,故B正確;C.土壤小動物的活動會增大土壤中O2含量,促進植物根系吸收無機鹽,其代謝產物可作為肥料增強土壤肥力,進而影響植物生長,故C正確;D.,土壤小動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2返回大氣中的CO2庫,參與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故D正確。【分析】物種豐富度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常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考點】本題考查土壤小動物的調查方法、豐富度及生態系統中碳循環。 152020新冠肺炎疫情警示?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公共衛生安全意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戴口罩可以減少病原微生物通過飛沫在?與?之間的傳播B.病毒能夠在餐具上增殖,用食鹽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溫可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煮沸處理餐具可殺死病原體D.生活中接觸的物體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風險BA.戴?罩可以保護?的?鼻,從而減少病原微生物通過飛沫在?與?之間傳播,故A正確;B.病毒無法在餐具上增殖,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增殖,故B錯誤;C.高溫可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通過煮沸處理餐具可以殺死病原體,故C正確;D.病原微生物廣泛存在于我們所接觸物體的表面,勤洗手可以減少手上病原體的數量,降低感染風險,故D正確。故選B。【分析】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該病毒不能離開活細胞獨立生活。【考點】本題考查病毒增殖、降低病毒傳播及感染風險的常見措施。【點評】本題以新冠病毒為背景,主要考查病毒的生存、傳染及防治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病毒的生活史,掌握蛋白質變性的因素,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1616種子貯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若作物種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質是淀粉分解產生的葡萄糖,下列關于種子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保證此區域完整A.若產生的CO2與?醇的分子數相等,則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B.若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則吸收O2的分子數與釋放CO2的相等C.若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且產物是乳酸,則無O2吸收也無CO2釋放D.若細胞同時進行有氧和無氧呼吸,則吸收O2的分子數比釋放CO2的多DA.以葡萄糖為底物,若產生的CO2與?醇的分子數相當,則細胞只進行產生酒精的無氧呼吸,故A正確;酶B.根據有氧呼吸的方程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若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與產生CO2的量相等,故B正確;C.若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且產物為乳酸,不消耗O2也不產生CO2,故C正確;D.若細胞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產生酒精的無氧呼吸,則吸收O2的分子數小于釋放CO2的分子數,若細胞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則吸收O2的分子數與產生CO2的分子數相等,故D錯誤。故選D。【分析】呼吸底物是葡萄糖時,若只進行有氧呼吸,則消耗的氧氣=生成的?氧化碳量;若只進行無氧呼吸,當呼吸產物是酒精時,生成的酒精量=生成的?氧化碳量。 172020某研究?員以小鼠為材料進行了與甲狀腺相關的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切除小鼠垂體,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機體產熱減少B.給切除垂體的幼年小鼠注射垂體提取液后,其耗氧量會增加C.給成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其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會增強D.給切除垂體的小鼠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其代謝可恢復正常D保證此區域完整A.切除小鼠垂體會使促甲狀腺激素的量減少,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機體產熱量減少,故A正確;B.切除垂體的小鼠代謝減慢,耗氧量降低,給其注射的垂體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狀腺激素,該激素可作用于甲狀腺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進而使小鼠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故B正確;C.甲狀腺激素可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給成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其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會增強,故C正確;D.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體,切除小鼠垂體后該激素無靶器官,小鼠代謝不能恢復正常,故D錯誤。故選D。【分析】甲狀腺可以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還可以促進細胞代謝,增加產。【考點】本題考查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與反饋調節及甲狀腺激素的作用。 1820209為達到實驗目的,需要選用合適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下列實驗目的與實驗材料的對應,不合理的是()實驗材料實驗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區細胞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B蝗蟲的精巢細胞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C哺乳動物的紅細胞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D?口腔上皮細胞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A保證此區域完整20212021A.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應選用成熟的植物細胞為材料,大蒜根尖分生區細胞不是成熟的植物細胞,沒有大液泡,A不合理;B.蝗蟲的精巢細胞中含有精原細胞,能進行減數分裂產生精子,可用來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B合理;C.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吸水膨脹,失水皺縮,吸水過多會漲破,可用來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C合理;D.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要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進行染色,?口腔上皮細胞沒有顏故選A。【分析】①大蒜根尖分生區細胞是未成熟植物細胞,無大液泡,質壁分離不明顯,故不作為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現象的實驗材料;②蝗蟲的精巢細胞能夠進行減數分裂,可以作為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的實驗材料;③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可以發生滲透作用,低濃度中吸水,高濃度中失水。【考點】本題考查教材常見實驗的材料選擇。1919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截翅由?對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長翅果蠅進行單對交配(每個瓶中有1只雌果蠅和1只雄果蠅),子代果蠅中長翅:截翅=3:1。據此無法判斷的是()A.長翅是顯性性狀還是隱性性狀C.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上D.該等位基因在雌蠅體細胞中是否成對存在CA.長翅果蠅雜交產生的子代中出現截翅,說明長翅為顯性性狀;B.長翅為顯性性狀,若親本雌果蠅為純合子,子代將全為長翅,可推知親本雌果蠅為雜合子;C.用A、a表示控制長翅、截翅的基因,若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親本基因組合為Aa×Aa,得到子代果蠅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長翅:截翅=3:1,若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本基因組合為XAXa×XAY,得到子代的基因型為XAXA、XAXa、XAY、XaY,表現型及比例為長翅:截翅=3:1,題目中沒有具體指出子代雌、雄果蠅的性狀表現與比例,故無法確定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D.無論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在雌果蠅體細胞中該等位基因都是成對存在的。故選D。【分析】由題意可知,長翅與長翅果蠅雜交后代中出現截翅果蠅,說明截翅是隱性性狀,長翅是顯性性狀。保證此區域完整【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推斷。 2020209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觀察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時,可以用健那綠染液進行染色B.探究?體紅細胞因失水而發生的形態變化時,可用肉眼直接觀察C.觀察細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時,可用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染色D.用細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細胞膜流動性時,可用熒光染料標記膜蛋白BA.健那綠染液是活體染色劑,觀察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時用來對線粒體進行染色,故A正確;B.人體紅細胞較小,需要使用顯微鏡觀察,故B錯誤;C.觀察DNA、RNA在細胞內的分布時,可用甲基綠吡羅紅進行染色,故C正確;故選B。【分析】本題考查教材上多個觀察和驗證性實驗的相關知識,需要考生掌握相關實驗的原理和方法,明確所用實驗材料和試劑的特性,然后根據選項描述進行判斷。【考點】本題考查生物學教材實驗中對觀察對象進行處理的相關知識。 21202012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雙球菌均可引發肺炎,但?者的結構不同,新冠病毒是?種含有單鏈RNA的病毒。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被動運輸B.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體進行蛋白質合成C.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者遺傳物質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雙球菌的某些蛋白質可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反應D保證此區域完整A.病毒?般是吸附在宿主細胞膜上,注入核酸,故A錯誤;B.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利用宿主細胞提供的原料合成病毒核酸,利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合成病毒蛋白質,故B錯誤;C.新冠病毒遺傳物質是RNA,含有的核苷酸是四種核糖核苷酸,肺炎雙球菌遺傳物質是DNA,含有的核苷酸是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故C錯誤;D.新冠病毒或肺炎雙球菌的某些蛋白質可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反應,故D正確。故選D。【分析】新冠病毒是?種RNA病毒,不具細胞結構,主要由RNA和蛋白質構成;肺炎雙球菌是?種細菌,屬于原核生物。【考點】本題考查病毒及原核生物構成、物質合成的相關知識。 22202012關于高等植物細胞中染色體組的敘述,錯誤的是()A.?倍體植物的配子只含有?個染色體組B.每個染色體組中的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色體C.每個染色體組中都含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D.每個染色體組中各染色體DNA的堿基序列不同CA.?倍體植物配子僅含體細胞染色體的?半即?個染色體組,故A正確;B.每個染色體組中的染色體彼此間互為非同源染色體,故B正確;C.有的植物雌雄同體,染色體組中無性染色體,故C錯誤;D.每個染色體組中各染色體DNA不同,組成DNA的堿基序列不同,故D正確。故選C。【分析】細胞中的?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這樣的?組染色體叫作?個染色體組。同源染色體是指形狀和大小?般相同,?條來自父方,?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考點】本題考查染色體組的相關知識。 23202012取某植物的成熟葉片,用打孔器獲取葉圓片,等分成兩份,分別放入濃度(單位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糖溶液中,得到甲、?兩個實驗組(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糖的2倍)。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檢保證此區域完整測甲、?兩組的溶液濃度,發現甲組中甲糖溶液濃度升高。在此期間葉細胞和溶液之間沒有溶質交換。據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組葉細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濃度升高B.若測得?糖溶液濃度不變,則?組葉細胞的凈吸水量為零C.若測得?糖溶液濃度降低,則?組葉肉細胞可能發生了質壁分離D.若測得?糖溶液濃度升高,則葉細胞的凈吸水量?組大于甲組D甲組葉片吸水,故A正確;B.如果乙糖溶液濃度不變,說明乙組葉片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相同,凈吸水量為零,故B正確;C.如果乙糖溶液濃度降低,說明乙組葉片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表現為失水發生質壁分離,故C正確;D.如果乙糖溶液濃度升高,說明乙組葉片細胞液濃度大于乙糖溶液濃度,表現為吸水,又因為甲糖溶液與乙糖溶液質量濃度相同,而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乙糖的2倍,所以乙糖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大于甲糖溶液,所以乙組葉細胞的凈吸水量不能大于甲組,故D錯誤。故選D。【分析】滲透作用需要滿足的條件是:①半透膜;②膜兩側具有濃度差。濃度差是指單位體積溶質分子數量和乙糖的質量分數相同,但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乙糖的2倍,因此乙糖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甲糖溶液的2倍。【考點】本題考查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相關知識。 242020II河水攜帶泥沙流入大海時,泥沙會在入海口淤積形成三角洲。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3種植物群落類型:①以蘆葦為主的植物群落(生長在淡水環境中)②以赤堿蓬為主的植物群落(生長在海水環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長在陸地環境中)該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過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順序是()A保證此區域完整由題河水攜帶泥沙流入大海時,泥沙會在入海口淤積形成三角洲。由于早期形成植物群落以海水為主要生長草甸植物為主。故選A。【分析】群落是?個動態系統,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個群落被另?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叫作演替。群落的演替可分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個從來沒有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考點】本題考查次生演替的相關知識。 2520209取燕麥胚芽鞘切段,隨機分成三組,第1組置于?定濃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進入胚芽鞘細胞),第2組置于適宜濃度的生長素(IAA)溶液中,第3組置于IAA+Suc溶液中,?定時間內測定胚芽鞘長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用KCl代替蔗糖進行上述實驗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KCl可進入胚芽鞘細胞中調節細胞的滲透壓B.胚芽鞘伸長生長過程中,伴隨細胞對水分的吸收C.本實驗中Suc是作為能源物質來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進胚芽鞘伸長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C保證此區域完整A.KCl可進入胚芽鞘細胞中,能增加細胞液中溶質的濃度,調節細胞的滲透壓,故A合理;B.胚芽鞘伸長生長過程中,既有鮮重的增加,也有干物質的積累,其中鮮重的增加伴隨細胞對水分的吸收,故B合理;C.本實驗中Suc或KCl都可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可見Suc不是作為能源物質來提高IAA作用效果的,故C不合理;D.據實驗結果分析可知,加入Suc或KCl都可以提高IAA促進胚芽鞘伸長的效果,故D合理。故選C。【分析】分析題圖:自變量為時間和不同物質的處理,因變量為胚芽鞘的伸長率,從圖中可以看出,對僅僅使用生長素或蔗糖相比較,同時使用生長素和蔗糖溶液的胚芽鞘生長最長,促進作用最強。【考點】本題考查生長素的作用以及糖類和無機鹽的作用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等生物學核心素養。2620201126細胞內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碼子中含有稀有堿基次黃嘌呤(I)。含有I的反密碼子在與mRNA中的密碼子互補配對時,存在如圖所示的配對方式(Gly表示甘氨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種反密碼子可以識別不同的密碼子B.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堿基之間通過氫鍵結合C.tRNA分子由兩條鏈組成,mRNA分子由單鏈組成D.mRNA中的堿基改變不?定造成所編碼氨基酸的改變C根據題意和圖示信息可知,?種反密碼子可以識別不同的密碼子;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堿基之間形成堿基對,堿基對之間通過氫鍵結合;tRNA分子和mRNA分子都是由單鏈組成的;密碼子具有簡并性,因此mRNA中的堿基改變不?定造成所編碼氨基酸的改變。【考點】本題考查遺傳信息的翻譯和RNA的結構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等生物學核心素養。保證此區域完整202020202727下列有關?體免疫調節的敘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體不具有細胞結構,就不會使?體產生抗體B.病原體裂解后再注射到?體,就不會使?體產生抗體C.病原體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質分子,就不會使?體產生抗體D.病原體經吞噬細胞處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體產生抗體DA.若病原體不具有細胞結構,也可以成為抗原,可以使人體產生抗體,故A不合理;B.病原體裂解后再注射到人體,只要抗原存在,就能使人體產生抗體,故B不合理;C.病原體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質分子,也可以通過吞噬細胞處理暴露出抗原使人體產生抗體,故C不合理;D.病原體經吞噬細胞處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使人體產生抗體,故D合理。故選D。【分析】體液免疫的過程:大多數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病原體特有抗原,將抗原傳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少數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B細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開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小部分形成記憶細胞。抗體能與抗原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多數情況下,抗原、抗體結合后會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進而被吞噬細胞吞噬。【考點】本題考查免疫調節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等生物學核心素養。 282020III新冠病毒是?種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給?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下列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質,通過核酸檢測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教室經常開窗通風可以促進空氣流動,降低室內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癥狀之?是發燒,因此可以通過體溫測量初步排查D.每天適量飲酒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因為酒精可以使細胞內的病毒蛋白變性D保證此區域完整2929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質,通過核酸檢測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故A正確;B.教室經常開窗通風,可以促進空氣流動,降低室內病原微生物的密度,故B正確;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癥狀之?是發燒,因此可以通過體溫測量初步排查,故C正確;D.酒精不能使細胞內的病毒蛋白變性,所以每天適量飲酒不能預防新冠肺炎,故D錯誤。故選D。【分析】病毒?般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具有嚴整的結構,營寄生生活,通過侵染宿主進行增殖,進入宿主細胞后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離開活細胞后不再進行生命活動。【考點】本題考查病毒的組成、種群密度、體溫調節和蛋白質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等生物學核心素養。2020III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包括碳循環和氮循環等過程。下列有關碳循環的敘述,錯誤的是()A.消費者沒有參與碳循環的過程B.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環的重要環節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環的重要環節D.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主要以CO2形式循環AA.消費者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碳循環過程,故A錯誤;B.生產者的光合作用能夠使無機環境中的CO2進入生物群落,是碳循環的重要環節,故B正確;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能夠將有機物分解成CO2等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是碳循環的重要環節,故C正確;D.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主要以CO2形式循環,故D正確。故選A。【分析】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指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考點】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等生物學核心素養。 30202010關于真核生物的遺傳信息及其傳遞的敘述,錯誤的是()A.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RNA,也可以從RNA流向蛋白質B.細胞中以DNA的?條單鏈為模板轉錄出的RNA均可編碼多肽保證此區域完整C.細胞中DNA分子的堿基總數與所有基因的堿基數之和不相等D.染色體DNA分子中的?條單鏈可以轉錄出不同的RNA分子BA.遺傳信息在轉錄時可以從DNA流向RNA,遺傳信息在翻譯時可以從RNA流向蛋白質;B.細胞中以DNA的?條單鏈為模板轉錄出的RNA有可能是tRNA或rRNA,參與多肽或蛋白質的合成,但不能編碼多肽或蛋白質;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細胞中DNA分子還存在沒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所以細胞中DNA分子的堿基總數與所有基因的堿基數之和不相等;D.染色體DNA分子中存在很多個基因,每個基因的?條單鏈(模板鏈)都可以轉錄出?個RNA分子,所以染色體DNA分子中的?條單鏈可以轉錄出不同的RNA分子。【考點】本題考查基因的概念和遺傳信息及其傳遞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等生物學核心素養。 312020(對于基因如何指導蛋白質合成,克里克認為要實現堿基序列向氨基酸序列的轉換,?定存在?種既能識別堿基序列,又能運載特定氨基酸的分子。該種分子后來被發現是()CA.DNA是細胞的遺傳物質,主要在細胞核中,不能運載氨基酸,A錯誤;B.mRNA以DNA分子?條鏈為模板合成,將DNA的遺傳信息轉運至細胞質中,不能運載氨基酸,B錯;C.tRNA上的反密碼子可以和mRNA上的密碼子配對,tRNA也能攜帶氨基酸,C正確;AD故選C。【分析】細胞內的核酸包括DNA和RNA,RNA包括rRNA、tRNA和mRNA。載氨基酸”進行作答。 32 保證此區域完整(2020(某同學居家學習期間,準備洋蔥根尖有絲分裂實驗材料。在下列方法中(每天換?次水),根尖生長狀況最好的是()A.B.C.CA.洋蔥底部沒有水分,不能正常生長,A錯誤;BD.整個洋蔥全部放入水中,可能導致根尖缺氧無法正常生長,B、D錯誤;C.洋蔥底部接觸水,提供水的同時保證了空氣的供應,且石子能固定洋蔥為根生長提供空間,C正確。故選C。【分析】觀察“根尖有絲分裂的實驗”中根尖培養的具體操作:洋蔥根尖的培養在上實驗課之前的3~4天,取洋蔥?個,放在廣口瓶上。瓶內裝滿清水,讓洋蔥的底部接觸到瓶內的水面,把這個裝置放在溫暖的地方培養,待根長約5cm,取生長健壯的根尖制成臨時裝片觀察。【點睛】本題需要考生理解根尖生長的條件,水分和空氣,結合裝置進行解答。 332020研究?員從菠菜中分離類囊體,將其與16種酶等物質?起用單層脂質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從而構建半?工光合作用反應體系。該反應體系在光照條件下可實現連續的CO2固定與還原,并不斷產生有機物?醇酸。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產生?醇酸的場所相當于葉綠體基質B.該反應體系不斷消耗的物質僅是CO2保證此區域完整C.類囊體產生的ATP和O2參與CO2固定與還原D.與葉綠體相比,該反應體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A由題意該液滴相當于人造葉綠體,即單層脂質分子(相當于葉綠體膜)包裹類囊體和16種酶等物質(相當于葉綠體基質)形成油包水液滴(相當于葉綠體);A.產生乙醇酸的場所相當于葉綠體基質;B.該反應體系不斷消耗CO2、H2O;C.類囊體產生的ATP參與CO2的還原;D.該反應體系含有光合作用色素。故選A。【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水的光解產生[H]與氧氣,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糖類等有機物。【考點】本題考查類囊體的功能和光合作用的過程。 342020(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在感染和致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該疫苗可誘導機體產生識別天花病毒的抗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可通過基因工程途徑生產這種疫苗B.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是該病毒的遺傳物質C.該方法制備的疫苗不會在機體內增殖D.天花病毒蛋白的亞單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質B保證此區域完整A.該疫苗的本質是蛋白質的亞單位,由基因控制合成,所以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產疫苗,A正確;B.天花病毒的遺傳物質是核酸(DNA),B錯誤;C.疫苗的本質是蛋白質的亞單位,不會在細胞內增殖,C正確;D.疫苗可以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D正確。故選B。a.植物基因工程:抗蟲、抗病、抗逆轉基因植物,利用轉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質;b.動物基因工程:提高動物生長速度、改善畜產品品質、用轉基因動物生產藥物;c.利用基因工程生產藥物:細胞因子,抗體,疫苗,激素等;②天花病毒是DNA病毒;③疫苗可以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使機體產生記憶細胞,當相同的抗原再次進入機體,刺激機體產生二次免疫,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抗體。【點睛】本題需要考生識記病毒的結構,理解疫苗的作用。 352021?個基因型為DdTt的精原細胞產生了四個精細胞,其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見下圖。導致該結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基因突變C.染色體變異B.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D.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B保證此區域完整1個精原細胞(DdTt)減數分裂,不考慮變異只能產生2種精細胞,產生圖示4種精細胞最可能的原因是發生了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①減數第?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②減數第?次分裂:a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③減數第?次分裂過程:a、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c.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d.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考點】本題考查減數分裂、可遺傳變異(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類型。 362020(完整的核糖體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下圖為真核細胞核糖體大、小亞基的合成、裝配及運輸過程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如圖所示過程可發生在有絲分裂中期B.細胞的遺傳信息主要儲存于rDNA中C.核仁是合成rRNA和核糖體蛋白的場所D.核糖體亞基在細胞核中裝配完成后由核孔運出D保證此區域完整A.有絲分裂中核膜、核仁已經前期解體,該過程不可能發生在有絲分裂中期,A錯誤;B.rDNA上的信息主要與核糖體合成有關,不是細胞的遺傳信息的主要儲存載體,B錯誤;C.從圖中看出核仁是合成rRNA的場所,而核糖體蛋白的合成場所在核糖體,C錯誤;D核孔中運出,D正確。故選D。【分析】圖中顯示出了核糖體的合成過程,位于核仁中的rDNA經過轉錄形成了rRNA前體物質,核糖體蛋白從核孔進入細胞核后,和rRNA前體結合,?部分生成了核糖體小亞基,另?部分和核仁外DNA轉錄形成的5SrRNA結合生成核糖體大亞基,都從核孔進入細胞質。【點睛】本題考查核糖體的合成過程,需要考生分析圖示,理解圖中核糖體的合成過程,結合教材轉錄和翻譯的基本知識進行解答。372020372020保證此區域完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題。甜瓣子是豆瓣醬的重要成分,風味受蠶豆蛋白分解產生的氨基酸影響,也受發酵過程中不同微生物的多種代謝產物影響。其生產工藝如圖所示。某研究團隊對加鹽水后的發酵階段的傳統工藝(鹽度15%,溫度37°C,發酵30天)進行了改良,改良后甜瓣子風味得以提升。新工藝參數如下表所示。時期時段(天)鹽度(%)C前期66后期兩種工藝的結果比較見下圖(1)下列關于本研究的實驗方法與原理的描述,錯誤的是()A.發酵開始階段的微生物主要來源于制曲過程的積累B.蠶豆瓣可提供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碳源和氮源C.溫度與鹽度都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D.定期取樣,使用平板劃線法統計活細菌總數(2)下列對實驗結果的分析,錯誤的是()A.新工藝中期活霉菌總數下降由溫度升高導致B.新工藝后期活細菌總數下降由溫度、鹽度均升高導致C.新工藝中期氨基酸產生速率較前期末加快,是因為溫度升高提高了蛋白酶活性D.新工藝中甜瓣子風味提升,與前、中期活微生物總數高和氨基酸終產量高均有關(1)D保證此區域完整平板劃線法只能分離和純化細菌,不能計數,計數應該用稀釋涂布平板法。【考點】本題考查傳統發酵實驗方法和原理。(2)B根據題干和表格信息可知新工藝后期活細菌總數下降是由鹽度升高導致的,溫度沒有變化。【考點】本題考查傳統發酵工藝改良的實驗結果分析。 3820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題。在應用基因工程改變生物遺傳特性,進而利用種間關系進行生物防治方面,中國科學家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資料?:?類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害蟲,致使環境不斷惡化。王成樹等從黃肥尾蝎中克隆出?種神經毒素基因AalT,將其導?能寄生在許多害蟲體內的綠僵菌中,增強綠僵菌致死害蟲的效應,可有效控制蟲害大規模暴發。資料?:小麥赤霉病是世界范圍內極具毀滅性的農業真菌病害。王宏偉、孔令讓等從長穗偃麥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將Fhb7導?小麥,其表達產物可減輕赤霉菌對小麥的感染,從而避免小麥赤霉病大規模暴發。資料三:瘧疾由受瘧原蟲感染的雌按蚊通過叮咬在?群中傳播。王四寶等從幾種微生物中克隆出5種不同抗瘧機制的基因,將它們導?按蚊的腸道共生菌AS1中。在按蚊腸道內,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達產物可殺滅瘧原蟲。因AS1可在按蚊親代和?代種群中擴散,所以在含AS1工程菌按蚊的群落中,瘧疾傳播?般可被阻斷。(1)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關鍵要素。關于上述資料中涉及的目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來源:必須從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組文庫中直接獲取B.作用:上述基因表達產物?定影響防治對象的生長或存活C.轉化:均可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將目的基因導?受體細胞D.應用:只有將目的基因導?防治對象才能達到生物防治目的(2)在利用種間關系進行生物防治的措施中,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施用綠僵菌工程菌減少蟲害,不改變綠僵菌與害蟲之間存在寄生關系C.AS1工程菌分泌的多種表達產物不改變AS1與按蚊之間存在共生關系D.使AS1工程菌分泌多種表達產物殺滅瘧原蟲,目的是調節按蚊對?的寄生能力(1)B保證此區域完整目的基因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取,也可以通過PCR獲取或?工合成;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除了農桿菌轉化法還有基因槍法、花粉管通道法、顯微注射法等,農桿菌轉化法只適用于雙子葉植物和裸子植物;生物防治的目的是抑制防治對象種群數量的增長,目的基因也可以導入其他生物體內,只要達到預期目的即可。術的基本步驟:①目的基因的獲取: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工合成;②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③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④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a.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b.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c.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2)D使AS1工程菌分泌多種表達產物殺滅瘧原蟲,目的是阻斷疾病傳播途徑,并沒有調節按蚊對?的寄生能【分析】生物的種間關系包括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兩種生物共居?起,彼此創造有利的生活條件,較之單獨生活時更為有利;相互依賴,相互依存,?旦分離,雙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寄生是指?種生物生活在另?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并從后者攝取營養以維持生活的種間關系。前者稱寄生物,后者稱寄主。大都為?方受益,?方受害,甚至引起寄主患病或死亡。【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應用和生物防治。 39202010下列關于細胞中無機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B.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無機鹽參與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不參與有機物的合成D.無機鹽多以離子形式存在,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保證此區域完整DB.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液泡中的水主要是自由水;C.無機鹽參與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也參與有機物的合成,如血紅蛋白含有Fe2+;D.無機鹽大多以離子形式存在,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故選D。【分析】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部分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相結合,為結合水;絕大部分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流動,為自由水,參與細胞中各種代謝活動。細胞中的無機鹽含量比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很多無機鹽與蛋白質等物質結合成復雜的化合物,參與細胞中各種生命活動,當某些無機鹽含量過多或過少時,生物體可能出現相應病癥。【考點】本題考查細胞中無機化合物的相關知識。 40202010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根據細胞代謝需要,線粒體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移動和增殖B.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所含核酸的種類相同C.人體未分化的細胞中內質網非常發達,而胰腺外分泌細胞中則較少D.高爾基體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裝和膜泡運輸緊密相關AA.線粒體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根據細胞代謝需要,在細胞質基質中移動和增殖,代謝旺盛的部位線粒體數量多,故A正確;B.細胞質基質含有RNA,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含有DNA和RNA,種類不完全相同,故B錯誤;C.?體未分化細胞基本不合成分泌蛋白,也不合成固醇類激素,因此內質網不發達,胰腺外分泌細胞合成并分泌的消化酶屬于分泌蛋白,需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修飾,其內質網發達,故C錯誤;D.高爾基體與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裝和膜泡運輸有關,分泌蛋白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故D錯誤。故選A。【分析】細胞在生命活動中發生著物質和能量的復雜變化,細胞內含有多種細胞器,各種細胞器的形態、結構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特性,然后分析選項中的關鍵點逐?判斷。保證此區域完整【考點】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本題考查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識記相關細胞器的結構和功 4120209圖①~⑤表示物質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幾種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方式不同B.Na+主要以方式③運出小腸上皮細胞AA.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運出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為協助擴散,故A正確;B.由圖示可知,Na+主要以②主動運輸的方式運出小腸上皮細胞,故B錯誤;CCD.維生素D屬于固醇類,進入細胞的方式為④自由擴散,故D錯誤。故選A。【分析】由圖示可知,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①為主動運輸;Na+逆濃度梯度運出小腸上皮細胞和K+逆濃度梯度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均需要載體和能量,則方式②為主動運輸;方式③葡萄糖運出小腸上皮細胞是順濃度梯度,需要載體協助,為協助擴散;水進入細胞的方式④為自由擴散;多肽等大分子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⑤為胞吞。422020(42采用新鮮菠菜葉片開展“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提取葉綠體色素時可用無水乙醇作為溶劑B.研磨時加入CaO可以防止葉綠素被氧化破壞保證此區域完整C.研磨時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BA.葉綠體中色素具有脂溶性,可用無水?醇作為溶劑,故A正確;B.研磨時加入CaCO3可防止葉綠素被破壞,故B錯誤;C.研磨時添加石英砂使研磨充分,有助于色素提取,故C正確D齊、直,盡量減少樣液擴散,故D正確。故選B。【分析】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原理:無水?醇能溶解綠葉中的各種光合色素;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在濾紙上隨層析液的擴散速度也有差異。 432020下列關于“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將酵母菌接種到培養液中,并進行第?次計數B.從靜置的培養液中取適量上清液,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C.每天定時取樣,測定酵母菌細胞數量,繪制種群數量動態變化曲線D.營養條件是影響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變化的因素之?BA.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變化,需進行初次計數,故將酵母菌接種到培養液中要進行第?次計數,故A正確;B.從靜置的培養液中取上清液計數,會使估算值偏低,取樣前需將培養液振蕩搖勻,故B錯誤;C.取樣時間是無關變量,每天需定時取樣計數,繪制種群數量動態變化曲線,故C正確;D.營養條件影響酵母菌的生存和繁殖,是影響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變化的因素之?,故D正確。故選B。【分析】在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實驗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與培養條件密切相關,在營養條件不受限制時,種群數量增長曲線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J”型,隨著培養液中營養物質的減少、代謝產保證此區域完整化”實驗的相關知識。 44202012為提高銀杏枝條扦插成活率,采用800mg/L吲哚丁酸(IBA)浸泡枝條1小時,然后將其插入苗床。如圖為誘導生根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枝條下切面的愈傷組織是細胞脫分化形成的B.愈傷組織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C.不定根的分化是枝條內多種激素共同調控的結果D.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長素濃度可能高于800mg/LDA.愈傷組織的形成是枝條下切面細胞脫分化的結果,A正確;B.愈傷組織的形成有利于根原基發生,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定根,B正確;C.枝條內存在多種植物激素,不定根的分化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的結果,C正確;D.根對生長素敏感,低濃度促進根的生長,高濃度抑制其生長,故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長素濃度應低于故選D。【分析】分析題圖可知:扦插枝條用800mg/L吲哚乙酸浸泡1小時后,插入苗床40天愈傷組織形成,50天時根原基發生,到80天時不定根形成。【點評】本題以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枝條生根的實驗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實驗設計內容的理解和運用,屬于中檔題。452020945生物學實驗常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化。下列實驗中溶液顏色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新鮮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試劑,混勻后在加熱條件下由無色變成磚紅色B.在厭氧發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混勻后由藍色變成灰綠色C.在DNA溶液中加入?苯胺試劑,混勻后在沸水浴條件下逐漸變成藍色D.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混勻后逐漸變成紫色保證此區域完整CA.斐林試劑呈藍色,故A錯誤;B.酸性重鉻酸鉀呈橙色,故B錯誤;C.DNA與二苯胺試劑在沸水浴條件下變成藍色,故C正確;D.氨基酸不含肽鍵,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故D錯誤。故選C。【分析】①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②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呈橙色,遇酒精變成灰綠色;③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考點】本題考查顏色反應的相關知識。462020(46某同學在線提交了在家用帶蓋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實驗報告,他的做法錯誤的是()A.選擇新鮮的葡萄略加沖洗,除去枝梗后榨汁B.將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裝滿葡萄汁C.酒精發酵期間,根據發酵進程適時擰松瓶蓋放氣D.酒精發酵后去除瓶蓋,蓋?層紗布,再進行醋酸發酵BA.果酒和果醋制作時,選擇新鮮的葡萄略加沖洗,以防沖洗掉附著在葡萄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除去枝梗后榨汁,故A正確;B.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加葡萄汁至2/3,留1/3的空間,故B錯誤;CCO擰松瓶蓋放氣,故C正確;D.醋酸發酵屬于需氧發酵,故酒精發酵后去除瓶蓋,蓋?層紗布,再進行醋酸發酵,故D正確。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關知識。472022347保證此區域完整為純化菌種,在鑒別培養基上劃線接種纖維素降解細菌,培養結果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該實驗結果因單菌落太多,不能達到菌種純化的目的D.菌落周圍的纖維素被降解后,可被剛果紅染成紅色BA.倒平板后培養基呈固體狀,不需間歇晃動,故A錯誤;B從Ⅲ區挑取單菌落,故B正確;C.該實驗結果中單菌落多,可根據菌落特征純化菌種,故C錯誤;D.剛果紅可將纖維素染成紅色,菌落周圍的纖維素被降解后,不能被剛果紅染成紅色,故D錯誤。故選B。區中出現了單菌落。【考點】本題考查微生物的分離純化的相關知識。 482020(同位素可用于追蹤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在生物科學史中,下列科學研究未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的是()A.卡爾文(M.Calvin)等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轉化途徑B.赫爾希(A.D.Hershey)等利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C.梅塞爾森(M.Meselson)等證明DNA進行半保留復制D.溫特(F.W.Went)證明胚芽鞘產生促進生長的化學物質D保證此區域完整A.卡爾文利用14C標記CO2,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轉化途徑;B.赫爾希用32P和35S標記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C.梅塞爾森利用15N標記的NH4Cl證明DNA進行半保留復制;D.溫特證明胚芽鞘產生了促進生長的化學物質,沒有采用同位素標記法。故選D。【分析】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蹤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用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化學性質不會改變。科學家通過追蹤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考點】本題考查同位素標記法的相關知識。 492020(有研究者采用熒光染色法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擬南芥(2n=10)花藥減數分裂細胞中染色體形態、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染色體已彼此分離C.圖乙細胞中5個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附近D.圖中細胞按照減數分裂時期排列的先后順序為甲→乙→丙→丁CD保證此區域完整A.據圖分析可知,圖甲為減數第?次分裂前期,圖丙為減數第?次分裂中期,故A錯誤;B.圖甲為減數第?次分裂前期,此時發生同源染色體聯會,故B錯誤;C.圖?為減數第?次分裂中期,細胞中有5個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附近,故C正確;D.圖丁是減數第?次分裂后期,所以圖中細胞按照減數分裂時期排列的先后順序為甲→?→丙→丁,故D正確。故選CD。同源染色體正在聯會,處于減數第?次分裂前期;?中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附近,處于減數第?次分裂中期;丙圖中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且每?極均有5條染色體,處于減數第?次分裂后期;丁圖形成了四部分,且每部分含有5條染色體,說明形成了4個配子。【考點】本題考查減數分裂的過程的相關知識。 5020213小鼠胚胎干細胞經定向誘導可獲得多種功能細胞,制備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為獲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進雄鼠產生更多的精子B.細胞a和細胞b內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C.用胰蛋白酶將細胞a的膜蛋白消化后可獲得分散的胚胎干細胞D.胚胎干細胞和誘導出的各種細胞都需在CO2培養箱中進行培養ABC保證此區域完整A.為獲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進雌鼠產生更多的卵子,故A錯誤;B.細胞a和細胞b內含有的核基因相同,但分化程度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故B錯誤;C.用胰蛋白酶處理內細胞a,消化細胞a之間的細胞間質,可獲得分散的胚胎干細胞,故C錯誤;D.胚胎干細胞和誘導出的各種細胞都需在CO2培養箱中進行培養,故D正確。故選ABC。【分析】①胚胎干細胞簡稱ES或EK細胞,來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內細胞團);②ES細胞在飼養層細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養液中,能夠維持不分化的狀態.在培養液中加入分化誘導因子,如牛黃酸、丁酷環腺苷酸等化學物質時,就可以誘導ES細胞向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分化,這為揭示細胞分化和細胞凋亡機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考點】本題考查胚胎工程和細胞培養的相關知識。二、非選擇題 512021太極拳是我國的傳統運動項目,其剛柔并濟、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是通過神經系統對肢體和驅?各肌群的精巧縮的同時屈肌舒張。如圖為伸肘動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結構的示意圖。(1)圖中反射弧的效應器是及其相應的運動神經末梢。若肌梭受到適宜刺激,興奮傳至a處時,a處膜內外電位應表現為。(2)伸肘時,圖中抑制性中間神經元的作用是,使屈肌舒張。(3)適量運動有益健康,?些研究認為太極拳等運動可提高肌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在胰島素水平相同的情況下,該激素能更好地促進肌細胞,降低血糖濃度。(4)(4)有研究報道,常年堅持太極拳運動的老年?,其血清中TSH、甲狀腺激素等的濃度升高,因而認為運動能改善老年?的內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為評估(填分泌該激素的腺體名稱)功能的指標之?。(1)伸肌、屈肌;外負內正保證此區域完整圖中反射弧的效應器是伸肌、屈肌及其相應的運動神經末梢。若肌梭受到適宜刺激,興奮傳至a處時,該部位Na+內流,其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2)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使屈肌運動神經元抑制伸肘時,圖中抑制性中間神經元的作用是: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使屈肌運動神經元抑制,使屈肌舒張。(3)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適量運動有益健康,?些研究認為太極拳等運動可提高肌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在胰島素水平相同的情況下,該激素能更好地促進肌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濃度。(4)垂體有研究報道,常年堅持太極拳運動的老年人,其血清中TSH(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等的濃度升高,因而認為運動能改善老年人的內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為評估垂體功能的指標之?。 522021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政府在2020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于2030年前確保碳達峰(CO2排放量達到峰值),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CO2排放量與減少量相等)。這是中國向全世界的鄭任。回答下列問題:(1)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植物等從大氣中攝取碳的速率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釋放碳的速率大致相CO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生態后果主要是。(2)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獲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別是,消費者通過食物網(鏈)取(3)全球變暖是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從全球碳循環的主要途徑來看,減少和增加 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舉措(1)保證此區域完整動態平衡;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出現頻率增加,影響全球生態系統,改變生態環境,加速物種的滅絕速率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植物等從大氣中攝取碳的速率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釋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自西方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CO2的濃度持續增加,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生態后果主要是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出現頻率增加,影響全球生態系統,改變生態環境,加速物種的滅絕速率。(2)光合作用、攝食、分解動植物遺體;上?營養級的有機物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獲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別是光合作用、攝食、分解動植物遺體。消費者通過食物網(鏈)取食利用上?營養級的有機物。(3)碳排放;碳吸收從全球碳循環的主要途徑來看,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舉措。53202153中國科學家運用合成生物學方法構建了?株嗜鹽單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廢棄液,含較多蔗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水泥供貨合同模板
- 2025鋁材采購合同書樣本
- 2025年光伏支架鋼結構加工合同
- 2025年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合同風險控制案例分析
- 2025學校翻新教學樓合同書
- 2025標準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 2025年度工程承包合同簽訂年度
- 《2025版權授權合同模板》
- 2025玉米買賣合同模板
- 《守護健康熱愛生命》課件
- 《預防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過程質控工具包》解讀
- 智慧黑板采購投標方案
- 新版《病歷書寫規范》
- 石景山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業務培訓
- 小學畢業班數學老師家長會完美版資料
- 《愛麗絲漫游奇境》閱讀指導
-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書
- GB/T 15706.2-2007機械安全基本概念與設計通則第2部分:技術原則
- 《擬行路難》課件26張
- 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技術介紹T53
- 民營腫瘤醫院發展方向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