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標準Deliverstandardofgeotechnicaleng主編單位:重慶市勘察設計協會批準單位: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文件渝建發[2018]8號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發布《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標準》的通知各區縣(自治縣)城鄉建委,兩江新區、經開區、高新區、萬盛經開區、雙橋經開區建設局,有關單位:現批準《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標準》為我市工程建設推薦本標準由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市勘測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為貫徹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建市〔2014〕92號)、《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建質函〔2015〕159號)以及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的意見》(渝建發(2016)28號文),推動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簡稱“BIM”)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進一步提高重慶市BIM技術應用水平,根據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重慶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技術體系建設任務的通知》(渝建[2016]284號文)和《關于下達2016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定修訂項目計劃(第二批)的通知》(渝建[20167378號文)的工作要求,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技術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由重慶市勘察設計協會組織重慶市勘測院、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南江地質工程勘察設計院、重慶市都安工程勘察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等有關單位編制了本標準。本標準共分8章,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模型元素分類、模型深度等級、模型交付、信息模型成果維護與管理、信息安全與知識產權。本標準由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由重慶市勘測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本標準執行過程中,請各單位注意收集資料,總結經驗,并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給重慶市勘測院(地址:重慶市兩江新區大竹林青竹東路6號,郵編401121,電話傳真網址:)。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專家:重慶市勘測院重慶南江地質工程勘察設計院重慶市都安工程勘察技術咨詢有限公司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大學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董孟能田玲馮永能吳叔剛杜逢彬侯大偉焦震宇魏奇科劉剛王聰李懷玉謝紅明廖小烽林義華 1 23基本規定 4 5 8 85.2幾何信息交付深度等級 95.3非幾何信息交付深度等級 6模型交付 216.1一般規定 6.2模型交付物 6.3模型文件命名 6.4模型數據傳遞 227信息模型成果維護與管理 8信息安全與知識產權 24本標準用詞說明 25引用標準名錄 26條文說明 27 1 2 44Classificationofmodeleleme 55Levelofdeliveringmod 8 8 95.3Deliveringlevel 21 21 227Maintenanceandmanagementofinfo 23 24ExplanationofWordingint 26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711.0.1為加快推廣本市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技術的應用,提高勘1.0.2本標準適用于重慶市域范圍內各類新建、改(擴)建的民1.0.3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交付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22.0.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forma-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即GIM,是基于勘察工作,將反映場地工程地質和巖土工程的相關信息數據集合起來構成的三維數字化模型,具備數據共享、傳遞和協同功能。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分為地表信息模型、工程地質信息模型、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三類。2.0.2幾何信息GeometricInformation幾何信息是指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中各類元素的空間位置及幾何尺寸信息。2.0.3非幾何信息Non-GeometricInformation非幾何信息是指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中除幾何信息以外的其它信息,用以描述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各類信息的本質特征或基本特性,如巖性屬性、巖土參數、原位測試及各種專業參數信息等。2.0.4模型元素ModelElements模型元素是指構成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基本單元,包括模型幾何信息及其典型屬性。2.0.5地表信息模型TerrainInformationModel地表信息模型是指用以反映擬建場地地表以上地形、地物特征等相關信息的三維數字化模型,為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組成部2.0.6工程地質信息模型EngineeringGeologyInformation工程地質信息模型是指用以反映擬建場地地表以下工程地質條件及擬建工程主要設計信息的三維數字化模型,為工程勘察3信息模型的組成部分。2.0.7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GeotechnicalDesignInforma-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是指用以反映擬建場地邊坡、基坑及地基處理等相關設計數據信息的三維數字化模型,為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組成部分。2.0.8模型交付深度等級LevelofDeliveringModelDetail模型交付深度等級是指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時所能達到的精細程度,一般取決于所能獲得的反映場地地表、工程地質及巖土工程設計信息的充分程度。2.0.9交付物Deliverables交付物是指在建設工程各階段,基于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可供交付的勘察設計成果,它不僅包括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本身,還應包括基于信息模型所形成的各類視圖、分析表格和說明文檔2.0.10數據傳遞DataTransmission數據傳遞是指依照適當的規程,經過一定的路徑,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交互過程。43基本規定3.0.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所包括的信息以及交付物應符合工程項目各階段的使用需求,工程項目的使用需求與工程性質、階段、目的有關。3.0.2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信息應包含兩種類型:幾何信息和非幾何信息。3.0.3根據工程勘察的工作特點,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在交付過程中,可細分為地表信息模型、工程地質信息模型和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三大類。3.0.4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時,各類元素信息的命名應與模型設計階段保持一致。3.0.5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按區域劃分分別采用重慶市獨立坐標系和重慶市東部獨立坐標系;對應的高程基準應分別采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當使用自定義坐標系統時,應提供相應的轉換參數和說明。54模型元素分類4.0.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元素宜按工程對象所在部位和性質劃分為三大類,包括地表信息模型元素、工程地質信息模型元素及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元素。4.0.2地表信息模型元素宜按表4.0.2進行分類。4.0.3工程地質信息模型元素宜按表4.0.3進行分類。地質點6續表4.0.3地下管網4.0.4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元素宜按表4.0.4進行分類。表4.0.4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元素分類表支擋結構構件(擋墻、支護樁、面板、肋柱、壓頂梁、承臺)其他支護構件(錨桿、錨索、土釘)荷載(荷載組合)換填開挖面、分層強夯面、土工材料鋪設面、地基處理影響7續表4.0.4地基處理材料(墊層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強夯置換材料、復合地基樁體材料、注漿材料)荷載(荷載組合)85模型深度等級5.1一般規定5.1.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深度應綜合考慮工程性質、規模、特征、場地復雜程度、完成工作情況及建模信息的充分度等因素,根據工程實際需求確定。5.1.2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深度應分為CL100、CL200、CL300和CL400四個等級,每個深度等級應由幾何和非幾何兩個信息維度組成。5.1.3不同交付深度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應滿足不同的工程用途,其對應關系宜符合表5.1.3的規定。工作目的95.2幾何信息交付深度等級5.2.1CL100、CL200和CL300深度等級的地表信息模型的幾何信息宜分別符合表5.2.1-1、表5.2.1-2和表5.2.1-3的規定。CL400深度等級的地表信息模型的幾何信息應與CL300深度等級的規定保持一致。表5.2.1-1CL100深度等級的地表信息模型幾何信息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表5.2.1-2CL200深度等級的地表信息模型幾何信息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通影響范圍。等高距宜不大于1m。宜以面狀圖元表達場地及其周邊的水體等景觀。宜以體量化圖元表示,建模兒何精度宜為2m。時,宜采用簡單幾何形體表達。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建模范圍宜與建筑紅線保持一致。等高距宜為0.5m,若建筑紅線外有CL1005.2.2CL100、CL200和CI300深度等級的工程地質信息模型的幾何信息宜分別符合表5.2.2-1、表5.2.2-2和表5.2.2-3的規CL300深度等級的規定保持一致。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地質點不同類型的調查點應以不同圖形、顏色進行區基巖出露范圍宜以面狀圖元進行表達,并賦予不同顏尺不小于1:5萬。宜以點狀圖元表示,標識在不良地質體的幾何中宜以二維圓圍表示場地內收集到的歷史鉆孔。宜以簡單幾何形體表達場地周邊人防工程及其他地下洞室的形態、位置和埋深,表5.2.2-2CL200深度等級的工程地質模型幾何信息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地質點不同類型的調查點應以不同圖形、顏色進行區色。基巖出露范圍宜以面狀圖元進行表達,并賦予不同顏尺不小于1:1萬。下水位線。信息。宜以體量化圖元表達巖土分層不良地質體等信息。地層三維模型之間應無空隙、無交登。宜以面狀圖元表達地下水位面。宜以面狀圖元表示,反映不良地質體的范圍。宜以面狀圖元表達巖體風化界面和地下水位面。宜以點狀圖元表達物探布置范圍。宜以面狀圖元表達巖土分層、不良地質體范圍等信息。續表5.2.2-2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宜以點狀圖元表示,必要時可與鉆孔信息合并。宜以點狀圖元表示,必要時可與鉆孔信息合并。宜以體量化圖元表示,建模兒何精度宜為lm。宜以簡單兒何形體表達場地周邊人防工程及其他地下洞室的形態、位置和埋深,地下管網深。表5.2.2-3CL300深度等級的工程地質模型幾何信息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地質點不同類型的調查點應以不同圖形、顏色進行區色。基巖出露范圍宜以面狀圖元進行表達,并賦予不同顏尺不小于1:2000。下水位線。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宜以體量化圖元表達巖土分層、取樣及不良地質體等信地層三維模型之間應無空隙、無交疊,層厚大和透鏡體應建立三維模型。宜以面狀圖元表達地下水位面。勘探實物工作量足夠時,宜以體量化圖元表不同類型的地下水宜以賦予顏色進行區分。宜以體量化圖元表示,反映不良地質體的三維形宜以體量化圖元表達巖土分層取樣及不良地質體等信宜以面狀圖元表達巖體風化界面和地下水位面。宜以面狀圖元表達物探布置范圍,包括平面位置和深不同的測試類型宜采用不同的面狀圖元來表達。宜以點狀圖元表示,必要時可與鉆孔信息合并。續表5.2.2-3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宜以點狀圖元表示,必要時可與鉆孔信息合并。應以精確兒何形體表達,建模兒何精度宜為0.1建筑物外表應賦予顏色和材質。宜以體量化圖元表示,建模兒何精度宜為0,lm。應在剖切視圖中反映邊坡與擬建物的相對關系。宜以體量化圖元表示,建模兒何精度宜為0,lm。應在剖切視圖中反映與周邊建筑物的相對關系。不同類型的基礎應以顏色和材質進行區分。宜以精確兒何形體表達場地周邊人防工程及其他地下洞室的形態、位置和埋深。地下管網深,不同類型的地下管線應以顏色和材質進行區分。5.2.3CL100深度等級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可不包括巖土工程設計信息。CL200、CL300和CL400深度等級的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的幾何信息宜分別符合表5.2.3-1、表5.2.3-2和表5.2.3-3的規定。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宜以平面多面形體表達邊坡(基坑)體的三維形桿等附屬工程信息。建模幾何精度宜為0.lm。宜以不同顏色和材質區分模型構件。宜以平面多面形體表達基礎信息及減震溝、滲水盲溝等附屬工程信息。建模幾何精度宜為C.1m。宜以不同顏色區分模型構件。表5.2.3-2CL300深度等級的巖土工程設計模型幾何信息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宜以精確幾何形體表達邊坡(基坑體的三維形態。建模幾何精度宜為0.05m。宜以不同顏色區分和材質模型構件。宜以精確幾何形體表達基礎信息及減震溝、滲水盲溝等附屬工程信息。建模幾何精度宜為0.05m。宜以不同顏色和材質區分模型構件。表5.2,3-3CL400深度等級的巖土工程設計模型幾何信息需要輸人的對象信息宜以精確兒何形體表達邊坡(基坑)體的三維形釘)。桿等附屬工程信息。建模幾何精度宜為0,0lm。宜以精確幾何形體表達基礎信息及減震溝、滲水盲溝等附屬建模幾何精度宜為0.01m。5.3非幾何信息交付深度等級5.3.1地表信息模型的非幾何信息交付深度宜符合表5.3.1的表5.3.1地表信息模型非幾何信息深度等級表序號1地表面(地名、行政區劃、地形地貌、現狀邊坡)▲▲▲▲2地表水體(名稱、類型、水面標高、水文特征)△△▲▲3A▲▲▲注:表中“▲”表示應具備的信息;“△”表示宜具備的信息;“”表示可不具備的信息。5.3.2工程地質信息模型的非幾何信息交付深度宜符合表5.3.表5.3.2工程地質信息模型非幾何信息深度等級表▲▲▲▲地質界線信息(名稱、類型、描述)▲▲▲▲(編號、鉆孔間距、剖面圖數據交換文件)▲▲▲地質界面信息(名稱、類型、描述)7▲▲▲地質(名稱、類型、巖性、物理性狀、力學指標、描述)一▲▲▲一△▲▲(名稱、類型、發育階段、發展趨勢、其他描述▲▲▲▲徑、巖土分層信息、鉆孔揭露的不良地質信息、風化特征、水位標高、取樣信息、巖土試驗結果、鉆探時間、鉆探人員)△▲▲▲探槽、探井及探坑信息(類型、編號、尺寸、分層特征、風化特征、樣品信息、開挖時間)一△▲▲物探信息(物探方法類別、編號、勘探時間、技術人員、巖土體分層、地下水、不良地質體)一▲▲▲原位測試信息(試驗編號、類型、時間、人員、結果、描述)一▲▲▲(試驗編號、類型、時間、人員、結果、描述)一▲▲▲續表5.3.2擬建物概況(名稱、層數、結構形式、安全等級、設計標高、擬采用基礎型式、其他描述)△▲▲▲(類型、編號、安全等級、穩定性狀態、其他特征)一▲▲▲(類型、編號、安全等級、穩定性狀態、其他特征)一▲▲▲相鄰建(構)筑物基礎(基礎形式、基礎理深、修建時間、權屬信息、其他描述)一▲▲▲地下洞室(名稱、類型、襯砌(材料、厚度)、修建時間、使用情況、權屬信息、其他描述)△▲▲▲地下管網(名稱、類型、理深、修建時間、使用情況、權屬信息、其他描述)一△▲▲5.3.3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的非幾何信息交付深度宜符合表5.3.3的規定。表5.3.3巖土工程設計信息模型非幾何信息深度等級表(基坑)工程護樁、面板、肋柱、 ▲▲▲ ▲▲▲ ▲▲▲ ▲▲▲ ▲▲▲ ▲▲▲ ▲▲▲ △▲▲變更內容、監測要求) 一一▲附屬工程(臨時支孔、欄桿、截(排)水溝、綠化) △▲▲ △▲▲ △▲▲ △▲▲地基、注漿加固、加筋地基) ▲▲▲ ▲▲▲ ▲▲▲ ▲▲▲ ▲▲▲ ▲▲▲ ▲▲▲ △▲▲變更內容、監測要求) 一一▲附屬工程(排水溝、層、土工材料搭接) A▲▲ △▲▲布置方案(分層厚度、夯點間距、樁間距) ▲▲▲注:表中“▲”表示應具備的信息;"入"表示宜具備的信息;""表示可不具備的信息。6模型交付6.1一般規定6.1.1模型交付雙方應依據合同、協議及約定等要求進行信息模型交付,在模型交付時,交付方應向接收方提交模型交付說明6.1.2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交付方應保證成果的完整性、準確性、可交換性和可維護性。6.1.3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應作為獨立的技術成果,不能替代工程勘察報告。6.1.4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中帶有時間屬性、特定使用條件的數據,應注明其時間屬性和特定使用條件。6.2模型交付物6.2.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交付物應包括: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說明書、以及基于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形成的各類視圖、分析表格、說明文檔、多媒體及其他輔助文件。6.2.2交付說明書應包括下列內容:項目概述、信息模型深度說明、工作環境(軟、硬件及網絡環境)、模型構成及文件列表、交付格式。6.3模型文件命名6.3.1模型文件命名應做到規范、合理、簡潔,具備可擴展性和通用性。6.3.2模型文件命名應采用分類編碼的方式,按照項目代碼-模型深度-拆分編號定制多個關鍵字段。6.3.3在同一項目中,模型文件應使用統一的文件命名方式。6.4模型數據傳遞6.4.1模型交付雙方應根據交付的信息模型商定數據傳遞的格式,應滿足下列要求:1信息模型的交付方應保證格式能夠被接收方直接讀取;2信息模型格式轉換時,交付方應提供成熟的轉換方式和轉換工具。6.4.2模型接收方在使用交付模型前,應對模型數據進行確認和核對。6.4.3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下,交付過程可采用對信息模型遠程網絡訪問的形式。7信息模型成果維護與管理7.0.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交付方和接收方均應對成果進行維護和管理,模型成果宜由專人管理并歸檔入庫。7.0.2用于成果數據的保存和管理的軟、硬件環境應滿足基本的應用需求,交付雙方應根據數據的重要程度,采用相應技術手段保證數據安全。7.0.3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宜采用數據庫進行集中管理,入庫前應對數據的兼容性和完整性進行檢查。7.0.4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雙方宜采用可靠的版本控制及管理方法,記錄和追溯各方對信息模型的更改歷史。8信息安全與知識產權8.0.1模型交付雙方應按照最小范圍、最小權限的原則進行權根和文件管理。8.0.2知識產權的管理、歸屬與分配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雙方的合同約定。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標準條文說明 313基本規定 325模型深度等級 335.1一般規定 335.2幾何信息交付深度等級 336模型交付 356.1一般規定 356.2模型交付物 356.3模型文件命名 7信息模型成果維護與管理 1.0.5國家尚未發布相應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交付標準,可參考的相關規范標準有《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GB/T51212)、《城市三維建模技術規范》(CJJ/T157)和《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設計標準》(DB11/T1069)。3.0.1本標準所涉及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應滿足工程勘察和巖土工程設計的使用需求,具體需求應與工程目的匹配,如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過程及竣工。3.0.3巖土工程勘察涉及的對象要素較多,可概括為地表信息、工程地質信息和巖土設計信息等三類,其中,地表信息應包括地形地貌、地表地物等信息;工程地質信息應包括地質、管線、地下建(構)筑物等地下綜合信息;巖土設計信息應包括邊坡、基坑支護、地基處理等方面的設計與施工信息。3.0.5重慶市地方獨立坐標系的具體適用范圍見下表:區域區重慶市獨立坐標系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重慶市東部獨立坐標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5模型深度等級5.1一般規定5.1.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交付深度應在勘察實物工作基礎上,結合場地及工程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確定,同時,本標準劃分的深度等級與傳統的勘察工作階段劃分并無必然對應關系,如CL200交付深度的模型并不一定代表是初步勘察階段的5.1.2在本標準中,不同等級深度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內容將按幾何信息和非幾何信息進行細分,其中幾何信息不僅會按模型元素類別進行劃分,還會區分不同的幾何建模精度及其他要求,而非幾何信息只需按元素類別劃分有無。國標中采用LOD,主要針對的是建筑信息模型,本標準中采用CL是為了更好的描述勘察信息模型,并與國標進行區別,同時本標準中CL100~CL400各等級包含的內容與LOD100~LOD400的差異較大。5.1.3本標準建立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深度等級反映了重慶地區工程勘察工作的特殊性,與建筑、市政專業的相應規范標準的模型交付深度等級劃分無嚴格的對應關系。CL400為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最高交付等級,從工程勘察的角度來說,此等級模型應包含施工階段的勘察內容,保證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精度;從巖土工程設計的角度來說,還應包含巖土工程的施工與竣工信息,可用于工程后續的運營與維護。5.2幾何信息交付深度等級5.2.1~5.3.3本標準所列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內容能夠涵蓋常規勘察工作的全部內容,但具體項目的交付內容應與工程實際工作為基礎,若勘察實物工作未涉及的內容,可不在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中體現,如某場地無地下水時,其模型成果可不包含地下水這一模型元素。5.2.3巖土工程設計分為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階段,方案階段大致對應的模型深度等級為CL200,施工圖階段大致對應的模型深度等級為CL300,CL100模型深度等級較低,工程地質非幾何信息較缺乏,僅適用于作定性分析使用。6模型交付6.1一般規定6.1.1在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交付時,由于交付方和接收方的建模、命名、圖元類型等操作習慣的區別,模型接收方可能會出現信息讀取困難甚至誤解。模型交付方應與信息模型成果同時提交模型交付說明書,對模型的建模構架、標準和體系進行說明。另外說明書中也應對模型附屬成果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獲獎公開課:中班美術《草叢里的小兔子》微課件
- 2025年南平貨運資格證模擬考試題
- 2025年天津貨運資格證培訓考試題
- 班組安全管理
- 2025年宜昌道路貨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考試
- 2025年濰坊a2貨運資格證模擬考試
- 2025年生化分析儀器試劑項目合作計劃書
- 安全文明費用管理制度
- 物業綠化管理內部培訓教學資料
- 跨源數據點云配準優化算法研究
- 食品復檢申請書
- 醫院管理貴重藥品管理制度
- 項目部管理崗位人員配置及職責表
- 成人癌性疼痛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2019
- 清明節主題班會緬懷先烈致敬英雄愛國主義教育PPT課件(含完整內容)
- 《病理學基礎》知識考核試題題庫與答案
- YC/T 227-2007光滑工件退刀槽
- 定向井設計暨compass操作指南講解
- 慣性導航PPT匯總
- FZ/T 10005-2018棉及化纖純紡、混紡印染布檢驗規則
- 《綠色建筑概論》整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