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課件 16 成本分析_第1頁
成本會計課件 16 成本分析_第2頁
成本會計課件 16 成本分析_第3頁
成本會計課件 16 成本分析_第4頁
成本會計課件 16 成本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成本分析16.1成本分析的意義16.1.1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分析,是根據成本核算資料和成本計劃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運用一系列專門方法,揭示企業費用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查明影響費用預算和成本計劃完成的原因,計算各種因素變動對費用預算和成本計劃完成的影響程度,尋找降低成本、節約費用的途徑,挖掘企業內部增產節約潛力的一項專門工作。成本分析是成本核算工作的繼續,是成本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16.1成本分析的意義16.1.2成本分析的作用查明費用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020301落實成本管理的責任制。挖掘內部增產節約潛力。16.1成本分析的意義16.1.3成本分析的內容①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②可比產品(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③主要產品單位成本的分析;④制造費用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⑤期間費用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⑥技術經濟指標對產品成本影響的分析。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1比較分析法一、比較分析法的含義比較分析法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的可比數據進行對比,從數量上確定差異的方法。成本報表中有關成本指標數量上的差異可以反映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績或差距,運用比較分析法的目的就在于揭示這種差距,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以便研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1比較分析法二、比較分析法的比較方式1.分析期實際數據與計劃(預算)數據對比1)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額,即實際預計劃相比增加或減少的數額。公式:實際較計劃增減數額=分析期指標的實際數據-分析期指標的計劃數據與計劃成本比較的成本降低額=實際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技術啊你的總成本-實際總成本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1比較分析法二、比較分析法的比較方式1.分析期實際數據與計劃(預算)數據對比2)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率。

公式: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率=分析期指標的實際數據-分析期指標的計劃數據分析期指標的計劃數據×100%與計劃成本比較的成本降低率=實際產量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實際總成本實際產量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100%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1比較分析法二、比較分析法的比較方式1.分析期實際數據與計劃(預算)數據對比2)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率。

公式: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率=分析期指標的實際數據-分析期指標的計劃數據分析期指標的計劃數據×100%與計劃成本比較的成本降低率=實際產量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實際總成本實際產量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100%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1比較分析法二、比較分析法的比較方式2.分析期實際數據與前期數據對比公式: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100%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實際總成本可比產品計劃成本降低額=計劃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計劃總成本可比產品計劃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計劃成本降低額計劃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100%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1比較分析法二、比較分析法的比較方式3.分析期實際與本行業(企業集團)實際平均數據和本行業(企業集團)先進企業實際

數據對比圖:3C行業的機器換人成本分析圖:制造業成本指數2014(美國=100)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2比率分析法一、相關比率分析法公式:產值成本率=產品生產成本工業總產值或商品產值×100%營業收入成本率=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或營業利潤)成本費用總額(或營業成本)×100%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2比率分析法二、構成比率分析法公式:產品成本的構成比率(某成本項目的比重)=直接材料(或燃料和動力、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產品成本總額×100%期間費用的構成比率(某項期間費用的比重)=管理費用(或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數額期間費用總額×100%制造費用的構成比率(某費用項目的比重)=制造費用中某費用項目數額制造費用總額×100%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將綜合性指標分解為各個因素的方法。由于構成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復雜性不同,又可分為定量因素分析法和定性因素分析法。在成本分析中,連環替代法以及差額計算法(連環替代法的簡化形式),就屬于因素分析法。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3因素分析法一、連環替代法連環替代法分析計算的順序:(1)根據綜合性經濟指標的特征和分析的目的,確定構成該項指標的因素。(2)根據因素的依存關系,按-一定順序排列因素。(3)確定比較標準(各因素的本期計劃數值或前期實際數值)后,依次以各因素的本期實際

數值替代該因素的標準數值(本期計劃數值或前期實際數值),每次替換都計算出新的

數據,有幾個因素就替換幾次,直至最后計算出該指標的實際數據。(4)以每次替換后計算出的新數據減去前一個數據,其差額即為該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的影

響程度。(5)綜合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其代數和(正負數抵銷以后)應等于該經濟指標的實際數據

與標準數據(本期計劃數據或前期實際數據)的差異。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3因素分析法一、連環替代法金林工廠利用入材料加工甲產品,單位產品A材料計劃消耗量為10千克,實際為9.5千克:A材料計劃單價為20元,實際為22元。單位產品A材料消耗計劃成本為200元(10×20),實際成本為209元(9.5×22)。運用連環替代法分析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單價兩個因素對甲產品材料成本的影響,計算過程如下:1)分析對象(甲產品單位產品材料成本脫離計劃的差異):209-200=9(元)。2)計劃數據(比較標準):10×20=200(元)。3)第一次替換(以甲產品單位產品A材料實際消耗量替換計劃消耗量):9.5×20=190(元)。4)計算單位產品A材料消耗量變化對甲產品成本的影響:190-200=-10(元)(節約)。5)第二次替換(以A材料實際單價替換計劃單價):9.5×22=209(元)。6)計算A材料單價變化對甲產品成本的影響:209-190=19(元)。教材:例16-1

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3因素分析法一、連環替代法7)綜合以上計算結果進行評價:甲產品單位產品成本中A材料成本實際比計劃超支9元(209-200),是甲產品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單價兩個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其中:甲產品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減少0.5千克(9.5-10),使甲產品成本降低10元(190-200);A材料單價提高2元(22-20),使甲產品成本超支19元。對于A材料單價超支的原因應當進一步分析。上述計算數據通過編制“產品材料成本分析表”(A材料)集中反映【表16-1】。教材:例16-1

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3因素分析法一、連環替代法教材:例16-1

20××年1×月金額單位:元表16-1產品名稱:甲產品材料名稱:A材料項目計劃實際差異差異分析單耗影響單價影響甲產品單位產品A材料成本200209+9-10+19甲產品單位產品A材料消耗量(千克)109.5-0.5A材料單價2022+2金林工廠產品材料成本分析表16.2成本分析的方法16.2.3因素分析法二、差額計算法含義:根據各因素本期實際數值與標準數值(本期計劃數值或前期實際數值)的差額直接計算各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是連環替代法的簡化形式。教材:例16-2

根據【例16-1】提供的資料,運用差額計算法,分析計算過程如下:1)分析對象:209-200=9(元)。2)計算單位產品A材料消耗量變動對甲產品成本的影響:(9.5-10)×20=-10(元)。3)計算A材料單價變動對甲產品成本的影響:(22-20)×9.5=19(元)。4)綜合以上計算結果進行評價(與連環替代法的分析完全相同)。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1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是按產品類別和成本項目分別編制的,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也應當按照產品類別和成本項目分別進行。作用:查明全部產品和各種產品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查明全部產品總成本中各個成本項目的成本計劃完成情況;找出成本超支或降低幅度較大的產品和成本項目,為進一步分析指明方向。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1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一、按產品類別進行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教材:例16-3

20××年度金額單位:元表16-2產品成本計劃表編制單位:金楓工廠產品名稱計量單位計劃產量單位成本計劃產量的總成本成本降低任務上年實際本年計劃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本年計劃成本降低額成本降低率(%)主要產品900000875520244802.72甲產品件54012001164648000628560194403.00乙產品件252100098025200024696050402.00非主要產品丙產品件2401110266400合計1141920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1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一、按產品類別進行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教材:例16-3

20××年度金額單位:元表16-3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表(按產品類別分析)編制單位:金楓工廠產品名稱計量單位實際產量單位成本實際產量的總成本與計劃成本比上年實際本年計劃本年實際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本年實際成本降低額成本降低率(%)降低率的構成(%)主要產品100000097250096925032500.33420.26甲產品件62512001164115875000072750072375037500.51550.30乙產品件2501000980982250000245000245500-500-0.2041-0.04非主要產品丙產品件25011101060277500265000125004.50451.00合計12500001234250157501.261.26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1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一、按產品類別進行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分析:在金楓工廠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表【表16-3】中,總成本都是按實際產量來計算的,因為只有同一實物量的總成本才可以比較。在企業全部產品中,有的以前年度沒有正式生產過,沒有上年成本資料。因此,對企業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是與計劃比較,計算出全部產品的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查明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在【表16-3】中,金楓工廠本年全部產品總成本完成了計劃,實際總成本與計劃總成本(按實際產量計算)相比,成本降低額為15750元,成本降低率為1.26%。在全部產品中,非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較好,實際總成本較計劃降低了4.5045%,成本降低額為12500元;主要產品雖然完成了成本計劃,但成本降低率僅為0.3342%,成本降低額僅為3250元;在主要產品中,乙產品總成本比計劃還超500元,超支0.2041%。應進一步查明原因。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1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二、按成本項目進行的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金楓工廠本年產品計劃單位成本表列示:直接材料項目甲產品為439元,乙產品為385元,丙產品為517.5元;直接人工項目甲產品為375元,乙產品為255元,丙產品為257.5元;制造費用項目甲產品為350元,乙產品為340元,丙產品為335元。本年實際產品產量甲產品為625件,乙產品為250件,丙產品為250件。本年按成本項目編制的產品生產成本表見【表15-2】。根據資料編制“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表(按成本項目分析)表”。教材:例16-4

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1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二、按成本項目進行的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教材:例16-4

20××年度金額單位:元表16-4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表(按成本項目分析)編制單位:金楓工廠成本項目本年實際產量的總成本與本年計劃比按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本年實際成本降低額成本降低率(%)降低率的構成(%)直接材料500000485875141252.82501.13直接人工362500363625-1125-0.3103-0.09制造費用387500

38475027500.70970.22合計12500001234250157501.261.26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1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二、按成本項目進行的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教材:例16-4

分析:從【表16-4】中可以看到,金楓工廠按成本項目反映的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與計劃相比,成本降低額為15750元,成本降低率為1.26%,與該廠按產品類別反映的全部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計算結果相同。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構成產品總成本的3個成本項目,直接材料項目和制造費用項目完成了計劃,與計劃相比較的降低率分別為2.825%和0.7097%,但直接人工項目超支了1125元,超支0.3103%,對于直接人工項目超支的原因,應當進一步分析。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一、確定分析對象企業主要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分析,其分析對象是主要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與計劃成本降低額的差額,以及主要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與計劃成本降低率的差異。教材:例16-5

20××年度金額單位:元表16-5主要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計算表編制單位:金楓工廠項目主要產品成本降低額主要產品成本降低率1.計劃數甲產品648000-628560=1944019440÷648000×100%=3%乙產品252000-246960=50405040÷252000×100%=2%合計900000-875520=2448024480÷900000×100%=2.72%2.實際數甲產品750000-723750=2625026250÷750000×100%=3.5%乙產品250000-245500=45004500÷250000×100%=1.8%合計1000000-969250=3075030750÷1000000×100%=3.075%3.差異數(分析對象)甲產品26250-19440=68103.5%-3%=0.5%乙產品4500-5040=-5401.8%-2%=-0.2%合計30750-24480=62703.075%-2.72%=0.355%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確定影響成本降低任務完成的因素分析:金楓工廠主要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已經超額完成,成本降低額超計劃6270元,成本降低率超計劃0.355個百分點。但是,分產品來看,甲產品的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都完成了計劃,而乙產品成本降低額比計劃少540元,成本降低率比計劃低0.2個百分點。各種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不同,直接影響企業成本降低任務的完成情況。教材:例16-5

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確定影響成本降低任務完成的因素影響主要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因素:從一種產品來看,影響成本降低率的主要是產品單位成本一個因素,影響成本降低額的主要是產品單位成本和產品產量兩個因素。從多種產品綜合來看,由于各種產品的計劃成本降低率不同,當各種產品產量在總產品中的比重發生變化時,會影響成本降低任務的完成程度。各種產品在總產品中的比重,稱為產品品種結構。影響產品成本降低率完成情況的因素,從多種產品綜合分析來看:有產品單位成本和產品品種結構兩個因素;影響產品成本降低額完成的因素,從多種產品綜合分析來看:有產品單位成本、產品品種結構和產品產量三個因素。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產品單位成本變動對主要產品成本降低任務(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的公式:產品單位成本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率=產品單位成本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100%產品單位成本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實際總成本1.產品單位成本變動的影響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根據公式,金楓工廠本年由于產品單位成本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如下:產品單位成本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率=(3250÷1000000)×100%=0.325%產品單位成本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額=972500-969250=3250(元)1.產品單位成本變動的影響教材:例16-5

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2.產品品種結構變動的影響20××年度金額單位:元表16-6產品品種結構計算表編制單位:金楓工廠產品名稱計劃產量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劃產量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計劃品種結構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實際品種結構甲產品540625120064800072%75000075%乙產品252250100025200028%25000025%合計900000100%1000000100%金楓工廠綜合成本降低率:計劃成本降低率=3%×72%+2%×28%=2.72%實際成本降低率=3.5%×75%+1.8%×25%=3.075%教材:例16-5

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2.產品品種結構變動的影響金楓工廠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對成本降低率的影響:計劃成本降低率=3%×72%+2%×28%=2.72%結構變動以后的綜合成本降低率(各種產品的計劃成本降低率不變)=3%×75%+2%×25%=2.7%③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率=2.75%-2.72%=0.03%分析(略)教材:例16-5

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2.產品品種結構變動的影響實際工作中,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對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的影響,公式如下: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率=產品單位成本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計劃成本降低率-實際產量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額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2.產品品種結構變動的影響教材:例16-5

金楓工廠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對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額的影響: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率=(1000000-972500)÷1000000-2.72%=0.03%產品結構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率=1000000×0.03%=300(元)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3.產品產量變動的影響公式:產品產量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計劃成本降低率-計劃成本降低額或=(實際產量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計劃產量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計劃成本降低率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3.產品產量變動的影響教材:例16-5

金楓工廠本年產品產量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額:產品產量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率=1000000×2.72%-24480=2720(元)或=(1000000-900000)×2.72%=2720(元)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3.產品產量變動的影響教材:例16-5

20××年度金額單位:元表16-7主要產品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分析表——各因素影響程度的計算編制單位:金楓工廠影響因素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對成本降低率的影響產品單位成本③972500-969250=3250④3250÷1000000=0.325%產品品種結構⑥1000000×0.03%=300⑤0.355%-0.325%=0.03%產品產量合計①6270②0.335%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2主要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三、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降低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3.產品產量變動的影響教材:例16-5

分析:金楓工廠本年主要產品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都完成了計劃。成本降低額比計劃增加6270元,成本降低率比計劃增加0.355個百分點。該廠成本降低任務的超額完成,是產品單位成本、產品產量和產品品種結構三個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在這三個因素中,主要是產品單位成本和產品產量較好地完成計劃的結果。由于產品單位成本的降低,成本降低額增加3250元,降低率增加0.325個百分點;由于產品產量的增加,成本降低額增加2720元,說明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企業兩種主要產品中,只有甲產品的單位成本和產品產量完成了計劃;乙產品單位成本較計劃超支2元,產量比計劃少2件,沒有完成成本降低目標和產品產量計劃,對乙產品成本超支的原因應進一步分析。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一、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一般分析教材:例16-6

20××年度金額單位:元表16-8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表編制單位:金楓工廠產品及成本項目單位成本主要產品成本降低率與本年計劃比上年實際本年計劃本年實際成本降低額降低率(%)成本降低額降低率(%)甲產品120011641158423.50060.515其中:直接材料470439445255.319-61.367直接人工370375372-2-0.54130.800制造費用360350341195.27892.571乙產品1000980982181.800-20.204其中:直接材料400385371.428.67.15013.63.532直接人工250255258-83.200-3-1.176制造費用350340352.6-2.60.743-12.6-3.706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一、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一般分析教材:例16-6

根據【表16-8】的計算結果,可以對金楓工廠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簡要評價:與上年實際比較,金楓工廠甲、乙兩種主要產品的單位成本都有所降低,降低額分別為42元和18元,降低率分別為3.5%和1.8%,但兩種產品的直接人工費用都有所增加,影響了產品單位成本的降低幅度。與本年計劃比較,甲產品單位成本降低6元,降低率為0.515%;乙產品單位成本超支2元,超支0.204%。甲產品單位成本超額完成計劃,主要是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完成計劃較好,成本降低額分別為3元和9元;但直接材料項目較計劃超支6元,超支1.367%,應當進一步分析原因。乙產品雖然直接材料項目超額完成計劃,比計劃降低13.6元,降低3.532%,但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分別超支3元和12.6元,超支1.176%和3.706%,影響乙產品沒有完成單位成本計劃。對于乙產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超計劃的原因應重點分析。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1.直接材料、燃料和動力項目的分析公式:=(單位產品材料本年實際用量-單位產品材料本年計劃用量)×材料本年計劃價格用量變動對材料成本的影響=(材料本年實際價格-材料本年計劃價格)×單位產品材料本年實際用量價格變動對材料成本的影響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1.直接材料、燃料和動力項目的分析根據【表16-8】提供的資料,金楓工廠本年生產的甲產品與計劃比較,直接材料費用超支6元,超支1.367%。甲產品消耗A、B、C、D四種材料,根據各種材料耗用量和價格資料,用差額計算法分析,編制“直接材料費用分析表”。教材:例16-7

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1.直接材料、燃料和動力項目的分析教材:例16-7

20××年度金額單位:元表16-9直接材料費用分析表編制單位:金楓工廠產品:甲產品材料名稱計量單位材料消耗量材料價格材料成本成本差異差異額分析計劃實際計劃實際計劃實際差異額差異率%用量影響價格影響(欄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A材料千克404254.9200205.85.82.910-4.2B材料千克3335339910566.0660C材料千克201844.28075.6-4.4-5.5-83.6D材料千克101065.866058.6-1.4-2.330-1.4合計4394451.3671.3678-2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1.直接材料、燃料和動力項目的分析教材:例16-7

分析:計算結果表明,金楓工廠甲產品單位成本中,直接材料費用實際比計劃超支6元,超支1.367%,主要是A、B兩種材料成本超支引起的。A、B兩種材料的實際成本比計劃成本分別超支5.8元和6元,合計為11.8元。超支的主要原因是單位產品的材料消耗量沒有完成計劃,兩種材料的消耗量增加使直接材料費用增加達16元(A材料10元、B材料6元),應當進一步查明原因。C、D兩種材料實際成本比計劃成本降低了5.8元(4.4+1.4),但由于C材料價格超計劃,使C材料成本增加3.6元,應當進-步分析C材料價格上升的原因。C材料耗用量減少,使產品單位成本降低了8元,也應分析原因,以便總結經驗,進步挖掘企業內部降低成本的潛力。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2.直接人工項目的分析公式:=(單位產品本年實際工時-單位產品本年計劃工時)×本年計劃小時人工費用率單位產品工時消耗變動對成本的影響=(本年實際小時人工費用率-本年計劃小時人工費用率)×單位產品本年實際工時小時人工費用率變動對成本的影響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2.直接人工項目的分析公式:教材:例16-8

根據【表16-8】提供的資料,金楓工廠本年生產的乙產品,單位產品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用實際比計劃超支3元,超支1.176%。為了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搜集整理有關乙產品產量、工時、薪酬的資料。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2.直接人工項目的分析教材:例16-8

20××年度產品:乙產品表16-10產品產量、工時、薪酬資料表編制單位:金楓工廠項目本年計劃本年實際差異產品產量(件)252250-2產品生產總工時(小時)2217621500-676產品生產工人薪酬(元)6426064500+240單位產品直接人工費用(元)255258+3單位產品工時消耗(小時)8886-2小時人工費用率(元/小時)2.8983+0.102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2.直接人工項目的分析教材:例16-8

分析計算過程如下:

①分析對象(乙產品單位成本中直接人工費用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額)。258-255=3

(

元)

②由于乙產品單位產品工時消耗降低的影響。(86-88)

×2.898=-5.8

(元)

③由于小時人工費用率提高的影響。(3-2.898)

×86=+8.8

(元)

④兩個因素共同影響數額。-5.8+8.8=3

(元)

上述計算結果表明,金楓工廠乙產品單位成本中直接人工費用實際比計劃超支3元,主要是小時人工費用率超計劃所造成的。由于小時人工費用率實際比計劃提高0.102元,使產品單位成本增加8.8元,而乙產品單位產品工時消耗實際比計劃減少2小時,使產品單位成本降低5.8元。這說明金楓工廠工人勞動生產率(表現在單位產品工時消耗上)比計劃有所提高,但由于工人平均工資(表現為小時人工費用率)的增長幅度超過了工人勞動生產率(表現為單位產品工時消耗)的增長幅度,使產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用仍超支3元。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3.制造費用項目的分析公式:=(單位產品本年實際工時-單位產品本年計劃工時)×本年計劃小時人工費用率單位產品工時消耗變動對成本的影響=(本年實際小時制造費用率-本年計劃小時制造費用率)×單位產品本年實際工時小時制造費用率變動對成本的影響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3.制造費用項目的分析根據【表16-8】提供的資料,金楓工廠本年生產的乙產品,產品單位成本中的制造費用實際比計劃超支12.6元,超支3.706%。表16-10提供的乙產品單位產品工時消耗本年實際為86小時,本年計劃為88小時;根據制造費用資料,乙產品小時制造費用率本年實際為4.1元,本年計劃為3.864元。分析乙產品單位成本中制造費用超支12.6元的原因,計算過程如下:①分析對象(乙產品單位成本中制造費用實際脫離計劃的差異):352.6-340=12.6(元)②由于單位產品工時消耗降低對成本的影響:(86-88)×3.864=-7.7(元)③由于小時制造費用率提高對成本的影響:(4.1-3.864)×86=20.3(元)④兩個因素共同影響數額:-7.7+20.3=12.6(元)上述計算結果表明,金楓工廠乙產品單位成本中制造費用實際比計劃超支12.6元,教材:例16-9

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3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二、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分析3.制造費用項目的分析分析:上述計算結果表明,金楓工廠乙產品單位成本中制造費用實際比計劃超支12.6元,主要是小時制造費用率超計劃所造成的。小時制造費用率實際比計劃超支0.236元(4.1-3.864),使乙產品單位成本超支20.3元。這說明該廠在控制制造費用總額和增加產品產量方面還大有潛力可挖。對企業制造費用總額增加和乙產品未完成產量計劃的原因,還應進一步分析。教材:例16-9

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4制造費用預算執行情況分析一、運用比較分析法分析運用比較分析法,將本年(或月、季、半年)實際制造費用總額及明細項目金額與本年制造費用預算進行比較,查明制造費用預算的執行情況;將本年實際制造費用與上年實際制造費用進行比較,查明兩個年度制造費用總額及明細項目金額的變化情況。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4制造費用預算執行情況分析二、分別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進行分析根據金源工廠本年有關資料編制的“制造費用分析表”【表16-11】,該廠本年產量計劃完成率為110%。表16-11中,變動制造費用調整后的預算數900萬元,是對本年預算數818萬元按產量計劃完成率(110%)進行調整后計算求得的,即818×110%=900(萬元);本年變動制造費用實際數880萬元與調整后的預算數900萬元相比,減少了20萬元。教材:例16-10

教材:例16-10

20××年度金額單位:萬元表16-11制造費用分析表編制單位:金源工廠費用項目本年實際比較標準脫離標準的差異總額比重(%)上年實際本年預算調整后的本年預算與上年比與調整后的本年預算比總額比重(%)總額比重(%)總額比重(%)差異額差異率(%)差異額差異率(%)一、固定制造費用120057.7122061.9121059.7121057.3-20-1.64-10-0.831.……略2.……略二、變動制造費用88042.375038.181840.390042.7+30+17.33-20-2.221.……略2.……略制造費用總額2080100197010020281002110100+110+5.58-30-1.4216.3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3.4制造費用預算執行情況分析三、分析重點費用項目對制造費用各個明細項目逐項分析,分析的重點是實際脫離預算較大(或與上年比較差異額較大)的費用項目,以及在制造費用總額中數額較大、所占比重較大的費用項目。四、分析費用項目的構成比例在分析重點費用項目數額變動的同時,應當進步分析制造費用各明細項目構成比例(比重)的變化情況,檢查費用構成變化的合理性。16.4技術經濟指標變動對產品成本影響的分析16.3.5期間費用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成本計劃和費用預算包括:產品成本計劃和期間費用預算成本費用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也就包括:期間費用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1產品產量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從技術經濟指標的角度看,產品產量變動對成本水平的影響主要是指對產品成本中固定制造費用的影響。在固定制造費用總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產品產量可以降低單位產品成本中的固定制造費用;當產品產量的增長幅度超過固定制造費用總額的增長幅度時,增加產品產量也可以降低單位產品成本中的固定制造費用。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1產品產量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公式:=實際產量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產量變動的成本降低率產量變動形成的成本降低額=(1-產量計劃完成率)×計劃固定制造費用占產品成本的百分比產量變動形成的成本降低率1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1產品產量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

教材:例16-11

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1產品產量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②產品產量變動形成的單位成本降低額。1164×2.448%≈28.4947(元)③產品產量變動形成的總成本降低額。1164×625×2.448%=17809.20(元)或28.4947×625≈17809.20(元)或(625-540)×209.52=17809.20(元)教材:例16-11

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2產品質量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廢品率是產品生產過程中廢品質量與全部生產數量(合格品數量與廢品數量之和)。廢品率的公式:合格產品單位成本中廢品損失所占的比重公式:=合格品數量+廢品數量×100%廢品率廢品數量=1-廢品率×100%廢品損失廢品率×(1-)

廢品殘料價值占廢品生產成本的百分比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2產品質量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教材:例16-12

金源工廠生產的丙產品劃分為合格品和廢品,上月合格產品產量為1045件,廢品為55件、上月合格產品單位成本為2000元,其中,廢品損失項目為96元,占產品成本的4.8%;本月合格產品產量為1200件,廢品為50件;上月廢品殘料價值占廢品生產成本的8.8%。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廢品率變動對產品生產成本的影響(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只有廢品率變動)。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2產品質量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教材:例16-12

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2產品質量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教材:例16-12

⑤廢品率變動形成的單位成本降低額=2000×(4.8%-3.8%)=20(元)

分析:金源工廠丙產品廢品率由上月的5%下降為本月的4%,使產品單位成本中的廢品損

失減少20元,產品單位成本因此降低了1%。16.4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16.4.3工人勞動生產率變動對成本影響的分析影響產品成本中直接人工費用的因素有工人勞動生產率和工人平均工資(薪酬)。工人評價工資(薪酬)變動的影響的公式:=(1-)工人勞動生產率增長的百分比×計劃直接人工占成本的百分比工人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超過工人平均工資(薪酬)1+工人平均工資(薪酬)增長的百分比1+=工人勞動生產率和工人平均工資(薪酬)變動形成的成本降低率×工人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超過工人平均工資(薪酬)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