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國學知識拓展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素材_第1頁
小學語文國學知識拓展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素材_第2頁
小學語文國學知識拓展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素材_第3頁
小學語文國學知識拓展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素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國學知識拓展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素材

一、談天說地(導入古詩)

二、古詩來襲(古詩講解)

三、深思熟慮(古詩問答)

四、古詩拓展(王濬放大招)

談古說今

讓我們來談古說今,猜猜今天要學的古詩

若谷,你認識多少姓劉的名人?

我來說說……

你知道他叫什么嗎?

看起來很瘦……

他就是與白居易同歲的詩人劉禹錫。

我知道,他是個很有個性的家伙。

對,他寫的桃花詩很有特色。

古詩來襲

我們來看看這首詩講的是什么內容

今逢四海為家日,

故壘蕭蕭蘆荻dí秋。

王濬jùn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fān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金陵()黯然收。

千尋()沉江底,一片降幡出()。

()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

今逢()為家日,故壘蕭蕭()秋。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劉禹錫

字夢得,籍貫河南洛陽,生于河南鄭州滎陽,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其先祖為中山靖王劉勝(一說是匈奴后裔)。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王濬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司馬炎部下

吳氏地域

王濬:晉益州刺史。一作“西晉"。

益州:晉時郡治在今成都。晉武帝謀伐吳,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為城,起樓,每船可容二千余人。金陵:今南京,當時是吳國的都城。王氣:帝王之氣。

王濬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王濬的戰(zhàn)艦沿江東下離開益州,顯赫無比的金陵王氣驟然失色。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孫權方

石頭城南京

千尋鐵鎖沉江底:東吳末帝孫皓命人在江中軒鐵錐,又用大鐵索橫于江面,攔截晉船,終失敗。尋:長度單位。一片降幡(fān)出石頭:王濬率船隊從武昌順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頭城,吳主孫皓到營門投降。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

東吳滅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滅亡,如今的西塞山依舊緊靠長江。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一作“從今”。“四海為家"兩句:如今國家統(tǒng)一,舊時的壁壘早已荒蕪。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從今以后天下歸為一同,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此詩懷古傷今。前四句,寫西晉滅吳的歷史故事,表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是歷史之必然,闡發(fā)了事物興廢決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寫西塞山,點出它之所以聞名,是因為曾經是軍事要塞,而今山形依舊,可是人事全非,拓開了詩的主題。六朝覆滅的教訓,對于當時驕侈腐敗的唐王朝來說,也是一面很好的鏡子。

深思熟慮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問題你會不會答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王濬放大招

有關這首詩還有哪些秘密呢

王濬是如何放大招

戰(zhàn)勝東吳的?

王濬jùn是個有能耐的將軍。他早就作了伐吳的準備,在益州督造大批戰(zhàn)船。這種戰(zhàn)船很大,能容納兩千多人。船上還造了城墻城樓,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瞭望。所以也稱作樓船。

東吳有個太守吾彥,發(fā)現(xiàn)了這件事,連忙向吳主孫皓報告,說:“這些木片一定是晉軍造船時劈下來的。晉軍在上游造船,看來是要進攻東吳,我們要早作防守的準備。”可是孫皓滿不在乎地說:“怕什么!我不去打他,他們還敢來侵犯我!”

吾彥沒有辦法,但是覺得不防備總不放心。他想出一個辦法,在江面險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樁,釘上大鐵鏈,把大江攔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鐵錐安在水面下,好像無數(shù)的暗礁,使晉國水軍沒法通過。

過了年,打中路的杜預和打東路的王渾兩路人馬都節(jié)節(jié)勝利。只有王濬的水軍,到了秭歸,因為樓船被鐵鏈和鐵錐阻攔,不能前進。王濬也真有辦法。他吩咐晉兵造了幾十只很大的木筏,每個木筏上面放著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槍。他又派幾個水性好的兵士帶領這一隊木筏隨流而下。這些木筏碰到鐵錐,那些鐵錐的尖頭就扎在木筏子底下,被木筏掃掉了。

還有那一條條攔在江面的鐵鏈怎么辦呢王濬又在木筏上架著一個個很大的火炬。這些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點就著。他讓這些裝著大火炬的木筏駛在戰(zhàn)船前面,遇到鐵鏈,就燒起熊火,時間一長,那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