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2020屆中考語文押題預測試題三含解析_第1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2020屆中考語文押題預測試題三含解析_第2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2020屆中考語文押題預測試題三含解析_第3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2020屆中考語文押題預測試題三含解析_第4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2020屆中考語文押題預測試題三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一.積累與運用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若失去花的點綴,就會顏色頓失,枯躁無華。心靈的原野,若沒有花的充實,則會干涸皺裂,漸漸枯竭。在心里種上善良、真誠、樂觀三朵生命之花吧,用心之虔誡去做土壤,用人生歷煉去培植。未來,無論面對怎樣的人生,只要在心里種花,人生才不會荒蕪。(1)用部首檢字法查“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畫。(2)這段文字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①________改為________②________改為________(3)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修改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當代勞動者奮斗在各自領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職業品質,彰顯著“工匠精神”。B.漫畫往往用讓人忍俊不禁的畫面暗寓犀利的諷刺,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頭接耳,或追逐嬉戲,情態各異,栩栩如生。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禪趣,創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尋味。3.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段,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①聰明猶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別人的鞋子比打赤腳跑得快!②因為他們懂得: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僅靠自己的單打獨斗,也許自食其力不成問題,但若想獲得突破性的發展,恐怕就力不從心了。③怎樣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歲月,在無疆的事業中縱橫馳騁成為英雄呢?④他們在世界多個領域一直都是領跑者,占盡了先機和風流。⑤人生有涯,事業無疆。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從平凡走向卓越,從貧窮走向富貴,從卑微走向偉大。A.①②④③⑤⑥B.⑤①④③②⑥C.⑤③①④②⑥D.①④②③⑤⑥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A.“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B.這有時使我想到《論語》上的話,一處是:“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一處是:“學而不厭,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C.“阿發、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D.在中國傳統教育里,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四書”之一的《大學》里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5.有關傳統文化常識,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元宵節又稱正月半、中元節、燈節。元宵節習俗有賞花燈、猜燈謎、包餃子、迎廁神等。B.中秋節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中秋節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C.有關春天的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D.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配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6.古詩詞默寫(1)會當凌絕頂,。(杜甫《望岳》)

(2),愛上層樓。(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3),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

(4)山隨平野盡,。(李白《渡荊門送別》)

(5),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6)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蘇軾《定風波》)

(7)溪云初起日沉閣,。(許渾《咸陽城東樓》)

(8)非淡泊無以明志,。(諸葛亮《誡子書》)

(9)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是詩人用樂觀精神看待社會人生的形象寫照。7.綜合性學習。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更是一種文化象征。讓我們一起走進“酒香千古——中國酒文化探究”專題實踐活動中去吧!(1)(書法中的“酒”)書法是中國的一種傳統藝術。下面是“酒”字的幾個書法字體,分別代表的是甲骨文、篆書、隸書。請你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看到以下書法字體的感受。(2)(文學中的“酒”)如果你讀讀詩詞歌賦、小說傳記等文學作品,一定會為其中所散發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請你寫出與“酒”有關的一句詩文名句,與大家分享。(3)(生活中的“酒”)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現實生活中,酒也可能壞事。奶奶生日那天,親朋歡聚,舉杯暢飲。宴會結束后,喝了酒的叔叔準備開車回家。請你說幾句話勸阻他。二.閱讀(一)古詩詞賞析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小題。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8.欣賞詩歌需要“置身詩境,進行豐富而合理的聯想與想象。”請描繪“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句詩所寫的景象。答:9.品味尾聯中“送”字的妙處。答:(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片段,回答問題。【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乙】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此物故非西①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令以責之里正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③。為人迂訥,遂為猾胥④報充里正役,百計營謀不能脫。不終歲,薄產累盡。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⑤,而又無所賠償,憂悶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歸,提竹筒絲籠,于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宰嚴限追比,旬余,杖至百,兩股間膿血流離,并蟲亦不能行捉矣。轉側床頭,惟思自盡。(節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注釋】①西:指陜西。②里正:又稱里君、思宰等,是春秋戰國時的一里之長,明代改名里長。③售:指考中秀才。④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⑤戶口:指老百姓。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停數日,辭去()(2)會征促織()11.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答:(2)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答:12.乙文中的成名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答:13.甲、乙兩文在主題上有何相似之處?答:(三)文學作品閱讀最怕媽媽突然對我好孫道榮①新學期,她給孩子們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難忘的時刻。②她是一名支教老師,在這個偏遠山區,方圓幾十里:只有這一所學校,學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們的父母,大部分都遠赴外地打工,難得回來一次,這也成了很多孩子與父母一年中難得相聚的機會。其時,春節剛過,孩子們剛剛與久別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們用手中的筆,記錄下這一溫暖的時刻。③作文交上來了,她認真地批閱。不出所料,幾乎所有的孩子,寫的都是春節期間,與從外地打工趕回來的父母相聚的那一刻。④一個孩子,寫了媽媽帶回來的好吃的,那是他吃過的最美味的東西了,他感覺那一刻,自己好快樂。⑤一個女孩子寫的是,爸爸給她新買的書包,當爸爸幫她將新書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好幸福。⑥一個男孩子寫道,他已經兩年多沒有見到過爸爸了,爸爸剛走進家門的時候,他都一下子設有認出來,爸爸突然一把將他抱了起來。那一刻,他感覺有點陌生,但是,很溫暖,真的很溫暖……⑦那一刻,都溫暖,難忘。⑧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個女孩子的作文本上。⑨女孩子寫道,以前,是爸爸一個人出去打工,后來,媽媽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著年邁的爺爺一起生活。每年,他們都只在春節的時候,才能回來,年一過完,他們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們才回到家,因為他們沒買到年前的火車票。⑩這一次,因為沒趕回來吃年夜飯,爸爸媽媽答應我和弟弟,會在家里多待幾天,這可把我倆樂壞了。eq\o\ac(○,11)爸爸媽媽回來之后,很忙,除了走親成外,他們還要將莊稼地重新翻整一遍,這樣,年邁的爺爺春耕的時候,才好播種。雖然爸爸媽媽回來之后,忙得根本沒時間陪伴我們,甚至顧不上我們,但我仍然覺得很滿足,很幸福。eq\o\ac(○,12)一天,媽媽沒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著我和弟弟,給我們做飯,燒了好幾個好吃的菜,幫我們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凈疊整齊了,爸爸還檢查了我和弟弟的作業……總之,那天,媽媽和爸爸對我們姐弟倆特別好,特別溫柔。eq\o\ac(○,13)讀到這兒,她以為女孩子接下來會寫,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時刻。可是,沒有。女孩子寫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媽媽明天肯定又要離開家,出去打工了。eq\o\ac(○,14)女孩子在作文結尾這樣寫道,我最難忘的時刻,也是最難過的時刻是,媽媽突然對我特別好,因為,那意味著,他們第二天,又要離開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來了。eq\o\ac(○,15)在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幾滴淚水的痕跡。eq\o\ac(○,16)她也流淚了。eq\o\ac(○,17)她已經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個調皮可愛的兒子。每次離開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覺得自己虧欠這個家太多,尤其是對兒子。所以,每次,離開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線條的她,也都會對兒子表現得特別溫柔,特別細致,特別耐心,恨不得把對他所有的愛和牽掛,都留下來。也許,兒子也特別害怕自己突然對他那么好吧?eq\o\ac(○,18)她突然無比想家。她給老公打了個電話。夜已深,兒子已經睡著了,她讓老公將手機放在兒子的面前,她聽到了細微的鼾聲。那一刻,她淚流滿面。1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第三人稱敘事,不受任何限制,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寫來比較自由開闊。B.文章采用倒敘寫法,造成懸念,使敘事情節生動曲折,增強文章的可讀性。C.第eq\o\ac(○,4)~eq\o\ac(○,7)段獨立成段,鋪陳敘述幾乎所有孩子的作文都寫春節期間與父母相聚的那刻溫暖,難忘,與下文女孩的作文“最怕媽媽突然對我好”形成對比。D.第eq\o\ac(○,16)段她流淚的原因是被女孩作文情節打動,而結尾“淚流滿面”則是她對兒子充滿牽掛、思念、愧疚之情。15.根據小說的情節,以“她”為陳述對象,完成下面表格。情節主要事件開端她給學生布置“最難忘的時刻”的作文發展(1)高潮(2)16.結合語境,按照要求賞析。(1)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個女孩子的作文本上。(從人物描寫角度賞析)答:(2)也都會對兒子表現得特別溫柔,特別細致、特別耐心。(品味加點字表達效果)答:17.文章結尾處插敘“老師的支教與家庭”,有怎樣的作用?請做簡要分析。答:18.聯系全文,說說標題“最怕媽媽對我好”好在哪里?答:(四)說明性文體閱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題。冬眠的奧秘張勁碩①嚴寒的冬天,我們總是向往著在被窩里長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樣冬眠就好了。然而我們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動物們,掌握著我們人類尚不知曉的驚天奧秘。②冬眠是動物應對惡劣環境的一種策略,科學上叫“蟄伏”。有人會問,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嗎?它們還真不是一回事兒,只是二者的區別不太容易看出來。拿魚來說,有幾類魚是會冬眠的,包括我們熟悉的鯉魚、烏鱧,還有海里的鰻鱺。每當冬天來臨,它們就把自己調到冬眠檔:不吃、不喝、不游動。這看似與正常檔的睡覺并無二致,但請注意它們的鰓!魚類靠鰓呼吸,平時就算身體靜止不動,鰓也會輕輕開合扇動。而進入冬眠的魚,鰓也幾乎不動,完全處于麻痹狀態。除了呼吸,冬眠動物的體溫、心跳等生命體征也都降到極低的水平,新陳代謝速率變得非常緩慢,與休克和死亡標準只差那么一點點——這就是冬眠與睡覺的本質區別。③冬眠的意義在于,盡量減少身體內外的生命活動,將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過環境嚴酷的時間段。動物冬眠時,能把生命的時鐘調得極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龜,冬眠時心臟5~10分鐘才跳1次,實在讓人驚嘆。更夸張的是,它們幾乎不呼吸,只靠皮膚吸入少許氧氣!④科學家還發現,冬眠不是“習慣養成”的問題,而是遺傳基因決定的“天賦”。這種“天賦”還與壽命的長短有聯系。一般來講,哺乳動物的壽命與體型相關,體型小的新陳代謝快,壽命短;體型大的新陳代謝慢,壽命長。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歲就算高壽。而蝙蝠打破了這個規律——冬眠的菊頭蝠和同體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歲,后者卻只有3.4歲。如果在同一物種中比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壽命要長很多。⑤冬眠是當下的熱門研究領域。如果人類能像動物們一樣冬眠,收獲的就絕不僅僅是睡大覺的幸福感,也許還能長生不老。雖然對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動物的研究能確定冬眠基因與長壽有關。但這些動物畢竟與我們人類相差太遠。不過,在2004年,有個轟動科學界的發現:居然有一種猴子能冬眠!而人類跟猴子同屬靈長類動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這意味著我們人類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時,我們的壽命說不定可以達到800歲!(選自《博物》總第146期,有刪減)19.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20.朗讀第②段,指出動物冬眠與睡覺的本質區別。答:21.第③段加點詞語“幾乎”能否刪去,為什么?更夸張的是,它們幾乎不呼吸,只靠皮膚吸入少許氧氣!答:22.第④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五)名著閱讀23.閱讀名著,我們經常被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曲折的情節、深刻的哲理、重大歷史事件所吸引。閱讀下面文段,請根據提示填空。作品文段填空《西游記》這流沙河的妖怪,因為在天有罪,墮落此河,忘形作怪。

他曾被菩薩勸化,愿歸師父往西天去的。(1)人物:_______《水滸》他武藝高強,堅忍善良,重情重義,謙恭有禮,以大局為重,富有同情心。由委曲求全、妥協忍讓到敢于反抗。他涉及故事情節_____作品作者_______《簡愛》“怎么啦,簡?”他關上書房門后,身子倚在門上說。“對不起,先生,我想請一兩周假。”“干什么?——上哪兒去?”“去看一位生病的太太,是她派人來叫我的。”“哪位生病的太太?——她住哪兒?”“在蓋茨黑德府。”(3)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人名)。《朝花夕拾》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4)“他”指的是________三.作文請以“回味”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②寫一篇記敘文。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有真情實感,字數不少于600字。一.積累與運用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答案】(1)示例一:虍4(示例二:文6)(2)①躁燥②煉練(3)將“只要”改為“只有”或將“才”改為“就”【解析】(1)“虔”部首:虍,再查是除去部首后的筆畫,4畫。(2)考查對漢字字形的辨析與書寫。“燥”與“躁”,“煉”與“練”可通過部首來辨析。(3)畫線句子關聯詞使用錯誤,“只要……就……”“只有……才……”是成對的關聯詞。2【答案】C【解析】A.精益求精,比喻已經很好了,還要求更好。B.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來。C.栩栩如生,形容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就像活的一樣。C句形容“峨眉山的猴子”不恰當,使用有誤。D.耐人尋味,意思是形容值得讓人仔細體會,琢磨。ABD項使用正確。故選C。3【答案】C【解析】排序題主要看以下三點:1.是否同一。話題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應。整體語段是否呼應,局部前后詞語的暗示或句子邏輯關系是否呼應。3.是否協調。整體情境是否協調,局部音節是否協調。此題注意⑤總起,提出總觀點。③承接上文,提出怎樣成為英雄的問題;①引證,引用名言“借別人的鞋子比打赤腳跑得快”;④“領跑者”承接上文,并指出這樣才能“占盡了先機和風流”;②解釋上句“占盡了先機和風流”的原因;⑥得出結論。因此選C。4【答案】C【解析】C標點符號運用錯誤。兩個“阿發”后的頓號都要改為逗號。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一套符號。它的作用:a表示停頓,b表示語氣,c表示詞語的性質和作用。分兩大類:點號和標號。點號又分句中點號(頓號、逗號、分號、冒號)和句末點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點號作用在于點斷,表示說話的語氣和停頓;標號作用在于標明。主要表示書面語言中某些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用。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能力。中元節指的是7月15,而不是元宵節。6.古詩詞默寫7.綜合性學習。7【答案】(1)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2)詩文名句:(帶“酒”的詩文均可)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3)帶有“不安全、違法”之意的表述即可。【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字的理解。通過觀察“酒”的不同字體,看出這個字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成型,充分彰顯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2)本題考查古詩的積累。古詩中含有“酒”的詩句很多,從中找出連續的兩句即可。例如:“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3)本題考查勸說語。結合內容要求“喝了酒的叔叔準備開車回家”,首先要阻止叔叔的行為,然后指出這樣做的危害,進而打消叔叔的念頭,最后可以給對方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法。注意勸說時要有稱呼,語氣要委婉。二.閱讀(一)【答案】1.示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隨著小舟的前行逐漸展開,最后消失在廣闊的原野。2.“送”字直接點題(扣題),“送”的主體是故鄉的山水,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依戀之情。【解析】1.此題要求在符合原本詩句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加上自己的想象,語言要盡可能的優美、生動。2.煉字的題目注意從煉意、煉境、煉結構和煉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一般都有煉意的內容,如是寫景的詩句往往有煉意的成分,煉結構主要是統領全詩或在詩歌的結構中起關鍵的作用,如轉折、過渡等,煉手法主要是修辭和表現手法。答題時先答出字的含義,然后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效果。此題主要從手法和情感方面考慮。(二)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停數日,辭去離開(2)會征促織正好,恰巧11.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人說啊。”(2)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規格。12.乙文中的成名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迂訥、忠厚。13.甲、乙兩文在主題上有何相似之處?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參考譯文】明朝宣德年間,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戲,每年都要向民間征收。這東西本來不是陜西出產的。有個華陰縣的縣官,想巴結上司,把一只蟋蟀獻上去,上司試著讓它斗了一下,顯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級于是責令他經常供應。縣官又把供應的差事派給各鄉的里正。縣里有個叫成名的人,是個念書人,長期未考中秀才。為人拘謹,不善說話,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縣里,叫他擔任里正的差事。他想盡方法還是擺脫不掉(任里正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產都受牽累賠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沒有抵償的錢,憂愁苦悶,想要尋死。他妻子說:“死有什么益處呢?不如自己去尋找,也許還有萬一找到的希望。”成名認為這些話很對。就早出晚歸,提著竹筒絲籠,在破墻腳下,荒草叢里,挖石頭,掏大洞,各種辦法都用盡了,最終沒有成功。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規格。縣官定了限期,嚴厲追逼,成名在十幾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兩條腿膿血淋漓,連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來覆去只想自殺。(三)文學作品閱讀14.B15.(1)她被女孩“最怕媽媽突然對我好”的作文情節打動。(2)她因自己離家前也曾對兒子特別好而傷感。16.(1)對人物神態的細處描寫,寫出了她對女孩作文內容的關注,突出了女孩作文內容帶給她離開兒子時的不舍與牽掛之情。(2)連用三個副詞“特別”,突出她對兒子的虧欠,寫出了她離開兒子時的不舍和牽掛之情。17.①交代了她離開親人來邊遠山區支教的情形,豐富了文章內容。②她離家去支教前,她心中對兒子深深的愧疚和思念,升華了文章的主題。18.從形式上來說,“對我好”是媽媽愛的表現,是每個子女都盼望的,可是一個“怕”讓讀者心中疑惑頓生,吸引讀者閱讀下去。從內容上來說,這個標題很好的表現了主題,“媽媽突然對我好”既是媽媽愛的表現,也是媽媽為即將離開家而愧疚的表現;“怕”字寫出了子女對媽媽即將離開家感到不安、不舍和難過的心理。(四)【答案】19.點明說明對象,引出下文,激發讀者閱讀興趣。20.生命體征水平極低,新陳代謝速率非常緩慢。21.不能。如刪去“幾乎”,表達過于絕對,不符合普通箱龜冬眠時的實際情況。“幾乎”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22.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具體說明哺乳動物的壽命不一定和體型相關,還和冬眠有關。【解析】19試題分析:考查語段的作用,一般要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作答。內容上:人們向往冬(4)試題分析:考查說明方法的類型及其表達效果。“蝙蝠打破了這個規律——冬眠的菊頭蝠和同體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歲,后者卻只有3.4歲”。明顯使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答作用要根據具體的語句內容來答。點睛: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引用、做假設等。運用說明方法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能提高說明語言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生動,讓讀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強說服力,有時也能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更突出主題。(五)【答案】(1)沙悟凈(2)林沖誤入白虎堂施耐庵(3)羅徹斯特(4)藤野先生【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閱讀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內容:①作者:姓名、國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內容:主要內容、主要人物、故事情節等。③作品主題及現實意義。此類題中,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題的了解。根據“流沙河”的提示可知,第一處人物是“沙僧”;根據“利立浦特”的提示可知,第二處的國家是“小人國”;根據“孫劉聯軍”“火攻”等提示可知,第三處指“赤壁之戰”;第四處是冰心的小詩,詩中的“我”指孩子,“你”指“母親”。審題立意

審題:“回”字搭平臺,“味”字分高下文題中“回”是“回憶”(“回想”“回顧”),從敘述的時間的概念看,要求指向于過去(曾經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